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公司地面设备安全管理规则教学教材

合集下载

航空安保培训-地面服务部门机供品岗位课程

航空安保培训-地面服务部门机供品岗位课程
路电视监控等技防设备,灯光设置充分,无照 明死角。
2、机上用品操作流程 ➢机上用品仓库必须设置明显的消防标识,
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定期对消防器材进 行检查。
2、机上用品操作流程 出库 航班机上用品配备 ➢所有入库的机供品出于空防安全考虑,必须
在仓库内存放24小时后方能出库。机供品出 库应根据“先进先出”原则,保证机上用品 质量。
2、机上用品操作流程
➢检查完后使用有编 号的封条进行签封 。严禁未经采取安 全措施的物品和其 他无关物品装入专 用运输车辆。
2、机上用品操作流程
➢随车员与配备库工作人员共同清点机供品 数量及品种,并将清点后的机供品放置于电 子磅秤上进行称重。
2、机上用品操作流程
➢每辆配品升降车的厢体载重不得超过2.5 吨(此重量已包含三名随车员的体重),确 认无误后与配备库工作人员履行交接手续。 机供品出库应根据“先进先出”原则,保证 机上用品质量。
品及其原料采购的安全,应建立合格供货方 名录,并对其法人资格,独立承担责任的资 质进行评审。
2、机上用品操作流程
➢同时与供货方签订安全协议,承诺货物 安全,禁止在合格供方名录以外采购。
2、机上用品操作流程
➢为公司提供机上用品的单位应当对其采购 的原材料和供应品实施仪器安全检查,防止 将武器、爆炸物和其他危险装置放入航班的 机上供应品中;
2、机上用品操作流程
➢在装机时,乘务人员对提供的供应品数量、 质量进行检查,在保证无外来物的情况下, 与装机人员进行交接,并填写交接单。
2、机上用品操作流程
回收 每辆配品升降车内各类回收的机供品达到
一定数量后,包括车上剩余的备份(将备 份单放于袋内)。
2、机上用品操作流程
由当班分队长进行上 封处理并在《机供用 品配送车进出禁区工 作单》上做好登记工 作。

航空器地面服务安全手册

航空器地面服务安全手册

航空器地面服务安全手册第一章:导言1.1 航空器地面服务安全手册的目的航空器地面服务安全手册是为了确保航空器地面服务过程中的安全,为航空器以及航空服务提供全面的指导和规范。

1.2 手册适用范围本手册适用于所有从事航空器地面服务的工作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地面处理人员、机务人员、值机人员等。

1.3 定义与缩写为了便于理解与解读本手册,以下是一些常用术语的定义和常见缩写的解释。

第二章:地面服务基本原则2.1 安全第一在进行任何地面服务操作之前,安全必须放在首位。

所有工作人员都应遵循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航空器地面服务的安全性。

2.2 沟通与协作地面服务涉及多个工作环节和多个工作团队之间的配合。

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是地面服务安全的关键。

第三章:地面服务流程3.1 航空器驻场准备在航班到达之前,地面服务人员应按照相应计划进行准备工作,包括检查设备状态、准备油料、清理机舱等。

3.2 航空器停机位服务地面服务人员负责为航空器提供停机位服务,包括正确停放航空器、安排行李和货物的卸载以及检查相关设备的正常运行。

3.3 航空器加油地面服务人员应按照航空公司的规定进行航空器加油,并确保加油操作的安全和正确。

3.4 值机服务地面服务人员应对旅客进行值机服务,包括核对旅客身份、登记行李、发放登机牌等。

3.5 货物装卸地面服务人员负责航空器货物的装卸工作,并确保货物的安全和正确装载。

第四章:地面服务安全管理4.1 培训与资质地面服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培训和资质,包括航空安全知识、操作技能等,以确保地面服务的安全性。

4.2 安全检查地面服务人员应定期检查设备、器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及时报告和修复潜在的安全问题。

4.3 应急处理地面服务人员应具备应急处理的能力,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快速反应,并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旅客和航空器的安全。

第五章:风险管理5.1 风险识别与评估地面服务人员应具备识别和评估潜在风险的能力,包括但不限于天气、设备故障、人员疏忽等,并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风险。

飞机场地面服务与设施管理制度

飞机场地面服务与设施管理制度

飞机场地面服务与设施管理制度一、引言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飞机场地面服务与设施管理成为航空公司和机场管理方面关注的重点。

良好的地面服务和设施管理不仅能提升旅客体验,还能保障航班的安全、高效运行。

为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飞机场地面服务与设施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二、飞机场地面服务飞机场地面服务是指机场内为航空公司提供的各种支援服务,包括地面操作、货物装卸、旅客服务以及特殊服务等。

为了确保地面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制度必须细致地规定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设施管理机场应对各项基础设施进行全面管理和维护,包括跑道、滑行道、停机坪、航站楼等。

制度应设立相应的检修和保养计划,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并及时处理设施问题。

此外,应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

2. 航材设备管理飞机场地面服务离不开各种航材设备,如行李处理设备、牵引车辆、货物装卸设备等。

制度应规定设备的选择、购置、使用和维护标准,确保设备性能优良,并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

同时,还应设立设备故障处理机制,及时修复设备故障。

3. 地面操作流程地面服务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操作流程,例如航班接纳、交接、登机口协调等。

制度应规定详细的操作流程,并要求相关工作人员熟悉并执行,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此外,还需要明确各个操作流程的责任分工和协调机制。

