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机械运动》教案

合集下载

1.1机械运动学案(华师大八年级上册) (2)

1.1机械运动学案(华师大八年级上册) (2)

第一章第一节机械运动(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学会判断某运动形式是否属于机械运动.结合日常生活实际举出常见的机械运动实例,并能说出对这些运动的描述分别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

2.通过实例介绍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学会选用参照物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二.课前预习1.仔细观察P2中四幅图片,归纳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机械运动:物体_____随时间的变化是机械运动,是_______的运动形式.2.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物体中,你认为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运动的物体静止的物体你认为这些静止不动的物体是否真正不动?自然界中不运动的物体是没有的,所以运动是_______的,平时所说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__的.都是相对于_________而言的.3.参照物:选择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观察所研究的对象相对于这个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4.坐在行驶的汽车上的乘客,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静止的( )A.汽车的座椅 B.路边的房屋C.站在路边的人 D.迎面驶来的汽车三.课内导学1. 仔细观察P2中四幅图片,归纳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P2图中的共同点是:流星、游泳健儿、猎豹、羚羊的位置都在。

得出结论: ,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形式. 2.坐在汽车内的乘客,相对车厢而言,他是静止的,相对马路边的树木而言,他是运动的,那么他到底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呢?(学生回答,阐述不同观点)教师总结说明:A.所有的物体都是运动的,为了判断所观察的对象是否发生位置变化,我们必须选择一个物体作为标准,才能作出判断.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对于同一物体而言,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那么结果往往是不同的.B.在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时,通常以与地面保持相对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3 .完成P3中思考和讨论1)三个同学的结论都是正确的,他们得出不同的结论是由于他们所选的参照物不同,甲同学是以他自己(地面或路边的树)为参照物,乙、丙同学则是以为参照物的。

初中科学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机械运动教学设计

初中科学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机械运动教学设计

初中科学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机械运动
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2、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写出速度的单位和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3、能够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课堂再现生活中物体机械运动的情景,使学生体验速度概念建立的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2、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科技意识,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思想。

2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运动已经有了初步的体会,但主要还是停留在感性的认识,对于物体运动的快慢以定性比较为主。

教材要求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由浅入深,从易到难,获得比较物体快慢的不同方法。

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学生提出解决两辆小车运动路程和时间不相等的矛盾,为建立速度概念奠定基础。

速度公式是教材中出现的第一个用字母来表达数量关系的公式,对此学生可能不太习惯。

速度的单位是一个组合单位,学生也是第一次见到,教学中要注意强调,考虑到八年级的学生学习能力不是很强,运算能力也相对较弱,在学习这块知识时,速度公式的计算和变形公式的应用,不要提出过高的要求。

3重点难点
重点:运动的速度的公式和运算。

难点: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4教学过程。

初中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1.1机械运动 教案

初中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1.1机械运动 教案

机械运动【知识梳理】 一、各种运动形式1.机械运动是宇宙间最普遍的运动现象,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

机械运动是最简单、最常见的运动,如运发动跳水、天体运动、河水流动、留鸟迁徙、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飞行等。

2.常见的物理运动有:声音的传播,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热传递,电能的利用等。

3.各种化学反响都属于化学运动,如可燃物燃烧、火药爆炸、金属生锈、生物的呼吸作用等。

4.任何有生命的物体都有生命活动,生命活动是最高级的运动方式,也是最复杂的运动形式。

二、参照物1.参照物是指选作标准的物体,作为参照物的物体均视为静止的。

两个物体同速、同向,那么说明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2.任何物体都可以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应以方便研究问题为宜,如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用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匀速直线运动⑴匀速直线运动是指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大小等于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 ,常用的速度单位还有km/h ,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m/s=3.6km/h 。

⑵速度的公式:t s =v ,速度的变形公式:vs=t ,s=vt 。

2.变速运动⑴变速运动是指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

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时,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其对应的运动时间。

⑵平均速度的公式:tsv =。

⑶平均速度的测量方法:用刻度尺测量路程,用停表测量运动时间。

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设上半段、下半段和全程的平局速度分别为v 1、v 2和v ,那么12v v v >>。

