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步骤(包括引入新课,新课讲授,课堂练习,小结作业布置。
)本文选自《铁箫人语》(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
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1982年10月病逝),作者非常悲痛,她在《哭小弟》一文中写道:“他们几经雪欺霜冻,好不容易奋斗着张开几片花瓣,尚未盛开,就骤然凋谢。
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此时,作者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
四、读准字音五、辨清字形六、【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进行描写的?作者从三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花色、花形、花香。
同时,作者先写花瀑,次写花穗,再写花朵。
是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描写的。
2.文章从开头“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到结尾又“不觉加快了脚步”,你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因为家庭遭受迫害、小弟身患绝症等原因,多年来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
面对生机勃勃的紫藤萝花,作者深受启发和鼓舞,产生了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进而感悟出人生的哲理。
3.这篇课文表现了怎样的中心思想?试着找出最能表现课文中心的句子。
作者见到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大意正确即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七、【再读课文,梳理结构】请根据作者的行文思路,给文章划分结构。
第一部分(1~7):着重描绘盛开的紫藤萝瀑布的形和色,抒发“我”的赏花之情。
第二部分(8、9段):回忆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不幸遭遇,反衬眼前紫藤萝花的生逢其时,反映出国家和人民(个人)重获生机。
第三部分(10、11段):写“我”由眼前盛而密的紫藤萝瀑布,思考领悟到人生哲理。
八、【感悟精彩句子】1.“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备课 课件
读紫藤花语
1.描写了什么“物”:赏记叙描写,知托何物 勾画描写紫藤萝的关键语句,说说 其外
在特点和内在品质。 2.表达了什么“志”:析抒情议论,明言何志
找出表达作者情感的关键语句,说说文章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感悟。 3.悟出了什么“理”:悟生活哲理,学以致用
说说你从文中得什么启示?
活动三:阅读延伸,学以致用
选点阅读
精读引领课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未选择的路》
• 教学目标:
• 1.朗读诗歌,感受诗歌内容。
• 2.对比两首诗写法的异同,体会诗歌中蕴 含的哲理。
• 第一首:直抒胸臆 • 第二首:间接抒情(象征)
活动三:读一读,试一试
• 结合生活的体会仿写《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假如————————, • 不要——,不要——! • ——需要——。 • 相信吧,————。
请运用“三问法” 阅读《一棵小桃树》
《好一朵木槿花》两篇文章。
一问:描写了什么“物” 二问:表达了什么“志” 三问:悟出了什么“理”
枝叶关情
“托物言志”读写联动课
• 选文: 《牵牛花》 《寂寞红柳》 《一片树叶》 《风滚草的坚持》
教学目标:
• 1、品析文章中描写、议论抒情性语句,体 会其作用,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特色。
花言树语
精读引领课
阅读篇目: 《紫藤萝瀑布》 《一棵小桃树》 《好一朵木槿花》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三问法”读懂托物言 志类的文章。
2、抓住文本中关键句理解文章主旨。
活动一:感知文本,比较异同
快速默读三篇文章,进行比 较,这些作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写花写树表达自己的情感,有 物的描述,有情的抒发,有人生 的哲思)
初中语文主题学习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备课整体教学设计【可修改文字】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初中语文主题学习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备课整体教学设计临沂第三十一中学组长:董德萍一、单元学习目标1.识字与写字:积累识记课文中重要的字词。
2.阅读:(1)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寄寓自己的情思,书写对社会人生的感悟的手法。
(2)通过比较阅读分析作品托物言志的异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写作:文从字顺。
清楚,明白,准确,流畅。
4.综合性学习:(1)养成随时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逐步建立“生活即语文”的大语文观。
(2)学习分析招牌、撰写广告词和鉴赏对联。
(3)学会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语文世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培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好品质。
5.名著阅读:二、单元课时课型整体备课设计(18课时)三、课型备课示例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课时教读课教学设计一、单元学习目标1.识字与写字:积累识记课文中重要的字词。
2.阅读:(1)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寄寓自己的情思,书写对社会人生的感悟的手法。
(2)通过比较阅读分析作品托物言志的异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写作:文从字顺。
清楚,明白,准确,流畅。
4.综合性学习:(1)养成随时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逐步建立“生活即语文”的大语文观。
(2)学习分析招牌、撰写广告词和鉴赏对联。
(3)学会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语文世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培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好品质。
二、本课时学习目标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并理解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课时主题概括赏景物,品语言,明主旨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图片,情景导入同学们都接触过许多花草树木。
