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活动剥花生(三篇)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活动剥花生(三篇)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活动剥花生(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活动剥花生(三篇)目录: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活动剥花生一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计算教案数学宫二

幼儿园大班儿歌教学活动对数歌三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活动剥花生

活动目标:观察花生果的特征,了解花生果的用途。记录剥花生仁的情况,学习简单的统计数据的方法。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花生人手10颗,点心盘和小碗人手一个,记录表人手一张。

智能ab猜试题。花生类食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察花生果的外形。

1.以猜谜导入:小朋友都喜欢猜谜,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请你猜一猜,小耳朵听好了。“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谁猜出来了?

2.你是怎么知道的?请幼儿解释谜面。我们来看看,花生的外壳怎样?里面呢?打开后,里面有什么?学习花生仁(了解花生的外形特征)

二、剥花生

1.小朋友真棒,不但能猜出谜语,而且还能说出理由,那是不是每颗花生里面都睡了一个花生仁呢?那你来猜猜看,这颗花生里面有几颗花生仁?(幼儿猜测)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怎样就能知道了?(剥开来看一看)

2.你们想不想剥花生呢?今天我们一边剥花生还要一边记录,怎么记呢?(出示记录表)这里有一张记录表,上面有两排格子,这一排是告诉你要剥10次花生,下面这一排是让你填花生仁的颗数,如果第一次剥出2颗花生仁,你就在第一个格子里用2来表示,第2次剥

出3颗来,你记在哪里呢?好的,小朋友在剥的时候要剥一次记一次,一直到剥完为止,剥下来的壳放在中间的盆子里。你会不会玩?你能

不能一边剥一边吃?

好,现在开始吧!

3.请幼儿剥花生,一边剥一边进行记录。

4.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记录剥下的结果。

5.鼓励已剥完的幼儿说说游戏结果。

6.统计数据。

交流:小朋友,花生都剥好了吗?你能不能把记录的结果告诉大家?(能,请个别幼儿介绍)

a、今天,小朋友真聪明,不仅会剥花生,还把花生仁的颗数都记录了下来,知道了一颗花生里面有的是1颗仁,有的是2颗花生仁,还有3颗的。那在你剥的10颗花生中每种有几颗呢?我们把它来统计一下好不好?

你们看,老师也剥了10颗花生,我也把它记下来了,那来看看,1颗花生仁的我剥到了几次?(数数看)把它记在哪里(一颗花生仁的地方),2颗花生仁的剥到了几次?怎么记呢?3、4颗有几次?记在哪里?

b、小结:好现在我已经把我剥的花生统计出来了。(老师指着

记录表说一遍)

c、小朋友会不会把自己的记录结果也统计一下呢?(会)请小朋

友试一试,看看你统计下来,那种花生仁的最多?

d、幼儿统计,教师指导。

e、交流:你统计的结果怎么样?谁愿意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几颗花生仁的最多?(幼儿讲述)还有谁愿意来说一说?

f、其他小朋友,你的呢?把你的记录表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听,告诉他,你的是哪种花生仁的最多?(下位交流)

三、了解花生的用处。

1.小朋友真棒,通过统计,发现了2颗花生仁最多,那花生有什么用呢?(幼儿自己说)

2.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那花生仁除了可以吃,可以榨油,那它的壳和衣有没有用呢?让我们来听听花生自己是怎么说的吧!(另一位老师来扮演花生讲述)

3.原来花生的本领这么大,它浑身都是宝,你们记住了吗?

四、游戏:智能ab猜

1、下面我们就来玩一个关于花生秘密的游戏,叫智能ab猜。

2、我说一句话,如果你觉得a的答案对,你就站在a这一边,如果你觉得b的答案对,你就站在b这一边。选对的小朋友就可以得到一朵笑脸花,所以,你一定要听清楚了以后再选,看看谁能全部答对?听明白了吗?好,游戏现在开始。

幼儿园大班剥花生教案

幼儿园大班剥花生教案 教案一:剥花生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数字、符号记录花生的数量及剥花生仁的情况。 2、了解花生的用途及特征。 活动准备: 1、花生果每人一盘(10粒左右,花生仁的数量为1-3不等)。

2、每人一支铅笔、两只空盘子、记录表格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1>猜谜导入:老师今天带来一首谜语,小朋友们想不想猜一猜。(想)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小朋友们猜猜是什么呢?(花生) 小朋友们猜的对不对呢?(出示一个花生剥开让小朋友观察,花生宝宝住在这个麻屋子里,然后让幼儿观察里边的花生仁)小朋友们真聪明,那你们想不想和华师做朋友呢?(想)

二、基本部分: 1、剥花生 a、师:小朋友们都知道花生宝宝住在一个麻屋子里,有的屋子住着一个花生宝宝,有的屋子里住着几个花生宝宝, 老师今天也为你们这帮了花生屋子,你们想不想知道你们的花生屋子里住了几个花生宝宝?(想) 师:那么我们现在来数数我们的花生屋里住着几个宝宝, 在数的时候老师要求小朋友剥开一个花生屋子后一个一个仔细数,然后数清楚记录在记录表后再取第二个花生屋子。 b、出示记录卡

教师岀示教具记录表,幼儿仔细观察。 师:小朋友们仔细看看这张表上面都有是你,它们都表示什么?(花生宝宝,花生仁,还有花生屋子) 师:小朋友们说的很好,都不是完全正确,我们来一起观察下,这张表里有花生屋子,花生宝宝,还有数字,IJO的数字表示有十间屋子。 c.小朋友们认为怎样记录呢?是剥完一起记录还是剥一个记录一次?(剥一个记录一次) 2.小朋友在剥花生时老师还有几点要求: a>安静操作,仔细认真数清楚。 b、剥完的花生皮放在中间的大盘内。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学设计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不同形状正确的判断观察者所在位置; 2、让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大班数学教案:小鸭侦探 准备活动: 课件、积木、小茶壶、勋章、小五星活动步骤: 一、兴趣引入 动物王国有一名著名的小鸭侦探这几天动物王国出了一系列的盗窃案大象博士家的一把名贵茶壶丢失了让我们一起来破案好 二、活动展开 小鸭侦探已经忙了好几天了也找到了4把与丢失的茶壶差不多的茶壶这是他拍回来的照片下面让我们一起帮小鸭侦探把丢失的茶壶找出来吧 (一)方法呈现 1、学生4人小组交流取出准备好的小茶壶每个人在观察后说说自己看到的形状然后交换位置说说看找出那把失窃的茶壶幼儿教案《大班数学教案:小鸭侦探》 2、学生观察、讨论结果并说说为什么

