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化演讲稿
少数民族演讲稿
![少数民族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2175c3a7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ae.png)
少数民族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是我国众多民族中的一部分,他们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少数民族的多样性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
他们的民族文化、语言、习俗等都是我们国家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正因为有了少数民族的存在,我们才能够拥有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
正是因为有了少数民族的存在,我们的国家才能够成为一个多元化、包容性强的国家。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少数民族在经济、教育、医疗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我们应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力度,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我们应该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我们应该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工作,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
富裕的目标。
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对少数民族的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
少数民族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让这些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最后,我想说的是,少数民族和汉族一样,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应该携手并肩,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让我们的文化更加灿烂辉煌!
谢谢大家!。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演讲稿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73496a14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fc.png)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有机会和大家分享有关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话题。
少数民族是我们国家宝贵的文化资源,他们的文化传承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代化的冲击,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关注、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包括语言、服饰、建筑、饮食、音乐、舞蹈等方方面面。
这些文化不仅丰富多彩,而且深受历史、地理、宗教和民族风俗的影响,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历史价值。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一些传统技艺逐渐失传,一些传统节日逐渐淡化,一些传统习俗逐渐被遗忘。
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来关注和传承。
其次,让我们来思考一下如何传承少数民族的文化。
传承少数民族的文化需要我们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和保护,通过收集、整理和展示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少数民族的文化。
其次,我们应该加强对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让更多的人学习和传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
最后,我们应该加强对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通过传统节日、传统技艺和传统习俗的传承,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中来。
最后,让我们每个人都来行动起来,关注、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
让我们用行动来弘扬少数民族的文化,让我们用心灵来传承少数民族的文化,让我们用爱心来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
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一定会得到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一定会得到繁荣和兴盛!谢谢大家!。
少数民族演讲稿
![少数民族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f07ae3ac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87.png)
少数民族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对少数民族的一些思考和感悟。
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的一员,我深知少数民族在中国的地位和作用,也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使命。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想借着这次演讲的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对少数民族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和汉族一样,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少数民族同胞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们的文化、语言、风俗习惯丰富多彩,为中华民族增添了绚丽多彩的色彩。
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共同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
其次,少数民族同胞在社会生活中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比如,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教育医疗资源不足等问题,给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我们要关心和帮助少数民族同胞,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条件,让他们能够和其他地区的人民一样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
最后,我们要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我们要坚持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道路,坚决反对一切分裂国家的行为,共同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我们要以实际行动来践行“团结就是力量”的理念,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在今天的演讲中,我想强调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少数民族的发展和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无论是在工作中、生活中,还是在社会活动中,我们都应该关心和帮助少数民族同胞,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共同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演讲稿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6a817c44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9b.png)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少数民族是我们国家宝贵的文化资源,他们拥有独特的语言、习俗、传统艺术等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宝藏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
