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方法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
一、确定需核查的设备 那么,什么设备需要核查呢?这是每一个检测实
验室首先应搞清楚的问题。笔者在参加实验室现场 评审时发现存在两种皆然相反的认识和做法。
其中一种认为设备都按期检定了,而且没有发生 故障,肯定是准确的,因此不需要核查。这种认识 是将期间核查与设备故障后的维修相混淆了,显然 是错误的。如果设备出现故障了,应进行维修,然 后重新进行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而期 间核查是在设备使用正常的情况下进行的,是对设 备准确度的检查、核实。
二、确定核查时间和核查方法 确定了需要做期间核查的设备后,接下来要考虑
的问题是核查方法,即如何做期间核查。有的实验 室认为期间核查就是设备的自校,开机运行后就认 为完成了期间核查,因此在现场评审时提供的仅仅 是“设备运行检查正常”的记录。我们说这并不是 期间核查,这仅仅证明设备没有发生故障,能够正 常运行。
期间核查
仪器设备及标准物质
期间核查
为保持检测设备使用过程中校准状态的可信度, 设备在两次检定之间需进行期间核查。但由于 检测实验室在对期间核查的认识上存在误区, 导致设备的期间核查不能有效的实施。我们从 实验室实际工作的角度出发,详细论述了检测 实验室开展设备期间核查的方法。
期间核查(intermediate checks)是指为保持 对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在两次检定之间进 行的核查,包括设备的期间核查和参考标准器 的期间核查,二者合起来本质上相当于原 ISO/IEC导则25(1990)中的运行检查。这种 核查应按规定的程序进行。通过期间核查可以 增强实验室的信心,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以下简称准则)对检测和校准实验室的期间 核查分别提出了要求。
那么如何做期间核查呢?首先应确定核查时间, 一般规定检定后半年。然后明确采用什么核查方法, 目前实验室较常用的核查方法有三种。
仪器期间核查方法和结果判断
仪器期间核查方法和结果判断
核查方法
常用的期间核查方法包括:
1)使用高一等级的测量标准。
期间核查不是再校准,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借鉴校准的方法。
如多功能校准源可以用于漏电流测量仪、数字多用表等的核查。
2)使用仪器附带的校准设备。
部分测量设备具备自校准功能,如电子天平的自带标准工作砝码等,可以用来进行核查。
3)测量设备之间的比对。
有条件的实验室可以对同一参数采用不同设备测量进行比对,比对的方法包括多台比对法、两台比对法。
4)使用不同测试方法进行比对。
如测量接地导体电阻可采用直接测量法,也可采用定义进行比对。
5)对保留样品的量值重新测量。
只要保留的样品性能稳定,即可用来作为期间核查的核查标准。
具体操作时可参考检测标准、检定规程等技术规范中有关的测试要求和方法,以及设备使用说明书、产品标准或供应商提供的方法。
核查频次
期间核查的实施频次应综合考虑检测仪器的特点,以及核查过程的难易、费时程度。
一般在两次校准之间至少应安排一次核查,对使用较频繁或带到现场使用次数较多的设备可适当提高核查频次,性能不大稳定的或核查结果分析发现性能变差的设备应提高核查频次,开展重点项目检测前或对检测结果有疑义时亦可临时进行核查。
期间核查结果的判定准则
采用不同的核查方法,判定准则各不相同,下表给出采用不同核查方法情况下,仪器的基本判定准则。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方法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方法
1.核查是否与仪器设备规格书相符。
2.核查仪器设备是否有明显损坏或变形。
3.核查仪器设备的电源、通信线路、传感器、控制器、显示器等基础组件是否正常运转。
4.核查仪器设备的读数、测量值与标准值是否相符,查看仪器设备是否精准度高,是否准确无误。
5.核查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是否规范,查看使用说明书是否一致和用户以前已经了解内容。
6.核查仪器设备的防护措施是否在位。
7.核查仪器设备的环境温度、湿度等实验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8.核查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记录是否完整。
仪器期间核查的9种方法及结果判断
仪器期间核查的9种方法及结果判断1、传递测量法当对计量标准进行核查时,如果实验室内具备高一等级的计量标准,则可方便地用其对被核查计量标准的功能和范围进行检查,当结果表明被核查的相关特性符合其技术指标时,可认为核查通过。
当对其他测量设备进行核查时,如果实验室具备更高准确度等级的同类测量设备或可以测量同类参数的设备,当这类设备的测量不确定度不超过被核查设备不确定度的的1/3时,则可以用其对被核查设备进行检查,当结果表明被核查的相关特性符合其技术指标时,认为核查通过。
当测量设备属于标准信号源时,也可以采用此方法。
