成考艺术概论考点:艺术思维
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 成考核心考点笔记 成考 成考重点资料

《艺术概论》是高等艺术院校学生的必修课,是一门基础性的理论课。
艺术概论即艺术理论。
艺术理论要综合地研究、考察人类社会的一切艺术现象,探索和揭示各个时代、各种风格、各类艺术现象的主要特征和本质规律,并把研究的成果进行提炼和概括,找出各门艺术现象的共性,归纳出艺术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范畴。
作为学科课程的艺术概论,研究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主要艺术门类的特点和规律,并以简要、概括的方式总结和论述一些艺术理论研究领域的基本原则。
通过艺术概论的学习,提高艺术修养,了解艺术创作规律。
一、全书基本内容框架《艺术概论》6章绪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及课程性质第二节学科的任务与研究方法第二章艺术活动第一节艺术活动的构成第二节艺术活动的发生和发展第三节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与性质第四节艺术活动的功能第三章艺术种类第一节艺术分类的主要方法第二节造型艺术第三节实用艺术第四节表情艺术第五节语言艺术(文学)第六节综合艺术第四章艺术创作第一节艺术创作主体第二节艺术创作过程第三节艺术创作的心理要素与艺术思维第五章艺术作品第一节艺术作品的构成第二节艺术作品的层次第三节典型和意境第四节艺术风格、艺术流派与艺术思潮第六章艺术接受第一节艺术传播第二节艺术鉴赏第三节艺术批评附录:中外优秀艺术作品赏析篇目各章节在考试中占总比分分布情况表第一章绪论要求1.了解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2.了解本学科的学科发展3.了解本学科的学科任务4.了解本学科的研究方法等第一节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及学科性质一、研究对象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艺术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概念、范畴、理论和方法等。
1.艺术包含的门类艺术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艺术包括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实用工艺、书法等)、造型艺术(绘画、雕塑、摄影等)、表情艺术(音乐、舞蹈)、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综合艺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
从狭义上讲,艺术专指文学以外的其他各艺术门类,语言艺术也称文学,人们把文学与狭义的艺术并称为文艺。
2024年成考-专升本-艺术概论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5带答案

2024年成考-专升本-艺术概论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图片大小可任意调节)第1卷一.单选题(共20题)1.埃斯库罗斯的代表作《普罗米修斯》取材于()A.社会生活B.希腊神话C.原始壁画D..圣经2.文艺复兴时期杰出油画作品《西斯廷圣母》的作者是()A..达?芬奇B.米开朗琪罗C.拉斐尔D.提香3.艺术家运用特定的艺术语言和材料,将其审美意识物化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或艺术情境,这属于艺术创作过程中的()A.艺术表现B.艺术构思C.艺术体验D.艺术欣赏4.德国美学家黑格尔的重要美学论著是()A.《判断力批判》B.《美学》C.《论崇高》D.《诗艺》B.车尔尼雪夫斯基C..别林斯基D.恩格斯6.《西斯廷圣母》是画家代表作之一()A.达·芬奇B.拉斐尔C.欧里庇德斯D.米开朗基罗7.《农夫的鞋》的作者是()A.梵高B.罗丹C.塞尚D.高更8.下列选项中,不是改编自文学作品的影片是()A.《林家铺子》B.《林则徐》C.《早春二月》D.《城南旧事》9.19世纪法国画家大卫的代表作是()A.《马拉之死》B.《向日葵》C.《日出?印象》D.《夜巡》10." 吴带当风 "是指_____的绘画风格。
A.吴道子B.曹不兴C.苏轼D.吴镇11.民间舞蹈安塞腰鼓流传于()A.青海B.甘肃C.陕西D.宁夏C.列宾D.委拉斯贵支13.《洛神赋图》相传为东晋大画家 _____的作品。
A.王羲之B.王羲之C.顾恺之D.张芝14.文学上积极鼓吹“小说界革命”()A.蔡元培B.胡适C.梁启超D.黄遵宪15.《霓裳羽衣舞》是()代的宫延乐舞。
A.汉B.唐C.明D.元16.古曲《春江花月夜》所属的审美范畴是()A.悲剧B.优美C.喜剧D..崇高17.我国影片《林则徐》、《在烈火中永生》、《聂耳》男主角的扮演者为 _____.A.谢添B.赵丹C.秦怡D.李默然18.以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为分类依据,不属于空间艺术的是()A.文学B..绘画C.雕塑D.建筑C.艺术作品D.艺术受众20._____在文学上积极鼓吹 "小说界革命 "。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必考)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必考)一、名词解释1.艺术创作答:是艺术的“生产阶段”,它是创作主体〔作家、艺术家〕对创作客体(社会生活)能动反映的过程2.艺术作品答:是艺术生产的“产品”。
3.艺术鉴赏答:是艺术的“消费阶段”,它是欣赏主体〔读者、观众、听众〕和欣赏客体〔艺术品〕之间相互作用并得到艺术享受的过程。
4.艺术风格答: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
5.艺术语言答:指的是它在艺术作品中起到类似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事实上艺术语言就是艺术作品的物质表现手段,是作品的外部形式。
