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只有一个地球》听课评课稿(2020)

合集下载

评课稿(只有一个地球)文档

评课稿(只有一个地球)文档

《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一、教材和学生分析《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三组的一篇科学知识说明文。

朴实、流畅的语言,严谨的结构,清楚的条理,又饱含着深情,是这篇文章的特点。

它通过地球“美丽又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这三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教育我们要精心保护这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美丽星球。

鉴于学生初步具备了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课前让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地球,并充分利用网络架起时空桥梁,搭起学生意义建构的“支架”,从而直观、形象地获取知识。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说明针对学生实际和本课的教材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在: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七个生字,能理解“渺小、矿产、恩赐、慷慨、枯竭、滥用、威胁”等词语;了解地球的特点、有限的资源及人类的开发对地球产生的危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和搜集处理网络信息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进行自主、个性化的探究阅读,达到教学目标提出的感受地球之美,从小树立环保意识的要求。

三、教法、学法说明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我采用了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

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伙伴中的首席。

四、教学过程设计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情境激趣——选读探究——升华情感——拓展迁移的教学模式。

(一)情境激趣叶圣陶先生说过:“入境始于亲。

”在观看航天员杨利伟在神舟五号飞船上拍摄的地球美景时,我设计了一段导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

而后,一句看似不经意的问:“地球,你还想称它为什么?”学生亲切的称呼,拉近了孩子们与地球的情感距离,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作好了情感铺垫。

(二)选读探究在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我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引导他们抓住地球太可爱,又太容易破碎这一切入点,将自己最感兴趣,最想了解的问题提出来,鼓励孩子们质疑问难。

小学语文《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

小学语文《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

小学语文《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黎仁东老师执教的《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整节课老师对语文课如何落实新课改的理念,贯彻阅读实验达标精神,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了充分地展示。

具体表现如下:一、对文本的处理,以人格化的语言呈现在师生面前。

语文阅读教学,是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教师把握住这一点,在学习整篇文章时,始终是以“地球母亲向我们述说”为线索,来体悟文本的。

这样处理,使学生与文本更接近,使枯燥的文字变成一位母亲的述说,人格化的语言,人性化的处理,势必会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冲动,使学生深刻领悟文章的内涵,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也是这节课最鲜明的特点之一。

二、挖掘文本内在的情感,展现给学生人文的关怀。

《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文字朴实自然,写了较多地球资源丰富的内容,学生不容易被文字背后的情感所感染。

黎老师的教学设计,首先是让学生反复地朗读课文,进行地球样子的想象描述,让学生了解地球是如此的美丽,和蔼可亲。

使学生始终沉浸在对地球真挚的爱这种美好的情感之中。

通过看图片、谈感受,感受地球的可爱,并且为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地球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后,话题一转,他在宇宙中却很渺小,同时又遭受人类无情的破坏,这样,学生真正体会到地球外表的可爱,内涵的丰富,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深入挖掘语言文字的情感因素,让学生沉浸在语文的真善美魅力之中,这也是语文教学的真谛。

三、自读自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黎老师在这方面处理的很好。

《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是一篇说明性文章,它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同时又告诫人们要保护地球生态环境。

这与人们息息相关的事情,学生很感兴趣,联系实际,教师安排学生收集相关资料,把收集的资料在课堂上交流、汇报,当然,这也是在学生读文感知文本内容,又放手让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从多方面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8《只有一个地球》课堂教研评课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8《只有一个地球》课堂教研评课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8《只有一个地球》课堂教研评课第一篇:点评《只有一个地球》课堂听了网络阅读课《只有一个地球》后作了精彩的点评,现整理如下:信息技术是时代科技发展的产物,逐渐进入到我们日常的生活中,逐步走进教育领域,在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学生学习语文拓展了视野。

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让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发表自己的感受,丰富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我始终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等于结合,不是简单的相加,应该是融合,应该发挥1+1的效益,追求和谐性,追求用得恰到好处,要强调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成为教学手段的唯一性和非它性。