4. 旅客服务优质的旅客服务是提升机场形象的关键。

制度应规定详细的旅客服务标准,包括行李寄存、信息咨询、安全检查等。

同时,还应设立旅客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旅客的问题和不满,提高旅客满意度。

5. 特殊服务对于一些特殊旅客,如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制度应规定相应的特殊服务措施和流程。

并配备专门的服务人员,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确保特殊旅客的安全和舒适。

三、设施管理设施管理是指对飞机场内各项设施进行有效、安全和经济的管理。

为了确保设施管理的有序和高效,制度必须细致地规定以下几个方面:1. 设施维护机场设施包括航站楼、登机桥、候机厅等。

飞行器地面支持设备管理制度

飞行器地面支持设备管理制度

飞行器地面支持设备管理制度一、引言随着航空技术的飞速发展,飞行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商业航空到军事航空,再到新兴的无人机市场,飞行器的安全和效率越来越受到关注。

而飞行器的正常运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面支持设备(Ground Support Equipment,简称GSE)的性能和管理。

因此,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飞行器地面支持设备的管理制度,以确保飞行器的安全、高效运行。

二、定义与分类地面支持设备是指用于飞行器的地面操作、维护、修理和测试的各种设备和系统。

这些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飞机牵引车、登机桥、飞机除冰车、电源设备、气源设备、液压设备、起落架测试设备、轮胎更换设备等。

根据其功能和用途,地面支持设备可分为以下几类:1.机场基础设施类:如登机桥、飞机牵引车等。

2.飞机维护类:如除冰车、电源气源设备等。

3.飞机修理类:如各种测试设备、工具等。

三、管理原则与目标1.安全性:确保地面支持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防止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安全事故。

2.可靠性:提高地面支持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航班延误和取消的情况。

3.效率性:优化地面支持设备的配置和使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4.可追溯性: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档案和维护记录,实现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四、管理职责与权限1.机场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地面支持设备的管理制度,监督设备的采购、使用、维护和报废等过程,组织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

2.航空公司:负责提供符合规定的地面支持设备,确保其性能和质量,配合机场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

3.设备供应商:负责提供设备的质量保证和售后服务,包括设备的安装、调试、培训和维修等。

4.使用部门:负责设备的日常使用和维护,建立设备使用和维护记录,及时报告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

五、管理流程与规范5.1 采购与验收1.采购部门应根据需求和预算,选择合格的供应商进行采购。

2.采购合同应明确设备的性能参数、质量标准、售后服务等内容。

安全教育培训课件:航空和航天的安全要求和操作规范

安全教育培训课件:航空和航天的安全要求和操作规范
培训效果评估与改进
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确保安全培 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THANKS
感谢观看
燃料和推进系统安全
确保燃料和推进系统的存储、 运输和使用都符合安全规定。
发射设施安全
确保发射设施(如发射台、控 制中心等)的结构安全,并配 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过严格的安全培训,并配
备必要的安全装备。
在轨安全
01
02
03
04
轨道监测和维护
定期监测航天器的轨道,确保 其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并处理
确保所有安全设备和应急设备都处于良好状态。
03
航空安全操作规范
01
了解天气情况和航行路线。
02
飞行中操作
03
严格遵守飞行规则和程序。
航空安全操作规范
保持与空中交通控制中心的良好沟通。 监控飞机各项参数,确保正常。 紧急情况处理
航空安全操作规范
熟悉各种紧急情况下 的操作流程。
及时、准确地向地面 报告紧急情况。
航天安全操作规范
01
返回阶段
02
03
04
确保航天器返回舱的安全回收 。
对返回舱进行详细检查,确保 人员安全。
对返回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评估任务完成情况。
04
安全意识与培训
安全意识培养
强调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培养员工安全责任感
安全意识是确保航空和航天安全的基 础,应始终牢记安全第一的原则。
鼓励员工自觉遵守安全规定,提高安 全责任感,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
地面安全
地面保障作业
1
2
确保地面人员和设备在执行作业时严格遵守安全 规定。
3

航空业地面设备操作手册及安全指南

航空业地面设备操作手册及安全指南

航空业地面设备操作手册及安全指南一、引言航空业是一个高度复杂和精细化的行业,为确保航班安全和高效运作,除了飞机本身的运行和维护,地面设备的操作和使用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航空业地面设备操作手册及安全指南,为地面工作人员提供准确的操作指引和安全常识。

二、地面设备操作手册1. 设备介绍:详细介绍各类地面设备的用途、结构和主要部件,包括推进车、行李传送带、装卸车等。

同时,还应提供设备的基本参数,如尺寸、负荷能力等。

2. 操作流程:根据设备特点,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包括开机、运行和停机等环节。

操作流程应尽可能简单明了,避免操作人员出现迷惑导致操作错误的情况。

3. 操作要点:列出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如设备启停顺序、清洁和维护等。

此外,还应提供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方法,比如设备故障、火灾等紧急情况。

4. 安全警示:在操作手册中加入安全警示标识图示,提醒操作人员遵守安全规定。

同时,对潜在的危险源进行详细介绍,并提供避免意外伤害的方法和应急处理措施。

三、地面设备安全指南1. 安全意识培养:加强地面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包括安全意识教育、紧急情况演练等,以提高员工在工作中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2. 工作场所管理:确保地面设备的工作场所干净整洁,避免障碍物和杂物影响操作。

此外,还需要注意通风、照明等方面的管理,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3. 人员防护:为地面工作人员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眼镜、手套等,以降低操作过程中的伤害风险。

