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
浅谈环保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监控管理
在很多企业中,随意排放污染物是常态,没有污染监控及治理的观念,很多领导层认为建设运行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是给企业戴上了枷锁,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秩序,因此在自动监控设施出现故障损坏时不会及时报修,不会组织人员对其进行日常的维护保养,甚至有些企业会人为的对自动监控设备关闭或破坏,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在这些企业中只是应对环保部门检查的临时工具,形同虚设。
环境的测控监测管理和发布系统是为了建立全市统一的污染源自动监控处理系统。监督和处理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运行,把城市的环境治理到位才会给城市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依据方案,而且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就是要把环境的治理放在首要位置,环境的优美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就是最重要的生活基本要求。建立完善环境监测监控管理与发布系统,就是为了对环境的污染源进行全面的掌握。在实时自动的环境技术监测中,把有关环境监测和监控管理与发布系统中的各相关技术落实到位,充分保障城市的环境建设能够有软硬件技术设备的辅助,全面实现环境监测监控管理与发布的全面进步。
环境在线监测监控管理就是对环境污染进行在线监控,包括安装、运行到后期的维护和监督。通过了建立环境在线的监测监控管理制度,促使环境在线运行监测监控建设,发挥解决污染源等问题都有直接的解决办法。城市的环境建设就是为了进一步把城市环境建设的更加人性化生态化。所以环境在线监测监控管理和发布系统的运行就是要和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建设相一致才能够促使环境建设更加的科学。
2注意要符合城市环境系统建设的总体要求
环境建设的在线监测监控管理与发布系统就是为了发现环境建设中的环境问题,是整合了已建在建环境工程的有效特点才进行的相关系统的联环境监测管理系统建立专项的数据库,对于反映城市环境质量的监测状况也起到推动作用,所以该系统应符合城市环境系统建设的总体趋势。
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用户操作手册说明书
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用户操作手册拟制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批准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录1.功能结构 (4)1.1功能目录 (4)1.2安全保密 (5)2运行环境 (6)2.1硬件设备 (6)2.2支持软件 (6)3系统安装 (7)3.1安装 (7)3.2配置通讯服务 (11)3.3配置系统参数 (16)4系统操作 (17)4.1启动系统 (17)4.2基本信息 (18)4.2.1企业信息 (18)4.2.1.1增加企业 (18)4.2.1.2修改企业 (19)4.2.1.3删除企业 (20)4.2.1.4搜索企业 (21)4.2.1.5打印和导出Excel (21)4.2.2排污口信息 (23)4.2.2.1增加排污口 (23)4.2.2.2修改排污口 (24)4.2.2.3删除排污口 (25)4.2.2.4搜索排污口 (25)4.2.2.5打印和导出Excel (26)4.2.3数采仪信息 (26)4.2.3.1增加数采仪 (26)4.2.3.2修改数采仪信息 (27)4.2.3.3删除数采仪 (28)4.2.3.4搜索数采仪 (29)4.2.3.5打印和导出Excel (29)4.2.4远程通讯 (29)4.3在线数据 (30)4.3.1实时数据 (31)4.3.1.1表格 (31)4.3.1.2图形 (32)4.3.2历史数据 (33)4.3.2.1表格 (33)4.3.2.2图形 (34)4.3.3报警数据 (35)4.4统计数据 (35)4.4.1日报表 (36)4.4.1.1表格 (36)4.4.1.2图形 (36)4.4.2月报表 (37)4.4.2.1表格 (37)4.4.2.2图形 (38)4.4.3季报表 (38)4.4.3.1表格 (38)4.4.3.2图形 (39)4.4.4年报表 (40)4.4.4.1表格 (40)4.4.4.2图形 (40)4.5配置信息 (41)4.5.1通讯参数 (41)4.5.2监测指标 (41)4.5.3数据库参数 (42)4.6界面风格 (42)4.6.1XP界面 (45)4.6.2Vista界面 (45)4.6.3透明界面 (46)4.6.4Mac界面 (46)4.6.5Office界面 (47)4.7帮助 (47)4.7.1帮助文档 (48)4.7.2关于 (48)1.功能结构1.1功能目录1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1.1基本信息1.1.1企业基本信息的维护(增、删、改、查询)1.1.2排污口基本信息的维护(增、删、改、查询)1.1.3数采仪基本信息的维护(增、删、改、查询)1.1.4远程通讯2在线数据2.1实时数据2.1.1实时数据表格模式2.1.2实时数据图形模式2.2历史数据2.2.1历史数据表格模式2.2.2历史数据图形模式2.3报警数据3统计数据3.1日报表3.1.1表格模式3.1.2图形模式3.2月报表3.2.1表格模式3.2.2图形模式3.3季报表3.3.1表格模式3.3.2图形模式3.4年报表3.4.1表格模式3.4.2图形模式4配置信息4.1通讯参数4.2监测指标4.3数据库参数1.2安全保密a.登陆密码控制b.角色/用户权限控制c.数据库连接加密控制d.数据传输加密控制2运行环境2.1硬件设备●处理器:1GHz或更高主频的32bit或64bit处理器。
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解决方案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是一种用于监测和控制工业和商业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物排放的技术解决方案。
它可以实时监测污染源的排放情况,并提供数据分析和预警功能,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一个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的完整解决方案。
1.监测设备:包括传感器、仪器仪表和自动采样器等,用于采集各种污染物排放的数据。
传感器可以监测各种气体、液体和固体污染物的浓度和流量等参数。
仪器仪表用于对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并可进行校准和故障诊断。
自动采样器可以定期自动采集污染物样品用于后续分析。
2.数据传输系统:用于将监测设备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监测中心或企业内部的服务器。
这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进行,包括以太网、WiFi、GPRS、3G/4G等。
数据传输系统应具备高稳定性和高带宽,能够实现快速和可靠的数据传输。
3.数据处理和分析软件:用于处理和存储从监测设备传输过来的数据,并进行实时分析和报告生成。
该软件应具备数据可视化和报警功能,能够生成各种图表和报告,方便用户进行数据分析和趋势监测。
此外,该软件还应具备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功能,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4.监测中心:作为系统的操作和管理中心,监测中心可以实时监测和控制污染源的排放情况。
