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组教研活动评课记录
教研组活动听课评课记录
![教研组活动听课评课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296d216c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a7.png)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教研组定期开展听课评课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听课、评课,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共同提升教学能力。
二、活动时间2022年10月25日三、活动地点小学部三楼会议室四、活动主题小学语文《四季》教学研讨五、活动流程1. 听课:由语文教研组教师张老师执教《四季》一课。
2. 评课:全体教研组教师对张老师的课进行点评。
3. 讨论与总结:针对评课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和总结。
六、活动记录1. 听课环节张老师执教《四季》一课,教学设计合理,教学过程流畅。
张老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 评课环节(1)优点:1)教学设计合理,教学目标明确。
张老师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丰富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2)教学方法多样,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张老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小组合作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张老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频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使课堂氛围活跃。
(2)不足:1)课堂提问过于简单,未能有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部分问题过于直接,未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2)部分教学内容过于浅显,未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讲解课文时,张老师对一些重点、难点内容讲解不够深入。
3)课堂评价不够全面。
在评价学生时,张老师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3. 讨论与总结针对评课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全体教研组教师进行了深入讨论。
(1)针对课堂提问过于简单的问题,建议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设计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的问题。
(2)针对教学内容过于浅显的问题,建议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
语文教研评课活动记录
![语文教研评课活动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57515419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2c.png)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语文教研组于2023年10月26日开展了以“提升阅读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主题的教研评课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了校领导、教研组长、各年级语文教师参加,旨在通过观摩、评课、交流等形式,探讨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活动流程1. 观摩课堂上午,由我校语文教师张老师主讲了一堂阅读公开课。
课程内容为《草房子》中的《四季的美》一文。
张老师以“感受四季之美,品味文字魅力”为主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文本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 评课环节课后,教研组成员对张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评课。
以下是部分评课内容:(1)教研组长点评教研组长认为,张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合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流畅。
在课堂教学中,张老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
同时,张老师对文本的解读深入,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文本。
(2)教师代表点评教师代表表示,张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
在课堂提问环节,张老师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
此外,张老师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3)教师发言部分教师认为,张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文本的解读较为深入,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文本。
但在课堂时间的分配上,部分环节可以适当调整,以提高课堂效率。
3. 交流与反思在评课环节结束后,教师们围绕以下话题进行了交流与反思:(1)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果?(2)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3)如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享了各自的观点和做法。
大家一致认为,要提高阅读教学效果,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最后,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4. 总结与展望最后,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
一年级教研活动评课记录
![一年级教研活动评课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a2798837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e0.png)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一年级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2021年11月5日开展了以“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了学校领导、各年级语文教师以及一年级全体教师参加。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评课、讨论等方式,对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深入剖析,为教师们提供教学经验分享和改进建议。
二、活动内容1. 课堂教学展示活动首先由一年级语文教师张老师进行了一堂一年级语文课的展示。
张老师以《小兔子乖乖》为主题,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评课环节(1)张老师自评张老师在课后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反思,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较好:1. 教学目标明确,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2. 教学内容丰富,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学生的参与度。
同时,张老师也指出了自己的不足之处:1. 对学生的课堂纪律管理不够严格;2. 课堂提问过于简单,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3. 课堂练习的设计不够丰富,未能有效巩固所学知识。
(2)同行评课各年级语文教师对张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点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评价:1. 教学目标明确,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符合课程标准要求;2. 教学内容丰富,教学环节紧凑,课堂气氛活跃;3.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学生的参与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 课堂纪律管理有待加强,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5. 课堂提问过于简单,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6. 课堂练习的设计不够丰富,未能有效巩固所学知识。
