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第3讲 政治经济学 资本的积累过程
2、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新特征(资本
主义再生产本质上是扩大再生产,但简单 ~ 是扩大 ~ 的基础,所以必须从分析简 单 ~ 开始;同时还必须暂时撇开流通) 1)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是工人自己 创造的(先干活儿后给钱,是工人把劳动 力预付给资本家,“到处都是工人给资本 家提供信贷”),因此,不是资本家养活 工人,而是工人养活资本家。 2)资本家的全部资本经过一段时间之后, 全部是剩余价值转化来的,因此在未来的
生产过程本身的机构所训练的、联合和组
织起来的工人阶级的反抗也不断增长。资 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 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 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 的资本主义的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 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 就要敲响了。剥夺这就要被剥夺了。” “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 业进步,使工人通过联合而达到的革命
“富人不同于穷人的地方,不在于占有土地
和货币,而在于拥有对劳动的支配权-----对穷人适宜的,不是使他们处于卑贱的或奴 隶般的地位,而是使他们处于安适和宽松的 从属地位,对拥有财产的人来说,他们则应 当对于为他们劳动的人拥有充分的影响和权 威------” 马克思说:“使他们能够扩大自己的享受范 围,有较多的衣服、家具等消费基金,并且 积蓄一小笔货币准备金。但是,吃的好一些, 待遇高一些,特有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雇 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
团结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
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 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 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 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 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无产阶级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 链,他们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马克 思引自他的《共产党宣言》)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有弹性的,同时也 是有极限的,对这个问题不能教条主义。
第六章--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学习资料
(二)社会总产品和社会总产值
既然社会资本的运动包括生产消费和个人生活消费, 因此考察社会资本运动必须以社会总的商品资本即社会总 产品为出发点。
总生产资料的供给 = 总生产资料的需求
3.派生实现条件2:II(c + v + m)=I(v + m)+II(v + m)
总消费资料的供给 = 总消费资料的需求
实现条件说明:社会资本运动过程中两大部类的内在 联系和必须遵循的基本比例关系。或者说,在生产资料的 供给与需求之间、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保持恰当的 比例关系,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2.在价值形态上分为三个部分:c + v + m
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及社会生产分成两大部类,社 会总产品的价值由c、v和m三部分构成,是马克思再生产理 论中的两个基本原理,是考察社会再生产的理论前提。
(每个部类包括了若干生产部门,每个部门又包括了若干企业)
第二节 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一、简单再生产的基本交换关系
(一)核心问题
从社会总产品出发考察社会资本运动,核心问题就是要 考察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的,也就是社会总 产品的补偿问题。
(二)社会总产品的补偿
1、价值补偿——卖出去(生产的商品) 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如何通过全部商品的 出售,以货币形式收回,用以补偿生产中预付的不变资本和 可变资本的价值,并获得剩余价值。
两个前提条件:
1. 要有多余的生产资料 I( c + v + m)> I c + II c I(v + m)>II c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ppt40张)
二、相对过剩人口
1、相对过剩人口:相对于资本的需要而言,劳动力的供
给太多或者说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
2、相对过剩人口形成的原因:(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
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生物)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必然结果:
3、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必然趋势:
a、 资本积累的必然性: b、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家为追求更多剩余价值,取得竞 争优势,不断改进技术装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导致在全部资 本中不变资本比重上升,可变资本比重相对缩小,从而导致资 本有机构成提高,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必然趋势。
结论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上述特征表明:资 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过程,不仅是物质资 料的再生产过程,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生产 关系的再生产过程。一方面,工人创造的 财富不断地转化为资本,再生产出资本家; 另一方面,通过工人的个人消费,又不断 地再生产出劳动力商品或雇佣劳动者,由 此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断地延续下去。
பைடு நூலகம்
(二)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的关系
1、相互促进 : 资本积聚使单个资本增大, 增强了资本的竞争力,有利于它 在竞争中加快资本集中;资本集 中又使单个资本具有更大的增殖 能力,促进资本积累并推动资本 积聚。
2、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
首先,资本积聚以剩余价值的积累为前提,资本集 中不以积累为必要前提。 其次,资本积聚的实现会受到社会所能提供的实际 生产要素增长的制约,资本集中则较少受社会实际生产 要素增长的限制。 再次,资本积聚在增大单个资本的同时,也增大了 社会总资本;资本集中则一般不能直接增大社会总资 本,但可以改变资本的结构和质量。 最后,通过资本积聚方式扩大单个资本规模,受到 社会财富绝对增长量(包括生产和生活资料)的限制 一般速度较慢,资本集中不受这种限制,可以用很快 的速度实现资本规模的扩大。
(马工程)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概论 第六章 参考答案
第六章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经济危机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个别资本指独立地发挥资本职能作用的单个企业的资本。
2.社会资本指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所有个别资本的总和。
又叫社会总资本。
3.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指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4.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指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如何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形式上得到补偿。
价值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从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也就是社会总产品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通过流通全部收回。
实物补偿指社会总产品价值的各个部分实现为货币形式以后,又如何转化为所需要的商品,也就是资本家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工人、资本家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从何处取得。
5.经济危机又称“经济恐慌“,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大混乱。
生产过剩是这种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
这种生产过剩不是绝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即生产的商品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过剩。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6.实物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价值的各个部分实现为货币形式以后,又如何转化为所需要的商品,也就是资本家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工人、资本家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从何处取得。
