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对外贸易中“贫困化增长”问题及对策分析.
浅析中国外贸的贫困化增长
浅析中国外贸的贫困化增长“贫困化增长”这一理论自巴格瓦蒂提出后,已经被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所重视。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十年间对外贸易日益频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也日益重要。
如今中国已一跃成为出口世界第一,进口世界第二的贸易大国。
但贸易大国并不等于贸易强国。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贸易大国,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不可避免的面临着“贫困化增长”的挑战。
如何避免“贫困化增长”,从贸易大国转型为贸易强国,已然成为中国时下最该解决的问题之一。
标签:中国;外贸;贫困化一、如何界定贫困化增长“贫困化增长”是德国经济学家科拉迪尼于1947年对于国家的出口贸易条件恶劣而提出的一个名词。
其具体含义为:一国因经济增长而恶化了贸易条件,从而导致本国福利水平下降,是一种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而贸易条件不断恶化的外贸增长。
一般认为贫困化增长发生的前提条件,具体包括以下四种:1.增加的生产要素必须是用于生产偏向出口产品的。
若一国的经济增长偏向于可出口部分,就会使该种商品的世界总供给可能大于世界总需求,国际市场商品价格下降,导致该国的贸易条件恶化。
2.国外对该种商品的进口需求为价格无弹性。
此时,该国该种商品出口供给的扩大就会使价格下跌,从而使贸易条件恶化,出现贫困化现象。
3.针对这一国家的出口贸易影响比较大,这个国家的贸易情况会影响国际市场。
4.出口贸易占该过经济总量的很大一部分。
二、中国“贫困化增长”现状及原因我国的国际贸易历经多年完善,现在已经可以支撑起很大一部分的市场以及经济水平。
但中国的出口仍然是以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贸易方式仍然是加工贸易类,但是由于我国的出口贸易多数都是加工类型,很少有自己的原创工业产业,所以我国的出口贸易虽然在国际上影响比较大,但是竞争力较弱。
没有自主的技术就不能牢牢把握国际贸易的市场。
从这个方面来说,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接近于贫困化增长。
导致我国出现贫困化增长的原因大体包括:1.中国是一个贸易大国,且经济上对国际贸易有依赖性(1)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中国出口贫困化增长分析
中国出口贫困化增长分析一,出口贫困化增长概述贫困化增长是指“扩大一国贸易意愿的增长可以导致该国贸易条件如此严重的恶化,以致使该国的境况变得更差”。
可以看出,从一定程度来说,贸易条件的变化是衡量一国是否存在贫困化增长的“显示器”。
“贫困化增长”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实施出口导向型战略时有可能陷入福利恶化型增长。
按照李嘉图比较优势原理。
各国应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国一般在其充裕资源密集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各国倾向于出口国内充裕资源密集型的商品。
贫困化增长发生的前提有三:一是该国的商品出口在世界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二是该国生产能力的增长主要集中在出口部门;三是国际市场对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较低。
显然,对于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开放经济来说,这三个条件是基本符合的,因而更加需要警惕出现经济的贫困化增长。
二.我国的出口贫困化增长长期以来我国也一直实行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倚重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主要出口以纺织、服装等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并日益发展为这类产品的供给大国,主导着世界上此类产品的生产.我国出口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供给的大量增加,而这类行业中目前低价竞争严重,加之我国对外贸易的高依存度,我国很可能进入“贫困化增长”的陷阱。
纺织服装产品是我国最为重要的出口产品种类,近年来一直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
但是在贸易量不断增加的同时,统计数据却显示纺织品服装行业的贸易条件正呈现出不断恶化的趋势,作为一个具有出口偏向性,其出口量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份额的行业,纺织品服装行业极有可能出现了“贫困化增长”。
中国纺织企业的最大比较优势就是丰富廉价而优质的劳动力,低价竞争与低成本扩张是其基本发展路径;但如果继续过分仰仗这一比较优势,必然导致中国纺织企业丧失进行技术与市场开发的能力,不得不进一步以廉价优势竞争国外定单,不可避免地形成严重依赖价格竞争的发展路径。
我国属于国际市场中的大国生产的产品多为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且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在市场饱和的情况下任何增量的出口都将造成供大于求,价格下降。
贸易条件与贫困化增长
4-15 贸易条件与贫困化增长
1.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变化趋势 发展中国家由于处于发达国家支配的
国际贸易格局的外围。 从传统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独立后,
这些国家仍处于传统的国际生产分工格局 之中,还是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导。
因此,其贸易条件的长期趋势会逐步 恶化。
国际经济学 主讲教师:张文科
4-15 贸易条件与贫困化增长
4.贫困化增长的一般均衡分析 下图为一个国家恶性增长的经济学图
解。
汽车
C C1
P1 P
O
TT1咖啡ຫໍສະໝຸດ 国际经济学 主讲教师:张文科
4-15 贸易条件与贫困化增长
5.如何避免陷入贫困化增长 贫困化增长并不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必
然出现的一种趋势,只有满足相关条件的 某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才会出现这种趋势。
差异化产品生产有助于出口的扩大, 且价格的下降导致更大规模的出口。而缺 乏技术的同质化产品最易限入恶性增长。
4-15 贸易条件与贫困化增长
3.贫困化增长的条件 贫困化增长需满足三个条件: ➢ 第一,该出口商品市场占有率已经很高,
继续扩大生产和出口,必然导致价格下降; ➢ 第二,该产品在国外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
较小; ➢ 第三,发生的要素增长是偏向于出口的要
素增长。
国际经济学 主讲教师:张文科
4-15 贸易条件与贫困化增长
2.贫困化增长的含义 所谓的贫困化增长,也称为恶性增长,
是指当一国生产要素增加,从而使出口商 品增加时,该国的出口收入和福利水平不 但没有随之增加,反而还下降的一种经济 增长方式。
贫困化增长是处于外围的发展中国家 因贸易条件恶化所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 并不是所有国家必然经历的经济过程。
国际经济学 主讲教师:张文科
(国际贸易学专业论文)我国巨额贸易顺差导致贫困化增长的倾向性分析
摘要 “贫困化增长”命题由印度经济学家巴格瓦蒂提出后便得到政府和学界的重视。
命题对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的财富效应问题进行研究,揭示出贸易增长与贫困化增长的内在联系及生成条件。
中国近年来对外贸易实现快速增长并呈现巨额顺差。
一些数据表明,随着中国外贸规模和顺差的不断扩大,中国的贸易条件呈现出不断恶化的趋势。
中国是否也存在贫困化增长问题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
本文首先通过文献回顾阐明贫困化增长的内涵及判定依据。
其后从贫困化增长判定依据入手结合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实证分析中国是否存在或出现贫困化增长的可能性,得出中国具有贫困化增长倾向的基本结论。
