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与开发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展与学校课程发展的整合)
三、学校课程顶层设计的基本环节
(一)目标与理念系统设计 ▪ 找“魂”:核心教育理想(理念) ▪ 充分地解析核心教育理想(理念) ▪ 精准地凝练核心教育理想(理念) ▪ 确定学生培养目标
▪ (二)育人系统设计
▪ 设计课程模型:课程模块 ▪ 设计课堂教学:教学模式 ▪ 设计特色德育活动:目标、内容与方式
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 与பைடு நூலகம்发
引言:以课程为核心的学校改进
▪ 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三个关键词:谋划力;
领导力;学习力
▪ 校长办学的两个基本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
如何培养这样的人
▪ 学生发展的两大核心:核心素养;核心能力
一、校本化课程建设的几种状况
▪ 没有教育理念,也没有校本课程 ▪ 有教育理念,但没有校本课程 ▪ 有校本课程,但没有教育理念 ▪ 有教育理念,也有校本课程,但没有契合度 ▪ 有教育理念,也有校本课程,而且契合度高 ▪ 有教育理念,也有校本课程,但没有契合度,而
▪ 目标定位:修身、立德、乐学、扬长、综合 ▪ 课程结构:四大领域(语言与艺术;数学与科学
;运动与实践;社会与生活)+两个平台(共通 性课程;个性化课程)+若干模块
二、何谓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
▪ 清理“地基”:实际操作性(历史、现实
、理论)
▪ 寻找“灵魂”:顶层决定性(目标与理念
)
▪ 实现“整合”:关联整体性(学校整体发
为本的课程
▪ 强调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探究自然;探究社会;
探究人文
案例三:盐道街小学
▪ 核心理念:厚德如盐,适融入道
▪ 学生培养目标:六大核心素养(健身;实学;善
行;乐思;怡情;致博)
▪ 四大学习领域:语言与理解;数学与科学;品行
与健康;艺术与审美
▪ 三个课程平台:共通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综合性
课程
▪ 成都市卓锦小学 ▪ 成都市天涯石小学
案例一:卓锦小学
▪ 核心理念:理解教育 ▪ 解析:理解作为教育目的;理解作为教育
内容;理解作为教育过程;理解作为教育 途径;理解作为教育方式
▪ 凝练:增进理解,自我实现 ▪ 培养目标:四大基础(身心;品行;学习
;实践);五大品质(勤思考、能悦纳、 善合作、会反思、有责任)
▪ (三)保障系统设计
▪ 设计教师发展课程:目标、内容与方式 ▪ 设计学校管理制度:校本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
四、学校课程顶层设计的难点问题
▪ 核心教育理念的凝练 ▪ 学生培养目标的厘定 ▪ 课程结构模型的设计 ▪ 课堂教学的突破与创新
核心理念的凝练
▪ 当代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理性(科
学)与人本(人文)
▪ 清晰地认识基础教育的特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
奠基(身心基础;品行基础;学习基础;实践基 础);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奠基(兴趣;特长)
▪ 准确地定位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语言与艺术;
数学与科学;社会与生活;运动与实践)或核心 品质(情感;认知;技能)
▪ 紧紧地抓住学校教育的核心部分(以体验为基础
,以思维为核心的学习力)
▪ 当代中国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以人为本;
自主选择;多元文化
▪ 当代中国中小学学校教育的多种价值理念:
生本;生命;幸福;和谐;成功;差异; 自主;快乐;生态;博雅;整合;生活; 体验;创新;主体;活动;合作;情趣; 审美,等等
▪ 当代中国中小学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基
于生命;回归生活;道法自然
学生培养目标的厘定
▪ 课程结构:四大领域+三个平台(基础+拓
展+探究)+若干模块
案例二:天涯石小学
▪ 核心理念:生态教育(适应态、选择态、整合态
与超越态)
▪ 基础分析:两个追求(学校整体规划与课程发展
的一致性;学生发展的整体性);三个取向(层 次性、选择性与整合性)
▪ 重新认识:基础教育之“基础”(共通性基础;
个性化基础)