大千世界,一草一木,只要你用心体会,你从中会获得许多启示。
即使面对同一景物,在不同的心情下,都会产生不同的情感。
《紫藤萝瀑布》的作者就是在自己弟弟身患绝症死后,自己面对紫藤萝花产生的感想。
在这样的心情下,面对着盛开的紫藤萝,作者的所见所想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领略一下作者独特的心理体验。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五单元单元备课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五单元单元备课第五单元单元备课一、单元说明本单元以探险为主题。
丰富的题材、多样的文体、引人入胜的情节、令人深思的主题和精美的语言表达,既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又能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培养学生敢于探险的勇气、集体主义观念和必要时为所热爱的事业献身的精神。
《伟大的悲剧》是一篇节选的传记,但文学味非常浓,渗透了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给人以巨大的精神震撼。
《在沙漠中心》主要写,在1935年的一次飞行中,飞机坠毁在利比亚沙漠。
在各种求救求生措施均告失败后,濒临死亡的他却感到了一种内心的平静。
《登上地球之巅》是一篇通讯,写中国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峰的壮举。
它证明中国人也是有强烈的探险精神的。
《真正的英雄》是关于航天探险的悲剧的。
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是世界航天史上的巨大悲剧。
《短文两篇》都与太阳有关,体现了人类的探索精神。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丰富探险知识、地理知识和其它文化知识,提高对这类文章的阅读能力。
能力目标:激起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敢于探险的勇气、集体主义观念和必要时为所爱的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
德育目标: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三、教学重难点:1、注重跨学科的学习,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在开阔学生视野、激发探险精神的同时,加深对人类精神、成功与失败的理解。
2、品味一些充满深情或富有深意的关键语句。
四、教学设想:1、本单元作品有传记、小说、通讯、演讲辞,要引导学生了解这几类体裁的特点,掌握对这几类文章的阅读方法和提高快速默读、整体感知的阅读能力。
2、本单元前三篇作品全是节选,最好能结合原文,或向学生介绍有关背景。
2024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2024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朗读本单元课文,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思想。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本单元涉及的语文基础知识,如词汇、语法、修辞等。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创造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热爱文学的情感,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语文基础知识的运用。
阅读和写作技能的培养。
教学难点对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
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讨论、故事、图片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单元的学习主题。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预测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 课文学习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停顿等技巧,提高朗读能力。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主题思想等,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中的难点和疑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系统讲解本单元的词汇、语法、修辞等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通过例句、练习等方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单元的知识点,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4. 阅读与写作训练选取适合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和鉴赏训练,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如仿写、扩写、缩写等,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鼓励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发挥创造力,展示自己的个性和风格。
5. 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对本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巩固记忆。
布置适量的作业,包括朗读、背诵、阅读理解、写作等,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应用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整体教学方案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整体教学方案教案及反思追随勇者脚印,体会不灭精神——七班级下册第五单元整体教学方案教材分析:本单元以探险为主题。
《宏大的悲剧》是一篇节选的传记,但文学味特殊浓,渗透了剧烈的主观感情,给人以巨大的精神震撼。
《在沙漠中心》是篇纪实文学,记录了飞机失事后,在撒哈拉沙漠中的见闻感受以及人生思索。
《登上地球之巅》是一篇通讯,写中国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峰的壮举。
它证明中国人也是有剧烈的探险精神的。
《真正的英雄》是关于航天探险的悲剧的。
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是世界航天史上的巨大悲剧。
《短文两篇》都与太阳关于,体现了人类的探究精神。
丰富的题材、多样的文体、引人入胜的情节、令人深思的主题和精致的语言表达,既能激起同学的求知欲、探究欲,又能引导同学准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培育同学敢于探险的士气、集体主义观念和必要时为所喜爱的事业献身的精神。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流淌的风景》分为十个部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课本内容进行拓展补充,所选的文章故事生动、语言精致,让同学在增长学问的同时,可以被文中人物的大无畏和探究精神所折服。