首先,我们要意识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
多彩斑斓的组成部分,它们的存在和发展丰富了我们国家的文化底蕴,也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而如果我们不加以传承和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就可能会逐渐消失,这对我们的文化遗产和多样性都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其次,我们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困难和挑战。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着
许多困难和挑战,比如语言失传、传统技艺失传、文化习俗被冲淡等等。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去重视和解决,比如加强少数民族语言的教育和传承,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等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文化传承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无论是政府部门、社会组织,还是每一个普通人,都应该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比如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支持力度;社会组织可以开展相关的文化活动,增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力度;而每一个普通人,无论是少数民族还是汉族,都可以通过学习、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为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要珍惜少数
民族文化这份宝贵的遗产,努力为其传承和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的文化多样性更加丰富,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谢谢大家!。
苗族风俗文化的演讲稿分享
![苗族风俗文化的演讲稿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20443230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c0.png)
苗族风俗文化的演讲稿分享。
苗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等省份。
苗族的风俗文化十分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探苗族风俗文化的奥秘。
苗族的音乐舞蹈文化是苗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苗族的音乐和舞蹈极具特色,以鼓点明快、悠扬为特征,代表着苗族人民的文化、历史、信仰和生活方式。
苗族的舞蹈形式非常多样,有男女对唱的二人转、女子音乐舞蹈等,其中《苗族大歌》更是苗族文化的代表作品,是苗族文化的瑰宝。
苗族的节日文化也非常丰富多彩。
苗族人民有许多传统节日,如花山节、龙船节、谷雨节、腊八节等。
在这些节日中,人们会穿上漂亮的民族服装,歌唱、跳舞、打鼓、放烟花,共庆美好时光,同时也表达了苗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欣赏的态度。
苗族的婚俗文化也有着独特的风情。
苗族人民讲究以“酒桌”来商定婚礼具体的时间和方式。
一般来说,苗族的婚礼要经过三个过程,分别是提亲、订婚和迎亲。
在这三个过程中,苗族人民会表演歌舞,尤其是苗族女子的歌舞表演非常出色,更是苗族文化的代表性作品。
苗族的饮食文化也是苗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苗族的饮食方式以炒、烤、蒸为主,其口味浓郁、香辣可口,是许多人的美食选择。
同时,苗族的饮食习惯也颇为讲究,如苗族在吃饭时的礼仪和谨慎口味等,都体现了苗族人民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渊源。
由此可见,苗族的风俗文化是一个非常多彩、丰富而独特的文化。
在传承和发展中,苗族人民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地创新和发展着苗族文化的传统,使它更加生动、更加具有时代性。
今天,我来到这里,希望大家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苗族文化,传承和弘扬苗族文化的精髓,让我们共同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多样性的丰富性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大学生少数民族演讲稿
![大学生少数民族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0adfecac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8e.png)
大学生少数民族演讲稿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一名大学生,也是一个来自少数民族的学生,今天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心得体会和感受。
作为大学生,我们是时代的脊梁,是国家的未来。
然而,作为少数民族的大学生,我们肩负着更多的责任和期望。
我们的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家人的期盼,更关系到整个民族的荣誉。
首先,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这个现代社会,价值观的选择非常重要。
我们不能被功利主义和虚荣心所迷惑,也不能被时尚和消费主义所左右。
我们要明白自己的根和文化,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不迷失自我。
其次,我们要有文化自信。
少数民族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和历史。
我们要传承文化的力量,让我们的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作为大学生,我们要通过学习、研究,更好地了解和展示自己的文化。
比如,我们可以组织文化活动,展示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在学校开设相关课程,加强文化教育。
此外,我们还要注重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
作为大学生,我们除了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培养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比如,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等。
只有通过全方位的发展,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当然,在大学期间,我们还要深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这是我们锻炼自己、增长见识的重要机会。
通过参加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我们可以接触到更加广阔的社会群体,了解社会问题,唤起社会责任感。
同时,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我想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来说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努力和成长。
我有一个朋友,他来自一个边远的少数民族村庄。
由于地理位置的局限和家庭经济的困难,他的学习条件一直比较艰苦。