3、教师引导学生小结观察中发现的内容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小鸭侦探:谢谢大家帮我找回了丢失的茶壶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和我一样做个名侦探做一个好侦探的一个首要条件就是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下面就让我来考考大家做得又对又快的小朋友我就给他带上一颗智慧星 (二)体验方法 1、第一排的物体与第二排的个图形有联系说说有什么联系 2、摆摆、说说从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是一样的 3、想想、画画(从上面看图形、从前面看图形) 4、比一比看谁的方法最多用6块积木摆两个图形你能摆出几组从上面往下面看一样的图形 三、拓展活动: 小鸭侦探:小朋友们可真聪明啊!我现在就带你去破案你们愿意表现最出色的小朋友在破案后我要授予他小鸭勋章 1、我已经在小偷房子外边埋伏好几天了终于找到小偷藏脏物的房子的门其中三扇有机关只有一扇门很安全那是一个门呢 2、终于走进小偷藏脏物的房子了可是小偷将茶壶装在箱子里房子里又有许多箱子究竟在里呢这是我在藏有名贵茶壶的箱子上面、前面、左面拍到的照片让我们一起根据这些照片找到大象博士的茶壶吧 3、我们用集体的智慧终于找到了丢失的茶壶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抓小偷吧快看小偷逃跑了我拍到了两张照片请你想一想小偷有可能跑到儿去了

大班数学:剥花生

大班数学:剥花生 大班数学:剥花生 活动目标: 1、感知花生的构造,知道花生中花生仁的数量是不同的。 2、学习用数字、符号记录花生仁的数量。 3、尝试有计划、有条理地进行剥花生和做记录的活动。 活动准备: 每桌一盆花生40颗左右,记号笔、幼儿用统计表、教师记录大表、小碟子若干、废旧纸盒若干。 重点:学习用数字、符号记录花生仁的数量。 难点:学习统计数据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发幼儿的兴趣。 1、师:“秋天到了,很多果实都丰收了,请你们猜猜我说的这个谜语是哪种果实?麻房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谜语) (一)观察花生。 1、师:“哇,你们太厉害了!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许多的花生,请你们观察盘中的花生,说说他们有什么不同。(比较花生的大小、长短、外形) 2、师:“你能猜对每颗花生里面会有几颗花生仁?”(猜测) 2、师:“选一颗花生果,先猜猜里面的颗数,再剥开看看自己对了吗?”(验证) 二、讨论花生的记录方法,并记录花生仁的个数。

1、师:“请你想一想怎样才能记清楚每个花生里有几颗花生仁呢?如:第一颗,第二颗,第三颗有几颗花生仁呢?” 每人选5颗花生分别放在分类盒的5个格子里,从有小花的格子开始剥。 2、介绍记录表,知道如何记录。 师:“老师这有一张记录表,请看清楚老师是怎么记录的。你的记录方法也可以和老师的不同。” 3、教师讲解示范如何记录,并请个别幼儿示范。 4、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保持桌面和地面的干净。) 注意观察个别幼儿剥与记的方法和步骤,了解幼儿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统计花生仁数量。 引导先完成的幼儿观察自己的记录单,找找花生仁数量相同的记录有几次。 1、教师示范统计所选5颗花生中,1个花生仁,2个花生仁,3个花生仁,4个花生仁的花生各有几个,用数字记录在“一共”一栏中。 2、幼儿统计自己的记录表。 3、师统计全部幼儿的数字。(看看全班幼儿所剥花生个数最多的是那种?) 四、分享交流 1、请个别幼儿说出自己记录的数字或符号表示什么意思。 2、品尝自己剥的花生。 《剥花生》教学反思: 本次的“剥花生”活动,目的是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中,尝试学习用数字、符号来记录花生的数量,感知发现花生果里花生仁数量的不同。通过活动更让幼儿感受到劳动的乐趣,并与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统计记录数据小朋友还是第一次尝试,活动中首先以猜谜语引出花生,然后我剥开花生,让幼儿观察花生的结构和特征。再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交流说说花生的用途,顾怡、潘叶彤、宋泽宇等几名幼儿知道花生除了可以吃,还可以做糕点,庹春露小朋友还知道花生可以榨油烧菜吃。

2020幼儿园大班综合-剥花生(四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综合-剥花生(四篇)目录: 幼儿园大班综合-剥花生一 幼儿园大班综合-动物气象预报二 幼儿园大班综合-合作真快乐三 幼儿园大班综合-向日葵四 - 1 -

幼儿园大班综合:剥花生 目标: 1、观察花生果的特征,了解花生果的用途。 2、通过目测,给花生按单双数分类。 3、学会自己收拾东西,体验劳动的乐趣。 准备:花生若干,花生食品若干碟,小猴及小老鼠袋偶各一只 篓子若干,上面贴有单双数标记。磁带《幸福拍手歌》 过程: 一、找花生 1、故事导入。“这是谁呀?瞧它多着急呀,它在找什么呢?”哦,原来它在找花生呢! 在小猴家旁边的地里,种了许多花生。花生开花了,一朵朵金 黄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格外鲜艳。 小猴问好朋友小老鼠:“这是什么花呀?”小老鼠说:“这是 花生的花,到了秋天,会结花生,花生可好吃啦。!”小猴很高兴,他想:等花结了果,我就把花生摘下来,留着冬天吃。 小猴每天都到田里去,看看结花生了没有。 他等呀等啊,等到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 小猴感到很奇怪,自言自语地说:“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 2、教师讲述完故事,“你们想想,花生可能藏到哪里去了呢?”幼儿积极想象。 3、小猴一气之下,把花生全拔了出来,这时他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瞧!(教师出示整株花生)花生在哪里?(结在地里) 5、小结:原来花生和其他的植物不一样,它的花谢了以后,就伸到泥土里,然后就慢慢长出花生来了。哦,不是谁摘走了花生, 而是花生落到了地里,所以我们又叫它“落花生”。 二、摘花生 请小朋友一起来帮小猴摘花生。摘下来的花生放到你的小碗里。我们丰收啦! 2 / 9