【典型例题】考点一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及其选择例1 在一个无风的雨天,甲向______方向行走,感觉雨滴从偏东方向的上方下落,甲感觉树木向______运动。

1.1机械运动学案(华师大八年级上册) (1)

1.1机械运动学案(华师大八年级上册) (1)

第一章第一节机械运动(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知道可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理解速度的单位和速度的单位。

2.知道速度的含义和速度的单位. 能对速度的不同单位进行换算3.会描述匀速直线运动,理解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和时间成正比的意义二.课前预习1.比较下列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甲和乙用相同的时间,甲通过的路程大,则甲运动的_____(快或慢);经过相同的路程,甲所用的时间长,则甲运动的_____(快或慢)。

2.科学上用__________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物运动物体在__________通过的-__________。

公式:单位:米/秒读作____________或千米/小时读作。

3.有一物体在10钟内通过了50米的路程,则该物体运动的速度为_________米/秒。

4.我们把物体运动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做___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的机械运动。

三.课内导学引入: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王军霞荣获5000米冠军。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我国选手刘翔勇获110米栏冠军。

他们是跑得最快的。

你知道怎样来比较运动快慢吗?另外还有什么办法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一.1 P4思考与讨论:通过分析50米游泳过程中怎么样来判断,结束后又怎么来判断?游泳过程中,看哪个运动员在前面,就是说在相等的时间中,跑的路程远得就是游得快。

游泳结束后,看哪个运动员先到达终点,就是说在相等的路程,用时少的游得快。

当时间和路程都不相等的时候,我们又如何来比较呢?具体举例:(甲4s跑了20m,乙5s跑了30m),同学很自然的会说乙。

引出:1.速度的定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的大小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公式:速度 = 路程/时间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v=s/tv表示在t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s,那么这个v表示的是平均速度。

举例:汽车从逍林到浒山路程是6千米,时间是10分种,那么速度就是多少?但汽车在半路遇到红绿灯停了,那时的速度为0,或者在没有人的地方,车速很快,那时的速度是100千米/时,中间过程中速度是变化的。

1 机械运动 教案华东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1 机械运动  教案华东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知道什么叫参照物,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需要选定参照物。

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重点机械运动;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难点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组织同学观看视频。

提问: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子弹在运动吗?飞行员为什么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认真学习有关物体运动的知识。

二,教学过程设计1.什么是机械运动?物理学里讲的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

同学们骑自行车时,人和自行车对地面或路旁的树都有位置的变化;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它相对于地面有位置的变化。

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提问并组织学生回答:举例说明我们周围的物体哪些是在做机械运动。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组织学生看课本图2-3,讨论:乘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让学生充分说明自己的看法。

小结:首先明确本问题中研究对象是汽车中的乘客,这位乘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其次根据前面所学机械运动的知识,判定汽车、司机和乘客都在做机械运动。

但是司机和男孩所说乘客是静止的或是运动的说法都有道理。

因为他们在研究乘客的运动情况时,选定的作为标准的物体不同。

问:司机看到乘客没动是静止的,是以什么为标准的?答:以车厢为标准,乘客相对于车厢没有位置的改变,所以说乘客是静止的。

问:男孩看到乘客运动得很快,他是以什么为标准的?答:男孩以路面或路旁的树木、房屋为标准,乘客相对于路面有位置的改变。

所以他说乘客是运动的。

教师小结:在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定的参照物。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提问:看课本图2-4,卡车和联合收割机在农田里并排行驶,受油机与大型加油机在空中飞行,说它们是运动的,你选什么物体为参照物。

答:选大地为参照物,它们是运动的。

教师追问:在甲图中如果选卡车或收割机为参照物,在乙图中如果选受油机或加油机为参照物,另一物体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答:另一物体是静止的。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1.1 机械运动 教案1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1.1 机械运动  教案1

机械运动【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知道什么叫参照物,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需要选定参照物。

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4.通过机械运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难点】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组织同学观看视频。

提问: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子弹在运动吗?飞行员为什么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认真学习有关物体运动的知识。