监测中心应该配备有显示屏和报警器,以便操作员能够及时地观察系统的状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此外,监测中心还应具备数据存储和备份功能,以便随时查看历史数据和进行故障排除。
5.用户接口和报警系统: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还应该提供用户接口和报警系统。
用户接口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或计算机等设备进行远程监测和控制。
报警系统可以及时提醒用户系统的异常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报警和故障诊断。
以上是一个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的解决方案的一般框架,实际的解决方案可能会因为不同的场景和需求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不同的行业和企业的需求进行定制和优化,以确保系统能够满足实际的监测和控制需求,达到提高环境保护水平和降低污染排放的目标。
重点污染源企业在线自动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重点污染源企业现
02
状分析
污染源分布情况
工业园区集中分布
重点污染源企业主要集中在工业园区内,涉及化工、印染、造纸 等多个行业。
城市周边区域分散分布
部分重点污染源企业分布在城市周边区域,对城市环境质量产生一 定影响。
农村地区零散分布
部分小型工业企业及作坊式生产企业在农村地区零散分布,对当地 环境造成一定污染。
在线自动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企业 排污情况,提高环境监管效率,减少 环境污染。
建设目标与原则
建设目标
建立重点污染源企业在线自动监控系 统,实现对企业排污的实时监测、数 据采集、传输与分析,提高环境监管 效率。
建设原则
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实时性 、准确性、易用性及可扩展性,同时 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 。
在线自动监控系统
03
概述
系统构成与功能
01
数据采集
实时采集企业排污数据,包括废水 、废气等。
监控预警
实时监测企业排污状况,发现异常 及时预警。
03
02
数据处理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分析、 存储和传输。
信息管理
对企业信息、设备信息、监测点信 息等进行管理。
04
技术路线与实现方式
数据采集技术
采用传感器、流量计等设备,实时采集企业 排污数据。
数据传输
将采集的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到监控中心平台,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监控中心平台建设
硬件设施
建立专门的监控中心,配备高性能服 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确保 平台的稳定运行。
软件系统
开发或购买专业的在线监控软件系统 ,实现数据的接收、处理、存储和分 析等功能。
河北省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
河北省在线监测设备RS232串行口通讯协议一.有关串行通信的物理标准:1.信号电平标准:RS232—C采用负逻辑规定逻辑电平,RS232—C将(-5V到-15V)规定为“1”,(+5V到+15V)规定为“0”。
2.信号线的定义:在线仪表采用三线制DB9/M(针)RS232接口输出。
PIN2-RXD; PIN3-TXD; PIN5-GND二、 RS-232通讯配置:通讯波特率为9600bps、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无奇偶校验位.三、主呼指令数据格式(数据采集仪主动发送请求命令):3.2指令类型四、从呼指令数据格式(在线监测设备响应):4.2 数据包长度数据包长度=系统类型长度(1)+数据类型(1)+参数个数长度(1)+时间(6)+数据段长度(n)+CRC校验码长度(2)4.3 系统类型4.4 数据类型4.5 数据段组成包括污染物代码(见附录污染物代码表)、污染物的类型(见4.5.1)、数据标记(见4.5.2)、污染物参数值(见4.5.3)。
不同污染物之间用分号(‘;‘)隔开,同一污染物的不同类型数据也用分号(‘;‘)隔开,例如:二氧化硫实时数据、二氧化硫折算数据之间用分号(‘;‘)隔开。
4.5.1污染物的类型分为实时数据与折算数据;”xxx-R”代表污染物实测数据,”xxx-Z”代表污染物折算数据,其中“xxx”为污染物代码。
两位的污染物代码在后面填充一位16进制0x20,参考附录污染源代码表。
示例:B01-R,02 -Z4.5.2数据标记(1)对于污染源(P:电源故障、F:排放源停运、C:校验、M:维护、T:超测上限、D:故障、S:设定值、N:正常数据、X:现场检查,现场校验)(2)对于空气检测站(0:校准数据、1:气象参数、2:异常数据、3正常数据)4.5.3污染物参数值污染物参数值为4字节IEEE754浮点数,高位在前,低位在后.示例:4.5.4 从呼指令通讯示例:说明:. 1、分钟数据(10分钟)――每间隔10分钟统计计算一次污染物因子10分钟内的累计排放量、最小值、平均值、最大值。
广西壮族自治区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
排污单位联网申报表企业名称申报日期填报人联系电话电子邮件目录1 排污单位信息 (3)1.1 企业信息 31.2 在线污染源 41.3 生产工艺示意图 61.4 污染治理工艺图72 监控系统 (8)2.1 监控点位82.2 在线自动监测系统92.3 数据采集传输设备单元102.4 通讯单元101. 排污单位信息1.1企业基本信息填写规范:带*部分为必填项目[企业名称]:按照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进行法人登记的名称填写。
[中心经度]、[中心纬度]:形如:北纬120度25分44秒。
[登记注册类型]: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个体经营。
参照:GB/T 12402[单位类别]:县以上工业企业,县以上非工业企业,事业单位,乡镇街道工业企业,乡镇街道非工业企业,部队,其他。
参照:GB 11714 《全国企业事业和社会团体代码编制规则》[企业规模]:特大型,大型一档,大型二档,中一型,中二型,小型,其它。
参照:GB 11714 《全国企业事业和社会团体代码编制规则》[隶属关系]:中央,省,市、地区,县,街道、镇、乡,居民、村民委员会,其他。
参照:GB/T 12404 《单位隶属关系代码》[行业类别]:按照《GB/T 4754-200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表》填写。
[是否两控区]:都不是,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控制区,都是。
[管理级别]:国控,省控,市控,区县控。
[法人代码]:按照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法人单位代码证书》上的代码填写。
1.2 在线污染源填写规范:1、[污染源名称]:按照企业自定义的名称填写,参考以下示例:废气污染源名称:#1锅炉,#1窑炉等;废水污染源名称:乙醇车间,乙烯生产线等。