然而,他从小就对知识充满渴望,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成功考入了大学。
大学期间,他不仅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成绩,还积极参与各种活动。
介绍拉祜族的演讲稿
![介绍拉祜族的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78149613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f0.png)
介绍拉祜族的演讲稿
尊敬的听众们,大家好!今天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个我国独特的少数民族——拉祜族。
拉祜族,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澜沧江流域的思茅、临沧地区,相邻的缅甸、老挝、泰国等地区也有少量分布。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拉祜族总人口数为485966人。
拉祜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拉祜族人已经改用汉语为交流语言。
在文字方面,拉祜族曾创制过自己的文字,但因种种原因,现在一般使用汉字。
拉祜族的音乐舞蹈具有独特的魅力。
他们的传统乐器有芦笙、三弦、二胡、笛子等,其中最为常见的芦笙舞在各种节日和庆典中都会表演,它轻盈优美的舞姿和动人的音乐,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服饰方面,拉祜族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
男性传统服装包括白色的长袍、坎肩、斗篷等,而女性则穿着色彩鲜艳的紧身小棉袄、大围裙等。
无论男女,他们都会佩戴银饰和珠宝,这些饰物既是装饰,也是身份的象征。
拉祜族的建筑风格也很有特色,传统的竹楼是他们的居住形式之一,这种建筑以竹子为原料,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用来饲养家禽或存放杂物。
在饮食习惯方面,拉祜族喜欢吃糯米饭和苞谷酒。
他们还喜欢吸烟斗和嚼烟草。
总的来说,拉祜族是一个富有独特魅力的民族,他们的文化、艺术和生活方式都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欣赏。
希望我的介绍能让大家对拉祜族有更深入的了解。
谢谢大家!。
弘扬民族文化的演讲稿
![弘扬民族文化的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583e4440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fa.png)
弘扬民族文化的演讲稿演讲稿一:民族文化,舌尖上的传承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咱们的民族文化,就从吃的说起吧。
前阵子我去了趟四川,那可真是个美食的天堂啊!刚到成都的街头,我就被一家小店门口排着的长队给吸引住了。
凑近一瞧,原来是家卖龙抄手的。
那抄手的皮啊,薄得像纸一样,都能透出里面粉嫩的肉馅来。
我眼巴巴地等着,肚子里的馋虫早就开始大闹天宫了。
好不容易轮到我,一口咬下去,哇塞,那鲜美的汤汁瞬间在嘴里爆开,肉馅的嫩滑、面皮的筋道,再加上特制的红油辣子和香喷喷的蒜泥,各种味道在舌尖上打架,简直把我的味蕾给俘虏了。
这龙抄手可不只是一种简单的食物,它背后有着深厚的四川文化底蕴。
四川人爱吃辣,那是因为四川气候潮湿,吃辣可以驱寒祛湿。
就像这龙抄手的调料,辣椒、花椒都是精心调配的,每一种调料的比例都像是一个神秘的密码,传承了一代又一代。
而且四川人对美食的热爱,也反映出他们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哪怕生活中有再多的烦恼,只要一碗热气腾腾的龙抄手下肚,就都不是事儿了。
咱们中华民族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
就像北方的饺子,逢年过节那是必不可少的。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和面、剁馅、包饺子,说说笑笑,其乐融融。
饺子的形状像元宝,寓意着招财进宝,这也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南方的汤圆呢,糯叽叽的,甜甜的馅料象征着团圆甜蜜。
我记得小时候,每到元宵节,我就盼着吃汤圆,看着那白白胖胖的汤圆在锅里翻滚,就像一个个小精灵在跳舞。
美食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们祖祖辈辈智慧的结晶。
从食材的选择、烹饪的方法到饮食的习俗,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我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是在传承和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
朋友们,让我们从这舌尖上的美味开始,去探索和传承我们伟大的民族文化吧!下次再跟大家分享更多有趣的民族文化故事。
谢谢大家!演讲稿二:民族服饰,穿在身上的历史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今天站在这里,我想跟大家唠唠咱们民族文化里超有范儿的民族服饰。
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演讲稿
![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a61b1d2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00.png)
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这一重要的议题。
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有着独特的语言、习俗、传统和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威胁。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他们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我们失去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就等于失去了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因此,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不仅是对少数民族自身的尊重和保护,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其次,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到少数民族文化保护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教育资源匮乏、文化传承机构不健全等问题,使得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面临巨大的压力。
同时,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也给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最后,我们需要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的文化。
政府应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社会各界应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宣传和传播,提高人们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少数民族本身也应自觉地传承和弘扬自己的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少数民族的文化。
总之,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政府、社会和少数民族本身共同努力。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的文化,让中华民族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谢谢大家!。
少数民族文化演讲稿
![少数民族文化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6cd488bf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49.png)
少数民族文化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演讲。