最后,本文就如何减少外贸顺差,规避“贫困化增长”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贫困化增长,外贸顺差,贸易条件,倾向性 Abstract“Immiserizing Growth” came to high recognition by all the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as long as it was put forward by Bhagwati, the economist from Indi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oth economy globalization and swift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his proposition aims to research into the wealth effect accompanied by fast expans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Moreover, it reveals the internal connection and inborn conditions between trade expansion and i m miserizing growth. As a matter of fact, due to our country’s foreign trade great expansion, substantive trade surplus existed. Virtually speaking,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scale and amount of foreign trade, the NTT of our country has fallen into continual deterioration these years. Thus, whether immiserizing growth exists in China turns out to be the key point of this paper. First, 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s the immiserizing growth theory with models, and it points out immiserizing growth’s intention and criterion. Then, this paper figures out the interior connection between substantive trade surplus and immiserizing growth from the aspects of both premise and Terms of Trade. Thus, it begins to carry on empirical analysis towards the possibility of immiserizing growth in our country, and conclude the rough orientation. Finally,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feasible policy advice and strategy choices about how our country’s foreign trade cuts down substantive trade surplus and evades immiserizing growth.Keywords: Immiserizing Growth, Substantive Trade Surplus, Terms of Trade, Orientation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中国对外贸易中“贫困化增长”问题分析
福利提 高的“ 引擎”贸易发展最终的 目的是要 。 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和提 高社会福利水平, 深 在 入分析体现 中国贸易利益的关键数 据后, 发现 存在 出口结构低级 化、 贸易条件 恶化 、 出口收 入增加主要依 靠规模的扩大 、 加工贸 易增值链 较短等诸多问题 , 这些 问题的存在阻碍着中国 经济的持 续发展和福利提高 , 得经济在 长期 使 发展 中有出现 贫困化增长的可能 , 或者说 出现 “ 相对贫困化增 长” 的可能。 关键词 : 贸易条件 贫 困化增长 贸易利
●经济研究
《 经济师)08 20 年第 1期 1
少, 只是在特 定的条件 下才发 生。 其理论逻 但 辑对 中国有积极 的借鉴意 义。首先, 中国的外 贸依存 度和 出 1依存 度相对较 高 ,06年 为 2 20 6 %和 3 %, 7 0 远远 高于发达国家的 8 %左右 的 出1依存度, 2 虽然关于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 是否过高有着诸 多的争议 。 中国的出1导 向 但 2 战略必然导致经济增长 出现偏向于出 口部 门: 其次 ,虽然制成品 的需求弹性高于初级 产品 。 但 中国制成品 的需求弹性相对 于发 达 国家资 本 高技术 密集型的制成品而 言仍是 缺乏弹性 的 ,从 占中国制成品 出1额 5 %以上的 7类 2 0 产品( 机械运 输设 备 ) 出口价格指数 来看 出口 价格 出现 了大幅 的下降 , 而且近年来发动 国家 对 中国出 口产品 以“ 反倾销” 为代表 的“ 两反一 保” 案件的迭起也 给此提 供 了佐证 , 这说明 中 国的 出口产品是缺 乏弹性的 ; 再者 , 中国外 贸 规模 的快速提 高以及对 国际市场价格影响。 说 明 中国不仅是统计意义上的贸易大国, 而且也
中 对 贸 中贫 化 长问 分 国 外 易 “困 增 ”题 析
对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应避免贫困化增长的几点思考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成为贸易大国。
与贸易小国出口面对的具有完全弹性的水平需求曲线不同的是:贸易大国的出口需求曲线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
这就意味着如果贸易大国要增加某种产品的出口量,就必然导致该产品价格下跌,即贸易条件恶化。
然而正如前面分析的那样,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并不必然导致“贫困化增长”,为了弄清楚中国外贸发展是否“潜伏”着“贫困化增长”,既要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动情况,还要看进出口商品的结构演变。
虽然从总体上看,中国是以制成品为主的出口贸易结构,但在全部制成品出口中,以纺织、服装、鞋类、玩具等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即便是与一些主要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此类产品出口比重也偏低,如马来西亚、韩国、泰国、巴西、墨西哥等国的这一比重都高出我国近一倍。
在高科技产品出口方面,中国所占的比重就更低,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这说明我国出口的制成品结构层次较低。
制成品出口的低层次构成现状虽然基本上反映了当前我国的比较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获得了较多的贸易实际利益,而且即便过去和现在按比较优势原则分工能获得较多的利益,也决不意味着未来按当前的贸易分工格局仍能获得利益。
从需求上来讲,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都比较低,其供给量的增加只会导致价格的更大幅度下降,即价格贸易条件恶化,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国家的价格贸易条件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化,中国的情况尤为严重,可见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相对处于不利地位,这就有可能造成福利恶化的“贫困化增长”。