大班数学:剥花生.doc

大班数学:剥花生 活动目标1.感知花生的构造,知道花生中花生米的数量是不同的。2.学习用数字、符号记录花生米的数量。3.尝试有计划、有条理地进行剥花生和做记录的活动。活动准备1.每桌一盘花生、操作盒。2.幼儿记录表、铅笔、橡皮人手一份。3.教师记录样表、电视机、实物展示台。活动过程:一、集体活动1.猜猜花生有几颗。观察盘中的花生,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可比较花生的大小、长度、外形等)2. 你能猜对这颗花生里有几粒花生米吗? 让幼儿猜,然后老师剥开证实后在作业纸上进行记录。3.请幼儿每人剥开一颗花生,数一数有几粒花生米,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在上面的表格中。幼儿剥开花生证实一下,并记录在表格的上面空格里。通过剥一剥让幼儿自己证实一下猜测结果。了解到花生中花生米的数量是不同的。师小结:刚才张老师剥到的这颗花生里面有3粒花生米,xx剥到的有2粒花生米,xx的有1粒花生米,这一颗颗花生它里边的花生米数量是不同的。二、讨论记录的方法。小朋友我们要剥很多颗花生,想一想怎样才能记清楚第一颗花生果里有几粒花生?第二颗中有几粒,第三颗中呢?——怎样记录?是三、介绍记录表,示范记录方法: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一张记录表,看看记录表上有什么?横的每一格中有什么?(一粒花生、两粒花生、、、、四粒花生);师:横的格子是花生标记。我们再来看看竖的格子里写了什么?(第1颗、第2颗、、、、第5颗)最下面一格是(总计)。就是说我们要做好这张表格,要剥几颗花生?(5颗)对了,我们要剥5颗花生。师:竖的格子写着1-5颗花生和总计。现在老师

剥第一棵花生,剥到了一粒花生米,先看横格子花生米的标记一粒的在这里,再看竖格第一棵在这里,那就在这里打上勾,再剥第二棵,剥到了3粒,老师应该记录在表格那里?幼儿答后。师:为什么要记录在这里(让幼儿说出剥得是第二棵花生,有三粒花生米,师出示一张完整的记录表,讲述剥第三、第四棵花生的情况。师:现在我们看下面这一行总计,有谁知道知道老师为什么在这里写上1,就是说剥了5颗花生,里面有一粒花生米只剥到了一次,那么这总计的第一格就是写上数字1,其它几格方法同上。四、幼儿操作记录花生的颗数请小朋友每人选五颗花生,把他们分别放在自己的操作盒里。把花生果剥开,数数里面有几颗花生米并记录在记录纸上。要剥一颗记录一次,按顺序记录,5颗花生全部剥好记录好,再进行总计。(就是把每颗花生剥到的次数加起来用数字来表示)1.注意观察每个幼儿剥与记的方法与步骤,了解幼儿解决问题的策略。2.引导先完成的幼儿观察自己的记录单,找找花生果里花生米数量相同的记录有几次。3.带领幼儿互相观察记录的结果。4.请个别幼儿说出自己记录的数字或符号表示什么意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优质课

计意图 5岁~6岁的幼儿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能分析、理解事物间的相应关系,懂得初步的推理、假设:同时他们渴望成功,对抽奖类充满神秘感的游戏极感兴趣。我园旁边有家超市不时以各种抽奖游戏开展宣传活动,我班大多数孩子都玩过。曾经经历过这种游戏,却一直未能得奖或者总是不能拿到大奖的孩子,往往都会感到奇怪、不解,甚至沮丧,产生挫败感。为了帮助幼儿“揭开谜底”,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感受概率,正确认识生活中很难抽到大奖的现实。 2.学习推理,会对事件的可能性做出相应判断,并能说明理由。 3.根据自己的意愿与想法制作转盘,并用清晰简练的语言说明设计意图。 活动准备 摸球抽奖工具(1个摸袋、8个橙色乒乓球、1个白色乒乓球)、转盘抽奖工具各1套,依据2个游戏设计的统计纸和与统计纸相配对的色笔各一套,2种糖果奖品,已裁好的圆形卡纸人手1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好奇 教师鼓励孩子根据过去的生活经验回答问题:你们玩过抽奖游戏吗,是怎么玩的?老师昨天也玩了3次,为什么总是拿不到奖呢? 教师承接孩子的回答,适时拿出魔术袋,引出活动内容:今天我

们也来玩两个抽奖游戏,找找为什么总拿不到一等奖,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二、游戏进入学习 游戏一:转转盘 教师出示转盘:这是转盘,观察一下,上面有几种颜色?想一想,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可能会指在哪里?(如果幼儿只说停在某一种颜色上,继续追问:能肯定吗?那应该怎么说?教师再次引导孩子用“可能”推断游戏结果,如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可能会指着红色。可能会指着黄色,还可能会指着蓝色。) 教师:是不是真的会出现这些情况?请A组8个小朋友轮流拨动转盘试试看。每个人只转1次,注意观察每一次转动停止后,指针指在哪里?(教师在统计表上帮助记录。) 教师引导孩子观察统计表并讨论: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曾经指过哪里?指着哪里的机会最多,为什么? 游戏二:摸球 教师出示摸袋:这个游戏的名字叫摸球。魔术袋里有许多乒乓球,摸出白球有奖,摸出黄球没奖。待会儿B组8个小朋友一个一个依次上来摸球,摸球后请在色球下面的竖线上画上相应颜色的圆圈。(幼儿依次玩摸球游戏,并记录游戏结果。)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统计表:让我们看看有多少人的梦想能成真。教师用油笔把统计结果写在横线上,如果有孩子梦想成真,则请获奖孩子原地起立接受大家的祝贺。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排序