阅读丛书中的文章能激发同学的阅读爱好,能充分培育同学面对困难百折不挠的力量,本单元重点处理《宏大的悲剧》《在沙漠中心》《短文两篇》三篇文章及其对应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流淌的风景》中的“极地探险”“沙漠探秘”“远古时期的想象”。
《登上地球之巅》《真正的英雄》和丛书的“跋山涉水”“探寻宇宙的奇妙”次要处理单元主题:本单元以探险为主题。
同学可以学习文中人物在面对困难时的百折不挠,不断进取,战胜自我的精神。
同时文中对不同人物有具体的描绘,同学可以学习其中的任务描写。
如《宏大的悲剧》中,斯科特一行人物的刻画。
《在沙漠中心》中圣艾克絮佩里的内心活动。
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目标能在快速阅读课文过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理清故事情节脉络。
2、过程与方法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五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年级
七
科目
语文
时间
5月17日(第13周)
标题
第五单元
中心发言人
成员
一、课标要求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7.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课文主要围绕着自然景物来选题。“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关注课文内容的文化艺术外,还应让学生在文本阅读中,体会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
过程与方法:
1.诗文中的景物往往浸透着作者的情感,在朗读中品味作者的感情。
2.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发挥创造力,对作品发表自己的见解。
3.采用课下搜集资料,课上讨论、交流、质疑等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山川溪泉中,在花草树木间,培养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2.通过对课文中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给学生以启迪。
3、能够文从字顺的表达。
1、反复朗读,从朗读中培养对写景段落的语感。
2、小组交流,老师点拨,师生讨论突破难点。
3、进一步加强作文的修改,培养语句通顺的能力。
五、课时安排
《紫藤萝瀑布》
2课时
《一棵小桃树》
2课时
《外国诗两首》
2课时
《古代诗歌五首》
3课时
《写作 文从字顺》
2课时
六、知识结构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1)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伟大的悲剧》导学案课题伟大的悲剧备课节次2节教学目标一、.速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把握内容二、体会、感受作者文中表达的情感三、激起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体会感受作者文中表达的情感2、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难点: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教法学法 1.朗读法,2.讨论法3.合作探究法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教案学案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导入:中国有句古话: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虽然也说“不以成败论英雄”、“失败乃成功之母”,但是一直以来,人们歌颂的都是成功者、胜利者。
其实,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尤其是在人类征服自然界的领域里,都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失败英雄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就是其中的一位。
下面,我们就跟着作家茨威格去认识一下这些失败的英雄。
二、作者介绍(师:注意外国作家的国籍,自己在书中作好批注。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资产阶级家庭。
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他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篇小说家之一。
最善于写孤独的人的奇特遭遇。
其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等三、整体感知,理清线索阅读课文,让学生简要概括这个故事,理清故事情节。
本文的中心事件是什么?根据事件划分1、识记作者: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国家)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
注意外国作家的国籍,自己在书中作好批注)二、给加点字注音,解词:拽()癫狂()凛冽()吞噬()羸弱()步履()告罄()遗孀()毛骨悚然()怏怏不乐()姗姗来迟()忧心忡忡()疲惫不堪()毋宁()毛骨悚然:怏怏不乐:姗姗来迟:忧心忡忡三、合作学习1、理清故事情节2、请用一个词概括读完全文后的感受。
()3、请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课文结构。
(1)要求学生两人为一组,进行讨论交流。
七年级下unit5集体备课稿
Go for it ( 下) Unit 5 集体备课稿本单元是Go for it ( 下) Unit 5。
主要围绕“What are you doing?”这一主题展开各种教学活动,并以这一主题引出现在进行时的一般疑问句,否定句以及特殊疑问句等语言功能。
本单元旨在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交流环境,通过听、说、读、写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并让学生能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通过有限的课堂实践活动,注意观察别人的行动,能准确地用英语来表达。
Go for it”教材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编排特点,那就是每单元由Section A , Section B 和Self Check三大版快组成,同时每个版快又由a, b , c 三小部分构成,内容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材又图文并茂,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一小部分中的C部分又是pairwork,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每一小部分又有听力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Section B 中的3a, 3b 又能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本单元的综合语言知识能力的运用,又能在此体现出来。
