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地质调查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合集下载

我国海洋地理工作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我国海洋地理工作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我国海洋地理工作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现状我国海洋地理工作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我们拥有广阔的海洋领土和丰富的海洋资源,这使得海洋地理工作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海洋地理工作主要包括海洋测量、海岸线调查、海洋地质研究等方面。

然而,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问题1. 数据不完备:海洋地理工作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但目前我们的海洋地理数据仍然不够完备。

一些重要的海洋地理信息可能缺失或不准确,这限制了我们对海洋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管理。

2. 技术水平有限:海洋地理工作需要使用各种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方法,然而我们的技术水平有限。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海洋测绘、遥感技术等方面还存在差距。

3. 人才短缺:海洋地理工作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支持,但目前我国海洋地理领域的专业人才数量不足。

这限制了我们在海洋地理工作中的发展和创新能力。

对策建议1. 提升数据采集和整合能力:加强海洋地理数据的采集和整合工作,建立完善的数据共享机制。

加强与相关机构和国际组织的合作,获取更多的海洋地理数据资源。

2. 推进技术创新和应用:加大对海洋地理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我国技术水平。

积极引进和培养海洋地理领域的专业人才,推动技术的应用和转化。

3. 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对海洋地理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

设立专业化的海洋地理学科,在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相关研究和教育,培养更多的海洋地理人才。

结论我国海洋地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加强数据采集和整合能力、推进技术创新和应用以及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我们能够更好地发展和推动我国海洋地理工作,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

浅谈海洋地质调查技术方法

浅谈海洋地质调查技术方法

浅谈海洋地质调查技术方法摘要:如今,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海洋地质调查技术方法发展也随之越来越快。

本文主要根据我国海洋地质调查实际,首先总结了我国海洋地质调查的相关概述,接着重点探究了海洋地质调查技术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海洋地质;调查;技术方法;引言海洋地质调查主要是借助于地球物理以及地球化学等技术方式获取综合地质信息,然后对海底地形、地质构造、沉积物特征以及矿产资源等进行调查研究[1]。

目前,海洋地质调查工作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内容包括:重点海岸带海岸环境地质调查评价;重大工程施工区的地质、地层、构造、岩浆岩等信息调查;评估地质环境对海岸带大型建设项目地表和地下三维开发的适宜性等内容。

全球海洋总面积大概占总表面积的70.8%,海洋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及生态环境平衡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党中央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海洋战略目标,所以需要我们积极创新海洋地质调查技术方法,进一步提高海洋地质调查水平。

基于此,本文主要根据我国海洋地质调查工作现状,重点分析了海洋地质调查的技术方法,以进一步提高未来海洋地质调查工作的效率。

1我国海洋地质调查工作现状中国的海洋地质调查始于二十世纪50年代。

历经近七十余年的发展,中国在海洋科学研究、深海勘探、极地科学研究、海洋气候变化、海洋矿产等领域开展了诸多工作,并取得了很大成效。

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大海洋地质调查建设投入,与全球先进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小。

新时期海洋强国战略的全面发展需要借助于科学技术和海洋大数据作为支撑[2]。

通过开展海洋地质调查工作,探究海洋地形地貌、大陆边缘稳定性等地质因素引起的海洋地质问题,研究我国海洋主权以及资源利用对海洋文化的持续发展而言意义重大。

2海洋地质调查技术方法海洋地质调查属于海洋沉积物、海洋构造调查以及海洋地貌调查的总称[3]。

海洋地质调查的技术方法主要涵盖以下三类:表层地质取样、柱形地质取样以及海底钻探。

我国海洋环境现状及改善方法

我国海洋环境现状及改善方法

我国海洋环境现状及改善方法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对地球的气候调节、物质交换、生态平衡等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近年来我国海洋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海洋污染、沿海开发过度、渔业资源过度捕捞、海洋生态破坏等。

为了改善我国海洋环境,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

首先,应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和数据收集。

通过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及时掌握海洋环境变化的情况,为制定改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排放行为。

其次,应加强海洋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明确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权责。

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有效遏制破坏海洋环境的行为。

第三,要促进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

加强对海洋科学研究的支持和投入,提高我国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开展海洋生态环境评估和修复技术研究,探索适应性的海洋生态系统修复方法,促进海洋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第四,要加强海洋环境协调治理与国际合作。

加强海域规划和管理,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确保合理利用海洋资源。

加强与邻近国家的合作,共同开展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海洋污染等问题。

第五,要加大海洋公众意识的宣传和教育。

通过开展海洋环境保护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海洋环境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培养公民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加强学校、社会团体等机构的教育和培训,培养一支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海洋环境保护人才队伍。

总之,改善我国海洋环境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加强监测、加强法律法规、推进科技创新、加强治理合作以及加强公众教育宣传等多方面的工作,才能实现海洋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利用。

我国海域基础地质调查现状与问题

我国海域基础地质调查现状与问题

ISSN1009-2722 CN37-1118/P海洋地质动态M arine Geolog y Letter s第26卷第10期Vol26N o10文章编号:1009-2722(2010)10-0040-05我国海域基础地质调查现状与问题蓝先洪,张志珣,李日辉,杨慧良,陆凯(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266071)摘要:我国海域基础地质调查始于1958年,主要开展了大陆架及邻近海域勘查与资源评价、油气资源调查以及其他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取得了一批非常宝贵的基础资料和成果。

在整理我国海域基础地质调查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目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和海洋开发对海域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现状;海域;基础地质中图分类号:P736.5文献标识码:A海域基础地质调查是海洋地质的基础工作。

我国海域辽阔,大陆架宽广,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随着陆地自然资源的消耗,向海洋进军,开发海洋将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

随着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和海洋开发的日益扩大,海洋潜在的各类矿产资源,尤其是陆架区油气资源、热液硫化物、浅海砂矿和天然气水化合物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其相应的区域地质调查及基础地质研究日趋重要。