每个种类的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
如绘画语言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音乐语言包括旋律、和声、节奏等;电影语言包括画面、声音、蒙太奇等。
6.艺术语言答:指的是它在艺术作品中起到类似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事实上艺术语言就是艺术作品的物质表现手段,是作品的外部形式。
每个种类的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
如绘画语言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音乐语言包括旋律、和声、节奏等;电影语言包括画面、声音、蒙太奇等。
7.艺术心理定势答:是指艺术工作者在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艺术基础理论与艺术创作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在长期进行艺术修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稳定而又习惯成自然的艺术心理态势。
8.艺术思维答:艺术思维就是主要利用形象思维来完成艺术构思和艺术意象并最终物化为艺术形象〔作品〕的思维活动。
9.素材答:是未经作者艺术加工的感性生活材料或原创的艺术资料10.期待视域答:主要指读者在阅读理解之前对艺术作品显现方式的定向性期待,这种期待有一个相对确定的界域,它圈定了理解可能的限度。
11.形象思维答:是指在艺术构思过程中,以表象作材料,通过艺术想象,对表象予以升华,或对表象予以分解、重组、联结等,加工成艺术意象的思维过程。
12.造型艺术答: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通过雕塑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
2024年《艺术概论》知识考试题库(附答案)

2024年《艺术概论》知识考试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1.文学总是以()为手段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A、节奏B、表演C、造型D、语言参考答案:D2.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一切法皆从心生”,心所显现的世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皆虚幻不实,提倡避世的中国传统美学体系是()A、儒家美学B、道家美学C、禅宗美学D、法家美学参考答案:C3.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艺术的普及,人们对艺术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于是产生了一门旨在统一产品的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新学科,这个新学科是()A、工业艺术设计B、视觉艺术C、艺术管理D、艺术教育参考答案:A4.崇尚自然之道,主张“出世”,认为应当于天地并生、万物为一,与造化同流,与日月同辉,游乎四海之外的中国传统美学体系是()A、儒家美学B、道家美学C、禅宗美学D、法家美学参考答案:B5.强调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有机统一,被称为“现代舞蹈之母”的舞蹈家是()A、鲍罗丁B、布梭尼C、约翰·凯奇D、邓肯参考答案:D6.戏剧艺术的三要素中,最本质的要素是()A、剧本B、演员C、观众参考答案:B7.著名的摄影作品《沉思中的周恩来》的拍摄者是()A、卡希B、乔·洛蒂C、陈复礼D、杜修贤参考答案:B8.作于唐高宗咸亨年间的卢舍那大佛雕像位于()A、龙门石窟B、敦煌莫高窟C、云冈石窟D、麦积山石窟参考答案:A9.工艺美术又可称之为()。
A、造型工艺B、实用工艺C、工艺技术D、机械工艺参考答案:B10.以下属于藏族民间舞蹈的是()A、盅子舞C、孔雀舞D、长鼓舞参考答案:B11.西方基督教文学的代表性著作是()。
A、《吠陀经》B、《古兰经》C、《格里高利圣咏》D、《圣经》参考答案:D12.梵蒂冈的教皇签字大厅绘有三幅气势恢宏的壁画——《雅典学院》、《巴那斯山》和《圣典辩论》,分别代表了哲学、艺术和神学,其作者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画家()A、拉斐尔B、米开朗基罗C、达芬奇D、乔托参考答案:A13.古希腊悲剧属于第一阶段的西方悲剧,题材多来自神话传说与英雄史诗。
成考艺术概论艺术作品考点

成考艺术概论艺术作品考点成考艺术概论艺术作品考点艺术作品主要包括艺术作品的概念与构成,艺术作品的层次,艺术作品中的典型与意境,艺术的风格、流派与艺术思潮四个方面。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成考艺术概论艺术作品考点,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艺术作品的构成1.内容与形式统一(1)艺术作品的内容,是指经过艺术家体验、加工和创造的人类生活,其中既包含着对客体世界的能动反映,又凝聚着艺术家对生活的感受和评价,融入艺术家的知、情、意。
在具体艺术作品中,艺术内容主要指题材、主题、人物、环境、情节等诸多要素的总和;题材和主题是艺术内容的主要要素。
(2)艺术作品的形式,是指艺术作品内容的存在方式,亦即作品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形态。
其内部联系包括内容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组织方式,主要指结构;其外部表现形态呈现为表现内容的方式和手段,包括艺术语言、艺术手法、类型体裁等。
(3)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才能充分体现艺术魅力。