2、[排放污染物]:废气污染物包括不限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一氧化碳,硫化氢等;废水污染物包括不限于:pH值,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悬浮物等。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联网申请doc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联网申请一、办事流程排污企业现场端自动监控设施安装、调试、测试正常之后,填写《宜宾市污染源企业信息登记表》、《宜宾市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联网申请登记表》、《数据采集传输仪器传输方式》、《数据联通申请》,向市环保信息监控中心申请自动监控设施数据联通,进行联网测试。
市环保信息监控中心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配臵相关参数接入自动监控数据。
排污企业自动监控数据连续正常传输达到60天后,市环保信息监控中心根据《宜宾市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和联网技术规范》规定,对自动监控数据进行审核,并填写《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协议使用情况表》,确认达到《宜宾市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和联网技术规范》要求后,向排污企业出具《自动监控系统数据联网技术规范性证明》。
二、办事流程中涉及的各种表格资料(一)、排污企业向信息中心申请数据联通时,需提供以下资料:1、《宜宾市污染源企业信息登记表》(附表一)2、《宜宾市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联网申请登记表》(附表二)3、《数据采集传输仪器传输方式》(附表三)4、《数据联通申请》(附表四)5、《国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基本情况表》(该项只针对国家重点监控企业)(附表七)注:以上材料各需加盖鲜章纸质件一套,电子件一套(二)、信息监控中心对数据传输进行审核时,需要填写如下资料:6、《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协议使用情况表(附表五)7、《国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联网情况》(该项只针对国家重点监控企业)(附表八)(三)、信息监控中心通过排污企业数据联通申请时,需要向排污企业出具如下资料:8、《自动监控系统数据联网技术规范性证明》(附表六)宜宾市环境保护信息监控中心二〇一〇年二月八日附表一:宜宾市污染源企业信息登记表填表说明1、本表中标明“必填”的项请务必填写完整,未标明必填的项请尽可能填写,没有内容或无法填写的项目请空白。
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测系统(水)简介及设备维护
天然水和废水中,磷几乎都以各种磷酸盐的形式存在。它们分别为正磷酸盐、缩 合磷酸盐(焦磷酸盐、偏磷酸盐和多磷酸盐)和有机结合的磷酸盐,存在于溶液和 悬浮物中。
检测意义
磷和氮是生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水质中含有适度的营养元素会促进生物和 微生物生长,令人关注的是磷对湖泊、水库、海湾等封闭状水域,或者水流迟缓
原理:
碘化汞和碘化钾的碱性溶液与氨反应生成淡红棕色胶态化合物,此颜色在 较宽的波长内具有强烈吸收。通常测量波长在410~425nm范围。
纳氏试剂光度法
水质监测技术
氨氮-分析原理
反应机理:
① 氨与次氯酸盐反应生成氯胺。NH3+HOCl ←→ NH2Cl +H20 ② 氯胺与水杨酸反应形成一个中间产物-5-氨基水杨酸;
样,它不反映水质中那些具体的有机物的特
性,而是反映各个污染物中所含碳的量,其 数量愈高,表明水受到的有机物污染愈多。 应用场合:高氯水样监测。
水质监测技术
氨氮-简介
பைடு நூலகம்定义:态存在的氮。
水溶液中的氨氮是以游离氨 (或称非离子氨,NH3)或离子氨(NH4+)形
氨氮中游离氨和铵盐的比例取决于pH和水温:
pH偏高时,游离氨比例较高,反之铵盐则较低; 温度偏高时,游离氨比例较低,铵盐则较高。 无氧环境下,亚硝酸盐在微生物作用下,还原为氨; 有氧环境下,水中氨也可转化为亚硝酸盐,甚至硝酸盐。 人们对水和废水中最关注的几种形态的氮是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 氨氮和有机氮。通过生物化学作用,它们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物含量大于2mg/L有干扰,在酸性条件下通氮气可以除去。六价铬大于
50mg/L 有干扰,用亚硫酸钠除去。亚硝酸盐大于 lmg/L 有干扰,用氧 化消解或加氨磺酸均可以除去。铁浓度为20mg/L,使结果偏低5%;铜 浓度达 10mg/L 不干扰;氟化物小于 70mg/L 也不干扰。水中大多数常 见离子对显色的影响可以忽略。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和接口标准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目录1 背景 (1)2 规范制定的必要性 (1)3 规范制定的原则与依据 (2)4 任务来源 (2)5 编制过程 (2)6 主要内容说明 (3)6.1 规范的范围 (3)6.2 对定义的解释 (3)6.3 对系统结构的描述 (3)6.4 通讯接口的定义 (4)6.5 协议的层次结构 (4)6.6 协议交互的模式 (6)6.7 通讯流程 (6)6.7.1 请求命令(四步或者三步) (6)6.7.2 上传命令(一步) (6)6.7.3 通知命令(两步) (7)6.8 超时重发机制 (7)6.8.1 请求回应的超时 (7)6.8.2 执行超时 (7)6.9 通讯协议数据结构的说明 (8)6.10 数据段结构组成描述 (8)7 重要数据选择 (11)7.1 系统编码表 (11)7.2 执行结果定义 (11)7.3 请求返回 (11)7.4 命令列表 (11)7.5 缺省超时和超时重发次数 (11)7.6 污染物编码 (11)1背景污染源自动监控是环境执法、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建设和管理依托环境监测、自动控制、计算机、电子、通信等多个领域的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可分为数据收集子系统和信息综合子系统。
数据收集子系统是污染治理设施的组成部分,包括在污染源现场安装的污染物排放监控监测仪器(COD、TOC、PH等水污染物在线监测分析仪,二氧化硫、烟尘等气污染物在线监测分析仪)、流量(速)计、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记录仪(黑匣子)和数据采集传输仪(用于数据的存储、加密,数据包转发、接收以及报警、反控)等自动监控仪器。
简称现场机信息综合子系统包括计算机信息终端设备、监控中心系统(污染源自动监控中心信息管理软件和数据库等)。
简称上位机在上位机和现场机系统之间,定义数据通信传输的具体技术要求,就是本规范的内容。