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排序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对排序(即序列)处于探索的状态,他们在游戏的时候,常常会很有兴趣地或按颜色或按形状有规律地用间隔排列的方法穿木珠,玩积木,拼搭玩具等。为了引导幼儿将这些经验加以统合整理,使幼儿对物体按规律排列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形成初步的逻辑思维,我们根据大班幼儿的发展水平,提供多元的排序材料,引导孩子自己动手给材料排队,学习从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并探索和发现各种不同的排序规律,促进幼儿观察、比较、思考及创造能力的发展,提高幼儿的思维水平。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自由排序,让幼儿在自由的探索活动中,尝试和发现不同的排序方法,并体验排序活动的乐趣。 2、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3、了解排序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并学习将排序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活动准备: 排序材料:积木、几何图形、吸管、数字卡、玩具等等。 日常用品:有关排序图案的衣服、杯子、帽子、项链、毛巾、建筑物等等。 活动过程: 一、玩“给物品娃娃排队”的游戏,让幼儿按自己的兴趣和想象来自由探索,尝试不同的排序方法。 1、教师向

幼儿介绍各种物品娃娃,并请幼儿给物品娃娃玩排队的游戏。

2、幼儿自己选择物品娃娃进行排队,自由探索排序的方法。 二、交流排序结果,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各种不同的排序方法。 1、提出问题:你是怎样跟物品娃娃排队的? 2、根据幼儿的操作结果,引导幼儿发现不同的排序方法。 教师小结:排序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可以按物品的大小、形状、颜色、数量、长短等特征来排队,排序的规律也有很多,如:ABAB、A A 、ABCABC………… 三、引导幼儿再次尝试,探索用同一材料创造出不同的排序方法。 1、教师根据幼儿实际情况,提出如下问题:除了上面这些排法,还有其它不同的排法吗?谁想到了?除了横着排,还可以怎样排? 2、幼儿自己选择物品,探索同一材料创造出不同的排序方法。 3、教师巡回观察,鼓励幼儿排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方法。 4、交流探索结果 教师小结:原来同一种的物品可以按不同的规律排出很多不同的排法。 四、谈谈排序跟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地方会运用到排序的方法?(如:舞蹈的动作编排、昼夜的更替、服装的装饰……) 五、延伸活动:装饰服装。

2021大班数学剥花生教案

大班数学剥花生教案 大班数学剥花生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观察花生果的特征,了解花生果的用途,记录剥花生仁的情况,学习简单的统计数据的方法,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剥花生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观察花生果的特征,了解花生果的用途。 2、记录剥花生仁的情况,学习简单的统计数据的方法。 3、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花生人手10颗,点心盘和小碗人手一个,记录表人手一张。

智能AB猜试题。花生类食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察花生果的外形。 1.以猜谜导入:小朋友都喜欢猜谜,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带来了 一个谜语,请你猜一猜,小耳朵听好了。“麻屋子,红帐子,里面 睡个白胖子”谁猜出来了? 2.你是怎么知道的?请幼儿解释谜面。我们来看看,花生的外壳怎样?里面呢?打开后,里面有什么?学习花生仁(了解花生的外形特征) 二、剥花生1.小朋友真棒,不但能猜出谜语,而且还能说出理 由,那是不是每颗花生里面都睡了一个花生仁呢?那你来猜猜看,这颗花生里面有几颗花生仁?(幼儿猜测)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怎样就能 知道了?(剥开来看一看)2.你们想不想剥花生呢?今天我们一边剥花 生还要一边记录,怎么记呢?(出示记录表)这里有一张记录表,上面有两排格子,这一排是告诉你要剥10次花生,下面这一排是让你填花生仁的颗数,如果第一次剥出2颗花生仁,你就在第一个格子里 用2来表示,第2次剥出3颗来,你记在哪里呢?好的,小朋友在剥

的时候要剥一次记一次,一直到剥完为止,剥下来的壳放在中间的盆子里。你会不会玩?你能不能一边剥一边吃? 好,现在开始吧! 3.请幼儿剥花生,一边剥一边进行记录。 4.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记录剥下的结果。 5.鼓励已剥完的幼儿说说游戏结果。 6.统计数据。 交流:小朋友,花生都剥好了吗?你能不能把记录的结果告诉大家?(能,请个别幼儿介绍)A、今天,小朋友真聪明,不仅会剥花生,还把花生仁的颗数都记录了下来,知道了一颗花生里面有的是1颗仁,有的是2颗花生仁,还有3颗的。那在你剥的10颗花生中每种有几颗呢?我们把它来统计一下好不好? 你们看,老师也剥了10颗花生,我也把它记下来了,那来看看,1颗花生仁的我剥到了几次?(数数看)把它记在哪里(一颗花生仁的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剥花生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剥花生 大班科学活动剥花生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感知花生的特征并学习简单的记录方法。探索剥花生的方法,了解工具用处大。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剥花生教案吧。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剥花生 作者:韩玉华来源:广饶县李鹊镇中心幼儿园 【活动目标】 1、感知花生的特征并学习简单的记录方法。 2、探索剥花生的方法,了解工具用处大。 3、尝试合作,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花生、记录卡、盘子、剥花生的工具等。 【活动过程】 1、感知花生的特征 师: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农民伯伯收获了很多果实,今天,他们有份果实要送给大班的小朋友,你们觉得可能是什么礼物?瞧,这是礼物的影子,你们有新的想法了吗?说说你的理由。究竟是不是呢?请你们打开看看。请每位小朋友从盘子里拿一颗花生和她做朋友,一起玩一玩。教师启发性提问:(1)你们手里的花生是什么颜色的?(黄色) (2)我们用手捏一捏,看看有什么感觉?(硬硬的) (3)我们来摇一摇,听听有没有什么声音?怎么会有声音呢?(哦,原来是花生宝宝住在里面) 2、用手剥花生,并记录每个花生的房间和花生米的数量。

