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耳穴疗法讲义

合集下载

耳穴诊疗法-ppt课件

耳穴诊疗法-ppt课件
19
常用的耳穴选穴法
1. 按与人体相应的部位选穴 2. 按中医的经络、脏腑理论选穴 3. 按现代医学的功能或作用选穴 4. 按临床经验选穴
20
相应部位、经络脏腑理论选穴
按相应部位选穴
根据患病部位,在耳廓的相应部位选穴,如齿痛配牙痛穴,
踝痛配踝关节穴等。
按经络理论选穴
1.同经选穴:根据经络循行的部位辨出何经受病。如偏头痛,
留。 • 外生殖器(平对耳轮下脚上缘) :睾丸炎、阴道
炎、阳痿。 • 耳尖:红眼、发热、高血压。 • 轮1~6:发热、上呼吸道感染。
7
耳舟、对耳轮上下脚及体部
• 指、腕、肘、肩、肩关节、锁骨:相应部位疼痛。 • 荨麻疹点(指腕之间):止痒、抗过敏。 • 趾、踝、膝、臀、坐骨:相应部位疼痛及扭伤。 • 腹:腹腔盆腔病的配穴。 • 胸:胸痛、胁痛、神经痛、乳腺炎。 • 颈:落枕。 • 骶腰椎、胸椎、颈椎:相应部位疼痛。
痛点。 3.摸:手指轻抚耳廓,检查耳穴区有无结节、隆起,
并查其大小、质地、边缘。 4.测:电子仪器测定耳穴皮肤电阻变化,找良导点。
17
耳穴探查方法
• 直接观察法 • 压痛点探查法 • 电测定法
18
视诊规律总原则
先内到外,先上后下,先右后左,先脏腑后躯 干四肢,按耳廓解剖部位进行。
急性期色泽多发红,慢性期色白凹或隆,易擦 脱屑是炎症,磷状结核皮肤病,手术疤痕白条状或 月牙形,暗灰结节隆起见癌肿。
其循行部位属足少阳胆经,故耳穴以胆为主治疗。
2.异经选穴:即取本经穴外,同时取表里经穴,如胆实症,
胁痛,除取胆穴外,还取肝穴。
3.按经络病侯选穴:是按经络的“是动则病”和“所生病”
来选穴的,如上齿痛属足阳明胃经病症,故上齿痛取胃穴。 按脏腑理论选穴

耳穴诊断及常见病治疗ppt课件

耳穴诊断及常见病治疗ppt课件

注意事项及禁忌症
• 调整刺激量: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调整刺激量,避免过度 刺激引发不适。
注意事项及禁忌症
禁忌症 耳部炎症、冻伤或溃疡者禁用。
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注意事项及禁忌症
对耳穴贴压或艾灸过敏者禁用。 严重器质性病变或急性传染病患者不宜采用耳穴治疗。
04
常见病症的耳穴治疗方案
失眠多梦
典型病例分析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病例,详细分析其诊断、治疗过程及效果评估,展 示耳穴诊断与治疗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未来发展趋势和展望
深入研究耳穴本质
创新耳穴诊断与治疗技术
进一步探讨耳穴的生理、病理基础,揭示 其作用机制和科学内涵,为临床实践提供 更有力的理论支持。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研发新的耳穴诊断与 治疗技术,提高诊疗效果和患者舒适度。
耳穴触诊技巧
触诊内容
通过触摸了解耳廓的温度、软硬度、 有无压痛及结节等病理反应。
触诊方法
用拇指和食指的指腹轻轻按压耳廓, 从耳轮开始逐渐向内按压,注意感受 指下的感觉变化。在触诊过程中,要 注意两侧耳廓的对比和整体观察。
02
常见病症在耳穴上的表现
呼吸系统疾病
01
02
03
感冒
耳穴肺、内鼻、咽、喉等 区域可能出现压痛、敏感 等反应。
耳穴诊断及常见病治 疗ppt课件
目录
• 耳穴诊断基础 • 常见病症在耳穴上的表现 • 耳穴治疗原则与方法 • 常见病症的耳穴治疗方案
目录
• 耳穴诊断与治疗的现代研究与应用 • 总结与回顾
01
耳穴诊断基础
耳穴定义与分类
耳穴定义
耳穴是指在耳廓上一些特定的区域,这些区域与人体的脏腑、经络、组织器官 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人体发生疾病时,往往会在耳廓的相应区域出现反应。

