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防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树小贯小绿叶蝉的生物防治
一、名称衍化
小 贯 小 绿 叶 蝉 Empoasca onukii (Matsuda) 隶属于昆虫纲,半翅 目(Hemiptera叶 蝉 科 (Cicadellidae)。 上世纪90年代前叶 ,在我国大陆就出现了小绿 叶蝉和普里小绿叶蝉种名 ,而后又普遍接受 了 假眼小绿叶蝉这一种名并延用至今 。而后中 国 农业科学 院茶叶研究所肖强研究员 和Qin等通 过分子生物学及形态学鉴定手段研究表明,中 国标本的特征与日本的标本相一致,中国茶树 上的优势种实则为小贯小绿叶蝉。
四、小贯小绿叶蝉的生物防治
寄生真菌—玫烟色拟青霉(Paecilomyces umosoroseus)
f
一种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所属半知菌纲,壳霉目。 地理分布广泛,昆虫寄主多样,是蚜虫、粉虱等重 要蔬菜害虫以及果树、茶树害虫的重要致病真菌。 最高防效可达为 70 % 。 美国农业部曾联合发起了对世界各地玫烟色拟青霉 和球孢白僵菌菌株相对毒力的测定,可见其在害虫 防治中的重要性。
三、危害症状及严重性
三、危害症状及严重性
四、小贯小绿叶蝉的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或者微生物作为减低茶 树害虫虫口数量的防治方法。 生物防治对人与自 然环境友好, 而且可以长期稳定地控制小贯小绿 叶蝉虫口数量。 天敌作为影响茶树害虫虫口数量变化的天然 生 物因子, 合理有效的利用生物防治对发展绿色有 机茶园、提高茶叶安全生产意义重大。
三、危害症状及严重性
是中国茶区分布最广、危 害最重的一种茶树害虫, 全年以夏秋茶受害最重。 该虫个体小、危害严重而 且隐蔽、发生世代多、繁 殖速度快、运动能力强、 世代重叠严重、治理难度 大。 成虫、若虫刺吸茶树嫩梢 汁液,消耗养分与水分; 雌虫产卵于嫩梢组织内, 使芽生长受阻。为害后使 受害芽叶叶缘变黄枯焦, 叶脉发红,生长停滞硬化, 甚至脱落,轻则减产,重 则绝收。受害的芽叶制茶 易碎,味涩,品质差。
五、总结
小绿叶蝉是中国茶园最常见、 危害最严重和重 点防治的主要害虫,小贯小绿叶蝉是其优势种, 防治措施不当将导致茶叶农残超标, 深化小贯小 绿叶蝉的绿色防控集成技术革新是国茶产业可持 续发展的惟一出路,而国内有关茶小绿叶蝉治理的 研究报告较多但主要集中在化学农药的筛选方面 , 因此生物防治措施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四、小贯小绿叶蝉的生物防治
捕食性天敌 至今已发现叶蝉天敌 62 种,其中以蜘蛛为 主 的捕食性天敌有 46 种。主要的天敌优势种是草 间小黑蛛,其次是黑色蚁蛛和斜纹猫蛛,八斑 球腹蛛等。
四、小贯小绿叶蝉的生物防治
草间小黑蛛( Erigonidium graminicolum )
蛛形目,皿蛛科。 分布于湖北、江 苏、台湾、广东、 辽宁、广西、贵 州、河南、青海、 云南等。捕食昆 虫有蚜虫、蓟马、 红蜘蛛、叶蝉、 红铃虫、棉铃虫、 小造桥虫,危害 棉花等作物
雌性黑色蚁蛛
பைடு நூலகம்
