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310正文)探析纪录片中音乐的类型及作用.

合集下载

探析纪录片中音乐的类型及作用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

探析纪录片中音乐的类型及作用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

探析纪录片中音乐的类型及作用——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摘要在当今繁荣的电视节目中,电视纪录片独树一帜,它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蕴涵深厚,具有多种独特的表现形式。

由于受纪实主义影响,音乐在纪录片中的应用相对较少,但随着纪录片故事化倾向的日趋明显,音乐也逐渐受到节目创作者的认同与重视。

电视纪录片与影视作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影视剧有专业演员生动丰富的表演,而纪录片中的人物却是现实中非职业演员的一般人。

因此,为了突出纪录片的故事性与可视性,音乐在纪录片中的作用就不可忽视,其功能地位也更应该在纪录片中得以彰显。

2012年,一部以中国美食为记录对象的人文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中央电视台晚间黄金档播出后,迅速引起收视狂潮。

通过食物展现的人间况味,不但撩动了观众的味蕾,共鸣着观众的乡土情缘,也让很多人对片中的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让我们第一次感受到在纪录片中音乐举足轻重的作用。

2012年火遍全国的《舌尖上的中国》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指出大型纪录片中音乐体现的类型和功能,即情感升华功能、主题深化功能及风格铸造功能,从而总结出《舌尖上的中国》音乐的成功之处和借鉴意义,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为今后中国纪录片的良性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纪录片音乐类型功能舌尖上的中国The research of the music type and function in the documentary ——for "on the tip of the tongue of China" as an example AbstractIn today's prosperity of TV programs, TV documentaries, which theme is extensive, rich in content, contains profound, has a variety of unique form of expression. Due to the effect of documentary doctrine, music application in the documentary is relatively small, but as the documentary story tendency is increasingly obvious, music also gradually show creator of recognition and attention. Documentary television and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 the biggest difference lies in: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play lively and vivid with professional actors, and the characters in the documentary is real African professional actors of ordinary people. Therefore, in order to highlight the documentary narrative and visibility, cannot ignore the role of music in film, its functional status is also more should manifest in the documentary.In 2012, a documentary recorded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food as object of humanistic "on the tip of the tongue of China", after CCTV evening primetime, quickly lead to TV audiences. Through food show the human condition, stirring the audience's taste buds, not only struck a chord with the audience's local love, also let a lot of people has a strong interest on music in the movie, at the same time also let us feel the music in the film for the first time. In 2012 through the national fire "on thetip of the tongue of Chin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imed at the large-scale documentary reflect the types and function of music, emotional sublimation and the deepening of the theme and style casting functions, and sums up "on the tip of the tongue of China" music success and significance, has high academic value, for the futur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ese documentary puts forward constructive opinion.Keywords: documentary ;music;type;function;on the tip of the tongue.一、国内优秀纪录片音乐简述1979 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深化,社会心态、伦理价值和文化观念也在进行着调整和变化,人们开始怨恨虚伪、渴求真实;厌恶空谈、崇尚实际;倍加关注自己的生存空间。

纪录片中音乐的类型和作用

纪录片中音乐的类型和作用

电视纪录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蕴涵深厚,具有多种独特的表现形式。

由于受纪实主义影响,音乐在纪录片中的应用相对较少,但是随着纪录片故事化倾向的日趋明显,音乐也逐渐受到节目创作者的认同与重视。

纪录片中音乐的类型音乐与人声、音响共同构成纪录片中的声音系统。

纪录片中的音乐大致可分为主观音乐和客观音乐两类。

主观音乐是指纪录片创作者根据纪录片的具体内容,服从纪录片主题表现,在后期制作时加入的音乐。

主观音乐具有明显的主观倾向性,也就是说片中的音乐并非来自画面所提供的现实世界,而是创作者对画面这一客观世界的感受,是后期制作时加工、组织上去的。

这种音乐以其特有的深度和强度来补充画面不易表达的情感与思想,能够增加画面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主观音乐包括选配的符合内容主题的现成音乐,以及专为纪录片而作的符合表达主题的音乐。

客观音乐则主要指镜头画面内人物自身在特定情感支配下的自我表达的音乐。

但由于纪实拍摄所带来的对现场的不可干涉与无法控制,客观音乐也包括画面中的环境音响中的音乐,比如歌曲、演奏,或者广播、收音机中的音乐。

它完全是现实存在的,这种音乐是无法排除的现场声音,并没有明显主观情感的流露,也不影响纪录片的纪实性、真实性。

这种音乐虽构成了纪录片的内容,但并不占主体地位。

占主体地位的仍然是表现对象在特定的场合和环境气氛中最真实的情感表达的音乐。

虽然主观音乐和客观音乐有一定的差别,但不可否认的是,两者在纪录片中所起的作用却是一样的。

纪录片中音乐的作用音乐作为纪录片诸多表现元素之一,对纪录片主题的深化以及纪录片叙事结构的完整性、有序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适时融入音乐的纪录片能更加细腻生动地揭示纪录片的深刻内涵,为纪录片本身增加光彩。

1.传递感情,抒发情感音乐的抒情特性使其作用在纪录片中尽显无遗。

充分发挥色彩、音乐、音响、字幕等各种艺术元素的情绪感染力,进而强化纪录片的思想情感,已成为现代纪录片创作的重要表现手段。

音乐能够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将角色的感情、思绪以及事件发展的剧烈波动表达得淋漓尽致。

浅谈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

浅谈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

浅谈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影视音乐是指在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影视作品中起到配乐或配音效的音乐。

它在影视作品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给影片增添情感、渲染氛围、表达人物内心世界,进一步提升影视作品的艺术效果。

影视音乐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对影视音乐进行分类和介绍。

按照音乐形式和表达方式的差异,可以将影视音乐分为原创音乐和改编音乐两类。

原创音乐是指专门为某部影视作品创作的音乐,根据影片的情节、角色和氛围等特点进行创作。

原创音乐能够突出影片的故事情节,贴合影片的表现手法,塑造出与影片内容相呼应的音乐形象。

改编音乐则是从其他音乐作品中借用和改编而成的音乐,通过对原曲进行重新编排、改变曲调或加入新的元素,使其适应于影视作品的需要。

改编音乐能够借用其他音乐作品已经传达的情感和意境,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按照音乐在影视剧中的使用方式,可以将影视音乐分为背景音乐和主题音乐两类。