污染源在线监控(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污染源在线监控(监测)系统解决方案:XXX在污染源在线监控(监测)系统中应用广泛,本文章中只是介绍了其中一个案例,为了更方便软件在污染源在线监控(监测)行业中的使用,力控提供了污染源在线监控(监测)系统的行业版,针对这一行业的特点,下面列出该行业版中所支持的测控设备的厂家列表:1、广州市怡文科技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3、山东省青岛金仕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4、山东省青岛竞业高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5、德国WTW公司6、厦门隆力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7、青岛崂山电子仪器总厂8、北京蓝星环保技术有限公司9、北京蓬甲科技发展公司10、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绿色科学研究所11、欧美大地仪器设备中国有限公司12、意大利哈纳仪器中国总代理13、北京哈纳科仪科技有限公司14、厦门艾士维环保设备有限公司15、江苏电分析仪器16、日丰柴田科学器械工业株式会社北京事务所17、赛普环保科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天津)18、北京北美仪器公司19、北京北分麦哈克分析仪器有限公司20、香港昌信科学仪器公司上海维修站21、日本岛津制作所22、北京华厦科创仪器技术公司23、北京金信诚有限责任公司24、吉林市北光分析仪器厂25、吉林市北方电光应用技术研究所26、中西公司(北京)27、北京普莱而得机电技术有限公司28、吉林市科技开发实业公司29、吉林省长春吉大小天鹅仪器有限公司30、河北先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31、青岛崂山电子仪器总厂有限公司32、北京圣地万隆测控技术有限公司33、广东省佛山分析仪器厂34、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公司35、英国KANE中国公司北京承天科技公司36、北京德隆博宇科贸有限公司37、河北先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38、浙江省杭州恒达工业自动化研究所39、佛山分析仪器厂40、上海宏伟环保设备仪表厂41、天津市河东区环保局42、天津市华津环保技术发展公司43、山东省青岛竞业高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44、大连中环仪器仪表有限公司45、太原中绿环保技术有限公司46、江苏电分析仪器厂47、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48、中国环保监测总站河北省承德市华通环保仪器厂49、美国帕金尔默公司宏超高科北京分公司50、欧陆科仪(远东)51、承德华通环保仪器厂52、烟台海阳国环测控仪器有限公司53、江苏环发环保科技推广中心54、广东省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55、山东省恒大环保股份有限公司56、山东省恒大环保57、北京北美仪器公司58、宏超高科北京分公司下面以XX市环保局环境在线监测系统为例,详细说明力控软件在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目次前言 (ii)1 适用范围 (1)2 引用标准 (1)3 术语 (1)4 系统结构 (2)5 协议层次 (3)6 通讯协议 (4)附录A:循环冗余校验(CRC)算法 (13)附录B:常用部分污染物相关参数编码表 (14)附录C:各条指令通讯过程示例 (17)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自动监控设备和监控中心之间的数据交换传输。
本标准规定了数据传输的过程及系统对参数命令、交互命令、数据命令和控制命令的数据格式和代码定义,本标准不限制系统扩展其他的信息内容,在扩展内容时不得与本标准中所使用或保留的控制命令相冲突。
根据通信技术的发展,本标准将适时修订。
2 引用标准以下标准和规范所含条文,在本标准中被引用即构成本标准的条文,与本标准同效。
YD/T 1093-2000 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隧道协议技术规范YD/T 1323-2004 接入网技术要求——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DSL)YD/T 1334-2004 800MHz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智能网(WIN)阶段2:智能外设(IP)设备技术要求EIA RS-232C 数据终端设备与使用串行二进制数据进行交换的数据通信设备之间的接口GB/T16706-1996 环境污染源类别代码3 术语3.1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由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排放实施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的自动监控监测仪器设备和监控中心组成,本标准中简称系统。
3.2 监控中心安装在各级环保部门,有权限通过传输线路与自动监控设备连接,对其发出查询和控制等本标准规定指令的数据接收和数据处理系统,包括计算机信息终端设备及计算机软件等。
本标准中简称上位机。
3.3 自动监控设备安装在污染源排放口现场,用于监控、监测污染源排污状况及完成与上位机的数据通讯传输的单台或多台设备及设施,包括污染物排放监控(监测)仪器、流量(速)计、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记录仪和数据采集传输仪等,是污染防治设施的组成部分。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系统运维方法及内容
科技 嗣向导
2 0 1 3 年第 1 2 பைடு நூலகம்
污染源在线 自动监控系统运维方法及内容
( 西 安外事学 院
赵 舰 波 陕西 西安
7 1 0 0 7 7 )
( 3 ) 数据 采集 单元 : 从 一次仪表 和数 据采集设备上所 采集到的监 测数据是否一致 , 从一次仪表到各级环保部门监控平台的监测数据保 得 以 更 好 的 施 展 证 同步传输 。 保证数据采集设备的正常运行 、 因此 , 需要梳理运维管理需求 、 规范运维管理流程 、 开发和建设一 ( 4 ) 辅助单元 : 废水分瓶采样器与在线监控系统的报警功能联动 . 套科 学有 效的组 织 、 制度 、 流程 、 技术 的 I T 运维 管理 体系。从粗放 、 分 对分瓶采样器作 日常的保养 、 维护工作 ,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 散、 无序服务 、 职 能管理 、 被动管理模 式过渡到精 细 、 集中、 有序服务 、 ( 5 ) 监测站房单 元 : 保持监 测站房的清 洁 . 保证站房 内的温度 、 湿 流程管理 、 主动管理模 式。实现 I T运维 的科学化 、 规范化 . 使I T运维 度 、 电力设施 达到监测设备的运行要 求 管理体 系成为环保信 息部 门 日常工作 的重要组成部分 ( 6 ) 氨氮分析仪和 总磷/ 总氮分析仪 : 在满足 国家环保 总局 和省环 信息 化维系统 是伴 随着各环保部 门信息化 实现 而产生的 . 实现对 保局的各类技术规 范要 求基础上 , 进行设备 的 日 常 维护 、 保养 、 校验、 各种信息化资源 的监控 、 管理 。 有效 的协助各项减排工作 的顺利进行 , 维 修等工作 给环保业务提供保 障。 早发现 问题 , 早解决 问题 . 同时运维 系统还将提 ( 7 ) 仪器校准 : T O C / C O D / 氨氮, 总磷总氮等主分析仪 . 每4 8 小时通 供一个 日常问题解决方 案知识库 . 积累维护工作 人员 的经验 . 当 出现 过仪 器进行 自动的零点 和量程校正 以前类似 的问题 . 系统 自动提出相关 的解决方案 . 也不会 由于个 别维 ( 8 ) T O C分析仪数据准确性校验 : 每月应按照 H J / T 3 5 4 — 2 0 0 7 方法 护人员流动给维护工作带来一定 的影响 . 同时可 以大大减 少 由于软硬 进行 C OD c r 转换系数验证 当废水组份或工况发生较大变化时 . 应及 件 的故障而给环保部 门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 。 运维系统也在一定 的程 时进行转换 系统确认 度上对变更与发布进行 了有效的管理 . 最终可将变更带来 的风险降到 ( 9 ) 按照危 险废物处置 的相关规定 , 妥善收集并处置仪器废液 。 最低 。 