2、多台套设备比对法当实验室没有高一等级的计量标准或其它测量设备,但具有多台套同类的具有相同准确度等级的计量标准或测量设备时,可以采用这一方法。
首先用被核查的测量设备对核查标准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值为y 1 。
然后用其它几台设备分别对核查标准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值分别为y 2、y 3……y n ,计算y 1、y 2、y 3……y n 的平均值为()n y y y n x +++= 211,则当U nn y y i 1+≤-时,认为核查结果满意,式中U 为用被核查设备对核查标准进行测量时的扩展不确定度。
3、两台套设备比对法当实验室只有两台套同类测量设备时,可用它们对核查标准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值分别为y 1、y 2。
假如它们的测量不确定度分别为U 1、U 2,则当满足:212212U U y y +≤- 认为核查结果满意。
若这两台套设备是溯源到同一计量标准,它们之间具有相关性,在评定不确定度时应予考虑。
4、标准物质法当实验室具有被核查设备的标准物质时,可用标准物质作为核查标准。
若用标准物质去检查被核查设备的参数,得到的测量值为,判别准则为:1≤∆-Y y 式中:y ——测量值;Y ——标准物质标准值;△——被核查设备的最大允许误差。
用于期间核查的标准物质应能溯源至SI ,或是在有效期内的有证标准物质。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方法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方法
期间核查是设备在两次校准期间,为了确定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而采用简便方法对设备关注的性能指标所做的测试和对测试结果的分析评定。
专注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中国计划认证CMA 和实验室认可CNAS认可咨询的老师微信sztjxi列举了以下期间核查常用方法,供大家参考,欠缺之处,敬请补充。
1.检测标准中规定了的核查方法
许多标准方法已经详细规定了校准等方法和要求,可以直接作为期间核查方法。
2.仪器设备检定或校准规程
可以采用仪器设备检定或校准规程中的需要核查部分,或可以参照类似仪器检定或校准规程。
3.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或供应商提供的方法。
4.自行编制作业指导书
没有方法来源的仪器设备,需要检测工程师根据仪器设备使用经验,结合实验室自身条件,编制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5.标准物质法
6.设备比对法
7.方法比对法
8.留样再测法
9.实物样件检查法
10.实验室间比对法
11.其他方法。
其他常用公式未列出。
期间核查H公式进行结果评价:
Δ被核查仪器设备参数的最大允差,可查设备说明书获知
yi实际测试的平均值
ys设备显示值
当H≤1时,期间核查合格,
当H>1时,期间核查不合格。
无损检测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方法.docx
管电压(KV)无损检测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方法一、射线检测1、曝光曲线的核查方法1.1核查周期射线设备均应制作曝光曲线,曝光曲线每年至少核查一次;射线设备更换重要部件或经较大修理后,应及时对曝光曲线进行核查。
1.2准备准备一块阶梯试块(图1)和2块补充试块,材料与被透照工件相同或相近。
其中补充试块尺寸长*宽*高为210*100*10(mm)。
胶片、增感屏等材料与制作曝光曲线时一致。
图1 制作曝光曲线的阶梯试块1.3 透照各机型按表一选择低、中、高三个管电压进行曝光三次,曝光时其他参数(曝光时间、焦距)与制作曝光曲线时一致。
得到一组胶片。
表一机型低中高1605 60 100 1402005 80 130 1802505 120 180 2303005 140 210 2801.4 暗室处理:按照制作曝光曲线时的暗室处理条件进行冲洗胶片。
1.5 测定:分别测定底片黑度为3.0(该黑度值与曝光曲线一致)时,对应的阶梯试块厚度。
1.6 核查结果判定:当上述测定的三个厚度值,与低、中、高管电压查原曝光曲线的厚度值之差在±2mm范围内,曝光曲线合格。
否则为不合格,应重新制作。
1.7 曝光曲线核查记录,按“文件编号:YTHNDT/QM04–C-JL120”的表格进行记录。
2、黑度计(光学密度计)的核查方法2.1. 适用范围本规程用于对射线照相底片的黑度测量的黑度计的校验,使黑度计能够对射线底片黑度作出可靠的测定。
黑度计应每6个月校验一次,标准黑度片应每2年送计量单位检定一次。
2.2. 校验需用标准器具检定合格的标准黑度片一个。
2.3 操作步骤2.3.1 接通黑度计电源和测量开关,预热10min 左右。
2.3.2 用标准黑度片的零黑度点校准黑度计零点。
校准后顺序测量黑度片上不同黑度的各点的黑度,记录测量值。
2.3.3 按3.2的规定反复测量三次。