此外,还要考虑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目的性和实效性,围绕为教学服务的目的,优化教学过程,升华文本语言的体悟,从而提高学生信息和语文素养。

在这节网络课上,我欣喜地看到课堂上运用大量的信息,并创造性地运用处理信息,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

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课堂上图片、文字相得益彰,深化对文本的认识。

网络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平台,教学中,学生能有选择地进入学习网站,使学生拥有一定的自主权,指向性明确。

这样选择一个内容、一个点切入去了解“生态灾难”带来的后果,通过相互交流,丰富学生的知识量,比较注重实效。

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互动的平台,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有了一点研究成果就可以马上发送到交流区,还可以浏览其他同学的作业,发挥了网络平台的优势。

如何优化学科教学,如何提高教学效率。

我认为,要充分发挥优势,本堂课学生谈的感受不够丰富,课前要引导学生作相应的研究,让学生作充分的浏览。

在课堂教学中,可将这些信息激活,然后融入到交流中,这样交流得更加丰富。

课后还要引导学生浏览网络资源站,再制作画报,还可下载一小段文字写写感受。

课堂上合作互动再充分些,资料库中要多些图文结合的资料。

教学的落脚点还是应放在语言文字训练这方面,要强化学生感知人类随意破坏地球后的后果,引起学生的警觉,最后要突现“只有一个地球”。

《只有一个地球》三年级评课稿 -

《只有一个地球》三年级评课稿 -
学校
年级组
三年级
学科
语文
执教人
时间
课题
《只有一个地球》
评课
教师
三年级全体教师




陈老师执教的《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整节课教师对语文课如何落实新课改的理念,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互助性课堂教学,进行了充分地展示。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陈老师在这方面处理的很好。《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是一篇说明性文章,它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同时又告诫人们要保护地球生态环境。这是与人们息息相关的事情,学生很感兴趣,陈老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的补充有关图片资料:人类怎样破坏自然资源以及由此造成的生态灾难。这使学生心灵上受到了震撼,加深了对文章的感悟。接着又出示了一组文字资料:地球资源的现状及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这更让学生深深地感悟到宇航员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的意义了。通过抓住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使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产生共鸣,因而“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必须精心保护地球!”终于成了所有学生的呼声。
总之,这是一节活泼、生动、有效的课,

《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

《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

《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两位男老师的课逻辑清晰,目标明确,让人打开了思路,让学生真正受益。

细细听来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收获和感想。

一、借助了大量的课本以外的资源,突破了教学时空的概念。

在二年级的洪老师中,带着学生寻找家乡的美景,美食。

通过交流,培养学生关心家乡,关心家乡的变化。

洪老师让学生来说一说,尝一尝。

这些材料都用得很好。

王老师也用到了很多的材料。

王老师老师用到了7次教学资源,包括视频、图片、老师的PPT等等不少于7次。

然后带领孩子在这些资料中感受水资源的缺乏。

这么多纷繁复杂的资料如何起到作用。

比如说,第五个资源“2017年的视频”,第六个资源是“学生宿舍的视频”,第七个资源“全国缺水图片”。

但是我们这一课的主题是“只有一个地球”。

在选用资源的时候涉及的面要更广一些。

不紧要用省内、全国的,还要用几张代表性的全球缺水的照片。

在最后环节,王老师图片配音的展示也非常深入人性,是一个主题的升华。

建议就是将层次做出来,时间压缩,省内,省外,全世界放个五张六张,可以回应主题:只有一个地球。

包括对材料的梳理,学生上来的材料,要梳理,可以吸纳的少一点。

原因可以缩减到三个大点,污染、人口激增和过度开发。

这样,小组展示这一块时间可以节省。

让学生真正有逻辑性,学会探索。

么多素材背后一定投入了很多的精力,要学会做减法才能使课堂展示效果更有层次。

二、两位老师都非常注重探究。

王老师希望学生多发现,多探索。

洪老师,二年级老师对老师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探索能力都在事无巨细地培养着。

不论是合作的步骤技巧还是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都在一步一步慢慢地教着,进步着,变化着,成长着。

