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美术史(五代十国与宋)

合集下载

中外美术史-宋代美术

中外美术史-宋代美术
同学们回答的画家中有的是山水画家、有的是人物画家、有的是花鸟画家。这就说明,中国画在五代十国时期形成完备的体系。中国画分为山水画、人物画和花鸟画三大体系。表现手法分为工笔和写意。这一传统沿用至今。
我们讲中国山水画始于唐、成于宋、全于元。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宋代时期三大体系有何成就。
二、讲授新课
宋朝是一个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推翻了唐末五代的战乱,建立宋朝,再一次统一了中国。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宋太祖偃武修文,革新图治;到了太宗、真宗时期,又奖励文艺,重用文人。这一时期思想文化活跃,美术也多元发展。
诗画相融,皴染结合,大量留白,诗情画意。
提问:我们看了宋代山水画的经典作品,同学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吗?两宋时期山水画有什么不一样的特征?
北宋作品形式注重实体感和物质性的繁杂形态,画风严谨写实。而南宋时期山水画作品形式简洁,画风简明秀雅。
(二)、城市风俗画
在前面我们提到职业画师的活跃形成了城市风俗画。在宋代,就有一幅著名的风俗画作。《清明上河图》
看图片《远轴晴云图》
文人画家主张“以墨为上,重在表现”。轻色韵是文人山水画的一个重要特征。他们认为无需设色而纯以墨笔便可达到借物写心的目的,这是中国绘画所独具罕见的风格特征。
《远轴晴云图》描绘的是江南山水,烟雨蒙蒙的景色。山水表现用了横扫墨点的方法。开创“墨戏”之风,对后世影响深远。我们再来看看这幅画,画面被分为两段,上题诗,下作画。这也是文人画在这一时期的一个特点。院体山水画家虽然在画面上也有标题和名字,但一般只被安置在画面不显眼的位置上。像范宽的《雪景寒林图》及郭熙的《早春图》。显然,院体山水画家无意将题名标识作为自己作品的画面构成因素。而文人山水画相对于院体画来说更强调个人品学的修养,除以画抒情外,更注重经营画面布局,提诗作词,利用诗词作画,追求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即“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教师资格证统考讲义中美史-五代、宋元3

教师资格证统考讲义中美史-五代、宋元3

五代十国—绘画·山水画
北方
荆浩、关仝 北方重峦峻岭



南方
董源、巨然
江南秀丽风光
五代十国—绘画·山水画
《笔法记》 “六要”:气、 韵、思、景、笔 、墨。
《匡庐图》 荆浩
全景式构图,高远 平远、深远兼具
五代十国—绘画·山水画 关家山水





谿








关 仝
关 仝
-
五代十国—绘画·山水画
《墨梅图》王冕
元—绘画
《朝元图》 1952在山西芮城县
元代美术
01 绘 画 02 瓷 器 03 绘 画 理 论
元—瓷器 青花瓷
氧化钴
中国古代流行时间最长,产量最大的是青花瓷。
元—瓷器 釉里红
氧化铜
元代美术
01 绘 画 02 瓷 器 03 绘 画 理 论
元—绘画理论
• 杨维桢:士大夫工画者必工书,其画法即书法所在。 • 吴镇:墨戏之作,盖士大夫诗翰之余,适一时之兴趣。 •《写山水诀》黄公望 •《写像秘诀》王绎
第七节 五代十国美术
五代十国
01 绘 画
五代十国—绘画
人物画
绘 山水画 画
周文矩、顾闳中 荆浩、关仝、董源、巨然
花鸟画
黄筌、徐熙
五代十国—绘画·人物画 《重屏会棋图》周文矩
五代十国—绘画·人物画
《韩熙载夜宴图》顾闳中
现实生活
听乐 观舞 休息 清吹 宾酬
五代十国—绘画·人物画
1)表现了南唐大臣韩熙载夜间在家中饮宴听乐观舞的场面。 描绘了听乐、观舞、休息、清吹、宾酬五个场面,画卷巧妙地 运用屏风,床榻等隔断。 2)作品以连环画的形式展现画面内容。线条准确流畅,工细 灵动,充满表现力。设色工丽雅致,且富于层次感。对主人公 韩熙载超脱不羁而又郁郁寡欢的复杂内心尤为体察入微。 3)它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体现了画家惊人的观察力, 及对主人公命运与思想矛盾的深刻理解。在我国古代美术史上 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第六章__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案例

第六章__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案例

《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顾闳中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 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分为五段:悉听琵琶、击鼓观 舞、欣赏王屋山跳六么舞、更衣暂歇、清吹合奏、曲终人散。 韩熙载为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的猜疑,以声色为韬晦之所,每 每夜宴宏开,与宾客纵情嬉游。此图绘写的就是一次韩府夜 宴的全过程。
第一节
承前启后的五代绘画
中原地区:江西、安徽、湖南、湖北、河南 1、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 上海); 2、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 3、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 4、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 古); 5、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 6、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 7、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 8、台港 澳地区(包括台湾、香港、澳门)。