7.价值补偿指社会总产品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从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也就是社会总产品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通过流通全部收回。
8.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即单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追加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来扩大生产规模,在扩大再生产时没有生产技术变化,没有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9.固定资本的更新指以厂房、机器设备等物质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由于磨损或其他原因而用新的物质形式来更新。
二、单项选择1.①2.④3.④4.④5.②6.①7.③8.③9.③10.③11.②12.④13.③14.②15.①16.④17.①三、多项选择1.③④2.①③3.①②4.②④5.①②③6.①③⑤ 7.①②④ 8.①②③④ 9.②③④⑤10.③⑤ 11.①②③④ 12.①②③⑤ 13.①②③⑤14.①④⑤四、填空题1.个别资本2.社会总商品资本3.社会总产品 4.剩余价值 生产资料 消费资料5.前提6.C m v =+I )(7.)()/(C C x m v v ∆+=+∆+I8.生产相对过剩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9.固定资本更新10.生产社会化 资本主义私人占有11.危机 萧条 复苏 高涨12.商业危机 产业危机 信用危机五、简答题1.答: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在价值上和实物形式上得到补偿的问题。
第6章 社会总资本的运行(习题及答案)
第6章社会总资本的运行一、单选题1.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的基本公式是:AA。
I(v +mx+△v)=II(c+△c)B。
I(v+m)=II cC。
II(c+m—mx)>I(v+mx) D。
I(c+v+m)=II c+I c2.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AA.社会总产品的实现B。
两大部类的平衡关系C.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D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BA。
生产绝对过剩B。
生产相对过剩C。
产品供过于求的危机 D.资金不足的危机4.经济危机的根源是:BA。
“有效需求”不足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C。
产销脱节D。
社会再生产比例关系失调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AA.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C。
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D。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是:D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B。
生产绝对过剩C.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D。
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趋势同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7.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是:BA。
萧条B。
危机 C.复苏D。
高涨二、多选题1.社会总产品在实物形态上分为:ABA。
生产资料B。
消费资料 C.发展资料D。
享受资料2.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BCA。
I(v+m)<II c B.I(v+m)>II cC.II(c+m—mx)>I(v+mx)D.II(c+v)>I(v+m)3.在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公式I(v+m)=II c中,其中的II c:ACA.其实物形式是消费资料B.其实物形式是生产资料C。
是与第I部类交换实现的 D.是与第II部类内部交换实现的4.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ABCA。
I(v+m)=II c B。
I(c+v+m)=I c+II cC。
II(c+v+m)=I(v+m)+II(v+m) D.II(v+m)=I c5.马克思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分析,阐述了反映社会再生产的一般原理是:ABCDA.关于剩余产品是积累的唯一源泉的原理B。
第六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和
• 经济含义:
• 第一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应该与两大部类 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相平衡。
• (3)第二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价值,必须等于两 大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总和 Ⅱ(V+m)+Ⅰ(V+m)=ⅡC +Ⅱ(V+m) • • Ⅱ(C+V+m)=Ⅰ(V+m)+Ⅱ(V+m) • 经济含义: • 第二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应该与两大部类工人和 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相平衡。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到第I部类购买 生产资料
• 1.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工人 到第 II部 类购 买消 费资 料
简单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
C G G V m
资本家到第II部 类购买消费资料
C G 积累基金,追加 到哪聘请工 V 人?工人到 预付资本 C 哪购买更多 的消费资料 G G m V m 消费基金,购买 消费品 x
Pm G W P W G A
• 社会资本(生产、生活消费资本)运动公 式
社会资本运 动的出发点 是社会总产 品(总商品 资本)
Pm G W P W G A g w
生产资料及 相应资本的 运动 消费资料及普通货 币的运动
四、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
• (3)社会总资本运动,即互相交错、互为 条件的个别资本运动的总和。 • 为什么个别资本运动是相互交错、互为条 件的呢? • 因为一个企业的购买行为必然是另一个企 业的销售行为。
• • • •
二、个别资本运动与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差异 (1)共同点: 目的相同:运动的目的都是价值增殖; 流程相同:都要经过资本循环的三阶段(购买阶 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和相应采取三种职能 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 过程相同:都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马原》第六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趋势
3. 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董事长和CEO) 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CEO) 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
4. 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经济调节机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世纪70年代,政府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 20世纪70年代起,强化市场机制,弱化政府干预 经济危机形态 经济危机四个阶段之间差别减弱(危机、萧条、复苏、高涨) 各阶段交替过程不如从前明显 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危机影响加强
《马原》第六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趋势
第一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1. 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 19世纪70年代,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市场机制、自由放任 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两种发展形式)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 垄断 定义 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协议或联合,对商品的生 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 形成原因 随着生产集中高度发展,为获得高额利润,极少数企业会联合操纵本部门的 生产或销售以形成垄断 为避免激烈竞争带来的两败俱伤,企业会达成协议以形成垄断 生产高度集中限制新企业进入 形成方式 生产集中(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生产集中于少数大企业) 资本集中(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小资本合并成大资本) 二者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和自由竞争的结果 垄断组织 本质——通过联合来操纵商品生产、销售和垄断价格,以获得高额利润 最简单、初级的垄断组织——短期价格协定