(1)师:有的花生有一个房间,有的有2、3、4个房间(有谁手里的花生和我一样?) (2)那你们想知道花生宝宝住的房间是什么样的吗? (3)请小朋友想办法剥开看一看,并且把每个花生里住着几个花生宝宝记录在记录卡上。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个记录卡应该怎样记录呢? (4)教师巡回指导:与个别幼儿交流剥花生的方法,指导幼儿记录 (5)将完成的记录卡贴在黑板上, 提问:你们有没发现什么秘密?(花生房间的数量和里面花生宝宝的数量相等) 有没有有的花生一个房间里有两个宝宝,有的房间里是空的?呆会有机会的时候你们再去找一找。 (6)集体交流剥花生的方法 提问:老师想问问你们刚刚是用什么方法把硬硬的花生剥开的?(用手剥,用嘴咬,在桌上敲) 剥花生时遇到什么困难? 3、用工具剥花生 (1)尝试用工具剥花生 师:刚刚我发现小朋友们很费劲才剥开一个花生,有什么好方法能很快把花生剥开?(幼儿相互讨论剥花生的好方法) 老师今天为你们准备了一些特别的工具,瞧,这是什么?呆会你们可以用工具试试剥花生,看看能不能帮到你们。 师:谁能告诉大家你用的什么工具,你是怎样完成的? (教师总结各种工具的用法) 你们觉得用工具剥花生好,还是手剥好?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量设计思路: 在此以前幼儿已进行过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的活动,积累了一些运用感官比较物体量差异的经验,因此在本活动中可以启发幼儿自己想出比较物体粗细、厚薄的各种方法,提高幼儿认识周围环境的能力。 幼儿在学习这一内容时可能会遇到二个困难。第一是不能准确地将比较结果与相应的词匹配。这是因为在幼儿阶段词与某些概念建立联系需要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所以应该先让幼儿通过非正式的教育活动积累有关概念的感性经验,然后在琥式的教育活动中指认和命名活动完成词与概念的匹配。 第二是理解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由于幼儿思维不可逆,他们不易理解相对概念。因此活动中要采用变换比较对象和设问的方式引起幼儿的思考,帮助幼儿理解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 该内容是幼儿以后学习相邻数和进行排序活动的基础。如果幼儿真正理解了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那么他们的逆向思维和推理能力也将得到相应的发展。 这一内容除了组织正式的教育活动,还应安排非正式的教育活动,如在数学角放置各种有关的材料,让幼儿通过分类活动积累有关的感性经验。

教学目标: 1、学习比较两个以上物体的粗细、厚薄 2、知道物 体的粗细、厚薄是相对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 2、难点:词与概念的匹配。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 教具:粗细不同的毛线、小棒、笔若干;厚薄不同 的书、纸、布若干。 学具:每个幼儿一份厚薄不同的纸、布。粗细不同 的毛线、小棒笔。每个幼儿的物品不必完全相同,以便 交换使用。彩色的篮子若干只。数学角内放粗细、厚薄 不同的物品和分类盒。(分类盒上用形象的图画表示物体的粗细、厚薄。)教学过程: 1、通过分类活动使幼儿积累有关粗细、厚薄的感性经验。 (1)在来园活动区域活动时让幼儿用数学角里的材料进行分类活动。教师可通过提问了解幼儿的分类水平,如:为什么把这支笔放在这个盒子里?等。 (2)该分类活动是个别进行的,教师应尽可能了解每个幼儿的操作情况。 2、通过指认活动帮助幼儿在词和有关概念之间建立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剥花生》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剥花生》 活动目标: 1、观察花生果的特征,了解花生果的用途。 2、记录剥花生仁的情况,学习简单的统计数据的方法。 3、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花生人手10颗,点心盘和小碗人手一个,记录表人手一张。 2、花生类食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察花生果的外形。 1、以猜谜导入:小朋友都喜欢猜谜,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谜语,请你猜一猜,小耳朵听好了。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谁猜出来了? 2、你是怎么知道的?请幼儿解释谜面。我们来看看,花生的外壳怎样?里面呢?打开后,里面有什么?学习花生仁(了解花生的外形特征)二、剥花生1、小朋友真棒,不但能猜出谜语,而且还能说出理由,那是不是每颗花生里面都睡了一个花生仁呢?那你来猜猜看,这颗花生里面有几颗花生仁?(幼儿猜测)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怎样就能知道了?(剥开来看一看)2、你们知道花生里有多少花生仁呢?现在我们一边剥花生一边记录,怎么记呢?这里有一张记录表,上面有两排格子,这一排是告诉你要剥10次花生,下面这一排是让你填花生仁的颗数,如果第一次剥出2颗花生仁,你就在第一个格子里用2来表示,第2次剥出3颗来,你记在哪里呢?好的,小朋友在剥的时候要剥一次记一次,直到剥完为止,剥下来的壳放在中间的盆子里。不能边剥边吃哦! 3、请幼儿剥花生,一边剥一边进行记录。 4、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记录剥下的结果。 5、鼓励已剥完的幼儿说说游戏结果。 6、统计数据。 小朋友,花生都剥好了吗?你能不能把记录的结果告诉大家?A、今天,小朋友真聪明,不仅会剥花生,还把花生仁的颗数都记录了下来,知道了一颗花生

里面有的是1颗仁,有的是2颗花生仁,还有3颗的。那在你剥的10颗花生中每种有几颗呢?我们把它来统计一下好不好?你们看,老师也剥了10颗花生,我也把它记下来了,那来看看,1颗花生仁的我剥到了几次?把它记在哪里,2颗花生仁的剥到了几次?怎么记呢?3、4颗有几次?记在哪里? B、小结:好现在我已经把我剥的花生统计出来了。 C、小朋友会不会把自己的记录结果也统计一下呢?(会)请小朋友试一试,看看你统计下来,那种花生仁的最多? D、幼儿统计,教师指导。 E、交流:你统计的结果怎么样?谁愿意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几颗花生仁的最多?(幼儿讲述)还有谁愿意来说一说? F、其他小朋友,你的呢?把你的记录表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听,告诉他,你的是哪种花生仁的最多?(下位交流)三、了解花生的用处。 1、小朋友真棒,通过统计,发现了2颗花生仁最多,那花生有什么用呢? 2、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那花生仁除了可以吃,可以榨油,那它的壳和衣有没有用呢?让我们来听听花生自己是怎么说的吧! 3、原来花生的本领这么大,它浑身都是宝,你们记住了吗? 四、分享活动。 今天我们和花生玩游戏,还知道了,这么多关于花生的知识,现在我们一起来尝尝我们亲手剥的花生是什么味道的?孩子分享花生。