背景音乐是指在影片中起到配乐和配音效的音乐,它通常以柔和、抒情的方式出现在影片的背景,为影片营造出温馨、悲伤、紧张等不同的情感氛围。

背景音乐的作用是强化影片的表达效果,使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影片的情感内涵。

主题音乐则是电影或电视剧中的主题曲,在片头或片尾出现,它通常具有鲜明的旋律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能够迅速激发观众的共鸣。

主题音乐往往能够成为影片的代表,成为观众对影片的印象和记忆。

影视音乐在影视作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不仅为影片营造出合适的情感氛围,提升影片的艺术效果,还能够加深影片的主题和情节,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影片的内涵。

好的影视音乐能够成为影片的亮点和代表,甚至成为一部影片的经典之作。

对于影视制作人员来说,选择合适的影视音乐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影片的质量和观众对影片的评价。

浅谈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

浅谈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

浅谈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影视音乐是指为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而创作的音乐作品,它在影视作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影视音乐可以通过音乐表达情感、塑造角色形象、衬托氛围、推动剧情发展、增强观众的观影体验等。

影视音乐的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下面将从音乐类型、作曲家类型以及使用方式三个方面对影视音乐进行分类和讨论。

1. 音乐类型影视音乐的类型可以按照音乐的基本风格进行分类,例如古典音乐、摇滚音乐、流行音乐、爵士音乐等。

不同类型的音乐会给观众带来不同的听觉体验,通过选择不同类型的音乐可以适应不同影视作品的需求。

在历史剧中常常会使用古典音乐来体现历史的庄重和氛围,而在现代都市剧中则会选择流行音乐来增强年轻人的代入感。

2. 作曲家类型影视音乐的作曲家可以按照其专业领域或原创作品的风格进行分类,例如有专门创作影视音乐的作曲家,有作曲家兼音乐制作人等。

不同的作曲家会有不同的创作风格和音乐语言,他们通过音乐的创作和表达能力为影视作品增添个性化的音乐元素。

约翰·威廉斯的作品以其激昂的旋律和细腻的编曲而闻名,他曾创作了《星球大战》、《哈利波特》等经典影视音乐。

3. 使用方式影视音乐的使用方式可以按照其在影视作品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类,例如主题曲、插曲、背景音乐等。

主题曲是影视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可以在片头或片尾播放,用以让观众对影视作品产生印象;插曲是在剧情发展的关键时刻出现的音乐,用以突出情感的表达或强调剧情的发展;背景音乐则是在影视作品中起到衬托氛围、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它常常悄无声息地存在于背景中,但却能够让观众更好地投入到影视作品中。

1. 表达情感影视音乐可以通过旋律、和声、乐器的运用等手法,表达出作品中的情感,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情感和故事发展。

悲伤的场面中常常会用柔美的旋律和细腻的音乐来表达人物内心的伤痛和无助;而紧张悬疑的场景中,则会使用节奏紧凑、音乐动感强烈的音乐以增加观众的紧张感和认知。

浅谈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

浅谈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

浅谈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
影视音乐指的是在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等影视作品中使用的音乐,可以分
为原声音乐和配乐两种类型。

原声音乐指的是影视作品中原本存在的音乐,如现场表演、
背景音乐等。

配乐则是指专门为影视作品而创作的音乐,一般由作曲家根据影片的情节、
场景、角色等所需创作。

影视音乐在影视作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氛围烘托:影视音乐能够通过旋律、节奏、和弦等手段来塑造影片的视听效果,营
造出各种情感氛围,使观众更加沉浸在作品中。

例如,在悲剧场景中使用悲伤的音乐可以
加强氛围烘托效果,让观众更加感同身受。

2.情感表达:音乐是感性的语言,能够通过旋律、歌词等表达情感,帮助观众更好地
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