四、小贯小绿叶蝉的生物防治
雄性大颚发达, 腹部长,前半具 缩隘,雄蛛体型 及斑纹变异很大, 体色从黑色到褐 色、黑褐色
雄性黑色蚁蛛
四、小贯小绿叶蝉的生物防治
斜纹猫蛛(Oxyopes sertatus)
蜘蛛目,猫蛛科。分 布于湖北、湖南、江 苏、浙江、广东、台 湾、福建、云南等。 捕食昆虫为飞虱、稻 纵卷叶螟、叶蝉、棉 铃虫、小造桥虫等。 多见于林间灌木林从 中,也见于旱地或稻 田,食性广。
八斑球腹蛛
四、小贯小绿叶蝉的生物防治
寄生性天敌 寄生性天敌也是茶园小贯小绿叶蝉的主要天敌 类别,主要有寄生蜂和寄生菌等。
四、小贯小绿叶蝉的生物防治
缨小蜂(Schizophragma parvulas )
膜翅目,缨小蜂科。 寄生茶梢组织内的 叶蝉卵,并在寄主 卵内生长发育 ,还 可刺死茶梢组织内 的叶蝉卵 。是南方 茶区优势种寄生蜂 。
四、小贯小绿叶蝉的生物防治
黑色蚁蛛(Myrmarachne inermichelis )
蛛形纲、蜘蛛目、跳 蛛科、蚁蛛属。其外形似 蚂蚁。头部与胸部之间有 紧缢,腹柄清晰可见。眼 区几乎呈正方形。多营网 于树叶上,以蚂蚁和其它 小昆虫为食。雌虫体色黑 色,型态像蚂蚁,头胸宽 大於腹部,眼域四周黑色 或黑褐色多毛,胸背板褐 色,头胸间有明显的分隔, 头后下侧白色,腹背灰白 色,中央有一条黑色的环 带
二、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4毫米,黄绿 至绿色,头顶中央有一个白 纹,两侧各有一个不明显的 黑点,复眼内侧和头部后绿 也有白纹,并与前一白纹连 成"山"形。前翅绿色半透明, 后翅无色透明。雌成虫腹面 草绿色,雄成虫腹面黄绿色。 卵长约 0.8毫米,香蕉形,头 端略大,浅黄绿色,后期出 现l对红色眼点。若虫除翅尚 未形成外,体形和体色与成 虫相似
斜纹猫蛛
四、小贯小绿叶蝉的生物防治
八斑球腹蛛(Theridion octomaculatum )
蜘蛛目,球腹蛛科珠 蛛属的一种蜘蛛。分 布于上海、江苏、浙 江、湖北、湖南、四 川、广东等。寄主昆 虫有棉蚜、蓟马、红 蜘蛛、叶蝉、小造桥 虫、棉铃虫等。在稻 田内较常见,多在稻 丛基部结不规则小网, 捕捉小型昆虫,甚少 离网活动。
四、小贯小绿叶蝉的生物防治
寄生真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
球孢白僵菌作为模式的昆虫病原真菌,是真 菌--昆 虫互作研究的重要模式种子囊菌门、肉座菌目、虫草 菌科、白僵菌属,是广谱性昆虫病原真菌。世界范围 被用于害虫生物防治,对小绿叶蝉防效达 80 % 。其 中我国使用球孢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和玉米螟是国 际上最大的害虫防治项目,取得良好的害虫持续控制 效果。
缨小蜂
四、小贯小绿叶蝉的生物防治
寄生真菌—蜡蚧轮枝菌( verticillium lecanii )
是一种和地理分布和寄主范围均比较广泛的昆 虫病原真菌,能寄生于多种昆虫,最常见的有 同翅目的蚜虫、粉虱、蚧壳虫等,缨翅目的蓟 马,直翅目的蝗虫,半翅目的蝽蟓,双翅目的 潜叶蝇和伊蚊等。 也是植物内生真菌, 能在 植物组织内生长,能降低来取食的昆虫的产卵 量和存活率; 植物内生真菌也能产生次生挥发 性物质吸引寄生蜂来寄生害虫 。 缨小蜂和蜡蚧轮枝菌联合使用,对假眼小绿叶 蝉种群的控制效果分别达 82.9% 和 90. 8% 。