Section B中的3c是任务性教学,体现了语言的交际性和实用性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总目标的具体描述,结合本单元这部分的教学内容及基于对教材的分析,我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如下处理,目的是突出重点,使课堂节奏紧凑,衔贯。
本单元分为四课时,第一课时是Section A中的1a,1b,1c,,2c),第二课时是Section B中的2a,2b,3a,3c, 第三课时是Section A 4 ----Section B / 1a---2c), 第四课时是Section B/ 3a---4 ,最后一部分是Shelf Check ,以学生的自测为主,然后予以校对。
根据以上我对本单元教材内容的分析,我确定以下几个为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1.语言知识:本单元要求学生掌握以下词汇(phone, mall, movies, sound, show, boring, library, soccer. watch TV, do homework, eating dinner, talking on the phone)语言功能学会读、写一篇有关人们正在运动的短文。
七级下册第五单元语文教案集人教版
4. 文化传承与创新:通过学习课文中的自然景观和城市景观,使学生了解和热爱我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意识。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 课文内容理解:学生对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和城市景观的理解和感悟。
解决办法:
1. 对重点课文内容,可以通过分组讨论、教师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 对生字词,可以通过学生自读、组内交流、教师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
3. 对语法点,可以通过举例、练习题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
4. 对写作技能,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然后再进行写作,教师巡回指导,给予个别化的帮助。
强调自然与城市景观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自然或城市景观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知识点梳理
本节课主要涉及以下知识点:
1. 课文内容理解:学生需要掌握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土地》、《长江之歌》、《壶口瀑布》、《北京立交桥》的主题、情节、人物情感等。
- 学生自读生字词,组内交流。
- 教师挑选几个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练习。
4.语法讲解与练习(10分钟)
- 教师讲解定语从句的用法,并通过例句演示。
- 学生做相关的练习题,教师即时批改和反馈。
5.写作练习(10分钟)
- 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写一段关于自然或城市景观的短文。
- 教师巡回指导,并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简要点评。
2. 针对性的教学评价:在随堂测试和作业批改中,我会对学生的语法点和写作技能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和评价,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辅导和指导。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统编版语文七下 第五单元 大单元整体教学 一等奖创新教案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统编版语文七下第五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一等奖创新教案第五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单元目标:结合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学生学情和新课标的要求,确定单元的学习目标为:(一)基础知识1.了解并掌握本单元重点生字词的字音、字形,解释重点词语的含义。
2.借助课下注释、课后读读写写和工具书,梳理、积累字音、字形、词语意思等基础知识。
3.掌握有关贾平凹、普希金、王安石、杜甫、陆游等文学常识。
(二)阅读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课文中生动形象的写景状物语言,通过写景状物,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通过比较阅读,分析作品间的异同点,拓宽视野,加深理解。
(三)写作1.通过观察、描述景物,培养学生厘清思路、连贯表达的能力。
2.通过交流、修改文章,培养学生推敲字句的习惯和能力,提升文从字顺的能力。
核心素养:语言运用:能够流畅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准确提取文中描写的“物”,并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多种感官来描写景物的特征,并能对蕴含作者情感的词句进行品读、赏析,分析阐述作者直接或间接表达的思想感情。
思维能力:①在比较阅读的过程中,能理解并准确地概括作者描写景物、抒发思想感情的规律和方法。
②能对文中描写景物的关键语句展开类比联想,思考“物”与“志”的关联,使物能达意,强化类比思维,提升思考的深度。
文化自信与审美创造:在阅读、观察、思考和写作中,认识山川草木所蕴含的文化功能,理解作者在自然景物中所浸染的思想感情,在写作中寻找与自己精神情感相契合的景物,激发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关注和思考。
【教学过程】【整体感知】本册教材是依主题选择同质文本进行组元,因此教学时要关注选文之间的勾连,适度体现单元整体教学思维。
但是,备课时仍然要挖掘单元内每篇选文自身独特的教学价值,形成篇与篇的差异互补。
【单元简析】本单元课文主要围绕着自然景物来选题,尽管选文体裁多样,但均蕴含的丰富的生活哲理,直接或间接的表达着作者的人生思考。
七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案。
苏州园林叶圣陶教材分析苏州是中国文化名城,素以众多精致的园林而闻名天下。
苏州园林式充满情趣的城市山林。
文题点明了本文的说明对象。
没有泛泛地介绍苏州园林的景物,而是抓住"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总体特征,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处到小处,作了富于艺术性的说明,从而使读者不仅了解了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又得到美的享受,是一篇很好的说明文的典范,对指导学生写作、陶冶学生的情感大有稗益。
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明确说明对象是什么;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有哪些;理清说明顺序;找出说明方法;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等。
