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针疗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创】我的临床心得经验----挑针疗法
2007-8-19
挑刺法是在一定穴位或部位,用特制针具挑断皮下白色纤维组织,以治疗某些疾病的一种方法。

它由九刺中的“络刺”发展而来。

临床用于血管神经性头痛、肩周炎、慢性喉炎、神经衰弱性失眠、胃脘痛、腰肌劳损、脑血栓形成而引起的偏瘫、颈椎综合征、坐骨神经痛、支气管哮喘等多种疾病。

操作时先常规消毒,将针横向刺入穴位皮肤,挑破皮肤约0.2~
0.3cm,然后再深入皮下,挑断皮下白色纤维组织,以挑尽为止。

术后碘酒消毒,敷上无菌纱布,胶布固定。

对一些惧怕疼痛患者,可先用0.5%普鲁卡因少许打一皮丘,再行挑治。

挑刺用具
1、三棱针、圆利针、大号注射针头,亦可用牙科用的器械改制成锋利的三棱针样长约10厘米的挑治针,还可用眼科“角膜钩”改制成“钩状挑治针。


2、消毒用品、酒精棉球、碘酒和碘酒棉球、敷料、胶布等。

部位选择
挑刺法必须按照辨证施治的原则,明确病位,以
作出临床诊断,确定治则和治法,选取相应的穴位和部位。

1.以背俞、夹脊穴为主作定点挑治:背俞,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

《灵枢·背腧》提出背俞穴可主治五脏疾病,并提出了五脏背俞的穴名和穴位。

同时还提出了背俞穴定穴时所出现的“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

”阳性反应现象。

临床可观察背俞穴处的皮下组织有无隆起、凹陷、松弛和皮肤温度的变异等反应现象,以此分析、判断属于某一经的疾病。

也可以此寻求有关穴位邻近的阳性反应点作为取穴依据。

如临床治疗头面、颊、颈、项部诸器官疾病,取颈1至7椎夹脊穴;治疗胸腔内脏及上肢疾病,取颈3至胸7椎夹脊穴;治上腹部内脏疾患,取胸8至12椎夹脊穴;治疗腰部和下腹部内脏疾患,取胸10至腰2椎夹脊穴;治疗肛门部和下肢部的疾患,取腰2至骶4椎夹脊穴等。

2.以痛为腧找痛点挑刺:在病变体表局部区域内,找最明显的压痛点进行挑刺,如肩痛多在肩胛岗上的表面和三角肌的前缘等处找到痛点;腿痛多在腰骶关节表面找到痛点,即可在该痛点处挑治。

3.以脊髓神经节段分布选点挑刺,这是运用“脊髓神经节段性分布”的理论应用于挑刺疗法中的一种
方法。

4.选反应点挑治:选用某些疾病在体表有关部位出现的反应点,如压敏点、疹点等。

疹点的特征似丘疹,稍突出于皮肤,似针帽大小,多为灰白色或暗红色,棕褐或浅红色,压之不退色。

选点时要注意与痣、毛囊炎、色素斑相鉴别。

找点困难时,可用手磨擦相应部位皮肤后,再进行寻找。

以上四种选穴方法,可单独应用,亦可综合选定穴位或部位进行挑治。

适应证和部位选择
头痛、头晕、感冒、神经衰弱、结膜炎、热性病,可于颈项部、颞部选穴或选择敏感点;偏头痛、额神经痛、感冒、眼病、热性病,可于颈项部和颞部、额部选穴或敏感点;头晕、眼病、发热、小儿抽搐,可于项部、额部和眼区选穴或敏感点;眼病,于风池穴和眼区周围选穴和点。

急性结膜炎、眼底或视网膜出血,可于耳郭后风池穴附近和眼区周围部选区敏感点;颈淋巴结结核,可于颈部选穴或选点。

急慢性喉炎、咽喉炎、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于结喉附近及颈部选取敏感点;胸痛、肋间神经痛、感冒,可于任脉选穴或敏感点,亦可于相应背俞穴选
穴或选点。

热病、急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肠痉挛及神经痛、膀胱炎、月经不调,可循经选穴或按以痛为腧、脊髓神经分布、敏感点几种取穴原则综合取穴。

