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思想政治(word文档)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信息技术: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信息技术作为当今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网络强国的战略支撑。
信息技术涵盖了获取、表示、传输、存储和加工信息在内的各种技术。
自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信息技术沿着以计算机为核心、到以互联网为核心、再到以数据为核心的发展脉络,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加快了全球范围内的知识更新和技术创新,推动了社会难息化、智能化的建设与发展,催生出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并存的信息社会,并逐步构建出智慧社会。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重塑了人们沟通交流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不断改变人们的思维与交往模式,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已经超越单纯的技术工具价值,为当代社会注入了新的思想与文化内涵。
提升中国公民的信息素养,增强个体在信息社会的适应力与创造力,对个人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变革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捑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的基础课程。
课程围绕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精炼学科大概念,吸纳学科领域的前沿成果,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学习内容;课程兼重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通过丰富多样的任务情境,鼓励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学习与实践;课程倡导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将知识建构、技能培养与思维发展融入到运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课程提供学习机会,让学生参与到信息技术支持的沟通、共享、合作与协商中,体验知识的社会性建构,培养信息意识,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提高信息社会参与的责任感与行为能力,从而成为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
(二)基本理念1.坚持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观,培养具备信息素养的公民课程标准面对网络和数字化工具不断普及的现实,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敏感度和适应性,帮助学生学会有效利用信息社会中的海量信息、丰富媒体和多样化技术工具,优化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word文档)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
数学源于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基于抽象结构,通过符号运算、形式推理、模型构建等,理解和表达现实世界中事物的本质、关系和规律。
数学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紧密关联。
数学不仅是运算和推理的工具,还是表达和交流的语言。
数学承载着思想和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础,并且在社会科学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数学的应用已渗透到现代社会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们获取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都得到很大的提升,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常常需要对网络、文本、声音、图像等反映的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这使数学的研究领域与应用领域得到极大拓展。
数学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数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数学教育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功能。
数学教育帮助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引导学生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探寻事物变化规律,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主要课程,具有基础性、选择性和发展性。
必修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构建共同基础;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成长需求,提供多样性的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高中数学课程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二)基本理念1.学生发展为本,立德树人,提升素养高中数学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017年高中政治新课标
2017年高中政治新课标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高中政治课程是普通高中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
它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基本理念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时代特征的统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体系。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方面。
课程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三、课程内容及其实施建议课程内容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
必修课程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四个模块,选修课程包括财经素养、法律与社会、公民道德与伦理三个模块。
实施建议包括优化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完善评价机制等方面。
四、课程实施与评价建议课程实施建议包括加强教师培训、推进教学改革、完善教学资源等方面。
评价建议包括注重过程评价、强化多元评价、完善学分制评价等方面。
五、附录:相关术语解释对课程中涉及的相关术语进行解释和说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六、政治认同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认可和赞同。
在高中政治课程中,政治认同是指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以及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学生应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七、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指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追求真理、尊重事实、崇尚创新的精神。
在高中政治课程中,科学精神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和创新。
六、实施建议——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思想政治(word文档)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1
(一)教学与评价建议
本课程的实施,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发展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力求将学业质量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要求,体现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
本课程的教学要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活动体验是其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成要途径;评价要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着重评估学生
解决情境化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反映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
具体教学目标的制订与评价方式的选择应该聚焦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整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就需要从总体上把握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各自的独特价值。
把握每个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要素的独特价值,可依次归结为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
所谓有信仰,是科学理论支撑的信仰,即基于政治认同的理想信念;所谓有思想,是源于科学理论的思想,即科学精神的集中表现;所谓有尊严,是凝结自由、平等、公正价值取向的尊严,唯有法治意识才能使人切实感受到这样的尊严;所谓有担当,实质上是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义务,唯有公共参与才能真正体现这种责任担当。
本课程教学与评价的具体建议包括: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设计,辨析式学习过程的价值引领,综合性教学形式的有效倡导,系列化社会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
1.围绕议题,设计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
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实施要使活动设计成为教学设计和承载学科内容的重要形式。
一方面,要对应结构化的学科内容,力求提供序列化的活动设计,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另一方面,要针对相关活动,设计可。