学生在不同阶段探索过程能够提出不同的要求。

二年级达到了这样的合作探索的要求,学生的能力就能真正提升。

合作要教的是什么?一是方法,二是情感。

在洪老师的课堂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他事无巨细的指导。

比如在课堂中他说:如需放图片,请小组之间相互帮忙。

评课记录

评课记录

《只有一个地球》评课记录
昨天我们语文教研组听我执教了《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课后大家对我的课例进行了认真的评议,我受益匪浅,特记录如下:赵老师认为,本课的教学突出了“人文性”的特点,教师的谜语导入、提问时的相机补充都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积累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时敢于丢开课本,把相对枯燥的说明文知识绘声绘色的讲述,老师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和自己的生活经历,使学生更了解地球被破坏后严重后果,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情感。

李老师说,教师给了学生充分宣泄情感的机会,例如一开始让学生用“只有一个”练习说话,学生们深刻感悟到“只有一个”是那么弥足珍贵,那么值得珍惜。

在这节课的最后,教师让学生写下自己对地球妈妈最想说的话,学生们的答案尽管不尽相同,但都表达出对地球妈妈的爱和保护环境的决心。

实现了本课的情感教学目标。

王老师的看法是:这节课,可以说上得非常成功,首先表现在学生上,他们在发言上,积极热烈,讨论也很到位,有很多同学在语言表达上,非常准确。

在思路上,非常活跃,面也很宽,想得很周全。

在评价别人发言上,重点抓得很准。

做为教师——这节课的主导者,表现也很突出,首先,在开课时,她以《只一个地球》为切入点,用谜语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对本主题的兴趣。

在学生讨论时,教师巡视,与学生溶为一体,充分接近学生,了解学生。

在学生汇报时,
不时地点拨学生的说话技巧,及时纠正学生在发言过程中出现的语病,尤其注重学生说话的层次性。

胡老师认为不足之处在于学生的活动较少,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的鼓励较少,应关注共性,张扬个性,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大家说的中肯而全面,我一定扬长避短,认真反思,搞好课堂教学。

《只有一个地球》(第2课时)听课记录及点评

《只有一个地球》(第2课时)听课记录及点评

《只有一个地球》(第2课时)听课记录及点评【亮点记录1】师:文中有一个句子总括了地球的特点,快速浏览课文,找到这个句子。

生: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师:读这个句子时,你关注到了那些词语?生:我关注到了可爱容易破碎师:(板书:可爱易碎)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读出它的特点来。

生: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亮点评析:依教定教,找准切口。

根据说明文的文本特点,找到全文最能体现说明对象“特征”的关键句——总括句,找到打开全文的“钥匙”。

【亮点记录2】师:地球怎样可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你从哪些段落或词句中感受到了地球的可爱,拿起笔,把你找到的关键词句圈画出来,还可以做简单的批注。

……师:这是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所看到的地球的美,那我们眼中的地球又是怎样的美呢?生:辽阔、人类生活得非常惬意、有无数的美景供我们欣赏•师:是啊,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会发现地球上风光无限,处处是美景。

难怪作者会说——(出示第二句,生齐读)生:地球,这个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师:是啊,好多好多人类所需的资源都是我们的地球母亲无私地慷慨地给予我们的,没有地球,就没有我们人类。

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感谢她、赞美她,读——生:地球,这个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师:地球是这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无私慷慨,难怪宇航员会发出这样的感叹生: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亮点评析:品读地球的“可爱”,梳理色彩、形态等说明的角度,抓住关键句“地球,这个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体会地球的“人类的母亲”形象,并从文本对话链接到学生的生活经验。