中国出口贸易走出贫困化增长的对策建议(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出口增长方式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开放的经济,我国选择了走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就选择了一条参与经济全球化之路。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外贸事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加入WTO后,作为一个飞速崛起的贸易大国,应主动跟上世界经济发展潮流。
我国出口贸易贫困化增长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我国出口贸易贫困化增长的现状、原因及对策摘要:我国对外出口贸易近些年获得了快速发展,对于促进国内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近些年我国对外贸易表现出贫困化增长现象。
本文重点对我国出口贸易贫困化增长的现状、原因及对策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出口贸易;贫困化;现状;对策1 我国出口贸易贫困化增长现状分析1.1 我国贸易发展速度较快自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国际经济地位不断提升。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10-2015年期间GDP平均增长速率为9.7%,在世界各国中排名第一。
目前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汽车、家电以及棉花等产品生产国,世界上最大的钢铁、肉类以及煤炭等产品的消费国。
在该过程中我国的对外贸易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15年对外贸易总额超过2.4万亿美元,上升为世界第一位;我国2015年外汇储备规模为3.33万亿美元,为世界第一位。
随着我国在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世界上第一贸易大国,也有效满足了出口贸易贫困化增长的基本条件之一。
1.2 我国经济对于世界经济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基于世界经济理论,通常采用对外贸易依存度来对一个国家对外经济开放程度进行衡量。
目前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家,同时我国经济发展对外贸经济的依赖性表现为逐年升高的趋势。
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体系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对我国经济增长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2004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在世界排名第3,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自从2001年以来,对外贸易的依存度一直维持在25%左右,相比其他发展中国家明显偏高,这是导致我国出口贸易贫困化增长的第二个基本条件。
1.3 我国出口产品在国外的需求价格弹性较低目前中小企业在我国外贸企业中占有较高的比例,但是这些中小型外贸企业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比如纺织品等初级产品[1]。
国际贸易中的经济发展与贫困问题
国际贸易中的经济发展与贫困问题随着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国际贸易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全球合作与繁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尽管国际贸易的增长带来了一系列的利益,但在其中也存在着一些负面影响,其中之一就是贫困问题。
本文将探讨国际贸易如何与经济发展和贫困问题相关,并分析可能的解决途径。
一、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1.1 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国际贸易为各国提供了拓展市场和增加经济活动的机会。
通过贸易,各国能够获得所需的资源并提供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从而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1.2 国际贸易带来的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影响。
贸易能够带来投资、创造就业机会,并促进技术和经验的传播。
通过吸引外资和技术,贸易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1.3 经济发展的不平等性尽管国际贸易有助于经济发展,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仍然存在巨大的不平等性。
发达国家和地区往往能够更好地利用贸易机会,从中获得更多的利益,而贫穷的国家和地区则往往受益较少。
二、国际贸易与贫困问题2.1 国际贸易对贫穷国家的冲击国际贸易可能对贫穷国家造成负面影响。
由于资源和技术的不平等分配,贫穷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往往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
他们可能面临着资源的剥夺、高昂的贸易壁垒、价格波动以及技术和市场准入的限制,这些都可能使贫穷国家更加贫困。
2.2 贫困的恶性循环贫困和国际贸易之间存在一种恶性循环。
贫困国家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往往无法参与高附加值的贸易活动,其主要依赖低附加值的原材料出口。
这导致了贫困国家的经济结构单一,易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使其更容易陷入贫困泥潭。
2.3 贸易规则的不平等国际贸易中存在许多不平等的贸易规则,这对发展中经济体的发展造成了障碍。
各国之间签署的双边和多边贸易协议往往倾向于使发达国家更受益,而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利影响。
这使得贫困国家更加难以利用贸易机会实现经济的发展。
三、解决国际贸易与贫困问题的途径3.1 改善全球贸易规则国际社会应加强全球贸易规则的公正性和平等性,确保各国在贸易中享有公平的竞争机会。
我国出口贸易中的贫困化增长
的必然现象 , 它的出现需要具备多种必要条件。 彼得 ・ 林德特在《 国 是说 中国的外贸依存度约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 。 其 中出口 依存
一 —●—■————一
-
经济 I
贸易的依存度 。
3 . 我国出 E l 的大多数产品技术水平较低 随着高新技术 的加速发展 ,中国出口的大量的劳动密集型商 品的科技含量明显是不够 的,这就意味着中国大部分商 品在国外 市场上的没有竞争优势。如此一来 ,我 国出 1 2商品的价格与竞争 过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 , 导致贸易条件恶化 , 社会福利水平 降低。 4 . 贸易政策方面的原因
天津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 实证分析
王慧敏
天津天狮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 摘 要】 本文对天津市1 9 8 1 - 2 0 1 3 年的经济数据进行统计
发展中国家长期受重商主义的贸易政策的影响 ,片面强调 出
也因此社会福利水平得 以提升 。但是 ,在现实 的国际贸易中出现 市场的价格。 了与之相反的现象 ,即对外贸易的增加并没有提升社会 的福利水
二、我国贫困化增长的原 因分析 改革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迅猛 ,几乎成为经济高速增长 和国民福利极速提高的中流砥柱 ,但是在深入分析以后发现我国
易摩擦等 问题,使 中国面临贫困化增长的局面。本文首先阐述 了 “ 贫困化增长”含义 ,然后结合二十世 纪八十年代以来我 国出口贸易
的发展状 况以及 中国目前 贸易模式的特点分析 了我 国出现贫困化增长的原因,并根据分析结果提 出来我 国应对该 问题 的规避方法和贸
中国出口贫困化增长分析
贫困化增长”immiserzinggrowth JagdishBhagwati提出的一个概念它原本用于描述一个国家过度出口可能对一国经济增长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巴格瓦蒂的研究结果表明:尽管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财富会提高一国的福利水平但如果过度出口导致了该国贸易条件的极端恶化且这种贸易条件恶化所造成的本国出口商品的国际购买力的降低超过了增长所带来的财富这种增长就有可能使该国的净福利水平出现恶化。