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伟大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这次演讲,我希望能够增强大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中国拥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独特的文化特色。
不同于汉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少数民族文化以其独特的风俗习惯、传统艺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和独特性。
首先,让我们谈谈风俗习惯。
各个少数民族都有独具特色的传统习俗。
例如,藏族有着悠久历史的藏传佛教文化,寺庙是他们重要的信仰场所。
每年的藏历新年,也是他们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此外,蒙古族的牧民文化、哈萨克族的骑马文化以及壮族的田园文化等都体现了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
其次,我们来说说传统艺术。
少数民族的传统艺术形式多种多样,包括音乐、舞蹈、绘画、刺绣等等。
云南的傣族舞蹈以其独特的韵律和优美的动作而闻名。
还有广西的壮族芦笙,是一种古老的乐器,发出的动听音乐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
此外,新疆的维吾尔族刺绣技艺传统纯熟,色彩斑斓的绣品令人叹为观止。
最后,我们来探讨一下宗教信仰。
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丰富多样。
例如,回族是中国唯一以伊斯兰教为主要信仰的少数民族,他们秉承着对真主的虔诚和独特的生活方式。
而藏族则主要信仰藏传佛教,他们将信仰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些宗教信仰不仅给少数民族带来了精神寄托,也塑造了其独特的文化氛围。
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不仅体现了中国这一多民族国家的独特性,也丰富了世界各民族文明的多样性。
少数民族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代表人物。
在文学艺术方面,我国有着许多优秀的少数民族作家,如邓牧之、达来都格等,他们的作品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学宝库,也让世人更加了解和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同时,我们也要关注现实中,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面临着挑战和困境。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一些传统的习俗、语言和艺术形式逐渐被淡忘和丧失,这让我们感到非常惋惜。
小学生演讲关于少数民族的演讲稿
![小学生演讲关于少数民族的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76a7698b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4d.png)
小学生演讲关于少数民族的演讲稿尊敬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要向大家演讲的主题是关于少数民族。
在我们国家有着众多的少数民族,他们拥有独特的文化、语言和传统。
我想通过我的演讲,向大家介绍一下我所了解到的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和文化。
首先,我想提到壮族。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壮族人民喜欢唱歌、跳舞和竹竿舞。
他们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节日,叫做“壮族三月三”。
这是他们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人们会穿上漂亮的衣服,组织一些节日活动,如划龙舟、跳花灯和开展体育竞技。
壮族的节日非常热闹、喜庆。
其次,我想介绍一下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主要居住在我国的西北地区,如新疆等地。
他们有一位非常有名的英雄,叫做《双峰插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勇敢和责任的重要性。
在哈萨克族的婚礼上,新郎人要举办一个称为“羊日弄牛”的活动。
这是一项非常有意思的传统,代表着新郎的勇敢和能力。
第三个少数民族是彝族。
彝族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他们的传统服饰非常独特,女性常常会穿上五颜六色的长裙和银饰品。
他们的结婚仪式也非常隆重。
在彝族的婚礼上,新娘要为新郎穿上红色的围裙,象征着幸福和美好的未来。
同时,在新婚夫妇家里会摆放一对男女藤编人偶,代表永远的爱情和美满的婚姻。
还有一个我特别想跟大家分享的是藏族。
藏族是我国的一个非常特殊的少数民族,他们拥有丰富的文化和宗教传统。
藏族人民喜欢唱歌、跳舞、打骨,他们还有一种非常有特色的食物,叫做“酥油茶”。
藏族人用酥油、茶叶、乳制品等原料制作而成,是他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品。
通过这些介绍,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少数民族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我们应该尊重并学习他们的文化,让我们更加了解和接纳不同的民族。
同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温暖和友爱。
最后,我想以这句话结束我的演讲:“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让我们的世界更加多彩。
”谢谢大家!这就是我对于少数民族的一些了解和认识,希望大家能通过我的演讲多了解、多尊重、多关爱我们伟大的少数民族。
壮族民俗演讲稿范文
![壮族民俗演讲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bd20669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64.png)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为大家演讲,主题是“壮族民俗文化”。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壮族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独具魅力,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向大家介绍壮族民俗文化。
一、壮族节日1. 民族大团结节:每年的三月三,是壮族的传统节日,也是壮族人民庆祝民族大团结的重要时刻。
这一天,壮族人民会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如赛龙舟、抛绣球、唱山歌等。
2. 壮族歌圩节:歌圩节是壮族人民欢庆丰收、祈求平安的节日。
在歌圩节期间,男女青年们会聚在一起,对唱山歌,表达爱慕之情。
3. 端午节:壮族端午节与汉族端午节习俗相似,但也有一些独特的习俗,如吃五色糯米饭、穿五色线等。
二、壮族服饰壮族服饰色彩鲜艳,独具特色。
男女老少都穿着绣有各种图案的衣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壮族的绣球服饰。
绣球服饰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寓意吉祥如意。
三、壮族饮食壮族饮食文化独具特色,以酸、辣、香著称。
壮族人喜欢食用酸汤、酸笋、酸辣鱼等酸味食品。
此外,壮族还有许多独具特色的菜肴,如酸辣鸭、烤鱼、竹筒饭等。
四、壮族音乐舞蹈壮族音乐舞蹈形式多样,有山歌、师公舞、踩堂舞等。
其中,山歌是壮族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形式,以唱山歌来表达情感、讲述故事。
五、壮族民间传说壮族民间传说丰富多彩,如刘三姐、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这些传说不仅展现了壮族人民的智慧,还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总之,壮族民俗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
我们要珍惜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壮族民俗文化。
在此,我呼吁大家:1. 学习和传承壮族民俗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2. 弘扬壮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
3. 保护和传承壮族民俗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壮族。
谢谢大家!。
少数民族演讲稿