二、什么是机械运动?物理学里讲的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

同学们骑自行车时,人和自行车对地面或路旁的树都有位置的变化;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它相对于地面有位置的变化。

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提问并组织学生回答:举例说明我们周围的物体哪些是在做机械运动。

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组织学生看例子——汽车中的乘客,讨论:乘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让学生充分说明自己的看法。

小结:首先明确本问题中研究对象是汽车中的乘客,这位乘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其次根据前面所学机械运动的知识,判定汽车、司机和乘客都在做机械运动。

但是司机和男孩所说乘客是静止的或是运动的说法都有道理。

因为他们在研究乘客的运动情况时,选定的作为标准的物体不同。

问:司机看到乘客没动是静止的,是以什么为标准的?答:以车厢为标准,乘客相对于车厢没有位置的改变,所以说乘客是静止的。

问:男孩看到乘客运动得很快,他是以什么为标准的?答:男孩以路面或路旁的树木、房屋为标准,乘客相对于路面有位置的改变。

所以他说乘客是运动的。

教师小结:在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定的参照物。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提问:看例子,图甲:卡车和联合收割机在农田里并排行驶;图乙:受油机与大型加油机在空中飞行。

八年级《机械运动》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机械运动》教案、教学设计
针对以上重难点,教学设想如下: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以生活中常见的机械运动现象为例,如自行车行驶、电梯运动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讲解基本概念和公式时,通过实验演示、动画模拟等方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物理规律,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3.分层次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和练习题,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提高解题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教师以生活中的实例,如火车行驶、运动员跑步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机械运动》。
2.教学实施:教师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机械运动的了解,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描述运动现象。在此基础上,教师总结并板书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知识迁移与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6.适时反馈与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7.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物理故事、科学家传记等,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8.教学资源的利用: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从具体实例中发现、感知机械运动现象,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3.针对学生对运动状态、运动规律的掌握情况,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提高解题能力;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增强自信心。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1.1 机械运动 学案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1.1 机械运动  学案
3.人们常说的“运动”与“静止”是___________。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结论常常会不一样。
4.世界每时每刻都在运动着,有的运动是位置的改变,如日出日落、南征北战,类似的例子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8.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的参照物是()
A.桥
B.河岸
C.水
D.岸上的树
9.通过电视,我们看到“神舟七号”飞船中的一个情景:翟志刚放开了手中的飞行手册。绿色的封面和白色的书页,在失重的太空中飘浮起来并悬停在空中。这时的飞行手册相对于 _______是静止的,相对于______是运动的。
A.地球的公转
B.汽车在行驶中
C.冰化成水
D.飞机从北京下漂,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湖岸为参照物,船是静止的
B.以船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C.以人为参照物,江岸是运动的
D.以江水为参照物,船是运动的
7.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金茂大厦,是目前中国第一,世界第三高楼,观光厅位于金茂大厦的第88层,高度为340.1m,是目前国内最高最大的观光厅(已获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颁发的证书),堪称为“时光穿梭机”的两台电梯给人以高速体验,仅需45s左右就能将你平稳地从底层送至观光厅,电梯上升过程中,若以________为参照物,则人是静止的。
【学习过程】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___________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________。
2.参照物: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先要选一个物体作参照,这个物体叫做_________。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___________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_________的。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1.1 机械运动 教案设计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1.1 机械运动  教案设计

机械运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参照物: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根据物体的运动判断参照物及确定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即兴表演和小组讨论探究的方式进行,师生互动,教师深化问题,学生分析,讨论论证,归纳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小组竞争意识和班级集体荣誉感,通过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让学生接受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参照物的概念。

2.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能选择合适的参照物来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教学过程】一、教学活动导入新课。

1.组织班级里身高差不多的男女学生,排成一纵列,人数大概控制在7人左右,教师在前面带头,让7人同时做手上的动作。

呈现一个千手观影的美丽情景图。

2.比一比谁跑得快?具体步骤:随机选两个学生,教师规定好起点和终点,由于场地有限,跑步幅度小点,教师做个小动作,当听到口令“预备跑”,叫其中一位同学停留在原位置,而另一位同学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迅速跑到终点。