上肢部风湿痛、肌肉麻痹、关节痛等疾病,于颈椎部选穴选点,亦可按以上四种选穴方法相结合,选取部位或敏感点。

下肢部的风湿痛、肌肉麻痹、关节痛等于腰骶部选穴或敏感点,亦可按以上四种选穴(点)方法结合应用。

疳积,于鱼际部选穴或脾俞、肺俞部取穴;消化不良,选取四缝或脾俞、胃俞。

挑刺方法
挑刺部位确定后,用碘酒、酒精常规消毒。

左手固定治点,右手持针,将针横刺刺入穴点的皮肤,纵行挑破0.2-0.3cm皮肤,然后将针深入表皮下挑,挑断皮下白色纤维样物数根,以挑尽为止。

术后用碘酒消毒,敷上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

也可先用0.5%盐酸普鲁卡因打一皮丘,用手术刀在皮丘上切一小口,再将挑针刺入,挑出皮下白色纤维样物,用刀割断。

术后处置同上。

注意事项
1.术中注意无菌操作,嘱患者注意保持局部清洁,
3-5日不用水洗,防止感染。

2.针尖应在原口出入,不要在创口上下乱刺。

3.挑治后注意休息,不吃刺激性食物。

4.对孕妇、严重心脏病及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慎用
或不用。

三棱针疗法——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
1 点刺法
针刺前先推按被刺穴位部,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经常规消毒后,左手拇、食、中三指夹或穴位,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1~2分深,随即将针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出血少消毒棉球或棉签按压针孔(见图)。

此法多用于手指或足趾末端穴位,如十宣、十二井或头面的攒竹、上星等。

2 散刺法
此是针对病变局部周围进行点刺的一种方法,根据病变部位大小的不同,可刺10~20针以外缘呈环形向中心点刺,以消除瘀血或水肿,达到活血去瘀、通经活络的作用(见图),此法多血、肿痛、顽癣等。

3 泻血法
常规消毒,左手拇指压在被刺部位下端,上端用橡皮管结扎,或用手指按压,右手持三棱针位静脉,迅速刺入脉中0.5~1分深,然后出针,使其流出少量血液,出血停止后,以消毒棉球按图)。

当出血时,也可轻按静脉上端,以助瘀血排出,毒邪得泄。

此法常用于肘窝、膝窝及太阳表静脉,用以治疗中暑、急性腰扭伤、急性淋巴管炎等
4 挑刺法
此法是以三棱针或相似针具挑断皮下白色纤维组织,用以治疗某些疾病的一种方法。

操作时将针横向刺入穴位皮肤,挑破皮肤约0.2~0.3cm,然后再深入皮下,挑断皮下白色纤维组织,以术后碘酒消毒,敷上无菌纱布,胶布固定。

对一些惧怕疼痛患者,可先用0.5%普鲁卡因少许打一挑治。

挑治的部位,根据病症不同有三种选点法。

① 以痛为腧选点法如肩周炎,即在肩关节部位寻找痛点或敏感点挑刺;甲状腺功能亢进,
起部挑刺。

② 以脊髓神经分布特点选点法如颈椎病、颈淋巴结肿大、咽喉肿痛、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选点挑刺;慢性前列腺炎、肛门痔疾等取腰骶部八挑治。

③ 以脏腑器官病变选取相应腧穴法如背俞穴邻近阳性反应点挑治。

挑治的点可以是穴位或(痛点、丘疹,或条索状物),但要注意与痣、毛囊炎、色素斑等相鉴别。

挑治的工具除了三棱以用员利针,或者眼科用的角膜钩改制成的"钩状挑治针"等。

针挑拔罐及膏药外贴治疗颈肩背痛200例
2009年07月18日星期六 21:22
针挑拔罐及膏药外贴治疗颈肩背痛200例
颈肩背痛多见于中老年人。

其发病原因多为外伤、慢性劳损,气血亏虚,感受风
寒湿邪所致,临床症状主要以颈肩背部疼痛,活动受限。

治疗方法颇多,各有特
色。

笔者自1990年3月~2000年3月对经过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200例颈
肩背疼痛患者,采用针挑、拔罐、膏药外贴的方法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
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00例,男87例,女113例;年龄最小33岁,最
大68岁,平均43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年。

外伤、慢性劳损诱发123
例,因天气寒冷而加剧者44例,无明显诱因者33例。

1.2 治疗方法
1.2.1 针挑法首先在颈肩背部疼痛处取穴(阿是穴),用75%酒精常规
消毒皮肤后,再用2%普鲁卡因做皮下局麻(术前需作皮试),每个痛点注射0.3~0.5ml。