耳穴疗法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耳穴疗法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三、小儿益智 耳尖 肾 心 脾 皮质下 每日按压2次,每次20~30下 四、小儿肥胖 大肠 小肠 喷门 外鼻(饥点) 三焦 内分泌 脾 肺 每次选4~5穴 每日按压2次,每次20~30下
五、考试综合征 心 脾 皮质下 枕 神门 每日按压2次,每次20~30下 六、小儿生长痛 肾 缘中 膝 髋 踝 每日按压3~5次,每次2分钟
Ear Acupuncture Therapy
教学目标
1.掌握耳穴疗法的定义 2.掌握6个常用耳穴的定位 3.熟悉耳穴疗法的实施程序及注意事项 4.了解耳穴疗法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概述】
一、定义 指在耳廓穴位用针刺或其他方法刺激耳穴, 以诊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一、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经络联系 手三阳、足少阳经脉、经别入耳中,足阳明、 足太阳-耳前、耳上角。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注于面而走 空窍,其精阳之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 耳而为听 《灵枢 口问》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研究显示 刺激相应耳穴可诱发循经感传
固定 按压 整理
注意事项
1.同毫针的注意事项
2.严格消毒
因耳廓结构特殊,血循差易 感染一旦感染轻者可外涂碘 伏或2.5%碘酒;重者加用抗 生素
3.肢体活动障碍患者耳针留针期间配合活动肢体
常见病的治疗取穴
一、小儿发热 耳尖 神门 大肠 肺 皮质下 每日按压3~5次,每次2分钟 二、小儿遗尿 膀胱 尿道 肾 皮质下 每日按压3次,每次30下
下脚端(交感): 定位:对耳轮下脚与对
耳轮内侧交界处。 主治:消化、循环系统
失调,痛经。
常用耳穴的定位与主治
子宫(精宫): 定位:三角窝耳轮内侧
缘的中点。 主治:月经不调、白带、
痛经、遗精等。

耳穴诊疗法专业知识讲座

耳穴诊疗法专业知识讲座
缘相交处。 ➢ 主治:胃肠痉挛,心绞痛,胆绞
痛,输尿管结石,植物神经功能 紊乱。 腹—对耳轮体前部上2/5处,即 对耳轮8区。 ➢ 主治:腹痛,腹胀,腹泻,急性 腰扭伤。
常用穴(三角窝)
内生殖器— 三角窝前1/3旳下部 ,即三角窝2区。
➢ 主治:痛经,月经不调,白带过 多,功能性子宫出血,遗精,早 泄。
炎、腮腺炎、气管炎、肠炎、盆腔炎、风湿性关节炎、面 神经炎、末梢神经炎等,有一定旳消炎止痛功能。 3.某些功能紊乱性病症
对眩晕症、心律不齐、高血压、多汗症、肠功能紊乱 、月经不调、遗尿、神经衰弱、癔症等,具有良性调整作 用,增进病症旳缓解和痊愈。 4.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病症
对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结肠炎、荨麻疹等,能 消炎、脱敏、改善免疫功能。
耳针旳操作措施
压籽法 指选用质硬而光滑旳小粒药物种子或药丸等贴压耳穴
,予以适度旳揉、按、捏、压,使其产生疫、麻、胀、痛 等刺激感应,以到达治疗目旳旳一种外治疗法,又称压豆 法、压丸法,是在耳毫针、埋针治病旳基础上产生旳一种 简易措施。不但能收到毫针、埋针一样旳疗效、而且安全 、无创、无痛,且能起到连续刺激旳作用,易被患者接受 。此法合用于耳针治疗旳多种病症,尤其合适于老人、小 朋友、惧痛旳患者和需长久进行耳穴刺激旳息者。
耳背心、内分泌;

