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情境任务写作专题讲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用地区:江苏]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
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全国卷作文:任务驱动性作文(情境任务作文、交际语境作文、真实写作)
江苏卷:材料作文(核心关键词作文)
这便是所谓的“写作任务情境”。也就是说,只有当作者充分了解并运用 这“一整套背景化了的信息”时,他所面对的写作任务情境才是完整充分的, 才能较好地完成特定的写作任务。目前,学界一致认为任务情境要素包括话题、 作者(写作时的身份)、读者、目的、语言(语篇类型和语言运用)等。
一个好的写作者需要具备将空泛的写作任务转化为“写作任务情境”的能 力。一个好的教师必须具备为学生的写作学习设计“写作任务情境”的能力。 缺失任务情境,写作的交际特征便无法体现,写作学习也无法得到有力的支撑。
• 2019年高考作文题亮相之后,引来诸多评议。笔者研读这些作文题之后,发现一个基本特征:苏浙沪三道作文题(以下 简称“南卷”)与全国卷、北京卷作文题(以下简称“北卷”)犹如南拳北腿,各擅其长,各有千秋。
• 1.命题方式:直白还是含蓄?
• 客观而言,命题方式上的隐与显,其实是各具风流,难分轩轾。但依笔者口味,还是略略偏爱北卷的。近年来笔者研究 写作教学,对那些弯弯绕式的作文题每每敬而远之。南卷要求学生首先分析所提供的“起兴材料”,这一材料包含了一 个隐晦的主旨,对于这个主旨命题人偏偏不肯予以明示,于是半遮半掩,欲言又止,希望学生自己领会其要义。问题是: 一旦学生的理解发生偏差,则其所有的写作努力与写作能力将在很大程度上被抹杀。如此,考作文庶几等同于考审题, 这是不是写作测试的正道呢?值得深思。而北卷的命题方式则降低了审题门槛,让更多考生不至于才开始写作就“折戟 沉沙”,说明命题人明了高考作文之根本目的,甚至可以说还多了一份对考生的慈悲心。在审题上设置过高门槛是否必 要?这是命题人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 ——《让学生构建丰富完整的写作经验》曹勇军(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
2019年高考8套语文卷的作文题,从命题取向和技术来看,分两类,一类是情境化命题,任
务型写作,另一类是材料作文。全国Ⅰ卷和Ⅱ卷属于第一类,其余6套属于第二类。要选最具创意
的,我肯定不会在第二类中找,因为这类题目无论怎么变,永远是换汤不换药,命题者无视新课
情境任务写作
写作是一种在特定情境中的交际行为,写作能力总是与特定的交际情境密 切相关。脱离具体的情境,人们就无法交际、无法写作。没有目的、不看对象 就能够随便写出一段文字,非但毫无意义,而且贻害无穷。
写作教学无法承受没有具体情境的后果。但是,当下的写作教学恰恰剥离 了写作学习的具体情境。当然,在写作测试中,为了选拔的需要,是可以允许 略去任务情境以增加写作难度的。但是,在写作教学中,如果没有必要的写作 情境,就违背了写作学习规律,属于典型的“反写作”“反学习”行为。长期 以来,写作教学之所以低效或无效,原因之一就是写作情境的缺失。由此可见, 那种“命题+要求”“材料+指导”式的写作教学可以休矣。
情境任务写作
(任务驱动写作,交际语境写作,真实写作)
遗忘和误解远比尊重和了解容易得多。 ——欧丽娟 台湾大学,文学博士
魏小娜
荣维东
邓彤
全国卷II:材料作文 [适用地区: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吉林、重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海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949年,中国人从
对此,你怎么看?请以高三(七)班张霞同学的身份向全校同学作一次演讲,谈谈你对该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书写规范。
1、对象任务:①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②全校师生
2、内容任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3、文体任务:演讲稿。格式要符合文体要求。
3.任务似简实繁,有一定的复杂性,有助于考查学生的语文关键能力和思维过程。“一天”的生活具体而微,但交流的层次却很 高——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对话。这个题目,需要学生在具象的生活和抽象的文化、表层的经验和深层的内蕴、个体与整体、 中西教育乃至游学的主宾之间建立起巧妙的联系,对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写成流水账容易,写好很难,题 目有较好的区分度。
• 其次,它是在高考这个国家级命题层面上出现的,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和课改理念。这道作文题指向在特定的情境和 任务驱动下为了某种需要而表现出的交际与表达能力,这是一种真正有助于学生一辈子发展的真实写作能力。这类作文 题的出现,让我们反思在常态的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写作教学与语文写作素养培养接轨。在高考这个终端出口,这 类作文题与课程标准、与新课改所倡导的改革理念以及具体环节相配套,构建了具有课改导向的语文教育的完整流程和 现实环境。
标的高考命题建议,选择了便捷熟悉而稳妥的命题老路,体现了故步自封的保守和怯弱。
•
在两道任务型作文题中,我更中意全国Ⅱ卷的作文题,首要的原因当然是它顺应了以素养测
试为要旨的高考改革趋势,通过创设模拟真实的具体情境,考查得体的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同时,
命题者还将这种具体交流情境放到历史宏大的背景中,希望学生将个体小我的生活体验与国家发
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 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2049年, 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 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② 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③ 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④ 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⑤ 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 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少于800字。
展的“编年史”结合起来,从而使具体情境下的个体叙事获得一种全局观和纵深感,摆脱一地鸡
毛的琐碎与肤浅。这就需要考生有较为丰厚的学养和深刻的思想。总之,全国Ⅱ卷的作文题在情
境的多样性、写作的交际性、任务的选择性上,做出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值得肯定。
• ——《我更中意全国Ⅱ卷的作文题》叶黎明(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
• 首先,这道作文题比较典型地体现了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的特点。它有特定的情境,有具体的写作任务,考查的是在特定 情境和任务驱动下的具体言语交际行为;它还有写作者的身份立足点、表达体式的要求,还具有相当大的选择性,学生 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与积累,选择完成相关的写作任务,合在一起,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任务驱动型的作文题。
4、议论的针对性较强,往往要结合材料本身进行分析。题目中材料所给情境更具体,相对而言写作时的限 制和约束也更多。要就事论事。
任务型作文考查重点——解决任务 深刻:对材料理解准确、观点正面积极(有个人认识及解决办法)、剖析层次清晰、论证严密;——考察 思维能力
丰富:能够恰当举例,善于联想、迁移同类、相似材料;
到底哪一种作文形式,更好呢?更有利用考察学生真实的写作水平?有更 利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
聊两个不相关话题: 1.大家觉得学生作文为什么写不好?(一是材料积累不够, 二是写作技能的缺失) 2.我们的作文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 3.为什么我们都教不好学生写作?