例如,在情感戏中使用经典的情歌可以加强人物之间的感情交流,
使观众更加容易理解剧情。

3.节奏推动:配合节奏明快的音乐能够为影片的节奏感和时序感加速或者减速,推动
剧情的发展和情节的转折。

例如,速度快且律动感强的音乐可以让观众感受到紧张和刺激,真实地感受到影片的动态演进。

4.角色塑造:影视音乐还可以通过旋律、风格等来塑造角色形象,进一步丰富角色的
性格特点。

例如,在动作片中采用硬摇滚风格的音乐,可以为主角创造出冷酷、勇敢、坚
毅的形象。

总之,影视音乐是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视作品中不可或缺
的元素。

它能够通过烘托氛围、表达情感、推动节奏以及塑造角色等手段来赋予作品更加
丰富的内涵和感染力,从而取得更加出色的艺术效果。

音乐元素在电视纪录片中的功能探析

音乐元素在电视纪录片中的功能探析
关键词院电视纪录片;音乐;功能
电视纪录片是“通过非虚构的艺术手法,直接从 现实生活中获取图像和音响素材,真实地表现客观事 物以及创作者对这一事物的认识与评价的纪实性电视 片。”①纪实性是电视纪录片的核心特征,随着新媒体 的发展以及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和审美水平的提升,电 视纪录片的创作更加注重叙事性的深化和艺术性的呈 现,而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符号和所具有的抽象 的解读能力,在电视纪录片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1958 年,我国第一部在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 播出的纪录片 《到农村去》,就运用了民族乐器演奏而 成的背景音乐。改革开放后,以 《话说长江》为代表的 人文风光纪录片对音乐元素的运用更加成熟,民族音 乐、西方音乐、人声合唱等各种音乐类型在电视纪录 片中出现。当下,不论是以 《东方主战场》为代表的文 献纪录片,还是以 《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为代表 的人文纪录片,这些电视纪录片中的音乐元素不再是 画面和解说词的简单的附属品,而是成为了片子深层 意蕴表达的助推器,能够在与画面、解说、音效的协 同互动中,形成电视纪录片独特的叙事魅力和纪实美 学。
反抗的精神高度契合。这首主题曲成为 《东方主战场》 的核心内容和典型故事发展的音乐语言符号,除了在 片头出现,还以变奏、改编等形式在片中多次使用, 将纪录片中的情节、情境和情感进行高度概括,最大 化地表达纪录片主题内容和情感走向,从而使观众获 得与情节、主题相一致的视听感受。相较于原创音乐, 电视纪录片也可以通过购买版权音乐的方式凸显纪录 片的创作主题。如大型地理人文纪录片 《走遍中国》就 以歌曲 《爱在山川》为主题曲,反映祖国山河的秀美瑰 丽,展现中国人对祖国河山的精神依恋,展现《走遍中 国》节目本身的文化底蕴和爱国情感。
六、总结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视听艺术的结合体,电视纪 录片如果能在恰当位置合理运用音乐元素,使其与纪 录片主题、故事与风格相协调,就可以有效丰富纪录 片的叙事张力,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构建独特的纪 实美学,推动文化传播。因此,电视纪录片在使用音 乐元素时,一方面应把握整体定位,注重画面风格与 音乐风格的相统一,避免隔靴搔痒、画蛇添足或乐不 达意,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音乐在深化作品主题、激 发情感上的叠加作用,以增强电视纪录片的纪实性和 思想性。只要准确认识音乐元素在电纪录片中的功能, 融合处理纪录片的画音关系,创造性地将视觉传播符 号与听觉传播符号有机结合,将会对深化和解读优秀 电视纪录片的内涵起到知音顿悟的作用。

浅析纪录片中音乐元素的重要作用

浅析纪录片中音乐元素的重要作用

浅析纪录片中音乐元素的重要作用纪录片是视听艺术的结合体。

当前,许多纪录片创作者对角度、取景、构图、用光、色彩、镜头运动等视觉艺术部分比较讲究,对听觉艺术部分的着力点还只是放在当事人的采访同期声、现场音响和解说词方面,对音乐在纪录片中的重要性则认识不足。

笔者认为,要增强纪录片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就必须将音乐作为纪录片听觉艺术中的重要元素来对待,充分发挥音乐在深化作品主题、拓展内容、渲染气氛、表情达意、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完善叙事、体现节奏等方面的作用,以进一步增强纪录片的艺术感染力。

一、深化主题、拓展内容,突出作品的思想性音乐对纪录片主题的深化和叙事结构的完整性、有序性能起到很大作用。

就大多数纪录片而言,若要深化主题、拓展内容,突出作品的思想性,具有强烈表现力的音乐与当事人的采访同期声、现场音响和解说词一样,应该成为听觉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纪录片中,作为流动的时间艺术,音乐既能影响观众的听觉感受,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作品的主题,把纪录片创作者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去,充分体现创作者的意图,并以此来结构和连结各个表现元素。

2015年,由绍兴台制作,最终获取第十七届全国电视外宣“彩桥奖”自然类纪录片一等奖的《越地茶韵》,就是一部在作品中成功融入音乐元素的典范。

绍兴是茶叶的故乡,该地种茶、制茶、饮茶已有2000年历史。

《越地茶韵》作为绍兴历史上第一部以茶叶为主题的大型纪录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追溯了绍兴的产茶史,第二部分介绍了绍兴出产优质茶叶的特殊自然条件,第三部分展示了绍兴茶叶顽强的生命力,第四部分反映了绍兴茶叶与人的关系,第五部分剖析了茶叶与我国传统文化三大支柱—儒、释、道相互融合的关系。

这五个部分,层层递进、环环紧扣,生动地诠释了绍兴独有的茶文化。

在这部纪录片中,创作者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段,如书法描绘、器乐演奏、女声独唱、舞蹈展示等,串起了绍兴茶叶的历史脉络。

片中从开头到结尾,分别以笛子、二胡、古筝和琵琶等传统乐器演奏的一系列民乐为主题,展示了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

浅谈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

浅谈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

浅谈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影视音乐广义上是指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中的音乐元素。

它既包括原声音乐,也包括背景音乐和歌曲等不同形式的音乐。

影视音乐在影视作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通过音乐元素的运用来增强影像的表现力,给观众带来更丰富的感受和体验。

从分类角度来看,影视音乐可以分为原声音乐、背景音乐和歌曲三大类。

原声音乐是指为影视作品专门创作的音乐,它通常由配乐师或作曲家根据剧情、情感和节奏等需求进行创作。

原声音乐在电影或电视剧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它能够为影像提供独特的氛围和情感,进一步加深观众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内心世界的理解。

原声音乐往往直接与画面同步,因此它起到了“服务画面”的作用,为观众提供一种全方位的感受和沉浸式的观影体验。

背景音乐是指在影视作品中用作营造氛围、强调情绪或衬托场景的音乐。

与原声音乐相比,背景音乐更加注重与情节的配合和对氛围的营造。

它往往以柔和、流畅的方式出现,让观众在欣赏影像的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情节的紧张、悬疑或温馨等不同情感。

背景音乐一般不与画面同步,而是以各种音乐元素、乐器、旋律和和声等方式来衬托影像,使得影片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性。

歌曲是指在影视作品中使用的唱歌形式的音乐,它可以作为影片的主题曲或插曲出现。

歌曲在影视作品中具有极高的辨识性和影响力,它能够通过歌词和旋律传递情感,进一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故事的主题。

一首经典的主题曲或插曲不仅可以成为影片的代表作,更可以成为观众对影片的记忆点和情感寄托。

影视音乐在电影和电视剧的制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影视音乐能够增强影像的表现力。

通过恰到好处的音乐元素运用,音乐可以传达人物的情感、强调重要场景和事件等,进一步提高影片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影视音乐能够加强观众的情感体验。

音乐是一种情感语言,它能够通过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和声等来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带领观众进入影片的世界,与影片中的人物一起经历故事的起伏和波折。