同时,还要加强对员工的健康监督,确保他们的身体状况适宜从事相关工作。

4. 设备维护: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定期检查和维护地面设备,保持其正常运行状态。

对于有缺陷或存在故障的设备,应立即停用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维修。

5. 应急准备: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每个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步骤和责任分工。

同时,对地面工作人员进行应急处理的培训,提高他们在危急情况下的反应能力。

四、结语航空业地面设备操作手册及安全指南的制定和执行,对于航空业的安全和顺利运作至关重要。

建立航空器安全运营管理制度的培训课件

建立航空器安全运营管理制度的培训课件

国际安全管理经验交流
加强与国际先进航空公司的合作 与交流,学习借鉴其先进的安全 管理经验和技术。
国际安全管理培训
开展国际化的安全管理培训和教 育,提高我国航空从业人员的安 全素质和能力。
国际化安全管理
借鉴国际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和 技术,提高我国航空器安全运营 管理水平。
国际安全管理认证
积极开展国际安全管理认证工作 ,提高我国航空器的安全运营管 理水平。
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航 空器安全运营管理制度将更加完 善和科学,同时将更加注重智能 化、信息化和人性化的管理方式

航空器安全运营管
02
理制度的构建
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安全管理体系的概念
安全管理体系是一套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方法,旨在确保航空 器的安全运营。
安全管理体系的构成
包括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安全政策和目标、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等。
航空器安全运营管
04
理制度的保障措施
组织保障
组织架构
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明确各部 门职责,确保航空器安全运营管
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人员培训
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 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确保员 工能够胜任安全运营工作。
监督与考核
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对各 部门和员工的安全工作进行定期评 估和考核,确保安全工作的持续改 进。
安全管理制度的更新与完善
03
根据实际情况和行业要求,定期更新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操作规程的编制
安全操作规程的概述
安全操作规程是指导航空器运营人员执行安全操作的文件。
安全操作规程的内容
包括飞行操作规程、客舱服务操作规程、维修保养操作规程等。

安全教育培训课件航空器和飞机的安全维护和操作规范

安全教育培训课件航空器和飞机的安全维护和操作规范
寿命评估
对航空器和飞机的使用寿命进行科学评估,确保其在安全有效期内使用。
退役管理
对达到使用寿命的航空器和飞机进行妥善处理和管理,确保其不再用于飞行。
03
飞机的安全操作规范
起飞和降落操作规范
总结词
起飞和降落是飞机操作中最为关键的环 节,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确保安全 起降。
VS
详细描述
飞行员在起飞前应检查飞机的各项设备是 否正常,包括引擎、导航、通讯等系统。 起飞时,应逐步加大引擎推力,同时注意 观察塔台的指挥,确保飞机在安全的速度 和高度起飞。降落时,飞行员应调整飞机 的下降高度和速度,确保平稳着陆,并在 着陆后及时刹车和减速。
提高运营效率
保障乘客和机组人员安全
航空器和飞机的安全维护和操作规范 直接关系到乘客和机组人员的生命安 全,必须严格遵守以确保他们的安全 。
规范化的维护和操作有助于提高航空 器和飞机的运营效率,减少故障和维 修时间,降低运营成本。
02
航空器和飞机的安全维护
定期检查和维护
定期检查
按照规定的周期对航空器和飞机 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机身、发动 机、起落架、航电系统等关键部 位。
紧急情况下的操作规范
总结词
紧急情况下,飞行员需要迅速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确保乘客的生命安全。
详细描述
在紧急情况下,如发动机失效、失去控制、火警等,飞 行员应保持冷静,根据紧急程序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例如,在发动机失效时,飞行员应立即减速并寻找合适 的机场降落;在失去控制时,飞行员应尽快稳定飞机状 态,并寻找紧急降落地点;在火警时,飞行员应按照紧 急程序进行灭火并尽快降落。同时,飞行员还需及时向 地面相关部门发出求救信号,并按照应急程序组织乘客 进行紧急撤离。

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培训讲学

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培训讲学

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机场安全管理第一节机场安全管理体系第二节机场安全管理制度第三节人员资质及培训第三章民用机场使用手册第一节民用机场使用手册的编制、批准第二节民用机场使用手册的发放和使用管理第三节民用机场使用手册的修改第四章飞行区管理第一节飞行区设施设备维护要求第二节巡视检查第三节检查程序及规则第四节跑道摩擦系数测试及维护第五章目视助航设施管理第一节目视助航设施的运行要求第二节助航灯光系统的维护第六章机坪运行管理第一节机坪检查及机位管理第二节航空器机坪运行管理第三节机坪车辆及设施设备管理第四节机坪作业人员管理第五节机坪环境卫生管理第六节机坪消防管理2第七章机场净空和电磁环境保护第一节基本要求第二节障碍物的限制第三节障碍物的日常管理第四节电磁环境的管理第八章鸟害及动物侵入防范第一节基本要求第二节生态环境调研和环境治理第三节巡视驱鸟要求及驱鸟设备管理第四节鸟情信息的收集、分析与利用第五节鸟情和鸟击报告制度第九章除冰雪管理第十章不停航施工管理第一节基本要求第二节不停航施工的批准程序第三节一般规定第十一章航空油料供应安全管理第一节基本要求第二节运行安全管理第三节应急处置第十二章机场运行安全信息管理第一节基本要求第二节机场运行安全信息报告制度第十三章法律责任第十四章附则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民用机场安全、正常运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民用机场(包括军民合用机场民用部分)的运行安全管理。