开展海域基础地质调查,不仅对海洋地质的发展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对我国维护海洋权益、海洋产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本文讨论了我国海洋基础地质调查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调查现状我国海域基础地质调查工作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近海海洋综合调查,1958)1960年由国家科委海洋组统一部署的近海综合调查拉开了收稿日期:2010-06-07基金项目: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资助(项目编号: 1212010611301,1212010916045)作者简介:蓝先洪(1958)),男,研究员,从事海洋地质研究工作.我国开展海洋调查的序幕。

其后开展的海域基础地质调查工作大致可分3个阶段:第1阶段为20世纪60)70年代实施的全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以及海域地质地球物理调查;第2阶段为20世纪70)80年代开展的大陆架及邻近海域油气资源调查、海洋地质灾害和工程地质调查等;第3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展的/八五0科技攻关项目、各种国家专项和国土资源大调查等一系列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工作。

我国海洋地质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我国海洋地质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我国海洋地质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现状我国在海洋地质研究方面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随着对海洋资源的重要性认识的提高,海洋地质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目前,我国在海洋地质调查、海底地形研究、沉积物分析等方面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和技术水平。

问题然而,我国海洋地质研究仍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资源投入不足是制约海洋地质研究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海洋地质研究需要大量资金进行海上调查、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等工作,但目前我国对海洋科学研究的资金支持还不够充分。

此外,研究人员相对匮乏,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也不够紧密。

其次,技术和设备水平的提升仍然面临挑战。

海洋地质研究需要依赖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如船载多波束声纳、自动采样器等。

然而,目前我国在这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短板,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需要加强。

最后,海洋地质研究中的数据质量和可信度问题也需要关注。

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海洋地质研究的科学性至关重要。

在海洋中获取数据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采集、处理和分析数据的标准化管理,确保数据质量和可信度。

对策建议为推动我国海洋地质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以下是一些建议:1. 增加资金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海洋地质研究的资金支持力度,增加经费用于科学调查、实验室研究和设备更新等方面,从而提高研究的覆盖范围和深度。

2. 加强人才培养。

通过加大海洋科学类专业招生和优化教育培训体系,培养更多具备海洋地质研究能力的专业人才,同时鼓励人才与研究机构的合作,促进知识和技术的交流与共享。

3. 推动技术创新。

加强技术研发与应用,提升我国海洋地质研究的技术水平。

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推动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引进和自主研发先进的海洋科学研究设备。

4. 加强数据管理。

建立完善的海洋地质研究数据标准和管理体系,确保数据的质量、准确性和可靠性。

加强数据共享与开放,促进海洋地质研究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我国海洋地质研究能力将进一步提升,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海洋资源提供更为可靠的科学依据。

海洋地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对策

海洋地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对策

海洋地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对策海洋地质资源是指存在于海洋底部的各种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等。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对海洋地质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然而,海洋地质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紧张的关系。

海洋地质资源的开发对环境造成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首先,海洋地质资源的开采过程会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影响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其次,开采作业会产生废弃物、废水和废气等污染物,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再者,由于海洋地质资源的开发往往需要使用大量的能源,这会导致碳排放的增加,加剧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

因此,为了实现海洋地质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保护海洋环境。

首先,加强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是非常关键的。

为了减少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应该在开采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因素,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

例如,可以选择低影响的开采技术,合理规划矿区,减少对生物栖息地的破坏。

同时,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实施严格的保护措施,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环境。

其次,推动绿色开采是保护海洋环境的关键。

这意味着在开发海洋地质资源的过程中,要采用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与此同时,应加强海洋废弃物处理和污染物治理,防止污染物进入海洋环境。

为了推动绿色开采,还应制定和执行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对违规行为进行惩处,并加强监管和监测,确保开采行为符合环保要求。

第三,加强国际合作和科技创新是实现海洋地质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

海洋地质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

国际合作可以促进资源共享、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在应对海洋环境问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科技创新也是实现可持续开发的关键。

通过加大科研力度、提升技术水平,可以开发出更加高效、环保的开采技术,减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最后,加强公众意识和教育是实现海洋地质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基础。

公众应该意识到海洋地质资源是有限的,开采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可逆转的。

我国海洋地质探测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我国海洋地质探测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我国海洋地质探测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现状
我国在海洋地质探测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的情况包括:
1. 技术落后: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在海洋地质探测技术
上存在一定差距。

2. 资金有限:由于投入不足,我国海洋地质探测的研究与发展
受到限制。

3. 人才培养不足:缺乏高素质的海洋地质探测人才,对我国的
海洋地质探测事业造成了一定影响。

问题
我国海洋地质探测面临以下问题:
1. 资源勘探不足:需要开展更深入、系统性的海洋地质勘探工作,以充分发掘我国海洋领土的资源潜力。

2. 环境保护挑战:在海洋地质探测过程中,要同时关注海洋生
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3. 海洋灾害风险:海洋地质探测是了解海洋地质情况的重要途径,但也需要防范海洋灾害的风险。

对策建议
为改进我国海洋地质探测的现状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我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 技术创新:加大对海洋地质探测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提高我国在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2. 加大投入:增加对海洋地质探测事业的资金投入,提高研究与发展的能力。

3. 人才培养:加强海洋地质探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团队的专业素质。

4. 合作交流:加强与国际间的合作交流,借鉴先进的海洋地质探测经验和技术。

5.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海洋地质探测工作中,始终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放在首要位置。

6. 灾害风险防范:在海洋地质探测过程中,加强风险评估和预警,采取合适的防范措施。

通过实施上述对策,相信我国海洋地质探测事业将取得更好的发展,为保护海洋环境、开发海洋资源和防范海洋灾害做出积极贡献。

我国海洋地质工作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我国海洋地质工作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我国海洋地质工作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及海底矿产资源调查等工作。

这些调查为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和科学支撑,也为我国的海洋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然而,当前我国海洋地质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海洋地质工作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手段相对滞后,需要加强投入和技术创新。

其次,海洋地质工作的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需要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此外,海洋地质工作在开发和保护之间需要平衡,需要制定科学的开发和保护政策,保障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我们建议加强海洋地质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研发,培养和引进高水平的海洋地质人才,制定科学的海洋开发和保护政策,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和评估,推动海洋科技创新和应用,促进我国海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在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方面的调查取得了许多成果,这些成果为维护国家安全、捍卫国家海洋权益、发展海洋经济、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保证。