5. 政治制度的变因 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根本推动力) 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斗争的作用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即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
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
• 一、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 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和人口相对过剩
一、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 1、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
• 指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资本家个人消费,使 生产在原有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 例:某企业家全部预付资本为5000元,C∶V为4∶1, C 的价值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m’为100%。
(二)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给工人的影响: 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 • 1.资本有机构成不变,资本积累对工人阶 级的影响: • 资本有机构成不变:资本增量在可变 资本和不变资本上的分配比例保持不变。 • 资本积累对工人阶级的影响:资本增 长很快,对劳动的需求按资本增长的比例 而增长。如果资本积累的需要超过了劳动 力的供给,工资就会提高。
• 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度反映资本技 术构成的资本价值构成叫资本有机 构成。
• 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发展过程中, 资本的技术构成趋向提高,资本有机构 成也呈现出提高的趋势。
资本有机构成具有不断提高的总趋势
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 和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增加积累
提高劳动生产率 资本有机构 成的提高
2、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两种途径
• (3)从人口原理中得出的结论 • 失业不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而是人口铁的 规律起作用的结果。 • 济贫法是错误的,认为供养贫民会创造更多的 贫民。 • 建立在财产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制度只不 过是幻想,私有制是不可避免的。 • 评价 • 具有阶级性,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 • 具有科学性,引起人们重视,发展成为一门独 立的学科(人口学)
(1)资本积聚
资本积聚,即单个资本依靠剩 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 总额,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直接 结果。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复习大纲
第一章劳动三要素: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生产资料是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称1.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生产力:劳动者,生产工具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所相互结成的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决定交换3.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4.经济规律的类型:客观性(经济发展的规律是反映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第二章第二节商品的概念1.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价值)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二者具有统一性和对立性为什么能交换:都是劳动产品,都具有价值交换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则是价值的表现形式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永恒)、抽象劳动(阶段性)3.价值量—商品价值的大小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只能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第三节货币1.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发展研究价值形式的发展,目的在于揭示货币的本质.价值形式的发展:价值形式的发展和商品交换发展的历史是一致的.经历了四个阶段:简单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其中简单价值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最早阶段,但它已经包含了一切价值形式的本质规定.从扩大的价值形式发展到一般的价值形式是质的飞跃(在一般价值形式下,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其他商品中分离出来了).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最终阶段(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固定在一种特殊商品上).▲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2.货币的本质:固定地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货币的职能—就是指它在商品经济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货币的职能有五: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价值尺度(计量商品价值的大小)和流通手段(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相继出现了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价值与价格的关系: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价格.第四节价值规律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来进行,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2.价值规律的作用(各方面作用的具体内容)1)自发地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2)自发地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促使小商品生产者向两极分化,并在一定条件下引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第四章资本和剩余价值第二节货币转化资本和劳动力成为商品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通过雇佣劳动制剥削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经济制度资本的概念: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体现着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社会生产关系.1.商品流通的公式:W—G—W;货币流通公式:G—W—G;资本流通公式:G—W—G’.G’=G+△G资本流通的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量的变化,即实现了价值增殖.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1.资本总公式:G—W—G’(概括了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运动)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决(条件和前提)条件:剩余价值的生产,既不在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前提.劳动力价值包括三个部分.第三节资本主义生产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1.剩余价值的含义: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2.劳动过程:是人们通过有目的的活动,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创造具有特定使用价值的产品的过程3.价值增殖过程:超过必要劳动时间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第四节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1.资本的本质: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概念:不变资本是转变为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是转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区分的意义:(1)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是可变资本创造的;(2)剥削程度的大小是剩余价值率3.