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围手术期护理
骨科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
手术前病人的护理
• 2.一般护理 • 全身状况的评估 营养状况 心功能 肺功能 既往史
• 术前检查 三大常规, 凝血 输血前九项 心电图 x线片
• 饮食营养 营养丰富,易消化 • 适应性锻炼 床上使用便器,翻身方法,部分病人海应指导练习术中体位,教会病 人正确深呼吸、咳嗽、咳痰的方法并练习。
手术前病人的护理
手术后病人的护理
• 4.压疮 常见的皮肤并发症 术后病人由于疼痛,手术需求长期卧床,局部皮肤长 期受压,同时受到尿液,汗液刺激,及营养不良、水肿等原因。措施:定时翻身, 正确使用石膏、夹板,保持病人皮肤及床单位的干燥,清洁,使用便盆时协助患者 太高臀部,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早期下床活动。 • 5.关节僵硬 术后患者由于疼痛,害怕进行患肢功能锻炼,措施:鼓励术后早期进 行功能锻炼
手术后病人的护理
• 3.恶心、呕吐 最常见的原因是麻醉反应,待麻醉作用消失后即可缓解.头偏向一侧, 及时清除呕吐物.
• 4.腹胀 胃肠蠕动受抑制所致,腰椎骨折病人也可发生腹胀,协助病人翻身,顺时针按摩 腹部,遵医嘱肌注新斯的明等.
手术后病人的护理
• 三、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 1.出血 术中止血不完善,结扎线脱落,凝血功能障碍等是术后出血的常见原因。 严密观察切口情况,若敷料被血液浸湿,及时报告医生,查明原因,控制出血。 • 2.切口感染 切口内有血肿、异物或局部供血不良,糖尿病,营养不良,肥胖等。 术中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严密止血,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加强营养支持,术 后密切观察切口情况,如术后3-4日,切口局部出现红肿热痛或波动感,伴有体温 升高,脉率加速和白细胞技术升高,怀疑切口感染。清理切口,使用有效的抗生素, 定期换药,争取二期愈合。
• 6.休息与活动 保持室内安静,保证充足的睡眠,术后早期活动有利于减少肺部并 发症,改善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促进肠蠕动的恢复。 鼓励并协助病人进行早期主动与被动活动。
骨科围手术期护理
若出现下肢疼痛、肿胀、皮温升高和脉搏减弱等表现,应考虑深静脉血栓形成 ,及时进行血管超声检查以明确诊断,并给予相应的溶栓或抗凝治疗。
感染
预防措施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加强患者营 养支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交 叉感染。
诊断与治疗
若出现发热、伤口红肿、疼痛、有分 泌物等症状,应考虑感染,及时进行 伤口分泌物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结 果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
3
心理辅导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辅 导。
定期随访与复查安排
随访计划
制定定期随访计划,以了解患者 的恢复情况及有无并发症发生。
复查安排
根据患者病情及医生建议,为患 者安排必要的复查,以确保病情 得到及时处理。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骨科围手术期护理
汇报人:
2023-12-07
目录
CONTENTS
• 术前护理 • 术中护理 • 术后护理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出院指导与随访
01
术前护理
术前访视与评估
01
02
03
了解患者基本情况
包括病史、用药史、过敏 史等,为制定个性化护理 方案提供依据。
进行全面体检
包括心肺功能、肝肾功能 、血液生化等,以评估患 者对手术的耐受能力。
认知行为疗法
针对患者可能存在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进行认知行为疗法, 帮助其调整心态,应对疾病带来的压力。
家属支持
与患者家属沟通,了解其心理状况,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护理过程,共 同应对挑战。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措施
包括术后早期活动,使用弹力袜和气压治疗,以及定期进行静脉血栓筛查。
骨科围手术期护理
1.术后护士应密切的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变化
01
04
02
03
1
2
3
4
2.术后体位的指导
手术术后术区常规观察: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敷料脱落及红肿热痛等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若患肢出现高度肿胀、皮肤发凉、指(趾)甲苍白、按压不变色、肢端不能随意活动、稍加被动活动即感剧烈疼痛、肢体远端动脉搏动弱或消失等情况,表明肢体血液循环障碍,应及时告诉医生,同时观察有无神经损伤。
卧床病人三大并发症:①预防压疮。要加强晨晚间的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保证内衣裤及床单位的整洁无皱褶,对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定时为患者翻身更换体位,并做有效的按摩,必要时用酒精按摩骨突部位和受压处,防止压疮发生。 ②预防肺部的感染。鼓励患者有效地咳嗽、咳痰,护士可以协助保护伤口,减轻咳嗽造成的疼痛。嘱患者戒烟、注意防寒保暖,避免着凉诱发深呼吸道感染 。③预防泌尿系统感染。保持会阴部清洁卫生,鼓励多饮水以冲洗尿路,经常变换体位预防尿路结石的形成,协助患者训练膀胱反射排尿功能,以预防尿道感染。