2.感性与理性统一(1)在艺术作品中,感性更多地是指蕴含于作品之中的情感因素,以及寄寓在形式之中的感性特色。
(2)在艺术作品中,理性是指通过作品的形象、意境及形式所凸现出的理性内涵。
(3)艺术作品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一方面,艺术作品表现为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另一方面,艺术作品还表现为情感因素与理性精神的统一。
3.再现与表现的统一(1)再现是指在艺术创作中将客体世界及人物真实地呈现于作品之中。
(2)表现是指在艺术创作中重在表达主体的情感和理想,以及主体对客体世界的思考和评判。
(3)再现和表现从来都是紧密联系的。
再现性艺术作品同样需要融入主体的情感和理想;表现性作品虽然所表达的主要是心理和情感的真实,但也具有再现性。
二、艺术作品的层次艺术作品分艺术语言、艺术形象和艺术意蕴三个层次。
1.艺术语言(1)艺术语言是创作主体在特定艺术种类的创作活动中,运用独特的物质材料和媒介,按照审美法则,进行艺术表现的手段和方式。
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考点:艺术创造的心理要素

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考点:艺术创造的心理要素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考点:艺术创造的心理要素艺术创作中创作主体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对于创作客体艺术性是起决定作用的。
而它们又是在大量的审美感受的基础上概括集中而形成的。
为帮助考生们掌握这一知识点,以下是店铺搜索整理的关于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考点:艺术创造的,供参考复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店铺!考点:艺术创造的心理要素审美感受是一种由审美对象所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
审美感受的各种心理因素,可以肯定的有感觉、知觉、想象、情感、理解等。
这也是艺术创造主体的心理机制。
(一)审美感知感知包括感觉和知觉。
感觉是指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映象,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审美感觉是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感觉。
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综合的、整体性的把握,审美知觉的对象不是事物的客观物理属性,而是事物的审美属性。
审美感觉和知觉通常是交织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的。
《黄河大合唱》的作曲家冼星海寄寓其中的浓烈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情绪,是以黄河巨浪般汹涌强烈的主旋律层层展开的,兼以对话、歌词,强化着这一主旋律。
一个个乐段、乐章结构本身就蕴含着急风暴雨、巨浪滔天的壮美气势,将某种振奋、猛醒以至怒吼的精神力量,以自我撞击式的对话、泣诉、呼喊、咆哮,把整个乐曲推向高潮。
由于乐曲是作曲家怀着强烈的唤醒危亡中的民族精神的感知,使得《黄河大合唱》成为具有倔强生命力的中华民族永恒的澎湃不息的心声。
我们不难看出,知觉和感觉存在着一定的相同之处:它们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在大脑中所产生的对当前事物的反映。
只有当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引起它的活动时,才会产生感觉和知觉,一旦客观事物在我们感觉器官所及的范围内消失时,感觉和知觉也就停止了。
‘同时,知觉与感觉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第一,感觉是知觉的基础。
客观事物总是由许多个别属性所组成,没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的感觉,反映事物的整体性的知觉就不存在。
成人高考艺术概论知识点

成人高考艺术概论知识点
成人高考艺术概论主要涉及以下知识点:
1. 艺术的定义和特点:包括艺术的概念、艺术品的属性、艺术的表现手法等。
2. 艺术的分类:主要有视觉艺术(绘画、雕塑、建筑等)、音乐艺术、舞蹈艺术、戏剧艺术(包括戏曲、话剧等)、电影艺术等。
3. 古代艺术史:包括古埃及艺术、古希腊艺术、古罗马艺术、中国古代艺术等。
4. 艺术思潮和流派:主要包括文艺复兴、巴洛克艺术、浪漫主义、印象派、立体派等。
5. 现代艺术:包括抽象艺术、现实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
6. 艺术的社会功能和艺术评价标准:包括艺术对社会的作用、艺术品的价值评价等。
7. 艺术家与作品:包括艺术家的生平和创作思想,以及作品的分析和解读。
8. 中国艺术:主要包括中国绘画、书法、建筑、雕塑、音乐等方面的知识。
以上仅是成人高考艺术概论的一些主要知识点,具体考试内容可能会有所调整,请考生根据教材和考试大纲进行复习。
成考艺术概论重点:艺术构思

成考艺术概论重点:艺术构思艺术构思艺术构思,是指艺术家在艺术体验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作动机为引导,以各种心理活动和艺术表现方式为中介,对生活素材进行加工、提炼、组合,形成艺术形象的过程。
艺术构思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精神活动,也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它是艺术家在深入观察、思考和体验生活的基础上,对生活素材加以选择、加工、提炼、组合的过程,其中融入了艺术家的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因素,形成了主体和客体统一、现象与本质统一、感性与理性统一的艺术意象。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艺术构思活动就是在艺术家头脑中形成主客体统一的审美意象。