然后用已消毒的自制挑刺针(直径为2.5mm克氏针,针尖制成圆锥形,尾部弯成圆形或“T”形,便于操作),刺入皮下0.5cm,按照时钟3,6,9,12点向上挑刺,挑刺时可见白色的类似纤维状的筋丝,向上挑刺完后,再在原挑刺点作旋转挑刺,并且每一个方向为4~6下,同时要有力度,否则效果不佳。

挑刺时,应随时注意患者反应,如晕针应立即停止挑刺,让患者休息后再刺。

1.2.2 拔罐法针挑刺前,将长3cm,直径1.5cm竹罐在开水煮好,每次挑刺3~5个点后,立即拔罐,并留罐15min后取罐,罐内往往有暗红色凝血块,用干棉球擦干针孔血迹。

1.2.3膏药外贴法对颈肩背疼痛患者挑刺、拔罐后,将我院自制的跌打风湿膏(主要成分有乳香、没药、肉桂、黑附子、羌活、独活等组成)烘热后将其外贴在针挑部位,3天后去膏药(夏季2天)。

针挑、拔罐相隔的时间,根据患者疼痛缓解程度而确定,第1次治疗后,如果疼痛缓解,则隔5天后再进行第2次治疗,若疼痛未缓解,则隔3天后再做1次治疗,但挑刺的力度要加大,拔罐时间要延长。

1.3 治疗效果治愈(自觉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恢复患病前状况)173例。

显效(自觉症状基本消失,但仍有颈肩部隐痛,不影响工作)18例。

进步(自觉症状减轻,体征均较治疗前改善)7例。

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均无改善者)2例。

总有效率95.5%。

治疗次数最少者1次,最多5次,平均2次。

1.4 典型病例患者,女,37岁,打字员,1994年2月1日来诊。

颈肩部疼痛活动障碍2年,遇寒加剧1周。

查:颈椎生理弯曲消失,颈肩部肌肉紧张,颈椎活动明显障碍,C 5~7 棘突及双侧肩胛骨内上缘压痛,并可扪及条索状物,压痛,椎间孔挤压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双上肢皮肤触痛觉正常,X线检查:颈椎生理前凸消失,C 5,6,7 钩椎关节突变尖,并节间隙变窄。

诊断为颈椎病。

经2次治疗后,患者颈肩背疼痛完全消失,随访2年未复发。

2 讨论
通过针挑法可松解周围粘连组织,拔罐以疏通经脉。

故“松则不痛”,“通则不痛”,同时有膏药外贴正合名医徐大椿:“若其病既有定所,在皮肤筋骨之间可按而得者,有膏药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有力。

”针挑、拔罐、贴膏药直达病所,直接作用于病灶,加速瘀血的消散或直接濡养经脉,疏通经络,舒筋活络,达到通则不通的目的。

针挑法、拔罐法及膏药外贴法一体的综合疗法,相辅相成,故较单一的治疗为优。

现代医学认为:拔罐作用于局部组织后,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旺盛,营养状况改善,血管的紧张度与粘膜的渗透性改变。

同时由于拔罐局部形成瘀血,也是一个缓慢的良性弱刺激过程,其不但可以刺激免疫机能,使之得到调整,还可以通过向心性神经作用于大脑皮质,继续起到调节大脑的兴奋与抑制,以及内分泌系统的平衡。

经临床观察,本疗法对上肢皮肤触痛觉减退的病人,效果不佳,200例中有2例无效,均为上肢皮肤触痛觉减退者。

作者单位: 415000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医院挑羊毛疔(及针挑疗法简介)
针挑疗法简介
针挑疗法是在机体一定的腧穴部位上挑刺,使皮肤微微出血、流出组织液或拨出一些纤维来治疗各种疾病的简易外治疗法。

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郭右陶排除一切干扰,不怕被同行讽笑,把民间挑、刮、放血等治疗痧胀的方法加以总结,写成了《痧胀玉衡》。

清代著名医学家陈修园在治疗痧胀急症中也介绍使用针挑法、针刺法。

清同治四年(1865年),吴尚先因为见到民间很多治疗方法效果甚佳,也排除一切困难,对民间各种外治疗法进行收集和整理,写成了《理瀹骈文》一书,介绍了不少民间挑治法。

操作方法
操作前首先要选择针挑点。

针挑点是针挑疗法的刺激点。

简称“挑点”或“针挑穴点”。

它是针挑法在人体施术的具体位置,是针挑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分为固定针挑点和非固定针挑点两类。