·




中 国 美 术 史
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中 国 美 术 史
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1
第一节
承前启后的五代绘画
2
3 4
第二节
登峰造极的两宋绘画
第三节
书法艺术
小 结
中国美术史 |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1
时 代 简 介
五代十国 (907-960) 唐末,籓镇之 祸,宦官之乱,黄巢起义,朋党之争 令光辉灿烂的唐帝国终告崩溃。 起而代之的是中国继春秋战国,三 国,南北朝的另一次大分裂时期。 起于朱温代唐,960年赵匡胤陈 桥兵变,建立北宋统一中原、江 南、西蜀(北方西北西南少数民 族政权辽、西夏、金、大理等)

中外美术史(整理)

中外美术史(整理)

中国美术史部分重点依次是:文人画史(元明清)、宫廷画史(唐五代两宋)、石窟艺术(南北朝隋唐)、画像石转(秦汉)、文人画史中又以山水画史最为重要,人物画史与花鸟画史次之。

一名词解释(一)史前及先秦美术1、彩陶:是在打磨光滑的陶胚上用天然的氧化铁和氧化锰作颜料进行描绘,经入窑烧制后,橙红色的胎底上形成黑、红、白等色图案的一种陶器。

2、黑陶: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陶器渗碳而成的,表面漆黑光亮且较为密致。

3、原始瓷器:是在制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以粉碎后的瓷石制坯,烧成温度约1200℃,已经基本烧结,器表多施釉。

商周的青釉器皿已具备了瓷器的基本条件,但与后来的瓷器想比,质量较差,还处于原始阶段,古称原始瓷器。

4、舞蹈纹彩陶盆:马家窑出土,高14cm,口径29cm,底径10cm。

盆卷唇平底,内壁绘有四道平行带纹,最上一道较粗,口沿处也有一圈带纹,上下两组纹饰间有舞蹈三组,每组两边用弧线分割,两组弧线间还有一条斜向柳叶形宽线,舞蹈纹每组无人,手拉着手,面向一致,头上有辨发,外侧的两人的一臂均为两道线,似为表示舞蹈动作之意。

5、金有六齐:金指合金青铜,是红铜与锡、铅的合金。

齐是调剂的意思,也就是比例。

锡使青铜质硬,铅使青铜质软,其中主要是铜与锡二者的配比。

6、失蜡法:是一种先进的青铜铸造方法,以蜡做模,用细腻的稀泥讲做好的蜡模糊上,再将范内的蜡模熔化,外范与内范志坚的就是模,再往模内灌注铜液,待冷却后去除器物。

7、莲鹤方壶:春秋时期青铜器、出图河南新郑,高126cm,宽54cm,重64.28kg。

全器从造型到装饰充满了灵动的生意,通体满饰纠结的龙螭纹,器耳、器足和扉棱皆设计为生动灵异的怪兽。

镂空的莲瓣围绕的壶顶,中立一昂首展翅欲飞的鹤。

将商代青铜器的神秘威严和西周的理性典雅风格转变为自由舒展、活泼灵动的新风格,充满了清新与活力。

8、岩画:岩画是用矿物质颜料涂绘(一般以动物血或皮胶作调和剂)或用石器磨刻、敲凿乃至用金属工具刻画在岩壁或岩石上的图画。

中国美术史知识要点(五代辽宋金元)

中国美术史知识要点(五代辽宋金元)

中国美术史知识要点(五代辽宋金元)麒璁(韩洞)说明:这篇资料是依据邵彦教授的课堂讲授为基础编的。

书法与工艺美术暂时没有编入。

这篇资料文字较多,是本学期知识通览。

非常感谢各位同学共享笔记,这才能完成这篇资料。

因为这个做的挺赶的,麒璁最近又一直头晕得很厉害(当然我一直是要死要死的节奏),所以内容有疏漏多多包涵......建筑与雕塑平江图现代苏州(旧称平江府)的古代城市地图。