一、名称衍化
小 贯 小 绿 叶 蝉 Empoasca onukii (Matsuda) 隶属于昆虫纲,半翅 目(Hemiptera叶 蝉 科 (Cicadellidae)。 上世纪90年代前叶 ,在我国大陆就出现了小绿 叶蝉和普里小绿叶蝉种名 ,而后又普遍接受 了 假眼小绿叶蝉这一种名并延用至今 。而后中 国 农业科学 院茶叶研究所肖强研究员 和Qin等通 过分子生物学及形态学鉴定手段研究表明,中 国标本的特征与日本的标本相一致,中国茶树 上的优势种实则为小贯小绿叶蝉。
四、小贯小绿叶蝉的生物防治
寄生真菌—玫烟色拟青霉(Paecilomyces umosoroseus)
f
一种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所属半知菌纲,壳霉目。 地理分布广泛,昆虫寄主多样,是蚜虫、粉虱等重 要蔬菜害虫以及果树、茶树害虫的重要致病真菌。 最高防效可达为 70 % 。 美国农业部曾联合发起了对世界各地玫烟色拟青霉 和球孢白僵菌菌株相对毒力的测定,可见其在害虫 防治中的重要性。
三、危害症状及严重性
三、危害症状及严重性
四、小贯小绿叶蝉的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或者微生物作为减低茶 树害虫虫口数量的防治方法。 生物防治对人与自 然环境友好, 而且可以长期稳定地控制小贯小绿 叶蝉虫口数量。 天敌作为影响茶树害虫虫口数量变化的天然 生 物因子, 合理有效的利用生物防治对发展绿色有 机茶园、提高茶叶安全生产意义重大。
三、危害症状及严重性
是中国茶区分布最广、危 害最重的一种茶树害虫, 全年以夏秋茶受害最重。 该虫个体小、危害严重而 且隐蔽、发生世代多、繁 殖速度快、运动能力强、 世代重叠严重、治理难度 大。 成虫、若虫刺吸茶树嫩梢 汁液,消耗养分与水分; 雌虫产卵于嫩梢组织内, 使芽生长受阻。为害后使 受害芽叶叶缘变黄枯焦, 叶脉发红,生长停滞硬化, 甚至脱落,轻则减产,重 则绝收。受害的芽叶制茶 易碎,味涩,品质差。
五、总结
小绿叶蝉是中国茶园最常见、 危害最严重和重 点防治的主要害虫,小贯小绿叶蝉是其优势种, 防治措施不当将导致茶叶农残超标, 深化小贯小 绿叶蝉的绿色防控集成技术革新是国茶产业可持 续发展的惟一出路,而国内有关茶小绿叶蝉治理的 研究报告较多但主要集中在化学农药的筛选方面 , 因此生物防治措施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四、小贯小绿叶蝉的生物防治
捕食性天敌 至今已发现叶蝉天敌 62 种,其中以蜘蛛为 主 的捕食性天敌有 46 种。主要的天敌优势种是草 间小黑蛛,其次是黑色蚁蛛和斜纹猫蛛,八斑 球腹蛛等。
四、小贯小绿叶蝉的生物防治
草间小黑蛛( Erigonidium graminicolum )
蛛形目,皿蛛科。 分布于湖北、江 苏、台湾、广东、 辽宁、广西、贵 州、河南、青海、 云南等。捕食昆 虫有蚜虫、蓟马、 红蜘蛛、叶蝉、 红铃虫、棉铃虫、 小造桥虫,危害 棉花等作物
雌性黑色蚁蛛
பைடு நூலகம்
四、小贯小绿叶蝉的生物防治
雄性大颚发达, 腹部长,前半具 缩隘,雄蛛体型 及斑纹变异很大, 体色从黑色到褐 色、黑褐色
雄性黑色蚁蛛
四、小贯小绿叶蝉的生物防治