这一板块教学,教得深情,又有深度。

【亮点记录3】师:自由地读一读课文中写矿产资源的句子,看看这一段中的那些词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你觉得非常震撼?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拿笔圈画批注。

师:你找的关键词是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教研《只有一个地球》听课评课稿(2020)

教研《只有一个地球》听课评课稿(2020)

教研活动《只有一个地球》听课评课稿(2020)
今天有幸聆听了袁丹老师的《只有一个地球》,感受颇深,获益不少。

在她的教学中有以下几点让我印象颇深。

下面还有我一点点浅薄的意见:
《只有一个地球》是一节成功的、有效的课。

这堂课袁老师对课堂教学理念进行了解读,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出发点,合理的设计教学环节,落实了教学内容。

袁老师上课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了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通过学习都有不同的收获。

袁老师在课堂上能联系实际,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文字朴实,课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写了较多地球资源丰富的内容,呼吁人类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学生不容易被文字背后的情感所感染。

袁老师的教学设计中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小组合作等方式,抓住关键句、关键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通过第一、二小节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地球是美丽可爱的、渺小的,同时,又是容易破碎的,学生感受到应该要保护地球。

在课的最后袁老师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渗透的环保知识。

整堂课学生学得比较扎实。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浅评,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谢谢!
2020年11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一、引言《只有一个地球》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教材课文。

通过这篇文章,学生可以了解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促进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动。

二、课文内容概述《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生动有趣的课文,主要通过描述小林的周末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课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小林是一个关心环境的小朋友,他的爱好是植树造林和参加环保活动。

2.小林带领班级的同学参观了一个环保展览,了解了环保知识和技巧。

3.小林向同学们分享了他在周末的环保活动经历,鼓励大家行动起来保护地球。

4.小林还在班级内组织了一次环保宣传活动,引起了其他同学的关注和参与。

三、课文教学目标通过教授《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我们的教学目标是:1.使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通过课文中的描写,让学生深入了解环境保护的实际活动。

3.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的内容,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探讨如何改变不良习惯,保护地球环境。

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文字表达和写作能力。

四、课堂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环节:引发学生的思考(10分钟)在导入环节,可以使用一些图片或实物展示环境保护的场景,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

例如:•你们身边是否有人参加过环保活动?•你们觉得为什么要保护环境?•你们认为自己应该如何保护环境?通过这样的引导,可以激发学生对环保话题的兴趣,并提前预热课堂氛围。

2. 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20分钟)在本环节,老师可以将课文分段朗读,让学生跟读,并结合课文中的描写,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课文的内容。

可以提问学生以下问题:•小林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有什么爱好?•小林为什么要参观环保展览?他从中学到了什么?•小林在周末做了哪些环保活动?他如何鼓励同学们参与环保行动?•通过小林的故事,你有什么体会和感想?通过这样的引导和问题导向,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六年级语文《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最新5篇

六年级语文《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最新5篇

六年级语文《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最新5篇《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篇一今天我们语文研修1组的老师汇聚在一起,就林文英老师设计的四年级《只有一个地球》一课进行了评课,现就会议内容进行了记录:今天,我们会议的主题是针对执教教师的第二次听课展开评课。

下面请各位老师就自己的观课角度评议林英老师设计的四年级《只有一个地球》(一)、教学过程的设计:从本次的学习中,我深刻感受到我们的孩子能力也不弱,可是就是没有充足的时间。

如果老师只是走过程,那么学生的综合能力就很难得到快速提高。

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老师就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程。

(二)学生参与情况分析:(刘圆圆、刘玲燕、滕宗芳)通过数字统计显示,我们了解到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以个体、主动参与为主,同时学生结合自己的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集体活动和小组活动略少,但全体学生仍然都能得到活动。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而姜老师的这节课,正是用引导的策略和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让整节课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课堂气氛活跃。