这些成果对于未来的海洋边界谈判和维护中国海洋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已经进行了十多次大洋调查。

目前已经探明的多金属结核保留矿区,面积约为7.5万平方公里,干结核量约为4.2亿吨,其中包括锰万吨、铜406万吨、镍514万吨和钴98万吨。

我国拥有这一矿区的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开发权。

根据当前的估算回采率,这些资源可以满足年产300万吨干结核开采20年的需求。

此外,我国还对富钴结壳资源进行了调查,使我国富钴结壳资源申请矿区进一步形成,并为有关研究项目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和数据。

由于大洋矿产资源勘查等活动的顺利实施,我国初步形成了全面研究开发海洋的能力。

在技术装备上,不仅具备了多波束测深系统、六千米深海拖曳观测系统,还研制成功了六千米水下机器人,同时我国自行研制的海上钻探平台也成功投入使用。

2002年5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了海洋一号卫星。

该卫星主要用于海洋水色要素探测,可以通过观测海水光学特性、叶绿素浓度、海表温度、悬浮泥沙含量、黄色物质和海洋污染物来掌握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海洋渔业养殖业资源状况和环境质量,了解重点河口港湾的悬浮泥沙分布规律,从而为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海洋污染监测与防治、海岸带资源开发、海洋综合管理和海洋科学研究等领域服务。

我国海洋国土的现状及思考

我国海洋国土的现状及思考

我国海洋国土的现状及思考摘要:目前,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呈现出“陆稳海动、陆缓海急”的状态,其中东部南部海域一带局势紧张,动荡频繁。

我国的海洋国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在应归中国管辖的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中, 有150——190万平方公里存在着同邻国的争议。

我国是一个沿海大国,但由于种种原因, 海洋国土却屡遭侵犯, 至今仍悬而未决。

关键词:周边形势海洋国土划分争议主权一、中国海洋国土概况与观念中国地处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海岸线总长1.8万千米,与8个国家的大陆架或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相连接,还与许多国家隔海(洋)相望。

我国濒临黄海、东海,南海,不仅拥有内海渤海,而且拥有漫长的海岸和6500多个岛屿。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应划归我国管辖的海洋国土,除内海,领海,毗连区外,还包括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共计300余万平方千米。

辽阔的海洋国土蕴藏着丰富的渔业资源、油气矿产资源和海洋能源。

我国人民对于祖祖辈辈用汗水和生命开垦和保卫的每一寸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守土意识非常强烈。

而对海洋和海洋权益则缺乏应有的关注,对海洋国土的丢失和海洋资源被掠夺,缺少应有的“疼痛感”,与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反差相当明显二、中国的海洋权益与海洋形势(一)、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如果关注中国的军情,关注中国的国土安全,关注中国的关于海洋权益的报道,我们可以知道,在南海和我国的周边海域,有些国家已经非法在开发和开采利用那里的资源了,而由于我们国家的政治及军事等一系列原因,或是综合考虑,一直还没有采取实质性的动作。

尤其是日本,越南,菲律宾等小国,更是猖獗异常。

透过日本、南海周边国家对我国所属海域大肆开发、旅游的表面景象,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其核心还是为了攫取各种各样的利益。

(三)、中国海洋形势现状由于我国大量海岸线基点未最后确定,导致领海基线尚未确定, 所以无法准确地计算出内海和领海的面积,因之我国的海洋国土面积不好确定。

我国的海洋国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在应归中国管辖的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中, 有150——190万平方公里存在着同邻国的争议。

我国海洋地质勘探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我国海洋地质勘探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我国海洋地质勘探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现状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地质勘探对于国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海洋地质勘探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包括发现大量海洋矿产资源和深海油气储藏等。

然而,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我国海洋地质勘探的投入仍然相对不足。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海洋地质勘探方面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相对薄弱,导致勘探规模和效果不尽如人意。

其次,我国海洋地质勘探的技术设备和手段有待提高。

在深海勘探中,我国仍然面临设备限制和技术瓶颈,难以开展有效的勘探工作。

此外,海洋地质勘探领域也存在管理和监管不够完善的问题。

由于海洋地质资源的特殊性,对于勘探活动的管理和环境保护需要更加严格的监管和规范。

问题与对策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 加大海洋地质勘探的投入力度。

国家应增加对海洋地质勘探的资金支持,建立更加完善的资金体系,并提供相应的税收和财政激励政策,以吸引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到海洋地质勘探领域。

2. 加强海洋地质勘探技术研发。

通过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提高技术研发水平,并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以提高我国海洋地质勘探的能力和效率。

3. 完善海洋地质勘探的管理和监管机制。

加强对海洋地质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建立科学的评估和监测体系,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确保勘探活动的可持续性发展。

4.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与国际相关领域的机构和国家进行合作,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开展海洋地质勘探工作,提高我国的地位和影响力。

通过以上对策建议的实施,相信我国海洋地质勘探的状况将会得到改善,进一步推动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