影视音乐还可以起到宣传和推广的作用。

纪录片中的音乐

纪录片中的音乐
一、纪录片中的音乐
纪录片讲求客观真实地记录还原生活原态,其主体特征、情感展现往往不集中、不全面、不具体,这就需要引导、点热、强化,单靠画面、语言是很难做到的,而音乐所具有的感染力、烘托概括力正能弥补画面、语言的不足。音乐对电视画面、语言的情感表达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补充。
(一)纪录片中的音乐历史
纪录片与电影是同步诞生的,电影刚出现,就表现出了它的纪实性。世界上最早的电影卢米埃尔的《工厂大门》是对真实生活景象的纪录。由于当时电影声音技术的局限,早期的电影只有影像而没有对白和音乐。虽然这一部电影是无声电影,但是在1895年12月28日,《工厂大门》在巴黎首映上却邀请了一名现场钢琴师,由此也可以看出音乐对于一部纪录片是不可或缺的。音乐是最古老的艺术,它的历史是从人类刚刚和动物分家的时候开始的。所以说音乐是艺术中的艺术,是所有后来发展起来的艺术之根。音乐在纪录片中的发展也屏幕外走到了屏幕中,从无声电影走到了有声电影,也让纪录片更真实地还原了生活。现代纪录片中,对音乐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对音乐的轻视与消极运用,造成纪录片中音乐应用粗糙的现象。但随着纪录片的故事化趋势,创作者开始试着通过音乐来与观众交流感情,音乐成为了一个平台,让创作者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音乐同时也慢慢成为纪录片好坏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以它特有的艺术形式在纪录片的发展中显现出它独一无二的魅力,未来的纪录片中音乐一定会有更为重要且惊艳的表现。
浅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录片中的音乐
———————————————————————————————— 作者:
———————————————————————————————— 日期:

摘要
纪录片题材丰富,内容多样,意义深远,拥有多种独特的表现形式。由于纪录片源于生活的特性,因此这种真实性受到纪实主义的影响,音乐在纪录片中的运用相对而言就比较少,但是伴随着现代纪录片的故事化趋向,纪录片中的音乐也慢慢受到制作人的青睐和重视。纪录片在还原生活真实的同时,也进行着艺术的升华。一部优秀的纪录片能够在真实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艺术样式来表现创作者对生活的价值理解,以此实现创作者与观众的感情上的交流。音乐这种细腻而丰富的艺术形式是创作者和观众之间的沟通桥梁,适合的音乐可以让观众引起共鸣,增强纪录片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同时情感得以抒发,主题得以升华。

背景音乐在电视专题纪录片中的作用与地位

背景音乐在电视专题纪录片中的作用与地位

背景音乐在电视专题纪录片中的作用与地位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是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

随着人们对电视专题纪录片观赏需求的增加和品味的提高,背景音乐在这一片种内的作用与地位也与日俱增,尤其是在大型专题纪录片中,在创作尽可能丰富多彩的视觉世界的同时,也要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产生更大的感染力。

电视专题纪录片中的背景音乐,不仅具备了音乐的共性,也具有自身鲜明的“叙述性”特征。

因此,合理、准确、优美地编配、制作电视专题纪录片中的背景音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试从背景音乐的特点、功能等方面,论述背景音乐在电视专题纪录片中的作用与地位。

一.电视专题纪录片背景音乐概述背景音乐也被称为配乐,通常是指用来调节气氛的音乐,映衬于情节和画面之中,以增强情感的渲染力,让观赏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以听觉的感染加深对视觉形象内含的理解。

电视专题纪录片中的背景音乐可以是歌唱或者伴奏,但通常是无音响人声的。

背景音乐自欧洲起步后发展迅速,在配合画面以及情节推进的同时,还拥有声、画融合产生的独特风格与魅力。

几乎每部优秀的电视专题纪录片,都能够把其中所含的背景音乐单独提取出来,作为副产品广泛传播。

电视专题纪录片中的背景音乐来源广泛,它可以在尊重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取自迄今所有的原创音乐作品的旋律作为音源,也完全可以根据片子的性质、基调,进行针对性的原创、改编、制作、剪辑合成,使其更加符合片子主题以及画面结构的需求,达到“声”和“画”衔接的视听艺术效果。

二.电视专题纪录片中背景音乐的作用匈牙利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在《电影美学》中提到:“有声电影的任务是为我们展示我们周围的声音环境,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声音世界,除了人的语言以外,一切东西都能说话,并且不断地影响并支配着我们的思想感情,从大海的细雨到大城市的嘈杂。

”正如贝拉・巴拉兹所说,音乐是优美动人的,它是表达人类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

就电视专题纪录片的背景音乐而言可分为两类:有音乐的电视专题纪录片和无音乐的电视专题纪录片。

浅谈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

浅谈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

浅谈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影视音乐是指在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影视作品中用于表达情感、推动叙事和增强视觉效果的音乐作品。

它在影视作品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是影视作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有很多,下面就进行简要的浅谈。

1. 主题曲:主题曲是影视作品中最重要的音乐作品之一,它往往出现在片头或片尾,用来表达影片的主题、情感和意境。

主题曲的旋律通常很容易让人记住,并且与影片情节紧密相关,通过主题曲可以很好地引导观众进入影片的氛围。

2. 背景音乐:背景音乐是指在影片中作为配乐使用的音乐,它以轻柔、静谧的方式存在,用来营造影片的氛围和情感。

背景音乐通常会根据影片情节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影片的进程和情感。

背景音乐的选取对于影片的整体效果非常重要,它可以轻松地改变影片的气氛,增加观众的情绪。

3. 插曲:插曲是指在影片中以一首或多首曲子的形式出现的音乐。

它通常与影片中的某个情节或场景紧密相关,通过音乐的表达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和表达人物的情感。

插曲可以是歌曲、器乐曲或纯粹的音效,它们都有着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情感效果,能够让观众更好地感受到影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4. 配乐:配乐是指将音乐作品与影片中的具体场景或情节相结合,起到强化和丰富影片表达的作用。