教学目的1、学习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
2、品味准确生动的说明语言。
3、学习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4、感受苏州园林的美,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重点:1、理解作者是如何抓住苏州园林的特征,并突出这个特征的。
2、学习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
3、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难点:了解文章严谨的结构层次,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特点。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出示目标二、检查预习: xuān xiâ(轩榭)lín xún(嶙峋)jiàn shǎng(鉴赏)zhēnzhuï(斟酌)池沼(zhǎo)丘壑(hâ)镂空?(lîu)阑干(lán)模样(mú)因地制宜:根据个地不同的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自出心裁:出于自心的创造和裁断。
标本:这里指样本典范败笔:写字中写的不好的一笔或绘画中画的不好的部分。
嶙峋:枯瘦的样子。
思考:⑴本文的体裁是什么?⑵文章主要介绍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⑶从那些方面来具体介绍的?三、自主合作学习(1)整体把握课文,划分结构层次,说出文章的结构特点,概括段落大意(2)精读第二段,找出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为了体现这个特点,设计者和匠师们都有哪些讲究?这种追求是为了实现怎样的目的?(3)课文的第3、4、5、6段内容与第2段是什么关系?你能找出与这些关系照应的句子吗?(4)课文第7、8、9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与中心有何关系(5)划出文章的结构脉络,体会文章的说明顺序(6)细读文章第4段,说出本段的说明中心及结构层次,体会说明顺序四、精讲点拨1、学习方法指导:抓住事物特征,采用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增强说明效果。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作者: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
诗歌共二节:
第一节:面对现实要沉着镇静,向往未来要充满自信。
第二节:迎接新的未来,把过去变为永久的怀念。
主题:
本诗用劝慰的口吻告诉人们生活中不可能没有挫折,面临挫折时要正确对待它,要镇静,要坚信未来是光明的、美好的。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_七_年级_语文_科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时间
月日第周星期
地点
语文教研组室
出席人员
(签名)
课题
第五单元集体备课(二)
内容(附页)
中心发言人
记录者
备课意见
本次集体备课的内容是探讨第五单元课文《外国诗二首》、《古代诗歌五首》,写作“文从字顺”,现将老师们讨论备课的结果综合如下:
《外国诗二首》2课时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写作“文从字顺”1课时
1.学会观察,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2.写作内容具体,语言生动,有一定的感染力。
3.学会修改,力求达到文从字顺。
4.认识并关注自然,欣赏自然的诗情画意,体悟自然的生机与灵性。
《古代诗歌五首》3课时
《登幽州台歌》作者陈子昂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受?
2.诗人为什么会“怆然而涕下”?在这泪中还包含着什么深层的精神?
《望岳》作者杜甫
1.首联为什么不直接描写泰山,而要采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呢?
2.你认为颔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吗?好在何处?
3.颈联是从作者的感受来写泰山景物的,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未选择的路》
作者: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集体备课
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选文体裁多样,无论散文还是诗歌均蕴含了丰富的生活哲理,直接或间接地表达着作者的人生思考。
《紫藤萝瀑布》与《一棵小桃树》为状物散文。
《紫藤萝瀑布》从紫藤萝花引人驻足、炫人眼目的美丽写起,以精细的工笔,描摹了紫藤萝繁花似锦的盛开景象和独具特色的神采风韵。
眼前的藤萝花使作者自然而然地回想起十多年前家门外的那株紫藤萝,“繁盛”与“伶仃”形成鲜明对比。
在作者笔下,紫藤萝的外在情态与内在精神并举,而自身对自然的感触又升华为对生命的感悟,使读者体会到生命的美丽与永恒,更让人思考如何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坎坷与不幸。
《一棵小桃树》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叙写黄昏时分坐在窗前,看风雨中摇曳的小桃树的情景,中间采用插叙的方式,回忆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和自己的人生经历,借此抒写自己的理想和情志。
《外国诗二首》选择了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劝告的口吻,热诚坦率地表达了自己乐观坚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未选择的路》抓住林中岔道这一具体意象,用象征手法阐发了如何抉择人生道路的生活哲理。
《古代诗歌五首》选了陈子昂、杜甫、王安石、陆游、龚自珍的诗作,诗人们用隽永而富有哲理的诗句表达了对自然、生命、世界的感悟。
本单元写作“文从字顺”则是帮助学生通过写景状物的写作实践,提升文从字顺的能力,能有条不紊地表情达意。
同时,学会修改文章,培养推敲字句的习惯和能力。
本单元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体会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寄寓自己的情思,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感悟。
建议运用比较的方法阅读,分析作品之间的相同或不同之处,以拓展视野,加深理解。
教学中可另外适当补充与作者有关的资料,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思、感悟。
七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整体教学