教师对于坐在教室左边、右边、后边的学生没有忽略,反倒是刻意的关注这些学生,给这些学生发言的机会很多。

值得一提的是,姜林师特别关注班级内平时性格比较内向,学习成绩也不是很好,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关注这几个孩子上课的学习状态,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整体来看,这节课的条理性比较好,目标也明确精炼,师生互动默契,很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几个方面都是我们本次磨课想要达到的目标,在讲课中的到很好的体现,同时看到老师们的努力和进步。

(三)教师提问的有效度:(于凌云、鞠远志、邵玲君)整堂课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道,让语文课成为吸引孩子的万花筒,让语文课变成孩子成长的舞台。

在享受精彩的阅读课堂的同时,我选择教师课堂提问这一角度,对本次教学过程进行观察。

通过观察我发现林老师的课堂提问关注了思考性、启发、想象性,在有效的课堂提问的引导下,实现了学生课堂阅读的有效性。

只有一个地球

只有一个地球

《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周群英老师执教的《只有一个地球》一课,设计之巧妙,具有行云流水般的自然美,令人耳目一新,为我们更好地领会和贯彻新课标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整节课教者对语文课如何落实新课改的理念,贯彻阅读实验达标精神,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了充分地展示。

具体表现如下:首先从质疑入手,教学的目标从学生中来,质疑在这里不是虚晃一枪,对于这样内容繁杂的说明文,是比较适合运用这样的方法的,一下子就挑起了学生的好奇心。

周老师把全文分为两部分,一是地球的可爱,二是地球的破碎。

从人类破坏地球的一部分先开始,紧紧抓住学生读文后的感受:“心酸”来贯穿全文,直接从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入手,引导学生不光了解内容,还注意到了表达方法,品味语言,积累语言,虽说是说明文,但同样具有语言的魅力。

周老师让学生说说生活的周围有没有破坏环境的现象,你会怎样做,而课外资料的补充,课件的渲染,都在这里起到了补白的作用。

教师伴着课件内容旁白,使这段说理充分的文字更感性了,内容更具体了,情感更丰富了。

然后周老师又从以下五个方面把握整堂课:一、对文本的处理,以人格化的语言呈现在师生面前。

语文阅读教学,是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教着把握住这一点,在学习整篇文章时,始终是以“地球母亲向我们述说”为线索,来体悟文本的。

这样处理,使学生与文本更接近,使枯燥的文字变成一位母亲的述说,人格化的语言,人性化的处理,势必会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冲动,使学生深刻领悟文章的内涵,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也是这节课最鲜明的特点之一。

二、挖掘文本内在的情感,展现给学生人文的关怀。

《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文字朴实自然,写了较多地球资源丰富的内容,学生不容易被文字背后的情感所感染。

周老师的教学设计,首先是让学生反复地朗读课文,进行地球样子的想象描述,让学生了解地球是如此的美丽,和蔼可亲。

使学生始终沉浸在对地球真挚的爱这种美好的情感之中。

通过看图片、谈感受,感受地球的可爱,并且为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地球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后,话题一转,他在宇宙中却很渺小,同时又遭受人类无情的破坏,这样,学生真正体会到地球外表的可爱,内涵的丰富,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只有一个地球评课

只有一个地球评课

对《只有一个地球》的评课十月十六日,我听了廖登荣老师执教的《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整节课老师对语文课如何落实新课改的理念,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了充分的展示。

具体表现如下:一、对文本的处理,抓准切入口,达到“牵一线而动全身”的效果。

语文阅读教学,是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教师把握住这一点,在学习课文之前,廖老师让学生充分预习课文,自己提出疑难问题。

老师再从学生的疑难问题中找出最有价值的问题——宇航员遨游太空是为什么发出“我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也太容易破碎了”这样的感慨?并以这句中心句作为本课的切入口。