2.3.3 计算出各点测量值的平均值,以平均值与黑度片该点的黑度值之差作为黑度计的测量误差。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xxxx公路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年月一、目的为使试验仪器设备在相邻两次校准/检定期间,保持校准/检定状态的可信度,保持测量数据的准确可靠,特制定本指导书。
二、一般原则需要进行期间核查的试验仪器为:主要的或重要的检测设备;不够稳定、易漂移、易老化且使用频繁的检测设备;经常携带到现场的仪器设备;其他被认为对检测结果有重要影响的检测设备。
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尽量降低运行成本,同时又要确保仪器设备能够可靠运行。
三、本试验室需要实施期间核查的仪器设备电子天平、万能材料试验机、砼回弹仪、钢筋保护层测定仪、PH 计、全站仪及棱镜光学对点仪。
四、期间核查方法一)万能试验机期间核查操作方法1、核查对象WE-1000B、WE-600B液压万能材料试验机2、核查项目检查试验机的示值是否正确或在误差范围以内,误差在±1%以内。
3、核查用器具液压万能材料试验机、(同一根、同规格、同牌号)钢筋4、核查方法4.1油路、电路等的核查采用目测法。
4.2启动电源,关闭回油阀,打开送油阀,慢慢加压,观察电路是否正常,以及有无漏油处。
4.3采用一模拟试件,启动上、下压板观察运行是否灵活,以及钳口有无破损,是否能正常夹持试件。
4.4在同一根钢筋上截取六个试件,按随机的方法分为两组;4.5在万能材料试验机检定合格的近期内,对同一根钢筋的两组试件中的一组进行抗拉强度试验。
4.6另一组试件封存保管。
4.7在两次检定周期的中间时期,将封存的另一组钢筋试件在同一台万能材料试验机上进行抗拉强度试验。
4.8试验按下列要求进行4.8.1试验按GB/T232-2010《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进行;4.8.2计算抗拉强度的受力面积,采用钢筋的公称截面积;4.8.3每次试验取其平均值作为本次试验的结果。
5、结果评定5.1电路、油路、夹板、钳口等应无短路、断路,油路无漏油,夹板、钳口无损坏且运行自如判为合格,否则应维修。
仪器期间核查方法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程序1、目的对在用的主要仪器设备进行运行检查和在两次检定(校准)之间进行核查,以保证检测仪器设备及相关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范围本程序适用在用的主要仪器设备运行检查和在两次检定(校准)之间的期间核查。
3、职责3.1 质量负责人负责制定相应的运行检查(或期间核查)计划。
3.2 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批运行检查期间核查计划,并对检(核)查结果的有效性进行确认。
3.3 设备管理员组织实施,且应做好《仪器设备运行检查(期间核查)记录表》,并负责归档。
4、工作流程4.1 运行检查(或期间核查)方法的确定:本单位采用下列方法对测量设备进行运行检查(或期间核查)。
4.1.1执行《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参加与其它实验室之间的能力验证比对。
4.1.2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和标准器核查读数漂移、使用频繁、检测数据重要的仪器设备。
4.2运行检查计划的制定及实施:4.2.1质量负责人根据本科室仪器设备的运行情况,确定需要进行运行检查(或期间核查)的对象,制定《运行检查(或期间核查)计划》,检查方法应参照有关国家标准和检定规程确定。
4.2.2运行检查的主要内容是检查仪器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及其测量稳定性,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对于使用频繁、读数容易漂移的仪器应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检查。
4.2.3期间核查的主要内容是复核仪器设备在两次检定(校准)间隔之间示值误差的准确性及复现性。
4.2.4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运行检查(或期间核查)计划》后,由设备管理员安排实施,做好记录。
4.2.5技术负责人负责对检(核)查结果进行确认(与计量检定证书或与计量检定规程比较,评定该仪器设备是否运行正常、是否符合使用要求)。
4.3 如证实仪器设备状态不符合使用要求,应对上次检查后的检测数据追溯,核查是否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若对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发生疑问,应组织复检。
4.4 对于仪器设备运行检查中发现有异常情况或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应查明原因,或调试维修,或重新进行检定(校准)。
仪器期间核查方法和数理统计常用公式
仪器期间核查方法和数理统计 常用公式
常用的期间核查的方法——
(1)自校准法——若实验室自身拥有同类 仪器,其中A设备某一参数的示值误差的 不确定度小于被核查仪器B设备不确定度 的1/3,即可用A设备对B设备进行核查。