配乐与影片中的画面、动作和对白相协调,能够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效果。

配乐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音乐创作的质量和与影片的契合度。

1. 表达情感:影视音乐通过旋律、节奏和音色的组合,能够直接触动人们的情感。

它可以准确地表达人物的喜怒哀乐,让观众更深入地感受到影片中人物的情感状态。

悲伤的音乐能够让观众感受到人物的痛苦和悲伤,快乐的音乐能够让观众分享到人物的快乐和幸福。

2. 推动叙事:影视音乐在电影和电视剧中起到了推动叙事的作用。

它可以通过节奏的变化、音乐的高潮和低谷等手法,引导观众关注影片中的重要情节和转折点,增强观众的紧张感和期待感。

浅谈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

浅谈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

浅谈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影视音乐是指在影视剧、电影、纪录片等影视作品中使用的音乐,它是影视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是影视制作中必须要了解的内容。

本文将从这两方面进行探讨。

1. 原创音乐原创音乐是指专门为某一影视作品量身定制的音乐。

这类音乐具有独特性和创造性,与影视作品密不可分。

原创音乐包括主题曲、片尾曲、片中插曲等,它们为影视作品增添了乐曲情感和艺术氛围。

原声音乐是指录音时所捕捉到的自然声音,包括在影视作品中出现的人声、自然声音(如水流、风声)以及道具产生的声音等等。

原声音乐对于影视作品的表现效果十分重要,可以使得观众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影片场景的氛围。

3. 配乐配乐是针对影视作品中的特定场景而制作的音乐,它是一种音乐表现手段。

配乐不仅可以展现场景的情感、氛围,还可以展示角色的性格、心理、状态等多方面特征。

配乐的时长一般较短,通常不超过一分钟。

4. 摇滚音乐摇滚音乐是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音乐类型,它的主打元素是强烈的鼓点、吉他和贝斯等。

这种音乐在影视作品中常常被用来表示冲突和动态场面的氛围,使观众更容易进入影视作品的状态。

1. 情感表达影视音乐是表现影片情感的重要手段,它可以通过歌词、旋律、节奏等表现出影视作品的主题、氛围和情感。

观众听到音乐时,会随着音带入影片情节,更加深入地了解角色、场景。

可以说,影视音乐与故事情节相得益彰,吸引观众的感官体验。

2. 剧情推进影视音乐在影视作品中具有推进剧情的作用。

在一些情节高潮处,音乐会激发观众的情感,带动情节发展。

此外,影视音乐在一些时刻也扮演着预告剧情发展的重要角色,让观众更加期待影片的结局。

3. 标志性作用影视音乐还具有标志性作用。

不少影视作品的主题曲或片尾曲都成为了经典曲目,成为人们对于影视作品的印象之一,这也为电影和电视剧等影视作品添加了良好的口碑。

4. 应景效果影视音乐还可以应景,搭配影片的场景和背景音效产生统一的视、听效果,更好的传递影片所要表达的精神,使观众情景中的感官体验更协调,更真实。

浅析纪录片中音乐的作用及运用5500字

浅析纪录片中音乐的作用及运用5500字

浅析纪录片中音乐的作用及运用5500字毕业/2/view-12173283.htm在记录片中,音乐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具有的丰富表情性和多角度的表现功能,在纪录片整体气氛的渲染,画面时空的转换和片中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等方面拥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恰当的音乐运用可以有效强化纪录片的表现力,对纪录片整体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甚至可以说,音乐在纪录片中是作为剧作结构而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

内纪录片定义;客观音乐;主观音乐;音乐运用;发展态势前言纪录片是真实世界真实生活的复原和再现,它展现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画面。

是一种排除虚构的影片,它具有一种能够吸引人的有说服力的主题或概念,它是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素材,并运用剪辑和音响来增进作品的感染力。

当今社会的大形势下,纪录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对于纪录片中起到重要作用的音乐也是值得研究的。

本片论文着重对纪录片中音乐的作用以及如何运用做主要分析。

一、纪录片的概念(一)纪录片的定义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愿,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

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

(二)纪录片的表现元素画面,就是在纪录片拍摄时过程中,用摄像机镜头记录下来的图像。

纪录片作品中,把一系列的镜头根据导演的思维加以组织编排,最终形成观众看到的纪录片作品。

音乐、音响,是电视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响包括纪录片拍摄过程中同画面一同录制的同期声,如人说话声,自然音响,能够真实地表达环境人物的思想情感、性格等特征。

音乐是指在纪录片后期编排中被加入的主观背景音乐和以画面中人或物为声源所发出的音乐。

解说词,是纪录片构成的主要元素之一,是纪录片制作中一种重要的创作手段和表现因素,它与画面配合,对话面所不能表达的意思做进一步的解说,具有一定的思想性。

二、音乐在纪录片中的重要性视听艺术中声音和画面是不可分割的,电视记录片和其他电视节目一样,是在视觉和听觉的共同感知中展开的。

浅谈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

浅谈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

浅谈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影视音乐是指用于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影视作品中的音乐。

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给观众带来情感共鸣,增强影视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下面将对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进行浅谈。

影视音乐的分类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进行划分。

一般来说,可以从音乐的形式、内容和功能等方面进行分类。

从形式上来看,影视音乐可以分为配乐、插曲和主题曲三种。

配乐指的是专门为影视作品量身定制的音乐,用于衬托情节、氛围和角色的心情。

插曲是专门为某个情节或场景而创作的音乐,它能够突出情感和气氛,增强视觉效果。

主题曲是影视作品用作开场或片尾的音乐,它能够概括和表达整部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从内容上来看,影视音乐可以分为原创音乐和改编音乐两种。

原创音乐指的是专门为某个影视作品创作的音乐,既有独立性又有针对性,能够准确地表达出影片的主题和情感。

改编音乐是对其他作品的音乐进行改编和改编的音乐。

它可以是经典音乐、流行音乐或其他影视作品的音乐,通过改编和改编,使其与影片的情节和氛围相协调。

从功能上来看,影视音乐可以分为情感表达、气氛营造和剧情推动三种。

情感表达是指通过音乐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使观众更好地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变化和发展。