三、讨论与改进建议1. 加强课堂纪律管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2. 优化课堂提问,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3. 丰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4. 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5.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四、活动总结本次一年级教研活动评课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评课、讨论等方式,教师们对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语文组教研活动评课记录
![语文组教研活动评课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55b1a112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b7.png)
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语文组于2023年4月15日开展了主题为“深化阅读教学,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了校领导、语文教研组长及全体语文教师参加。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展示,交流教学经验,共同探讨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二、活动流程1. 课堂观摩:由我校优秀教师张老师展示了一堂以《草房子》为主题的阅读教学课。
张老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2. 说课评课:张老师就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说课。
随后,与会教师针对张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点评。
3. 专题讲座:教研组长针对本次教研活动主题,做了题为“阅读教学的策略与方法”的专题讲座,为教师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思路。
4. 总结发言:校领导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对语文组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殷切期望。
三、课堂观摩张老师所授的《草房子》一课,充分体现了以下特点:1. 教学目标明确:张老师紧紧围绕“深化阅读教学,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这一主题,明确了教学目标,即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草房子》,了解作品的主题和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审美情趣。
2. 教学过程流畅:张老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故事导入、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表达。
3. 教学手段丰富:张老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了《草房子》的精彩片段,增强了学生的阅读体验。
同时,张老师还结合作品背景,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4. 教学效果显著:通过张老师的精心教学,学生们对《草房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阅读兴趣得到了提升,语文素养得到了提高。
四、说课评课1. 优点:(1)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流畅,教学方法多样。
(2)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
(3)教学手段丰富,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
(4)注重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语文教研组活动评课记录
![语文教研组活动评课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f75cd8a0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6c.png)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语文教研组于2023年3月15日下午开展了本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主题,旨在通过集体评课,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进行诊断和指导,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时间:2023年3月15日下午14:00-16:30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活动流程1. 青年教师公开课展示2. 教研组长点评3. 教研组集体评课4. 领导总结发言四、活动内容1. 青年教师公开课展示本次公开课由青年教师李老师主讲,课题为《桂林山水》。
李老师以“桂林山水甲天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良好。
2. 教研组长点评教研组长王老师对李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
王老师认为,李老师的课堂设计合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在课堂教学中,李老师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同时,王老师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如: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更加吸引学生,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互动环节,可以适当增加学生间的交流,提高课堂参与度。
3. 教研组集体评课(1)优点1. 教学目标明确:李老师对《桂林山水》的教学目标进行了详细阐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方向。
2. 教学方法灵活:李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导入、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课堂气氛活跃:李老师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4. 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良好,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课文内容有了较深入的理解。
(2)不足1. 课堂导入环节可以更加吸引学生:李老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运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手段,如音乐、视频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课堂互动环节可以适当增加:在课堂互动环节,李老师可以适当增加学生间的交流,提高课堂参与度。
3. 课堂板书设计可以更加精美:李老师在课堂板书设计方面可以更加注重美观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评课
![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评课](https://img.taocdn.com/s3/m/a4ddc578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78.png)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我校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语文教研组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了区级教研员进行现场指导,全体语文教师参与了此次评课活动。
二、活动目的1.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提高教师对阅读理解教学的重视程度。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策略。
3. 引导教师关注课堂细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三、活动过程1. 课堂观摩本次活动首先由我校语文教师李老师进行了一堂以《背影》为主题的阅读理解公开课。
李老师通过创设情境、小组讨论、拓展延伸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师自评课后,李老师对本次课进行了自我评价,总结了自己的教学优点和不足,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3. 同伴互评其他语文教师对李老师的课进行了评课,大家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学生参与等方面进行了点评。
大家认为李老师的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环节紧凑,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4. 区级教研员点评区级教研员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对李老师的课给予了高度评价。