询问既往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传染病史、手术史等
(2)身体状况的评估
心理状况的评估。骨科疾病尤其是创伤,往往是突发事件,患者缺乏心理准备,而手术常伴有疼痛和其它严重不适或者功能障碍,所以患者的心理矛盾十分突出,除了脆弱、情绪波动、依赖性增强外,最为常见的就是担忧手术效果,怕被误诊或者误治,惧怕麻醉、疼痛、术后并发症等。这些心里反应会随着手术的临近而加重。所以手术前护士应全面的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正确的引导并及时的纠正不良的心理反应,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术前教育的内容包括:
帮助患者对治疗计划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护士和患者共同复习一个相似患者的术前和术后X线片,说明解剖结构、手术步骤、能够解决的问题以及预期的目标。解释手术入路,说明一个或多个切口的部位。还可以请同类疾病的患者介绍自己配合治疗、护理的经验,可以帮助消除患者的顾虑,紧张不安的情绪,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
骨科围手术期的护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功能锻炼计 划,帮助患者恢复关节功能和肌肉力量。
3
康复指导
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包括正确的姿势、运动方 式、日常活动等,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日常生 活和工作。
05
骨科围手术期护理的未来展望
个性化护理的发展趋势
01
针对不同患者的个性化护理需求 ,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和方案 ,以提高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
04
骨科围手术期护理的注意事项
预防感染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在手术前、手术过程中和手术后,护理人员应严 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确保手术部位不受感染。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手术后应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 免触碰水或其他污染物。
使用抗生素
在必要情况下,医生可能会给患者使用抗生素来 预防感染。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记录护理记录
详细记录术中护理过程和患者 的反应。
术后护理措施
监测生命体征
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观察伤口情况,预防并发症
的发生。
疼痛护理
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采取适 当的疼痛缓解措施,如药物治 疗、物理治疗等。
功能锻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其 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促进术 后恢复。
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饮食习惯, 为其提供合理的饮食建议。
预防血栓形成
骨科手术后,患者容易形成血栓,因此应尽早进行肢体活动,并 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
防止褥疮
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以预防褥疮的发 生。
防止肺部感染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应鼓励其进行深呼吸、咳嗽等动作,以防止 肺部感染。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2
骨科围手术期护理PPT课件
• 骨科围手术期护理概述 • 术前护理 • 术中护理 • 术后护理 • 特殊骨科手术护理 • 骨科围手术期护理案例分享
01
骨科围手术期护理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骨科围手术期护理是指在手术前、手 术中及手术后为患者提供的全面护理 服务,旨在确保手术成功、促进患者 康复和减少并发症。
根据手术需要准备齐全的手术器 械、敷料、缝合线等,确保器械
性能良好。
手术台和灯光
调整手术台高度和角度,确保手 术视野清晰,灯光照明满足手术
需求。
术中监测与记录
生命体征监测
持续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出血量监测
准确测量并记录术中出血量,为输血和补液提供 依据。
术中护理记录
强度、频率和时间等。
康复指导
03
向患者及家属提供康复指导,包括正确的锻炼方法和注意事项
等。
并发症观察与处理
1 2
出血观察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出血、血肿等表现,及 时采取处理措施。
感染预防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换药,预防感染发生。
3
血栓预防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形成。
05
康复。
案例三:骨肿瘤切除术后患者的并发症预防
总结词
并发症预防
详细描述
