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评课教研活动顾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课、评课、教研活动》
听课
在平时的教学中,在校本教研中,在听名、特、优教师的精彩教学中,我们总觉得在听课中有所收获或者是有所感悟。

在小学教学这样长时间里,我们也有幸参加了一些实践教学活动——有我们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也有名、特、优教师的精彩送教活动……我们平时总觉得听听课就可以学习到,其实细细想来更多的收获还是来自别人对听课后的评课。

从听别人的评课中可以学习到别人所学习的,还可以把自己对课堂的想法与别人的思路比较、碰撞。

在碰撞中自己学习到了别人的优点,也给自己一些思考,只是光听课所不能收获的。

其实在随堂听课是对我们教学的莫大督促,如果我们能在他们听课后主动找他们说说对自己课堂教学的评价,那我们也会有很大收获,不是有句话叫“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吗!”自己只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来自两次教学活动过程中。

一次是特级教师王学其来给我们送教《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节课下来自己除了说好、在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或者他的课究竟好在哪?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收获究竟是什么?不过那天我们的马兰老师的精彩评课给我很大收获,他把我们所想到的优点和想法那么流畅的表达着,说着我们想说的,而自己却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收获……第二次就是来自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一节课后听课老师和我及时的交流让我能反思到自己的教学不足,让自己试着把他们优秀的建议带进自己的课堂,第二次再上这样的内容时,很明显能感觉到比第一次有进步,但同样还有不足,就因为听课老师
能真诚而亲切的和我交流,说着他们对我在教学中的建议,让我有很深的感触。

所以我想说,听课学习重要,但评课更重要。

如果是自己上课,并且有人听我们上课,那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样学习的机会,一定要听到他们对自己课堂设计的想法。

如果我们有幸能听优秀教师的课堂,那我们一定不要错过听评课的机会,因为那对我们而言会有更大的收获!
激活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所谓“活”就是让课堂生动活泼,不呆板。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生活的地方。

课堂教学的过程,既是生命潜能的开发过程,又是生命中活力、情意、智能等发展生成的过程。

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有多丰富,语文也有多丰富。

通过语文教学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中享受语文、感受世界、感受生命。

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地方。

把课程的创新与教学的创新结合起来,实现教学的科学与艺术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独立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通过交流与合作的学习,走向自主创新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一、创造和谐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正如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言:“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他们理解和巩固所学的语文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使整个教
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

首先,运用多媒体的音像功能,创设情境。

良好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讯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望的有力措施,而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挖掘其中的愉快教学因素,更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愉悦的情绪体验。

其次,运用多媒体动化功能,化静为动。

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他们容易被动物图像或运动着的事物所吸引。

而"动化功能"正是多媒体投影仪、录像机、计算机的一个优势。

因此,使用多媒体教学不仅清晰地展现实物图象,而且能通过跳跃、移动、变形、闪烁等功能,把静态的知识化为动态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进而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

再次,运用多媒体的各种功能,化难为易。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能融声、形、色等为一体的功能,通过生动、形象、动态地演示有关课文知识、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如《曼谷的小象》一文中雾的变化,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而且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中词句,从而较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学生对课文理解到位,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利用多媒体课件提供的视频音像资料能填补学生的阅历缺陷,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活”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二、全体共享课堂,表达自已心声。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允许学生在兴奋紧张的思维中,把疑问,把答案,把一切在求知欲驱使下的思维活动在情不自禁中脱口喊出来,
不必受传统课堂纪律的压抑。

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表达欲望和成功欲望,激活思维,调动学习积极性。

有利于创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只需随时倾听学生的声音。

疑难问题让学生争议。

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疑难问题是常事,教师对此应适当点拨,鼓励争议,这样有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例如:《再见了,亲人》一文,对“亲人”一词,学生有不同理解,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长此以往,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就能得到有效的培养,教学效果会更佳。

三、提高语言能力,铺垫成功之路。

要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巨大的磁场,时时吸引学生,教师的语言表达是至关重要的。

语文教师想要把抽象理论、课本上死的知识讲活、讲透,吸引学生,就要求语言要丰富多彩,有幽默感,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

通过这些歌谣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讨论和思考,明白了道理,掌握了知识。

其次,教师讲课时还要有激情,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引起学生的共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我们课堂教学改革的永恒主题。

以人为本,让课堂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土。

让我们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感受鲜活生命成长的声音,教师的劳动和学生的活动将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