教研员指出,李老师的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关注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过程,为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5. 教研组讨论教研组针对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大家认为,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2)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提问、归纳等;(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4)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四、活动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对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以下是本次教研活动的几点收获:1. 提高了教师对阅读理解教学的重视程度,认识到阅读理解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语文组教研评课活动记录
![语文组教研评课活动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ca4cfd79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83.png)
一、活动时间2023年4月15日,星期五,上午9:00-11:30二、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活动主题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四、参与人员语文组全体教师,学校教务处负责人五、活动流程1. 课堂观摩2. 授课教师说课3. 评课环节4. 总结与反思5. 交流与探讨六、活动内容(一)课堂观摩本次教研活动以听课为主,由我校青年教师王老师执教《荷花》一课。
王老师以“荷花”为主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品味、感悟,领略荷花的美丽与精神。
(二)授课教师说课课后,王老师进行了说课,详细介绍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
她认为,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荷花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以及象征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三)评课环节1. 肯定优点首先,评课老师们对王老师的课堂教学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们认为,王老师的课堂设计合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提出建议同时,评课老师们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他们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在引导学生感悟荷花精神时,可以结合具体事例,使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刻。
(四)总结与反思教务处负责人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
他认为,本次教研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老师们在评课环节能够认真思考,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他希望全体语文教师能够以此为契机,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五)交流与探讨在交流与探讨环节,老师们围绕“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一致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等。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七、活动成果1.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老师们对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 老师们对王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客观评价,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教研活动评课语文记录
![教研活动评课语文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1f73cad6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38.png)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语文教研组于近日开展了一次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为主题,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课后评课,旨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二、活动时间2023年X月X日三、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四、活动流程1. 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2. 课后评课,分享教学经验3. 教研组讨论,提出改进意见4. 总结发言,提出下一步工作计划五、活动内容1. 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本次教研活动观摩了两位优秀教师的语文课。
第一位教师讲授的是《背影》,以“感受父爱”为主题,通过朗读、讨论、感悟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爱的伟大。
第二位教师讲授的是《荷塘月色》,以“描绘美景”为主题,通过多媒体展示、对比阅读、写作练习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课后评课,分享教学经验在课后评课环节,教研组成员对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点评。
大家一致认为,这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方法得当,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显著。
(1)第一位教师的教学亮点:1. 朗读教学贯穿始终,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文字之美,体会情感之深;2. 课堂提问巧妙,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 注重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悟人生。
(2)第二位教师的教学亮点:1. 教学设计新颖,以多媒体展示为辅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注重对比阅读,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提高阅读鉴赏能力;3. 重视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教研组讨论,提出改进意见在教研组讨论环节,针对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大家提出了以下改进意见:(1)第一位教师:1. 课堂时间分配上,建议适当增加课堂练习时间,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2. 课堂提问时,可以适当降低难度,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3. 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
(2)第二位教师:1. 在多媒体展示环节,建议适当减少展示时间,留给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2. 在对比阅读环节,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不同作者的不同写作风格,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3. 写作练习环节,建议教师给予更多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教研听评课活动记录单
![教研听评课活动记录单](https://img.taocdn.com/s3/m/62460668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97.png)
活动时间:2021年11月15日活动地点:XX小学三楼多功能厅活动主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参与人员: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为了提高教师的阅读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语文教研组特举办本次听评课活动,旨在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交流阅读教学经验,共同探讨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
二、活动过程1. 课堂观摩本次听评课活动由我校语文教研组李老师执教,课题为《丑小鸭》。
李老师以“阅读,感受语言的魅力”为主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思考、交流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之美。
2. 教学反思课后,李老师进行了自我反思,总结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对今后的教学提出了改进措施。