民用机场航空安全保卫管理的要求按照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执行。

本规定所称民用机场(以下统称“机场”),包括运输机场和通用机场。

运输机场的运行安全管理应当符合本规定的要求,通用机场的运行安全管理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以下简称民航总局)对全国机场的运行安全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

中国民用航空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民航地区管理局)对辖区内机场的运行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航空公司安全管理操作说明书

航空公司安全管理操作说明书

航空公司安全管理操作说明书1. 引言航空公司作为提供国际和国内航班运输服务的机构,必须确保安全是其运作的首要目标。

为此,本操作说明书旨在提供一套全面、系统的安全管理操作程序,以确保飞行过程中的安全。

2. 安全管理体系航空公司应建立并维护一个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SMS),以确保所有活动都符合国际民航组织(ICAO)的标准和要求。

此体系应包括以下组成部分:2.1 安全政策航空公司应明确安全政策,并将其以书面形式通知给所有员工和相关方。

安全政策应涵盖安全目标、责任分配和安全文化的培养。

2.2 危险識别和风险评估航空公司应建立一个有效的危险識别和风险评估机制,以识别潜在的危险并评估风险水平。

这包括对飞行、地面运营、安全设备和机械设备的评估。

2.3 安全风险管理一旦危险和风险被识别和评估出来,航空公司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改变、减轻或消除这些风险。

例如,实施更严格的操作规程、进行员工培训或更新设备。

2.4 安全保障航空公司应实施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以防止非法行为、恶意破坏或其他潜在威胁对运营造成的风险。

这包括对航空器、设备和信息的安全保护。

3. 版本控制和文件管理为确保操作手册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航空公司应实行版本控制和文件管理程序。

这包括确保操作手册的更新和修订,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3.1 版本控制每个操作手册必须标明其版本号和生效日期。

任何修订和更改都必须记录下来,并准确地通知相关人员。

只有经过批准的手册才能在飞行或地面运营中使用。

3.2 文件管理航空公司应确保操作手册的管理和分发得当,以便每个人都能方便地获取和阅读。

每个操作手册都应具有统一的格式和排版,确保易读和易于理解。

4. 安全培训和教育航空公司应提供持续的安全培训和教育计划,以确保员工了解最新的安全操作要求和程序。

4.1 初始化培训新员工应接受包括航空公司安全政策、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程序的初始化培训。

他们还应受到相关设备和工具的培训。

4.2 定期培训航空公司应制定定期培训计划,以帮助员工更新对安全操作的理解。

航空公司的地面设施与设备管理

航空公司的地面设施与设备管理

航空公司的地面设施与设备管理在航空业中,地面设施与设备管理是航空公司非常重要的一环。

良好的地面设施与设备管理不仅有助于提高航空公司的效率和服务质量,还可以确保乘客和员工的安全。

本文将探讨航空公司的地面设施与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管理。

1. 航空公司地面设施与设备的分类地面设施与设备主要分为两大类:旅客地面设施和货运地面设施。

旅客地面设施包括候机楼、登机口、行李传送带、停机位等,而货运地面设施则包括货运仓库、装卸设备等。

航空公司需要对这些设施进行科学的管理,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地面设施与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地面设施与设备管理对航空公司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良好的地面设施与设备管理可以提高飞机的转场效率。

快速、高效的转场操作可以减少飞机在地面上的停留时间,提高航班的准点率。

其次,良好的地面设施与设备管理可以提升乘客体验。

舒适、方便的候机环境、顺畅的行李传送系统,都能够给乘客带来愉快的旅行体验。

同时,优质的地面设施与设备管理也能提高航空公司的形象和竞争力。

3. 地面设施与设备管理的挑战地面设施与设备管理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设施设备繁多,需要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这需要航空公司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其次,航空公司需要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法规,确保设施和设备的安全可靠。

再次,地面设施与设备管理需要与航班运营协调一致,要保证设施设备的状态与航班运行的需求相匹配。

4. 有效管理地面设施与设备的策略为了有效管理地面设施与设备,航空公司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首先,建立完善的设施与设备管理体系,包括制定相关的管理标准、流程和操作手册。

其次,进行定期的设施设备检修和维护,并建立预防性维护计划,确保设施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同时,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管理能力。

此外,航空公司可以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比如物联网、大数据等,实现设施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数据分析,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

5. 成功案例分享世界上许多知名航空公司已经在地面设施与设备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航空安全人员培训PPT课件:地面服务机上用品操作人员空防安全培训