在教学整篇课文时,廖老师始终是以这句话为线索,来让学生体悟文本的。

达到“牵一线而动全身”的效果。

二、挖掘文本内在的情感,展现给学生人文的关怀。

《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文字朴实自然,写了较多地球资源丰富的内容,学生不容易被文字后面的情感所感染。

廖老师让学生反复地朗读课文,划出描写地球可爱的重点词语和句子,进行地球样子的想象描述,让学生了解地球是如此的美丽,和蔼可亲。

使学生始终沉浸在对地球真挚的爱这种美好的情感之中。

通过看图片、谈感受,感受地球的可爱,并且为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地球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后,话题一转,我们这位母亲如此的美丽可爱与慷慨无私,而我们人类是怎样对待这位母亲的呢?紧接着,老师向学生播放一组地球被破坏的画面。

这样,学生真正体会到地球外表的可爱,内涵的丰富,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深入挖掘语言文字的情感因素,让学生沉浸在语文的真善美魅力之中,这也是语文教学的真谛。

实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这是这节课的又一大亮点。

三、以情促读,读中感悟,加强读书方法指导。

廖老师教学本课时,在深挖教材,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充分体现了课标要求的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比如: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这句话,学生在了解地球如此美丽、壮观之后,产生了强烈的对地球热爱之情。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一、教材内容综述《只有一个地球》是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

该课文以环保与保护环境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向学生传递了珍惜地球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材解读与理解1. 教材主题《只有一个地球》的主题是环保与保护环境。

通过故事讲述一个小男孩在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方面的努力,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应当为保护地球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2. 教材结构《只有一个地球》分为故事本文和课文讲解两部分。

故事本文通过生动的情节,描述了小男孩和他的家人共同努力保护环境的故事。

教材讲解部分则对故事背景、语言表达等进行详细阐述。

3. 教材特点•生动形象的故事:通过一个小男孩的亲身经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环保的重要性。

•知识点明确:教材中融入了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环保知识点,帮助学生进行科学学习。

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环保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掌握与环保相关的词汇及表达方式。

•认识垃圾分类等具体环保行动的重要性。

•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 能力目标•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理解故事情节来理解作者的意图。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积极参与环保活动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懂得保护地球是每个人的责任。

•培养学生的爱护环境情感,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1. 内容安排•第一课时:教师引入环保主题,进行课前导入•第二课时:学生阅读课文原文,并进行课文解读,教师讲解相关知识点和生词•第三课时:学生进行环保主题绘画创作,并进行小组分享与展示•第四课时:学生小组合作,开展环保幻灯片制作活动,并进行班级展示•第五课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环保实践经验,并进行班级分享2. 教学方法•故事导入法:通过讲述小男孩的故事情节,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思考。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分享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只有一个地球》听评课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只有一个地球》听评课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只有一个地球》听评课听课记录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地球,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也是太阳和月亮的朋友。

今天我们要探索的是,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呢?为什么要强调只有一个地球呢?让我们一起进入第13课,去探索这个问题。

请齐读课题。

二、研读课文自从20世纪60年代,航天技术飞速发展,人类得以飞向太空,登上月球,地球——我们的家园就将她的全貌呈现在了人类的面前。

当宇航员在太空中目睹地球时,他们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课件出示)我们可以看到,地球被形容为“可爱”和“易碎”。

一)探索“可爱”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用“——”划出表现地球“可爱”的语句,并标注作者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我们可以发现,作者运用打比方的手法来突出地球的美丽和可爱,并对地球进行赞美。

让我们一起用赞美的语气再读这句话。

此外,作者还将地球比喻成人类的母亲和生命的摇篮,这并不仅仅是因为地球外表美丽,更因为地球无私地向人类提供各种资源。

通过拟人的方式,作者表达了对地球的感激之情。

二)探索“易碎”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呈现地球易碎的事实。

我们可以发现,作者使用了比较、列数字、举例子和假设等说明方法,将地球易碎的事实一一讲述出来,让我们有了明确的认识。

除了恰当的说明方法,本文的语言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非常严谨。

三)感受用词严谨在课前我们已经了解了很多关于用词严谨的知识,现在我们可以运用这些知识,来更深层次地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本文中用词严谨的地方,并和研究小组同学讨论一下这样的好处。