这种增长被巴格瓦蒂称为“贫困化增长”。
出口贫困化增长可能是“由于一国出口导向部门生产率的提高或者可能用于出口产品的生产要素的积累也可能是由于贸易壁垒的消除”1导致出口扩张所致。
巴格瓦蒂认为“贫困化增长”的出现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一国商品出口必须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2该国必须是一个贸易大国这样其大幅度的出口扩张必然导致该国贸易条件的恶化3世界上其他国家对该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很低这样该国贸易条件恶化的程度将十分严重4该国经济严重依赖对外贸易贸易条件的大幅度恶化才有可能导致整个社会福利的绝对下降。
巴格瓦蒂从国家层面阐述了一国出现贫困化增长的可能性和必要条件这一结果也适用于行业层面上的出口贫困化增长分析。
在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上虽然不少国家出现过由于出口增长造成贸易条件的恶化但出口扩张真正导致一国贫困化增长和福利水平下降的例子却很少而在行业层面上出现贫困化增长的例子则并不鲜见如中国的丝绸、稀土、钨产品等行业的出口情况就呈现出明显的出口贫困化增长的特征。
近年来中国这些行业的产品出口量增长迅速多头出口和低价竞销现象严重出口企业之间“互相残杀”导致出口价格暴跌。
在产品出口规模大幅度扩张的同JournalofZhejiangUniversity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V ol.31No.1Jan.2001时由于价格大幅下跌这些行业同期所创造的外汇收入及利润并没有同比攀升增加幅度很小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情况。
对中国外贸的贫困化增长问题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四种类型的 贸易条件 价格贸易条件(NBTT)
收入贸易条件(ITT) (四种类型)Fra bibliotek贸易条件
单要素贸易条件(SFTT)
双要素贸易条件(DFTT)
出口产品
进口产品
这里仅以价格贸易条件为例 价格贸易条件 = 出口价格指数 / 进口价格指
若两者的比例增长,说明本国出口的产品相对进
对中国外贸的贫困化增长问题分析
小组成员及分工: 编写及打印:吴朝迪、孙侨,徐美勋 资料查询: 杨静、杨柳 (含义及图形理解) 王劼一、王翔、王玉峰(原因分析) 孙文、田金石 (规避方法)
主要内容:
1、什么是“贫困化增长” 2、运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价格贸易条件的变 化予以说明 3、贫困化增长发生需要的4个主要前提条件 4、贫困化增长的最主要的指标 5、我国符合贫困化增长的条件 6、应对我国贫困化增长的策略
3.贫困化增长发生需要的4个主要前提条件
该国生产能力的增长 主要集中在出口部门 该国此类出口产品在世界市 场上占据很大一部分份额
贫困化增长
国际市场对某国生产的 此类产品需求弹性很小
该国经济发展严重依赖 对外经济贸易
分析我国贸易条件
判断一国是否出现贫困化增长的最主要 的指标就是贸易条件(也成交换比价、 贸易比价),在数值上等于出口产品相 对于进口产品的价值,是一个相对概念。
其次,我国很多企业出口的产品基本都 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服装、玩具等初 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由于世界市场上 的竞争激烈,这也使得我国的出口产品 的需求弹性小,符合贫困化增长的又一 前提条件。
再者,我国经济发展严重依赖于出口部 门,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高于国民生产 总值的增长速度,直接表现对外贸依存 度不断攀升,经济越来越依赖于外贸的 增长。因而贸易条件的恶化更能引起一 国国内福利水平的恶化。
国际贸易与贫困问题
国际贸易与贫困问题贫困一直被视为全球范围内的一大挑战,而国际贸易被普遍认为是促进国家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的有效手段之一。
然而,在全球化的同时,也必须承认国际贸易不可避免地给一些国家和地区带来了贫困问题。
本文将探讨国际贸易与贫困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从不同角度来分析。
1. 贸易自由化对贫困问题的影响贸易自由化是指通过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各国间贸易自由流动的政策与措施。
这种自由化被认为可以带来一系列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减少贫困。
首先,贸易自由化可以扩大市场规模,增加国际贸易量,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从而减少贫困率。
其次,贸易自由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专业化程度,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竞争,进而创造更多的财富和就业机会。
然而,贸易自由化仍然面临一些挑战,特别是对一些贫困国家而言。
2. 不平等贸易关系的影响尽管贸易自由化被标榜为促进发展和减贫的重要手段,但实际上,国际贸易往往存在不平等的问题。
发达国家相对于发展中国家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导致贸易关系不平等。
例如,发达国家通过补贴和贸易壁垒来保护本国农业和工业,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准入,进而削弱了后者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这种不平等贸易关系使得一些贫困国家陷入了贸易逆差和资源依赖的困境。
他们很难通过国际贸易获得足够的发展机会,从而难以摆脱贫困。
3. 贸易保护主义对贫困问题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的进展,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也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贸易保护主义是指通过设立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来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和就业机会的政策。
然而,这种保护主义往往导致市场扭曲和资源浪费,并给贫困国家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
贸易保护主义不仅限制了贫困国家的市场准入,还可能导致全球供应链断裂和贫困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困难。
因此,贸易保护主义对于贫困问题的解决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
4. 公平贸易的作用为了解决贸易对贫困问题的不利影响,公平贸易作为一种新型贸易形式应运而生。
公平贸易强调以正义和平等的原则进行贸易,旨在改善贫困国家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中国如何避免贫困化增长
中国如何避免贫困化增长(1)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进一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要彻底从根本上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发展中国家应该在普遍提高制成品出口比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制成品的技术含量。
从我国来看,现阶段出口商品结构还是比较落后的,出口规模的扩大主要是靠大量附加值低的初级加工制成品支撑着,附加值高的深加工、精加工制成品,特别是成套设备和高技术产品的比例仍很低。
同时,随着贸易规模的日益扩大,长期支撑我国外贸出口的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制成品的发展已受到很大的制约:①当前亚非拉一大批发展中国家正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越来越受到这些国家的激烈竞争。