骨肿瘤切除术后,患者面临一系列并发症的风险,如 感染、血栓形成、肢体功能障碍等。为了降低并发症 的发生率,术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伤口情 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同时,应指导患者进 行正确的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 意识和能力。对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应提前制定应 对策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效果。
骨科围手术期护理课件
2
促进康复: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加速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
3
提高患者满意度: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
4
降低医疗成本:围手术期护理可以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
骨科围手术期护理的目标
04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减轻患者疼痛
预防感染
促进伤口愈合
骨科围手术期护理的内容
术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皮肤准备等
术前饮食:包括禁食、禁水等要求
术前用药:包括抗感染、抗凝血等药物
术前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等
术前准备:包括心理准备、身体准备、物品准备等
D
C
BAΒιβλιοθήκη E术中护理术前准备:包括手术室环境、器械准备、麻醉准备等
术中护理:包括手术体位、手术配合、手术器械管理、手术室环境管理等
04
术后护理:包括术后观察、术后护理、术后康复等
骨科围手术期护理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患者基本信息:年龄、性别、职业、病史等
01
手术类型:骨折、关节置换、脊柱手术等
02
手术时间:手术日期、手术时长等
03
护理团队:护士、医生、麻醉师等
04
护理措施: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康复指导等
05
护理效果:患者恢复情况、满意度等
06
护理措施
01
术前护理:评估患者病情,制定护理计划,进行健康教育
04
护理建议: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护理方案,提高护理效果。
谢谢
预防感染
2019
保持手术室和病房的清洁卫生
01
2020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
02
2021
定期更换手术器械和敷料
骨科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33页】
患肢护理 按压患肢甲床,判断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或延长;
测量患肢动脉搏动情况,评估搏动有力、微弱或消失; 观察并测量患肢肿胀情况,评估肿胀部位、肌张力、肢体周径以 及是否出现水泡、皮肤破溃等 检查并询问患肢感觉运动情况,判断肢端感觉运动是否存在。
常见并发症
预防措施
根据危险因素评估分层,对高危病人采取有针对性地预防措施。
深
鼓励患者术后早期活动。
静
鼓励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活动,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脉
患肢抬高,避免腘窝下垫枕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
血
骨科下肢大手术术后常规行一级预防。
栓
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机械预防方法:弹力袜。
遵医嘱正确使用药物预防,注意观察不良反应。
接
交接病历、影像学资料、药品并登记。
观 察 与 记 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入室时间。
录
术后一般护理
内容
要
点
病情观察 持续心电监护、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
呼吸监测 循环监测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和维持正确的输氧系统,提 供充足的氧气吸入;
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 保持气道通畅,清除气道分泌物。 使用心电监护连续监测心电图、心率和脉率; 每间隔30-60分钟测量无创血压; 常规记录负压引流管的量
术后一般护理
肌力监测 通过握力、肢体抗阻力来监测肌力恢复程度。
水、电解质 平衡的监测
根据手术大小及术中失血情况,合理调整输入液量、速度 和类别;
根据利于患者病情的原则,合理安排体位;
无禁忌症,应尽早采取半卧位,促进咳嗽排痰;
骨科围手术期护理
准备手术用品: 包括手术器械、 耗材、药品等
安排手术室: 包括手术室环 境、设备、人
员等
准备患者:包 括禁食禁水、 皮肤准备、预
防感染等
术中护理
01
术前准备:包 括患者心理准 备、术前检查、 麻醉准备等
02
术中监测:包 括生命体征监 测、麻醉深度 监测、手术部 位监测等
03
术中护理:包 括手术体位、 手术器械准备、 手术配合等
护理人员安全等方面的风险
改进措施
加强围手术期护理人员的培训, 提高护理技能和知识水平
定期对围手术期护理进行评估, 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建立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管理体 系,确保护理质量