七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整体教学第一篇:七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整体教学七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整体教学(信息传播)2004.4 单元整体构思具体内容:1、了解新闻知识,查新闻发展史2、了解新闻形成过程3、了解新闻发行的载体4、学会采访,学会写消息、简单的通讯意义:让学生感受到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单元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激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2、了解消息、通讯的特点和一些基本常识3、体会新闻语言的简洁、生动、准确4、学习写消息6、熟悉新闻制作的过程7、掌握采访技巧,培养学生与人交际的能力单元学习步骤:一、走近消息、通讯1、每人从报纸上剪几篇消息、通讯3、运用新闻知识,分析自己的搜集材料(1课时)4、课堂交流(老师指导)(1课时)二、走进教材1、整体浏览单元课文,各人选择其中一篇感兴趣的文章,体会新闻、通讯语言生动、准确等特点,了解课文报导的重大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4课时)三、走进社会1、学生自愿组成各个活动小组(7——8人),到电台、电视台、报社等地方参观新闻制作的整个流程。
2、我来当记者(1)每小组拟订一个采访话题,分头进行采访,如:常州外来民工子女教育情况——采访教育局长常州教育发展前景——采访市长学校教育主动发展构想——采访校长等等。
第二篇:七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整体教学-教学教案(信息传播)常州市勤业中学七年级语文备课组2004.4单元整体构思人类正在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正在迅速地走进我们的生活。
信息的传播要求我们熟悉各种新闻体裁。
在本单元,我们不仅读到报道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的两则消息、运载火箭水下发射试验的录音新闻、去南极考察和为“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壮行的通讯。
同时,我们还将让学生亲自体验新闻的制作过程,就一些热点的话题组织学生采访,写新闻稿,最后进行学生交流和学习成果展示。
具体内容:1、了解新闻知识,查新闻发展史2、了解新闻形成过程3、了解新闻发行的载体4、学会采访,学会写消息、简单的通讯意义:让学生感受到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单元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激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2、了解消息、通讯的特点和一些基本常识3、体会新闻语言的简洁、生动、准确4、学习写消息5、学习网上搜索、阅读,通过网上写作和别人交流6、熟悉新闻制作的过程7、掌握采访技巧,培养学生与人交际的能力单元学习步骤:一、走近消息、通讯1、每人从报纸上剪几篇消息、通讯2、网上查找,了解新闻发展史及有关新闻知识(1课时)3、运用新闻知识,分析自己的搜集材料(1课时)4、课堂交流(老师指导)(1课时)二、走进教材1、整体浏览单元课文,各人选择其中一篇感兴趣的文章,体会新闻、通讯语言生动、准确等特点,了解课文报导的重大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4课时)2、单元语文活动——网上读写与交流,将自己从网上看到的新闻,挑选一则你认为最有价值的,加以概括提炼和分析,用e_mail发给同学、老师进行交流(2课时)三、走进社会1、学生自愿组成各个活动小组(7——8人),到电台、电视台、报社等地方参观新闻制作的整个流程。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单元集体备课教材分析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单元集体备课教材分析
本文档分析了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集体
备课教材内容。
下面是对每个教材内容的简要分析:
课文一:《轮船》
本课文通过描述轮船的特点和功能,展示了交通工具的重要性。
通过阅读本课文,学生可以了解轮船的起源、类型和用途,培养对
交通工具的兴趣和认知,同时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
课文二:《付出与回报》
本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付出和回报的寓言故事。
通过故事中的
角色和情节,引导学生思考付出努力与获得回报之间的关系,培养
学生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感。
研究任务一:诗歌欣赏
研究任务一要求学生欣赏一首诗歌,并通过朗读和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意境和感情表达,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通过诗歌欣赏,学生可以感受到诗歌的美和韵律,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研究任务二:情景剧表演
研究任务二要求学生分组进行情景剧表演。
通过角色扮演和表演,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课文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和演技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研究任务三:文本创作
研究任务三要求学生按照指导要求进行文本创作。
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表达,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创造出具有独特思想和个人风格的作品,同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以上是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集体备课教材内容分析,希望本文档对您有所帮助。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全套教案(完整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选自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感悟,以及对美好人生的礼赞。
当代女作家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是一篇写景的美文,可以通过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引导学生感受紫藤萝瀑布的生机勃勃;同时,这也是一篇励志的散文,可以引导学生从写作手法的角度,领会作者由花的变化感悟到人生美好和生命永恒的道理。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它们通过自主阅读,能够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和情感。
然而本文写于1982年,写作的背景和文革有关,所表达的情感也较为复杂。
既有“文革”动乱造成的心灵创伤,又有亲人身患绝症不久于世的哀痛,七年级学生未必能够理解,所以教师要补充必要的助读资料,引导学生深刻体会【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利用工具书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和借景抒情的方法,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加强生活中的观察意识和想象意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等方法,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思想感情,自我反思、乐观豁达地面对生活。