3. 同伴评议(1)肯定优点李老师的教学设计合理,教学目标明确,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在教学过程中,李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感受语言的魅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2)提出建议①在课堂提问环节,可以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课文。
②在课堂互动环节,可以适当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时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③在课堂总结环节,可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
4. 教研组讨论针对本次听评课活动,语文教研组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共同探讨了以下阅读教学策略:(1)激发阅读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设置悬念、播放音乐、观看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主动阅读。
(2)培养阅读习惯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定时阅读、大声朗读、边读边思考、做好读书笔记等。
(3)提高阅读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①加强词汇积累,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②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③开展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④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如:快速阅读、精读、略读等。
教研活动评课记录单
![教研活动评课记录单](https://img.taocdn.com/s3/m/3bd93c11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74.png)
一、活动基本信息活动时间:2022年3月15日活动地点:XX学校会议室活动主题:小学语文《春》课文教学研讨活动组织者:XX教研组参与人员:XX教研组成员、XX年级语文教师二、活动背景《春》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为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XX教研组特组织本次教研活动,对《春》课文的教学进行研讨。
三、活动流程1. 课堂教学展示2. 教师自评3. 同行评课4. 教研组总结四、活动内容1. 课堂教学展示本次教研活动由XX老师执教《春》课文。
XX老师以生动活泼的教学风格,引导学生走进春天的世界,感受春天的美好。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1)导入新课:XX老师通过播放春天的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春天的气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XX老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出描写春天景色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3)合作学习: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描写春天景色的句子,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课堂小结:XX老师总结课文内容,强调春天生机勃勃的特点。
(5)拓展延伸:XX老师布置作业,让学生收集有关春天的诗句,并背诵。
2. 教师自评XX老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自评,主要内容包括:(1)优点: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2)不足:课堂提问不够深入,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具体。
3. 同行评课(1)XX老师认为,XX老师的课堂设计合理,教学过程流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XX老师提出,在课堂提问环节,可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3)XX老师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学生的互动环节,提高课堂效率。
4. 教研组总结(1)肯定了XX老师的课堂教学成果,认为XX老师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研组提出了改进意见,如加强课堂提问的深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课堂评价的针对性等。
高中语文教研组评课记录
![高中语文教研组评课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1e01b572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1b.png)
一、会议时间:2023年4月15日二、会议地点:学校会议室三、参会人员:高中语文教研组成员、授课教师、学校领导四、会议主题:评课与教学研讨五、会议内容:(一)评课环节1. 教师自我反思授课教师首先对本次授课进行了自我反思,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2. 同行点评(1)教学目标明确,符合课程标准。
(2)教学内容丰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方法多样,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4)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良好。
(5)教学效果显著,学生掌握知识扎实。
3. 领导点评学校领导对本次授课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授课教师具备扎实的语文素养和良好的教学能力。
同时,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提出了以下建议:(1)在导入环节,可以适当增加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2)在课堂提问环节,要关注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3)在课堂小结环节,要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二)教学研讨环节1. 教学案例分析教研组成员针对本次授课中的优秀环节和不足之处进行了案例分析,共同探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教学策略分享(1)加强备课,明确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2)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4)加强课堂管理,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3. 教学反思与改进教研组成员针对自身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六、会议总结本次评课活动,旨在通过同行间的交流与探讨,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通过本次评课,我们认识到:1. 教师要具备扎实的语文素养和良好的教学能力。
2.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4. 教师要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七、后续工作1. 教研组将继续开展评课活动,为教师提供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语文教研组评课记录单
![语文教研组评课记录单](https://img.taocdn.com/s3/m/6ecc2d9d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07.png)
一、活动时间:2022年3月15日二、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活动主题:初中语文教学研讨课四、活动内容:1. 听课2. 评课3. 交流心得五、活动过程:1. 听课本次教研活动以《纪念白求恩》为课题,由我校青年教师王老师主讲。
王老师以生动活泼的教学风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审美能力,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2. 评课(1)优点:1. 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王老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制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目标展开教学。
2. 教学方法多样,生动有趣。
王老师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小组讨论、课堂提问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3. 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王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审美能力,使学生受益匪浅。
4. 教学环节紧凑,过渡自然。
王老师的教学环节安排合理,过渡自然,使课堂氛围始终保持活跃。
(2)不足:1. 课堂提问过于简单,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
在课堂提问环节,王老师的问题过于简单,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导致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