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量商品价值的构成=c+v+m剩余价值率:m’=m/v=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即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反映了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量M=m’·V(V为可变资本总量)第五节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的方法所生产的剩余价值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就是相对剩余价值.工作日的最低界限必须在劳动时间以上,否则资本家就得不到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也就不存在了.3.超额剩余价值:单个企业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是单个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的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4.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第六节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马克思的工资理论揭露了工资形式怎样掩盖了剩余价值剥削的本质,并被资本家用来作为进步剥削剩余价值的工具.1.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2.工资的基本形式:计时工资,计件工资3.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第五章资本的积累过程第一节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一、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1.资本价值的再生产.从再生产过程看,可变资本是由工人创造的(可变资本再生产).从再生产过程看,全部资本都是由工人创造的(全部资本的再生产).二、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1.资本积累的含义2.资本积累的实质和客观必然性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扩大资本规模,扩大对工人的剥削,以继续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这是由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的;是由竞争规律决定的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3.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四点):1)对工人的剥削程度2)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3)所用资本的所费资本差额的大小4)预付资本的多少第二节资本有机构成和相对人口过剩一、资本有机构成及其提高趋势1.资本的构成:实物形态(技术构成)和价值形态(价值构成)2.资本有机构成的含义:即C:V,不变资本:可变资本3.资本有机构成的趋势: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具有不断提高的总趋势.4.个别资本增大的两种形式:(1)资本积聚,单个资本因积累而增大;(2)资本集中,若干较小的资本合并成较大的资本二、相对人口过剩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是由可变资本多少决定的1.相对人口过剩的含义:一方面,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地有时甚至绝对地减少;另一方面,劳动力的供给却迅速增加,形成大量失业人口.2.相对过剩人口既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第三节资本主义累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1.一般规律:财富在资产阶级一方积累,贫困在无产阶级一方积累2.历史趋势: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第六章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及社会资本再生产第一节资本的循环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生产阶段是决定性阶段)三个阶段: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售卖阶段资本的循环公式:2.产业资本的三种资本循环形式资本的不断循环公式:产业资本的循环有三种形式:1)货币资本的循环:G—W…P…W’—G’2)生产资本的循环:P…W’—G’·G—W…P3)商品资本的循环:W’—G’·G—W…P…W’3.产业资本实现连续循环的条件:空间上并存,时间上继起.(G代表货币,W代表商品,A代表劳动力,P表示生产过程,Pm代表生产资料)第二节资本的周转1.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资本的周转时间:产业资本家从垫付一定形式的资本开始,通过资本的循环运动带来剩余价值,然后重新回到原有的资本形式为止所经历的时间.资本周转次数:就是在一定时间(通常指一年)内资本所经历的周转循环的次数公式n=U/u(U代表年,u代表一定数量的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n代表一年中资本周转的次数)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划分的依据、概念、与C和V划分不同的区别)固定资本:产业资本家用于机器、设备、工具、厂房等劳动资料的那部分生产资本.流动资本:产业资本家用于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和用于劳动力的那部分生产资本.划分依据:按生产资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划分.3.生产资本的构成对资本总周转速度的影响因素1)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在生产资本中所占的比重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4.预付资本1年中的周转次数=年周转价值/预付资本总额5.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剩余价值率与年剩余价值率)1)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预付资本的数量2)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年剩余价值量的数量3)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年剩余价值量M=m’vn(M表示年剩余价值量,m’表示剩余价值率,v表示预付可变资本,n表示可变资本周转次数)年剩余价值率为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年剩余价值率=1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1年内预付的可变资本M’=M/v=m’vn/v=m’n第三节社会资本的再生产1.单个资本和社会资本1)单个资本与社会资本(含义、联系)单个资本:独立发挥职能的资本社会资本:互相联系的单个资本的总和联系:相互交错的单个资本运动的总和,就是社会资本的运动2)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社会总产品:社会各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实物形态: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社会生产:制造生产资料的部类即第一部类(Ⅰ);制造消费资料的部类即第二部类(Ⅱ)3)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出发点)—社会总产品的实现2.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加剩余价值必须同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相等Ⅰ(v+m)=ⅡcⅠ(c+v+m)=Ⅰc+ⅡcⅡ(c+v+m)=Ⅰ(v+m)+Ⅱ(v+m)三个公式及其含义:第一部类在一年中生产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应当等于两大部类一年中所需要的全部生产资料的价值.第二部类在一年中生产的消费资料的价值应当等于两大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一年中所需要的全部消费资料的价值.3.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1)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公式:Ⅰ(v+m)>Ⅱc含义: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总和必须大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公式:Ⅱ(c+m-m/x)>Ⅰ(v+m/x)含义: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与用于积累的那部分剩余价值之和必须大于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与资本家个人消费的那部分剩余价值之和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3)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三个):含义:第一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再加上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三者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加上追加的不变资本.