对 于不 同的系统使用者 , 运维系统提供 了不 同的服务 台, 满足不 废水类在线监测 系统 日 常维护 、 校验 、 仪器检修 、 质量保证 与质量 同需求者 的需要 控制 、 仪器档案管理等具体要求详见各省市水污染源在线监测 系统运 I T I L( 信息 技 术 基础 设 施库 . I n f o r m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f r a s t mc t u r e 行 与考核技术规 范 I j b r a n r ) 是 目前 是国际上公认 的 I T运维标 准 . 从 发布到现在得 到了 国 2 . 废气类的 日常维护( 维护周期为每周 ) 内外各行各业广泛 的应用 . 并取得 了可喜的成绩 因此总结前 人的经 ( 1 ) 采样/ 预处理单 元 : 针对采 样头 、 伴 热管 、 反 吹系统 、 气 体预处 验. 本课 题使 I T I L应用于 中国环保信息 化运维 中. 通过运用基 于 I T I L 理 等设施 进行清洗 、 保养 、 维修更换 等工作 , 保证气体 管路畅通 , 防止 流程框架 , 使得环保部 门的管理流程化 、 规范化 、 自动化。 通过对硬件 . 气路 的堵塞和泄漏 , 保证气体预处理系统的过滤 、 冷凝 、 排水等设施 的 监控 中心服务器 , 业务 系统 , 网络全面与集中管理 , 实现 了技术 、 功能 、 正常运行 服务 的有效结合 从而提高 了环保部 门的运维水平和能力 . 为环保部 ( 2 ) 在线监 测单元 : 主要 针对烟气 在线 分析仪 ( 二 氧化硫 、 氮氧化 门高效工作提供 了保障 物、 氧) 、 温度压力流速一体化分析仪 、 烟尘检测仪等设备 , 在满足 国家 通过 I T I L标准 . 建立 运维模 型 . 确定 运维模 式 : 按 照确定 的运维 环保 总局和省环保局 的各类技术规范要求的基础上 . 进行设备 的 日常 模式 , 到东、 中、 西 部选取 的地 市级 在线监 控 中心进 行实 例求 解 . 按 维护 、 保养 、 校验 、 维修等工作 照水 、 气等环 境要素 , 区分折 旧 、 人工 、 材料 、 水 电、 维护等类 型 , 取 得 ( 3 ) 数据 采集单元 : 从一次仪表 和数据采集设备上 所采集到 的监 企业 端 、 传输 端和监 控 中心 运行成本 数据 ; 对数据进 行分析 , 集合 行 测数据是否一致 . 从一 次仪表到各级环保部 门监控平台 的监测数据保 业 内外专 家经验 和判 断 . 找 出差异性 及其 原 因 . 确 定系 统运 行成 本 证 同步传输 . 保证数据采集设备的正常运行 核算方 法 和标准 。包 含 : 运 维模 式 、 运维 内容 、 运维 过程 、 取 费标 准 , ( 4 ) 监测 站房单元 : 保持 监测站房 的清洁 , 保证站 房内的温度 、 湿 评估 办法等 。 度、 电力设施 、 到达采样点 的安全设施均达到监测设 备的运行要求 运维系统的总体架分为三层 . 最底层数据存储层包括 三大方 面的 ( 5 ) 监测仪器校验 : 每月进行一次全系统的校验 , 进 行零点 、 跨度 、 数据 . 第 一方 面是运维 系统 本身的数据 ( 这些数据 的来源是系统 录入 线性误差和响应时 间的检测 . 做到零气与标准气体和样品气体通过 的 和监控程序写入 ) : 第二方面是其它业务数据库 . 它和运维数据库 的关 路径 ( 如采样探头 、 过滤器 、 洗涤器 、 调节器) 一致 。 系是从其它业 务数据库中统计分析得来 的业务 数据将存 入运 维 系统 废气类 在线 监测 系统 的 日常运行管 理要求详见各省市 固定污染 数据 库之 中 . 最 后一 方面 的数 据来源 就是 发布 的地 图服 务 . 所 以形 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像 的将 地 图服务也 当一 个数据 源 第二层 后 台分 为两 部分 , 一部分 3 . 视 频 监 视 和 网络 传 输 单 元 是负 责数 据的读 写 . 另一 部分是 专 门的软 硬件 监控 程序 . 负 责收集 ( 1 ) 远程监视编码器 、 摄像机 、 前端存储 、 传输 网络告警 ( 每 日) 。 监控 数据 第一 层前 台部分根 据 P u r e M V C框 架原 理将 其分 割为三 ( 2 ) 编码器软件版本一致性检查 、 配置数据检查 ( 每季 ) 。 块: u I 界面 、 业 务逻 辑 、 后 台访 问 , 其中u I 界 面专 门 负责 界面 的绘 ( 3 ) 供电 、 室内 、 室外 、 温度 、 湿度、 防雷接地 和电源线 路接 口检查 , 制. 业 务逻 辑又 可看 做两 部分 : 一部 分是 对 u I 界 面的监 听与控 制 , 标签粘贴 、 设备工作状况 、 指示灯信息检查 ( 每季 ) 。 另一部分就对从后台得来的业务数 据的处理 .处理完提交给 u I 界 面 ( 4 ) 清洁箱体内视频服务器 , 清洁摄像机外罩 ( 每季 ) 。
污染源在线监测涉及的标准规范
三、系统结构:
污染源烟气在线监测系统主要由采样子系统、预处理子系统、气态污染物监测子系统、颗粒物监测子系统、烟气参数监测子系统、数据采集操纵子系统、辅助系统及站房组成。
1、采样子系统
气体采样探头是插入烟道气体采集点,采集样品气体的部件。
采样探头装置具有电加热伴热功能,能自行加热并实施温控。
该装置适用于燃烧过程后气样的连续采集。
2、预处理子系统
烟气预处理系统用于完成样气的净化、除尘、除湿、排水,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及检测结果的重复性,降低了运行维护本钱。
3、气态污染物监测子系统
红外气体分析系统具有高可靠性和灵敏度,尤其各种气体有自己的特征光谱,不受气体的干扰。
一台分析仪可测定包含SO2、NOX、CO、CO2、O2等气体。
4、颗粒物监测子系统
颗粒物监测系统采纳激光后向散射法测定烟尘浓度。
5、烟气参数监测子系统
市政污水:CODCr、NH3-N、TP、TN、pH等;
医疗废水:大肠杆菌、余氯、生物毒性、pH
制革废水:CODCr、NH3-N 、Cr
冶金废水:重金属
电镀废水:Cr、Cu、Zn、Fe、Al等离子及pH等。
涂装废水:CODCr、pH、TP、TN、Zn、Mn、Ni等。
河北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
河北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
河北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是一套集成了现代信息技术、自动监测技
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综合性环境监测系统。
该系统通过在污染源企业
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实时监测企业排放的污染物浓度和排放量,并将
数据传输至环保部门的监控中心,实现对污染源的动态监控和管理。
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1. 实时监测:系统能够24小时不间断地监测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
包括但不限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
2. 数据传输:监测到的数据通过无线或有线网络传输至环保部门的监
控中心,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3. 数据分析:系统内置数据分析模块,能够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
分析,为环保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 预警报警:当监测到的污染物浓度超过设定的阈值时,系统会自动
发出预警或报警,提醒相关部门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5. 远程控制:环保部门可以通过系统远程控制污染源企业的排放设备,确保其在规定范围内运行。
6. 信息共享:系统支持与其他环保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信息资
源的共享,提高环保工作的协同效率。
7. 法律支持:系统记录的监测数据可作为环境执法和污染治理的重要
依据,增强环境监管的法律效力。