2. 课堂时间分配不够合理。
在课堂时间分配上,王老师对一些环节的讲解时间过长,导致其他环节的教学时间不足。
3. 课堂互动不够充分。
在课堂互动环节,王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够充分,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 交流心得在评课环节结束后,各位教师就本次教学活动进行了深入交流,分享了各自的教学心得。
(1)李老师:王老师的教学方法值得我学习,她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向她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张老师:王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我认为,这是我们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理念。
(3)刘老师:王老师的教学环节紧凑,过渡自然,使课堂氛围始终保持活跃。
语文教研室听课评课记录
![语文教研室听课评课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30127c5f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36.png)
一、听课时间:2021年10月15日二、听课班级:八年级(2)班三、授课教师:张老师四、课题:《春》一、课前准备1. 教师备课充分,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课文的结构、主题、写作手法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2. 教师制作了精美的课件,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使课堂氛围更加生动活泼。
3. 教师布置了预习任务,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并对预习情况进行检查。
二、课堂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张老师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对春天有什么印象?”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预习检查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3. 课文讲解(1)教师对课文进行逐段讲解,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主题、写作手法等。
(2)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教师结合实际,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4. 课堂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展示课文中的场景。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要求学生以《春》为题材,写一篇作文。
5. 总结归纳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三、课后反思1.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积极性高。
2. 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4. 教师在课堂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评课意见1. 张老师的教学设计合理,课堂组织有序,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教师在讲解课文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教师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4.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提高了教学效果。
语文教研活动评课单
![语文教研活动评课单](https://img.taocdn.com/s3/m/871811a9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01.png)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语文教研组于近日开展了一次语文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聚焦课堂,提升教学质量”为主题,旨在通过评课活动,总结教学经验,发现问题,共同探讨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
以下是对本次教研活动的评课记录。
二、评课内容1. 教学内容(1)教材分析:本次教研活动评课的教材内容为某年级某册语文教材,评课教师应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知识结构、教学目标等。
(2)教学重难点:评课教师应指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师在课堂上的处理方式是否得当。
2. 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运用:评课教师应关注教师在本节课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分析其是否适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
(2)教学手段:评课教师应关注教师在本节课中所使用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实物教具等,分析其是否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3. 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评课教师应关注课堂导入的设计,分析其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2)课堂环节:评课教师应关注课堂环节的设置,分析教师是否合理组织教学活动,是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3)课堂互动:评课教师应关注课堂互动的设计,分析教师是否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教学效果(1)知识掌握:评课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
(2)能力培养:评课教师应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分析教师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表达能力等。
(3)情感态度:评课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分析教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集体荣誉感等。
三、评课意见1. 优点(1)教学内容丰富,知识点讲解清晰。
(2)教学方法多样,注重启发式教学。
(3)课堂环节设置合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4)课堂互动活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 不足(1)部分教学内容讲解不够深入,未能充分挖掘教材内涵。
初中语文教研听评课记录
![初中语文教研听评课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25c5675f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6f.png)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语文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听评课的形式进行,旨在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分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活动主题本次教研活动主题为“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三、活动流程1. 听课环节:全体语文教师观摩了由我校优秀教师张老师执教的《草原》一课。
2. 评课环节:各教师针对张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3. 专题讲座:邀请资深语文教师李老师做“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专题讲座。
4. 总结交流:各教师就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四、活动内容(一)听课环节张老师执教的是《草原》一课,以下是课堂观察记录:1. 教学目标明确:张老师围绕“草原的美、草原的壮丽、草原的文化”三个教学目标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感受草原的自然美、人文美。
2. 教学内容丰富:张老师通过图片、视频、文字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草原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
3. 教学方法多样:张老师采用情景教学、讨论法、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课堂气氛活跃:张老师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使课堂气氛活跃。
(二)评课环节1. 优点:(1)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多样。
(2)注重课堂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全体学生受益。