如用0.1级精度的标准机A对0.3级标准
测力仪B进行核查, 用0.3级标准测力仪
B对某一测点进行核查时,得到结果为y2, 最近一次B对同一测点进行的校准/检定
在En值及CD值均不可获得时,根 当将标准物质作为被测对象,其参考值Xref采用标准物质证书中的值时,该方法也称为“标准物质法”。
重复测量,并利用得到的特性值绘制出平均控制图和极差控制图。 7≤Eni<1时,建议实验室分析原因并采取预防措施,以避免仪器性能进一步下降对结果带来影响。 常用的期间核查的方法——
之差的绝对值 y 0 小于CD值,则核查
通过。
(5)允差法——将标准物质作为被测对
象,实验室测量结果-证书中参考值≤测
例如——用国家标准物质“奶粉”中的铅核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量结果的允差。 ,若
1级精度的标准机A对0. (2)多台套比对法——使用同一检测对象进行测定,获得测量值和不确定度,然后用其他设备分别测量,结果用公式计算判定。 首先用被核查的仪器对被测对象进行测量,得到测量值y1及其不确定度U1。
例如——用国家标准物质“奶粉”中 的铅核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6)常规控制图法——用被核查设备 定期对测量对象进行重复检测,或 用测量对象定期对被核查仪器进行。 重复测量,并利用得到的特性值绘 制出平均控制图和极差控制图。此 后,若核查值落在控制限内,则核 查通过。
算术平均值的计算(在重复性条件下,n次独
检测如何做好仪器的期间核查方式
检测实验中如何能够做好仪器的期间核查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工作是实验室设备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有哪些方法和步骤?影响检测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的因素很多,其中仪器设备的示值准确是一个关键因素,虽然检定规程或校准方法中给出了检定或校准周期,但人们无法保证在检定或校准有效期内仪器设备的检定或校准状态能够始终保持。
为此,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中第5.5.10条规定:“当需要利用期间核查以保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由此可见,通过期间核查可以提高检测质量的可靠性,减少出错的风险,是检测过程质量控制的一种有效方式和手段。
列出实验室期间核查设备清单实验室首先要识别哪些仪器设备需要做期间核查,并列出清单。
仪器设备是否需进行期间核查,应根据在实际情况下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出现问题的严重性及可能带来的质量追溯成本等因素,合理确定是否需进行期间核查。
通常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1)设备的稳定性:对不够稳定、易漂移、易老化的设备,应进行期间核查。
2)设备的使用状况和频次:对使用频繁的仪器设备;经常拆卸、搬运、携带到现场检测的仪器设备;使用环境恶劣的仪器设备,故障率高或曾经过载或怀疑出现质量问题的仪器设备;使用寿命临近到期的仪器设备应进行期间核查。
3)校准数据分析:根据对历年来校准数据的变化情况的分析,来判断是否应进行期间核查。
那么哪些设备可不进行期间核查呢?一般对稳定性好的设备、使用频率低的设备、带有自校功能且每次实验前均进行自校的设备,化学分析仪器每次带标样做,可不考虑进行期间核查。
确定核查的项目或参数原则上对设备的关键测量参数应进行期间核查,对于多功能设备,应选择基本功能或常用功能进行期间核查;核查点应根据使用情况确定,一般选择基本测量范围或常用的测量点(示值)进行期间核查。
选择合适的期间核查方法期间核查不是对仪器设备进行再一次的校准或检定,而是用一种简便的方法对检测仪器设备是否依然保持其校准或检定状态进行的确认,因此期间核查可采用等精度测量方式进行,同时实验室应针对具体的仪器设备特点,从经济性、实用性、可靠性、可行性等方面综合考虑相应的期间核查方法。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方法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方法1、期间核查的目的检查被测仪器、测量标准或标准物质的校准状态是否得到保持。
2、进行期间核查的仪器(1)所有测量标准、标准物质都必须进行期间核查(2)对于新购设备,选择使用频次高的和使用环境恶劣的检测设备(3)选择对关键参量的检测质量影响较大的检测设备(4)分析历年校准证书,选择示值的校准状态变动较大的检测设备(5)曾经过载或怀疑有质量问题的设备3、进行期间核查的参数和量值(1)选择使用最频繁的参数和量值(2)选择示值变动性最大的参数和量程(3)新购设备,选择基本参数和基本量程4、期间核查方法及结果评价方法期间核查应尽可能理想的环境条件下和理想的测量系统中进行,重复测量次数应充分大(例如10次),以消除随机因素的影响,因此应取X1、X2的平均值给出测量结果。