这里是一个地方政治中心,是两重城。

这也是南方的重要城市,很多地名现在还在用。

燕云十六州处于辽和北宋之间,是后唐和后晋之交中的历史遗留问题。

其在军事上十分重要,为此有两位中原皇帝死去。

这一地区属辽,但汉文化保留较好,属于汉文化地区。

在十六州以北的辽地,也受汉文化影响。

代表有大同宣化张世卿墓的十二宫星象图,有传统汉元素、佛教元素、西方元素。

2.26寺观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辽统和二年(980)。

外看两层,中有夹层,实为三层。

内有一尊巨大的观音造像(16m 高),直通三层。

建筑有较强的唐代样式,斗拱巨大,出檐硕大,柱子低矮粗壮,悬唐式竖彼匾。

现四角支柱是清代后加。

大同薄伽教藏殿(辽)内雕塑内有经橱,有模仿木构建筑的装饰,称为“天宫楼阁”。

该寺是皇家寺院。

二仙观道帐,山西晋城,北宋道帐是神仙上方的遮冕。

太原晋祠圣母殿及鱼沼飞梁,北宋建筑有一定的唐代风格。

鱼沼飞梁是木石混合结构桥梁,上桥面是石材,水面下是木材。

河北正定隆兴寺唐称龙藏寺,有隋代的龙藏寺碑。

现存建筑是宋代始建。

其摩尼殿是从檐歇山顶式。

入口处有两个抱厦,四面皆有抱厦。

抱厦及殿内都有壁画。

浙江宁波保国寺大殿,南宋其歇山顶边檐更斜,飞檐向上飞得更厉害,有窗户,是典型的南方风格苏州玄妙观三清殿,南宋晚清重修。

补间铺作由一个变为两个,也是宋元式的。

佛塔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外看五层,实为九层。

六面塔身,楼阁式。

此塔距今千年,几次修整但外形未大变,几次地震未倒。

全身木质,内有覆斗形斗拱。

五代宋元美术

五代宋元美术

“南宋四家” 夏圭
“夏半边” 夏半边” 夏半边
«溪山清远图 溪山清远图» 溪山清远图
三、南宋美术
北方:汝窑、定窑、钧窑、官窑、耀州窑、 北方:汝窑、定窑、钧窑、官窑、耀州窑、磁州窑 南方:龙泉窑、景德镇窑、建窑、 南方:龙泉窑、景德镇窑、建窑、吉州窑
四、元代美术
成吉思汗
忽必烈
四、元代美术 “元四家”
美术史
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设计教研室 王茜
五代宋元美术
(公元907年―1368年)
回顾:
一、隋唐美术概述 二、建筑 三、绘画 四、工艺美术
本节内容: 五代宋元美术概述: 五代宋元美术概述: 一、五代美术 二、北宋美术 三、南宋美术 四、元代美术
一、五代美术 “安史之乱” 黄巢起义
五代: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五代: 后唐、后晋、后汉、 十国: 十国:吴、前蜀、吴越、楚、闽、南汉、 前蜀、吴越、 南汉、 荆南、后蜀、南唐、 荆南、后蜀、南唐、北汉
一、五代美术 周文矩
«宫中图 局部 宫中图»局部 宫中图
一、五代美术 顾闳中
韩 熙 载 夜 宴 图 »
«
一、五代美术 荆浩 关仝
匡 庐 图
关 山 行 旅 图
«
« »
»
一、五代美术 董源
«潇湘图 潇湘图» 潇湘图
一、五代美术 巨然
万 壑 松 风 图 »
«
一、五代美术 “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徐熙 黄筌
墨梅图» 王冕 «墨梅图 墨梅图
二、北宋美术
山水画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
三、南宋美术 “金”
岳飞
三、南宋美术 “南宋四家” 李唐
«万壑松风图 万壑松风图» 万壑松风图

五代美术

五代美术

据记载,韩熙载原为北方人,其父在后唐时曾任平卢
节度副使,后被明宗所杀,此后其逃往南 唐,曾有统
一中原之志,并多次参政,但终不被重用。其晚年浪迹 歌舞,表示了对封建礼教的藐视 与抗争,更是对其政
治上失意的一种寄慰。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后主李煜想 起用他为相。为了对其 生活进行考证,命画院待诏顾
闳中潜进韩府,通过目识心记画成了《夜宴图》。在顾 闳中笔下的韩 熙载,美髯飘然,神态轩昂,举止高逸,
关仝
董源
董源(?-约962)五代南唐画家,锺陵(今江西进贤西北)人。曾任 后苑副使,后苑即北苑,世称“董北苑”。工画,最擅山水, 开创了平淡天真的江南画派,披麻皴的创始者。但历史上最早 对董源的画作出评述的是宋米芾,他说:“董源平淡天真多, 唐无此品,在毕宏上,近世神品,格高无与比也。峰峦出没, 云雾显晦,不装巧趣,皆得天真;岚色郁苍,枝干劲挺,咸有 生意;溪桥渔浦,洲渚掩映,一片江南也。”明代董其昌偏爱 董源的画,千方百计从他人手中寻觅得四图,鉴定为董源所绘, 取其堂名“四源堂”以储之。图皆无名,他便依北宋《宣和画 谱》所记,一一定名为:《潇湘图》《夏山图》《秋江行旅 图》,又将《龙绣交鸣图》改名《龙宿郊民图》。70岁时又 在北京朱阁学处见到《夏景山口待渡图》,欣然题引首并跋卷 后。存世的题为董源的名迹,似乎都与董其昌有关,但他也搞 不清“龙绣交鸣”是何意,便谓此图是宋太祖下江南时地方上 用以进贡的,于是自作主张改名为《龙宿郊民图》。然而考证 历史,宋太祖并未亲征江南,而图下方水边有众人聚于岸及船 上,“联臂舞跃,仿佛古者拔河之戏”,清乾隆帝便猜测是 “郊民见龙宿祈雨所陈”。
五代·南唐 周文矩《琉璃堂人物图》(传 )
《琉璃堂人物图》
《琉璃堂人物图》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在他的任所 江宁玻璃堂与诗友李白、高适等聚会的情景。其 后半段即《文苑图》部分,精心刻画四位诗人冥 思苦想寻觅诗句的生动情态。画面中部一人袖手 伏在弯曲的松树上凝神思索,旁若无人;右边一 人一手握笔托腮,一手轻捧纸绢,陷入沉思,一 童子俯身为他研墨;左边二人坐着共展一卷诗文, 似在细细琢磨推敲,一作沉思状,一扭头回视, 似乎听到了什么声音。作品把处于特定情景中的 四位诗人的神情姿态和性格气质,刻画得细致入 微,人物姿态各有不同。但又统一在诗人构思的 浓浓氛围中