教师提问:“同学们,请你们通过小组讨论来描述甲、乙两位同学的运动情况?”学生讨论回答:“甲运动,乙静止。

”教师追问:“为什么说甲运动,乙静止,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学生独立回答:“甲的位置发生改变,乙的位置不变。

”教师回答:“很好,我们物理学上把甲这样位置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运动称为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教师提问:“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做机械运动?”学生1:“行驶的汽车。

”学生2:“行走的路人。

”学生3:“奔跑的动物。

”3.活动步骤:选取一个强壮点的男生和一个身材娇小的男生完成这个游戏,在音乐声的衬托下,一场喜剧效果的画面呈现出来了。

教师提问:“猪八戒是运动还是静止,那么新娘子是运动还是静止呢?”学生1:“猪八戒是运动,新娘子是静止。

”学生2:“猪八戒是运动,新娘子是运动。

”教师追问:“老师在我们班级里是最高的。

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教案(优秀4篇)

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教案(优秀4篇)

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教案(优秀4篇)初中物理《机械运动》经典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2.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3.知道测量有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长度和时间的方法;2.通过实验,学习刻度尺和停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3.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了解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简单的测量知识,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2.认识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养成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使用停表测量时间。

【教学难点】测量长度时读取估计值。

【教学准备】教师用:习题及图形(事先写或画在后黑板上)、刻度尺(量程0~1m,分度值1cm)、钢卷尺(量程0~2m,分度值1mm)、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石英钟、电子手表、J1202机械停表(精确度0.1s)、J1202电子停表(精确度0.01s)等。

学生用:刻度尺(量程0~壹五cm或0~20cm,分度值1mm)、铅笔、金属块、J1202机械停表(精确度0.1s)、J1202电子停表(精确度0.01s)等。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课件导入【展示课件】展示几个有趣的“视觉错视”实例。

1.图甲中两根紫色的线是直的吗?2.图乙中红色的线哪根长?【过渡语】靠我们的感觉器官去判断,很难精确,而且有时会出错。

所以,要作出准确的判断,得到精确的数据,必须用测量仪器来测量。

【设疑引题】尺、秤、钟表、温度计等是我们熟悉的测量工具或仪器。

它们都有刻度,测量时需要正确使用它们,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那么如何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呢?(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感觉不可靠,测量有必要,从而引出课题。

)1.学生相互谈谈自己的感觉,并请2~3名同学回答感觉的结果。

2.去掉背景后,再次观察,发现:甲图中两根紫色线都是直的;乙图中红色线一样长。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机械运动》第2课时教学课件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机械运动》第2课时教学课件

例题
例1: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雅典奥运会上勇夺 110m跨栏金牌并打破奥运会纪录,成绩12.91s。他的平均速 度是多少?
必要的说明
解: 刘翔在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s=110m,所用时间 t=12.91s,利用公式v=s/t计算它的平均速度为:
v s 110m 8.52m/s t 12.91s
前50m平均速度: 后50m平均速度: 全程时间:
v1
s1 t1
50m 6s
8.3m/s
v2
s2 t2
50m 7s
=7.1m/s
t3 t1 t2 6s+7s=13s
全程平均速度:
v3
s3 t3
100m 13s
=7.7m/s
答:小明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分别
为8.3 m/s、7.1 m/s和7.7 m/s。
经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短的运动快。
思考与讨论
小聪同学的100m跑成绩为17s,小明同学的50m跑成绩 为8s,要知道他们谁跑得快,应该怎么办?
总结: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两种方法:“相同时间比较路程”和 “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物理学中采用了前一种,也就是将物 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时间,再进行比较。
1 运动快慢的比较
即使是同一运动过程的不同部分的平均速度也可能不同。
课堂小结 1 运动快慢的比较:速度
1、物理意义: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 2、公式: v s
t 3、单位换算:1m/s=3.6km/h
2 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不变,运动路线是直线
3 平均速度
答:刘翔的平均速度是8.5代2m入/s数。据,求出结果。数字
所用公式
后面要有单位。
例题