而以后的艺术传达活动则是把这种审美意象通过艺术媒介或艺术语言,物态化为可供其他人欣赏的艺术形象。
(一)构思的方式及运作艺术构思是艺术创作的中心环节,是创作主体对客体进行改造制作的一种复杂的精神劳动。
不经过艺术构思,创造客体就不能升华为艺术,也就不会产生真正的艺术作品。
构思的方式及运作有:1.整合整合,即调动材料储备和生活积累,根据创作意图将有关的意象进行整合,产生复合意象这其实是将艺术创造客体深化的过程。
鲁迅的《阿Q正传》发表后,曾经有不少人对号入座,认为鲁迅是在讽刺他们,事实上,阿Q这一人物形象不是现实生活中的某个人,而是叠加了当时许多中国人的一般形象特征和性格特征而构思出来的典型形象。
2.变形变形,是指艺术家在构思中以一定的审美原则为指导,充分调动自己的审美想象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对客观对象做较大的改动和重建,甚至以违反常规事理的手法创造艺术意象的方式。
变形作为一种主体审美能动创造的手段,贯穿于艺术创作的全过程,而在艺术构思阶段就已显得非常重要。
在各类艺术品种的创作中,变形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现代的艺术创作中,更是常常运用变形手段,突出艺术家对生活的强烈感受。
例如卡夫卡在《变形记》中所描述的那样,格里高利一觉醒来,变成了一只大甲虫。
达利在《内战的预兆》中把人五脏悬置,中心掏空,危机感充透灵魂和肉体。
2020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章节考点(最新)

成功=时间+方法,自制力是这个等式的保障。
世上无天才,高手都是来自刻苦的练习。
而大家往往只看到“牛人”闪耀的成绩,忽视其成绩背后无比寂寞的勤奋。
以下为大家整理的2020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章节考点,一起来看看吧!【篇一】2020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章节考点:艺术概论考点1 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艺术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概念、范畴、理论和方法等。
考点2 艺术概论的学科性质艺术概论是一门研究艺术活动基本规律的学科,是阐述艺术的基本性质、艺术活动系统以及艺术种类特点的科学体系。
考点3 艺术概论的学科任务(1) 系统地阐释艺术活动的基本状况,确立科学的、进步的艺术观。
(2) 了解艺术活动系统各个环节之间的密切联系,探讨艺术活动的规律与特点。
(3) 指导人们遵循审美规律和艺术规律进行能动的创作、接受和批评。
考点4 艺术概论的研究方法(1)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2) 借用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研究艺术活动的实践与发展。
(3) 运用艺术学科特有的研究方法,研究艺术领域的各种问题。
【篇二】2020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章节考点:艺术活动考点1 客体世界客体世界,是指艺术活动所反映和表现的客观社会生活及自然界。
具有审美价值的客体世界,是艺术创作主体观照的主要对象。
考点2 艺术创作与制作艺术创作即艺术家基于自身的审美经验和审美体验,运用特定的艺术语言和材料,将其审美意识物化为艺术形象活艺术意境的创造性活动。
艺术制作是艺术生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更多地体现出以物质性制作为主的特点。
在当代艺术活动中,艺术制作的地位日趋重要,具有相对独立性。
艺术创作是整个艺术活动的起点。
艺术创作是以精神性创造为主、以物质性创造为辅的过程。
艺术制作是以物质性制作为主、以精神性创造为辅的过程,它是在艺术创作的基础上,以物质媒介的手段和方式,对艺术家创造性精神和审美境界的物态化表现,以及对艺术成果和艺术信息的播扬。
成人高考艺术概论

第一章绪论考点1 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艺术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概念、范畴、理论和方法等。
考点2 艺术概论的学科性质艺术概论是一门研究艺术活动基本规律的学科,是阐述艺术的基本性质、艺术活动系统以及艺术种类特点的科学体系。
考点3 艺术概论的学科任务(1)系统地阐释艺术活动的基本状况,确立科学的、进步的艺术观。
(2)了解艺术活动系统各个环节之间的密切联系,探讨艺术活动的规律与特点。
(3)指导人们遵循审美规律和艺术规律进行能动的创作、接受和批评。
考点4 艺术概论的研究方法(1)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2)借用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研究艺术活动的实践与发展。
(3)运用艺术学科特有的研究方法,研究艺术领域的各种问题。
第二章艺术活动考点1 客体世界客体世界,是指艺术活动所反映和表现的客观社会生活及自然界。
具有审美价值的客体世界,是艺术创作主体观照的主要对象。
考点2 艺术创作与制作艺术创作即艺术家基于自身的审美经验和审美体验,运用特定的艺术语言和材料,将其审美意识物化为艺术形象活艺术意境的创造性活动。
艺术制作是艺术生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更多地体现出以物质性制作为主的特点。
在当代艺术活动中,艺术制作的地位日趋重要,具有相对独立性。
艺术创作是整个艺术活动的起点。
艺术创作是以精神性创造为主、以物质性创造为辅的过程。
艺术制作是以物质性制作为主、以精神性创造为辅的过程,它是在艺术创作的基础上,以物质媒介的手段和方式,对艺术家创造性精神和审美境界的物态化表现,以及对艺术成果和艺术信息的播扬。