6.中国美术史-五代两宋美术

6.中国美术史-五代两宋美术
15
4、北宋山水画:
李成:擅山水,师承荆浩、关仝,多画郊野平远旷阔之景,代表作《读碑 窠石图》《寒林平野图》。
范宽:擅画山水,师荆浩、李成,又别出新意,自成一家。传世作品《谿 山行旅图》《关山雪渡图》《雪景寒林图》。
李 成
李 成
范 宽
北 宋
北 宋
北 宋
读 碑 窠 石 图

谿








李成、范宽两家源于五代北方山水画派,但由于他 们所处地区不同,所写景物和画家的胸襟气质 的差别,而各创门户。他们都在忠实自然的的 基础上,为山水画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把北方 山水画派推向新水平。
董源 五代 潇湘图


五 代 秋 山 问 道 图
董源 潇湘图
10
巨然 万壑松风图
11
3、花鸟画:
“徐黄异体”是中国绘画史上的名词,是宋代郭若虚对五代画家徐熙、黄荃 的评论。
徐熙、黄荃同时花鸟画家。黄荃妙在赋色,色彩多次渲染,细致而华丽, 人称“黄家富贵”。徐熙为江南处士,志节高迈,放达不羁,多写江湖汀 花野竹、花果禽鱼,人称“徐熙野逸”。


山水颇能表现关陕一带山川 的特点和雄伟气势。代表作 品《关山行旅图》《山谿待 渡图》。
匡 庐 图
山 行 旅 图
荆浩 匡庐图
7
关仝 山溪待渡图
8
董源:独创水墨山水。代表作《夏景山口待渡图》 《潇湘图》将夏天江南的丘陵,江湖间草木畅茂、 云气蓊郁的特定景色表现的淋漓尽致。
巨然:擅画山水,师法董源,专画江南山水。笔 墨秀润,为董源画风只嫡传,代表作《万壑松风 图》《秋山问道图》。
刘松年 南宋 四景山水图

第六章__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第六章__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第一节
承前启后的五代绘画
董源 潇湘图 “董源山水有二种:一样水墨, 疏林远树,平远幽深,山石作披麻皴;一样着色, 皴 文甚少, 用色浓古,人物多用红青衣,人面亦有粉素者。二种皆佳作也。” “董源善画,龙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又称“其用笔甚草
龙宿郊民图
元代的<画鉴>里记载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龙宿郊民图》画的是秋日江南丹碧掩映,华辇之下,歌 舞升平,尽管笔法是与李思训多少有关的青绿设色,然而山顶作“矾头”,山坡用“披 麻皴”,已发展了李派的体貌
水墨山水。皴擦点染结合并用,创造了披麻皴和点子皴等表现手法,成功地画出山川远近层次
和烟氲气氛,具有革新精神。董源的山水画中点景人物多穿插贵族游乐或风俗情节,以青红重 彩描绘,具有宫廷绘画的痕迹。传世名迹《潇湘图》,《夏山图》,《龙宿郊民图》等。前三 图皆为水墨为主,表现山峦起伏,江河萦回,烟雨空蒙的江南风光。






·




中 国 美 术 史
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中 国 美 术 史
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1
第一节
承前启后的五代绘画
2
3 4
第二节
登峰造极的两宋绘画
第三节
书法艺术
小 结
中国美术史 |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1
时 代 简 介
五代十国 (907-960) 唐末,籓镇之 祸,宦官之乱,黄巢起义,朋党之争 令光辉灿烂的唐帝国终告崩溃。 起而代之的是中国继春秋战国,三 国,南北朝的另一次大分裂时期。 起于朱温代唐,960年赵匡胤陈 桥兵变,建立北宋统一中原、江 南、西蜀(北方西北西南少数民 族政权辽、西夏、金、大理等)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五代十国(907-979) 唐末,籓镇之祸,宦官之乱,黄巢起义,朋党之争令光辉灿烂的唐帝国终告崩溃。

起而代之的是中国继春秋战国,三国,南北朝的另一次大分裂时期。

起于朱温代唐,终于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

这一时期是唐代与宋代的过渡阶段,既是唐末军阀混战的延续,又是北宋统一的前奏。

周文矩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句容人(今南京)。

工画人物、冕服、车器,尤擅仕女,多以宫廷贵族生活为题材,兼精车马、楼观,仕女画师从周昉,作风比周昉更加纤丽繁复。

衣纹多作颤笔,独创“战笔”描法;《重屏会棋图》描绘南唐中主李璟与其弟晋王景遂、齐王景达、江王景过会棋的情景。

头戴高帽居中观棋的长者即中主李璟, 他比其他人都显得高大, 手持盘合, 两眼前视, 若有所思; 两个侧身坐胡床边对奕者为景达和景过, 他们相互观察着对方; 中主旁边的观棋者即景遂。