气氛营造是指通过音乐来营造出特定的情感氛围,使观众更好地融入到影片的世界中。

剧情推动是指通过音乐来推动剧情的发展,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解读影片的情节。

影视音乐在影视作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增加情感共鸣和沟通。

通过恰到好处的音乐选择,能够让观众与角色产生共鸣,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忧喜忧悲等。

影视音乐能够增强影视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音乐具有独特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能够通过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和弦来表达情感和氛围,使影片更加生动和有力。

影视音乐能够提高影片的观赏性和记忆度。

通过音乐的烘托和营造,能够使观众对影片的印象更加深刻和长久。

影视音乐还能够推动音乐产业的发展。

随着电影和电视剧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影视音乐也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产业。

浅谈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

浅谈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

浅谈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影视音乐是指在影视作品中使用的音乐,它包括了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等各种类型的影视作品。

影视音乐在影视作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增强观众的情感体验,塑造角色形象,增加故事情节的紧张感,甚至能够成为影视作品的一大卖点。

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是影视音乐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将就这一话题进行探讨和阐述。

影视音乐可以按照其作用和使用方式进行分类。

从作用的角度来看,影视音乐可以分为配乐和主题曲两种。

配乐是指在影视作品中用作背景音乐,主要用来增强情感、烘托氛围和塑造角色形象。

而主题曲则是影视作品的主题曲或片尾曲,通常在片头或片尾播放,用来展现影视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这两种类型的影视音乐在影视作品中各有其独特的作用,都能够对影视作品产生重要的影响。

影视音乐还可以按照其音乐风格和类型进行分类。

根据其音乐风格和类型的不同,影视音乐可以分为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多种类型。

每一种类型的音乐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在不同的影视作品中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在古装剧中使用的古典音乐能够增强古代氛围,民族音乐则可以增加影视作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感。

而流行音乐则更适合用来表现时代感和现代都市生活的氛围。

选择适合的音乐类型对于影视作品的制作至关重要。

影视音乐还可以按照其在影视作品中的使用方式进行分类。

它可以作为场景背景音乐使用,也可以作为人物主题音乐使用。

在不同的背景和情节中,影视音乐的使用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在紧张的战斗场景中可以使用激烈的音乐,而在浪漫的爱情场景中则可以使用柔和的音乐。

影视音乐的使用方式直接关系到影视作品的氛围和效果,因此也是影视音乐分类的一个重要方面。

影视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它可以增强观众的情感体验。

影视作品是通过影像和音乐来传达情感和故事的,而影视音乐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精心设计的音乐配合,可以让观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影视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增强观赏体验。

我国纪录片中音乐的特点及其功能研究

我国纪录片中音乐的特点及其功能研究

我国纪录片中音乐的特点及其功能研究作者:江虹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35期【摘要】纪录片是用写实的镜头记录真实生活的影视艺术形式,以电视或银幕为载体,通过人的视觉与听觉接收其中所要传递的信息。

视听结合不仅能弥补观众感官上的单调,还能使纪录片要表达的情绪信息完整展现出来,音乐和画面的有机结合是保证纪录片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准。

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和《幼儿园》等影片为例,通过纪录片音乐的种类、特点及其功能的介绍,对纪录片音乐的运用进行研究,从而揭示纪录片音乐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纪录片音乐;视听艺术;主题思想一、纪录片音乐的特点美国匹兹堡公共电视台执行副总裁托马斯·斯金纳曾经对音乐在纪录片中的地位有过这样的肯定:“增强纪录片感染力的另一种手法是音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观众要看得懂影片,理解体会故事主要情节,就一定要在观看影视画面的同时配上与主题思想相对应的音乐。

特别是在当代,各国纪录片纷纷崛起的时代,大家都在强调纪录片的纪实性、真实性和故事性,为了增添纪录片的感染力和避免纪录片的枯燥,音乐在纪录片中的地位甚为重要。

而音乐在纪录片中发挥其自身特性揭示影视画面中并没有突显出来的思想感情,深化了纪录片的主题,为纪录片增添了大幅度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

(一)纪录片音乐具有概括性。

纪录片音乐要求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作为一种渲染情绪和气氛的语言注入作品,能有效的延伸和深化影视画面中的主题思想和语言内涵,此外,还能增强画面的艺术效果和感情色彩。

音乐的概括性很强,主要表现在对情感的概述,它能使人抛开具体的表达和描绘,通过独特的意境对人物的性格、情感和影片整体的思想情绪和感情色彩给以高度的概括,从而使受众产生一定的延伸思考。

特定的曲调、节奏或者音色能产生对表达特定感情色彩的音乐,比起其他艺术表现形式,音乐更具表达情感的优势。

音乐在纪录片中,要以解释画面的表面情态为前提,深入感受和发掘影片中人物的精神世界,从而抓住影片的主题思想。

浅谈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

浅谈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

浅谈影视音乐的分类和作用影视音乐作为影视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载着情感、氛围、节奏等多种功能。

不同类型的影视音乐能够为观众带来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本文将从影视音乐的分类及作用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影视音乐的分类1. 根据用途分类影视音乐可以根据其在影视作品中的具体用途进行分类。

其中主要包括配乐、主题曲和插曲。

配乐是指在影视作品中用来背景音乐的作品,它主要起到衬托情节、氛围的作用。

配乐通常不被观众所注意,但它对于表现影视作品中的情感氛围和节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好的配乐能够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情节,感受角色的内心世界,增强观众的观影体验。