生的幸福人生。幸福人生表现在生理幸福、心理幸福和伦 理幸福三个方面。具体地说,幸福教育旨在培养身心健康、 情感丰富、明德致道、志存高远和自我实现的小学生;2、 幸福作为一种教育过程。幸福教育就是提升学生生命意义 和幸福感的过程。这种过程集中体现在学生的心情愉悦、 需要满足、内心充实和满怀希望四个方面。3、幸福作为 一种教育方式。健康、厚德、得道、成功、愉悦是决定人 的幸福与否的五个基本条件。但是,“幸福与否,乃灵魂 之事”。这意味着,幸福教育重在“厚德”、“悟道”、 “尚智”三个方面;4、幸福作为一种教育品质。作为川 师附小的办学品质,幸福教育着眼于追回教育的人生意义, 提高学生的幸福指数,提升学校的品味和品位。
成学科类的校本课程实施
五、微型校本课程的开发
▪ 指向学生的情感发展和思维发展:兴趣类课程;
思维训练课程
▪ 直逼学科教材的本质:学科思想方法;学科历史 ▪ 聚焦于学科核心能力:阅读能力;建模能力;问
题解决能力;交流表达能力;探究与创作能力
▪ 重视学生的综合性学习:学科内整合;学科间整
合;超学科整合
▪ 突出学生的选择性学习:兴趣为本的课程;能力
且庞杂、零散
▪ 有教育理念,也有校本课程,而且契合度高,但
庞杂、零散
▪ 有教育理念,也有校本课程,而且契合度高,并
实现了精选和整合
主要问题
▪ 空白:只有国家课程的执行或实施 ▪ 分离:与学校整体发展和学生发展脱节 ▪ 庞杂:校长课程门类繁多而缺乏精选 ▪ 零散:校长课程结构松散随意而缺乏整合
二、学校课程设计的三则案例
▪ 适应性课程+选择性课程++整合性课程+创
造性课程
▪ 学科基础课程+实践拓展课程+探究创新课
课堂教学的创新与突破
▪ 加法:额外增加课时来实施校本课程 ▪ 维持:利用原有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时空间
来实施校本课程
▪ 整合:合并重组学科课堂与综合实践活动
课时空间,通盘考虑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 实施
▪ 减法:在原有的学科课时空间内,同时完
▪ 若干课程模块:拓展性课程(意识与视野类;品
质与品味类;兴趣与能力类);综合性课程(学 科内整合;学科间整合——双语迎新、数理结合 、综艺游园);学科外整合——全域体验、综合 实践、主题探究
案例四:XX中学(基于理念)
▪ 核心理念:幸福教育 ▪ 解读:1、幸福作为一种教育目的。教育的使命是成就学
▪ 明确地体现素质教育改革的核心精神(社会责任
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
课程结构模型的设计:领域+平台+模块
▪ 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探究性课程 ▪ 共通性课程+个性化课程+综合性课程 ▪ 体验性课程+理解性课程+实践性课程+探
究性课程
▪ 分科性学科课程+综合性学科课程+分科性
活动课程+综合性活动课程
三、学校课程顶层设计的基本环节
(一)目标与理念系统设计 ▪ 找“魂”:核心教育理想(理念) ▪ 充分地解析核心教育理想(理念) ▪ 精准地凝练核心教育理想(理念) ▪ 确定学生培养目标
▪ (二)育人系统设计
▪ 设计课程模型:课程模块 ▪ 设计课堂教学:教学模式 ▪ 设计特色德育活动:目标、内容与方式
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 与பைடு நூலகம்发
引言:以课程为核心的学校改进
▪ 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三个关键词:谋划力;
领导力;学习力
▪ 校长办学的两个基本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
如何培养这样的人
▪ 学生发展的两大核心:核心素养;核心能力
一、校本化课程建设的几种状况
▪ 没有教育理念,也没有校本课程 ▪ 有教育理念,但没有校本课程 ▪ 有校本课程,但没有教育理念 ▪ 有教育理念,也有校本课程,但没有契合度 ▪ 有教育理念,也有校本课程,而且契合度高 ▪ 有教育理念,也有校本课程,但没有契合度,而
▪ 目标定位:修身、立德、乐学、扬长、综合 ▪ 课程结构:四大领域(语言与艺术;数学与科学
;运动与实践;社会与生活)+两个平台(共通 性课程;个性化课程)+若干模块
二、何谓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
▪ 清理“地基”:实际操作性(历史、现实
、理论)
▪ 寻找“灵魂”:顶层决定性(目标与理念
)
▪ 实现“整合”:关联整体性(学校整体发
为本的课程
▪ 强调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探究自然;探究社会;
探究人文
案例三:盐道街小学
▪ 核心理念:厚德如盐,适融入道
▪ 学生培养目标:六大核心素养(健身;实学;善
行;乐思;怡情;致博)
▪ 四大学习领域:语言与理解;数学与科学;品行
与健康;艺术与审美
▪ 三个课程平台:共通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综合性
课程
▪ 成都市卓锦小学 ▪ 成都市天涯石小学
案例一:卓锦小学
▪ 核心理念:理解教育 ▪ 解析:理解作为教育目的;理解作为教育
内容;理解作为教育过程;理解作为教育 途径;理解作为教育方式
▪ 凝练:增进理解,自我实现 ▪ 培养目标:四大基础(身心;品行;学习