河北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建立和运行,不仅提高了环保部门对污染源的监管效率,也促进了企业自觉遵守环保法规,有效减少了环境污染,为河北省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技术方案污染源在线监测实现对废水、废气等污染源的实时在线监测,通过对污染监测数据的采集、传输、统计、分析等,实现污染源监测数据的统一管理、数据超标预警、监测设备的管理及反控,统计分析结果以报表、图表等多种方式展示。
(一)污染源在线监控(1)数据采集系统自动采集污水、烟气排放数据,实现数据包的效性检查、解析和入库(数据存储);采用多线程异步通信技术与各监测点通信,可查看原始数据报文,并可实现数据同步转发。
(2)信息看板综合看板:展示企业实时监测状态、数据传输有效率、全区排放总量、排污大户、排污大户占比、超标情况汇总等,可切换查看污水或烟气。
可按日、月、年查询条件进行筛选。
企业看板:展示企业数据传输有效率、企业排放总量、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总量对比分析、超标情况汇总,可切换查看污水或烟气。
可按时间、地区、企业快速查询。
(3)实时监控实时一览:集中监控所有污染物实时排放状况(正常、超标、预警、异常)、及联网情况,同步采集污染排放数据,可查看污染物变化趋势,从而快速掌握污染排放现状。
同时支持视频接入,更直观展示污染物排放状况。
对于烟气排口的视频,系统具有黑度分析的功能。
地图监控:通过电子地图直观污染排放口的空间位置分布和污染物实时排放数据。
(4)数据查询按数据类型、时间段查询污染物历史排放数据,包括小时数据、日数据、超标数据、原始数据,可配置要显示的监测因子,查询结果可导出为Excel文件,可通过曲线展示单个站点多个因子的历史变化趋势。
(5)报警管理在排放口出现数据超标、设备断线、设备故障、恒值等状况时,及时通知环境监察部门相关人员。
(6)报表中心按时间查询日报、月报、季报、年报,支持报表打印、导出,查询结果可导出为Pdf、Excel、Word、Image等格式。
(7)总量计算总量计算包含:总量查询、对比分析功能。
(8)数据传输有效率按企业、地区查看数据传输率、有效率、数据传输有效率,结果可导出为Excel文件。
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1. 引言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是为了实现对污染源排放情况进行监测和控制而开发的一种设备。
为了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本文档旨在提供操作及保养规程,以确保系统正常工作并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2. 操作规程2.1 系统启动与关闭•在启动或关闭系统之前,确保所有设备和传感器已连接好,并检查设备的电源是否稳定。
•操作人员应按照指定流程启动或关闭监控系统,避免任意操作造成损坏或数据丢失。
•注意在关闭系统之前,保存未上传的数据和相关设置,以便下次启动时能够正确还原。
2.2 数据采集•在进行数据采集操作之前,操作人员应确保所有传感器和连接设备正常工作。
•操作人员应按照指定流程进行数据采集操作,包括设置采集频率、采集参数和存储位置等。
•若发现数据采集出现异常或错误,应及时停止采集操作,并检查传感器和连接设备是否正常。
•对于长时间采集的任务,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系统运行状态,以确保数据采集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2.3 数据传输与存储•确保数据传输通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传输过程中避免数据泄露或损坏。
•采用加密算法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在数据存储过程中,定期备份数据以防数据丢失或损坏,同时保证数据的可用性和可访问性。
2.4 故障排除•在系统出现故障时,操作人员应及时报告,并尽可能详细描述故障现象和操作过程。
•除非经过足够的了解和授权,否则不得进行任何未经许可的维修或更改操作。
•维修或更改操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在操作完成后经过严格的测试和验证。
3. 保养规程3.1 清洁和维护设备•定期对系统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保持设备的良好工作状态。
•使用干净的布或软刷清洁设备表面,避免使用含有腐蚀性和刺激性物质的清洁剂。
•对传感器进行定期校准和维护,确保其准确度和稳定性。
3.2 定期检查电源和电缆•定期检查电源的稳定性和连通性,确保系统正常工作。
•检查电缆和连接器是否完好,无损坏和松动现象,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环保局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系统简介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系统简介编制单位:xxxx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06年3月目录第一章前言 (3)1环保现状分析 (3)2系统简介 (4)第二章系统设计原则 (5)1先进性与成熟性 (5)2扩展性 (5)3可靠性 (5)4开放性 (6)5可维护性 (6)6经济性 (6)第三章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7)1系统结构图 (7)2系统开发与运行平台 (7)3远程通讯方案设计 (8)4系统组成结构 (9)4.1 环保局监控中心总述 (9)4.2 企业监测中心总述 (9)第四章环保局监控中心 (10)1监控中心设备组成 (10)2监测中心软件系统 (10)2.1 数据通讯系统 (10)2.2 数据处理系统 (12)2.3 局长查询系统 (13)第五章企业监测中心 (14)1企业中心设备 (14)2企业监测软件及其功能 (14)3企业污染物在线监测设备 (15)3.1 COD在线监测仪 (15)3.2 污水流量计 (15)3.3 烟气在线监测仪 (16)3.4数据采集器 (18)第六章售后服务及技术支持 (21)1技术服务承诺 (21)2支持方式 (21)3系统维护 (22)第一章前言1 环保现状分析随着我国经济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在城市建设中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长期以来,对于工业污染源的监督管理、环保执法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超标排放和偷排现象时有发生,环境监察工作任务重、难度大、压力更大。
污染源监测信息采集与监控是环境治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目前采用的主要手段。
近些年来,环境污染源监测工作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基于环保部门及企业自身因素等多方面原因,环境治理发展水平不一,主要表现为:a、部分企业,仍然依靠落后的人工检测手段,进行不连续的、随机性强的手工检测作业,不仅工作强度大、自动化程度低、数据完备性差,而且数据利用率低、不能很好地反映实际工况,因此对于环境监察作用甚微;b、有些企业已经安装了传感器、二次仪表、黑匣子等污染物监测设备,但有些设备仅提供了现场显示、查询或打印功能,甚至不具备存储功能,设备运行,必须专人长期值守,因此在实际中没有太大的实用性;c、有些企业,污染物监测设备自动化程度较高,同时具备存储及打印功能,但不具备数据自动传输能力,或者未能发挥作用,数据仅仅局限于企业自身使用,共享能力差,上级环境监察部门不能急时掌握监测数据,时效性差,因此也不能很好地满足环境监察工作的需要。