小组汇报在本节课的小组汇报环节,同学们表现出了不加节制、随意、滥用的现象。

有些小组只是简单地复述了课文内容,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还有一些小组只是将整个课文分段进行朗读,没有进行任何的解释和阐述。

总之,这些小组的汇报方式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小学语文评课发言稿

小学语文评课发言稿

篇一:《只有一个地球》评课发言稿主评老师:周蕾蕾孔老师执教的《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了充分地展示。

具体表现如下:一、对文本的处理,以人格化的语言呈现在师生面前语文阅读教学,是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教着把握住这一点,在学习整篇文章时,始终是以"地球母亲向我们述说"为线索,来体悟文本的。

这样处理,使学生与文本更接近,使枯燥的文字变成一位母亲的述说,人格化的语言,人性化的处理,势必会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冲动,使学生深刻领悟文章的内涵,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也是这节课最鲜明的特点之一。

二、挖掘文本内在的情感,展现给学生人文的关怀《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文字朴实自然,写了较多地球资源丰富的内容,学生不容易被文字背后的情感所感染。

王老师的教学设计,首先是让学生反复地朗读课文,进行地球样子的想象描述,让学生了解地球是如此的美丽,和蔼可亲。

使学生始终沉浸在对地球真挚的爱这种美好的情感之中。

通过看图片、谈感受,感受地球的可爱,并且为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地球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后,话题一转,他在宇宙中却很渺小,同时又遭受人类无情的破坏,这样,学生真正体会到地球外表的可爱,内涵的丰富,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深入挖掘语言文字的情感因素,让学生沉浸在语文的真善美魅力之中,这也是语文教学的真谛。

三、自读自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孔老师在这方面处理的很好。

《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是一篇说明性文章,它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同时又告诫人们要保护地球生态环境。

这与人们息息相关的事情,学生很感兴趣,联系实际,教师安排学生收集相关资料,把收集的资料在课堂上交流、汇报,当然,这也是在学生读文感知文本内容,又放手让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从多方面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只有一个地球》是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科学知识说明文。

朴实、流畅的语言,严谨的结构,清楚的条理,又饱含着深情,是这篇文章的特点。

它通过地球“美丽又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这三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教育我们要精心保护这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美丽星球。

李老师抓住本篇文章的特点,做好语言文字的训练,突出语言的理解,积累和感悟来构建简约,实用阅读教学的课堂。

李老师执教《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正是体现了这样的理念。

他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娴熟的课堂调控能力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一、渲染情境,以情促情《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堂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李老师的课堂上,始终不忘带动学生的情感,非常注重渲染情境,以情促情。

在正式导课之前,老师让学生回忆上节课课文写了关于地球哪几方面的知识?紧接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了解地球,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为后面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二、抓词品句,读中升情本堂课还是一堂充满语文味的课堂,是扎扎实实的语文课堂。

教师抓词品句,做得十分到位。

在这里,还要讲的是李老师提问设计也很有效,利用几个大的问题去统领整堂课的教学。

然后又把解决这些大问题的途径,回归到阅读,落实到具体的句子,词语的品读中去。

比如:(一)感悟“可爱”(1段)1.找到写地球可爱的句子。

2.哪些词语更能突出地球的美丽可爱,“薄薄的纱衣”指什么?3,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写出了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4,出示地球美的图片,你会怎样赞美地球妈妈?感情朗读第一段:衷心地赞美地球妈妈。

(二)感悟“破碎”1.体会地球的渺小(2段)(1)课文怎样写句子,体会。

(2)比较句子,理解“只有”,完成填空。

比较: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

2.它是一个半径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

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加上“只有”,让我们明确了地球的(3)小结:通过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写出了地球的渺小。