痰湿壅盛者,脾、肝、三焦、耳背脾、内分
泌。

随症加穴:头晕加枕、脑点、交感;耳鸣加内
耳。
低血压病
• 主穴:升压点(屏间切迹下方,目1、目2 之间)、肾上腺、心、皮质下。
• 辅穴:气血虚弱者,脾、肺;

脾肾阳虚者,脾、肾、交感。
胰胆—耳甲艇旳后上部 ➢ 主治: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
症,偏头痛,带状疱疹,中耳炎, 耳鸣,听力减退,急性胰腺炎。 肝—耳甲艇旳后下部 ➢ 主治:胁痛,眩晕,经前期紧张症 ,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高血 压,假性近视,单纯性青光眼。 脾—耳甲腔旳后上部 ➢ 主治:腹胀,腹泻,便秘,纳呆; 眩晕;崩漏,带下病。

常用耳穴疗法经典PPT课件

常用耳穴疗法经典PPT课件
2.耳穴信息反映的显性率高:人体内部各器官组织的生理、 病理信息,在局部都有反映。
3.耳穴的对应性强:体内器官组织病变,很快就会在耳穴出 现反映。
照解剖状态分解为“卷、平、凸、凹〞 四种状态和“1、2按、3、4〞十个板块。
1个“卷〞: 指卷曲的耳轮。对应膈肌, 含有膈肌信息,可调节膈肌。 耳轮及耳轮角分布耳中、 直肠、尿道、外生殖器、 肛门、耳尖、结节、以及、 轮1、轮2、轮3、轮4 共11个穴位〕
耳甲艇对应腹部〔肝、胰胆、肾、膀胱、输尿管、艇中、 艇角〕;
三角窝对应盆腔〔神门、盆腔、内生殖器、角窝中、角窝 中〕;
耳舟对应上肢〔指、腕、风溪、肘、肩、锁骨共6个穴位〕。
具有止痛功能的耳穴:
神门〔止痛要穴,止一切痛〕
交感〔止内脏痛〕
肝〔止〕
1
肺〔止皮肤痛〕
2、止晕功能较好的耳穴:枕、内耳、眩晕点和耳尖 3、具有止咳功能的耳穴:对屏尖、神门、枕、脑干 4、具有止喘功能的耳穴:对屏尖、角窝中、肾上腺、风溪。
头痛为多种疾病的共同病症。多由外感邪气、或由内伤七 情、饮食不节、房劳无度所致。常根据经络理论进行辨证, 前额头痛为阳明头痛;头颅两侧头痛为少阳头痛;枕部头 痛为太阳头痛;巅顶头痛为厥阴头痛。
治那么:通络止痛。
操作步骤:
1、取穴:神门、皮质下、耳 尖、枕。
2、配穴:阳明头痛者加额; 少阳头痛者加颞;太阳头痛者 加膀胱;厥阴头痛者加肝;痰 浊头痛者加脾、胃;肾虚头痛 者加肾;肝阳上亢者加肝;气 血亏虚者加脾、心。
一、耳穴
耳穴,是指分布在耳朵耳廓上的穴位。本质上是全身各部位的器官、组 织分布在耳廓上信息点。人体各部位在耳廓上都有特定的信息点,这些 信息点与相关部位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相互影响,按传统的说法称这 种信息区为“穴位〞。