斜纹猫蛛(Oxyopes sertatus)
蜘蛛目,猫蛛科。分 布于湖北、湖南、江 苏、浙江、广东、台 湾、福建、云南等。 捕食昆虫为飞虱、稻 纵卷叶螟、叶蝉、棉 铃虫、小造桥虫等。 多见于林间灌木林从 中,也见于旱地或稻 田,食性广。
八斑球腹蛛
四、小贯小绿叶蝉的生物防治
寄生性天敌 寄生性天敌也是茶园小贯小绿叶蝉的主要天敌 类别,主要有寄生蜂和寄生菌等。
四、小贯小绿叶蝉的生物防治
缨小蜂(Schizophragma parvulas )
膜翅目,缨小蜂科。 寄生茶梢组织内的 叶蝉卵,并在寄主 卵内生长发育 ,还 可刺死茶梢组织内 的叶蝉卵 。是南方 茶区优势种寄生蜂 。
四、小贯小绿叶蝉的生物防治
黑色蚁蛛(Myrmarachne inermichelis )
蛛形纲、蜘蛛目、跳 蛛科、蚁蛛属。其外形似 蚂蚁。头部与胸部之间有 紧缢,腹柄清晰可见。眼 区几乎呈正方形。多营网 于树叶上,以蚂蚁和其它 小昆虫为食。雌虫体色黑 色,型态像蚂蚁,头胸宽 大於腹部,眼域四周黑色 或黑褐色多毛,胸背板褐 色,头胸间有明显的分隔, 头后下侧白色,腹背灰白 色,中央有一条黑色的环 带
二、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4毫米,黄绿 至绿色,头顶中央有一个白 纹,两侧各有一个不明显的 黑点,复眼内侧和头部后绿 也有白纹,并与前一白纹连 成"山"形。前翅绿色半透明, 后翅无色透明。雌成虫腹面 草绿色,雄成虫腹面黄绿色。 卵长约 0.8毫米,香蕉形,头 端略大,浅黄绿色,后期出 现l对红色眼点。若虫除翅尚 未形成外,体形和体色与成 虫相似
斜纹猫蛛
四、小贯小绿叶蝉的生物防治
八斑球腹蛛(Theridion octomaculatum )
蜘蛛目,球腹蛛科珠 蛛属的一种蜘蛛。分 布于上海、江苏、浙 江、湖北、湖南、四 川、广东等。寄主昆 虫有棉蚜、蓟马、红 蜘蛛、叶蝉、小造桥 虫、棉铃虫等。在稻 田内较常见,多在稻 丛基部结不规则小网, 捕捉小型昆虫,甚少 离网活动。
四、小贯小绿叶蝉的生物防治
寄生真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
球孢白僵菌作为模式的昆虫病原真菌,是真 菌--昆 虫互作研究的重要模式种子囊菌门、肉座菌目、虫草 菌科、白僵菌属,是广谱性昆虫病原真菌。世界范围 被用于害虫生物防治,对小绿叶蝉防效达 80 % 。其 中我国使用球孢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和玉米螟是国 际上最大的害虫防治项目,取得良好的害虫持续控制 效果。
缨小蜂
四、小贯小绿叶蝉的生物防治
寄生真菌—蜡蚧轮枝菌( verticillium lecanii )
是一种和地理分布和寄主范围均比较广泛的昆 虫病原真菌,能寄生于多种昆虫,最常见的有 同翅目的蚜虫、粉虱、蚧壳虫等,缨翅目的蓟 马,直翅目的蝗虫,半翅目的蝽蟓,双翅目的 潜叶蝇和伊蚊等。 也是植物内生真菌, 能在 植物组织内生长,能降低来取食的昆虫的产卵 量和存活率; 植物内生真菌也能产生次生挥发 性物质吸引寄生蜂来寄生害虫 。 缨小蜂和蜡蚧轮枝菌联合使用,对假眼小绿叶 蝉种群的控制效果分别达 82.9% 和 90.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