②我国在国际市场上低价销售出口产品越来越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特别是纺织品出口还要受到许多国家和地区进口配额的限制,近段时间以来西方对我国许多产业的“双反”调查也愈演愈烈。
③我国劳动密集型轻纺产品出口日益受到相对狭小的世界市场容量的限制,这种限制在发达国家市场上表现尤为突出。
(可省略)这些状况表明,我国目前每年要用大量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和粗加工制成品,去换取发达国家附加值高的精加工制成品,无论从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还是要素贸易条件来看。
都处于不利地位,所以,尽快实现我国出口结构的第二个转变,是改善我国贸易条件的关键所在。
而扶植重点产业实现竞争优势是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我国现阶段,最根本的是要选择对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和综合国力提升有重大带头作用的机电、汽车、宇航、化工、电子通信、生物技术和金融服务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和高科技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这些产业的关联性很强,可以更好地发挥“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和“前瞻效应”,有力地带动产业升级。
另外,通过FDI接受“技术外溢”发挥后发优势是发展的捷径。
FDI产生技术转移,对我国的利益在于节省研发成本。
避开风险.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
应鼓励跨国公司在国内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和建立研究开发中心、生产制造基地和管理营运中心,以利用外国投资带进的新要素,促进低技术、低效率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为具有较多现代技术、较高效率的现代劳动密集型产业。
浅谈纺织品出口潜存的“贫困化增长”
浅谈纺织品出口潜存的“贫困化增长”近年来,中国的纺织品出口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成为国际市场上的重要一员。
随着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纺织品出口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纺织品出口潜存的“贫困化增长”现象,这一现象对于中国纺织品出口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贫困化增长”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贫困化增长”的原因1. 低附加值产品盈利能力下降纺织品出口中的低附加值产品数量庞大,价格相对低廉。
在国际市场上,由于竞争激烈,这些产品的盈利能力不断下降。
这样一来,纺织品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被挤压,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经营压力。
这也是导致纺织品出口“贫困化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2. 资源消耗过大在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和原材料资源。
这些资源的过度消耗导致了成本的不断上升,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特别是在人工成本上升的现在,这一问题更加突出,也让纺织品出口企业面临了更大的挑战。
3. 技术创新不足在国际市场上,技术先进的产品往往能够获得更高的价格和更好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国内纺织品出口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滞后。
这使得企业生产的产品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变化,也影响到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1. 产业发展受限纺织品出口是中国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也是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之一。
受“贫困化增长”影响,纺织品出口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这不仅影响了产业的整体规模和效益,也影响了产业的结构和质量。
2. 就业压力加大纺织品出口业是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是大量农民工的就业和生存来源。
受“贫困化增长”影响,纺织品出口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对于就业的保障也带来了挑战。
这也会导致农民工收入下降,就业压力加大,社会稳定面临更大的挑战。
3. 影响国际形象中国的纺织品出口一直是国际市场上的重要一员,也是中国的国际形象的重要代表。
受“贫困化增长”影响,一些低质量产品的出口也会对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引发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
贫困化模型分析
内容摘要:“贫困化增长”这一理论命题自巴格瓦蒂提出后,已被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所重视。
本文以此为基础从其前提条件、贸易条件以及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论证我国出口贸易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扩张可能导致的“贫困化增长”现象,并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从扶植战略性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引进优质FDI等三方面,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以规避贫困化增长。
关键词:贫困化增长,贸易条件,贸易战略国际贸易理论自创建以来,主流经济理论均将贸易视为经济增长与出口扩张的发动机和国家福利改进的加速器。
为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各国尤其是欠发达国家纷纷依据贸易理论的基本原理来指导本国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希望依靠本国比较优势占领更为广阔的世界市场,从而提高本国经济福利。
1958年,巴格瓦蒂在扬弃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基础上,创造性地分析了国际贸易所带来的负面效果。
他认为,一国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有可能使出口增长的收益与贸易条件恶化的损失相抵消,甚至后继损失超过初始的出口收益,从而导致该国经济出现贫困化增长现象。
其理论被拉美等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实践所证明。
因此,如何走出贫困化增长的“陷阱”,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外贸高速增长的我国所必须面对的理论和实践并重的问题。
本文将在巴格瓦蒂的理论模型基础上,引入要素假定来分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贫困化增长形成的机理和途径,并寻找如何避免贫困化增长的理论路径。
贫困化增长的内涵及其模型分析“贫困化增长”是印度经济学家巴格瓦蒂于1958年针对当时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不断恶化”这一国际贸易现实而提出的。
此后,其他发展经济学家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和表述,但直至今天,其基本涵义依然是:“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而贸易条件不断恶化的外贸增长”;其衡量标准依然是“贸易条件是否不断恶化”。