在当代,艺术制作对于艺术作品的成功,起到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考点3 艺术作品艺术作品即艺术创作和艺术制作的成果,是由艺术主体创造的审美意识物态化的表现形式。
这是艺术审美活动中居于中心地位的环节。
艺术作品是联结创作者与接受者的纽带,是创作者与接受者实现精神交流和审美对话的中介。
艺术作品还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它既是创作者美学观念和创作能力的体现,也是一个时代的人审美活动状况的反映。
艺术概论章节知识点

艺术概论章节知识点第一章艺术属性论第一节艺术主体论含义:“艺术主体”是指有思维、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并改造世界的人,是艺术的创作者与占有者。
凡人类活动所涉及的事物(包括思维,幻想,幻影等),都可以看作艺术客体。
一、情感论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艺术的本质属性是对主体情感的传达代表人物:法国美学家“维隆”。
维隆认为情感是艺术的决定因素和主要表现内容。
在艺术作品中,情感借助线条,形状,色彩的结合或具有一定节奏的动作、音响或言语表现出来。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荷兰画家森特凡高法国画家高更二、表现论艺术的表现论认为,艺术就是心灵的表现。
代表人物: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
认为“美学只有一种,就是直觉(或表现的知识)的科学。
这种知识就是审美的或艺术的事实。
”柯林伍德继承发展了克罗齐的艺术直觉理论。
认为艺术是情感的表现,他把主观的表现看做是“真正艺术”的特征,是艺术的本质属性,否认技巧与目的,否认客观的再现。
他把再现的艺术分为三等级:1、无取舍。
2、有所取舍3。
有情感之表现。
三、无意识论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艺术是主题本能欲望的表现。
代表人物是奥地利精神分析家弗洛伊德和瑞士精神理学家荣格。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的本质是原欲的“升华”。
认为人格由“本我(原始本能)、自我(协调本能和现实之间不平衡的机能)、超我(内部道德机制)”三部分组成。
荣格认为艺术源于“集体无意识”。
伟大艺术家,听从集体无意识的驱使,借自己的作品传达出时代的心声。
四、游戏自娱论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是自我的娱乐。
代表人物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席勒加以系统。
英国唯心哲学家斯宾塞发展。
席勒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是“过剩精力”的消耗。
斯宾塞认为艺术和审美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游戏,游戏和艺术都是“过剩精力”的发泄。
第二节艺术主客体论一、理念论认为,艺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上帝的创造物。
代表人物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和希腊哲学家帕拉图。
理念:是西方先验哲学中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
2024年成考-专升本-艺术概论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1带答案

2024年成考-专升本-艺术概论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图片大小可任意调节)第1卷一.单选题(共20题)1.审美的客体是。
()A.鉴赏家B.艺术家C.艺术作品D.艺术受众2.文学上积极鼓吹“小说界革命”()A.蔡元培B.胡适C.梁启超D.黄遵宪3.俄国“巡回画派”中最的作品有《女贵族莫洛佐娃》、《近卫军临刑的早晨》,其作者是。
()A.乔托B.苏里柯夫C.列宾D.委拉斯贵支4.《西斯廷圣母》是画家代表作之一()A.达·芬奇B.拉斐尔C.欧里庇德斯D.米开朗基罗5.梵高是 _____画家。
B.法国C.英国D.丹麦6.埃斯库罗斯的代表作《普罗米修斯》取材于。
()A.社会生活B.希腊神话C.圣经D.原始壁画7.下列选项中,属于接受美学代表人物的是()A.罗兰?巴尔特B.尧斯C.苏珊?朗格D.海德格尔8.《霓裳羽衣舞》是 _____代宫廷乐舞。
A.汉B.唐C.宋D.元9.文艺复兴时期杰出油画作品《西斯廷圣母》的作者是()A..达?芬奇B.米开朗琪罗C.拉斐尔D.提香10.梅特林克的《青鸟》、《不速之客》等作品是()戏剧的典型之作。
A.荒诞派B..象征派C.写实派D.印象派11.《花木兰》原是()作品。
A.京剧B.昆曲C.豫剧D.评剧12.俄国巡回画派中最著名的作品有《女贵族莫洛佐娃》、《近卫军临刑的早晨》,其作者是()。
B.苏里柯夫C.列宾D.委拉斯贵支13.19世纪法国画家大卫的代表作是()A.《马拉之死》B.《向日葵》C.《日出?印象》D.《夜巡》14.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艺术学诞生于()A.17世纪B.18世纪C.19世纪D.20世纪15.影片《远山的呼唤》是 _____的重要作品。
A.美国B.法国C.日本D.苏联16.《草叶集》是美国作家 _____的作品。
A.海明威B.惠特曼C.梁启超D.德莱塞17." 吴带当风 "是指_____的绘画风格。
A.吴道子B.曹不兴C.苏轼D.吴镇18.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是()A.《英雄》B.《命运》C.《田园》D.《合唱》19.祝福》的作者是我国现代小说家。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1、艺术:系借助于富于情感的形象塑造或意绪的渲染,真实地反映现实或精神生活,并表白作者审美理想的一种特殊社会意识形态。
2、美术:又称造型艺术。