(1)“核查标准”是“有证标准物质”或已知校准/实际值X R的情况如果采取“有证标准物质”或已知校准/实际值X R的“核查标准”,因为已知测量标准复现的量值(即已知约定真值),则可不进行第一次测量,但要注意“有证标准物质”或已知校准/实际值X R的扩展不确定度必须比被核查仪器设备最大允许误差△小3倍以上。
判据式为:H =|∆-R X X 2| 【建议】优先采取“有证标准物质” 或已知校准/实际值X R 的“核查标准”。
(2)如果使用仪器设备的校准值X S ,则两次测量值X 2和X 1都必须使用示值误差进行修正,因为固定的系统误差相互抵消,此时示值误差的影响可以不予考虑。
判据式为:H =UX X ||12- 注意:上式分母是被核查仪器设备的校准值X S 的扩展不确定度U ,不是被核查仪器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接受准则:H ≤0.7,表明被核查的仪器设备的校准状态得到保持;拒绝准则:H >1,表明被核查的仪器设备的校准状态没有得到保持,必须查找原因并迅速采取纠正措施或重新送校准。
临界预防准则:0.7<H ≤1,表明被核查的仪器设备的校准状态接近临界,这是必须查找原因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仪器期间核查9种方法
仪器期间核查9种方法仪器的期间核查非常重要,但很多实验室不重视,认为官方检定或校准就可以了,自己无需核查。
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
检定或校准的周期一般是一年,而仪器和设备可能会在使用过程中慢慢的灵敏度降低,这就需要你定时的期间核查,发现它们的潜在问题。
一、传递测量法当对计量标准进行核查时,如果实验室内具备高一等级的计量标准,则可方便地用其对被核查计量标准的功能和范围进行检查,当结果表明被核查的相关特性符合其技术指标时,可认为核查通过。
当对其他测量设备进行核查时,如果实验室具备更高准确度等级的同类测量设备或可以测量同类参数的设备,当这类设备的测量不确定度不超过被核查设备不确定度的的1/3时,则可以用其对被核查设备进行检查,当结果表明被核查的相关特性符合其技术指标时,认为核查通过。
当测量设备属于标准信号源时,也可以采用此方法。
二、多台套设备比对法当实验室没有高一等级的计量标准或其它测量设备,但具有多台套同类的具有相同准确度等级的计量标准或测量设备时,可以采用这一方法。
首先用被核查的测量设备对核查标准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值为y1。
然后用其它几台设备分别对核查标准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值分别为y2、、y3……yn,计算y1、、y2、y3……yn的平均值为,则当时,认为核查结果满意,式中U为用被核查设备对核查标准进行测量时的扩展不确定度。
三、两台套设备比对法当实验室只有两台套同类测量设备时,可用它们对核查标准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值分别为y1、y2。
假如它们的测量不确定度分别为U1、U2,则当满足:认为核查结果满意。
若这两台套设备是溯源到同一计量标准,它们之间具有相关性,在评定不确定度时应予考虑。
四、标准物质法当实验室具有被核查设备的标准物质时,可用标准物质作为核查标准。
若用标准物质去检查被核查设备的参数,得到的测量值为,判别准则为y:式中:y─测量值;Y─标准物质代表的值;△─与被核查设备准确度等级对应的允差限。
仪器期间核查方法
仪器期间核查方法
仪器期间核查方法是指在对仪器进行使用和操作的过程中进行检查和核对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仪器期间核查方法:
1. 外观检查:仪器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确保仪器没有明显的损坏或磨损。
同时,检查仪器的标识是否清晰可见,以及各个部件是否安装正确。
2. 功能测试:仪器的功能测试是在使用前或使用过程中进行的,以确保仪器能够正常工作。
测试的方法可以根据仪器的不同而异,可以使用标准物质进行测试,或者根据仪器的说明书进行操作。
3. 校准检查:仪器的校准是指对仪器的各个参数进行核对和调整,以确保仪器的测量结果是准确和可靠的。
校准检查一般需要依据仪器的校准程序进行操作,可以使用校准标准物质进行检验。
4. 清洁维护:仪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清洁和维护,以保持仪器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清洁维护的方法可以根据仪器的不同而异,可以使用特定的清洁剂和工具进行清洁,定期更换易损件。
5. 日志记录:在仪器使用过程中,应及时记录仪器的使用情况和操作步骤,以便后续的核查和分析。
日志记录可以包括仪器的启动和关闭时间,参数设定和测量结果等信息。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仪器期间核查方法,根据具体的仪器和实验要求,可能会有一些额外的核查方法。
在进行仪器期间核查时,应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进行操作,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和使用的精确性。
设备期间核查怎么做?