耳穴讲课件分享

耳穴讲课件分享

耳穴讲(课件分享)
57
九、常见疾病治疗举例 -头痛
• 取穴:耳尖(放血)、神门、皮质下。 • 前头痛配额穴、胃穴; • 偏头痛配颞穴、胆穴、交感穴、外耳穴; • 后头痛配枕穴、膀胱穴; • 头顶痛配顶穴、肝穴; • 全头痛配额穴、颞穴、枕穴、顶穴、外
耳穴。
耳穴讲(课件分享)
皮质下
58
九、常见疾病治疗举例 -高血压
耳穴讲(课件分享)
44
常见疾病望诊举例-坐骨神经痛
耳穴讲(课件分享)
45
常见疾病望诊举例-肺部肿瘤
耳穴讲(课件分享)
46
常见疾病望诊举例-结肠癌
耳穴讲(课件分享)
47
常见疾病望诊举例-乳腺癌
耳穴讲(课件分享)
48
常见疾病望诊举例-胃癌
耳穴讲(课件分享)
49
五、选穴原则 1.按相应部位选穴
.
内分 泌
耳穴讲(课件分享)
37
眼 定位:在耳垂正面中央部。
功能: 泻火利湿、清肝明目。
主治:急、慢性结膜炎、电光性眼炎、 假性近视、麦粒肿、青光眼、白内障、 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屈光不正。
. 眼
耳穴讲(课件分享)
38
四、耳诊
耳穴探查 观察法:变形、变色、丘疹、脱屑、结节、充血、凹陷、小水疱等阳性 反应。 按压法:用探针轻、慢、用力均匀的压力寻找压痛点。 电阻测定法:用探测仪在耳廓上探测良导点(电阻降低点,可作为耳针 治疗的刺激点)
(十二)屏上切迹——耳屏 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 。
耳穴讲(课件分享)
16
(十三)屏间切迹—-耳屏 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耳穴讲(课件分享)
17
(十四)轮屏切迹——对耳屏 与对耳轮之间的凹陷。

常见病的耳穴疗法ppt课件

常见病的耳穴疗法ppt课件

56

耳穴减肥 主穴为神门、内分泌、交感 ,配穴为肾、 肾上腺、脾、胃、心,按耳穴压豆法操作, 每次按揉各穴3~5分钟,每日按压3次,每 隔3日换压对侧穴位, 30次为1疗程。
57
操作方法
• 1、用75%酒精、棉花清洁耳部,去垢、脂, 便于粘贴和渗透药物 • 2、根据病情选穴,常用单侧耳郭压穴。 • 3、找准耳穴,将丸压在阳性耳穴上,四周 要贴牢。
8
常见病取穴
• 近視:(17岁以下) 取穴: 心、肝、肾、 眼、神门、 脾、皮质下
9
常见病取穴
•慢性鼻炎
耳尖放血(消炎) 取穴: 内鼻、肺、 肾上腺、额、 大肠、脾
10
常见病取穴
• 鼻出血 取穴: 内鼻、外鼻、 脾、肺、 肾上腺
11
常见病取穴
• 接触性皮炎(接触化
学物品、药品引起的过 敏性皮炎) 耳尖放血(抗过敏、祛风 止痒、镇静止痛) 取穴: 风溪、神门、肺、 皮质下、内分泌、 肾上腺、根部病变部 位选择相应部位(如面 部选择面颊)
18
耳针临床应用
(一)在诊断方面
1、望诊法
变色 红色 鲜红-急病; 淡红、暗红-慢性病或恢复期 白色 慢性病; 中白边红 慢性病急性发作 灰色(淡暗) 陈旧性损伤、肿瘤
19
耳穴的探查
变形 隆起、结节、条索、凹陷 慢性器质性疾病、肿瘤 丘疹 红色、白色 过敏性疾病、皮肤病等(慢性)
20
耳穴的探查
5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萎缩性胃炎 取穴:脾、胃、三焦、神门、隔、皮质下、 上腹 。按耳穴压豆法操作,以上耳穴各贴1 粒,贴后按压每天15次,每次各15下。隔 日换贴1次,每贴10次为1疗程,休息3~5 日再进行第2疗程。主治萎缩性胃炎