系指运用特定的物质材料,在二度或三度空间内进行视觉审美创造的一种静态艺术。
一般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等。
3、绘画:是使用特定的工具和物质材料,调动构图、造型、设色、笔法等艺术手段,在纸或布等平面上塑造可视艺术形象的一种美术。
4、雕塑:是通过物质实体(例如青铜、大理石、木料等)来简要、概括地塑造艺术形象的美术样式。
与绘画在平面上展示内容的最大不同处是,雕塑主体是在空间中显示自身的艺术魅力的。
5、工艺美术:我国著名工艺美术家、花鸟画家陈之佛,早在1937年就为工艺美术下了定义:“是适应日常生活的需要,实用之中使与艺术的作用相抱合的工业活动。
”6、建筑美术:系指在建筑物的形体、建筑组群布局、内外空间组织结构、平面立面的形式布陈、色彩的选择、装饰气氛的营造等方面都具有设计审美意匠的一种美术样式。
建筑美术也属于表现性的艺术范畴。
7、音乐:是通过在时间中展开的音响来揭示精神内涵并表现人们思想感情的一门听觉艺术。
8、舞蹈:是以人体的姿式、动态以及不断变化着的造型富于夸张美地展示生活的某一个侧面和强烈地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方式。
9、生活舞蹈:一般指人们为自己生活中的某种需要而跳的舞蹈,实用的目的性比较明确。
生活舞蹈主要有:习俗舞蹈、宗教祭祀舞蹈、社交舞蹈、自娱舞蹈、教育舞蹈等六类。
10、艺术舞蹈:主要指在舞台或广场上表演的舞蹈,这类作品往往是专业或业余的舞蹈工作者,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并借鉴既有的舞蹈之长,进行艺术创造的产物。
它们具有主题明确、情感丰富、形式结构完整、艺术形象鲜明的特点。
11、欧洲的古典舞:一般即指芭蕾舞,其表演技术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女演员要穿特制的足尖舞鞋并用足尖着地跳舞,俗称“足尖舞”。
相传最早起源于意大利,形成于法国,18世纪传入俄国,逐渐形成了风格有别的意大利学派、法兰西学派和俄罗斯学派等。
成考专升本《艺术概论》试题与答案(2)

成考专升本《艺术概论》试题与答案(2)2016成考专升本《艺术概论》试题与答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C3.A4.B5.B6.C7.D8.B9.B 10.B11.C 12.B 13.B 14.B二、填空题15.风格即人16.现场演出传播展览性传播大众传播17.共鸣净化领悟18.时间空间时空19.典型人物典型环境20.歌剧舞剧话剧21.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东方园林22.东晋23.间接性广阔性想像性三、简答题24.主要有三个基本特征:(1)形式的变幻。
绘画是一种具有直观性的视觉艺术形式。
在绘画中,一切精神性的内涵都需要通过变幻的形式来表现。
(2)瞬间的凝固。
绘画艺术的语言是线条、色彩和形体块面,由它们构成的画面是凝固的静物形态。
(3)丰富的意味。
绘画突出形象的蕴含,注重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
25.二者具有密切的联系,但又有极大的不同。
(1)艺术思潮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由于受到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艺术领域所出现的具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
(2)艺术流派是指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家所形成的艺术派别。
26.(1)科学技术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传播手段,并促使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为艺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环境和更广阔的天地;艺术与科技、美学与科学的相互结合和相互渗透,促进了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促进了艺术观念、美学观念的变化。
(2)艺术对科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科学研究、发明、创造的实体,都在不违前科学规律的前提下更加注重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设计和造型,科学与艺术和谐、互补。
27.艺术批评是是对艺术作品及一切艺术活动、艺术现象予以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的文化活动。
艺术批评主要有四种功能:①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阐释,评判其审美价值;②通过将批评的信息反馈给艺术家,对其创作给予帮助;③通过批评的展开,对艺术鉴赏活动予以影响和指导。
成考艺术概论重点艺术构思

成考艺术概论重点艺术构思艺术构思是指在艺术作品创作的过程中,艺术家根据自身的主题、表达意图和审美追求,利用多种艺术语言来表现思想情感,构建作品的形式和结构。
在成考艺术概论中,重点讲解艺术构思的概念和重要性。
本文将以成考艺术概论重点艺术构思为题,探讨艺术构思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和应用。
一、什么是艺术构思艺术构思是艺术作品创作的思考过程和构思方法。
它是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之前进行的一种主观思维活动,是对艺术主题和表现手段的理性思考和策划。
艺术构思涉及到创作主题、构图、色彩、材料、形式结构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这些要素的选择和安排,艺术家能够将自己的观念和情感表达出来,创造出具有独特艺术价值的作品。