![少数民族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8cf46813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2f.png)
少数民族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少数民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关于少数民族的一些话题。
让我介绍一下自己,我是一名演讲稿撰写专家,具有丰富的演讲经验和文笔。
在此,我要感谢主办方给我这个机会,让我有机会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少数民族的见解。
在我国,少数民族是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拥有独特的文化、风俗和传统。
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
在这个充满多元化的时代,我们要更加关注少数民族的发展,尊重他们的习俗,传承他们的文化,让每一个民族都能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自豪地抬起头。
让我们回顾一下我国少数民族的历史。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在历史的长河中,少数民族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分布在祖国的各个角落,为各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果。
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生福祉得到了切实改善。
同时,少数民族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发扬,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少数民族地区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教育资源不足、医疗条件较差等。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设法解决。
作为一名演讲稿撰写专家,我深知语言的力量,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就。
在这里,我想谈谈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精神的基石。
我们要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防止文化流失和消亡。
在这方面,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设立民族文化基金、扶持民族文化产业、加强民族文化教育等。
我们相信,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少数民族文化必将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布依文化节讲话稿
![布依文化节讲话稿](https://img.taocdn.com/s3/m/345eb65e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d0.png)
布依文化节讲话稿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志们:大家好!我很荣幸站在这里,发表一篇题为《布依文化节讲话稿》的演讲。
布依族是我国的一个重要少数民族,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布依文化节是我们对布依族文化的一次盛大庆祝,也是我们加深了解和传承布依文化的重要途径。
首先,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下布依族的历史和文化。
布依族是我国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等地。
布依族人民勤劳智慧,他们以种植农作物和织布为生,同时还有独特的音乐、舞蹈和手工艺品等文化表达方式。
布依族人民崇尚自然,崇尚和谐,他们与大自然和睦相处,保护环境,传承和发扬着自己的文化。
布依文化节是我们对布依族文化的一次盛大庆祝,也是我们加深了解和传承布依文化的重要途径。
每年的布依文化节,我们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传统音乐和舞蹈表演、手工艺品展览、民俗游戏和美食品尝等。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布依族的文化,还能够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友谊。
布依文化节的举办,对于传承和弘扬布依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要通过布依文化节,让更多的人了解布依族的文化,让布依族的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同时,我们也要借此机会,加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为了举办一届成功的布依文化节,我们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布依文化节的支持力度,提供充足的经费和场地等资源。
同时,我们也需要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大家可以通过参观展览、观看演出、品尝美食等方式来感受和体验布依族的文化魅力。
最后,我希望通过布依文化节的举办,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布依族的文化,让布依族的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同时,我也希望通过布依文化节,能够加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谢谢大家!。
介绍少数民族文化的演讲稿
![介绍少数民族文化的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a334a392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a6.png)
介绍少数民族文化的演讲稿少数民族是我国的宝贵文化资源,其独特的民族风情、传统习俗、民族音乐、民族舞蹈等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我将向大家介绍少数民族文化,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这些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
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是人口最多的民族,其他55个少数民族分布在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地区。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服饰、饮食、建筑、艺术等方面的文化特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其次,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
少数民族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如藏族的藏历新年、哈尼族的泼水节、傣族的泼水节等。
这些传统节日和习俗不仅丰富了民族文化,也成为了各地旅游景点的重要吸引力,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体验和感受。
再次,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少数民族的民族音乐和民族舞蹈。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音乐和民族舞蹈,如蒙古族的长调、藏族的藏戏、壮族的锦歌等。
这些民族音乐和民族舞蹈不仅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通过这些音乐和舞蹈,不同民族之间可以加深了解、增进友谊。
最后,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少数民族的传统手工艺。
少数民族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手工艺,如彝族的彝绣、苗族的苗绣、维吾尔族的维吾尔刺绣等。
这些传统手工艺不仅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对于传承和发展我国的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资源,其独特的民族风情、传统习俗、民族音乐、民族舞蹈、传统手工艺等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希望通过今天的介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少数民族文化,共同保护和传承我国的民族文化,让其继续绽放光彩。