评课
评课究竟评什么?怎么评?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

看似小小的几十分钟的一节课,其实质是一项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含的信息、发生的变化实在是五彩缤纷,错综复杂。

不同的
教师根据各自的理解,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会对同一节课作出各种各样的评述,甚至会使你莫衷一是。

一节好课的标准应该是随着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和公开课的类型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而有所不同,这就是评课标准的相对论。

没有标准无法科学地进行教学评价
1、从教学内容看。

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从教学方法来区别,理科类以讲授+练习为主,文科类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更好,介于两者之间的学科以启发+探讨交流为宜。

由此把教学方法分为三大类:传授—接受式学习、启发—探究式学习和自主—合作式学习。

从教学组织形式来区分,有集体授课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个体自主学习法,及三种形式交叉使用法。

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任何一种方法和形式脱离了具体的教学内容就没有好坏之分。

2、从教学对象看。

教学对象有差异,主要参考学生所处学段、班级学生基本发展水平、班级学生内差、个别学生个性特质及班级人数规模等。

以学生学段为例,小学生最容易被调动学习情绪而在课堂中积极发言,师生互动,课堂活跃;初中生也能有积极表现自己的学生,但这种现象女生明显优于男生,此时课堂中女生成为活跃型,男生成为旁观者(有人是思考者,有人却游离到教学过程外成为捣蛋者);高中生在课堂上普遍成为倾听者,更接受“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上课方法,男女学生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学科的偏好上,但也有课堂中发
言交流的表述完整、准确和独特性的优势。

由此,让小学生多一点互动,童言无忌,使小学生热爱课堂、热爱学习是首要目标;让初中生多一点小组合作学习,特别是男女学生的合作,有助于青春期学生减少叛逆性、孤独感和学科的过早分化;让高中生多一点个体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再在课堂中进行完整的展示,显示每一个学生的特长与才能,这也是适应社会的重要能力。

而班级学生基本发展水平、班级学生内差和个别学生个性特质等因素只是从分析的层面改为一个年级中各班有差异,一个班级中有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的差异,每个班级总有几个有特点的特殊学生需要更加关注。

3、评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看制订的教学目标是否全面落实“三维”教学目标: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落实;是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注意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是否注重学生学习动机、兴趣、习惯、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培养;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如何。

二看是否以简驭繁,使学生易懂,易掌握,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三看教学效率是否高,学生的受益面是否大,不同程度的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

4、评教师的教学思路
●评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评教师的基本素养
●评教学方法和手段
●评学生的学和课堂教学气氛
●评教与学的对应性
●评课应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首要原则
●评课要坚持评教与评学相结合,把评课的重点放在“评学”上
●评课重在评“人”
评课重在评“人”——评“人”的思想和行为,并且要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应看其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是否促进了教师的成长;要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呈现出的情绪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和目标达成状态为参考,来客观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

评课要结合文本实际。

我们在评课时,不要脱离文本,海阔天空,泛泛而谈。

文本是关键,是依据,讲课教师依托的是文本,一切都是以文本为载体的,我们要学会就文本来谈得失。

这也要求我们观课的青年教师要自己理清文本,掌握文本的书中意,书外意,这样在观课时就能深刻领悟教者的意图,评课时才能驾轻就熟。

评课要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

面对同样的问题你是怎么处理的,同样的课文你是怎样设计的,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学生你会怎么做。

可以分成两步走,一是观课评课的时候结合自己,谈谈自己的做法以及想法,放在一起比较一下,让大家共同帮助你来鉴别;二是评课后,自己也试试上这课,试试自己的设计,同课异构,看看学生的学习效果,请学生谈谈感受,再比较反思。

评课要结合课堂的实际情况。

同样的学生,同样的教师在不同的地点、时间上同样的课,效果也不会是一样的。

课堂教学过程是动态的,是受多方面的条件制约的。

因此,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评课。

我们一定要从研讨的角度出发,结合实际情况,对教学中的优点要充分肯定,即使是上得一般的课,我们也要挖掘出课堂中的亮点,要以虚心的态度、委婉的口气与讲课教师商讨。

对青年教师来说,这一点很重要。

在观课的时候要注意上课教师的预设与生成,有没有资源的生成、过程的生成?教者是如何处理的?这些都要记录明白。

其实一堂好课的亮点往往表现在细节的处理上,教师的功底也在这个时刻展现出来,这就是我们学习的地方,也是我们评课的重点。

教研活动
作为一个基层的教师深刻体味到“新课程”作为一个新事物,需要尝试的、需要改变的实在是太多了。

教师的观念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改变,教学方式方法需要调整,课程资源需要开发……一切都需要战斗在一线的教师去全力的实践、去研究,更需要校内、校间的教师们一起来合作,探讨有实质的问题,让课改抹平城乡之间的差距而整体地推进。