二、艺术构思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1. 确定创作主题和表达意图艺术构思是创作的基础,艺术家通过构思来确定作品的主题和表达意图。
主题是艺术作品的核心,是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思想。
通过构思,艺术家能够准确地把握住主题的要点,以及如何将自己的情感和观念融入其中。
2. 完善作品的形式和结构艺术构思对作品的形式和结构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艺术家可以通过构思来选择合适的构图方式、色彩运用和表现手法,使作品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和表现力。
同时,构思也能帮助艺术家优化作品的结构,使整个作品达到有机统一的效果。
3. 提高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艺术构思是艺术家创作的思维方式,它能够帮助艺术家将自己的审美追求和艺术才华完美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作品的艺术价值。
通过构思,艺术家能够创造出独特而个性化的作品,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达到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
三、艺术构思的应用1. 创作手稿和草图在艺术创作之前,艺术家可以通过创作手稿和草图来进行艺术构思的初步表达。
手稿和草图可以是简单的线条勾勒或者是简洁的几何形状,通过这些初步的构思表达,艺术家可以更好地理清自己的思路,为后续的创作奠定基础。
2. 实践和思考相结合艺术构思是一种思维活动,但它并非停留在理性层面上的思考,更需要通过实践来不断调整和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考艺术概论考点:艺术思维
艺术思维
(一)形象思维
1.形象思维是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从发现和体验生活到进行艺术构思,形成艺术意象,并将其物化为艺术形象或艺术情境的整个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主要思维方式。
形象思维是艺术的认识过程离不开具体的活动着的人和环境。
它的思维过程离不开形象,并且把认识的结果用活生生的形象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
离开具体、生动的形象,形象思维就无法进行。
关于形象思维,文艺界和学术界至今仍有各种不同的看法。
但多数人都已承认这一思维现象的存在。
作为一种艺术的思维方式,它是人类能动地认识和表现世界的基本形式之一,是艺术地把握世界的特殊思维形式,也是艺术家审美感受力和艺术感受力的体现。
艺术创作是一种形象思维。
别林斯基说: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诗人用形象和图画说话。
艺术创作始终和具象可感的形象连在一起。
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形象性是最突出的美学特征。
另外,形象思维的过程不依靠逻辑推理,而是始终依靠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功能。
因此,形象思维成为艺术创作和欣赏的主要思维方式。
形象思维最基本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第一,具象性,即形象思维过程始终不能离开感性形象。
如同抽象思维始终离不开概念一样,形象思维的特点是自始至终离不开具体可感的形象,总是运用形象来进行思维。
第二,情感性,情感是人展开形象思维的动力,也是贯穿于整个形象思维过程的重要心理因素。
在情感的作用下,感知、联想、想象等成为形象思维的主要心理活动方式。
第三,创造性,即形象思维过程依靠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能够在表象的基础上创造出从未有过的新形象、新事物。
第四,整体性,如果说抽象思维侧重于分析,那么形象思维更侧重于综合。
形象思维更强调从整体上去把握事物,通过事物的整体形象来把握其内在的本质和规律。
由于形象思维具有的这些基本的特点,因而它成为了艺术创作和欣赏的主要思维方式。
首先,艺术创作的全过程始终离不开具体可感的形象,艺术家在着手创造艺术形象之前,先经过一个艺术体验或构思的过程,将要创
造的形象,已经以表象的形式在他的头脑中自发和自觉地活动起来。
形象思维的这种具象性特点,可以被所有艺术家的创作实践所证实。
鲁迅在谈到阿Q这一人物形象的产生时说过,阿Q的形象,在我心目中似乎已有了好几年。
许多作家艺术家在这一点上有相同的体会,他们将要塑造的人物形象实际上已经在他们头脑中酝酿构思了相当长的时间。
艺术家在创作时,大量具体可感的事象和物象,与创作主体的情感和心智相交融,作为主体进行形象思维的基本依据和材料,使其逐渐衍生和形成为审美的艺术意象。
而当艺术家将艺术意象不断完善并欲物化为艺术形象时,他所赖以思维的众多事象或物象并未失去其具体性与可感性,只是这些事象与物象已经不是最初的状态,而是经过与艺术家审美情感及心智的交融与化合,已经成为升华了的事象与物象,其具体可感性依然突出和鲜明。
其次,艺术创作的全过程始终依赖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功能,因而艺术创作的主要思维方式只能是形象思维。
哲学家的思维方式是抽象思维,是用概念或范畴来进行判断和推理,它需要客观地、冷静地对待事物,揭示出潜藏于事物中的真。
而艺术家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形象思维,它离不开艺术家生动的想象和丰富的情感,艺术家通过积极能动的创造活动,发掘出蕴藏在事物中的美。
在艺术创作中,想象是核心,情感是动力,离开了想象和情感,就没有艺术。
再次,艺术创作的全过程始终具有整体性的特点,这也是形象思
维的一个基本特点。
为了保持一个艺术作品的整体性,作家可以忍痛割爱,删去某些或许够得上精彩的情节和细节;电影艺术家则可以剪掉许多拍摄精致的画面和镜头。