主题曲是指用来代表影视作品整体氛围和主题的音乐作品。

主题曲通常出现在影视作品的片头或片尾,它能够通过音乐的形式将观众带入影视作品的世界,同时也是观众对于该作品的第一印象。

好的主题曲能够使观众更容易记住影视作品,帮助影视作品塑造自己的个性和品牌。

插曲是指在影视作品中用于衬托某一特定情节或人物的音乐作品。

插曲通常是在影视作品的某一情节或场景中出现,它可以更好地表现角色的情感变化,同时也能够丰富影视作品的节奏和氛围。

2. 根据音乐类型分类影视音乐还可以根据其音乐类型进行分类。

不同类型的音乐能够为影视作品带来不同的视听体验。

古典音乐是影视作品中常见的一种音乐类型。

古典音乐的庄重、典雅、华丽等特点非常适合用来背景音乐,能够提升影视作品的气质和格调。

例如在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常常会选用古典音乐来作为配乐,使影视作品更加有历史感和文化底蕴。

流行音乐是另一常见的影视音乐类型。

流行音乐的活力、动感、时尚等特点能够为影视作品带来更多的现代感和活力。

例如在青春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常常会选用流行音乐作为插曲,来突出年轻人的活力和激情。

还有摇滚音乐、民族音乐、电子音乐等多种音乐类型也常常出现在影视作品中,这些音乐类型能够为影视作品带来更加多元化的音乐风格和氛围。

1. 增强情感表现影视音乐能够通过音乐语言来增强影视作品中角色的情感表现。

《2024年电影音乐类型探析》范文

《2024年电影音乐类型探析》范文

《电影音乐类型探析》篇一一、引言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视听艺术形式,除了具有丰富多样的视觉画面外,还有与之相伴的音乐元素。

电影音乐不仅是影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观众情感体验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针对电影音乐类型进行探析,旨在深入了解不同类型的电影音乐及其特点。

二、电影音乐的定义与作用电影音乐是指在电影作品中出现的音乐元素,包括主题曲、背景音乐、配乐等。

电影音乐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增强影片的节奏感和观赏性;二是营造气氛,引导观众情感;三是丰富影片内涵,提高观众的审美体验。

三、电影音乐类型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电影音乐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

以下将主要从风格、功能、创作手法等方面进行分类:1. 风格类型(1)古典音乐:以古典时期的音乐为主,常用于历史题材或艺术性强的影片中。

如《霸王别姬》、《大话西游》等。

(2)流行音乐:广泛流行的音乐风格,多用于现代题材或年轻化影片。

如青春片、爱情片等。

(3)民族音乐:采用某一国家或地区的传统音乐元素,如中国的民乐、日本的能乐等。

(4)现代音乐:如电子音乐、摇滚等,常用于表现现代感强烈的影片。

2. 功能类型(1)主题曲:影片主题的概括和体现,具有代表性的歌曲,如《辛德勒的名单》的主题曲。

(2)背景音乐:用于营造气氛、渲染情感的音乐,如恐怖片中的惊悚音乐。

(3)配乐:配合画面动作、情绪变化而变化的音乐,如动作片中的激昂配乐。

3. 创作手法类型(1)原声音乐:专门为影片创作的音乐,如《星际穿越》的配乐。

(2)改编音乐:将已有音乐作品进行改编以适应影片需求,如《我不是药神》的插曲《再见青春》。

四、各类型电影音乐的特例分析(此处可选取各类电影音乐的典型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如分析某部电影的音乐如何与画面相结合,营造气氛,引导情感等。

)五、电影音乐的发展趋势与挑战随着电影艺术的不断发展,电影音乐也在不断创新和演变。

未来电影音乐的发展趋势可能包括更加多元化的风格、更加精细的创作手法、更加紧密地与影片内容相结合等。

浅析纪录片中音乐的类型和作用

浅析纪录片中音乐的类型和作用

浅析纪录片中音乐的类型和作用
周军
【期刊名称】《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年(卷),期】2009(000)001
【摘要】纪录片是最具丰富性的电视节目片种之一,由于受纪实主义的影响,音乐在以往纪录片中的应用相对较少。

随着纪录片故事化倾向的日趋明显,音乐也逐渐受到节目创作者的认同与重视。

本文通过对一些纪录片的分析,简要谈谈纪录片中音乐的类型及其作用。

【总页数】2页(P108-109)
【作者】周军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52
【相关文献】
1.浅析人物纪录片中音乐的叙事功能--以《寻找小糖人》为例 [J], 贺婷
2.浅析纪录片中音乐元素的应用——以《大明宫》为例 [J], 曹冬丽
3.纪录片中音乐的类型和作用 [J], 周军
4.浅析纪录片中音乐元素的应用——以《大明宫》为例 [J], 曹冬丽
5.浅析音乐和同期声在电视专题和纪录片中的作用——以《航拍中国》第三季为例[J], 李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摘要在当今繁荣的电视节目中,电视纪录片独树一帜,它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蕴涵深厚,具有多种独特的表现形式。

由于受纪实主义影响,音乐在纪录片中的应用相对较少,但随着纪录片故事化倾向的日趋明显,音乐也逐渐受到节目创作者的认同与重视。

电视纪录片与影视作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影视剧有专业演员生动丰富的表演,而纪录片中的人物却是现实中非职业演员的一般人。

因此,为了突出纪录片的故事性与可视性,音乐在纪录片中的作用就不可忽视,其功能地位也更应该在纪录片中得以彰显。

2012年,一部以中国美食为记录对象的人文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中央电视台晚间黄金档播出后,迅速引起收视狂潮。

通过食物展现的人间况味,不但撩动了观众的味蕾,共鸣着观众的乡土情缘,也让很多人对片中的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让我们第一次感受到在纪录片中音乐举足轻重的作用。