公式:Ⅰ(v+△v+m/x)=Ⅱ(c+△c)Ⅰ(c+v+m)=Ⅰ(c+△c)+Ⅱ(c+△c)Ⅱ(c+v+m)=Ⅰ(v+△v+m/x)+Ⅱ(v+△v+m/x)(△c表示追加的不变资本, △v表示追加的可变资本)第四节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实质:生产相对过剩2.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固定资本的更新第七章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第一节利润和平均利润I.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一、生产成本:商品价值中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总和二、成本价格1.成本价格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转换形式.成本价格K=c+v,则W=c+v+m表述为W=k+m三、利润1.利润p是剩余价值m的转化形式2.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关系:量上相等.质的不同W=c+v+m=k+m=k+p四、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1.m’=m/vp’=p/C=m/c+v (C为预付总资本)2.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量的差异,质的不同影响利润率的主要因素:剩余价值率;资本有机构成;不变资本的节约;资本周转速度II.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一、不同生产部门利润的差别二、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平均利润率=社会剩余价值总额/社会总资本1.竞争:部门内部竞争与部门之间的竞争.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率=社会剩余价值总额/社会预付总资本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规律调节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利润率平均化是资本主义的客观经济规律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客观经济规律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1.商品的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商品的价值=c+v+m商品的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2.生产价格和价值的背离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3.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重要意义第二节商业资本和平均利润I.商业资本的形成和作用一、商业资本的形成:商品资本职能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二、商业的职能II.商业利润也是平均利润一、商业利润的来源1.商业利润的含义:商业资本家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2.商业利润的来源: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3.商业利润=产业利润=平均利润二、商业利润的实现形式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成本价格+产业利润+商业利润三、商业流通费及其补偿第三节借贷资本和利息一、借贷资本的形成1.借贷资本的含义:就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借给另一个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2.借贷资本的来源:一部分固定资本的折旧费的积累;闲置流动资本;预定用于积累的剩余价值3.借贷资本的职能:保留所有权,让渡使用权二、利息与企业利润1.利息1)利息的来源: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剩余价值2)利息的本质:反映资产阶级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三、利息率利息率的概念:利息率=利息量/借贷资本量第四节资本主义地租一、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和特点1.资本主义地租的含义:资本主义地租是租地农业资本家为取得土地的使用权而交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实现自己增殖价值的一种形式2.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资本主义地租的来源: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是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资本主义地租是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它体现而来大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共同剥削农业工人的经济关系.二、级差地租的形成1.级差地租的含义:与土地的不同等级相联系的地租2.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3.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不是由平均的生产条件所决定,而是由劣等地的生产条件所决定的.4.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异和地理位置的区别.5.级差地租的源泉:耕种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6.级差地租的形式:级差地租I: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异和地理位置的区别级差地租II:由于连续追加投资于同一块土地而具有不同劳动生产率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的地租第八章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发展第一节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极其基本特征一、垄断的形成及其基本形式1.垄断垄断的含义垄断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般规律和基本规律2.垄断形成的条件和必然性二、垄断的基本形式1.垄断利润与垄断价格1)垄断利润2)垄断价格2.商品的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垄断高额利润垄断价格的形成并不违背价值规律3.垄断利润的来源三、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1.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在经济生活中统治地位(自由竞争与垄断竞争的关系) ▲垄断与竞争2.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的融合形成金融资本;工业垄断企业和金融垄断企业形成金融寡头3.资本输出成为典型经济现象资本输出的必要性4.国际垄断组织在经济上瓜分世界5/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领土的瓜分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利润率平均化是资本主义的客观经济规律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客观经济规律。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ppt 40页)
二、 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
(一)简单再生产的含义 (二)从简单再生产对资本主义的认识
(一)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就是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
消费,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
• (在简单再生产的条件下,新生产的产品中,工人所创
造的全部剩余价值,都被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再生产只 是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假定,一年为一个生产周期, 某个资本家年初预付资本1000单位,其中不变资本800,可 变资本200,剩余价值率100%,这样年终新产品的价值就 是800C+200V+200m=1200。其中200单位的剩余价值资 本家全部用于个人消费,那么下一年投入生产的资本同上 一年一样,仍然是1000单位。这就是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 产。)
资本集中:是把若干个已有的、规模相对较小的资本合 并、重组为规模较大的资本。 资本集中的方式:一是并购;二是联合 ;三是通过向 社会发行股票建立股份公司 资本集中借助于竞争和信用两个强有力的杠杆。
(二)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的关系
1、相互促进 : 资本积聚使单个资本增大,
增强了资本的竞争力,有利于它 在竞争中加快资本集中;资本集 中又使单个资本具有更大的增殖 能力,促进资本积累并推动资本 积聚。
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生物)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必然结果:
3、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必然趋势:
a、 资本积累的必然性: b、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家为追求更多剩余价值,取得竞 争优势,不断改进技术装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导致在全部资 本中不变资本比重上升,可变资本比重相对缩小,从而导致资 本有机构成提高,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必然趋势。