胡床后边的榻上置投壶、棋盒, 环境简洁静雅。

背后竖一长方形直角大屏风, 屏风上画唐代诗人白居易《偶眠》诗意图, 描写一老翁倚床而卧, 一妇后立, 三侍女捧褥铺毡, 床后又立一三折屏风, 上绘山水。

因此图画“会棋”而又在屏风中画屏风, 故名《重屏会棋图》。

人物写实神情刻画精细, 清秀儒雅的共性中又有各自身份和心理活动的区别。

线描细劲曲折, 略带起伏顿挫, 即史载之所谓“战笔”。

画中的两组屏风,一直一曲,不显单调,而又体现出画中有画的境界,显示了画家善于巧思和别出新意的艺术才智。

同时,屏风上的人物及周围的陈设给人一种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真实感。

放杯书案上,枕臂火炉前。

老爱寻思事,慵多取次眠。

妻教卸乌帽,婢与展青毡。

便是屏风样,何劳画古贤?宫中图此图是描绘宫中妇女生活的长卷,存残卷四段,画八十余人周文矩精于画仕女,并说他作仕女时不用颤笔这一卷除个别处施淡彩外,都用白描,也许是一卷未完成的稿本。

线描熟练而富于结构感,人物神情微妙,而形象的丰肌高髻,也如唐风。

全卷被分割成三段,分别藏于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哈佛大学福格博物馆及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顾闳中,元宗、后主时任画院待诏。

中国美术史+5五代十国

中国美术史+5五代十国

匡庐图 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绢本墨笔 185.8x106.8
关仝, 关仝,“笔愈减而 气愈壮, 气愈壮,景愈少而意 愈长” 愈长”。
关山行旅图 绢本设色 144.4x56.8 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山溪待渡图 绢本设色 156.6x99.6 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2、南方画派 、 董源,平淡天真, 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 创披麻皴、 董源,平淡天真,“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创披麻皴、 点子皴。 点子皴。
韩熙载夜宴图一 全长28.7x335.5 藏故宫博物院 绢本设色 全长
韩熙载夜宴图 局部
韩熙载夜宴图二
韩熙载夜宴图 局部
韩熙载夜宴图三
韩熙载夜宴图四
韩熙载夜宴图五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三、荆、关、董、巨的山水画变革 1、北方画派 、 荆浩,笔墨兼备。著有《 荆浩,笔墨兼备。著有《笔 法记》 提出六要: 法记》,提出六要:气、韵、思、 景、笔、墨。
重屏会棋图 绢本设色 40.3x70.5 藏故宫博物院
重屏会棋图
局部
宫中图卷 分藏美国大都会、克利夫兰、 分藏美国大都会、克利夫兰、福格艺术博物馆 绢本墨笔 纵25.7
宫中图卷
局部
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分为五部分:夜宴、观舞、休息、听乐、散宴 韩熙载夜宴图》分为五部分:夜宴、观舞、休息、听乐、
珍禽图 藏故宫博物院 绢本设色 41.5x70.8
珍禽图局部
徐熙, 徐熙,落墨花
玉堂富贵图 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绢本设色 112.5x38.3
第六章
五代十国时期的绘画
一、五代宗罗汉庞眉大目、胡貌樊像。
十六罗汉像 绢本设色 92x45.4 藏日本宫内厅
十六罗汉像 贯休
曹议金夫人供养像 敦煌榆林窟16窟 敦煌榆林窟 窟 壁画

第七章__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第七章__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中国美术史 |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4
小结


综上所述,此时期的绘画出现了以下变化:
职业画家活跃。此时职业画家的创作具有明显的商业化性质。绘画作为固定行业与 社会建立了更广泛的联系,突破了宗教题材以及贵族范围的约束,扩大了视野, 使得世俗美术有了很大发展。 宫廷绘画兴盛 绘画题材风格多样化。宋代绘画题材内容之广泛在绘画史中是突出的。优秀画家往 往各有专长而又兼善其他,但总的趋势是向专门化发展。工笔绘画成就突出, 青绿重彩仍然流行,但水墨着色在山水画中有重要地位。形简意赅的写意画也 开始抬头。宋代绘画体裁样式多种多样。 绘画创作的活跃和绘画收藏鉴赏风气的发展促进了画史画论的著述。
后升为待诏。所画花鸟善于表现荒郊野外秋冬季节中花鸟的情态神致,尤精于败荷、 芦雁等的描绘,手法细致,形象真实,生动传神,富于逸情野趣。崔白的花鸟画打 破了自宋初100年来由黄筌父子工致富丽的黄家富贵为标准的花鸟体制,开北宋宫
廷绘画之新风。
宋徽宗赵佶 在位时广收古物和书画,扩充翰林图画院,并使文臣编辑《宣和书谱》、 《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书,对绘画艺术有很大的推动和倡导作用。吹弹、 书画、声歌、词赋无不精擅。平生著作极多,都散佚无存。存世画迹有《芙蓉锦
中国美术史 |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4
作业
作业
试论李成与李唐的异同。
米友仁有《潇湘奇观图》,《云山得意图卷》等传世。
中国美术史 |第七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2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长11
第二节
登峰造极的两宋绘画
83厘米,大青绿
着色,染天染水, 富丽细腻,画中山 川江河交流展现,
点缀以飞流瀑布、

