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出师表》教案1(长春版九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出师表》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习生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2. 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3. 了解本文率直、质朴、恳切的语言风格。

4. 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5. 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 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2. 熟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媒体

电脑课件、大屏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诸葛亮的《出师表》。诸葛亮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大家比较熟悉。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文,我先把诸葛亮的情况,主要是诸葛亮写《出师表》时的情况,简略地介绍一下。

诸葛亮辅佐刘备,历尽艰难坎坷,经过多年奋战,终于建立了蜀国,身负丞相重任。蜀国建立后两年,即公元 223 年,刘备病逝,后主刘禅继位,时年 16 岁。诸葛亮受遗诏辅佐刘禅,主持蜀国军政大事。公元227年,诸葛亮统率蜀国军队北进,驻军汉中(今陕西南汉中县),准备征伐曹魏,夺取中原,复兴汉室。他当时感到刘禅暗昧懦弱,颇有内顾之忧,所以临出发前上书刘禅,恳切劝谏,要刘禅继承刘备遗志,砥砺志行,振作精神,听信忠言,任用贤良,黜斥佞人,严明赏罚,尽心国事,以图完成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大业。这就是《出师表》。“表”是臣下向君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表文的一大特点是陈述衷情。学习这篇文章,要注意领会诸葛亮在文中所表露的思想感情,了解文中诸葛亮的一些名言。

二、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出问题。

1. 要求学生以默读方式自学课文,对照课下注解,弄懂词句意思,有不解之处,同桌或小组交流,解决不了的,当堂提出。[来源:Z,xx,]

2.学生就课文词句质疑,合作解读,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3. 教师将学生提出的疑难词句集中投影到屏幕上,师生共同讨论解决。(1)字词部分。

先帝俱为一体刑赏[来源:]

平明之理简拔尔来[来源:]

以遗陛下有所广益猥自枉屈

今天下三分兴德之言当奖率三军

亲贤臣,远小人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来源:学&科&网Z&X&X&K]

陛下亦宜自谋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2)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有什么不同。

诚宜开张圣听古义:今义:[来源:学§科§网Z§X§X§K]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古义:今义: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今义:

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今义: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古义:今义: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古义:今义:

(3)难句翻译。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引喻失义

性行淑均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深入不毛

不效,则治臣之罪

察纳雅言

庶竭驽钝

三、布置作业。[来源:.Com]

1. 熟读课文,背诵第1—4 自然段。[来源:Z|xx|]

2. 完成课后思考与讨论三。

3.口头翻译全文,完成课后思考与讨论一、二提出的问题。

板书设计

出师表

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表,古代臣下写给帝王的奏章,主要是上书言事。突出特点:陈述衷情。陆游赞《出师表》:“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一、检查复习上节课内容。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崩殂()臧()否()裨()补

行()阵攸()倾颓()

夙()夜以彰()其咎()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

(1)诚宜开张圣听

(2)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3)以彰其咎

(4)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5)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6)必能使行阵和睦

(7)先帝不以臣卑鄙

(8)深入不毛

(9)躬耕于南阳

3. 背诵课文第1—4自然段。

二、师生合作,共同研讨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中心与写作思路。(讨论交流)

1. 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最关键的是哪一条?这些建议表达了他怎样的政治愿望?请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明确:提出了“开张圣听”“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亲贤臣,远小人”三条建议。最关键的是“亲贤臣,远小人”。这些建议表达了诸葛亮“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政治愿望。

2. 这篇表文仅仅是提出一些建议吗?还写了哪些内容?从内容上看,你认为课文分为

几部分?

明确:这篇表文除了提出一些建议之外,还追述了个人以往的经历,表达了“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最后明确了朝廷内外各方面的责任。据此,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从当前形势出发,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第二部分(第 6 自然段)追述以往经历,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第三部分(第7 自然段)明确归纳各方面的责任。(段落层次可以略有不同,但要点必须一致。)

3. 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诸葛亮的一片忠心?你如何看待诸葛亮的忠心?

明确:诸葛亮的忠心主要表现在他在出师北伐前写这篇表文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上,对宫廷、相府的用人和工作都作了详细的安排;还表现在他追述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以及受命托孤,夙夜忧叹,为了实现先帝遗愿请命北伐,临行前对后主谆谆叮咛等等。诸葛亮的忠心历来为后人推崇,其忠心不仅是出于个人的知恩图报、忠君报恩,更重要的是他这片忠心时刻与忧国忧民、匡扶蜀汉等责任感紧密相连,因而在境界上高于一般人的报恩心理。

4. 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诸葛亮写这篇表文的主要用意是什么?

明确:诸葛亮出师北伐前写这篇表文,最重要的是希望刘禅能够亲贤远佞,国内修明政治,使他北伐时有个稳定的后方,利于他实现“北定中原”的计划。

三、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课文重点段落(第5、6 自然段)。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阅读和合作解读下列问题。[来源:学。科。网Z。X。X。K]

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中的“贞良死节”的意思是什么?

举出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贞良死节之臣的例子。(举课本以外的例子。)

明确:以死报国的屈原或文天祥等人。

2. 这两段分别提到了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两个故事,表现了刘备的知人之明。请结合你阅读小说《三国演义》的情况,指出这两个故事的名称。

明确:三顾茅庐、白帝托孤。

3. 用自己的话概括第6自然段的内容。

明确:追述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表达对先帝的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

4. 作者提出的建议主要在前5 个段落中,那么第6 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段追述个人经历,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情以及“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说明自己出师北伐的原因、意义,切入本题。前面的建议,是为了保证有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