2012年火遍全国的《舌尖上的中国》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指出大型纪录片中音乐体现的类型和功能,即情感升华功能、主题深化功能及风格铸造功能,从而总结出《舌尖上的中国》音乐的成功之处和借鉴意义,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为今后中国纪录片的良性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纪录片音乐类型功能舌尖上的中国The research of the music type and function in thedocumentary——for "on the tip of the tongue of China" as an example AbstractIn today's prosperity of TV programs, TV documentaries, which theme is extensive, rich in content, contains profound, has a variety of unique form of expression. Due to the effect of documentary doctrine, music application in the documentary is relatively small, but as the documentary story tendency is increasingly obvious, music also gradually show creator of recognition and attention. Documentary television and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 the biggest difference lies in: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play lively and vivid with professional actors, and the characters in the documentary is real African professional actors of ordinary people. Therefore, in order to highlight the documentary narrative and visibility, cannot ignore the role of music in film, its functional status is also more should manifest in the documentary.In 2012, a documentary recorded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food as object of humanistic "on the tip of the tongue of China", after CCTV evening primetime, quickly lead to TV audiences. Through food show the human condition, stirring the audience's taste buds, not only struck a chord with the audience's local love, also let a lot of people has a strong interest on music in the movie, at the same time also let us feel the music in the film for the first time. In 2012 through the national fire "on the tip of the tongue of Chin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imed at thelarge-scale documentary reflect the types and function of music, emotional sublimation and the deepening of the theme and style casting functions, and sums up "on the tip of the tongue of China" music success and significance, has high academic value, for the futur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ese documentary puts forward constructive opinion. Keywords: documentary ;music; type; function;on the tip of the tongue.一、国内优秀纪录片音乐简述1979 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深化,社会心态、伦理价值和文化观念也在进行着调整和变化,人们开始怨恨虚伪、渴求真实;厌恶空谈、崇尚实际;倍加关注自己的生存空间。

在这时,纪录片及时地把真实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生活状态送上了屏幕,使人们能够充分了解自己生存的社会各个层面,于是迅速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认同和喜爱。

随后出现了众多优秀的纪录片,其中音乐的运用将纪录片的内涵和质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大型纪录片《故宫》可谓是鸿篇巨制,其中音乐的运用更是精妙。

《故宫三部曲》是神思者为电视台纪录片《故宫》所作的配乐,其配乐精湛若斯,音乐符跌宕,主题曲随着历史叙述的起伏不断变换着节奏,低沉的打击乐仿佛敲响了永乐朝的大钟,故宫琉璃瓦覆盖下的庄严大殿,代表着他们心中思慕的文明国度的瑰丽与辉煌。

《故宫之迟暮》这首乐曲是主题曲的再现。

一开始的二胡独奏就足以叫人心醉神迷,其神韵正像贾鹏芳的不少作品──极美而不悲。

而以笛声替代电子音色的副歌部分也动听多了。

后半部弦乐的加入更将曲子推向另一个境地,是明与暗的交叠,宏伟与沧桑的交融,历史与未来的见证,耻辱与希望的凝结。

在纪录片中,由于对音乐有规律的使用而使纪录片产生节奏,继而给整部纪录片增色的作品屡见不鲜。

音乐在纪录片《龙脊》中就是作为很重要的一部分出现的。

瑶族山歌配以流动的云和整齐梯田的画面,在《龙脊》中一共出现了四次,不仅使片子拥有了跳动的脉搏,而且使片子的框架结构更加稳重清晰。

张以庆的纪录片《幼儿园》中,音乐《茉莉花》的反复出现也使片子产生一种节奏感,与《龙脊》有异曲同工之妙。

荣获第 28 届亚广联纪录片大奖的《沙与海》,音乐应用极少,但其所用音乐均可谓是深化主题的典型。

片子中刘泽远父子俩打沙枣、捡沙枣,女孩滑沙坡,沙中埋着的驼骨,刘泽远父子在沙漠风暴中搞运输等等都是写意性较强的段落,拍得很有意味,叫人回味无穷,浮想联翩。

而音乐的运用,更把这些画面升华到一种人生的高度,特别是“人要活,风要来,想躲也躲不开”的一段声音,配上父子顶风沙搞运输活命的镜头,非常感性地告诉观众这个主题:无论是沙里还是海里,要活下去都不容易。

这段音乐完整的展现了该纪录片的思想性与哲理性,在纪实手法运用中显现和升华,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启迪和人生感悟。

除此之外,国内还有中国优秀的纪录片,如《毛泽东》《邓小平》《龙脊》《西藏的诱惑》《再说长江》《新丝绸之路》《森林之歌》《歌舞中国》《中国艺术大观之水墨意境》《唐蕃古道》《长征生命的歌》《让历史告诉未来》《走进喜马拉雅》等等,这些优秀的纪录片不仅内容丰厚充实,音乐的精妙运用也给纪录片本身增色不少。

笔者从国内众多优秀纪录片中挑出了2012年火遍全国的一部以中国美食为记录对象的人文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作为研究对象,从旋律、音色等方面入手分析音乐作为提升作品情感的功能,以及在音画关系的处理和音乐编辑上如何深化主题,旨在指出音乐于大型纪录片中体现的重要功能,即情感升华功能、主题深化功能、风格铸造功能以及社会传播功能。

二、《舌尖上的中国》音乐类型探析(一)《舌尖上的中国》内容简述2012 年 5 月 14 日开始,CCTV-1 晚间 10:30 的《魅力·纪录》栏目陆续播出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该片从 2011 年 3 月开始大规模拍摄,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

摄制组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踏遍中国的山山水水,从繁华的东南沿海大都市到边远的大山深处村落,拍下了一道道美味佳肴,更记录了一个个触动人心的故事。

在娱乐心理和功利心理泛滥荧屏的背景下,《舌尖上的中国》没有从众跟风,而是一头扎进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里,于市井阡陌山川江河中,寻觅中华大地上有关饮食的文化神韵和精神脉络。

片子从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把视角对准了普通百姓,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草根气息,深深引起观众的共鸣。

(二)《舌尖上的中国》的音乐类型音乐与人声、音响共同构成纪录片中的声音系统。

纪录片中的音乐大致可分为主观音乐和客观音乐两类。

1、主观音乐主观音乐是指纪录片创作者根据纪录片的具体内容,服从纪录片主题表现在后期制作时加入的音乐。

主观音乐,具有明显的主观倾向性,也就是说片中的音乐并非来自画面所提供的现实世界,而是创作者对画面这一客观世界的感受,在后期制作时加工、组织上去的。

这种音乐以其特有的深度和强度来补充画面不易表达的情感与思想,能够增加画面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主观音乐包括选配的符合内容主题的现成音乐,以及专为纪录片而作的符合表达主题的音乐即原创音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