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

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

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科学小品文,文章语言优美、条理清晰,从地球“美丽又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这三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在这次的课堂教学中,授课教师展现出了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出色的教学设计。

首先,教师在导入环节做得相当巧妙。

他通过展示一系列美丽的地球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地球的美丽,然后话锋一转,问道:“这样美丽的地球,我们真的能永远拥有它吗?”这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成功地把学生带入到了课文的情境之中。

在讲解地球“美丽又渺小”这一部分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如“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让学生想象地球的美丽模样,并且通过对比地球和宇宙中其他星体的大小,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地球的渺小。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教师还拿出了一个篮球和一颗弹珠,形象地展示了地球在宇宙中的微小。

这一细节让学生们印象深刻,也使得他们对地球的认知更加清晰。

而在讲述地球“资源有限”时,教师没有单纯地进行说教,而是结合了生活中的实际例子。

他提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水电浪费现象,比如学校里有些同学洗手后没有关紧水龙头,教室里没人时灯却一直亮着。

这些真实而又常见的场景,让学生们意识到资源浪费就在身边,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保护资源的紧迫性。

在探讨“不能移居”这个内容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了一场小小的辩论会。

正方观点是“未来人类可以移居到其他星球”,反方观点则是“未来人类无法移居到其他星球”。

学生们热情高涨,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锻炼了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整堂课,教师非常注重朗读的指导。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个别读、齐读、分角色读等,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情感。

特别是在朗读“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

《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

《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
今天,我听了老师的《只有一个地球》,从精巧的教学设计之中,深感年轻教师进步之大,成长之快。

其课有如下亮点:
一、巧用资源,高效整合。

一处动画演示,巧解地球的“壮观”与“渺小”。

两处视频链接,说明资源有限,开发过度,破坏严重,为揭示本文观点作铺垫。

二、直击要素,突出重点。

以找关键句为突破口破解课文写作思路。

既教方法,又提纲挈领地呈现文章结构,为学生写保护地球倡议书埋下伏笔。

三、设计精巧,指导有方。

从关键句入手,探究文本内容,抓住地球特点,学习说明技巧,巧用动画演示、视频链接,激发学生保护地球责任意识。

先教找关键句的方法,师生共学1-4段,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5-7段,再共同探讨8-9段,逐层推进,步步深入。

此课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点拨到位,高效学习。

四、以生为本,课堂活跃。

在课上,丰富的资源,调动学习的兴趣;方法的点拨,明确学习的重点;关键句反复推敲,激活学生思维;巧妙地导学,助推课堂的自然生成。

整节课师生配合默契,充分互动,学习热情高,教学效果好。

五、教态亲切,素质过硬。

老师教学仪态端正,语音标准动听,话语亲切自然,教学设计巧妙,板书设计精美,细节处理得当……这一切都表现出过硬的基本功,体现出较高的教学水平,听之兴味盎然,如沐春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研活动《只有一个地球》听课评课稿(2020)
今天有幸聆听了袁丹老师的《只有一个地球》,感受颇深,获益不少。

在她的教学中有以下几点让我印象颇深。

下面还有我一点点浅薄的意见:
《只有一个地球》是一节成功的、有效的课。

这堂课袁老师对课堂教学理念进行了解读,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出发点,合理的设计教学环节,落实了教学内容。

袁老师上课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了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通过学习都有不同的收获。

袁老师在课堂上能联系实际,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文字朴实,课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写了较多地球资源丰富的内容,呼吁人类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学生不容易被文字背后的情感所感染。

袁老师的教学设计中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小组合作等方式,抓住关键句、关键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通过第一、二小节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地球是美丽可爱的、渺小的,同时,又是容易破碎的,学生感受到应该要保护地球。

在课的最后袁老师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渗透的环保知识。

整堂课学生学得比较扎实。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浅评,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谢谢!
2020年11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