前者又分经穴针挑点、分区折算针挑点、头皮针挑点;后者分皮肤异点、异感点、颗粒点、结节点、脉络点。

目前常用的针挑法有如下几种:
(一)挑刮法
(二)钳痧法
(三)捉慓蛇法
(四)挑点法
(五)挑筋法
(六)挑络放血法
(七)挑羊毛疔法
(八)截根法
(九)挑挤法
(十)挑脂(湿)法
(十一)挑提法
(十二)挑拉法
(十三)挑摆法
(十四)挑罐法
(十五)挑药法
(十六)挑灸法
(十七)机挑法
适应证
针挑疗法可以治疗内、外、妇、儿和五官科的多种病证。

它不仅对功能性疾病有效,而且对某些细菌性炎症和实质性肿物也有一定的消炎散结作用。

操作方法
一、挑刮法:
先在预定的体表上压刮皮肤,使之充血,透露出隐伏着的痧斑,然后改用挑法,把痧斑挑破出血。

二、钳痧法:
与挑刮法相似。

不同的是挑刮法是先用刮法使皮肤充血透痧,再加挑痧;而钳痧法则是采用钳拧法使皮肤充血透痧。

钳痧的手势是以右手的中、食指构成一个蟹钳形状,蘸些盐水或开水,对准要钳的皮肤顺序而钳,一拉一放,反复几次,皮肤局部便有充血发瘀现象,热毒越重,皮色越易瘀黑。

非属痧斑热毒重症则不易发瘀。

三、捉慓蛇法:
术者用右手拇、食指捉拿(或用右手拳尖压刮)患者肌肉丰满的部位(常在上臂内侧、胸大肌、背胛区),如立即隆起一条蛇形样物者,即称慓蛇。

如是慓蛇症,被捉拿处可出现索状如蛇的凸起,应瞬即改用钳痧的手势钳捉住这条“蛇头“,把它拉起来,拉起到一定程度时再让它从手钳中滑脱,从蛇头钳捉至蛇尾(先露者为头,后露者为尾),如此捉拿几次。