2. 改进意见:(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草原文化的魅力。
(2)加强课堂板书设计,使板书更加清晰、美观。
(3)在课堂提问环节,教师应注重问题的层次性,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三)专题讲座李老师就“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了专题讲座,以下是讲座要点:1. 核心素养的内涵: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所具备的综合素质。
2. 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1)注重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教研活动记录_听评课
![教研活动记录_听评课](https://img.taocdn.com/s3/m/43c87f0f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51.png)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2021年10月20日开展了听评课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由我校语文教研组承办,全体语文教师参与。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认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 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3. 通过听评课,发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三、活动过程1. 听课环节本次听评课活动共安排了三节课,分别为三年级语文课《小草》、四年级语文课《荷花》和五年级语文课《猎人海力布》。
(1)三年级语文课《小草》授课教师:张老师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朗读、观察、想象等方法,体会小草的顽强生命力。
教学过程:张老师首先通过图片展示小草的生长环境,引导学生观察小草的外形特点。
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小草的顽强生命力。
接着,张老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最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小草的理解。
(2)四年级语文课《荷花》授课教师:李老师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朗读、观察、想象等方法,体会荷花的美丽与优雅。
教学过程:李老师首先通过图片展示荷花的生长环境,引导学生观察荷花的形态特点。
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荷花的美丽与优雅。
接着,李老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最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荷花的感受。
(3)五年级语文课《猎人海力布》授课教师:王老师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朗读、观察、想象等方法,了解猎人海力布的勇敢与善良。
教学过程:王老师首先通过图片展示猎人海力布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观察猎人海力布的外貌特点。
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猎人海力布的勇敢与善良。
接着,王老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最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猎人海力布的认识。
2. 评课环节在听课环节结束后,全体语文教师进行了评课活动。
(1)优点:1. 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准确,教学目标明确。
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评课
![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评课](https://img.taocdn.com/s3/m/5903aba8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80.png)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语文组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语文组于2021年10月15日下午在会议室开展了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评课”为主题,旨在通过评课活动,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二、活动流程1. 课堂展示本次活动由张老师执教《春》一课。
张老师以“春”为主题,通过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评课环节(1)自我反思张老师在课堂结束后,首先进行了自我反思,她认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 对教材的挖掘不够深入,对重点、难点把握不够准确;2. 课堂提问过于简单,未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3. 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同行评议1. 李老师认为张老师的课堂氛围较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对教材的挖掘不够深入,对重点、难点把握不够准确,导致课堂效果不佳。
2. 王老师认为张老师的课堂提问过于简单,未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
同时,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刘老师认为张老师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缺乏创新。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专家点评教研组长对本次评课活动进行了总结,他指出:1. 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具有一定的教学素养;2. 张老师在课堂提问方面存在不足,应注重提问的深度和广度,激发学生的思考;3. 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活动总结本次语文组教研活动评课环节,教师们积极参与,畅所欲言,对张老师的教学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
通过本次评课活动,张老师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1. 加强对教材的深入挖掘,准确把握重点、难点;2. 优化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3.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研评课活动记录
![语文教研评课活动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ba554d86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c3.png)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语文教研组于2023年3月15日下午在多功能厅举行了语文教研评课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听课、评课,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二、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下午14:00-17:00三、活动地点多功能厅四、参与人员语文教研组全体成员、学校领导、其他学科教师五、活动流程1. 听课:由语文教研组推荐的青年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
2. 评课:听课教师针对公开课进行点评,提出意见和建议。
3. 交流:教研组全体成员就语文教学中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
4. 总结: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步工作计划。
六、活动内容1. 公开课展示本次公开课由青年教师张老师执教,课题为《荷塘月色》。
张老师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情感、生动的教学设计,将课文中的意境呈现得淋漓尽致。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显著。
2. 评课环节(1)听课教师点评听课教师对张老师的公开课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张老师的课堂设计巧妙,教学方法灵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下是部分听课教师的点评:①语文教研组长李老师:张老师的课堂氛围很好,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教学效果值得肯定。
②青年教师王老师:张老师的课堂语言优美,教学设计巧妙,值得我学习。
③老教师赵老师:张老师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教学目标明确,是一次成功的公开课。