我国海洋保护地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我国海洋保护地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2019年 第5期海洋开发与管理3我国海洋保护地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赵林林1,程梦旎2,应佩璇3,曲方圆1,张朝晖1(1.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青岛 266061;2.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 北京 100714;3.南海标准计量中心 广州 510310)收稿日期:2019-01-21;修订日期:2019-04-1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706187).作者简介:赵林林,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海洋保护地管理通信作者:张朝晖,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海洋保护地管理摘要: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沿海地区的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面临的压力不断加剧㊂海洋保护地作为海洋生态环境管理的有效手段,近30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和效果㊂文章通过对我国海洋保护地的建设情况进行系统研究,阐述了海洋保护地的发展现状和管理体制,重点剖析了海洋保护地管理和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缺乏顶层设计㊁管理能力和管护条件弱㊁管理人才和资金少㊁空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在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新形势下,为我国海洋保护地的发展提出了健全海洋保护地管理制度体系㊁构建海洋保护地网络体系㊁加强海洋保护地管理能力建设和加强海洋保护地宣传教育等对策建议㊂关键词:海洋保护地;管理制度;管理能力;网络体系;宣传教育中图分类号:P 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9857(2019)05-0003-05C u r r e n t S t a t u s ,F a c i n g P r o b l e m s ,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 a n dS u g ge s t i o n s of C h i n a 'sM a r i n eP r o t e c t e dA r e a sZ H A O L i n l i n 1,C H E N G M e n g n i 2,Y I N GP e i x u a n 3,Q U F a n g yu a n 1,Z H A N GZ h a o h u i 1(1.F i r s t I n s t i t u t e o fO c e a n o g r a p h y ,M i n i s t r y o fN a t u r a l R e s o u r c e s ,Q i n g d a o 266061,C h i n a ;2.D e pa r t m e n t o f N a t u r a lP r o t e c t e d A r e a M a n a g e m e n t ,N a t i o n a lF o r e s t r y a n d G r a s s l a n d 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 ,B e i j i n g 100714,C h i n a ;3.S o u t hC h i n aS e aS t a n d a r d s a n d M e t r o l o g y C e n t e r ,G u a n gz h o u51031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P r e s s u r e o nm a r i n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n d e c o s y s t e mo f c o a s t a l a r e a i s a g g r a v a t e d a l o n g wi t h t h e r a p i d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m a r i n ee c o n o m y .M a r i n e p r o t e c t e da r e a (M P A ),a sa ne f f e c t i v ew a y o f m a r i n e 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m a n a g e m e n t ,h a sb e e ne x t e n s i v e l y u t i l i z e d i n m a r i n eb i o d i v e r s i t ya n d e c o s y s t e mc o n s e r v a t i o n s i n p a s t 30y e a r s .B a s eo ns y s t e m a t i cs t u d y o n M P A ,t h i s p a p e re x -p l a i n e d s t a t u s o f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m a n a g e m e n t s y s t e mo fM P A ,a n a l y z e d t h e c o n f r o n t i n g pr o b l e m f o rm a n a g e m e n t a n d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M P A ,l i k e l a c ko f t o p -l e v e l d e s i g n ,w e a k n e s s i nm a n a g e m e n t c a p a b i l i t y a n d c o n d i t i o n ,l e s sm a n a g e m e n t p e r s o n n e l a n d c a p i t a l i n v e s t m e n t ,a n du n b a l a n c e i n s pa -4海洋开发与管理2019年t i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U n d e r t h en e ws i t u a t i o no fb u i l d i n g t h en a t u r a l p r o t e c t e da r e as y s t e m w i t hn a-t i o n a l p a r ka s m a i nb o d y,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a n ds u g g e s t i o n s f o r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M P A w e r e p u t f o r w a r d,s u c ha s p e r f e c t i n g t h e m a n a g e m e n ts y s t e m,c o n s t r u c t i n g t h e M P A n e t w o r ks y s t e m,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 t h em a n a g e m e n t c a p a c i t y b u i l d i n g,a n d e n h a n c i n g t h e p u b l i c i t y a n d e d u c a t i o n.K e y w o r d s:M a r i n e p r o t e c t e d a r e a,M a n a g e m e n t s y s t e m,M a n a g e m e n t c a p a b i l i t y,N e t w o r k s y s t e m, P u b l i c i t y a n d e d u c a t i o n0引言中国是海洋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海域跨越温带㊁亚热带和热带3个气候带,海岸线长达18000k