2021大班活动 剥花生

大班活动剥花生张娜娜老师 一、活动目标: 1、猜测花生米的数量。 2、尝试有计划、有条理地进行多次剥花生、做记录的活动。 二、活动重点:要求幼儿自己去讨论记录方法与交流,并且认为自己合适的方法 去进行记录 活动难点:能够用清楚的语言表达记录方法。 三、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花生每人一盘(数量在10颗左右),记号笔、花生记录表(人手一份)。 2、经验准备:事先已开展过一次记录方法。 四、活动流程:

1、情景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猜猜我手里有什么,这颗花生里面有几颗花生米呢,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从花生的大小、长度、外形等来观察花生的不同),我们一起观察它的形状 2、请个别幼儿上来验证一下,剥开花生,看看里面住着几颗花生米。 3、小朋友,我们一起看看花生米的家,原来它的家是凸出来的,里面住了两颗花生米。 4、请另外一名幼儿剥花生验证。 5、讨论记录方法:我们猜了两次,每次的结果都一样吗,我们一起把它记录下来,李老师这里有一张花生米记录表,每一格里面记录一次,小朋友请拿到一颗花生之后,用一种符号表示花生,先猜一下里面有几颗花生米记录下来,再剥开验证并记录下来。 6、交流分享记录方法:幼儿互相观察记录的结果。请个别幼儿说出自己记

录的数字或符号表示什么意思,相同的有几次。 7、老师发现了几张记录表非常不一样的记录方式,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你喜欢哪一张花生记录【大班数学教案 /daban/shuxue/】表,为什么,一看就知道花生里有几颗花生米,以后小朋友也可以学习用这样的方法记录。 8、、花生米记录下来了,接下来就是我们的品尝大会了,请你们拿着花生米跟你们的爸爸妈妈分享吧!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找规律

大班数学活动:找规律 富县沙梁幼儿园成静一、教材依据 《找规律》一课是学前班上册教材第34页的教学内容。 二、设计理念: 在教学思想上努力体现以幼儿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幼儿始终参与教学活动中。本课教学内容是学前班上册第34页的内容,本教材安排了简单的规律图形,但未将有规律的事物联系生活实际,因此,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巧妙而创造性的将课堂拓展到生活中,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这一理念。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游戏、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引导探究等教学方法,从扶到放,让幼儿在游戏、尝试、探索、练习、实践操作过程中悟出找规律和创造规律的方法。在教学设计上,注意重点内容的处理,使幼儿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效果。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幼儿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是本节课中幼儿学习找规律、创造规律的主要方法。 三、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让幼儿发现再现物体的序列,体验不同的排序方法。 能力目标:初步感知数学中的规律美,并能清楚地说出发现的规律,培养幼儿多样性思维。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生活和数学的联系,并学会欣赏规律美。 媒体运用:用直观生动的课件,使孩子们发现规律,感受规律美。 四、教学重点:充分引导幼儿参与到探究规律的活动中,自主地探究、主动地发现规律。 五、教学难点:能用合理、清晰的语言阐述自己所发现的规律,并学会创造规律。 六、活动准备: 辅助本课的教学课件送给小熊的纸张礼物笑脸娃娃(颜色要有规律) 七、活动过程: (一)利用游戏感知规律 小朋友们,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小朋友高兴吗?那我们给他们表演个节目吧,现在,请小朋友都站起来,我们开始吧,(教师放音乐,幼儿和老师一起做律动,并请幼儿说一说我们做的动作有什么秘密,引导幼儿说出规律,揭示课题:刚才,小朋友找到了我们这个节目中的规律,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找规律。)(点评:本环节的设计不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更将教学主题从师幼的互动游戏中导了出来。) (二)情景导入发现规律 1、以《小熊搬新家》的情景导入,引导幼儿发现并讲出气球排列的规律

大班数学教案《剥花生》

大班数学教案《剥花生》 活动目标: 1、观察花生果的特征,了解花生果的用途。 2、记录剥花生仁的情况,学习简单的统计数据的方法。 3、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花生人手10颗,点心盘和小碗人手一个,记录表人手一张。 智能AB猜试题。花生类食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察花生果的外形。 1.以猜谜导入:小朋友都喜欢猜谜,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带来了 一个谜语,请你猜一猜,小耳朵听好了。"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谁猜出来了?

2.你是怎么知道的?请幼儿解释谜面。我们来看看,花生的外壳 怎样?里面呢?打开后,里面有什么?学习花生仁(了解花生的外形特征) 二、剥花生 1.小朋友真棒,不但能猜出谜语,而且还能说出理由,那是不是 每颗花生里面都睡了一个花生仁呢?那你来猜猜看,这颗花生里面有几颗花生仁?(幼儿猜测)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怎样就能知道了?(剥开来看一看) 2.你们想不想剥花生呢?今天我们一边剥花生还要一边记录,怎 么记呢?(出示记录表)这里有一张记录表,上面有两排格子,这一排是告诉你要剥10次花生,下面这一排是让你填花生仁的颗数,如果第一次剥出2颗花生仁,你就在第一个格子里用2来表示,第2次剥出3颗来,你记在哪里呢?好的,小朋友在剥的时候要剥一次记一次,一直到剥完为止,剥下来的壳放在中间的盆子里。你会不会玩?你能不能一边剥一边吃?