第六章五代十国美术

第六章五代十国美术

第六章五代十国美术(907——960年)概述历史文化中国历史上将唐亡后在中原立国的后梁(907——923年)、后唐(923——936年)、后晋(936——947年)、后汉(947——950年)、后周(951——960年)这五个朝代称作五代。

而在南方,则先后有十个地方割据政权并存。

这一分裂割据局面,实则是晚唐藩镇割据的延续,而后周则是北宋的前身。

中原地区,因为唐末的战乱而元气大伤。

据载,黄巢之乱时,“数十州大饥,倚死者墙堑,贼(指黄巢所部)俘以食,日数千人,以巨碓糜其骨皮,并啖之。

”(《资治通鉴》)另外一支暴民队伍秦宗权部则是“既乏食,啖人为储,军士四出,则盐尸而从。

”(《旧唐书》)其屠戮之残毒,实在令人发指。

经过十几年的大骚乱,中原地区“人烟断绝,荆榛蔽野”。

紧接而来的五代虽名义上承唐启宋,号为正朔所在,其实前后五代,不过54年而已,却有八姓、十三君。

这正说明当时的中原地区,已到了最为混乱的时代。

而在南方十国中的西蜀和南唐,却因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而成为此时的文化中心。

安史之乱后,随着中原的屡次战乱,朝廷画师和各地名画家,避难南下,推动了西蜀和南唐两地绘画艺术的发展。

美术朝代的更替并不代表美术史中的分期,这一点在五代美术表现尤为明显。

五代美术既是晚唐的延续,而它的风貌也一直延续到北宋初年。

五代十国美术,上承晚唐余绪,下开宋代新风,主要表现为:(一)宗教画仍是此期的主要画种,各地寺庙壁画创作仍在继续,画风多沿袭吴道子。

(二)山水画发生了关键性变化,出现了以荆浩、关仝为代表的北方山水体格和以董源、巨然为代表的江南山水体格。

用于表现山石质感与结构的皴法得到发展,水墨山水至此发展成熟,这在中国山水画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三)花鸟画形成了两大风格,分别表达了“富贵”与“野逸”的不同趣味。