【教学重点】理清作者写作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揣摩语言,把握句式特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质疑讨论点拨法【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整体脉络。
2.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和借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教学重点】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和借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人们常说:“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那暗香浮动的幽兰,那凌寒绽放的腊梅,那石缝间不屈的小草,还有大地上许多无名的野花无不蕴涵着炽热而鲜活的生命,无不引发人们无尽的遐思。
在女作家宗璞的笔端,小小的紫藤萝花绽放着生命的尊严与蓬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小结
同学们,探险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事业,即使对自然界的挑战,更是对自身的挑战。它不仅需要坚强的体魄,更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为这项事业献身的精神,在你们心中一定有更渴望了解的奥秘,最渴望征服的世界,愿将来的某一天,你们探险的步伐能让世界为之瞩目,让祖国为之骄傲。
五、作业
难点: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教法学法
1.朗读法,2.讨论法3.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 案
学 案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导入:中国有句古话: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虽然也说“不以成败论英雄”、“失败乃成功之母”,但是一直以来,人们歌颂的都是成功者、胜利者。其实,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尤其是在人类征服自然界的领域里,都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失败英雄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就是其中的一位。下面,我们就跟着作家茨威格去认识一下这些失败的英雄。
6、作者为什么感到失败英雄斯科特探险队员的悲剧是伟大的?试从文中找出热情赞美的两个句子。
直接表达赞美之情的句子是:
(1)在阴森森的一片寂寞之中,始终只有这么几个人在行走,他们的英雄气概不能不令人钦佩。
(2)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
全班交流以上问题。
反馈检测:学法大视野的题目
教学反思及感悟:
三、品读课文
1、“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句中的“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前心中回忆的美好的往事和他对遥远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想,它们与严酷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海市蜃楼是美好的,却是根本无法实现的。这样写更加突出了悲剧效果,给人心灵的冲击。)
伟大的悲剧:①伽利略备受教会打击,科学沉冤三百年;;③“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毁于一旦,7 名宇航员全部罹难
2、最后送给学生三句话结束本课:
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
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每个人注定都要经历一番失败的煎熬和且行且上的痛苦。
但只要经历,即使是失败的,也从不会是无益的。
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打倒。
文中的斯科特等人之所以感到失败,就是因为他们发现挪威人阿蒙森等已经先他们到达了南极,而且正是这种失败感,使得他们全然没有了出发时的那种兴奋、朝气和振奋,随之而来的是极度的失望、沮丧和疲惫。不可否认,这种情绪的变化也极大地消耗了探险队员们的体力和意志,而这种可悲而又可怕的失败感甚至也是酿成这次悲剧的罪魁祸首之一!这反映了斯科特等人思想当中的局限性,而我们这些生活在21世纪的人们,当然不会因此把他们看成“什么也不是”。
——(在诚实、守信的文化传统的熏陶下的斯科特不能不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务。正因为这样,他的人格的高尚,才赢得人们的尊敬。)
5、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这是作者的本意吗?对此应该怎样看待?
——这肯定不是作者自己的看法,不然的话,作者就不会给这些“第二个到达者”作传了。这应该是斯科特等人生活的那个时代,世俗社会对探险活动的一般看法。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探险家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观念的影响。他们认为,在探险事业中,只有第一才是有价值的,第二就意味着走别人走过的路,意味着毫无价值地重复。今天人类早已超越了前人的思想,无论是探险还是科研活动,我们依然把崇高的荣誉献给“第一个到达者”,但是我们也决不排斥和鄙视“第二个”、“第三个”……因为后来者可以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探索,继续进步,甚至超越前人。即使仍然是对前人的重复,我们也能欣然接受,因为前人的探索精神毕竟是需要后人去继承和发扬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每年都要迎接来自世界各国的登山队,这一批又一批的登山队员,哪一个不是人们心中的勇士?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课后结尾处的这段议论可作点题的主旨句。作为伟大作家的茨威格在审视斯科特南极探险悲剧时,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事件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更多地思考事件所折射出的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倾注了作者全部感情所描绘的五个探险者,是英国的英雄,也是全人类的英雄,让所有人仰慕。
——悲在失败,而冒险精神伟大
悲在为胜利者作证,而诚信的绅士风度伟大
悲在生命的毁灭,而团结无私、献身科学的精神伟大
悲在世人悼念,而人们从中获得精神鼓舞伟大]
4、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
从斯科特南极探险的悲壮之旅所折射出的人类精神已经远远超越了活动本身和那个时代,成为全人类跨时代、地域的宝贵精神财富。即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鼓舞。
1、学习本文后,写一篇简短的读书笔记。选择切合的角度,谈出自己的感受。文题自拟。
1出示教学目标
2听写生字、及时反馈
3、自主学习
①斯科特探险队返程之行面临哪些困难?