好,现在开始吧! 3.请幼儿剥花生,一边剥一边进行记录。 4.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记录剥下的结果。 5.鼓励已剥完的幼儿说说游戏结果。 6.统计数据。 交流:小朋友,花生都剥好了吗?你能不能把记录的结果告诉大家?(能,请个别幼儿介绍)A、今天,小朋友真聪明,不仅会剥花生,还把花生仁的颗数都记录了下来,知道了一颗花生里面有的是1颗仁,有的是2颗花生仁,还有3颗的。那在你剥的10颗花生中每种有几颗呢?我们把它来统计一下好不好? 你们看,老师也剥了10颗花生,我也把它记下来了,那来看看,1颗花生仁的我剥到了几次?(数数看)把它记在哪里(一颗花生仁的地方),2颗花生仁的剥到了几次?怎么记呢?3、4颗有几次?记在哪里?

幼儿园中班数学:剥花生

中班数学:剥花生 设计思路: “有用的植物”这一主题活动的开展,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探索,孩子们发现了植物的许多秘密,特别在“绿色菜篮子”这个小主题中,正值秋季,更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作为农村的孩子,离幼儿的生活经验比较近,孩子们区别蔬菜的不同品种,了解蔬菜的品种越来越多。除了蔬菜,在菜地里孩子们也对其它农作物发生兴趣。花生就其中的一样,孩子们既熟悉又爱吃,于是我将这现成的实物教材牵引到本次主题活动中。 为了进一步让孩子们去探索、发现花生的秘密,因此我预设了本次“剥花生”的活动。目的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中,尝试学习用数字、符号来记录花生的数量,感知发现花生果里花生仁数量的不同。老师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提出了不同层次的操作要求,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升。通过活动更让幼儿感受到劳动的乐趣,并与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感知花生的特征,知道花生中花生仁的数量是不同的。 2、学习用数字、符号记录花生的数量。 3、尝试有计划、有条理地进行多次剥花生、做记录的活动。 活动准备: 1、花生果每组一盘(提供的花生仁的数量不等)、每组一盒彩笔,两只空盘、小碗;记录纸人手一份。 2、活动前洗净双手。 活动过程: 1、以猜谜语的方式引出“花生”。 谜语:麻房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 2、猜猜花生有几颗 观察盘中的花生,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你能猜对每颗花生里有几颗花生仁?选一颗花生,先猜猜里面的颗数,再剥开看看自己对了吗?

3、讨论记录方法 想一想怎样才能记清楚第一颗花生里有几颗花生仁? 怎样记录?(师生共同讨论) 4、探索体验 幼儿剥花生并作记录。 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行为并给予幼儿适当的指导。 5、交流分享 幼儿相互交流介绍自己的记录情况。 与同伴共同分享、品尝花生。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看图列算式》的教案 一、活动目标: 1、能根据画面内容列出相应的算式,感知加减法算式表达的数量关系,并能大胆讲述。 2、乐意探索数学活动,懂得关爱他人。 学习重点: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实际意义。 学习难点:练习用3个数字来编算术题。 二、活动准备: 三幅背景图、折、剪好的房子、小花和树若干、固体胶、幼儿分三组, 第一组:色纸折的房子(蓝、黄两色)若干 第二组:色纸折的房子(粉红、黄两色)若干 第三组:色纸折的房子(蓝、咖啡两色)若干 三、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重建家园: 汶川大地震把四川人民的房子都震塌了,他们没有房子可以住只能住帐篷了,我们来帮助他们重建新家,请你们做工程师帮他们设计制造漂亮又牢固的房子。 每组幼儿将用色纸折好的房子放到对应小组的背景图上。 房子造好了,再种些绿化,把小区打扮得漂亮些。 请你们将篮子里的花和树种到小区里去 2、情境感知——看图编8的加减法 小区造好了,我们去参观一下每个小区都有几幢房子、几棵树和几朵花 1)幼儿第一次探索操作——看图讲述 我们先到1号小区去参观,1号小区有几幢房子?(6幢蓝色的房子,2幢黄色的房子,一共有8幢房子) 花有多少?(5朵红花,3朵紫花)树呢?(4棵大树4棵小树)。

2)幼儿第二次探索操作——边讲述边列出算式 现在请你们每个小区的朋友们根据刚才讲的事情分别用算式题把它记录下来。 提问:可以用一道什么方法的算式记录下来?为什么用加法算式?请一位小朋友上来边讲边记这道加法算式。(6+2=8或2+6=8) 这两道题用到了几个数字?(三个)除了加法题,还可以用这3个数字列出其它题目吗?得出:8-2=6、8-6=2。 3、体验理解——互换规律 请幼儿观察这些算式题,他们有个小秘密?看谁先能找出秘密来。 小结:2+6=8、6+1=8数字相同,位置不同。所以看到2+6=8,马上就想到6 2=8,我们把它称做为朋友题。同样看到8—2=6,马上就想到8—6=2,我们也把他们称为朋友题。 小朋友真能干,帮灾区的人们建造了这么漂亮的小区,使他们能够有房子住,真是太好了,谢谢你们。 活动延伸: 我们再去多设计一些房子,可以让更多的人住进去。 大班数学活动:学习10以内的连加 活动目标: 1.学习10以内的连加,感知减法算式表达的数量守恒关系。 2.尝试运用正确的词汇表达图意并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实际意义。 3.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幼儿已掌握10的组成。 物质材料:图片,钥匙题卡,门 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游戏,复习10的组成。 二、看一看,学习10的加法。 师:经过大家的努力,小白兔家的门终于开了。咦!小白兔在家吗?(不在)看,桌上有一张纸条,原来啊是灰太狼留下的,它说小兔被它抓走了,想要救小兔,去狼村找!我们一起出发吧!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7篇

新修订幼儿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7篇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7 teaching plans for math activities in kindergarte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幼儿园 编订:FoonShion教育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7篇 1 漂亮的格子手绢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尝试进行多角度的规律排列,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 活动准备: 1格子手绢一块;红、黄、蓝、白小方纸片若干混合后每组一份;绘画工具每人一套;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格子手绢,发现图案的美。 观察手绢图案特点。 启发幼儿感受图案的美。 二幼儿尝试用方形纸片拼出格子手绢。 1、幼儿操作。 2、引导幼儿进行经验总结,发现排列规律:第一排:ababab第二排:bababa第三排:ababab第四排:bababa。 三、根据经验进行绘画——格子手绢四、展示作品,幼儿讲述自己的涂色规律。