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提 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持续改进
定期评估:对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定
01
期评估,发现问题和不足
制定改进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
减少术后并发症
A
围手术期护理是预防术后 并发症的关键环节
B
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 术中和术后三个阶段
C
术前护理包括健康教育、 心理辅导、术前准备等
D
术中护理包括麻醉管理、 手术配合、术后观察等
E
术后护理包括疼痛管理、 康复指导、出院指导等
F
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降 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促进患者康复
4
围手术期护理 的评估与改进
评估指标
患者满意度:评估患者对护 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护理质量:评估护理人员的技 能、知识、态度等方面的表现
护理效率:评估护理人员在完 成护理任务时的效率和效果
护理成本:评估护理服务的成 本和效益,包括人力、物力、
财力等方面的投入
骨科病人围手术期护理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病史及健康状况、手术史、用药史、药物过敏史、个人史。 (二)身心状况: 1、生理状况:年龄、营养状况 、体液平衡状况、有无感染、重要器官功 能。 2、心理社会状况:心理状况、家庭社会状况。 (三)诊断检查 1、实验室:血、粪便常规,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血型,血交叉试 验,血液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尿糖。 2、胸部X线。 3、心电图。 4、肺功能、血气分析。
无菌技术,防止医源性感染。
• 肺部感染和肺不张
• 原因:多见于老年人、长期吸烟和患有急、慢性呼吸道感染者。 • 表现:术后早期发热,呼吸和心率增快,叩诊呈浊音或实音,听
诊时呼吸音减弱、消失,局限性湿罗音。
• 处理:
• 翻身、拍背及体位拍痰 • 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 • 超声雾化吸入 • 抗生素治疗 • 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或无力咳嗽者予以吸痰,必要时气管切开。
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 切口感染 • 肺不张及肺部感染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尿路感染 • 压疮
•切口感染
• 术前完善皮肤准备
• 注意手术操作技术的精细,严格止血,避免切口渗血、血肿 • 改善病人营养状况,增强抗感染能力 • 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无污染 • 正确合理应用抗菌素 • 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前、后严格执行手卫生,更换敷料时严格
术后护理
专科护理 ②引流管护理 •妥善固定,以免脱落。
观察
固定 通畅
•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压迫或扭曲。 无菌
•保持引流装置无菌,防止污染。 •观察、记录引流液颜色、性质及量, •掌握各类引流管的拔管指征、拔管时间及拔管方法。
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ppt课件
老年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较差 ,应采取适当的疼痛管理措施 ,如药物治疗和心理支持。
老年患者可能存在认知障碍或 心理问题,需要关注其心理状 况,提供必要的心理护理和疏
导。
针对老年患者的特殊需求,如 营养、排泄、睡眠等方面,制
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儿童患者的护理
儿童患者的骨骼和肌肉处于生长发育 阶段,需注意保护骨骼发育和预防畸 形。
时间。
疼痛药物治疗
根据疼痛评估结果,给予适当 的镇痛药物,如非处方药、口 服止痛药或注射止痛剂。
疼痛非药物治疗
采用物理治疗、按摩、针灸等 非药物治疗方法,缓解患者的 疼痛。
疼痛心理治疗
通过心理疏导、放松训练等方 法,减轻患者的焦虑和疼痛感
。
康复训练
早期康复训练
术后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如关节活动、 肌肉力量训练等,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肥胖患者的伤口愈合可 能较慢,需特别关注术 后伤口护理和感染预防。
03
肥胖患者可能存在呼吸 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并 发症,需加强术后监测 和护理。
04
根据肥胖患者的特殊需 求,如营养、代谢等方 面,制定个性化的护理 计划。
06
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未来发展
个性化护理
总结词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护理方案,以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的 个性化需求。
详细描述