1991年,彼特·林德在《国际经济学》中归纳了“贫困化增长”的三个前提条件:国民经济的增长必须偏向于出口;国家必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际贸易;国外对本国出口的商品必须是需求价格弹性很小的。
浅谈中国对外贸易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及对策
浅谈中国对外贸易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中国对外贸易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的重要性中国对外贸易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的重要性在于影响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
中国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的国家,不同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距。
这种不均衡在对外贸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导致一些地区的对外贸易规模和效益明显低于其他地区。
中国对外贸易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的存在使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缺乏整体竞争力,影响了整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形象和地位。
一些发达地区的对外贸易规模较大,质量较高,但欠发达地区的对外贸易发展水平比较低,资源利用率不高,市场开拓程度不够。
这种不均衡现象不仅使中国整体对外贸易发展受限,也使国际市场对中国的认知产生片面性和不完整性。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地区的国家,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分布存在差异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如何解决中国对外贸易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实现全国对外贸易的均衡发展,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社会和文化问题。
只有通过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和推动全国经济一体化发展,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实现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和增强国家的综合竞争力。
1.2 中国对外贸易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的原因中国对外贸易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
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一些沿海开放地区和经济发达城市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雄厚的产业基础,有利于吸引外资和开展国际贸易,而一些内陆和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缺乏竞争力,因此导致了对外贸易区域发展不均衡。
另一方面是地理位置和资源分布的不均衡。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资源分布也对外贸易区域发展造成了影响。
一些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或资源的丰富,能够更好地开展对外贸易,而其他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或资源匮乏,难以吸引外商投资,致使对外贸易发展不均衡。
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和地理位置、资源分布不均衡是导致中国对外贸易区域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国际经济合作对全球贫困问题的解决作用研究
国际经济合作对全球贫困问题的解决作用研究引言贫困是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影响亿万人口的生计和发展机会。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际社会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努力。
本文将探讨国际经济合作在解决全球贫困问题中所扮演的角色。
一、贸易自由化促进经济增长贸易自由化是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降低贸易壁垒,国家能够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和优势,在全球市场中取得竞争力。
这种经济增长带来的效益可促使发展中国家减少贫困程度。
二、技术转移和知识共享国际经济合作为贫困地区带来了技术转移和知识共享的机会。
发达国家能够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引入发展中国家,帮助他们提升自身产业和生产水平。
同时,通过知识共享,发展中国家的专业人士能够学习到先进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进一步提高技能水平。
三、投资和援助国际经济合作也包括对贫困地区的投资和援助。
投资可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就业机会增加。
援助可以用于改善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等领域,从而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条件和获得机会。
四、减少贫富差距国际经济合作还能够降低贫富差距,改善社会公平。
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和分配机会,国际社会能够推动贫困地区的发展,提供机会给那些原本缺乏资源的人群。
此外,国际合作还能够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和计划,减少收入差距,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五、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国际经济合作应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贫困地区往往面临资源匮乏和环境破坏等挑战,国际社会应当实施合适的政策和项目以保护环境资源,同时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机会。
通过推动清洁能源和绿色技术等方面的合作,可以为贫困地区提供经济增长的同时避免严重破坏环境。
六、合作与挑战国际经济合作在解决全球贫困问题中发挥着核心作用,然而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例如,不同国家的利益差异、政策差异和文化差异都可能影响合作的效果。
此外,全球经济结构不平衡也使得合作策略和行动受到限制。
结论国际经济合作对全球贫困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贸易自由化、技术转移、投资和援助等合作形式能够帮助减少贫困程度、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
国际贸易与贫困减少
国际贸易与贫困减少贫困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数以亿计的人们生活在不堪设想的贫困中,缺乏基本的生活需求和经济机会。
然而,国际贸易被认为是减少贫困的一个重要途径。
国际贸易带来了许多机遇和益处,通过增加市场的规模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可以为贫困人口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首先,国际贸易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增长。