(二)从规模来看: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1.简单再生产,生产规模不变的生产 2.扩大再生产,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生产。 (1)外延的扩大再生产 (2)内涵的扩大再生产
7-第六章大卫·李嘉图的经济理论
一、价值理论
• •
•
•
(三)关于创造价值的劳动 在认识到劳动决定价值的基础上,李嘉图看到了劳动的不同性 质,把劳动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他说:“各种不同性质的劳动的估价很快就会在市场上得到十 分准确的调整,并且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相对熟练程度和所完 成的劳动的强度。估计的尺度一经形成,就很少发生变动。如 果宝石匠一天的劳动比普通劳动者一天的劳动价值更大,那是 许久以前已经做了这样的调整,而且他在价值尺度上也已被安 放在适当位置上了。” 李嘉图已经看到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在价值量上存在的差异, 即在相同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不同,并且认为这种差异不是商 品相对价值变化的原因。但他没有进一步解释二者存在差异的 原因。
四、李嘉图的方法论
•
•
在方法论上,李嘉图力求克服斯密体系中的矛盾,始终 一贯地使用抽象演绎法,他把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的原 理作为分析一切经济现象的基础和出发点,因而较为深 刻的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得出了一些比较科学 的结论。 但由于缺乏历史的观点,他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绝对化、 永恒化了。在研究经济范畴时,他跳过必要的中间环节, 直接去论证各种经济范畴的一致性,因而理论体系中存 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
一、价值理论
• • •
(三)关于创造价值的劳动 在对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做进一步区分的同时,李嘉图 还认识到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不是个别生产者在生产 产品时所耗费的实际劳动,而是社会必要劳动。 但是李嘉图所说的社会必要劳动,并不是指商品社会中 具有中等生产条件的一般熟练程度的生产者在普通劳动 强度下生产每单位商品所耗费的抽象劳动,而是指在最 不利的生产条件下进行的生产的人所必须投入的劳动量。
一、价值理论
• • •
•
第6章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首先,分析生产资料价值的转移过程。 首先,分析生产资料价值的转移过程。
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 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构 成了新产品价值的一部分。这种转移是由具体 成了新产品价值的一部分。 劳动实现的。 劳动实现的。
其次,分析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 其次,分析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
二、劳动力的买和卖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 提
1)劳动力和劳动的含义: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 )劳动力和劳动的含义: 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它存在于活 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的人体中,并在进行生产劳动时发挥出来。 的人体中,并在进行生产劳动时发挥出来。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
G’=G+△G。△G是运动过程中的价值增值额,称为剩 △ 。 是运动过程中的价值增值额, 是运动过程中的价值增值额 余价值( )。 余价值(m)。 资本流通的根本特点就是货币在运动中能够带来剩余 资本流通的根本特点就是货币在运动中能够带来剩余 价值,发生了价值增值。这时货币已不是普通的货币, 价值,发生了价值增值。这时货币已不是普通的货币, 而是转化为资本,成为资本的存在形式。所以, 而是转化为资本,成为资本的存在形式。所以,资本 就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就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这一公式概括了产业资本、 这一公式概括了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运动 产业资本 的共同特点。所以, 表现为资本的总公式。 的共同特点。所以,它表现为资本的总公式。
第三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 二重性 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 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 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 另一方面又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值过程。 另一方面又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值过程。 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值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 的统一。 的统一。
考研政治马原第六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趋势
第六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趋势•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o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o私人垄断资本主义o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质上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服务的手段▪生产集中与资本集中•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集中实质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在社会生产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资本集中是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的大资本所支配•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和自由竞争的结果,也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社会化的重要表现▪垄断的形成、本质及垄断组织•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与控制•垄断产生的原因o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o第二,企业规模越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o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垄断组织是指一个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占据垄断地位的大企业联合▪垄断与竞争•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o原因▪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o在垄断条件下,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非垄断的中小企业之间存在广泛而激烈的竞争o新特点▪在竞争的目的上,自由竞争主要是要获得更多的利润,不断扩大资本积累。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主要目的是要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巩固、扩大已有的垄断地位▪在竞争手段上,自由竞争主要运用经济手段,而垄断条件下竞争手段更加多样▪在竞争范围上,自由竞争主要在经济领域,而且主要是在国内市场进行;垄断竞争规模扩大,范围遍及各个领域和部门,并由国内扩展到国外▪总之,垄断条件下的竞争,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具有更大破坏性▪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第三版) 杨干忠 (5)
第六章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内容提要与教学要求]本章将通过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分析,揭示资本积累及其实质、资本积累对无产阶级状况的影响以及对社会产生的严重后果,进一步揭示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学习本章的重点在于,把握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进一步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实质;认识扩大再生产的源泉,以及决定资本积累数量的因素;明白资本有机构成的内涵与相对过剩人口的成因;了解资本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教学要点]第一节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一、再生产的含义及其分类社会生产总是连续不断、周而复始地进行的,每一次生产过程都是上一次生产过程的更新和重复,这一连续的生产过程就是再生产过程。