《机械运动》教案【优秀3篇】

《机械运动》教案【优秀3篇】

《机械运动》教案【优秀3篇】篇一:初中物理《机械运动》经典教案篇一一、参照物(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二、机械运动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2)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3)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4、分类(根据运动路线):(1)曲线运动;(2)直线运动Ⅰ匀速直线运动:A、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计算公式: v=s/t 变形 t=s/v,s=vt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 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换算:1m/s=3.6km/h 。

人步行速度约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1.1m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速度图象: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机械运动Ⅱ变速运动:A、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B、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C、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D、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

华师大版科学八上《第一章 机械运动和力》word教案

华师大版科学八上《第一章 机械运动和力》word教案

科学八上复习题纲:一、机械运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P 31、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形式。

2、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运动的描述都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

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静止也是相对的。

3、在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时,通常以与地面保持相对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运动快慢的比较P 41、科学上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通常用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速度的公式就是sv=−−−−t2、速度的单位有长度(路程)单位和时间单位组合而成。

国际单位为m∕s,读作“米每秒”,常用单位为km∕h,读作“千米每时”。

3、要比较运动的快慢,先要测出它们的速度,并要换算成相同的单位才能比较。

4、1千米∕时≺1米∕,1米∕秒=3.6千米∕时,1千米∕时=5∕18米∕秒。

5、解题步骤:1、解;2、公式;3、代入数据(单位统一);4、计算结果;5、答。

匀速直线运动 P 51、我们把物体运动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飞机、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在行驶时可近似看成是匀速直线运动。

2、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v的大小事不变的,路程s跟时间t成正比。

s=vt3、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任何一段路程内或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一些事物的速度∕m s^﹣1 P 6真空中的光速 3×108第一宇宙速度 7.9×103第二宇宙速度 11.2×103磁悬浮列车 120高速公路上的小汽车 36自行车 5人步行 1~1.5二、力什么是力P 9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不可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力的测量和力的单位P 101.力是有大小的。

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1N的力约等于人拿起两个鸡蛋的力。

一般成人右手的最大握力可达560N,左手最大握力约430N。

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第一章力(教案)华东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第一章力(教案)华东师大版

初二自然科学第一章第一节:机械运动第二节:力华东师大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一章第一节:机械运动第二节:力【教学目标】1. 理解参照物概念,会对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不同的参照物作出判断。

2. 知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理解速度概念。

3. 了解匀速直线运动。

4. 理解力的概念,了解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5. 了解力的作用效果。

6. 掌握力的单位,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7. 了解力的三要素,掌握用力的图示方法表示力的三要素,了解力的示意图。

二. 重点、难点:1. 重点:(1)选择不同参照物,加深对运动和静止相对性的认识。

(2)力的概念形成。

(3)力的图示。

2. 难点:(1)相对运动的判断。

(2)正确、规X表示不同类型的力的图示。

三. 知识要点:1. 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情况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

(1)参照物可以是相对于地面不动的,也可以是相对于地面运动的。

(2)判断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选择不同的参照物,会有不同的运动结果。

(3)一般情况下,研究地面上的物体运动时,宜选地面作为参照物,研究火车等运动物体内其它物体的运动情况,宜选火车为参照物。

2.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三个办法:(1)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短(如兔子与乌龟赛跑)。

(2)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多少(如100m比赛)。

(3)比较不同物体的速度大小。

3. 速度是反映物体运动快慢的量,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多少叫速度。

()定义式:1v st =()变形公式:,2s vt t s v==()单位:或,,31361136m s km h m s km h km h m s ///.//./==(4)速度跟路程成正比,跟时间成反比,但不能说运动路程越多速度也越大(因为没考虑时间),也不能说所用时间越少物体运动越快(因为没考虑路程)。