航空安全人员培训PPT课件:地面服务机上用品操作人员空防安全培训
• 多人同时通过门禁(包括门禁处于打开状态)时,若由于人员刷卡不规 范而导致门禁系统无法正确识别刷卡信息,则视为首位刷卡人员刷卡带 人。
• 门禁使用的禁止行为 • 转借、冒用他人门禁卡。 • 刷卡带人进出门禁。 • 携带或藏匿物品通过门禁。 • 随意使用破玻璃器。 • 门禁违规的处理种类 • 警告 • 暂停门禁使用 • 取消门禁使用
➢ 行李分检装卸区: 是指对出港和进港行李进行分拣的场地。 ➢ 背景调查: 是指为确定有关人员是否适合从事民用航空相关工作或是否可以单独进入民用机场控制 区,而对其身份、经历、社会关系和现实表现等方面进行的调查。 ➢ 限制人员: 是指根据《民用航空背景调查规定》的规定,没有通过背景调查的人员。
➢ 面见审核: 是指通行证管理职能部门对申办人员及其有效身份证件、基本信息当面核实确认。 ➢ 委托单位: 是指与民航生产保障单位签订建设、委托经营或租赁等合同的单位。 ➢ 分值管理: 是指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对持证人在机场控制区内的违规违章行为的累计记 分。
1、申办单位的职责 ① 成立通行证管理领导小组,明确职能部门管理,指定通行证管理专职或兼职联络员,及时有效
完成各项证件管理工作。 ② 制定通行证管理工作实施细则,报送分局备案。 ③ 组织空防安全教育与培训,严格遵守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有关规定及本办法,及时消除危及民用
航空安全的隐患。 ④ 组织FOD管理培训和考核,致力于提升员工FOD防范意识,不断提高机场FOD防范管理水平。 ⑤ 提供的人员、车辆信息及其他材料必须真实有效,人员和车辆信息发生变化应及时报送分局。
➢对采取开箱检查等其他检查措施后,仍然无法排除疑 点的,应当在送货单上加盖安检退运标识后,做退运 处理。
➢安全检查中发现以下情况时,安检机构应当报告民用 机场公安机关处理,不得做退运处理:

航空公司地面设备安全管理规则

航空公司地面设备安全管理规则

题目:地面设备安全管理规则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东航维修单位对地面维修设备安全管理。

2 依据2.1 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T3013.10-2009《地面设备安全管理规则》3 术语和定义3.1 安全性:避免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能力。

3.2 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能力。

3.3 安全防护措施:为防止操作者工作时身体某部位误入危险区域或接触有害物质而采取的防护手段的总称。

3.4 危险区域:易发生事故或损害健康的机械内部或(和)周围某一特定空间。

3.5 危险部位:设备和工具上能引起人体伤害的地方。

3.6 机械伤害:因设备或工具的机械运动所引起的纹、辗、戳、切和碰撞等对人体的伤害事故。

3.7 安全装置:消除或减小风险的单一装置或与防护装置联用的装置(而不是防护装置)。

3.8 防护装置:采用物体障碍方式组织人体接近危险点、进入危险区域或触及危险部位的隔离装置(如防护栏等)。

3.9 地面设备题目:地面设备安全管理规则用于航空器及其零部件维修、大修、校验和测试的设备,以及通用设备(如机械加工设备、木工机械设备、飞机喷漆设备、除尘设备、吸尘设备、通风设备、梯架、升降平台等)。

4 规则4.1 设置4.1.1设备及其配套设施应适宜工作场所条件、生产劳动特定、工作性质和实际需要,并布局合理。

4.1.2.1 机械设备上有裸露的具有机械伤害危险的各种运动部件应设置防护装置和安全装置。

4.1.2.2 防护装置应满足如下要求:——结构简单,布局合理,便于安装和维修更换,并与设备匹配;——在给定使用寿命内,确保有足够强度、刚性、稳定性、耐腐蚀性、耐冲击性和抗疲劳性;——应符合GB/T 8196的规定。

4.1.2.3安全装置应满足如下要求:——光电式、感应式等安全装置应灵敏、准确;——紧急停车开关能保证瞬时动作时,终止设备的一切运动,对有惯性运动的设备,紧急开关应与制动器连锁;——机械设备上的限载、限位、报警、温控、泄压、溢流、排污、制动等安全装置应定期检查、校验和维护,不应带故障投入使用。

地面设备管理制度内容范本

地面设备管理制度内容范本

####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地面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地面设备的采购、使用、维护、检修及报废等各个环节。

#### 第二章设备采购与验收第三条设备采购前,应由设备管理部门根据生产需求和技术标准,编制采购计划。

第四条采购的设备应具备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并符合公司生产需求。

第五条设备采购后,设备管理部门应组织专业人员对设备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 第三章设备使用与操作第六条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独立操作设备。

第七条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违规操作。

第八条设备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第九条严禁在设备运行时进行维修或保养工作。

#### 第四章设备维护与保养第十条设备维护保养应按照设备制造商的维护保养计划进行,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第十一条每月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二条定期对设备进行润滑、紧固、清洁等保养工作。

第十三条设备更换部件或进行大修时,应选用与原设备相符的合格产品。

#### 第五章设备检修与报废第十四条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进行检修,确保设备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第十五条检修人员应严格按照检修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检修质量。

第十六条设备达到使用年限或因故障无法修复时,应进行报废处理。

第十七条报废设备应由设备管理部门进行鉴定,经批准后方可报废。

#### 第六章安全管理第十八条设备操作人员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第十九条设备操作区域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第二十条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 第七章奖惩第二十一条对在设备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部门给予奖励。