谢谢大家!。
关于羌族演讲稿
![关于羌族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4c5f9a72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f9.png)
关于羌族演讲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为大家演讲的主题是羌族。
羌族是我国的一个古老民族,他们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族特色。
作为中国传统的少数民族之一,羌族以其独特的民族魅力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羌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文化。
他们是中国古代六族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羌族的祖先是古代西羌人,他们生活在今天的甘肃、四川、青海和陕西地区。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羌族通过与周边民族的交流和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点。
羌族以其独特的服饰、音乐、舞蹈和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
羌族人民崇尚自然,尊重生命。
他们的服饰多以亮丽的颜色和精致的刺绣作装饰,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同时,羌族人民善于演唱民歌和弹奏民乐,他们的音乐节奏感强烈,歌词富有激情和感染力。
而羌族的舞蹈以其独特的舞姿和舞步而著称,舞蹈动作优美而热烈,富有热情和激情。
羌族的建筑风格也是非常独特的,他们的房屋多以土坯和木材为主,结构坚固而耐用。
除了独特的文化艺术,羌族还拥有丰富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羌族的“黄节”。
每年的黄历二月,羌族人民都会举行盛大的黄节庆典活动,以祭祀祖先,祈求丰收和吉祥。
黄节期间,人们会参加羌族传统的舞蹈和音乐表演,还会举行马上射箭、抛特大花圈和追逐的活动等等。
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羌族人民的凝聚力和团结力,也对外传播了羌族的文化。
除此之外,羌族还有许多传统习俗和民间故事,如传统的婚俗、祭祀习俗、民歌民谣等。
这些习俗和故事在羌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代表了羌族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
值得一提的是,羌族人民还以其勤劳、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而闻名。
在困难的环境中,他们积极面对挑战,采取各种方式来保护和传承自己的文化。
同时,羌族人民还积极参与到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中,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最后,我想对大家说的是:羌族是中国众多民族中的一员,他们有着独特的文化和历史,他们以其独特的民族魅力而闻名。
独龙族民俗文化演讲稿范文
![独龙族民俗文化演讲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17237a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a8.png)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为大家讲述我国独龙族这一神秘而古老的民族,以及他们的民俗文化。
独龙族,是我国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独龙族聚居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大家展开介绍。
一、独龙族的历史渊源独龙族历史悠久,据考古学家研究,独龙族起源于古代的氐羌民族。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独龙族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的演变过程。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独龙族被称为“俅人”、“曲人”等。
在唐宋时期,独龙族逐渐形成了以氏族部落为单位的组织形式。
到了元明清时期,独龙族的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与内地的联系日益密切。
二、独龙族的民俗文化1. 民族语言独龙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独龙语分为东部和西部两个方言区,语言特点独特,词汇丰富,语法结构严谨。
在日常生活中,独龙族人们使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交流,传承着丰富的民族文化。
2. 民族服饰独龙族服饰以麻布、羊毛、棉花等天然材料为原料,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男子多穿麻布短衣,女子则穿麻布长裙。
在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等场合,独龙族人民会穿上盛装,展示民族的风采。
3. 民族节日独龙族有丰富的传统节日,如新年、火把节、丰收节等。
其中,新年是独龙族最重要的节日,标志着农历新年的到来。
在节日里,独龙族人民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摔跤、射箭、对歌等,传承着民族的传统习俗。
4. 民族饮食独龙族饮食以米饭、玉米、土豆等为主,辅以肉类、蔬菜等。
在日常生活中,独龙族人民喜食酸辣,善于腌制各种食品。
最具特色的当属独龙族酸鱼,其制作工艺独特,味道鲜美。
5. 民族音乐舞蹈独龙族音乐舞蹈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
在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等场合,独龙族人民会跳起欢快的舞蹈,唱起动人的歌曲。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舞蹈有“打跳”、“围腰舞”等,音乐则以口弦、竹笛、唢呐等民族乐器为主。
6. 民族信仰独龙族信仰多神,崇拜自然和祖先。
在日常生活中,独龙族人民会举行各种祭祀活动,如祭山神、祭水神等。
少数民族的文化演讲稿
![少数民族的文化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ac1ccc7c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d6.png)
少数民族的文化演讲稿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关于少数民族的文化。
少数民族是我国的宝贵资源,他们的文化传统丰富多彩,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少数民族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的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我们要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是多样的。
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服饰、饮食、音乐、舞蹈等文化元素。
比如,藏族的唐卡画、哈尼族的梯田、朝鲜族的长鼓舞等,都是其民族文化的代表。
这些文化元素丰富多彩,展现了少数民族的独特魅力。
其次,少数民族的文化是源远流长的。
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源远流长,积淀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比如,苗族的芦笙、藏族的唐卡、蒙古族的长调等,都是源自古代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传承不衰。
这些文化传统不仅体现了少数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再次,少数民族的文化是和谐包容的。
少数民族的文化是和谐包容的,他们在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中,积极吸收借鉴,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比如,藏族的唐卡画融合了汉族的工笔画技法,朝鲜族的长鼓舞融合了汉族的舞蹈元素等,都是文化交流的成果。