耳穴疗法讲课课件

耳穴疗法讲课课件
产后调理
如产后抑郁、乳汁不足等,耳穴疗法能够调节情 绪和促进乳汁分泌。
05
耳穴疗法的实践经验分享
典型病例介绍
病例一
患者长期失眠,通过耳穴疗法治疗,有效改善睡眠质量。
病例二
患者患有慢性疼痛,经过耳穴疗法调理,疼痛得到缓解。
病例三
儿童抽动症患者,经过耳穴疗法治疗,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实践心得体会
体会一
标准化与规范发展
03
推动耳穴疗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制定相关行业标准和操作规
范,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耳穴疗法的国际交流与推广
国际学术交流
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和研讨活动,促进国内外专家学者交流与合作, 共同推动耳穴疗法的发展。
培训与教育
开展国际培训项目和合作办学,提高全球范围内对耳穴疗法的认知 和应用水平。
跨文化传播
将耳穴疗法传播到世界各地,结合不同文化背景和医疗体系,促进其 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和应用。
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创新技术应用
探索将现代科技手段与耳穴疗 法相结合,提高治疗效果和降
低副作用。
临床研究与证据积累
加强临床研究,积累更多高质 量的证据支持耳穴疗法的应用 。
跨学科合作与整合
促进医学领域内外的跨学科合 作与整合,共同推动耳穴疗法 的发展和完善。
02
耳穴分布与作用
耳廓表面解剖
耳廓正面结构
耳轮、耳轮脚、耳轮结节、耳轮尾、 耳舟、对耳轮、三角窝、耳屏、耳垂 等。
耳廓背面结构
耳廓表面解剖的意义
了解耳廓表面解剖结构有助于准确找 到耳穴位置,提高治疗效果。
耳甲艇、耳甲腔、耳屏上窝、耳屏下 窝等。
常用耳穴定位
耳中
位于耳廓中部,即耳轮脚处。

耳穴治疗PPT课件

耳穴治疗PPT课件
25

1)通调水道 浮肿、腹水 2)其华在发 3)主骨、生髓、通于脑:神经 性疾病 腰膝酸痛 4)开窍于耳:耳鸣如蝉 听力下 降
26

“后天之本”“水谷之海” 各种胃病:胃炎、胃溃疡、胃痉 挛、胃肠功能紊乱 以降为顺:恶心呕吐、呃逆、嗳 气、反酸
27
三焦
综合五脏六腑的作用:理气止 痛,补心养肺,健脾益胃,补 肾利水,化气输精,生津止渴, 通利关节
1)对内脏解痉止痛 2)扩张血管(月经过多、便血禁用) 3)止酸要穴,治疗胃酸过多时有奇效
10
内分泌系统
11
内分泌
1)调节内分泌功能 :甲亢、糖 尿病 2)三抗作用:抗风湿、抗感染、 抗过敏 3)消化吸收功能障碍性疾病: 消化不良、萎缩性胃炎
12
肾上腺
1)“三抗一退”:抗过敏、 抗风湿、抗感染、退烧 2)“一升一止”:高血压 止血
腹水
3)脾统血 出血性疾病
4)脾四肢无力
6)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口腔溃疡、
唇炎、舌炎
24

1)肺主气、司呼吸:呼吸系统 疾病 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 炎 2)通调水道:浮肿、水肿 3)主皮毛:疏风解表 感冒 4)开窍于鼻:鼻炎、咽炎 5)与大肠相表里:便秘
7
额——健脑要穴
1)健脑、清脑明目作用:头昏、麻 木、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嗜 睡症、忧郁症、视力模糊、高血压 2)镇痛作用:前头痛
8
颞——治疗偏头痛要穴
1)助听止鸣:相当于听觉中枢,治 疗耳鸣、听力下降 2)镇静止痛:偏头痛、双太阳穴痛、 双颞侧头痛
9
交感——内脏止痛、解痉、 止痛、止涎、止汗要穴,活 血要穴
耳穴概述
耳廓按摩法 耳灸法

耳穴疗法(知识讲座)

耳穴疗法(知识讲座)

中医外治法之耳穴疗法的临床应用早在2000多年前,中医典籍《灵枢·口问篇》中就有记载:“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十二经通于耳”,可见耳是全身经络分布最密集的地方,十二经络、三百六十五络的别气都走形于耳,许多经脉注入于耳,耳与人体四肢百骸、五官九窍通过经络相互沟通,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密切相连,通过刺激耳部相应穴位,可调理脏腑,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