任何社会的再生产首先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同时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社会再生产按其规模的变化来划分,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
简单再生产指生产规模不变的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就是指规模不断扩大。
扩大再生产按其实现的方式,可以分为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前者是指在生产技术、劳动效率和生产要素质量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纯依靠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数量,以及扩大生产场所来扩大原有生产规模。
后者是指依靠生产技术进步、生产要素质量的改善,以及劳动效率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来扩大原有生产规模。
二、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就是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生产规模保持不变的再生产。
通过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分析,可以认识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某些重要特点,这些特点是以前把资本主义生产当作孤立的过程来考察时所不能发现的。
第一,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即可变资本,是工人自己创造的。
第二.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的分析还可以看出,不仅可变资本,而且包括不变资本在内的全部资本都是工人创造的。
资本积累复习要点
资本积累第一节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一、社会再生产及其内容1.社会再生产的涵义:不断更新、周而复始的社会生产过程。
2.社会再生产的内容:第一、物资资料再生产;第二、生产关系再生产。
3.社会再生产的类型:(1)简单再生产:生产过程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的生产。
(2)扩大再生产:生产过程在不断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的生产。
它包括两种形式:第一、外延扩大再生产;第二、内含扩大再生产二、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1.涵义:指资本家把全部剩余价值用于个人消费,使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
例:(假定m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劳动生产率和m’不变)第一年:8000c +2000v +2000m =12000第二年:8000c +2000v +2000m =120002. 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意义可以发现一次生产过程所看不到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新特征:第一、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是工人自己创造的。
第一年:8000c +2000v +2000m =12000第二年:8000c +2000v+2000m =12000第二、资本家的全部资本都是工人创造的。
所投资本10000 =2000m/年×5年=10000第三、工人的个人消费从属于资本家,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可见,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三、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1.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涵义:资本家把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例:(假定资本家只消费一半的剩余价值,其它不变)第一年:8000c +2000v +2000m =12000第二年:(8000c+800△c)+(2000v+200△v)+2200m =13200 2.分析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新特征第一、追加资本来自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第二、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之一。
资本主意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基本内容】1.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社会再生产是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生产过程。
任何社会再生产都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再生产按其规模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起点,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剥削来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再生产在原有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分析,揭露出从一个孤立的生产过程中看不到的一些重要特征:第一,揭露出工资的真正来源,即资本家用来购买工人劳动力的可变资本是由工人自己创造的;第二,揭露出资本家的全部资本都是工人创造的;第三,说明了工人个人消费从属于资产阶级的需要,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由此可见,资本主义再生产不仅生产商品,不仅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出资本家和雇佣工人,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2)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指资本家不是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就是资本积累。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重要源泉,资本积累则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3)资本积累的实质在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资本家用来购买追加劳动力的资本,是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追加资本不仅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结果,而且反过来成为扩大对工人剥削的手段;资本家不仅无偿地占有工人过去创造的剩余价值,而且不断地利用这种剩余价值从工人身上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别人的劳动成果,来继续无偿占有别人更多的劳动,以扩大生产规模和增殖资本价值。
随着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进行,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化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是指各个商品生产者对自己的商品具有所有权,并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占有别人的商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本集中
把原来各个分散的中小资本通过互 相吞并或合并形成一个较大的资本。 竞争和信用是资本集中的两个强有 力的杠杆。
竞争——大吃小(兼并、吞并、合并) 信用——股份公司、发行股票、债券。
两者的关系
(1)两者相互促进。 (2)资本积聚会增加社会资本总额;资本 集中不会增加社会资本总额。 (3)资本积聚增长速度较慢;资本集中增 长速度较快。
一、再生产
试想!
正常情况下,生产过程会不会 只进行一次?
一、社会再生产:
(一)、概念: 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生产过程,就是社会 再生产。
(二)、分类(从内容上看)
1、物质资料的再生产:
任何一次生产过程,都要消耗一定的物质资 料(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同时,任何一次生 产过程又会生产出一定的物质资料。
二、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一)、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1、概念: 资本家把全部剩余价值用于个人消费, 再生产只是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的资本 主义再生产。
例1:
假定资本家预付资本10000元,其中 c=8000元(一次生产过程就全部消耗掉), v=2000元,m′=100%。
第一年:
8000c+2000v 8000c+2000v + 2000m = 12000
10000
8000c+2000v + 2000m = 12000
投入下年生产 作为追 加资本 (1000m)
第二年:
800△c+200△v
8000c+2000v 11000
用于个 人消费 (1000m)
8800c+2200v + 2200m = 13200
总结
社 会 再 生 产
物质资料的再生产
内容 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B:处理100台机器就可能需要20个人。 生产资料/劳动力= 100/20 =5。
2、资本的价值构成
从价值上看,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 的资本是不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 的资本是可变资本,物质形态上的生产 资料/劳动力就可以转化为价值形态上的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这种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 就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这时, 哥哥就将其中的1.50元还给母亲,将