直至被钳处的慓蛇再试验不再隆起为止。

如此,一处一处部位按顺序捉拿完毕。

这种方法叫做”捉慓蛇法“。

四、挑点法:
是对准身体的一个挑点的中心,作快速进针,快速挑破皮肤,不加摇摆牵拉动作的一种挑法。

又是多种挑法中用以破皮开口的常用方法。

五、挑筋法:
选好针挑点,进行消毒,用细针持针法持细长而足够硬度的针(缝衣针或特制的挑针均可),将针尖放在挑点中心处,以慢进针法进针。

当针尖穿过皮肤后,可放松左手食指的压力,右手同时把针尖翘高一点,提高针体作左右摇摆的动作,把挑起的表皮拉断。

因为开始一两针挑的是表皮,纤维短小,很容易断裂,只作为破皮开口之用。

挑开口后,便可挑出一些稍具粘性的皮内纤维(注意,不是皮下纤维),挑一条拔出一条,一针一针地往下挑,直至把针口周围的纤维挑完为止。

六、挑络放血法:
此法所挑的部位是体表的动、静脉和毛细血管,如颞浅静脉额支刺激群之类。

针挑的原则是:以”挑“为主,以”摇“为辅。

即开始第一针穿皮要稍多一些(但又不要太多),摇摆到一定时间(约1分钟)之后,用力把皮肤挑断。

再用碎
针挑法(边挑边向四周拔)挑到一定深度让血管渗出或流出一些血液。

也有不用摇摆的,如挑耳背络脉,只用挑点的方法在脉络上进行挑治放血。

在挑络过程中,定点一般选在血管分叉的地方,每点距离约一横指。

脉络明显充血或搏动者,应从远端挑到近端;如果脉络不显露,按摩拍打后,仍难以定出血管位置时,则应从近端顺序挑到远端,这样血管会随着挑摇的刺激而逐渐显露出来的。

若是挑“红筋”(五脏六腑有病,如属热性者,都可在眼部相应位置出现“红筋”或“蓝根“)、”蛇气“(指在体表上出现的一条红线,也称”红丝“。

此条红线向上伸张,发展迅猛,局部多有红肿压痛,起点多在原发性感染病灶处,其走向不按络脉的经路而行,但与经脉行经相似。

临床所见与现代医学的继发性淋巴管炎相似)时,应先挑”蛇头“(即其发展的前端),以挫其势。

七、挑羊毛疔法:
对羊毛疔(毛孔凹陷,周边有一红圈,红圈多有一缺口,压之褪色,点中的毫毛竖立挺直,有如钉子钉在皮孔上;如果把毛轻轻拔起,毛的根部常有一条粘性似羊毛状的细丝,同时被拔引出来),局部消毒后用中、小号的缝衣针作针具,用针尖轻轻横斜刺入挑点的毛囊根部,注意不要过深过浅,最好刚刚刺中毛囊,用柔力挑起毛根,这时毛根随针而起,毛囊便会伴有一条带有粘性的线样物随之而出,这条线状物便是俗称的“羊毛”了。

如果一次未尷,可如法再施之。

如果挑不出毛丝样物,也不要强求,但要在毛根处多挑几下,作破坏性的挑刺,挤出毒血,方能奏效。

如果有多粒毛疔,应尽量顺序挑定。

一次未挑完,可分次进行。

八、截根法:
选用较粗的缝衣针或特制的圆利针(分针柄和针体两部分,犹如锥子),定点消毒后,术者左手拇、食指张开,固定患者要挑部位,右手握针柄或缝衣针的1/3处,针尖对准挑点的中心,用挑筋法从浅到深,把皮内或皮下筋膜的纤维(根)挑起,并用小刀割断或用力挑断。

挑割留下的残端让它缩回去,不必拔出。

如此往下挑割至无根可挑为止。

针口可以大一些,挑毕,消毒针口,用纱布敷贴保护。

九、挑挤法:
此法操作简单,即用针挑破皮层后,再加上挤压即可。

面部危险三角区上的炎性病灶,禁止使用挑挤法,以免迫毒入脑。

十、挑脂(湿)法:
现以挑手的“疳积点”(在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近掌心处腹面的正中(注:即四缝穴)为例进行介绍。

(1) 选好挑点,消毒。

(2) 押手。

因为挑湿要挑到皮下脂肪层,取出脂肪团,容易出血。

所以,要充分利用押手来压取脂肪和止血。

要完成这一任务,最好请一位助手帮忙。

方法是:术者和助手用左手挟持住患者要挑的手指,并以左手的拇指头分别向着自身方
向,经过挑点,滑压几次,然后固定在挑点的旁边,用力压着不动。

其目的是要排除局部血液。

压迫止血,并使挑点皮肤张露,皮下脂肪易被挤出。

(3) 术者右手拿针对准挑点中心,用“挑点法”的动作迅速挑开皮层,进入皮下。

这时,皮下的脂肪小体由于受到两个指头在旁边的压力,很快便会向针口冒露出来。

然后用针尖边挑边刮,把分布在脂肪团上的稀疏纤维挑断,尽量挤出脂肪小体,最后用针体把针口残留的脂肪刮干净。

(4) 取出脂肪小体后,针口涂上红汞,用纱布垫封住针口,再用绷带包扎,加压3~5分钟,以防出血。

在未封压好针口以前,术者和助手的押手不要放松,否则立即出血。

(5) 术后嘱患者(或家属)不要沾污伤口,五天后可以拆封。

注:根据《中国民间疗法》(刘道清主编,中原农民出版社1987年第一版)一书整理,如大家需要了解其它挑治法和适应证内容,我会慢慢整理补充,书中如有图片也一并上拍照上传),这些非药物民间疗法实在是不容忽视的好东西。

大家有机会可以试用,然后发到坛上来,一起交流学习,共同提高。

另外,上面提到的《痧胀玉衡》和《理瀹骈文》坛子上有,有兴趣的爱友可以参考。

痧证
痧气(痧胀)
夏秋之间,因感受风寒暑湿之气,或因接触疫气、秽浊之邪,阻塞于内,出现腹痛闷乱的一种病症。

因痧气胀塞胃肠,壅阻经络,故又名“痧胀”。

痧在皮肤气
分的,皮疹隐现红点,有如脉疹,称为“红痧”;若痧毒蕴于肌肉血分的,全身胀痛,且有黑斑,称为“乌痧”。

若证情深重,则见发寒热,头、胸、腹或胀或痛,或神昏喉痛,或上吐下泻,或腰如束带,或指甲青黑,或手是脉木等。

(此处可能是打字错误,应是手指麻木)
痧证古无此病,明末清初始传入我国,其后用有痧症专著。

此病发作急骤,心胸烦闷,狂躁不安,腹痛头痛,恶寒发热,出汗,腰背强痛,吐泻,口渴,肢厥,指甲青黑,或肠鸣腹响,肢体出现青筋、紫筋或小红点,数处或一处,必须放去毒血。