一、主要特点1、适应症广、疗效好耳穴疗法具有调节神经平衡、镇静止痛、脱敏止痒、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强壮健肾等功能,所以它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

治疗的病症普及内、外、妇、儿、神经、五官、内分泌等各科。

2、简便易行、花费低廉耳穴绝大多数是人体解剖学名称,并且耳穴的分布排列有一定规律,且耳穴疗法无需特殊设备,费用低廉。

3、副作用少耳穴疗法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治疗方法,它无刺伤内脏之虞,也无滞针等现象。

如假设注意消毒并详细询问患者既往史,耳廓感染和晕针等副作用就可以预防或减少发生。

二、适应症1、各种疼痛性疾病外伤性疼痛:如扭伤,挫伤、刺伤、切割伤、骨折,脱臼、落枕,烫伤等疼痛。

1.2手术后疼痛:如五官、脑外,胸,腹、四肢各种术后所产生的伤口痛,疤痕痛,患肢痛,麻醉后的腰痛、头痛等,常可用其来减少或代替杜冷丁、吗啡诸类止痛麻醉剂。

神经性疼痛:如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坐骨神经痛。

各类晚期疾病所致的疼痛。

2、各种炎症性疾病如急性结膜炎、疱疹性角膜炎、牙周炎、化脓性牙髓炎、中耳炎、咽喉炎、扁桃腺炎、腮腺炎、大叶性肺炎、气管炎、胸膜炎、胃炎、肠炎、阑尾炎、胆囊炎、盆腔炎、睾丸炎、副睾炎、各种脓疡、丹毒、风湿性关节炎、末梢神经炎等,耳针有消炎止痛之成效。

3、功能紊乱性疾病:如眩晕综合症、心律不齐、高血压、多汗症、肠功能紊乱、月经不调、遗尿、神经衰弱、癌症、性功能紊乱、腹肌痉挛、面肌痉挛等。

4、过敏性与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紫癜、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结肠炎、结节性红斑、风湿热、药热、血清病、荨麻疹等,耳穴疗法可以提高内源性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具有消炎脱敏、改善免疫功能等作用。

常用耳穴的定位和主治讲课文档

常用耳穴的定位和主治讲课文档
常用耳穴的定位和主治
第一页,共27页。
教学内容
– 一、耳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二、耳郭的表面解剖 三、耳穴的概念和分布规律 四、常用耳穴的定位和主治 五、耳穴的探察 六、耳埋的临床应用 七、注意事项
第二页,共27页。
一、耳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一)耳与经络的关系 阳经直接入耳或耳周围,阴经通过各自 的经别间接地上达于耳。奇经八脉中阴跷、 阳跷脉并入耳后,阳维脉循头入耳。 (二)耳与脏腑的关系 耳与脏腑在生理、病理方面关系密切, 不可分割。
适应范围
第二十七页,共27页。
尿症、月经不调、遗精、早泄。
【肝】
部位:耳甲艇后下部。
疏肝、利胆、明目、健胃
主治:胁痛、眩晕、经前期紧张症、月经不调、更
年期综合征、高血压、假性近视、单纯性青
光眼。
【脾】
部位:耳甲腔后上方。
健脾益气作用
第十六页,共27页。
【肺】
部位:耳甲腔中央周围,心的上、下、外三面。 主治:咳喘、胸闷、声音嘶哑、痤疮、皮肤
第二十一页,共27页。
电测定法
用电子仪器测定耳穴皮肤电阻、电位、 电容等变化。患者可在与疾病的相应耳穴处 出现电阻下降,导电量增高的现象,这些反 应点称为“良导点”,可作为耳针的刺激点。
第二十二页,共27页。
六、耳针的临床应用
(一)辅助诊断
(二)处方选穴原则 (三)适应范围 (四)操作方法
第二十三页,共27页。
与头面相应的穴位分布在耳垂或耳垂邻近;