水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系统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水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系统质量控制管理制度2009年7月31日目录第一部分总则 (1)第二部分职责分工 (1)第三部分日常运营维护实施规定 (1)第四部分运营维修管理规定 (3)第五部分安全保障 (5)第六部分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5)第七部分投诉处理 (6)第一部分总则1、为了加强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的管理,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更好地为水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工作服务,按照统一领导、明确职责、分工负责、密切配合的原则制订本规定.2、本规定规定了系统的的职责分工、质量管理、维护维修、安全保障、投诉管理等方面的管理要求。
第二部分职责分工1、应设立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的运行管理部门,明确专职人员,建立系统运行管理规章制度.2、部门运营维护人员包括:维护人员、技术人员、化学分析人员和管理人员等,每个技术人员必须具有环境监测和相关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本岗位监测分析技术,熟悉和执行本岗位技术规范、方法等,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供监测数据,在南海区环境保护监测站备案记录.3、应实施“日监视、周巡检"日常管理制度.即每日上、下午至少各一次远程实时监视并存取数据,如发现数据有持续异常情况,应即刻前往站点进行检查。
每周至少一次到现场检查维护。
每个巡检小组由2~3人组成.4、远程监视及维护维修活动必须记录备查。
5、巡检的项目包括在线监测仪器及附属设备、视频设备、网络通讯设备、现场环境等。
6、及时解决发现的故障;对厂家投诉的问题,解决后,必须通知企业相关负责人。
7、巡检和维护工作完成后,必须填写维护记录。
第三部分日常运营维护实施规定1、一般要求现场应保持各仪器设备干净清洁,内部管路通畅,出水正常.对于各类分析仪器,应防止日光直射,保持环境温度稳定,避免仪器振动,日常应经常检查其供电是否正常、过程温度是否正常、工作时序是否正常、有无漏液,及管路是否有气泡,数采仪的传输是否正常等.2、每天定期远程检查技术人员每天上午和下午两次通过中转服务器远程查看污染源站点监测数据及运行状况,并对站点进行远程管理和巡视,内容包括:➢根据仪器分析数据判断仪器运行情况;➢根据数据采集器的标识判断数采仪的运行情况;➢检查视频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包括图像传输、云台控制、监视位置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和接口标准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目录1 背景 (1)2 规范制定的必要性 (1)3 规范制定的原则与依据 (2)4 任务来源 (2)5 编制过程 (2)6 主要内容说明 (3)6.1 规范的范围 (3)6.2 对定义的解释 (3)6.3 对系统结构的描述 (3)6.4 通讯接口的定义 (4)6.5 协议的层次结构 (4)6.6 协议交互的模式 (6)6.7 通讯流程 (6)6.7.1 请求命令(四步或者三步) (6)6.7.2 上传命令(一步) (6)6.7.3 通知命令(两步) (7)6.8 超时重发机制 (7)6.8.1 请求回应的超时 (7)6.8.2 执行超时 (7)6.9 通讯协议数据结构的说明 (8)6.10 数据段结构组成描述 (8)7 重要数据选择 (11)7.1 系统编码表 (11)7.2 执行结果定义 (11)7.3 请求返回 (11)7.4 命令列表 (11)7.5 缺省超时和超时重发次数 (11)7.6 污染物编码 (11)1背景污染源自动监控是环境执法、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建设和管理依托环境监测、自动控制、计算机、电子、通信等多个领域的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可分为数据收集子系统和信息综合子系统。
数据收集子系统是污染治理设施的组成部分,包括在污染源现场安装的污染物排放监控监测仪器(COD、TOC、PH等水污染物在线监测分析仪,二氧化硫、烟尘等气污染物在线监测分析仪)、流量(速)计、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记录仪(黑匣子)和数据采集传输仪(用于数据的存储、加密,数据包转发、接收以及报警、反控)等自动监控仪器。
简称现场机信息综合子系统包括计算机信息终端设备、监控中心系统(污染源自动监控中心信息管理软件和数据库等)。
简称上位机在上位机和现场机系统之间,定义数据通信传输的具体技术要求,就是本规范的内容。
目前总局正在制订《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管理办法》,按照要求,“数据传输和接口标准技术规范”作为配套的技术规范之一,应同期发布。
2规范制定的必要性(1)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在污染源自动监控技术力量方面有强有弱,有的地区污染源自动监控的工作一直无法开展,其中核心的问题之一是没有足够的技术能力制定包括“数据传输和接口标准”在内的技术规范,为加强全国科学执法的能力、启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工作,总局应牵头制定相关的技术规范。
(2)目前,各地陆续建立的一些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完全受制于各开发单位自有的技术,系统升级和维护工作受到极大的限制。
有的地区使用的数据传输和接口标准技术落后、定义不规范,极大影响了系统建设和运行维护的效率。
为指导全国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纳入规范化建设的轨道,总局应统一制定发布能够适应技术发展的“数据传输与接口标准”技术规范。
(3)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与控制达标排放、排污收费、许可证发放甚至环境统计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处置也具有关键作用。
各地建成或拟建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采用的污染源、污染物编码和数据格式不规范、不一致,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难以发挥基础数据的作用。
为提高数据的应用范围,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应通过发布技术规范给出统一的信息编码、指令和数据包格式。
(4)各地局部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相互独立,采用的数据标准和设计结构不同,各自分散异构的数据资源形成彼此割裂的信息孤岛,无法进行信息交换和业务协同。
而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不只为当地环保部门辖区属地管理服务,也为上级环保部门的宏观管理服务;必须通过全国统一的“数据传输与接口标准”,实现全国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数据共享、业务协同,为上下级环保部门之间统一高效的信息沟通共享通道提供基础平台。
(5)应通过组织研究国内自动监控现状、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发布适合环境管理需要的数据传输和接口标准技术规范,确保数据采集和传输方式的可靠性、易维护性。