剩下的1.50元再次用来经销冰棍。
可见: 从这时开始,哥哥(资本家)手中全
部的资金都是两个妹妹(工人)创造出 来的。
⑴
再接着重复1.50元买进10根冰棍、 2.00元卖出10根冰棍的经营活动,每 次,两个“工人”还是帮助“资本家” 赚0.50元,于是,“资本家”就可以 用“工人”赚回来的钱给“工人”发 “工资”了。 可见, 资本家发给工人的工资也是工人自 己创造出来的。
资本家个人消费<剩余价值
例2:
假定资本家把2000元m一半用于个人消 费,另一半按原来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 例,作为追加资本加到原有预付资本上。
8000c+2000v + 2000m = 12000 投入下年生产 作为追 加资本 (1000m)
第一年:
8000c+2000v
第二年:
800△c+200△v 8000c+2000v
四、影响因素
1、在剩余价值量一定的情况下,资本积累量取决于 剩余价值分割为积累基金和资本家个人消费基金 的比例,即(ΔC+ΔV): [ M-(ΔC+ΔV)] 2、在剩余价值分为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一定 的情况下,资本积累的数量取决于剩余价值的绝 对量。而影响剩余价值量的因素有: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 平;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距;预付资本的大小
投入下年生产 用于个人消费
第二年:
8000c+2000v 8000c+2000v + 2000m = 12000
2、特点
⑴、资本家的全部资本,都是工人劳动创造的, 是资本化的剩余价值;
⑵、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即v,也是工人自 己创造的;
⑶、工人的个人消费是为资本家再生产劳动力 服务的,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为再生产提供劳动力和后续劳动力)
用于个 人消费 (1000m)
8800c+2200v + 2200m = 13200
2、特点
资本家扩大再生产的追加资本一开 始就是由剩余价值转化来的;资本家用 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榨取工人更多的剩 余价值。
这样,第二年资本总额11000元,产品 价值为13200元,生产规模扩大了10%。
第一年:
8000c+2000v
总结
概念 资 本 积 累 内在动力 原因 外在压力 本质 影响因素
资本扩大的方式
三、 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
一、资本的有机构成及其提高:
(一)、资本有机构成:
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 术构成的资本价值构成就叫做资本有机构成。 用c:v表示。
1、资本的技术构成
从物质形态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 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它们之间的比例是由生 产技术水平决定的。 这种 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
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
扩大再生产
二、资本积累的原因
1、 内在动力 2、 外在压力
即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 无止境的追求。 即为了在竞争中取胜。
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 产率,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
三、资本积累的本质
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 创造的剩余价值来积累自 己的资本,并以此为基础, 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 的剥削,不断榨取更多的 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积 累的实质。
简单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
规模
外延的扩大再生产
内涵的扩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 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
思考?
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用 于追加的那部分资本 来自于哪里?
二 资本积累
一、资本积累的概念: 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资本家为了扩大再生产,就必须把剩余价 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使资本总额增大。 因此,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 源泉,而资本积累的惟一源泉就是剩余价值。
任何社会的扩大再生产从其实现方式看:
1、外延的扩大再生产
是指生产技术、劳动效率和生产要素质量 不变的情况下,单纯依靠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 力的数量、以及生产场所的扩大,即依靠投入 的生产要素数量上的增加来实现的。
2、内涵的扩大再生产
依靠生产技术的进步,生产要素质量的改 善、劳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实现的。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资本主义发展 的必然趋势。
总结
资本的技术构成 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的价值构成
资本的有机构成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单个资本增大
资本积聚
资本集中
五、资本扩大的形式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单个资本 增大的两种基本形式。
资本积聚
单个资本通过资本积累来增大自己 的资本总量。 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结果。
某资本家有10000元资本,一次生产过程 后可以获得2000元剩余价值,如果它把其中的 1000元转化为资本(进行资本积累),它的资 本总额就由10000元增大到了11000元。
第六章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第一节: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本节的中心是剖析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即资 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阐明资本 积累理论,揭示资本积累的实质和一般规律。 学习这一章重点把握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 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充分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关 系的实质,从理论上深刻了解资本积累的实质 和历史作用,深刻了解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资本 积累的新变化。
2、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任何一次生产过程都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 进行的,离开了一定的生产关系,任何生产和再 生产都无法进行。,即新生产出来 的全部产品,只够补偿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和 生活资料。
2、扩大再生产:
是指生产规模扩大的再生产,即新生产出来 的全部产品除了补偿已经消耗的物质资料以外还 有多余的部分,可以追加到生产中去,为生产规 模的进一步扩大提供物质条件。
以前例:A企业技术水平高于B企业,那么: A:处理100台机器只需10个工人; 生产资料/劳动力= 100/10 =10; B:处理100台机器就可能需要20个人。 生产资料/劳动力= 100/20 =5。 假定,1台设备的价值=1000元,1个工人的劳动力 价值=100元; 则 A:c/v=100*1000/10*100= 100000元/1000元 =100; B: c/v=100*1000/20*100= 100000元/2000元 =50。
⑵
⑶
理所当然,从全社会范围讲,没有其 他“工人”消费冰棍,一切都将停止了。
对资本家而言,最好就是一次比一次 赚的钱多,而刚好生产规模每扩大一次, 资本家获得的m就多一些。因此, (2)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
(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1、概念: 资本家把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新的 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继续进行。
生产技术水平提高
生产资料/劳动力(资本技术构成)提高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资本价值构成)提高
(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并在竞争 中取胜,必然不断改进技术,提高企业的技术 装备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样,每个劳动 力所能推动的生产资料就更多,不变资本所占 比重逐渐增大,可变资本的比重相对下降,从 而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卖冰棍
前提:哥哥从母亲那里借了1.5元用于经销冰
棍,并请两位妹妹具体经营。
已知:冰棍批发价0.15元/根,销售价0.20元
/根。小孩们每次都是批发10根。
可知:
小孩每卖完一次后就能赚到:
0.20×10-0.15×10=0.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