这种和谐包容的文化精神,不仅丰富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内涵,也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互鉴。
最后,我们要珍惜和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
少数民族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珍惜和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
要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和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让其在当代社会绽放新的光彩。
总而言之,少数民族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资源,我们要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共同发展,共同构建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体系。
谢谢大家!。
瑶族文化 演讲稿
![瑶族文化 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5d9dd594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87.png)
瑶族文化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瑶族文化。
瑶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
们生活在中国的南方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瑶族的服饰文化。
瑶族人民喜欢穿着色彩鲜艳、图案繁复
的服饰,女性常常在头上戴着银饰,身上穿着绣有各种花纹的服装,而男性则喜欢穿着黑色或蓝色的长袍。
他们的服饰不仅体现了瑶族人民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其次,瑶族的音乐舞蹈文化也是其独特的魅力所在。
瑶族人民喜欢唱歌、跳舞,他们的歌曲多以山水、爱情、生活为主题,歌词朗朗上口,富有感情。
而瑶族的舞蹈更是充满了激情和活力,舞姿优美,动作矫健,常常能吸引众多观众的目光。
另外,瑶族的饮食文化也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瑶族人民以稻米为主食,
他们擅长种植水稻,制作米酒,米酒是瑶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
此外,瑶族人民还喜欢吃辣,他们的饮食以酸、辣、鲜为特点,口味独特,美味可口。
最后,我想说的是瑶族的节日文化。
瑶族人民有许多传统节日,如瑶族年、瑶
族节等,这些节日都有着浓厚的民俗风情,人们在节日里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舞龙、舞狮、唱歌、跳舞等,场面热闹非凡,让人流连忘返。
总的来说,瑶族文化是一种多姿多彩、充满魅力的文化,它不仅丰富了中国的
民族文化,也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做出了重要贡献。
希望大家能够更加了解和关注瑶族文化,让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谢谢大家!。
苗族族民风民俗演讲稿
![苗族族民风民俗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aedb92d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a5.png)
苗族族民风民俗演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苗族的民风民俗。
苗族是中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生活在中国的南方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
苗族的民风民俗是他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需要了解和尊重的。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苗族的服饰文化。
苗族的服饰以银饰为主,女性头戴银饰华丽,身披银饰璀璨,而男性则佩戴银饰以示身份和地位。
苗族的服饰不仅彰显了他们的审美情趣,更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苗族的节日和重大场合,人们穿着传统的苗族服饰,舞动身姿,展示着自己的风采和魅力。
其次,苗族的婚嫁习俗也是其民风民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苗族传统的婚礼中,人们会举行“拦亲”仪式,男女双方互赠礼物,表示对彼此的尊重和祝福。
而在结婚后,苗族夫妻会举行“过大礼”仪式,以示对长辈和亲友的敬意。
这些婚嫁习俗不仅体现了苗族人民对家庭的重视,更展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此外,苗族的歌舞文化也是其民风民俗中的亮点之一。
苗族人民善于歌唱和舞蹈,他们的歌曲和舞蹈富有激情和节奏感,能够深深地触动人心。
在苗族的节日和庆典中,人们会载歌载舞,共同庆祝节日的到来,展现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
总的来说,苗族的民风民俗是其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需要尊重和了解的。
通过深入了解苗族的民风民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共同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和发展。
谢谢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数民族文化演讲稿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李世民说过:“以钢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
”英国大诗人拜伦也说过:“最好的预言家是过去。
”那么,知其现在,探索未来,让我们追溯一下民族文化、语言、文字的历史吧!上古时期,在埃及、中国、巴比伦、印度、波斯,农业首先得到发展。
冶炼技术,使人类从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
雅典奴隶制的建立,使古希腊创造了光辉的科学文化,古罗马,以武力征服了希腊,建立了横跨三大洲的帝国。
中国高举文明的火炬进入封建社会。
人类在地球上产生后,什么年代开始出现文化与文化维系的人们共同体?从构建文化的生物性前提着眼,生存于晚更新世(距今四万至一万年前)的智人,与现代人在智慧上已无质的差别了,即作为构建文化的思维能力——行为意识能力,在四万年前已经完全具备了。
当代生物学家的研究证明,人类在掌握最复杂的现代科学时,仅仅动用人脑全部智力中的一小部份,也就是说人类智能具有巨大的潜在可利用范围。
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比智人更早的尼安得塔人(生存于二十万年至四万年前)和早期智人(生存于七十万至二十万年前),他们的智力虽低于现代人,但是在较大程度上动用其有限智能时,创造出文化也是有可能性;加上早期文化适应面小,专用性高,所需智能数量上亦相应较小这一情况,在早期智人时代已有文化产生,并有文化维系的人们共同体产生,这是十分可能的事情。
我们明白了文化的产生这一点,读者在本文将处处碰到文化一词,但是却不能将它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文化相混淆。
“文化”这个概念的涵盖面极为广泛,内涵极为丰富。
对它的解释和定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民族学界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探索与修订,目前倾向于用下述定义去阐明民族学所讨论的文化,即文化是人类为维系各个具体的社会集团(这里指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经由该集团所有成员在其世代延续中以渐次积累和约定俗成的方式建立起来,并由后天习得而加以延续与丰富的一个相对稳定而又独立完整的规范总和。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干1871年在他的名著《原始文化》第一章中,以简明的语言,概括地给文化下了描述性的定义,即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作为社会一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及习惯的复杂合体。
国内学者肖前、陈志良把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实质与人的发展作统一的理解,认为文化的实质即人化。