设备期间核查怎么做?1设备期间核查周期的确定实验室应根据设备的稳定性和使⽤情况来确定是否需要进⾏期间核查。
实验室应确定期间核查的⽅法与周期,并保存记录。
注:并不是所有设备均需要进⾏期间核查。
判断设备是否需要期间核查⾄少需考虑以下因素:·设备校准周期;·历次校准结果;·质量控制结果;·设备使⽤频率和性能稳定性;·设备维护情况;·设备操作⼈员及环境的变化;·设备使⽤范围的变化等。
设备的期间核查的周期通常在两次检定或校准周期之间,但是考虑以上因素的设备,在使⽤中出现⽐较⼤的变动,这些变动包括⼈员、环境、溯源结果、使⽤范围等的变化,实验室应考虑适当增加期间核查的频率来保证设备的信⼼。
2设备期间核查⽅式实验室根据需要对设备进⾏期间核查,期间核查不同于检定和校准,不需要全量程、全参数进⾏核查,但应该对设备使⽤过程中的主要的参数选择性的进⾏核查,核查⽅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种:·设备之间⽐对;·标准物质或参考标准进⾏核查;·使⽤稳定的被测对象进⾏核查;·留存样品(样品⽐较稳定)的再检测;·参加能⼒验证或实验室间⽐对;·制作质量控制图。
期间核查⽅式的选择应根据设备的使⽤特性来选择,考虑成本和效率以及可实施性,例如实验室温度测量设备的核查,可以采⽤⽐对的⽅式,⼆不需要专门去购买校准温度计⽤的环境箱和露点仪。
3核查的结果的评价设备期间核查之后需要对核查的结果进⾏评价,评价的⽅式应有充分的数据证明设备的状态,以下推荐⼏种设备⽐对的评价⽅式:1 两台设备⽐对当⼀台设备与另⼀台⾼准确度等级设备进⾏⽐对时,将⾼准确度等级设备的测定值作为参考值,⽐对试验结果按式(1)进⾏评价:式中:y1——⽐对⽅的测定值;y0——参考⽅的测定值;U1——⽐对⽅测定值的测量不确定度,k=2;U0——参考⽅测定值的测量不确定度,k=2。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计划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计划一、前言。
仪器设备的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可靠性。
为了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效率,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和维修成本,制定并执行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计划是非常必要的。
二、核查内容。
1. 设备清洁情况,检查设备表面的清洁情况,包括机器外壳、操作面板、传感器等部位的清洁情况。
2. 设备连接情况,检查设备的连接情况,包括电源线、数据线、管道等连接是否牢固。
3. 设备运行状态,观察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设备是否运行正常、是否有异常声音、是否有异常震动等情况。
4. 设备温度,测量设备运行时的温度情况,包括设备外壳温度和内部温度。
5. 设备维护记录,查阅设备的维护记录,包括设备的保养情况、维修情况、更换零部件情况等。
6. 设备安全防护,检查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好,包括安全门、紧急停车按钮、防护罩等。
7. 设备标识,检查设备的标识情况,包括设备的型号、出厂日期、使用年限等标识是否清晰可见。
三、核查频率。
1. 日常核查,对设备的清洁情况、连接情况、运行状态等进行日常核查,保证设备的日常运行状态良好。
2. 周期核查,定期对设备进行更加全面的核查,包括设备的温度、维护记录、安全防护、标识等进行核查,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
3. 特殊情况核查,对设备发生特殊情况时,如异常报警、异常停机等,需要及时对设备进行核查,找出问题并及时处理。
四、核查责任人。
1. 设备操作人员,负责日常核查,对设备的清洁情况、连接情况、运行状态等进行日常检查。
2. 设备维护人员,负责周期核查,对设备的温度、维护记录、安全防护、标识等进行定期核查。
3. 生产管理人员,负责特殊情况核查,对设备发生特殊情况时进行核查,并协调处理。
五、核查记录及处理。
1. 核查记录,对设备的核查情况进行记录,包括核查时间、责任人员、核查内容、核查结果等。