(6)目前国内污染源自动监控仪器市场良莠不齐,产品规格混乱,国家“数据传输和接口标准”技术规范的出台能够引导产业良性发展。
3规范制定的原则与依据●数据能应用于总局统一的环境信息平台、体现先进性;●应与现有应用软件数据格式通用;●统一制定的数据传输和接口标准技术规范应最大程度地与各地已经建设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数据传输和接口格式兼容;●数据传输和接口标准应尽量脱离通讯方式的约束,以适应不同通讯方式。
4任务来源2004年8月24日,总局科技司主持召开在线监测技术规范编制工作会,商议商定:数据传输和接口标准由环监局负责、总站和信息中心配合;适用性检测、安装、验收、运行、校验等技术要求由总站负责。
2004年10月20日,总局发文《关于下达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和接口标准技术规范的通知》(环办函[2004]623号),要求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环监局)作为该技术规范编制工作的承担单位,信息中心和总站参加,2005年10月前完成。
5编制过程1、2004年11月1日,根据科技司的要求,环监局(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主持召开第一次《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和接口标准技术规范》编制工作会,科技司产业处领导和总站、信息中心相关负责同志参加。
会议商定了技术规范的适用范围、编制的基本原则、任务分工以及时间安排,确定了《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和接口标准技术规范》编制工作组成员。
2、2004年11月4日,环监局在总局网站和中国环境监察在线网站上发布了“关于征集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和接口标准技术资料的通知”,向社会广泛征集相关技术资料。
环监局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了一些资料。
经整理筛选,可供参考的相关技术资料共8套,基本涵盖了国内外目前采用的主要内容:(1)直辖市环保部门采用的:北京市锅炉烟气在线连续监测系统联网通讯的有关规定上海市水污染源在线监测通讯技术规范(2)国内现场仪器厂家和系统集成商采用的:湖南力合环境在线监测系统数据传输协议北京普析通用TW-6000 CODcr水质连续自动监测仪通讯协议北京标旗世纪环境数据在线监测设备RS232串口协议长沙华时捷废水在线监控无线传输通讯协议山东胜利油田龙发公司水质、烟气监测通讯协议(3)国外现场仪器厂家和系统集成商采用的:美国哈希公司HACH COD通讯协议3、2004年12月9日,环监局结合目前全国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和应用的现状,按照原定的计划,完成了《〈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和接口标准技术规范〉编制大纲》(草案),并向信息中心、总站等相关单位发出《关于〈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和接口标准技术规范编制大纲〉征求意见的函》。
4、2005年1月17日, 环监局主持召开第二次《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和接口标准技术规范》编制工作会,科技司产业处领导和总站、信息中心相关负责同志参加。
会议研究讨论了《编制大纲》(草案),对具体内容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调整要求,确定了“技术规范”的范围和基本体系,并明确由西安交大长天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具体编写“技术规范”(草案)。
5、2005年3月15日,在参照国内外电子、通信、自动控制、计算机和环境监测相关技术标准的基础上,完成了“技术规范”内部讨论稿,并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编制工作组各成员。
6、2005年4月6日, 环监局主持召开第三次《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和接口标准技术规范》编制工作会,科技司产业处、总站统计室、总站质检中心、信息中心相关领导和负责同志充分讨论了“技术规范”内部讨论稿,基本肯定了其主要内容,并提出了进一步的完善要求。
7、2005年4月20日,根据第三次工作会要求,在内部讨论稿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完善,完成《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和接口标准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6主要内容说明6.1 规范的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系统数据通讯的数据格式、代码定义、传输规范。
本规范适用安装于污染源的自动监测仪器、仪表、数据采集传输与系统软硬件。
本规范规定了系统对参数命令、交互命令、数据命令和反控命令的数据格式和代码定义,本规范不限制系统扩展其他的信息内容,在扩展内容时不得与本协议中所使用或保留的控制命令相冲突。
6.2 对定义的解释现场机:安装在污染源排放口现场,用于监测污染源排污状况及完成和上位机的数据通讯传输的单台或多台设备及设施,它是污染治理设施的组成部分,包括在污染源现场安装的污染物排放监控(监测)仪器、流量(速)计、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记录仪和数据采集传输仪等自动监控仪器。
上位机:安装在各级环保部门,有权限对现场机发出查询和控制等本规范规定指令的数据接收和数据处理系统。
包括计算机信息终端设备、监控中心系统等。
基础传输层:基于TCP/IP 的和非基于TCP/IP的传输网络及之上的连接数据采集传输仪:采集不同类型监测仪器的数据、完成数据存储及和上位机的数据通讯传输功能的单台仪器。
6.3 对系统结构的描述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体系结构下图所示:系统从底层逐级向上可分为现场机、传输网络和上位机三个层次。
上位机通过传输网络和现场机相互作用,并获取现场数据,具体有两种操作方式:一是现场仪器仪表(以下通称监测仪器)本身具有较强的通信功能,监控现场只有一台仪器,可直接操作现场监测仪器,取得监测数据,执行控制动作,并接收告警信息;二是上位机不直接与监测仪器通讯,而是与数据采集传输仪通讯,数据采集传输仪下接监测仪器。
本规范不规定具体的通讯网络,以便根据现场具体情况采用先进的通讯手段,经济、合理地完成传输任务。
现场监测仪器具有复杂的形态,有些监测仪器将数据采集与传输集成为一体;有些则采用分离的或第三方提供的数据采集传输仪,将自身挂接在数据采集传输仪上,由数据采集传输仪完成与上位机的通讯。
本规范对现场机内部通讯方式不作具体规定,仅给出推荐标准。
6.4 通讯接口的定义上位机与现场机实现通讯,现场机在结构上有二种类型,一种是现场监测仪器将监测、存储、通讯接口和远程传输集成为一体,自身实现通讯控制功能;另一种监测仪器带有模拟输出接口或数字通讯接口,挂接于数据采集传输仪,通过数据采集传输仪实现数据转发。
数据采集传输仪可以是单片机、工控机、嵌入式计算机、PLC等形式。
对于第一种现场监测仪器,本规范不限制仪器内部结构,但要求其能够实现本规范规定的要求;第二种现场监测仪器必须通过数据采集传输仪来实现本规范规定的要求,在内部,数据采集传输仪与监测仪器的通讯方式本规范不作规定,推荐采用modbus标准。
现场机对上位机通讯接口,本规范不作限制,但要满足选定的传输网络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