《痧胀玉衡》序载:“忆昔癸末秋,余在燕都,其时疫病大作。

患者胸腹稍满,生白毛如羊,日死人数千,竟不知所名。

有海昌明经李君见之,日:“此痧也。

”挑之以针,血出,病随手愈。

于是城中舁而就医者,亦日以千计,皆得愈而去。

顷之,症变而为嗽,嗽甚轻,不半日随毙。

时李君已出都。

有知者曰:“此亦痧也。

”用前法挑之,亦随愈焉。

”。

“右陶尝言:“痧本无定脉,凡脉与所患之症不相应者,即为痧之脉;痧亦无定症,或感风、感食、感劳、感痰,而以本症治之不效者,皆为痧之症”。

回七楼的:我也有同感。

现在临床上多数中医重视方药,不重视或忽略了这些行之有效的疗法,实在很可惜。

因此我才有整理这些资料的想法。

(呵呵,其实我自己倒很少有机会用,因为我没有在基层工作,郁闷。

)资料没有电子版,是我手工打出来的,可能会慢一些。

请见谅!如果有错别字,也请指出,我好修
正。

7号针头成人静脉注射用,大小和三棱针差不多吧,疗效应该没有什么影响,只是没有三棱针锐利,可能挑的时候没那么便利。

魏秀婷、
挑针疗法是使用三棱针在人体皮部相关部位沿一定方向和经络迅速轻微连续挑治皮肤治疗疾病的一种民间疗法.通过对人体皮部络脉挑治刺激神经、释放毒素、疏通气血、活血化瘀.此疗法挑治表浅,不出血,无痛苦,方法简便,易学实用,疗效神奇.挑针疗法从古至今,多流传散落民间,无人整理,故针灸书上无记载.作者得传于民间四代用挑针治疗各种心脏病的民间名老中医彭秀春女士.经过十多年辛勤努力,对这一民间瑰宝进行整理和挖掘.在继承基础上进行了发展,扩大了临床适应症,由单一挑治治疗心脏病发展到治疗二十几种疾病,是针灸中一种民间特殊针法.
八十年代拜挑针治疗心脏病民间医生彭秀春母女,学习挑针治疗心脏病,受益匪浅。

彭老先生对治疗晚期心脏病、纠正心衰有独特疗效,是家族四代真传,曾受原卫生部长崔月犁及当地政府关照。

本人是家族对外唯一传人。

经二十年不断努力,在继承基础上对这一疗法进行了充实,融入“火针”、“艾灸”、“刺血”等疗法,使这一疗法更完整,更规范化,由原来单一治疗心脏病拓展到对诸多疾病治疗,尤其是疑难杂症治疗,不仅疗效高而且治疗时间短,在预防保健上也发挥了其独特效果。

本人撰写的多篇难症、重症治疗论文,发表在国内外,文章大
都获奖,有些文章获国际奖。

1993年荣获卫生部传统医学会国际交流中心“中国特技名医”。

同年入编“国家人才库”大词典,后又入编“科技中国人”。

经二十多年苦心钻研,学习中国道家养生有关知识,将千古之迷丹功修炼“修真图”,“内经图”做了破译,并将对人体治疗相关理论方法大胆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对许多临床上常见的疑难杂症治疗有很大推进,取得了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中国道家又一文化瑰宝“河图”和“洛书”是中国文化源泉,是中医文化源泉,是宇宙天体运行、气象变化规律、星象运转规律与人体阴阳平衡关系示意图。

图中展现人体与宇宙的相应变化规律,天人相应能量和奥秘。

本人将图中有关知识也应用到了临床治疗观察中,对治疗起到了推动和提高疗效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宇宙天体变化,大气层污染,药源性疾病,过度诊断的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了非常大的威胁,中国的医药理论来源中国易经,来源于中国的“河图”“洛书”,多层次、多靶点的整体调节方式,追求人体平衡状态,保健治疗理论藏于中国道家养生保健内丹功知识,将这些理论和方法展现将会给人类健康带来福音和对疾病治疗新观念,造福社会。

讲学内容:
一、中国民间“挑针疗法”,“火针疗法”,“刺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