②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具体表现在课文哪些地方?
③斯科特一行体现了哪些伟大精神?
4、合作探究、
1、我们如何评价这一故事?
5、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斯科特探险英雄们体现出人类哪些优秀品质?并分别从课文中举出实例。(1)诚信,勇于承认失败,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例如:“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阿蒙森)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2)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例如,五名探险英雄都互相关心,互相保护同伴,特别奥茨为不拖累同伴,而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二、作者介绍
(师:注意外国作家的国籍,自己在书中作好批注。)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资产阶级家庭。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他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篇小说家之一。最善于写孤独的人的奇特遭遇。其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等
(3)坚毅、执著,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例如,斯科特探险队员们怀着对探险事业执著的精神,以坚毅的勇气将红旗插上南极点;即使归途中与死亡抗争,直至倒下,也毫不后悔,死得悲壮。
(4)无私的爱。例如,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息,考虑的不是一已之利,心中惦记的始终是别人:朋友、同伴、妻小,还有祖国和人民。他是怀着一种热烈的爱,纯真的情离开那个冰冷的世界的。
三、整体感知,理清线索
阅读课文,让学生简要概括这个故事,理清故事情节。
本文的中心事件是什么?根据事件划分课文结构。
(1)要求学生两人为一组,进行讨论交流。指名学生说,学生互相补充。
(按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给课文分层,理清故事情节:
到达极点(1)——接受任务(2—3)——埃文斯、奥茨相继死去(4—10)——
3、“于是决定不再迈步向厄运走去,而是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如何理解“骄傲”一词?
——(“骄傲”可表现他们对死神的轻视。他们完成了到南极的任务,他们无愧于祖国和人民。这也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由衷的赞叹。)
4、“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务?他不接受不行吗?
请同学们用简单的话评价故事。
--(A是一个感动人心的故事。B这是一个非常悲壮的故事。C这是一个充满着冒险精神的故事。D这是一个富有挑战精神的故事。E这是一个歌颂失败的英雄的故事。F这是一个歌颂献身精神的故事。)
2、用一个形容词描述你读后的感受(震撼、钦佩、崇敬)
3、文中哪些情节深深地打动了你?
--1)、接受为挪威人作证的任务。2)、威尔逊博士临死不放弃科学观察。3)、奥茨英雄似的死去。4)、斯科特三人安静地死去。5)、斯科特的绝笔。
2、请以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为题,写200字左右的文字。
第二课时
一、研读课文
1.斯科特一行南极之行的悲剧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失败之悲、死亡之悲、作证之悲、世人之悲)
2.伟大又体现在哪些方面?
——勇于探索,为事业而献身的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诚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守信、热爱祖国、热爱生命、热爱他人……
3、用“悲在 ,而 伟大”的句式表述。
2、“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表现出斯科特内心什么样的复杂感情?
——(句中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耀武扬威、洋洋得意”的挪威国旗的猎猎作响传达出斯科特和伙伴此刻的心情,在痛苦万分的斯科特眼中,风中的挪威国旗就是他的对手,就是胜利者阿蒙森的得意神色的表白。)
二、给加点字注音,解词:
拽() 癫狂() 凛冽() 吞噬()羸弱() 步履() 告罄() 遗孀()
毛骨悚然() 怏怏不乐() 姗姗来迟() 忧心忡忡()疲惫不堪() 毋宁()
毛骨悚然:
怏怏不乐:
姗姗来迟:
忧心忡忡
三、合作学习
1、理清故事情节
2、请用一个词概括读完全文后的感受。()
3、请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伟大的悲剧》导学案
主备人:成员:
课题
伟大的悲剧
备课节次
2节
教学目标
一、.速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把握内容
二、体会、感受作者文中表达的情感
三、激起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体会感受作者文中表达的情感2、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六、体验与反思
1、从高峻的山峰到深邃的海底,从浩瀚的海洋到茫茫的宇宙,哪里有奥秘,哪里就有人类的足迹。探索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悲壮。成功者拥有了一切,但这些伟大的失败者也应有他们的位置。你所知道的伟大悲剧又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