(四)青瓷发展迅速。

(五)建筑与雕塑艺术,因战乱而较唐代衰落。

第一节建筑艺术宫苑建筑五代十国时期的建筑主要是继居唐代传统,少有创新。

宋元时期

宋元时期
中外美术史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第六章
五代十国与两宋时期的美术(二)
北宋-南宋绘画的转变: 全景-小景 高雅-世俗 细腻-粗狂
原因: 政治原因:封建制度发展,宗教与忠君意识弱化,崇尚自由
文化原因:政权腐坏,文人士大夫逃避现实,隐逸田园
地域原因:南北地域特征的不同
此卷画山东济南华不注山和鹊山一带的秋景。 鹊华秋色图 赵孟頫
调良图
秋郊饮马图
浴马图
水村图
画竹叶“粗忌似桃, 细忌似柳……” 教材252页 双钩竹图——李衎
墨 竹 坡 石 图 高 克 恭
云 横 秀 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万壑松风图》
《江山小景图卷》
中外美术史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清溪渔隐图卷》寓示李唐晚期山水画艺术的又 一大飞跃,此图成功地画出江南水乡的一角,浓荫密 树,潺潺溪水,茅棚水磨,水滨钓者,都鲜明地表现 出平凡而富有诗意的景象,创造出崭新的山水风貌。 画卷中树不见梢,坡石不见脚,采取截景式构图,水 墨淋漓,用笔豪迈自然,已完全突破了北宋山水画的 格局,建立了全新的南宋式的山水画典范。
中外美术史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马、夏的绘画,在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挖 掘山水中的诗情与感人力量,着意形象的加工提炼,注 重章法剪裁和经营,使得作品更加简洁完整,主题更为 明确突出。他们的山水画一般是“全境不多,其小幅或 峭峰直上而不见顶,或绝壁而下而不见其脚,或近山参 天而远山则低,或孤舟泛月而一人独坐”,具有强烈的 艺术感染力。 马远善把山水与人物、花鸟巧妙结合,夏圭则擅长 将秀丽的江南山水铺叙为长卷,而章法上仍保持简洁突 出的特色。他们的构思能力较强,有的只写山之一角, 水之一涯,却能收到气象万千的艺术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美术史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朝元仙仗图卷》画五方帝君朝见最高神仙的行 列。全卷共有88人,以东华、南极二位帝君为中心, 在洛阳上清官画三十六天帝时,将其中前后簇拥仙伯、 神将、女仙等各种类型的神祗。天帝的形象庄重端严, 神将魁梧威猛,仙伯神清气朗,女仙轻盈端丽,各有 特色,全卷人物统一在行进行列中,服饰多样,衣褶 飘举,动态各异,使构图统一中富有变化,特别是仙 乐一段尤为精彩。全画用“莼菜条”型的线描勾出, 圆转流动富于节奏感,犹存“吴带当风”的特色。
中外美术史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五代十国时期的美术成就,主要表现在绘画领域, 其中以中原、西蜀、江南三地区相对较为发达。 宋代是历史上文化昌盛的时代,是绘画的繁荣时 代。皇家和文人士大夫都普遍重视艺术品的收藏,其 中还涌现了不少艺术名家,对宋代绘画的发展起到了 推动作用。整个社会中艺术风气浓厚,绘画的各种类 型(宫廷绘画、文人画、世俗性绘画)得到全面的发展。 两宋与西方国家交往大不如前,较少受外来艺术的影 响,体现农业民族特色的花鸟与山水成为艺术表现的 主题。
中外美术史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2、北宋人物画、壁画 (1)、壁画创作 宋代的宗教壁画创作就整体而论不及唐代隆盛, 但仍保持相当规模。统治者提倡佛教和道教,尤其 对道教更为崇信,政府多次主持修建大型寺院道观, 宗教壁画的创作颇为活跃。北宋的宗教壁画以开封 的大相国寺和玉清昭应宫规模最为宏伟。
中外美术史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第六章
五代十国与北宋时期的美术 概 况
唐末藩镇割据,社会矛盾剧增。自公元907年朱温篡唐建 后梁开始,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 五代十国是:在黄河流域,前后五个朝代(梁、唐、晋、 汉、周);同它们并存的是分散在长江上下游的十个国家,其 中以西蜀、南唐和吴越较重要。此外,北方契丹族建立了辽, 党项族在西北建立了西夏。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 陈桥兵变,建立了北宋。1125年,继辽而兴起的少数民族政 权金灭北宋,占有大片中原领土,而赵宋宗室在南方建立了 偏安一隅的南宋。这个政权在积贫积弱中,维持到1234年, 被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所灭亡。
《宫中图卷》
《重屏会棋图》
中外美术史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2)、顾闳中 顾闳中也是南唐宫廷画师,但画史上对他记述甚少, 仅有《韩熙载夜宴图》传世。 《韩熙载夜宴图》创作的背景:南唐大臣韩熙载在政治 上颇有抱负,但由于他不拘小节和耿介不阿的作风而受 排挤。后来北宋对南唐构成了致命威胁,后主李煜想让 他来挽回时局,但韩认为大势已去,失望之余生活更为 放荡,宴会通宵达旦,宾客混杂,名声很不好。后主李 煜听说,就派了画家顾闳中去偷看,回来加以描绘而成。 后主将作品给韩熙载看,但韩了无愧色“吾为此自污, 避入相尔。老矣,不能为千古笑端”
《韩熙载夜宴图》绢本,宽28.7厘米,长335.5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中外美术史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2、五代的山水画(重点)
五代宋初是中国山水画的第一个高峰,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的 基本面貌.更注重对自然的体悟,从笔墨技法题材内容上都带有 明显的地域特征. 北派:立轴高山峻岭,长松巨壑,气象宏伟 南派:平远山水,植被丰厚,恬静平淡 (1)荆浩、关仝 唐末五代的乱世中,一些洁身自好的文人隐居山林,寄情于 山水之间,进行山水画的创作,荆浩是其中代表者之一。他在技 法上承系唐代的水墨山水而又有创新,他说吴道子的画“有笔无 墨”,另一位山水画家项容则“有墨无笔”,他要兼二者之长, 既重线条运用,又重墨色渲染。