m余,共有海岛1.1万余个,拥有珊瑚礁㊁红树林㊁海草床㊁河口㊁海湾㊁海岛等多种类型海洋生态系统㊂新世纪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海洋经济的发展,海洋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㊂但是,随着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产生了海洋环境恶化趋势不断加重㊁海洋生态系统退化区域不断增加㊁滨海湿地大量丧失等一系列突出的环境问题[1]㊂因此,为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保证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促进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沿海地区应加快推进海洋保护地建设[2]㊂海洋保护地作为一种海洋生态环境管理的有效手段,在海洋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㊁生态系统的有效维持㊁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上具有重要作用[3-4]㊂我国海洋保护地主要有海洋自然保护区和海洋特别保护区(包含海洋公园)两种类型㊂‘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二十三条和二十四条分别明确了海洋自然保护区和海洋特别保护区相应的法律地位和设立条件㊂海洋自然保护区侧重于保护对象的珍稀性㊁自然性和原始性,以自然保护为主,主要分为海洋生物物种㊁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㊁海洋自然遗迹和非生物资源等3种类型;海洋特别保护区则以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持续利用为主旨,保护与开发并重,主要分为海洋公园㊁海洋生态保护区㊁海洋资源保护区和海洋特殊地理条件保护区等4种类型[5-6]㊂1海洋保护地发展现状1.1海洋保护地的建设现状1963年我国建立了第一个海洋保护地 大连蛇岛自然保护区,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与老铁山升级为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此开启了我国海洋保护地的建设和管理序幕㊂海洋保护地建设初期,主要采取 抢救式保护㊁先划后建㊁逐步完善 的原则,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抢救性地保护了大多数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的海洋生物㊂而后的20余年里,国家级海洋保护地数量一直处于缓慢的增长状态,直到2005年,国家海洋局批准建立了第一个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 浙江乐清市西门岛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自此国家级海洋保护地的数量出现了快速增长(图1)㊂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已经建立各类海洋保护地271处,总面积达12.4万k m2,约占国家管辖海域面积的4.1%,基本覆盖沿海11个省㊁市㊁自治区,初步形成了以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线㊁海洋自然保护区和海洋特别保护区相结合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保护地的网络体系㊂图11980 2018年国家级海洋保护地数量我国建有国家级海洋保护地102处,其中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35处,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67处(包含48处国家级海洋公园)㊂国家级海洋保护地在沿海各地分布也不均衡,集中分布在辽东半岛㊁山东半岛㊁浙闽沿海和雷州半岛区域,辽宁㊁山东㊁浙江㊁福建和广东等海洋经济发达地区的数量较多,尤其以山东省数量最多,共32处(图2)㊂海第5期赵林林,等:我国海洋保护地现状㊁问题及发展对策5洋保护地的主要保护对象基本涵盖红树林㊁珊瑚礁㊁海草床㊁柽柳林㊁海岛㊁河口㊁海湾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㊁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物种及珍贵海洋自然遗迹等㊂但相较美国㊁加拿大㊁澳大利亚㊁英国等发达国家而言,我国海洋保护地的管理和建设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且各等级和各地区之间的管理和建设水平参差不齐㊂图2 沿海各地国家级海洋保护地数量1.2 海洋保护地管理体制1.2.1 海洋保护地管理制度海洋自然保护区主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进行管理,为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原国家海洋局于1995年印发了‘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并相继颁布了‘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技术规范“(G B /T17504 1998)和‘海洋自然保护区类型及级别划分原则“(G B /T19571 2004)等技术标准㊂海洋特别保护区的建设相对较晚,原国家海洋局2005年印发了‘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2010年印发了‘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办法“,并相继制定了‘海洋特别保护区选划论证技术导则“(G B /T25054 2010)㊁‘海洋特别保护区功能分区和总体规划编制技术导则“(H Y /T 118 2010)和‘海洋特别保护区分类分级标准“(H Y /T 118 2010)等相关技术标准㊂此外,针对国家级海洋保护地的管理,原国家海洋局制定了‘国家级海洋保护区规范化管理和建设指南“和‘国家级海洋保护区监督检查办法(试行)“等,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管理规章标准制度体系㊂1.2.2 海洋保护地管理体系以前我国海洋保护地采取分部门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系[7]㊂海洋特别保护区全部由原国家海洋局进行管理,而海洋自然保护区则由原环境保护部进行综合管理,由林业㊁海洋㊁环保㊁农业和国土等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分别进行行业主管㊂目前,根据2018年中共中央印发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海洋保护地统一划归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进行管理,打破了海洋保护地分部门管理的困境㊂海洋保护地还采用分级管理的方式,具体有国家级和地方级,地方级又分为省级㊁市级和县级3层级,海洋保护地的层级主要根据保护对象的重要性㊁典型性㊁特殊性等特征进行划分㊂2 海洋保护地面临的挑战2.1 缺乏顶层设计我国海洋保护地前期建设基本上实行的是 抢救式保护 策略,虽然保护住了一批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㊁濒危珍稀海洋物种和重要生境,但顶层设计缺乏和整体发展方向不明确,海洋保护地管理质量和能力整体不强㊂此外,海洋保护地的制度建设也相对滞后,早期制定的‘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和‘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办法“难以适应生态文明新时期海洋保护地管理的要求,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的管理规定主要针对陆地自然保护区,很多条款并不适合海洋自然保护区㊂例如,海洋开放性和流动性强,难以完全禁止航运等人类活动㊂同时,国家层面未专门针对海洋保护地的发展制订相关规划,大部分沿海地区也未制订海洋保护地发展规划,导致以地方为主导的海洋保护地的选划和建设缺乏统一部署和科学布局㊂近年来,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矛盾日益突出,地方政府建立海洋保护地的积极性不高,导致部分重要海洋系统得不到有效保护,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2014年至今,沿海地方政府没有提出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申请㊂2.2 管理能力和管护条件弱近年来,随着海洋保护地数量的不断增加,海洋保护地 批而不建,建而不管,管而不力 