第二十二条对违反本制度规定,造成设备损坏或安全事故的个人或部门,给予相应的处罚。

#### 第八章附则第二十三条本制度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民用航空机场安全管理培训课程课件

民用航空机场安全管理培训课程课件

机场安全宣传与教育
1 2 3
安全宣传渠道
通过机场内部网站、宣传栏、海报等多种渠道, 广泛宣传安全知识和理念,提高员工对安全的认 识和重视程度。
安全教育活动
定期组织各类安全教育活动,如安全知识竞赛、 安全讲座等,激发员工学习安全知识的热情和积 极性。
典型案例分析
针对机场内外部发生的典型安全案例进行深入剖 析,引导员工从中吸取教训,增强安全意识,避 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级预案、二级预案等。
预案内容
包括应急处置程序、救援措施、 资源调配方案等,确保预案的针
对性和可操作性。
预案培训与演练
对应急预案进行培训和演练,提 高应急救援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机场应急设施与设备
应急救援设施
包括消防设施、医疗救护设施、 应急照明设施等,确保在紧急情 况下能够及时投入使用。
应急救援设备
民用机场的结构
民用机场由飞行区、客货运输服务 区和机务维修区三个部分组成。
民用航空法规概述
民用航空法规的定义
指调整民用航空活动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民用航空法规的体系
由国际法和国内法两大部分组成,其中国际法包括国际条 约和国际惯例,国内法指各国制定的有关民用航空方面的 法律、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
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文化理念,通过培训课程,引导员
工将安全放在首位,培养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03
安全文化建设措施
通过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全宣传教育等手段
,逐步建立机场安全文化体系,营造全员参与、共同维护的安全文化氛
围。
机场安全培训计划与实施
安全培训需求分析

航空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航空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航空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一、引言航空业务涉及到大量的设备和工具,在操作过程中必须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操作的准确性,以保障飞行安全。

本文旨在制定航空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规范操作流程,减少人为失误,确保飞行任务的顺利进行。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航空公司和相关机构的工作人员,包括飞行员、机务人员、地面工作人员等。

三、设备安全操作规程1. 设备检查在每次航班起飞前,必须进行设备检查。

包括但不限于:- 检查飞机外部是否有明显损坏或异物;- 检查发动机、翼尖、襟翼等部位是否完好;- 检查仪表板是否正常工作;- 检查应急设备是否完备并处于可用状态。

2. 设备操作在进行设备操作前,必须获得相关的操作资质和培训。

操作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事项:- 严格按照设备操作手册进行操作;- 不得随意更改设备的设置或参数;- 在操作设备时,应专注于任务,不得受外界干扰。

3. 紧急情况处理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操作人员必须能够迅速、准确地应对。

处理紧急情况的步骤包括但不限于:- 立即通知机组长或相关负责人,并向机组报告情况;- 根据紧急情况,遵循相应的应急预案;- 操作救生设备和应急设备,确保乘客安全疏散和自身安全。

4. 设备维护航空设备的维护是确保其安全性和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维护人员需遵守以下规定:- 定期检查设备,并按照维护计划进行维护;- 及时更换老化或损坏的部件,确保设备的可靠性;- 记录维护工作和维修情况,以便日后审查和追溯。

5. 设备质量管理设备质量管理是确保航空设备安全运行的保证。

管理人员需采取以下措施:- 对设备供应商进行评估,确保设备质量可靠;- 在设备采购前进行试用和测试,验证设备的性能;- 建立设备质量档案,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修记录。

四、培训与监督为确保航空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的有效实施,必须进行专业培训和定期监督。

培训和监督流程包括以下环节:1. 培训计划的制定:确定培训内容和培训对象,制定培训计划;2. 培训实施:按照培训计划,开展相关培训活动,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3. 监督与评估:通过监督和评估措施,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4. 知识更新:定期更新培训内容,使之符合最新的技术和要求。

中国民航行业标准地面安全3011和管理规范3010车辆相关部分

中国民航行业标准地面安全3011和管理规范3010车辆相关部分

民用航空器维修地面安全3011和管理规范3010MH/T 3011.3——2006民用航空器维修地面安全第3部分:民用航空器的牵引1 范围MH/T 3011的本部分规定了民用航空器(以下简称航空器)牵引的安全规则。

本部分适用于航空器的牵引。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MH/T 3011的本部分。

2.1净距net clearance两物体最近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2.2复杂区域comPlex area无滑行线、小于安全距离和进出机库的区域。

2.3机坪ramp在陆地机场上划定的一块供航空器上下旅客、装卸货物或邮件、加油、停放或维修之用的场地。

2.4障碍物lmpediment位于供航空器地面活动的地区或突出于作为保护飞行中的航空器的规定面的、一切固定的(临时或永久的)和可动的物体,或这些物体的一部分。

2.5机坪滑行道ramp taxlway位于机坪上供航空器滑行穿过机坪的通道。

2.6机位滑行道parking area taxiwag机坪上只作为供航空器进人机位用的滑行道。

2.7机上人员onboard personnel牵引航空器时,在航空器上进行操作的机组人员或维修人员。

3 人员资格和设备要求3.1 牵引车的驾驶员应:—持有国家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颁发的准许驾驶大型货车及以上车型的机动车辆驾驶证和该机场民航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颁发的“中国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机动车驾驶证”及牵引车上岗证;——熟知牵引航空器的程序;——熟知所牵引航空器有关的技术要求(如维修手册中规定的航空器转弯角度、牵引速度、翼展、高度、转弯销等);——熟练掌握车内通信联络设备的使用;——熟知机场内的各种标志(指示灯、标志线)。

3.2 指挥员、机上人员和监护人员应具有维修人员上岗资格。

3.3 对牵引设备的要求如下:——牵引车应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刹车性能良好;——车上应配置处于使用状态的对讲机和其他联络设备;——应有机场车辆通行证;——牵引车和牵引杆应符合所牵引航空器的要求;——应定期检修、保养牵引设备,并保存维修记录。

第六章 地面设施和保障系统

第六章 地面设施和保障系统

第六章地面设施和保障系统6.1 飞机地面设施与保障系统除少数小型无人机可通过弹射装置弹射起飞和伞降着陆、直升机应急情况下的着陆与外,大部分航空器的起飞与着陆都需要专门的机场、着陆引导系统和菘他保障设施。