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分布在耳舟;

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分布在对耳轮和
律 对耳轮上、下脚;
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 腔;
消化道在耳轮脚周围环行排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忆方法
• 3个凸:指突起。是对耳轮、对耳轮上脚、 对耳轮下脚三个突起部位。
• 含有椎体、躯干和下肢的信息。 • 对耳轮体对应人体的颈和躯干(颈椎、胸
椎、腰骶椎、颈、胸、腹); • 对耳轮下脚对应臀部(臀、坐骨、交感); • 对耳轮上脚对应下肢(趾、跟、踝、膝、
髋)。
记忆方法
• 4个凹:指凹陷。 • 包括耳甲腔、耳甲艇、 • 三角窝和耳舟四个 • 凹陷部位。 • 含有内脏和上肢的信息。 • 耳甲腔对应胸腔(心、肺 • 气管、内分泌、脾、三焦 • 口、食道、贲门);
(2)弱刺激按压法:一压一松地垂直按压耳 穴上的药丸,以感到胀、酸、轻微刺痛为 度,每次压3秒,停3秒。每次每穴按压2分 钟左右,每天3~5次。
常见的治疗反应
• 1、即时效应 • 治疗施术后,症状立即缓解,甚至消失。 • 2、延缓效应 • 治疗开始时无明显改变,1-2个疗程后,
症状逐步好转。 • 3、短时反跳反应 • 治疗施术后,症状在短时间内反而稍有加
• 1、探查工具: 金属或木质探针,探头端圆钝,直径约 1.5~2毫米。
• 变色:
• 红色反应:鲜红色反应常见于急性病症, 淡红或暗红色常见于疾病的恢复期。
• 白色反应:多见于慢性疾病,白点边缘红 晕属慢性疾病急性发作。
• 灰色反应:多见于宿疾和肿瘤。
• 变形:有结节状突出于皮肤或点状、沟形 凹陷。常见于慢性器质性疾病。有些慢性 器质性疾病,病愈后在耳穴上仍反应痕迹。
艇中、艇角、肾 • 11、具有通便功能的耳穴:三焦、直肠、
大肠、便秘点 • 12、具有退热功能的耳穴:耳尖、屏尖、
肾上腺
耳穴功能归类
• 13、具有调节内分泌功能的耳穴:内分泌、 缘中
• 14、具有解毒、排毒功能的耳穴:肝、肾、 内分泌、肾上腺
• 15、具有抗感染、抗过敏、抗风湿功能的 耳穴:耳尖、内分泌、神门、肾上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耳压疗法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耳压治疗
• 3、常用耳压方法:
用拇、食指尖或指腹相对置于贴有王 不留行籽的耳穴的耳廓正面和背面, 或用食指尖或指腹置于贴有王不留行 籽的耳穴的耳廓正面,垂直施压,包 括强刺激按压法和弱刺激按压法。
常用耳压方法
(1)强刺激按压法:垂直按压耳穴上的药丸, 至患者出现沉、重、胀、痛感,每穴按压1 分钟左右,如有必要,每穴重复操作2~3遍, 每天3~5次。本法适用于实证、年轻力壮者, 对内脏痉挛性疼痛、躯体疼痛及急性炎症 有较好的镇痛消炎作用。
• 2、操作步骤:在选用耳穴部位进行擦拭消毒,将 王不留行籽粘附在0.5cm×0.5厘米大小的胶布小央, 用镊子夹住贴敷于耳穴上,并给予适当按压,使 耳郎有发热、胀痛感(即“得气”)。一般每次贴压 一侧耳穴,双侧耳穴轮流使用,夏天2~3日1换, 冬天5-7天1换。在耳穴贴压期间,应嘱患者每日 自行按压数次、每次每穴1~2分钟。