凡画山水,气象相生,其上峰 峦各异,其下岗岭相连,掩映 林泉,依稀远近. 荆浩还将自己的创作经验、艺 术理论撰写为《笔法记》一书, 提出了“搜妙创真”,气、韵、 思、景、笔、墨的“六要”等 艺术观点,对后世的山水画创 作有指导性意义。
《匡庐图》
中外美术史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中外美术史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1、宋代宫廷绘画 (1)、宋代宫廷画院 宫廷画院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既是创作机 构,也有培养人才的任务。宋代初期,画家的地位渐 有提高,按职位设待诏、画学正、艺学、祗(zhi)侯 及画学生等名目。宋徽宗还于崇宁三年(1104)设立了 画学,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皇家美术教育机构。
《写生珍禽图》
中外美术史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南唐花鸟画家中最重要的是徐熙。他的作品取材 主要是江湖田野的景物,如:野竹、水鸟、渊鱼等。 此人是在野画家,风格疏放,主要用浓重的线条勾画 花鸟的形象,然后略施淡彩,是胸中高旷志趣的流露。 这类充满野趣的画风与黄氏父子工细巧密,专画 豢养于宫廷的珍禽异兽的富丽作风迥异。被画史总结 为“黄家富贵,徐熙野逸”。由于黄家在北宋画院里 的地位,所以“黄家富贵”成为北宋画院前期的花鸟 画的统治性风格。
《秋山问道图》
《万壑松风图》
中外美术史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3、五代花鸟画 五代花鸟画创作方面,成就卓著的当推西蜀的黄 筌父子。 现存黄筌的作品《写生珍禽图》(今藏北京故宫博 物院),是给他的儿子临摹用的画稿。画中包括24只 不同的鸟、两只龟和若干昆虫,表现对象的特征异常 精确工致,昆虫的触角,蝉的翅膀都画出了特有的质 感,描绘方法以墨色为主,运用少量彩色,效果生动。
水墨绢本 144*97 台北故宫博物院
中外美术史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2)、董源、巨然
江南山明水秀,对这一地域山水描绘的画家以南唐 的董源最有名。董源,南京人,官作南唐的北苑副使, 宫廷画家。他既画水墨山水,也画着色山水。描画江 南江河纵横,草木丰美,山峦明秀的风பைடு நூலகம்。他的山水 能表现出风雨变化,均能将人引入画境之中,感同身 受。他的画没有明晰的浓墨勾勒的外轮廓线条,而是 将笔、墨、皴、染结合为一,传达江南草木华滋,湖 光山色的特点。
中外美术史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2)、人物画家 ①武宗元(?~1050),字总之,河南白波人。精道释 画,是宋初继承吴道子画派的画家中最有成就的一 个。他在开封、洛阳一带绘制壁画甚多。他在中岳 天封观画场景浩大的出队图,在洛阳三圣宫画十太 一像皆一丈多高,可知他又颇精于画大像。武宗元 的壁画作品早巳随寺观的坍毁而不得流传,但从传 世的《朝元仙仗图卷》中尚可考察其艺术风格和成 就。
中外美术史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赵佶在绘画上有很高的修养。流传至今的传为他 的绘画作品约十余件,其中多为花鸟,风格各异,有 些可能出自画院画家的代笔。 《芙蓉锦鸡图》和《腊梅山禽图》亦以柔丽的赋彩、 精密不苟的画风中生动逼真的塑造形象,明显地接近 黄筌一派的画法,画上皆有赵佶的题诗和签章,对花 鸟的寓意加以发挥。但南宋的著录中已注明这两幅作 品系赵佶的“御题画”
中外美术史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二、北宋绘画 进入北宋时期,绘画有了很大的发展,大体可分三 个阶段来描述。 前期的人物画以吴道子画派为主流,山水、花鸟画 则在北方荆关画派和黄筌、徐熙影响下取得重大发展, 李成、范宽等人的绘画都在画坛上占据主要地位; 约于公元11世纪中叶宋神宗时期,由于郭熙、崔白、 李公麟的相继出现,山水、花鸟及人物画都突破原来的 格局而展现出新风貌,苏轼、文同等文人画亦形成独特 的艺术风格,世俗美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公元12世纪初,宫廷绘画在宋徽宗时期,名家辈出, 笔墨技法纯熟,最为辉煌。
“宜远观,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 则景物灿然”。
《龙袖骄民图》 意为天子 脚下的幸 福之民
他的作品如《潇湘图》描绘多土、草木茂盛的丘陵, 阳光下一片明媚的景致属于“淡墨清岚”一体。
中外美术史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董源的学生巨然和尚,也以擅长画草木茂盛的江 南山水著称。南唐灭亡后他来到北宋,曾在翰林院绘 制烟岚晓景的壁画。他的《秋山问道图》则表现了比 较高爽的秋季景色,《层峦丛树图》表现了夏季空气 湿重生意郁勃的自然景象。 董源和巨然的作品显示了江南地域丘陵江湖的动 人景象。适应自己的表现目的而产生他们的皴法“披 麻皴”,元明以来山水画家不断摹仿,对后世产生了 很大的影响。
院画创作主要是适应统治阶级政治需要,多方网 罗画家的同时,也吸取民间绘画成果加以利用,为帝 王描绘肖像,绘制宗教壁画,后期特别发展了山水花 鸟,成为奢侈生活的点缀。
中外美术史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2)、宋徽宗赵佶(1082~1135) 政治上无所作为,书画方面颇具才华,书法学唐代薛稷 而创“瘦金体” ,擅长花鸟画. 即位后又大力扩充画院,举办画学,不遗余力地充实宫 廷书画收藏。一时画院中人才济济,如李唐、马贲、苏 汉臣、张择端、王希孟等,都是技艺超群的画家。在宫 廷供职的画家奉诏绘制寺观壁画,装饰宫廷的宠臣府第, 还有人为皇帝代笔。赵佶还组织人力对宫廷收藏进行整 理,编纂《宣和画谱》和《宣和书谱》两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