飞机飞行过程中也需地面引导并进行空中交通管制。

6.1.1机场机场是代飞机起飞、着陆、停放、维护,并有专门设施保障飞机飞行活动的场所。

根据机场的用途可分为军用机场、民用机场和专用机场;按照跑道和其他设施条件及使用特点,机场可分为永久性机场和临时机场;根据机场所在的海拔高度,还有平原机场和高原机场之分;按照机场跑道的长度和承载的能力、地面设施的完善程度以及机场区域的大小等特点,还可将机场分为若干个等级。

比如我国将机场分为一、二、三、和四级,其中四级机场只供初级教练机和小型通用运输机等轻型飞机使用。

机场区域由地面和空中两部分组成,地面部分包括飞行场地、技术和生活服务区;空中部分包括起落航线和其他飞行空域。

飞行场地通常包括跑道、滑行道、迫降场和停机坪。

跑道直接供飞机起习滑跑和着陆滑跑用。

机场一般应至少有一条跑道,保证飞机可以从两个相反的方向起飞和降落,主跑道通常沿机场所在地区的常年风向修建。

根据机场的用途和机场所在地区和海拔高度不同,跑道长度也不一样,但大多在1 000~5 000 m范围内,宽度从45~100 m不等。

跑道道面机的载荷分布到一个较大的面积上去。

其他道面抗弯曲能力差。

一般为小型和轻型飞机使用。

在跑道的两端和两侧都有安全地带,分别称为端保险道和侧保险道。

保险道为坚实土质道面,其作用为防止或减缓飞机在起飞、着陆时因中断起飞等原因冲出跑道,提前接地,或偏离跑道造成的事故。

停机坪是为停放、维护飞机和进行飞行准备而铺筑的场地。

滑行道连接跑道与停机坪,供飞机滑行或牵引之用,一般把与主跑道平行的滑行道叫主滑行道,其他的叫联络道。

机场还设有迫降场,位于主跑道一侧,一般为经过平整和碾压的土质场地,长度与跑道相同,供飞机在放不下起落架或其他紧急情况下强迫着陆用。

地面队管理制度

地面队管理制度

地面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地面队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确保航班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地面队的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航班代理、货物处理、机场服务等各项工作。

第三条地面队管理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并根据公司要求制定具体策略和流程。

第四条地面队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服务至上”的原则,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规范。

第五条公司应建立健全地面队管理体系,规范操作流程,保障服务质量。

第六条地面队管理应注重团队协作,提高工作效率,确保航班正常运行。

第七条地面队管理应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素质,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第八条地面队管理应重视安全风险,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航班运行安全。

第二章地面队组织结构和职责第九条地面队应按照公司的管理要求,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

第十条地面队应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建立健全的工作责任制度。

第十一条地面队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畅通。

第十二条地面队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章地面队工作流程第十三条地面队应根据航班计划,合理安排工作任务。

第十四条地面队应加强航班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确保准确无误。

第十五条地面队应确保货物的安全和有序运输,及时妥善处理异常情况。

第十六条地面队应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保障航班的正常运行。

第十七条地面队应做好客户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良好形象。

第十八条地面队应加强对设备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第四章地面队安全管理第十九条地面队应加强对安全风险的防范,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安全隐患。

第二十条地面队应做好应急预案和演练工作,确保在突发状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处置。

第二十一条地面队应做好航班和货物的安全检查工作,确保航班安全。

第五章地面队绩效考核第二十二条地面队应根据公司的考核制度,对员工进行绩效评定。

第二十三条地面队应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第二十四条地面队应定期对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发现并解决问题。

第六章地面队纪律管理第二十五条地面队应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工作纪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东航维修单位对地面维修设备安全管理。

2 依据
2.1 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T301
3.10-2009《地面设备安全管理规则》
3 术语和定义
3.1 安全性:
避免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能力。

3.2 可靠性:
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能力。

3.3 安全防护措施:
为防止操作者工作时身体某部位误入危险区域或接触有害物质而采取的防护手段的总称。

3.4 危险区域:
易发生事故或损害健康的机械内部或(和)周围某一特定空间。

3.5 危险部位:
设备和工具上能引起人体伤害的地方。

3.6 机械伤害:
因设备或工具的机械运动所引起的纹、辗、戳、切和碰撞等对人体的伤害事故。

3.7 安全装置:
消除或减小风险的单一装置或与防护装置联用的装置(而不是防护装置)。

3.8 防护装置:
采用物体障碍方式组织人体接近危险点、进入危险区域或触及危险部位的隔离装置(如防护栏等)。

3.9 地面设备
用于航空器及其零部件维修、大修、校验和测试的设备,以及通用设备
(如机械加工设备、木工机械设备、飞机喷漆设备、除尘设备、吸尘设备、通风设备、梯架、升降平台等)。

4 规则
4.1 设置
4.1.1设备及其配套设施应适宜工作场所条件、生产劳动特定、工作性质和
实际需要,并布局合理。

4.1.2.1 机械设备上有裸露的具有机械伤害危险的各种运动部件应设置防
护装置和安全装置。

4.1.2.2 防护装置应满足如下要求:
——结构简单,布局合理,便于安装和维修更换,并与设备匹配;
——在给定使用寿命内,确保有足够强度、刚性、稳定性、耐腐蚀性、耐冲击性和抗疲劳性;
——应符合GB/T 8196的规定。