(2)提出意见和建议在肯定张老师教学成绩的同时,听课教师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①李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学生的自主阅读时间,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②王老师:在课堂提问环节,可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③赵老师:在板书设计上,可以更加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3. 交流环节在交流环节,教研组全体成员就语文教学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以下是一些讨论内容:(1)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2)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3)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语文教学效果?4. 总结教研组长张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认为本次教研评课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小学语文教研记录评课
![小学语文教研记录评课](https://img.taocdn.com/s3/m/0faeef45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85.png)
一、教研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校语文教研组于近期开展了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本次教研活动以“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主题,对多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评课。
二、教研内容1. 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环节,语文教研组全体成员共同研究教材,分析学情,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制定教学方案。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们积极交流,分享教学心得,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力求使教学方案更加完善。
2. 课堂教学本次教研活动共观摩了5节语文课,涉及一年级至六年级的不同年级段。
授课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使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3. 评课环节在评课环节,教研组成员对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点评,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评价:(1)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授课教师能够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并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实现。
大部分教师能够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但也有部分教师的教学目标设定不够明确,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2)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实施教师们能够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使课堂内容丰富、生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但部分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存在重复、单调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3)教学方法的应用授课教师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游戏教学、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教学方法的应用不够熟练,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4)课堂管理教师在课堂管理方面做得较好,能够关注全体学生,维护课堂纪律,确保教学秩序。
但仍有部分教师在课堂管理方面存在不足,如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师未能及时纠正。
(5)教学评价教师在教学评价方面做得较好,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语文评课记录
![语文评课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4d6ad0ac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c3.png)
语文评课记录优秀语文评课记录一课堂信息:课题:《离骚》阅读与鉴赏授课班级:高三(2)班学生人数:50人授课时间:2课时课堂时间:45分钟授课目标:1.能够理解《离骚》的基本内容和意义,认识到作者屈原的艺术才华和历史贡献。
2.培养学生对于古文诗词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的诗歌创作与赏析能力。
3.通过诗歌欣赏与朗诵的实践,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过程:Step1:背景导入 (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了一些屈原相关的图片和资料,简要介绍了屈原的生平和作品的历史背景。
通过讲解的方式,为学生进入课堂主题做好准备。
Step2:课文阅读 (15分钟)教师让学生自行阅读《离骚》全文,并提醒他们注意理解文中的诗句和意义。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标记或圈出自己感兴趣的句子或段落。
Step3:小组讨论 (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诗句进行解读和鉴赏,并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解读结果。
此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Step4:诗歌欣赏与朗诵 (5分钟)教师请一些学生陆续上台朗诵自己特别喜欢的《离骚》诗句,并向全班发放了诗词创作的作业。
鼓励学生在家中朗诵、创作并带到课堂分享。
Step5:语文拓展 (5分钟)教师请学生思考《离骚》与现代社会的关联性。
学生积极发言,讨论了《离骚》所传递的主题对于现代人的启示和意义。
总结互动(5分钟)教师总结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以及学生的课堂表现。
最后,教师向学生分享了一些优秀的诗歌创作作品,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教学效果:优秀语文评课记录二课堂信息:课题:《红楼梦》中黛玉角色形象分析授课班级:高二(1)班学生人数:45人授课时间:1课时课堂时间:40分钟授课目标:1.理解《红楼梦》中黛玉的人物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加深对小说的理解和欣赏。
3.通过观察讨论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上课教师简要介绍了《红楼梦》的创作背景和概要,引发学生对于作品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村小学语文组教研活动评课记录
执教:高少波时间:2014年10月24日
内容:六年级上册《唯一的听众》
发言人:五年级代表张立卫
发言内容:
发言人:白平五校长
1.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通过课件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段与段之间过渡非常自然。
3.指导学生品读到位,读的形式多样化,能激活学生学习的热情。
4.能自然地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作者为什么事隔30多年后还对刘老师念
念不忘。
5.建议对题目理解深透些,留多点时间给学生思考。
发言人:六年级代表高少波
1.教师教态自然,过渡自然。
2.创设情境。
教学中借助多媒体,如制作风筝图片,配乐朗读创作情景。
3.读、写、练相结合。
4.对题目含义理解不到位。
发言人:三年级代表白雪
1.真诚投入,情感熏陶得很好。
2.知道很到位,特别是在抓住重点词语上。
比如动词。
3.能抓住文中的词、句中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情感。
4.情景创设好。
5.词语的理解,老师说得多。
6.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内容。
7.个别读多,齐读少。
总结课文后应带着感情齐读课文,引起共鸣。
发言人:一年级代表马彩的
1.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环节紧扣,过渡自然。
2.教师善于创设情境。
3.品读感悟中做得好,能抓住重点词句。
多种形式朗读。
4.课件制作得好。
5.课堂气氛好,思想教育很到位。
6.学生品读后,应作适当的评价。
发言人:二年级代表刘宁宁
1.本节课教师教学过程完整,教态端庄,亲切、自然,语速恰当,兔吐字清晰。
2.能抓住重点句子来品读,读得非常成功。
3.看听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歌曲后的效果,学生读时法子内心的真实感情,深化升腾了本课的主题内容。
4.教师好像一手抓完,舍不得放。
如:在练习题刘老师啊,我想对您说:我忘不了你,······(如能把这题放在歌曲、朗读句子之后再出示较好,因为学生的感情已经酝酿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