2. 异常处理,对于发现的设备异常情况,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包括设备维修、更换零部件等。
(完整版)仪器期间核查的9种方法及结果判断
仪器期间核查的9种方法及结果判断1、传递测量法当对计量标准进行核查时,如果实验室内具备高一等级的计量标准,则可方便地用其对被核查计量标准的功能和范围进行检查,当结果表明被核查的相关特性符合其技术指标时,可认为核查通过。
当对其他测量设备进行核查时,如果实验室具备更高准确度等级的同类测量设备或可以测量同类参数的设备,当这类设备的测量不确定度不超过被核查设备不确定度的的1/3时,则可以用其对被核查设备进行检查,当结果表明被核查的相关特性符合其技术指标时,认为核查通过。
当测量设备属于标准信号源时,也可以采用此方法。
2、多台套设备比对法当实验室没有高一等级的计量标准或其它测量设备,但具有多台套同类的具有相同准确度等级的计量标准或测量设备时,可以采用这一方法。
首先用被核查的测量设备对核查标准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值为y 1 。
然后用其它几台设备分别对核查标准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值分别为y 2、y 3……y n ,计算y 1、y 2、y 3……y n 的平均值为()n y y y n x +++= 211,则当U nn y y i 1+≤-时,认为核查结果满意,式中U 为用被核查设备对核查标准进行测量时的扩展不确定度。
3、两台套设备比对法当实验室只有两台套同类测量设备时,可用它们对核查标准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值分别为y 1、y 2。
假如它们的测量不确定度分别为U 1、U 2,则当满足:212212U U y y +≤- 认为核查结果满意。
若这两台套设备是溯源到同一计量标准,它们之间具有相关性,在评定不确定度时应予考虑。
4、标准物质法当实验室具有被核查设备的标准物质时,可用标准物质作为核查标准。
若用标准物质去检查被核查设备的参数,得到的测量值为,判别准则为:1≤∆-Y y 式中:y ——测量值;Y ——标准物质标准值;△——被核查设备的最大允许误差。
用于期间核查的标准物质应能溯源至SI ,或是在有效期内的有证标准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保持仪器设备的校准/检定状态始终处于合格有效的状态,维持认可的检测能力,保证仪器设备的有效性,特编制本程序。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所有用于检测、实验、校准的仪器、设备和测量系统(包含测量软件)。
3.职责:
3.1技术负责人应:
3.1.1制定出本实验室“期间核查”的政策;
3.1.2组织各检测部门确定出“期间核查”的仪器设备;
3.1.3组织各部门组织制定“期间核查”的方法;
3.1.4监督各部门“期间核查”的实施;
3.1.5解决“期间核查”所需要的资源。
3.2检测部门负责人应:
3.2.1确定本部门需要“期间核查”的仪器设备;
3.2.2组织研究“期间核查”的方法。
3.3仪器设备管理员应:
3.3.1制定“期间核查”计划表;
3.3.2督促期间核查的实施。
3.4检测人员应:
3.4.1按照计划时间和方法正确实施“期间核查”;
3.4.2建立“期间核查”的过程参数;
3.4.3及时对失效仪器设备提出事故报告。
3.5 技术负责人应当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
4.工作程序
4.1期间核查的政策
4.1.1本实验室规定对以下用途的仪器设备实施期间核查,以证明其校准合格状态的可信度:
(1)用于关键量测量的仪器设备或测量系统;
(2)使用频度较高的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
(3)经常搬运和流动使用的仪器设备;
(4)历年校准/检定证明稳定性差的仪器设备;
(5)检定/校准结果表明示值误差已经接近边界极限值;
(6)停用了一段时间且没有超出校准/检定期的仪器设备;
(7)外借的仪器设备。
4.2期间核查的方法
4.2.1检测部门首先确定本部门需要“期间核查”的仪器设备清单,然后仪器设备管理员根据各检测部门的需要制定期间核查计划,经技术负责人审批后由各检测部门实施。