(5)一个人跑步的速度为7m/s ,表示1秒钟内该人跑了7米的路程。

华师大版科学八上《机械运动》word教案

华师大版科学八上《机械运动》word教案

知识目标:1、知道机械运动2、知道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能力目标:1、观察实验能力:能从生活中观察到物体机械运动的实例.2、思维能力:判断和分析机械运动,结合参照物的知识分析运动和静止的情况.3、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释、判断自然界中的运动现象.情感目标:1、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的教育.2、培养学生科技意识,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思想.3、利用地球同步卫星的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教材分析教材从实例中引出了物体运动的问题,并称物体位置的变化为机械运动,再推广到自然界的实例中.参照物的概念也是由实例引出,并联系实际分析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实例,要求学生会联系实际判断已知参照物的情况下物体的运动情况和由运动情况分析所选的参照物.在此基础上,感性的分析了匀速直线运动,并说明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即从简单的问题入手,逐渐深化,最后分析我国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并思考一些问题.尽量不加深课本上的内容,而应当多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由实践中学习的习惯,加深一些物理学习方法的体会.通过讨论引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直接界定物理学中的机械运动,对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学习,应当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并由此引出参照物的概念,关于参照物的问题要由学生列举实例,学生分析,教师可以做评价,最后总结分析的一般方法.在本内容的教学中可以使用适当的媒体资料,例如可以用课本的配套录像带"运动的相对性"并回答本节的练习.匀速直线运动的教学,观察和分析课本上的实例,说明这是近似的匀速直线运动,由学生思考生活和自然界中近似的匀速直线运动,加深学生对匀速直线运动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给出定义.定义中只须讲清快慢不变,不宜引入速度的概念.教学设计示例教学单元分析本节教学重点是参照物的教学,关于参照物要求能够由运动情况分析所选择的参照物和知道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教学过程分析一,机械运动讨论引入新课,学生阅读教材的内容和提供的参考资料,阅读问题是:什么叫机械运动;举例说明自然界中的机械运动;课桌、房屋是否做机械运动,为什么;能举出绝对不动的例子吗.对学生列举的示例可以进行分析,注意讲解的问题: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宇宙是运动的,其中的所以物体都是运动的.二,参照物说明日常生活中对一些现象的解释,并进一步引出了参照物的概念,讲解时注意的问题是: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不同的人对运动的描述不同,其原因是他们对运动描述所选择的标准不同,我们把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由学生列举实例说明当选不同的参照物时,同一物体的运动的情况,并深入分析选其他参照物时的运动特点.分析两类实例:已知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描述的运动情况判断选择的参照物.由学生的具体情况可以教师提供参考示例学生分析,也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由学生组成小组,自行设计问题,讨论,由教师评价.提供一些参考示例:“每天的日起日落这句话是以什么做参照物的”、“地球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的某处上空,这是以什么做参照物”、“以太阳做参照物,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运动情况怎样”、“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句歌词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中所选的参照物各是什么”等.三,匀速直线运动观察一些实例,可以提供录相和视频文件、图片让学生思考这些运动的特点,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由他们发现其中的共性,总结出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讲解时,要注意匀速解释成快慢不变,而不要引出速度的概念,使学生形成对匀速的感性认识,并说明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而物理研究问题是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的.对于想想议议中的问题,可以提供学生自然科学中的图片资料,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在课前就布置查阅资料的预习内容,要求查找关于我国卫星发射的情况和卫星运动的资料.板书设计探究活动【课题】查阅关于“列车速度”的资料【组织形式】学生小组【参考题材】1.列车发展的历史,包括我国的发展史和世界的发展史.2.各个阶段的列车的速度.3.各个阶段的列车的形式(例如蒸气机到磁悬浮列车).4.世界各地区对列车发展的贡献.【评价方案】1.网上查阅的资料,列出历史记录.2.资料的丰富性和来源的丰富性.3.在此基础上,看看学生能提出什么更深入的问题.。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科学:1.1《机械运动》教案(华东师大版八上)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科学:1.1《机械运动》教案(华东师大版八上)

机械运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机械运动、知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理解速度概念过程与方法:从情景再现,生活体验中提炼科学知识,应用科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建立运动的相对性,以此渗透哲学。

教学过程:情景展示:树木,火车、木材、加油站,路牌师:哪些物体在运动?出现争议(木材)可以板书小游戏“谁动了?”:三个学生,甲同学先观察另两个同学所站的位置,然后背朝另两个同学,乙同学移动一段距离。