通过打破国界,各国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和资源,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专业化分工。
这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
通过国际贸易,发展中国家得以参与全球价值链,从而提高其经济地位和国内生产能力。
这种经济增长的红利会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促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其次,国际贸易为贫困人口提供了就业机会。
随着全球贸易的扩大,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得到了增长。
这意味着更多的工作机会被创造出来,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往往可以吸引外国投资和制造业。
这为贫困人口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来源,使他们能够通过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
此外,国际贸易还可以促进技术和知识的转移。
在全球贸易中,各个国家在经济合作中互相学习、借鉴和合作,从而推动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发达国家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通过贸易传递给发展中国家,促进其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这种技术转移可以提高贫困地区的生产能力和竞争力,进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
然而,国际贸易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不平等的贸易体系导致了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对农产品和制造业产品的补贴和贸易壁垒,使发展中国家难以进入国际市场。
这导致了发展中国家的农民和工人失去了市场竞争的机会,使他们更加陷入贫困。
因此,为了实现国际贸易的公平和可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国际贸易体制,降低贸易壁垒,打破不平等的贸易规则。
其次,国际贸易也可能导致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
为了满足全球市场的需求,一些国家不惜牺牲环境和资源,大规模开采和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贸易]对外贸易中“贫困化增长”问题及对策分析内容提要贸易发展最终的目的是要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和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从近年来的贸易数据来看,中国对外贸易成为支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福利提高的“引擎”。
但深入分析体现中国贸易利益的关键数据,可以发现存在出口结构低级化、贸易条件恶化、出口收入增加主要依靠规模的扩大、加工贸易增值链较短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福利的有效提高,使得经济在长期发展中有出现贫困化增长的可能,或者说出现“相对贫困化增长”的可能。
关键词贸易条件贫困化增长贸易利益一、问题的提出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来看,主流的经济理论都把对外贸易誉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和福利提高的“加速器”,亚洲“四小龙”的成功经验也为此提供了实践上的支持。
因此,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按照比较优势理论积极地参与国际贸易。
在最初发展中,发展中国家充分利用自己的自然资源、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等静态优势参与国际贸易,借此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同时也提高了经济增长对贸易的依赖程度。
随着跨国公司在全球的资源配置和国际经济环境的改变,发展中国家的静态优势在与发达国家的技术等竞争优势交换中,逐渐失去了在贸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第2期易利益分配中的话语权,表现为发展中国家只能通过降低国内劳动报酬、限制能源价格等扭曲来维系自己的静态优势,从而保持对外贸易规模扩大,与此同时,资源流失扩大,贸易利益在相对的减少,形成对国外的间接补贴,陷入“在资源、福利流失的同时,不得不依靠对外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来的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推动了参与国际经济和分工的加深。
无庸置疑,对外贸易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负面效应具有隐蔽性,会对经济中存在着扭曲的发展中国家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果中国在发展国际贸易时迟迟不能摆脱贸易条件持续恶化、处于利益链分配的末端等不利处境,那么从长期看,中国经济就可能出现贫困化的问题。
因此,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贫困化增长问题的分析贫困化增长是指一个正处于经济增长的开放型国家,由于贸易条件恶化而造成的损失超过了出口所带来的收益,以致该国国内出口能力越扩大,国家福利损失就越大,进而最终导致人均实际收入水平下降的现象,这种现象更可能出现在出口产品单一的“小国”,对大国来说更多的是一种警惕意义。
该理论最初是从价格贸易条件的角度提出来的,外在的表现是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
但是价格贸易条件并不能完全衡量一个国家的贸易利益,更准确的衡量应该扩展为用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要素贸易条件三个指标来反应。
(一)价格贸易条件变动价格贸易条件在考察期间走势是在波折中向下明显倾斜的,体现着制成品贸易条件的特征,制成品贸易条件的持续恶化是总体贸易条件恶化的主要原因。
在考察期间,从进出口商品指数来看,制成品的出口价格指数是急剧下降的,这种下降原因不单纯是因为出口额的扩大和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可能是生产率提高的结果;从进出口价格指数来看,是由于经济发展对资本高新技术产品强烈需求以及跨国公司的价格控制导致进口价格指数上升过高所致。
从长期来看,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能源类产品价格上升幅度快于制成品,而中国出口产品的单位能源消耗率较高,同时产业结构升级和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对高新技术产品的需求会放大,因此,制成品价格贸易条件在长(二)收入贸易条件变动从表1来看,中国的收入贸易条件与价格贸易条件走势截然相反,总体走势出现波动中的大幅上升。
中国的收入贸易条件在考察期间是明显改善的,考察期间收入贸易条件的改善对中国而言具有积极的意义。
但同时应该看到改善主要的原因是:出口额的提高幅度快于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幅度,即主要靠劳动、低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数量的扩张来实现,这说明我国是在出口“效率”低下(价值流失)的状况下通过出口额的增加取得收入贸易条件的改善,尤其是在以标准化技术密集型为主的制成品的出口产品结构的相对改善并没有适应国内的产业结构升级需要的情况下取得的,这种收入贸易条件的改善路径是单纯依靠出口额扩大来实现的,在长期中是乏力的。
这一方面是由于出口竞争加剧和贸易壁垒兴起等国际环境的恶化,会导致出口额扩大幅度的相对减弱,另一方面是价格贸易条件趋于恶化,因此,可以预测长期中收入贸易条件的改善会出现相对的恶化。
(三)要素贸易条件变动产品贸易是要素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的载体,一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要素的生产率上。