个性化护理强调关注患者的独特性和差异性,通过了解患者的病情、生活习惯、 家庭背景和心理状况等信息,制定出符合患者需求的护理计划。这种护理模式有 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和复发风险。
快速康复外科
总结词
通过一系列优化措施,加速患者的术后 康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 用。
骨科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
骨科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骨科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是指在手术治疗到出院的这段时间内,医护工作者要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以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患者术后的康复。
骨科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分为术前、术后、术后恢复和出院期。
术前护理包括术前宣教和术前准备。
术前宣教要让病人了解手术方式和麻醉方法,了解手术的经过和对生活的影响。
同时,要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引导并纠正不良的心理反应,使患者勇于面对手术。
术前准备包括完善术前检查、配血、皮试、监测生命体征和胃肠道的准备等。
术后护理包括术后监护、术后护理和术后宣教。
术后监护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术后情况,及时处理并发症。
术后护理要注意伤口护理、疼痛管理、营养支持和预防并发症等。
术后宣教要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和功能锻炼的方法,有利于术后的康复训练。
在术后恢复阶段,要进行功能锻炼、物理康复、饮食指导和预防并发症等。
同时,要对病人进行出院流程、健康宣教和功能锻炼,不适时进行随诊。
术前护理要协助患者完善术前检查,包括胸部X光片检查、心电图、血细胞分类计数、血生化及出凝血时间,尿常规、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等。
同时,要指导患者训练床上大便和大小便的练,以预防术后便秘和尿潴留等并发症。
呼吸评估在手术后显得尤为重要。
长时间麻醉和肺膨胀不全会导致胸廓形状改变,进而引起医源性血胸或气胸,从而损害肺功能。
此外,术后肺栓塞也需要引起注意,如呼吸短促、胸痛、血红蛋白减少和体温升高等症状。
应该在术后72小时或更长时间内,每个值班班次都检查肺功能,以及时发现有关征象。
术后体位的指导也非常重要。
全麻术后且尚未清醒的患者应该取平卧位6小时,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因呕吐而引起误吸进入气道。
椎管内麻醉的患者应该平卧6~8小时,以防止因脑脊液外渗而引起头痛。
四肢手术后,应该用枕头、支架等抬高患肢,使其略高于心脏水平位,肢体远侧端高于近侧端,以便休息和促进肢体血供和静脉回流,从而消除水肿。
年老体弱术后无法下床活动及双下肢不能活动的患者应该卧气垫床,术后4小时可以为病人翻身和按摩,以后每2小时翻身1次,以预防压疮的发生。
骨科围手术期护理
演讲人
目录
01.
相关知识
02.
临床表现
03.
辅助检查
04.
相关治疗
05.
护理措施
06.
健康宣教
相关知识
围手术期定义
围手术期是指从患者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到术后康复出院为止的过程。
围手术期护理是指针对患者在围手术期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需求,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康复指导: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
心理支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
出院指导:提供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和康复建议
健康宣教
疾病知识普及
01
骨科疾病的类型和特点
02
骨科手术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03
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
04
康复锻炼的方法和重要性
05
预防骨科疾病的措施和健康生活方式
05
功能评估
评估患者骨科手术后的心理状况
评估患者骨科手术后的社会适应能力
评估患者骨科手术前的身体功能状况
评估患者骨科手术后的康复需求
评估患者骨科手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关治疗
手术治疗
01
手术目的:修复受损骨骼,恢复关节功能
02
手术类型:骨折内固定术、关节置换术、脊柱融合术等
03
手术方法:切开、复位、固定、缝合等
康复训练指导
01
02
03
04
术后早期:进行适当的关节活动,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术后后期: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术后中期:加强肌肉力量训练,提高关节稳定性和活动度
注意事项:遵循医生建议,避免过度训练和运动损伤
骨科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详细参考)
骨科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详细参考)
- 术前准备
- 定期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
- 安排骨科手术前的必要检查,如X光、CT扫描等。