• 在2019年高考语文各套试卷的作文题中,笔者比较欣赏的是全国Ⅱ卷作文题。
4.任务说明简洁、清晰,学生能清楚地知道他们要写什么。
训练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写作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期,国务院修订后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指出:若发生严重疫苗问题,当地政府主要负责人应辞职。
这一条例出台是基于前一段时间发生的毒疫苗事件。据悉过期疫苗流入24个省份,涉案人员较多,9家药品企业也存在 较大问题。对此,网友议论纷纷。有人指责政府疏于监管。有人谩骂企业与个人缺乏良知。也有人认为,指责与谩骂不 可取,出现问题应着力挖根源,更要加大查处力度,增加违法犯罪成本。还有人说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训练一
假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是学校游学团成员,参观美国的一所高中,你将作 为学生代表在欢迎仪式上发言,请以“中国高中生的一天” 为标题,写一篇演讲稿。
1.设计了典型任务。集会发言,和不同文化、人群之间的交流,是21世纪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面对的表达方式与内容,有现实 性和代表性。
2.情境对学生来说是合适且熟悉的。让高中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材料,以学生代表的身份发言,这样的情境可以确保学生拥有 丰富的写作材料,从而更好地关注交流主题的确定以及基于主题的经验筛选。
•
——《历史文化语境下的独立思考》吴欣歆(北京教育学
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情境任务写作
以“我们的学校”为题,写一篇文章。这类通过“布置题目+基本指导” 的命题写作教学之所以效果不理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只有笼统的任务要求, 缺乏完成任务必要的“情境要素”。
合理的写作教学至少应该设置这样的情境:“请你为新入学的高一同学写 一篇图文并茂的介绍学校特色的千字文”。这个情境中的写作任务是“写一篇 文章”;写作背景是我们生活的校园(历史与现状、校舍与校风……);写作 的对象是髙一新生;需要的工具是文字与图片;相关指令是篇幅在1000字左右; 写作内容是学校特色……
• 第三,具有反应试化的客观效果。近些年来强大的应试环境,造成了我们对熟悉的作文命题有一整套应对办法,比如多 训练,背诵范文,细致审题,揣摩教师阅卷心态,注意书写,堆砌名言警句等。这类技术化甚至具有某些反作文倾向的 “应试术”之所以屡禁不绝,与我们习见的作文命题有莫大的关系,因为面对有固定套路的这类材料作文命题方式,确 实不需要在写作教学上做出根本性的改革。但全国Ⅱ卷作文题将作文写作与应试训练匹配的模式进行了解构,不仅具有 反押题的功能,而且让师生不得不开动脑筋去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适应它。笔者估计这道作文题会让相当多的学生不适 应。试想,一个一天到晚写应试作文,从来没有进行过书信写作和演讲活动,从来不参加多样语文实践探索活动的人, 面对这样的题目,看似选择多样,实际上无法选择,只能拼凑一些历史、政治知识,喊几句空洞的口号。
• 2.考查目标:“为文”还是“为用”?
• 高考作文命题可能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确保文章内在逻辑“自洽”与外在交际“合宜”之间的均衡?南卷近年来 致力于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追求思维密度与深度,这是对前些年“文艺范”高考文风的一种拨乱反正,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南卷作文似乎过度看重写作者的思维水平而有所忽略写作的“交际”功能,忽略了写作对象、写作目的等语境交 际因素。相对而言,北卷体现了近年来写作教学界在任务写作、真实写作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回归到写作“为时而 作”“为事而作”的本质特征,写作目的、写作对象、写作文体、写作观点等交际要素在作文题中均予以明确,具有指 标性的“导航”意义。
• 《命题方式与考查目标的对峙——2019年高考作文题简评》邓 彤(黄浦区教育学院语文教研员、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
看看专家对2019年全国Ⅱ卷的评价
• 全国Ⅱ卷作文题平列了1919年、1949年、1979年、2019年和2049年五个时间节 点,刻画历史的纵贯线,旨在启发考生思考不同历史时期爱国的具体表现,写作 情境的设置突出“我在”和“有我”,引领考生与各个时间节点标志性的历史事 件互动,思考“我”会以怎样的文化形象面向历史与未来,而不是“我们”。写 作情境的设置意图非常明显:规避概念化、口号式的表达,努力呈现个体的独特 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