对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来说,要素贸易条件尤其是双要素贸易条件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从表2的数据来看,中国的劳动生产率上升较快,2002年的生产率比1993年提高5.85倍,2006年是2002年的1.2倍,由于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幅度快于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幅度,单要素贸易条件在考察期间是一路改善的。
出口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诸如自动化设备、数控机床等资本密集型进口品,这些发生在出口部门的劳动节约型的技术进步,在提高要素的生产率的同时使得价格贸易条件出现了恶化。
从双要素贸易条件来看,考察期间中国的劳动生产率虽然有了大幅的提升,但由于发达国家专业化从事高新技术行业的技术创新快于中国专业化从事低技术行业的技术创新,故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较快,因此劳动生产率的比率(Zx/Zm)在考察期间的改善是缓慢的,考虑到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程度,可以合理地推测,长期来看中国的双要素贸易条件是趋于恶化的。
双要素贸易条件的恶化说明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仍然较低,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不强。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见,中国的价格贸易条件和双要素贸易条件是趋于恶化的,恶化程度较大,收入贸易条件和单要素贸易条件是改善的,并没有出现前文所总结的贫困化增长实质的情形: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要素贸易条件都出现恶化。
因此本文从贸易条件的角度得出的结论是:在考察期间中国没有出现贫困化增长。
但从贸易条件的长期变动趋势来看,三种贸易条件有恶化或者相对恶化的趋势,这说明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存在着扭曲,如果不加以纠正,有可能在长期中导致中国经济出现出现贫困化增长,更为准确的说是出现“相对贫困化增长”的可能。
三、对策建议中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着使得贸易条件有可能会出现全面恶化的诱因,从动态来看,中国有出现贫困化增长或者“相对贫困化增长”的可能。
贸易条件变动趋势是一国对外贸易、经济状况的客观反映,因此,本文在考察了中国贫困化增长问题的基础上,试图在提出改善贸易条件的思路时,主要的着眼点在于改变、消除对外贸易中的扭曲。
(一)基于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相机而择的贸易战略从贸易发展状况来看,中国目前是利用比较优势来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出口导向战略,这种贸易战略的形成符合我国现阶段现实情况。
虽然中国现阶段的低层次制成品出口结构基本反映了当前中国的比较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出口结构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同时也不意味着中国可以获得较多的贸易利益。
从各种贸易条件的长期变动趋势来看,中国经济有出现贫困化增长的危险,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在国际分工、贸易利益的分配中较低的地位没有获得实质性的提升,而且基于比较优势战略的双重效应会强化这一国际分工格局,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会进一步加大。
虽然贸易条件的恶化并不能作为改变贸易战略的理由,但至少说明目前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战略不能很好地适应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
贸易战略的选择是由一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国际经济环境、国内问题等决定的。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经济基础,技术水平,就业压力等条件决定了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但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这种贸易战略已不是中国经济长期有效发展的最优选择。
但如果违背中国现阶段的比较优势,过早地或偏向于全面发展不具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不仅会丧失贸易利益,而且带来经济扭曲和资源浪费,危害经济发展。
因此,在目前彻底抛弃比较优势战略是不可取的,应该在利用外生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的同时,通过对人力资源的投资、研发的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等来提高我国的竞争优势,从而有利于我国贸易条件长期恶化趋势的改善。
(二)加快技术进步,提高国际分工地位从现阶段的国际分工来看,凭借出口产品的类别来判断一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已经很不准确,一国出口什么产品已不再重要,更重要的是用什么技术来生产或者处于什么生产环节,国际贸易竞争的实质是科学技术竞争,贸易利益取决于依靠技术在产业链中占据的地位。
因此加快技术进步是改善贸易条件、提高贸易利益的重要途径。
在技术进步中,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技术进步的主体、技术进步的路径、技术的类型。
从中国企业的技术进步的主体来看,承担技术进步的主体是具有法人性质的企业,企业在技术进步过程中先期的投入和风险非常高,技术要素获取报酬没有得到有效保护,企业的积极主动性不是很高,而且跨国公司因利益垄断的需求对中国处于产业链中企业的技术提升处于一种不支持的态度,中国的“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并没有对技术水平的提高产生质的影响。
因此在提高技术水平的过程中,政府要通过市场的手段,比如重大技术科研招标,入股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创建科研基金,保护知识产权,理顺技术市场化体系等手段主动参与到技术提升的过程中。
从技术进步的技术类型选择和投入的产业来看,不仅需要低技术、标准化技术产业的要素节约型技术尤其是能源节约型技术,而且需要高新产业的创新型技术。
中国目前的出口产品结构是以低技术、标准化技术含量的制成品为主,处于产品技术的标准化、成熟阶段,难以获得较多的贸易利益,而且产品中能源的消耗量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即浪费了资源污染了环境,又抵消了部分原本就微小的贸易利益,因此要加强要素节约型技术尤其是能源型技术进步,发展循环经济,降低能源消耗和保护环境。
创新型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升我国的技术水平和分工地位,使产品处于产品周期理论中的创新阶段,从而在国际交换中获得较多的贸易利益,有利于贸易条件的改善。
单纯选择创新型技术或要素节约型技术的发展都不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如果仅仅推动创新型技术的发展,目前缺乏必要的经济环境支持,难以获得实质型发展,而且低技术劳动力得不到充分利用,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仅仅推动低技术产业的要素节约型技术进步不利于获得竞争优势和分工地位的提高。
因此,在推动现有的低技术产业的要素节约型技术进步时,更多的注意力应放在培育高素质要素、提高管理水平和创新型技术进步。
从技术进步的路径来看,技术进步在发展中国家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是外生因素,偏重于技术扩散和技术引进。
因此,我国应该以技术引进为主,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新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