- 评估患者的术前准备情况,包括麻醉方式的选择、患者的心
理状况等。
- 解释手术的目的、风险和术后恢复情况,并取得患者的同意。
- 术中护理
- 在手术前准备好所需的器械和药物。
- 在手术室内保持洁净环境,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
- 配合医生操作,提供必要的器械和物品。
- 确保手术刀具的消毒和严格操作手术无菌原则。
- 术后护理
-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等。
- 注意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等。
- 配合医生进行伤口的护理,保持伤口干燥、清洁。
- 给予患者必要的止疼药和抗生素,减轻患者的疼痛和预防感染。
- 应用适当的固定和支架,保护患者的手术部位。
- 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促进患者的康复。
以上是骨科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的常规措施,具体操作中需严格遵守医院相关规定和医生的指导。
> 注意:文档中所述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操作请依据实际情况和专业指导。
骨科高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骨科高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摘要】骨科高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患者由于年龄较大,身体机能下降,手术风险较高。
在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包括调整用药和检查相关指标。
手术期间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的营养支持也至关重要,以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
骨科高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存在一些挑战,如术中风险大、恢复慢等,因此需要不断改进护理方案,提高护理水平。
关注和重视骨科高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生命质量至关重要。
【关键词】关键词:骨科高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风险评估、术前准备、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营养支持、术后康复护理、重要性、挑战、改进建议。
1. 引言1.1 骨科高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概述骨科高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是指针对年长患者在接受骨科手术时所需的全面护理措施。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科高龄患者的比例逐渐增加,他们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都面临着种种挑战和风险。
针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围手术期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在骨科高龄患者的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包括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患病情况、手术类型及麻醉风险等方面,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术前准备也尤为重要,包括准确记录患者的病史、药物过敏情况、生活习惯等信息,并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在手术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术后康复护理也是十分关键的,包括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活动、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提供心理支持等方面的工作。
骨科高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护士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制定有效的护理计划,确保患者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及术后的康复。
2. 正文2.1 骨科高龄患者的手术风险评估与护理骨科高龄患者的手术风险评估与护理对于手术的安全和成功至关重要。
由于高龄患者的生理功能已经减退,因此在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以确定手术的适宜性和风险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科围手术期护理
定义:围手术期——指病人入院后在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治疗时期,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围手术期的护理旨在加强手术前到手术后整个诊治期间病人的身心护理,通过全面评估,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并采取有效措施维护机体功能,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促使病人康复。