;实践);五大品质(勤思考、能悦纳、 善合作、会反思、有责任)
▪ (三)保障系统设计
▪ 设计教师发展课程:目标、内容与方式 ▪ 设计学校管理制度:校本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
四、学校课程顶层设计的难点问题
▪ 核心教育理念的凝练 ▪ 学生培养目标的厘定 ▪ 课程结构模型的设计 ▪ 课堂教学的突破与创新
核心理念的凝练
▪ 当代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理性(科
学)与人本(人文)
▪ 清晰地认识基础教育的特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
奠基(身心基础;品行基础;学习基础;实践基 础);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奠基(兴趣;特长)
▪ 准确地定位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语言与艺术;
数学与科学;社会与生活;运动与实践)或核心 品质(情感;认知;技能)
▪ 紧紧地抓住学校教育的核心部分(以体验为基础
,以思维为核心的学习力)
▪ 当代中国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以人为本;
自主选择;多元文化
▪ 当代中国中小学学校教育的多种价值理念:
生本;生命;幸福;和谐;成功;差异; 自主;快乐;生态;博雅;整合;生活; 体验;创新;主体;活动;合作;情趣; 审美,等等
▪ 当代中国中小学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基
于生命;回归生活;道法自然
学生培养目标的厘定
▪ 课程结构:四大领域+三个平台(基础+拓
展+探究)+若干模块
案例二:天涯石小学
▪ 核心理念:生态教育(适应态、选择态、整合态
与超越态)
▪ 基础分析:两个追求(学校整体规划与课程发展
的一致性;学生发展的整体性);三个取向(层 次性、选择性与整合性)
▪ 重新认识:基础教育之“基础”(共通性基础;
个性化基础)
生的幸福人生。幸福人生表现在生理幸福、心理幸福和伦 理幸福三个方面。具体地说,幸福教育旨在培养身心健康、 情感丰富、明德致道、志存高远和自我实现的小学生;2、 幸福作为一种教育过程。幸福教育就是提升学生生命意义 和幸福感的过程。这种过程集中体现在学生的心情愉悦、 需要满足、内心充实和满怀希望四个方面。3、幸福作为 一种教育方式。健康、厚德、得道、成功、愉悦是决定人 的幸福与否的五个基本条件。但是,“幸福与否,乃灵魂 之事”。这意味着,幸福教育重在“厚德”、“悟道”、 “尚智”三个方面;4、幸福作为一种教育品质。作为川 师附小的办学品质,幸福教育着眼于追回教育的人生意义, 提高学生的幸福指数,提升学校的品味和品位。
成学科类的校本课程实施
五、微型校本课程的开发
▪ 指向学生的情感发展和思维发展:兴趣类课程;
思维训练课程
▪ 直逼学科教材的本质:学科思想方法;学科历史 ▪ 聚焦于学科核心能力:阅读能力;建模能力;问
题解决能力;交流表达能力;探究与创作能力
▪ 重视学生的综合性学习:学科内整合;学科间整
合;超学科整合
▪ 突出学生的选择性学习:兴趣为本的课程;能力
且庞杂、零散
▪ 有教育理念,也有校本课程,而且契合度高,但
庞杂、零散
▪ 有教育理念,也有校本课程,而且契合度高,并
实现了精选和整合
主要问题
▪ 空白:只有国家课程的执行或实施 ▪ 分离:与学校整体发展和学生发展脱节 ▪ 庞杂:校长课程门类繁多而缺乏精选 ▪ 零散:校长课程结构松散随意而缺乏整合
二、学校课程设计的三则案例
▪ 适应性课程+选择性课程++整合性课程+创
造性课程
▪ 学科基础课程+实践拓展课程+探究创新课
课堂教学的创新与突破
▪ 加法:额外增加课时来实施校本课程 ▪ 维持:利用原有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时空间
来实施校本课程
▪ 整合:合并重组学科课堂与综合实践活动
课时空间,通盘考虑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 实施
▪ 减法:在原有的学科课时空间内,同时完
▪ 若干课程模块:拓展性课程(意识与视野类;品
质与品味类;兴趣与能力类);综合性课程(学 科内整合;学科间整合——双语迎新、数理结合 、综艺游园);学科外整合——全域体验、综合 实践、主题探究
案例四:XX中学(基于理念)
▪ 核心理念:幸福教育 ▪ 解读:1、幸福作为一种教育目的。教育的使命是成就学
▪ 明确地体现素质教育改革的核心精神(社会责任
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
课程结构模型的设计:领域+平台+模块
▪ 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探究性课程 ▪ 共通性课程+个性化课程+综合性课程 ▪ 体验性课程+理解性课程+实践性课程+探
究性课程
▪ 分科性学科课程+综合性学科课程+分科性
活动课程+综合性活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