而“教研活动”这一传统的教学研究方式在课改中正愈来愈重要地发挥作用,笔者以为以往的教研活动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要让“教研活动焕发生命力”必须做到“三个一”。

一、教研活动要确立“一”个主题。

即教研活动的主题是什么。

只有在一个相对集中的主题引导下,开展的活动才是有实效的。

才会使教研活动中的理论学习有中心,才会使执教教研课的教师明白上课的方向,才会使听课教师明白听课的意义,才会使评课活动不至于海阔天空、云里雾里……那么每一次的教研活动都能够解决在课改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一些大型的教研活动,以年级组或学科组为单位的教研活动主题的确定最好是与课题研究相结合,每一个教研组都有一个课改课题,只有这样,每个教研组一学期或一学年的活动将是一个系列活动,不至于一次活动一个主题,导致随意性过大。

特别提倡教研组活动课题化,因为课题研究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调查研究——提出假设——实践研究——验证假设”的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过程,课改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完全可以在课题研究的方式方法内比较有效的解决。

二、教师们要转变“一”个观念。

这个“观念”不是指教育教学观念,而是指对于教研活动的认识观念。

它主要包括两点:首先要认清什么是教研课。

很多人将“教研课”与“公开课”、“展示课”与“评优课”混淆在一起了。

其实,这几个概念有着本质的不同,只要你细心地对着这几个名词思考一两分钟就能区别出来。

“教研课”是教学研究课,它是以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探索教学过程中的新途径为核心的,“研究”才是它的本质。

而“公开课、展示课”则是为了向领导、向听课教师展现教学研究的成果为核心的,体现的是一种初步成熟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思维。

“评优课”则是对个人素质的一种展示,这个个人素质包括个人的教学理念、教学技能等等。

其次要树立一个正确的对于教研课的评价观。

笔者以为教研课是无所谓“好坏”之分的,它存在的只是研究效果“大小”的问题。

例如:在某一主题的引导下,某教师开设了一堂教研课,结果顺利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我们当然可以说这是一堂好课。

但若是执教老师在尝试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失败了呢?我们仍然不能判断这是一堂失败的课,因为至少他已经通过课堂证明了某种方法的不可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仍是一堂好课。

因此,教研课无好坏之分,每位上教研课的老师尽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尝试。

解决了这个思想矛盾,相信教研课的“研”的氛围将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三、教研活动要实施“一”定的流程。

有许多的专家都曾谈到过教研活动的流程问题,其中笔者比较赞同的是“说课——上课——说课——评课”这一流程。

虽然在某些环节上有一定的变化,但大致是相同的。

可是许多的环节在许多的教研活动中被人为地省略了。

这无论是对于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还是对于教师理论不平的提高都是有碍的。

笔者是比较坚持教研活动四环节的。

课前说课是为了阐明本堂教研课研究的主题(即研究什么)与具体的策略(即研究方法),让听课老师明白听什么,效果怎么样,而避免教师太过于对细节性问题的观察。

课后的说课是教师的个人反思,阐明实践后的对于研究的主题在方法上有无突破,评课是听课老师根据研究的主题(即课题)从理论高度对这堂课的重新审视与定位。

评课是一项具有艺术性的环节,一则好的评课发言往往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评课切忌面面俱到,犹如蜻蜓点水一般。

而应该抓住研究主题从理论与实践的层面进行剖析,要一扫以往的从“教师个人素养——教学环节的整体安排——细节的处理——板书的设计”这样一种全方位的评课模式。

因为传统的评课模式不仅对于执教老师无所裨益,即使听课老师听了也模模糊糊,不知言之何物也,降低教研的真正目的。

总之,飞瀑之下必有深潭,他还在于每位老师的不断创造和实践。

如有不当之处,尽请指正!
2010年5月4日
《听课、评课、教研活动》
和尚铺小学
顾芳
2010年5月4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