手术前期: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到将病人送至手术台。
手术期:从病人被送上手术台到病人手术后被送入恢复室或病房。
手术后期:从病人被送到恢复室或病房至病人出院或继续追踪。
骨科手术种类很多:
骨创伤重建: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钢板螺钉、髓内钉、外固定支架)
关节手术:关节融合、人工关节置换术、关节镜手术
脊柱手术:椎间盘摘除术、脊柱矫形术、椎管内减压探查、颈椎手术
显微外科:断肢再植术、神经血管探查修复术、
骨肿瘤:肿瘤切除、瘤段肢体截除、骨移植、截肢术
手术的类型大致分三类:
1.择期手术:充分准备(手术迟早不影响治疗效果)
2.限期手术:一定时间内充分准备(手术迟早可影响治疗效果)
3.急症手术:抓紧时间,重点的进行必要的准备,如骨筋膜室综合症、开放性骨折合并大血管损伤。
<个别的不能准备如窒息> 争分夺秒。
一、术前的准备与护理:
从住院病人确定手术治疗时起,至进入手术室时为止,这一时期为手术前期,这一时期的护理,称作手术前护理
1、入院宣教
●病房介绍
●全身评估:心血管、肺、肝、肾、内分泌、血液、营养、免疫
●术前检查:心电图、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等
●饮食营养
●适应性锻炼:咳痰、床上二便、禁烟
护理重点:
评估和矫正可能增加手术危险性的心理和生理问题,给予病人有关手术的心理支持,指导适应术后变化的训练
2、术前准备:
●个人卫生准备
●备血、药敏试验
●体温观察
●备皮:
●肠道准备:清洁灌肠、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
●术前晚镇静
3、手术日晨间护理:
3.1、生命体征测量
3.2、取出义齿、妥善保管随身物品
3.3、排空膀胱、或置尿管
3.4、术前用药:苯巴比妥钠、阿托品
3.5、带入手术室物品要齐全
4、急症手术准备:
4.1、争分抢秒,迅速建立输液通道,纠正休克。
4.2、简单覆盖伤口。
4.3、禁食禁饮,备皮,药敏试验。
4.4、急查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血交叉试验。
4.5、术前用药,嘱病人排尿,送往手术室。
手术前护理的关键在于保证病人在手术时的安全和配合。
二、术中护理:主要是在手术室的护理
(略)
三、术后的护理
手术后期:是指病人手术后返回病室直至出院这一阶段的护理。
护理重点:
①尽快恢复正常生理功能
②减少生理和心理的痛苦与不适
③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床单位的准备:
输液架、引流设备、供养设备、监护设备、呼吸机、
骨科牵引架、垫枕
2、搬运及卧位:
搬运:三人平托法
卧位:去枕平卧、半卧、患肢抬高
3、手术后一般护理:
①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尿量、循环、呼吸、切口、患肢肿胀及血运感觉
②医嘱执行
③尿潴留护理:多为麻醉、不习惯床上排尿及切口疼痛所致
处理:
●安慰、鼓励病人,焦虑、紧张
●改变体位;诱导排尿
●下腹部热敷、按摩、肌注氨甲酰胆碱;
●无效时,行导尿术
④胃肠道护理
●促进肠蠕动恢复
●指导进食、营养摄入
●指导排便
⑤引流管护理
●熟知引流管的作用和通向,切勿接错;
●妥当固定,以免脱落或滑入体腔内;
●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
●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压迫或扭曲,必要时采用负压吸
●保持引流装置无菌,防止污染,引流管皮肤出口处按无菌技术换药,每天更换引流
袋;
●掌握各类引流管的拔管指征、拔管时间及拔管方法
⑥指导功能锻炼
●全身局部兼顾
●恢复生理功能
●主动为主、被动为辅
●循序渐进
●分期锻炼:初期、中期、后期
4、术后并发症及护理
切口感染
原因:①手术操作无菌不严;②术中止血不彻底,缝合技术不正确,切口内遗有血肿、死腔、异物等;③营养差或合并糖尿病、肥胖等致切口愈合不良,增加切口感染机会。
表现:术后3~4日仍有发热,伤口痛。
处理:严格无菌操作、避免组织过多损伤、止血彻底,缝合不留死腔、用抗生素,增强抵抗力、拆线引流、局部换药。
肺不张
原因: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堵塞支气管、术后疼痛、胸、腹部绷带包扎过紧。
表现:术后发热、呼吸增快,叩诊呈浊音或实音,听诊有局限性湿性罗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PaO2↓ PaCO2 ↑。
继发感染时,T明显↑,WBC和N↑。
处理:除因(防止呕吐物误吸和过紧包扎)、吸痰、必要时作气管切开,鼓励病人定时深呼吸、有效咳嗽、抗菌素。
血栓性静脉炎
原因:长期卧床、血高凝状、血管反复穿刺置管或输注刺激性强药物造成血管内膜损伤。
表现:小腿腓肠肌疼痛和紧束感,继之出现下肢凹陷性水肿;下肢浅静脉发红、变硬,有明显触痛。
常伴体温升高。
处理:停止患肢静脉输液,抬高患肢并制动,50%硫酸镁湿敷,严禁按摩(防血栓脱落致肺栓塞),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液、降纤酶等静脉滴注。
尿路感染
原因:多为术后留置导尿管或长期卧床所致
表现:发冷发热、肾区疼痛、尿频、尿急,尿检查有红细胞和脓细胞。
处理:及时处理尿潴留、保持尿液通畅、多饮水、插导尿管时注意无菌操作,应用抗生素等。
压疮
原因:长期卧床、坐轮椅、夹板及石膏压迫
表现:皮肤受压部位红斑、水泡、溃破、溃疡
处理:防受压:床铺平整松软、骨突部位垫圈等保护、石膏夹板正确护理受压皮肤护理:变换体位、局部按摩、皮肤清洁、防治损伤
5、出院指导:健康教育和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行功能锻炼,门诊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