的问题也比较突出㊂目前,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基本具6海洋开发与管理2019年备专门的管理机构㊁人员及经费,管理机制体制较完善㊂然而,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尚处于初级阶段,绝大部分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和经费,大多由地方海洋渔业部门或管委会代管㊂由于代管部门人员编制的限制,保护地专职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加之海洋保护地的特点,其管理㊁监测和执法等工作量及难度远超过陆域同样面积的保护区,造成管理效果不佳㊂此外,部分国家级海洋保护地尚未编制总体规划,没能及时提出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规划和明确保护地未来发展目标,严重制约海洋保护地的规范化管理和建设工作㊂海洋保护地的基础管护设施相对陆地自然保护地略显不足,主要体现在大部分海洋保护地没有管护办公用房㊁管护设施和船只等设备,因此没有能力对海洋保护地进行有效管理和看护,甚至有的海洋保护地基础设施和管护条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㊂海洋保护地在海洋资源调查㊁监测和保护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相对滞后,科研监测任务主要依靠院校和科研单位,海洋保护地本身科研能力较弱,与保护工作对科研监测的需求有很大差距[8]㊂薄弱的基础条件和科研监测能力,不仅无法实施有效管理和生态环境恢复和保护工作,更无法引进和留住海洋保护地管理人才,致使海洋保护地的工作恶性循环㊁停滞不前㊂2.3管理人才和资金投入少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较少有高校或科研院所设置自然保护地管理专业,因而专门的自然保护地科研人才较少㊂同时,海洋保护地多数远离陆地,位于海上,条件艰苦,难以留住专业人才,因此海洋保护地基础研究和监测评价工作较滞后㊂此外,海洋保护地管理专业性较强,其专业管理人员相对不足,尤其是高层次管理技术人员匮乏,因而无法保障海洋保护地正常建设工作的有效实施㊂科研与管理人才的长期缺乏导致了海洋保护地管理工作专业性不强㊁管理不规范等现象㊂海洋环境的特殊性加大了海洋保护地巡护㊁执法㊁科研等工作的难度,对基础管护设施㊁科研监测设备要求相对较高㊂目前,多数海洋保护地面临管理经费不足的问题,虽然部分海洋保护地从中央海域使用金和生态修复项目得到一定的资金支持,但海洋保护地的投入一直没有持续性资金保障㊂资金投入不足直接导致许多海洋保护地,尤其是海洋特别保护区缺少必要的办公㊁管护㊁科研㊁宣教和旅游等基础设施,不能达到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和目标,影响了海洋保护地保护与管理等工作的正常开展,从而也制约了海洋保护地的规范化建设㊂2.4空间发展不平衡海洋保护地在不同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仍具有较多区域的保护空缺㊂在已建的国家级海洋保护地中存在集中分布的现象,山东省共有32处国家级海洋保护地,其中烟台市就有11处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㊂但海洋保护地普遍面积不大,一些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㊁生态功能区域为未划入海洋保护地,如河北滦南和黄骅㊁天津汉沽和大港㊁江苏如东等重要滨海湿地㊂另外,由于地方的海域管辖权限制,海洋保护地多分布于沿岸不超过12nm i l e的区域,超过12nm i l e的管辖海域范围内存在大量的保护空缺,如部分斑海豹㊁海龟等珍稀濒危洄游类型物种栖息地未划入海洋保护地范围[9-10]㊂3海洋保护地未来发展对策3.1健全海洋保护地管理制度体系目前,整体海洋保护地的建设与管理,已跟不上新时代我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㊂为打破自然保护地分部门管理的问题,有效提升自然保护地的管理和建设,2018年中共中央印发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明确将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划归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统一管理,同时也为后续海洋保护地的管理打下坚实基础㊂目前,应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为指导,重新梳理建立海洋保护地分类体系㊂同时,围绕海洋保护地建立㊁调整㊁规划㊁日常管护㊁科研监测等工作,制定完善海洋保护地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其相关配套制度,使海洋保护地的管理有法可依㊁有章可循,从而强化海洋保护地管理体制建设,健全海洋保护地管理法规及内部管理制度㊂3.2构建海洋保护地网络体系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第5期赵林林,等:我国海洋保护地现状㊁问题及发展对策7管控围填海的通知“和‘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等有关文件要求,在分析现有海洋保护地空缺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各类海洋保护地数量㊁扩大海洋保护地面积,构建合理有效的海洋保护地网络体系㊂同时,推进大面积离岸型海洋保护地的建设,在海洋生物多样性较高的富集区,建设大型的海洋保护地,使其作为海洋种子库以维持海洋生物多样性,同时大型海洋保护地也可以为管理提供便利,节省管理成本[11]㊂此外,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发现对特定物种的保护并未达到有效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目的,每一类海洋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具有各自的作用,构成一个完整网络关系,其他物种数量的变动同样会对保护物种造成影响,构建合理的海洋保护地网络体系,可以更大地发挥海洋保护地的保护功能[12]㊂3.3加大海洋保护地管理能力建设加强海洋保护地规范化建设,完善基础管护㊁执法㊁科研及宣传教育设施设备,提高海洋保护地的管护能力,为有效落实海洋保护地保护及管理工作提供扎实基础,逐步提高海洋保护地各项管理工作的水平㊂积极争取海洋生态保护建设的财政投入,加快推进海洋生态补偿机制建立,通过健全完整的海洋保护地生态补偿机制,解决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入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鼓励和吸引国内外民间资本投资生态保护,尤其是要探索在政府投入引导下的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让社会广泛参与海洋生态保护工作[13]㊂3.4加强海洋保护地宣传教育在推进海洋保护地发展与建设的同时,提高公众海洋生态保护意识,注重在宣传教育中抓海洋保护和海洋安全理念[14]㊂当地居民对海洋保护地的建设密切关注,保护地会改变一些当地居民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可能会阻碍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来源㊂海洋保护地的管理工作离不开周边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和推动,可以针对沿海社区居民㊁渔民及企业职工进行海洋普法知识㊁海洋保护等内容的宣传教育,培养当地居民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㊂同时,应积极协助当地群众探索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模式,吸纳社区居民到保护地从事保护㊁看护工作,或鼓励开展参与生态旅游行业,努力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㊂参考文献[1]兰冬东,朱容娟,李冕,等.我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对策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7,34(11):72-75.[2]张洁琼.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绩效评价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7.[3]王斌.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对策[J].生物多样性,1999,7(4):347-350.[4]王钰.海洋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估方法的研究[D].大连:大连海洋大学,2018.[5]蔡燕红,张海波,项有堂.海洋特别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问题探讨[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5,22(3):55-57.[6]苑克磊,滕菲,钟山,等.北海区国家级海洋保护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5,32(11):37-41.[7]刘洪滨,刘振.我国海洋保护区现状㊁存在问题和对策[J].海洋信息,2015(1):36-41.[8]虞依娜,彭少麟,侯玉平,等.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管理策略[J].生态环境,2008,17(5).[9]焦凤荣.辽东湾斑海豹资源的保护与管理[J].中国水产,2015(4):35-38.[10]王亚民.我国南海海龟资源的调查与保护研究现状与展望[J].生态学杂志,1993(6):60-61.[11]刘洪滨,刘康.海洋保护区:概念与应用[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12]丹㊃拉佛雷.建设弹性海洋保护区网络指南[M].王枫,译.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13]徐宗军,张朝晖,王宗灵.山东省海洋特别保护区现状㊁问题及发展对策[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27(5). [14]朱晓暄.关于我国海洋生态问题及战略性对策[J].化工管理,2018,493(22):96-97.。