然后让甲同学观察,师:谁运动了?生:师:判断的依据是什么?生:师:能否找一个参照的物体,说明他位置发生变化?生:师:用来参照的物体,在科学上称“参照物”根据物体的位置变化来判断物体是否运动,这种运动在科学上称为“机械运动”板书:机械运动: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PPT)学生活动:1、拿出自己的一样学习用品,放在桌面上,慢慢从一端推到另一端,判断是否做机械运动?说明理由(橡皮相对于桌面的位置变化了,是做机械运动)2、把这样学习用品放在课本上,重复上述操作,判断学习用品是否做机械运动?说明理由(橡皮相对于课本,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

相对于桌面的位置变化了,是运动的)师:同样的物体,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判断结果呢?生:说一说:木材是运动还是静止的?说明你的理由(PPT)木材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选择地面或旁边的建筑物为参照物)木材相对于车是静止的(选择车为参照物)结论:物体的运动是相对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平常所说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PPT)观看录象,判断哪辆火车相对于地面是运动找一找“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竹排,青山分别以什么为参照物,并用科学的语言描述。

(PPT)师: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做机械运动的物体,同样做机械运动,也有区别的:方向不同,快慢不同。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段录象问:比赛中停格,谁最快?生:问:你是如何判断的?生:师:这时,刘翔所用的时间和其他运动员一样吗?生:师:在相同的时间里,看谁跑在前面可以判断谁运动的最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运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确认机械运动的判断要有一个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都是
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知道什么叫参照物。

能根据物体的运动判断所选的参照物以
及根据所选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

能根据运动路线的形状将机械运动划分为直
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能够根据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否相同,将直线运动划分为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2.过程与方法:了解分类是一种基本的科学方法;理解匀速直线运动是一个理
想化的运动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学习让学生接受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二、主要教学过程
1.什么是机械运动?
科学里讲的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

同学们骑自行车时,人和自行车对地面或路旁的树都有位置的变化;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它相对于地面也有位置的变化。

科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提问:举例说明我们周围的物体哪些是在做机械运动,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教师: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真的就那么简单吗?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投影观光电梯。

思考:为什么对电梯里的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有不同的看法?
小组讨论:让学生充分说明自己的看法。

小结:首先明确本问题中研究对象是电梯里的人,电梯里的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其次根据前面所学机械运动的知识,判定电梯里的人是在做机械运动。

说电梯里的人是“静止”的或是“运动”的都有道理。

因为他们在研究人的运动情况时,选定作为标准的物体不同。

问:电梯里的人认为乘客没动,是静止的,是以什么为标准的?
学生:以电梯为标准,乘客相对于电梯的位置没有改变,所以说乘客是静止的。

问:地面上的人认为乘客是在运动,是以什么为标准的?
学生:地面上的人、路面、路旁的树木或房屋为标准,乘客相对于路面的位置在改变,所以地面上的人说乘客是运动的。

教师小结: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事先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了一个标准,即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描述的结果也可能不同。

平时人们在描述运动或静止时都没有指明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但参照物都是存在的。

教师小结: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描述的结果也就不同。

提问:请你解释法国飞行员能顺手抓住一颗子弹的道理。

要求学生用相对静止的道理予以解释。

教师指出: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例如,列车中的乘客以地面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以车厢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这说明所选的参照物不同,得出物体的运动情况一般不相同。

3.匀速直线运动
机械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为了便于研究,人们将它们分成简单的几类。

投影汽车和过山车的图,你能发现汽车和过山车的运动有什么不同?(要求找出它们的差异)根据物体运动的路线的形状,可以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一般说来直线运动比曲线运动要简单的多,但直线运动也千差万别。

大家读图—两辆汽车,比较两辆汽车运动存在的差异。

小组讨论后回答:甲车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这种快慢不变、经过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乙车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不相等,运动快慢不相等的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提问:那么我们可以根据什么标准来将直线运动进行分类?
教师小结:根据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否相等,直线运动可以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提问:百米跑运动员,从起跑线起跑,跑到终点,他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吗?(答: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