延伸活动: 平铺结构游戏:美丽的广场教后感:幼儿对我的粘贴过程很感兴趣,听得也很认真,自己实际设计时,大部分都能按排序规律设计,而且形式多样化。 2大班数学教案:逛超市 活动目标1.感受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活动准备设置小超市(物品都卖一元或两元),一元和一角的硬币若干,垫板,两台取款机,作业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一、游戏导人教师:今天小超市开业了,你们想去逛逛吗我们开着汽车去吧。 (评析:生活中幼儿喜欢逛超市,老师以游戏的口吻把幼儿引入情境,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二、取钱1.教师:逛超市买东西,要什么呢(出示装有硬币的小包,请幼儿听听猜猜里面装的什么。)(评析:神秘的小包激起了幼儿的好奇心,幼儿神情专注,听觉参与活动,凭借经验大胆地进行猜测,活跃了思维。)2.教师:取款机里有大小不同的各种硬币,请不用眼睛看,用手摸出三枚硬币,要和老师手上的硬币一样,比谁又快又准。(老师手上是3枚1元的硬币) (评析:引导幼儿触摸、感知、辨别大小不同的硬币,发展了幼儿的触摸觉。)3教师:请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摸出三枚硬币的 (评析:引导幼儿交流操作过程,分享经验,增进了幼儿间

大班数学活动《剥花生》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剥花生》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剥花生》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活动《剥花生》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数学活动《剥花生》教学反思篇1 本次活动的重难点都应该是学习简单的统计数据的方法,这样统计方法在我班幼儿过去接触得非常少。所以,虽然课前我也对活动教案仔细阅读过,活动准备也相对比较充分,但活动开展中还是出现了许多的问题。比如,孩子们在剥花生的时候,有很多孩子的兴趣都会落在别的小朋友身上,有的幼儿会玩弄花生,还有的幼儿记录的时候还不知道分清记录表上的格子……诸如此类的小问题。活动结束后,我也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思考,数学活动中除了要关注教学活动本身,还要关注其他什么呢? 一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今天提供的花生与记录单都是一样的`,这样的结果势必对不同能力幼儿的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第一次记录的表格明显太大了,而第二次记录的表格则相对小了。所以在数学活动中的操作材料提供上,也许不能仅仅依赖于数学操作材料上提供的现成的表格,而应该设计相对合理,便于幼儿看懂

和操作的记录表。最好还能满足不同幼儿能力的需要,能激发一部分幼儿接受自我挑战。 二是重视幼儿操作技能的养成。在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在数学操作中的习惯与技能。良好的操作习惯与操作技能也是顺利达成教学目标的保障。所以每个环节中,我都事先提清楚要求,然后让幼儿进行操作,这样往往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而假如教师的要求不清,幼儿则无法顺理成章地完成要求的任务。今天的花生很充足,我保证了幼儿人手一份花生,这样减少了幼儿在操作中相互的争抢、等待的时间,为活动争取了一定的时间。 大班数学活动《剥花生》教学反思篇2 回答出谜底以后,我及时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并交代这节作文课的目的和要求,这节作文课以记叙剥花生活动为目的,要求学生通过剥花生的三个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团结协作和准确表达能力。学会记叙活动类作文。 活动开始前,学生观察活动中的物品——花生的外形。用准确、生动的词语形容。学生们仔细观察后各抒己见,从颜色、形状、大小、外壳的纹理等特点入手,准确、生动地说出了花生的外形。为写作文时积累了丰富的词句。 活动开始时,活动第一个环节——双手剥花生。我先提出活动要求,从生活中常见的活动双手剥花生入手,注意双手的配合,看清晰两只手是怎样剥花生壳的?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常做这类活动,感觉很熟悉、轻松、气氛活跃,许多学生仔细地观察了剥花生过程中同学们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种子排队 兰碧英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习对种子进行分类和按规律排序。 2、通过学习发展幼儿的观察推理能力和判断力。 活动重点: 学习对种子进行分类、排序。 活动难点: 数量相同时为什么排列长短不一样,长短一样时为什么数量不一样。 活动特点: 操作性强、存在于实际生活并广泛运用与实际生活。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种子(红豆、黄豆、绿豆若干) 2、纸板人手两张 3、乒乓球、海洋球各一个。 活动方法:操作法、观察法和游戏法。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听音乐进教室) (1)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豆子王国,小朋友们高兴吗?下面我们出发吧,幼儿听着欢快的音乐进教室。 (2)豆子王国里都有那些豆子呀?(红豆,黄豆,绿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种子) (3)小老鼠太调皮了,把种子弄乱了,请小朋友将这些种子进行分类,看都有几颗,并提问幼儿是怎么分得。 二、基本部分(引导幼儿探索规律,并找出规律) (一)第一次探索活动:(感知数量相同,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不一样。) (1)讲解操作要领。 (2)“现在请你们做件事,给这些种子分分家(出示图一) (红)大圆() (黄)中圆() (绿)小圆() “请你们猜猜第一条线上排什么?为什么?”(红豆,因为有红豆标记) “第二、第三条线呢?”(黄豆、绿豆) 教师示范排,告诉幼儿排的时候要从红线开始,一个靠着一个,让它们站在线上。三排全排完了,不要收,数一数,把数字记到后面的格子中。 (2) 幼儿操作,用种子在纸板上排队。 (3) 请幼儿讲述排列结果。 “红豆有几颗?”(十颗)“黄豆有几颗?”(十颗)“绿豆呢?”(十颗)“它们都是十颗啊?那它们排的队伍一样长吗?”(不一样) (4) 讨论:为什么都是十颗,队伍不一样长呢?(因为绿豆小,所以排得最短。因为红豆大,所以排得最长。因为黄豆不大也不小,所以排的队伍不长也不短)。 (5) 小结:相同数量的种子,颗粒越小,排列越短,颗粒越大,排列越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