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对期间核查的实施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和确认。
4.2.2各检测部门的核查人员应当选择适当的核查工具和手段,将化学性能稳定的标准物质作为“核查标准”,对于有可能或怀疑量值发生变化的测量仪器设备或测量系统进行校准合格状态的技术核查。
4.2.3首次核查应当选择在仪器设备校准合格之时,并以此时的核查数据作为核查控制参照点,结合校准或检定证书给出的最大示值误差(选择正负误差最大的两个点),设定需要控制的上限和下限。
核查人员应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频度和其自身的稳定性确定下次核查的时间。
4.2.4对于必须使用技术成本较高的核查方法和手段的仪器设备,也可以与当地计量检定部门签立技术核查的服务协议,请计量技术机构协助在适当的时间内完成对测量仪器设备必要的测量段或测量点的技术核查。
4.2.5 如标准物质的核查存在困难时,可以缩短采购周期,以确保使用有效的标准物质。
4.2.6核查的时间应视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而定,可以安排在仪器设备的使用前或使用后,或者安排在仪器设备的维护中进行。
4.2.7核查人员应当将每次核查的结果予以完整的记录,作为一组统计数据,并据此绘制出控制图或曲线,用以对所核查仪器设备校准状态及稳定性的考核。
4.3核查结果的处置
4.3.1为有效的监督“期间核查”的结果的有效性,监督员应将检查的核查数组,图表或曲线张贴在实验室显著的位置,以实施监督核查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4.3.2当核查怀疑或发现校准/检定状态已经发生了变化,核查人员应立即向监督员作出报告,必要时监督员应暂停检测工作,组织对以往检测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追溯,分析查找发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的方法,需要时应请计量技术部门对该台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再次进行校准或检定。
5.相关程序文件:
1. 《实现测量可溯源程序》
2. 《检测报告的编制和管理程序》
3. 《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管理程序》
4.期间核查仪器设备清单
5.期间核查计划和确认表
6.期间核查记录表
一、压力试验机
1.压力试验机采用实物比对法,按型号及量程不同,选用不同的强度等级试块。
2.由检测人员与设备保管员对各仪器设备在检定后1周内进行测力试验,并由设备保管员记录试验数据,存入设备档案中,期间核查时备查。
3.期间核查时,由检测人员与设备保管员进行各型号及量程的测力试验,方法参照2进行,将测得的数据与存档的进行比对。
实测数据与存档数据有较大差异时,则重新进行仪器的检定/校准。
二、电子天平
1.电子天平在检定/校准后一周内,以及在两次检定/校准周期中间,用200克的砝码对电子天平进行对比并记录,见期间核查记录表。
2.在周期中间比对数据应该比检定/校准后一周内的比对数据差异≤0.2%,确认期间核查为合格,否则应提前进行检定/校准。
3.示值为200克的电子天平核查点为100克,其余示值的电子天平的核查点均为200克。
4.电子天平期间核查方法如下:
4.1 在电子天平检定/校准之后一周内,以及在两次检定/校准周期中间对电子天平进行对比并记录。
4.2接通电源,调整好天平的水平状态。
4.3按天平说明书的要求进行预热。
4.4使天平稳定地显示零位。
4.5加上200g或100g校准砝码于天平秤盘上。
4.6读取此时天平显示值,记录于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记录表上。
4.7取下砝码,此时测得的数值存入设备档案中,期间核查时备查。
4.8 在电子天平两次检定/校准中间进行期间核查时,再重复以上操作,读取核查时的值,对两者作比对。
4.9 如期间核查时测得的数值与存档数据有较大差异时,则重新进行天平的检定/校准。
设备期间核查记录表
〔〕号
表格编号:xxxxxx
一、被测仪器信息第页,共页
二、检查项目、检查数据、检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