4.1.2.3安全装置应满足如下要求:
——光电式、感应式等安全装置应灵敏、准确;
——紧急停车开关能保证瞬时动作时,终止设备的一切运动,对有
惯性运动的设备,紧急开关应与制动器连锁;
——机械设备上的限载、限位、报警、温控、泄压、溢流、排污、
制动等安全装置应定期检查、校验和维护,不应带故障投入使用。

4.1.3 机械设备周围应有留有工作者从事生产活动的安全距离。

4.1.3.1 机械设备外缘与墙壁或其他固定物之间,无工作地时,间距应不小
于0.5m,有工作地时应不小于1.2m。

4.1.3.2 机械设备之间,无工作地时,间距应不小于0.8m。

其中一台有工
作地,又有行人定期通行时,间距应不小于 1.2m。

两台相对面均
有工作地时,间距应不小于 1.5m;两台向对面均有工作地,又有
人行通行时,间距应不小于1.8m。

4.1.3.3 车间内人行通道应不小于1.0m,电瓶车单行通道应不小于1.8m,
电瓶车对开通道应不小于 3.0m,叉车或汽车开进车间,其通道不
应小于3.5m。

4.1.4 设备设置或改造时,直线运动部件之间或直线运动部件与静止部件之
间的安全距离应符合GB/12265.3的规定。

4.1.5 2m(含)以上具有坠落危险的工作场所,应设置永久性或临时性便
于使用和维修的上下扶梯、工作平台、鞍桥以及相应护栏、护网、系挂装置等安全防护装置,并应满足下述要求:
a) 具有足够的强度、刚性和稳定性、平台地板、伸缩踏板、悬臂踏
板、扶梯踏步等,在额定载荷;
b) 满足工作者从事生产活动的需要,平台、踏板、踏步、护栏等的
构造应符合GB 4053.2〜GB4053.4的规定;
c) 与航空器之间保持一定间隙或软接触;
d) 组装后应联接牢固,不应有虚接、松动等缺陷;
e) 可移动的维修梯架和升降工作平台应有锁定装置,放置机坪时应
具有抗风载能力;
f) 升降机构应定期检査和维护,保证安全使用状态;
g) 标示额定载荷、重心、自重及安全注意事项等铭牌,铭牌位置应
明显。

4.1.6 工作位置离地面20 m (含)以上时,应配备载人载物的升降设备。


降设备除应满足运动平稳、限位准确和锁定可靠的技术条件外,还
应符合4.1.5的规定。

4.1.7 与设备配套的泄压、溢流、液位、温控、限位、制动、报警、节门和
监视仪表等安全附件(随机附件除外)的设置,在满足设备技术要
求的情况下,还应便于使用、观察、维修、调试和更换,附件动作
时不应危及周围人员和损坏设备设施。

4.1.8 压延机、冲压机、剪板机、弯板机等机器设备的旋压部分或剪口应
按国家相应的安全技术标准设置防止人体任何部位误入或误入自动
停机的安全防护装置。

4.1.9 使用中存在物理性、化学性污染的设备、设施,应采取净化措施,
做到不污染工作场所和达标排放。

4.1.10设置非属国家认定的特种设备,而又具备类似特种设备功能的设备,
应参照国家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规定自行管理。

4.2安装
4.2.1 遵循产品出厂技术文件的安装要求和劳动保护及环境保护法规的规
定实施安装。

对生产正常运行起重要作用的设备,应有完整的安装
技术文件资料和竣工图。

4.2.2 特种设备的安装应由得到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许可的安装单位承担,安
装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安装质量。

4.2.3 竣工后,经调试和监测达到产品给定性能技术参数和职业安全卫生标
准,并验收合格,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

特种设备安装验收应有所
在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参加。

4.3使用
4.3.1应严格遵照产品出厂技术文件中有关安全使用的要求,制定安全操作
规程,并培训操作者和维修人员。

4.3.2凡属国家规定取证上岗操作的设备,操作者应持证上岗,无证或未取
得正式操作证的人员不应独立操作。

4.4管理
4.4.1在生产运行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设备(含特种设备)和职业安全卫生设
施应建立技术管理档案。

档案内容主要包括生产厂家、出厂日期、
安装投产日期、主要性能数据、使用寿命、检验周期、安全技术参
数、维修纪录、产品合格证等文件资料,随机图纸及其他随机文件也
应载入档案。

4.4.2凡属国家规定取证使用的设备,应按规定报装,办理登记建档手续,
获准取证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

4.4.3 建立健全设备设施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安全操作规程、检査检测
制度、保养与维修制度等。

4.4.4 设备及配套设施经过维修或技术改造,达不到原技术性能、不能满足
所在场所的职业安全卫生要求及不能保证安全运行状态的,应及时
更新。

4.4.5 设备及其配套设施降级使用或变更使用状态,应经过企业技术主管部
门技术论证,设备主管部门和职业安全健康主管部门认可方可实施。

4.4.6 操作人员应经过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和专业培训,掌握设备设施的基本
结构、主要性能、操作方法和程序、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措施,并应建立考核制度。

4.4.7 与设备配套或配置的各种安全附件、安全装置和防护装置,应定期校
验和维修,保证其处于安全可靠的使用状态。

4.4.8 液体或气体的输送管道应按GB 7231的规定涂饰基本识别色。

管路
总控制室应设置网络图,表明介质流向、节流、分流和控制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