记忆方法
• 耳甲艇对应腹部(肝、胰胆、肾、膀胱、 输尿管、艇中、艇角);
• 三角窝对应盆腔(神门、盆腔、内生殖器、 角窝中、角窝中);
• 耳舟对应上肢(指、腕、风溪、肘、肩、 锁骨共6个穴位)。
耳穴功能归类
• 具有止痛功能的耳穴:
• 神门(止痛要穴,止一切痛)
• 交感(止内脏痛)
• 肝(止关节痛)
(一)耳穴探查
• (2)探查方法:
采用压痛法在上述耳穴探查的区域用 探针以轻、慢而均匀的压力寻找压痛 敏感点,嘱患者感到受压处明显疼痛 时及时告知或医者根据患者皱眉反应 作出判断,这些压痛敏感点就是耳压 治疗准确的耳穴刺激点。
一、耳压疗法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耳压治疗
• 1、治疗工具:探穴笔、王不留行籽、镊子、碘伏、 棉球、净手凝露。
轻一碰,就能触及穴位。 • 2.耳穴信息反映的显性率高:人体内部各器
官组织的生理、病理信息,在局部都有反 映。 • 3.耳穴的对应性强:体内器官组织病变,很 快就会在耳穴出现反映。
记忆方法
• 照解剖状态分解为“卷、平、凸、凹” • 四种状态和“1、2按、3、4”十个板块。
记忆方法
• 1个“卷”:
• 脾(止肌肉痛)
• 肾(止骨痛)
1
• 肺(止皮肤痛)
耳穴功能归类
• 2、止晕功能较好的耳穴:枕、内耳、眩晕 点和耳尖
• 3、具有止咳功能的耳穴:对屏尖、神门、 枕、脑干
• 4、具有止喘功能的耳穴:对屏尖、角窝中、 肾上腺、风溪。
耳穴功能归类
• 9、具有活血功能的耳穴:肝、肺、心 • 10、具有利尿功能的耳穴:三焦、内分泌、
一、耳压疗法的基本操作方法 (一)耳穴探查
• 人体某部位出现病理改变时,往往会在耳廓上 的一定部位出现某种阳性反应,如压痛、丘疹、 脱屑、血管充盈等。耳穴探查以压痛法探查耳 穴压痛为主。耳穴虽然不大,但有一定的区域, 当人体患病时,敏感点常不是一个穴位的整个 区域,而是这个区域中的某一点
(一)耳穴探查
• 指卷曲的耳轮。对应膈肌, • 含有膈肌信息,可调节膈肌。 • 耳轮及耳轮角分布耳中、 • 直肠、尿道、外生殖器、 • 肛门、耳尖、结节、以及、 • 轮1、轮2、轮3、轮4 • 共11个穴位)
记忆方法
• 2个“平”: • 指2个平面。一个是耳垂和对耳屏合起来的
大平面,另一个是耳屏这个小平面。对应 头、面部,含有头面部信息。 • 耳垂对应面部(眼、舌、扁桃体、垂前、 内耳、牙、颌、面颊、屏间前、屏间后共 10个穴); • 对耳屏对应头部(对屏尖、脑干、缘中、 枕、颞、额、皮质下共7个穴位); • 耳屏对应鼻、咽部(耳屏外侧有外耳、外 鼻、屏尖、肾上腺共4个穴位;内侧有内鼻、 咽喉2个穴位。
重,然后逐步恢复好转。
常见的治疗反应
• 4、无效反应 • 经几个疗程治疗(一般10次为1个疗程)
仍未见效果,应改用其他方法,或与其他 方法联合使用。 • 5、不良反应 • 在治疗中偶可见个别患者出现过敏等不良 反应,停用。
常用耳穴疗法
耳穴疗法的特点
• 一、耳穴 • 耳穴,是指分布在耳朵耳廓上的穴位。本
质上是全身各部位的器官、组织分布在耳 廓上信息点。人体各部位在耳廓上都有特 定的信息点,这些信息点与相关部位相互 联系、相互沟通、相互影响,按传统的说 法称这种信息区为“穴位”。
耳穴疗法的特点
• 二、耳穴的特点 • 1.耳穴在耳廓分布表浅:都在皮肤表层,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