海洋地质调查与勘查服务的现状与问题

海洋地质调查与勘查服务的现状与问题

海洋地质调查与勘查服务的现状与问题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海洋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海洋地质调查与勘查服务的重要性也逐渐被认识到。

海洋地质调查与勘查是指通过采集、分析和解释海洋环境、岩石和沉积物数据,以了解地质、地球物理和海洋过程,并为海洋资源勘探、海底工程、海洋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

然而,尽管在海洋地质调查与勘查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现状和问题亟待解决。

目前,海洋地质调查与勘查服务在国际上积极推进,各国都意识到这一领域的重要性,并在海洋勘探与开发上加大了投资。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广阔海域的国家,也非常注重海洋地质调查与勘查服务。

我国海洋地质调查与勘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南海、东海等地区进行的一系列航次调查和探测实践。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我们深入了解了中国海域的地质构造、地质资源分布和海底地貌等重要信息,为我国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然而,海洋地质调查与勘查服务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海洋地质调查与勘查技术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

虽然我国在设备和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

特别是在深海地质调查与勘查领域,我国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如海底地球物理调查、深海沉积物取样等。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海洋地质调查与勘查的能力,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勘查需求。

其次,海洋地质调查与勘查服务的数据共享和交流仍然不够畅通。

海洋地质调查与勘查需要涉及海底和海洋环境的大量数据,但目前数据共享和交流的机制还不健全。

各地海洋地质调查与勘查的数据往往无法及时、顺畅地获取和共享,导致资源浪费和信息孤岛现象的出现。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更加开放和合作的数据共享机制,提高数据利用效率和数据的科学性。

此外,海洋地质调查与勘查服务的管理体制和法规体系亟待完善。

由于海洋地质调查与勘查活动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体制和法规体系进行指导。

当前,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相关政策法规的缺乏、监督管理的不完善等。

我国海洋地质研究工作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我国海洋地质研究工作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我国海洋地质研究工作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现状概述我国在海洋地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海洋地质研究工作现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成就与进展- 我国海洋地质研究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科研体系,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团队。

- 在海洋地震、海底构造、地质灾害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

- 发布了一批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的海洋地质研究成果,提升了我国在全球海洋地质领域的学术声誉。

面临的问题- 相比其他国家,我国海洋地质观测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相对滞后,数据质量和时效性有待提高。

- 人才队伍存在一定的缺乏和流失问题,特别是在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年轻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差距。

- 缺乏对重要海洋地质问题的系统认识和科学规划,导致研究工作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

对策建议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海洋地质研究工作的发展,以下是一些建议:1. 提高数据收集和整理能力:- 加强与海洋观测、勘探机构的合作,共享和充分利用现有的海洋地质数据资源。

- 积极开展海底地质调查活动,加强数据规范化和共享机制的建设。

2.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 建立健全高水平的海洋地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地质专业人才。

- 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并提供良好的科研发展环境和条件来吸引优秀的海洋地质人才。

3. 加强系统性研究和科学规划:- 积极组织开展重要海洋地质问题的综合性研究,形成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科学研究成果。

- 制定和实施长远的海洋地质科学规划,明确研究目标和重点领域。

4.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海洋地质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开展共同研究项目和科学考察活动。

- 参与国际海洋地质学术组织和学术会议,提升我国在全球海洋地质领域的学术影响力。

以上建议旨在引领我国海洋地质研究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提升我们在海洋地质领域的科学研究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中国海洋问题现状与对策

中国海洋问题现状与对策

中国海洋问题现状与对策一、解决海洋问题的基本思路与具体路径鉴于我国面临的海洋问题众多,且各具特色,不能采取统一的模式解决,应分开对待和处理。

解决海洋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具体路径为:1.在东海。

对于东海海域划界问题,我国应继续与日本进行磋商和谈判,以确定海域最终界线。

同时,在协商中应继续坚持大陆架的基础——自然延伸原则,并延伸至冲绳海槽中间线的立场;坚持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制度是两个不同的制度,需要分开划界,至于最终界线是一条还是两条需通过磋商确定;继续批判日本单方面主张的“中间线”的非法性;坚持钓鱼岛列岛为我国的固有领土的立场;进一步研究将海域划界和钓鱼岛列岛争议提交国际法院或仲裁的具体方案和对策。

对于东海资源开发问题,特别是春晓油气田的开发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原则共识》的内涵和具体的对策。

基本观点为:《原则共识》是一个双方为实现政治意愿的临时性安排,属阶段性成果,有待发展和完善;《原则共识》的三项内容是各自独立的,是可分开实施的,即合作开发和共同开发是可分开进行的,且它们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特别是合作开发海域是主权没有争议的海域;针对春晓油气田的合作开发,我国可设置比较高的合作开发门槛,在日本法人合作开发春晓油气田之前,我国可继续开发春晓油气田资源,这不违反《原则共识》的实质,即使日本将其提交国际海洋法法庭,我国也能泰然应对,绝无败诉的可能;在《原则共识》共同开发方面,我国可与日本政府就共同开发方案展开磋商和谈判,显示我国想推进《原则共识》的意愿,但未就共同开发的具体方案进行妥协,并应发挥春晓油气田在解决东海问题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对于钓鱼岛列岛主权归属争议问题,基本思路与路径为:在磋商和谈判中,应让日本政府承认两国在钓鱼岛列岛主权归属问题上存在争议;应设法让日本政府削弱或解除对钓鱼岛列岛附近海域的警备体制;强调钓鱼岛列岛在东海划界中不应作为划定领海基线的基点,在东海海域划界中赋予其零效力;应让台湾在钓鱼岛列岛问题上发挥作用,包括创设两岸联合巡航合作机制、共同主办钓鱼岛列岛问题研讨会等。

浅谈我国海洋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我国海洋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我国海洋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摘要:我国经济实力日趋强大,沿海城市的经济也在迅猛发展,经济发展和海洋资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但是近年来我国一些海域污染越发严重,使海洋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沿海区域的经济发展。

为了适应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针对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与海洋灾害防治问题,本文做了浅要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拯救措施。

关键词:海洋污染经济一、海洋主要污染源1、船舶垃圾根据美国科学院于1997年开展的一项科学研究的报告每年由船舶排放八海的垃圾多达560万吨,每平方海里海水中有多达4.6万片的塑料垃圾。

由此可见,防治船舶垃圾污染海洋是一项非常重要、紧迫的工作。

一是船员的环保意识不高,船舶垃圾的处理和操作能力有待提高;二是船舶在航行过程中,特别在夜间非法排放和处理垃圾,主管机关监管难度大,全天候的垃圾监测跟踪系统也尚不健全;三是港口垃圾接收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不高;四是区域的监控和监测机制尚未形成,国际间合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2、陆源污染据调查,至20世纪末,我国已有20万平方公里的近岸和近海海域受到污染,其中约4万平方公里海域的水质污染较重,海洋生态环境破坏加剧,生物多样性降低。

中国近岸和近海海域的主要污染物80%以上来自陆源排污。

每年上百亿吨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将大量的氮、磷、石油类、重金属类和其他有害有毒物质携带排放入海,造成近岸海域水质恶化。

由黄河、长江、珠江等河流携带入海的主要污染物总量一直居高不下,致使河口区环境遭受严重污染。

此外,由于大量含有高浓度营养物质的污水排放入海,我国近岸和近海海域赤潮频繁发生,极大地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给近海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