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历史过程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总和以及人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以人化的形式的特殊活动。
文化通常在广义和狭义的两个意义上被使用。
广义的文化即人化,它映现的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程度和方式;狭义的文化则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
广义的文化具有人化形式、社会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它的构建可作多层次的分析。
不难看出,上述这些定义所界定的文化内涵真是太宽广了,人世间的一切创造发明都包括在内,它与我们日常谈论的“某人文化水平高低”之类的“文化”真是差别甚远。
但文化在日常生活中往往用来指涉人类普通性知识的掌握水平。
按照这个理解掌握文化并不是人人必须,也不是人人可以达到的事情。
但是文化在民族学中却用去指涉各民族成员人人必须掌握一种文化。
基于社会上每一个人,他们由社会习得的文化各不相同,因而人与人之间可以划出不同的民族来,这是一个客观的社会现象。
同样每一个人必须掌握一种文化,以便使自已置身于某一个民族中,也是一个客观的社会现象。
两者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而社会上没有民族归宿的人绝对不存在,人人都有自己专属的民族,有自己的特定族籍,这就是民族的客观归宿性。
『 1 』『 2 』『 3 』『 4 』『 5 』『 6 』二、民族文化与民族语言我们首先对民族语言的起源作一简要的探讨。
自古代以至十九世纪,各派学者参加这个问题的讨论不知几几,其中包括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生物学、心理学家们,如英国的洛克(lock),亚当斯密士(adam smith),德国的菜伯兹(seib niz)、赫尔德(herder)、冯德(wundt)、法国的卢骚(j·j·rousseu)、勒南(renan)等,各有各的看法。
根据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考证,从地球冷到地面上能够生长植物和动物的进候算起,人类的历史大约也有几十万年。
在这几十万年当中,有历史记载的不过几千年。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和最新科学认定语言是原始人类在太古时代,在集体劳动中为了适应交际的迫切要求和需要而产生的,并且一开始就是有声语言的定论。
每一个民族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四个特征,然而在民族众多特征中,语言具有多重性的特殊地位。
语言与民族的这种一对一的对应关系,不仅十分专化,甚至十分顽固,即使延续数百年上千年之久,民族与语言皆发生了严重的变化,但对应关系却依然如故。
语言在民族文化中的这些特殊性,与语言在民族文化中所处的特殊地位有关。
文化是一个整体的系统,从文化结构上看,当然也包括语言在内。
则这个总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并非杂乱无章的堆砌,而是按照一定的规律相互联系,构成文化的总网罗。
就语言而言,它与其子系统的关系就比较特殊,它不仅可以一个子系统的身份参加文化整体运作,它还必须充当所有子系统多种特征、属性、内容的有声符号物化表达形式。
也就是说,该民族文化中一切文化现象,在其母语中都必须有相应的有声表达符号。
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这种文化现象具有概括整理表达说明文化中一切文化特点的功能。
这种功能的发挥又得凭借本民族特有的有声符号系统,如果用民族学的术语来说,那就是语言的这套符号系统——以声符为物化形式的符号;事实上使该民族的其他文化现象都在有声符号之上结成了同根关系。
正因为如此,语言实际上是该民族文化各组成部分共同的桥梁作用,因而在文化运作中,它使用的频率最高,运行的周期最短,因此,从局外人看来,要把握其特征,并通过它去掌握该民族的整个文化将都是最简捷的途径。
一个民族的母语既然是该种文化的有声符号物化表达形式,而且是专用表达形式,因而它对于该民族来说,当然具有专一的归宿性。
语言对一个民族的各个组成部分来说是一个公用的桥梁。
语言在充当这种桥梁作用的同时,将该民族文化中所有的内容经常发生的较为稳定的联系,作为该民族文化特有的信息体系,存入该民族每一个成员的大脑。
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特殊关系,都在各民族语言的宝库里反映出的民族文化特征,不仅仅是表现在语言、词汇上,更重要的是对上述这些因素起到制约作用的内在语言系统,即贮存于每个使用该语言成员大脑中充当建立联想关系的依据的内贮信息库。
这个内贮存信息库的习得,不仅是通过幼儿在学习本民族母语中逐步地学到存入大脑。
正如结构主义学派追随者雅可布孙所说的,人类祖先传递到后代有两大基本的信息系统,即由细胞染色体传递的生物遗传密码,和由神径——生理及社会——心理机制传递的语言能力。
索给尔与雅可布明确地告诉人们单分析各民族语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还不足以反映该语言的特点,还必须把这些东西放入具体的民族之中,才能真正反映该民族的语言的主要特征,它证明了“内语言”的存在,而且让我们注意到“内语言’与民族文化的依存关系。
语言从原始人类创造有声之后,直到今天,它是不断发展着的。
这种发展,这种随着时代而发生演变,虽然很少被语民们所觉察。
语言这种发展究竟是什么来做基础呢?语言本质上是全民的交际工具,包括生产领域,也包括经济的、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领域。
人类社会从石器时代最原始的共同劳动的时候起,一直到当代电脑时代止,都是一往直前的发展着,作为为社会服务的语言也不可能不向前发展。
要是不了解这种语言的发展历史,也就不能完全了解使用这种语言的语民的社会发展历史和语言在文化发展进程中的特殊地位。
三、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学文字的起源。
任何语言都是脱离不了声音的,但不见得每种语言都有文字。
语言起源很早,但文字却是后来很久才有的。
在文字没有出现之前,曾经有不少的摸索。
中国古代有“上古结绳而治”的传记,所谓“大事作大结,小事作小结”。
据说南美洲秘鲁古代也曾用过类似的办法,用红色代表兵,黄色代替黄金,白色代表白银,绿色代表谷物,一个结表示十,两个结表示二十,一个双结表示一百,两个双结表示二百等。
所有这些只是一种符号,还不是文字,因为这些符号不代表人们各种概念,并不能把它念出来。
用图画表示意义可说是由实物帮助记忆过渡到象形文字的一座桥梁,也叫表形文字的萌芽。
世界上最早的有楔形文字,埃及的神圣书体,中美洲马雅人图形文字,中国的汉字。
这四种文字体系符号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发展却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就是由表形趋向于表意,由表意趋向于表音。
楔形文字在古代曾为苏美利人、巴比伦人、古波斯人、喜地特人取用,现在已消亡。
埃及的圣书体曾演变成僧侣书体和平民书体,自纪元三世纪埃及为亚历山大王所侵服后已日渐衰落,所以三世纪后所用的科泊特文已经改用希腊字母,而埃及的圣书体也就成了历史的陈迹了。
中美州马雅人所用的图形文字也久已不复存在于世。
汉字可说是现在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它的书写体也曾经过篆、隶、楷、行、草等几度变化,汉字并且曾传到日本、朝鲜、越南等地,演化成了他们的假名、许文和字哺。
汉文字是从古到今传统一贯,使用人数最多的超级文字。
藏文创制于17世纪,彝文最早物证为贵州省大方县大铜钟(1485)所存文献内容极广。
傣文成于14世纪。
水族占卜用书写文字,创制时代不详,大约不会早于明代。
综观汉藏语系的各种文字的创制与发展,可以大致划为前后两个时期,分界时期在19世纪末。
后期国内民族在外籍族的影响下创制的文字,其中又可以从公元1950年后为界划出两段。
前段为外籍宗教徒为布道传教而创,方式取法于这些宗教徒的本族文字体系。
后段则出于民族平等和加速少数民族智力开发的需要,则一律取用拉式拼音文字,如茵文、布依文、壮文、侗文等均属于这一类型。
古今中外,众多民族的社会里都是有语言的,不曾看到任何一个民族只有文字没有民族的有声语言。
语言是各民族文化中用以荷载意义的口头有声符号系统,而文字则是语言的记录用书面符号系统,以民族文化形态结构的角度,文字是一组附着于语言的文字因子。
由于文字与语言诸因子群之间存在的是附着关系,所以文字与语言的结合较为松散。
这就是文字与语言的关系不呈严格的对应关系的主要原因。
(1)(2)(3)(4)(5)(6)地球上所有民族的存在,充分表明了文字与民族文化整体联系的松驰。
有文字的民族往往经历了多次的文字改革,甚至全盘重来,然而语言却无法简单地人为左右。
蒙古文创于13世纪,原型取法于回鹘文字母,几经改良后,其中最重要的是“斯巴达文”,尚通用于我国内蒙古地区。
文字生存的物质条件是书写工具,社会的上层教育制度和社会信息的跨地超时传递机构,而语言则依于信息的直接传递需要,家庭内的教育和人体发音器官的训练,致使文字在功能上依存于语言,但在存活条件上不与语言结成同根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