据说罗丹在完成巴尔扎克雕像的过程中多次进行了加工修改,有一次在完成雕像的雏形后,他找来三个学生征求意见,哪知这三个学生都对雕像的那双手赞不绝口,有的赞扬说只有上帝才能创造出这双手,有的赞扬说单凭这双手可以使罗丹在艺术史上不朽。
罗丹听完后,出乎他们意料之外,抡起斧子砍掉了雕像的这双手,并且告诉学生们,傻子们,这双手太突出了!它们已经有了它们自己的生命,它们已不属于这个雕像的整体了。
所以我不能不把它们砍掉。
记着,而且好好地记着:一个真正完美的艺术品,没有任何一部分是比整体更加重要的。
由此可见,形象思维的这些基本特点完全符合艺术创作的需要,显然,形象思维是艺术创作基本的和主要的思维方式。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艺术创作是人类高级的、复杂的审美创造活动,远不是那么简单和单纯,艺术创作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但同时也离不开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
2.形象思维具有具象性、情感性、创造性等特性。
形象思维的具象性是指形象思维始终以具体可感的事象或物象作为思维的材料;形象思维的情感性是指形象思维过程中渗透着丰富的审美感情色彩形象思维的创造性是指在原有思维材料基础上促成新形象或新意境的
生成。
(二)抽象思维
1.艺术创作是人类高级的、复杂的审美创造活动,艺术创作以形象思维为主。
那么,是不是艺术创作就不需要抽象思维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尽管形象思维是艺术创作的主要方式,但抽象思维也是不可缺少的。
抽象思维是人类最普遍的思维形式,是运用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的一种思维方法。
抽象思维主要应用于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等领域中的理论研究和逻辑推理。
从通常的意义来看,科学研究虽以抽象思维为主,但有时也需要形象思维,通过对形象思维中想象、联想、情感等因素的借助,推动科学研究、社会管理及物质生产等项事业的发展。
2.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可以在艺术家的创造活动中相互交叉的转化。
必须强调指出的是,抽象思维在艺术活动中,必须服从于形象思维的规律,有机融合在形象思维之中,如钱钟书先生所讲理之在诗,如水中盐无痕有味。
事实上,在艺术活动中,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也正是这样相互融合、彼此渗透,共向发挥作用。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都是人们对现实的把握,二者不是相互对立和排斥的关系,也不能互相代替,而是在不同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之中相辅相成地发挥作用。
由于社会各类实践活动性质的差异,人们对于二者的采用也各有侧重。
艺术家在审美创造中主要地要使用形象思维,而哲学家、科学家以及更多从事社会管理及物质生产的人们则主要地使用抽象思维。
同时,艺术创作也离不开抽象思维。
在艺术构思与创造的过程中,尤其是某些宏篇巨制,需要较长的时间,不像一些小型的即兴之作,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
艺术家必须有一个完整的艺术构思才能开始创作。
诸如作品体裁的选择、主题的提炼、结构的安排、人物性格的设计、表现手法的选择等等,都离不开抽象思维活动。
有些作品还包含一定的哲理思考,这就更离不开抽象思维。
现在,科技的发展为艺术带来了新的转机。
如高科技在电影中的运用已非常之多。
这也证明,艺术创作主要依靠形象思维,但也离不开抽象思维。
(三)灵感
1.灵感是指艺术家在创造活动中,由于大脑皮质的高度兴奋,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是艺术家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意识和无意识的相互作用,突然激发的、情绪特别亢奋的、极富创造力的精神状态。
灵感可分为两种:一是在形象思维中爆发的灵感;一是在抽象思
维中爆发的灵感。
前者在艺术构思过程中出现的机会较多,后者在科学思维过程中出现的机会较多。
这是为艺术家和科学家都承认并经历过的。
灵感是艺术家长期精心构思、艰苦寻觅的精神能量在一瞬间的突然爆发,它与无意识或潜意识也有一定的关系。
所谓无意识,或者潜意识和下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
在普通心理学中,无意识指人的不知不觉、没有意识的心理活动。
艺术创造是艺术家有目的、有意识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因此,艺术创作中意识的作用,得到普遍的承认。
但是,对于艺术刨作中究竟有没有无意识的作用,就存在着截然不同的意见了。
我们认为,从总体上看,艺术创作无疑是艺术家有目的、有意识的创造活动,意识在艺术创作中起着主要和支配的作用。
然而,艺术创作中又确实存在着一些无意识或下意识的活动,这种无意识或下意识常常成为激发顿悟、灵感的契机,也常常成为表演艺术二度创作的最佳瞬间。
事实上,无意识或下意识并不神秘,它其实也是人的一种正常心理活动。
意识与无意识之间构成了一种辩证的关系。
现代生理学、心理学和思维科学的发展,正在逐步揭开灵感的奥秘。
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现象,灵感具有突发性、超常性、易逝性等特征。
在艺术创作活动中,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灵感构成了十分复杂的辩证关系,它们彼此渗透、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艺术思维。
在艺术思维中,形象思维是主体,抽象思维和灵感也在积极发挥作用。
灵感是形象思维的深度表现。
2.灵感的特征:突发性、超常性、易逝性。
3.形象思维与灵感有一定的联系,二者往往交互作用。
总之,在艺术思维中,形象思维是主体,但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