由此,陆源污染已经成为破坏我国海域生态环境的重要原因。

3、油轮污染近几年来,我国乃至世界常发生船舶油泄漏事件。

每年全球海域大约有超过300万吨废油漂流于海上,其中13%来自船难漏油。

我国海洋环境现状及改善方法

我国海洋环境现状及改善方法

我国海洋环境现状及改善方法一、我国海洋现状首先,从非生物的角度来说。

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环境污染一直比较严重。

对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个区域的年海水环境污染状况研究表明:在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个海区中,渤海和东海海水污染程度较重。

二十世纪末以来,由于江河携带大量陆源污染物入海,我国近岸三分之二的重点海域受到营养盐污染。

在我国受污染海域中,主要入海口海域污染程度相对严重,主要污染物质是无机氮、磷酸盐、油类以及有机物和重金属。

近几年的海洋沉积物质量监测结果表明,我国近海和远海海域的海洋沉积物总体上保持良好,沉积物污染的潜在风险较低,但部分近岸海域沉积物受到比较严重的污染,尤其是一些河口、海湾的沉积物污染较重。

其次,从生物的角度来说。

海洋生物是海水环境和沉积环境污染的直接受害者,并且污染物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具有累积作用,其体内的污染物含量反映了其生存环境的质量,可食用生物质量的好坏对人体健康更是有着直接的影响。

目前,我国海洋生物质量状况并不乐观,主要表现为:海洋生物结构失衡,珍稀濒危物种减少;主要经济生物体内有害物质残留量偏高;沿岸经济贝类卫生状况欠佳。

根据对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调查分析,从总体上看,主要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

海洋生态环境恶化主要表现在:沿岸和近海海域多数传统优质渔业资源日趋枯竭,导致海洋生物资源严重衰退,一些珍稀物种处于濒危状态;富营养化及营养盐失衡,生物群落结构异常;河口产卵场严重退化,部分产卵场正在逐步消失,生境丧失或改变等。

除了远海海域因离岸较远而环境良好以外,沿岸和近海海域已有相当部分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环境质量普遍下降。

在一些重要河口、港湾水域,生态环境也严重恶化,生物多样性大为降低,赤潮频发;许多典型生态系统面积急剧缩小,自然景观不断破坏。

港口淤积、航道萎缩、海岸侵蚀以及风暴潮和台风灾害等问题也因生态环境恶化而日趋严重。

部分区域贝类体内残留的铅、镉、砷、六六六、滴滴涕及粪大肠菌群等有毒物质含量数年居高不下我国海域未来几年污染仍将以营养盐为主要污染物,受污染的海域面积在短期内不会有明显减小,在某些海域污染状况仍将持续处于严重状态,赤潮的发生次数和影响面积在短期内不会得到有效控制,赤潮仍将是主要的海洋灾害。

我国海洋测绘工作现状、问题与建议

我国海洋测绘工作现状、问题与建议

我国海洋测绘工作现状、问题与建议我国海洋测绘工作在过去几十年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些问题。

以下是我对当前海洋测绘工作现状、问题与建议的看法。

现状:我国是一个拥有三面海边的大国,在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有很大的潜力。

当前,我们在海洋测绘方面的技术和设备已取得了很大进展,海洋测绘船队不断扩大,测绘人员数也随之上升。

北大洋、南海和东海等区域的海底地形、海洋生态环境、海洋资源分布、军事安保等方面的测绘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

与此同时,我国海洋测绘领域的相关标准和规范逐步完善,对行业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问题:尽管当前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海洋测绘仍面临以下几个问题:1.测绘技术和设备仍不够先进。

目前我国在海洋测绘技术和设备方面还有不少距离要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例如,我国的多波束测深技术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测绘图在构建三维海底地貌方面鲜明滞后,同时海洋测绘先进的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也需要提升。

2.海洋测绘队伍建设仍有瓶颈。

海洋测绘需要经验丰富、技术精湛,同时注意安全和季节性等各种问题,但我国的测绘队伍建设仍有瓶颈。

目前国内测绘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教学大纲与现实需求不符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在未来的海洋测绘工作中受到影响。

3.海洋信息管理和利用仍不能满足需求。

在信息管理和利用方面,我们还需要通过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和技术体系来规范管理测绘数据,提高数据利用效率。

未来,更高的要求还包括信息的实时性和海洋智能的提升等。

建议:1.加大海洋测绘技术研发力度。

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海洋测绘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我们应该鼓励各个机构、重点实验室开展深海地形测量、海洋大数据共享等方面的研究,同时作者应该关注数据集的开放问题,提高中国海洋测绘发展的国际竞争力。

2.加强海洋测绘队伍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

我国应着重关注二三线城市地区的海洋教育和海洋科普工作,在中小学阶段增加海洋科学知识的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海洋地质调查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现状分析
我国是一个拥有广阔海域的国家,海洋地质调查对于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我国海洋地质调查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海洋地质调查的范围有限。

我国海域广袤,但目前进行的海洋地质调查主要集中在近海区域,对于深海地质调查的覆盖率较低。

其次,现有的调查手段和技术相对滞后。

海洋地质调查需要运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方法,而我国在这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导致调查效率较低,数据质量不高。

此外,海洋地质调查的数据共享和应用不够充分。

海洋地质调查获取的数据应该广泛共享和应用于科研、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但目前存在数据封闭、利用率低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问题:
1. 海洋地质调查范围有限,缺乏对深海地质的全面了解。

2. 调查手段和技术滞后,影响调查效率和数据质量。

3. 海洋地质调查数据共享和应用不充分。

对策建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 扩大海洋地质调查范围。

加大对深海地质的调查力度,提高对海洋地质的全面认识。

2. 支持海洋地质调查技术研发。

增加对海洋地质调查技术设备的投入,提升调查效率和数据质量。

3. 加强海洋地质调查数据共享和应用。

建立海洋地质调查数据共享平台,促进数据共享和交流,提高数据的利用率。

4. 提高海洋地质调查人才培养。

加强对海洋地质调查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调查队伍的专业水平。

通过以上对策的实施,我们相信我国海洋地质调查的现状和问题可以得到有效改善,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提供良好的支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