附录2教学与评价案例——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思想政治(word文档)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1(一)教学案例: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1.教学目标结合实例,阐释文化的继承性,认同中华文化,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增强文化自信,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教学重点、难点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3.教学方式以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4.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传统节日、古代建筑等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各自的风俗是什么?古代建筑的特点有哪些?利用视频展示我国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步骤二:自主学习——教师利用平板电脑的“作业讲评”功能,收藏学生的作业,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说明,教师适时点评。
——课前,教师发布《传统文化》微课,学生观看。
教师根据电脑自动统计的数据,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设计2-3道选择题,要求全体学生作答,根据电脑统计的数据,直接、准确、有效地掌握学生的课前学习效果。
步骤三:自主探究——各学习小组把课前搜集的资料制作成课件或视频,课堂上由小组长进行播放并解说。
例如,针对“南北方春节习俗”主题,展示北方吃饺子、南方食汤圆,北京逛庙会、广州逛花市等资料;针对“南北方建筑管窥”主题,展示广州的“骑楼”、云南的“竹楼”,北京的“四合院”、陕北的“窑洞”等资料。
——教师展示针灸、静脉注射、故宫、京杭大运河图片,并提问:哪些是传统文化?为什么?教师利用平板电脑把针灸、静脉注射、故宫、京杭大运河图片发送至学生电脑,利用“课堂互动”功能让学生对图片进行判断、选择。
教师根据学生的选择结果,随机抽取学生说明理由。
学生不明确的内容,。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音乐(word文档)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音乐是人类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音乐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容和人文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社会功能,伴随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满足人类精神文化需要。
对音乐的感悟、理解、表现和创造,是人类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
基于音乐艺术与人类精神、情感及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密切联系,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具有素质教育鲜明的大众性和普及型特点,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的性质,与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的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一脉相承,同时体现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提出的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和关联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服务。
(二)基本理念1.彰显美育功能提升审美情趣音乐课程中的审美情趣,主要是指音乐学习者对音乐艺术美感和人文内涵的体验、感悟、鉴赏和评价,以及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创意表达、价值取向和人文追求。
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认知、理解音乐艺术的本体构成特征,领悟音乐形式美与艺术表现的关系,拓展文化视野,培养美好情操。
2.强调音乐实践开发创造潜能音乐课程各模块教学,通过聆听、歌唱、演奏、编创及综合艺术表演等多种实践活动得以实施。
对音乐实践的突出强调,应贯穿全部音乐教学活动。
学生通过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和情感体验,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在提升审美感知、文化理解能力的同时,增强艺术表现能力。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
音乐课程中生动有趣的创作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境,能够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
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学习丰富多样的音乐课程,使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得到切实满足,有利于释放创造性的能量。
3.深化情感体验突出音乐特点音乐艺术最重要的特点是直接影响人的情感世界,其强大的感染力无须借助概念,直达人的心灵。
2017年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全文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华人民国教育部制定前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础教育课程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规定了教育目标和教育容,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2013年,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
本次修订深入总结21世纪以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努力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成既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又具有国际视野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
一、修订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课程改革,着力提升课程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統性、指导性,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基本立场,充分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容和要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生态文明和海洋权益等方面的教育,培养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使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坚持反映时代要求。
反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关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改革,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解读52课程内容:选择性必修课程——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思想政治解读
选择性必修课程设置“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逻辑与思维”三个模块,与必修课程的实施相互配合、相互补充。
选择性必修课程是选择本课程作为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学生必须完成的学业,考试成绩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也可供对该课程有兴趣的学生选修,计入毕业学分。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围绕当今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趋势,解析不同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形式,说明国际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介绍国际组织的主要类型及其作用,引导学生在拓展国际视野的过程中,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模块内容】
【学业要求】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够在全球视野中观察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理解各国相互联系的程度空前加深,全球越来越成为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懂得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解析当今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理解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明确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具有融入国际社会的积极意愿和开放态度,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1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之一。
2017年发布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是指导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重要依据,旨在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本文将对该标准进行解读和分析,以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首先,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强调了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
在思想政治课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其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环节。
教师应当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活,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再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强调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方法。
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实施者,其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进,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全过程,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指导文件,对于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应当深入理解和贯彻落实该标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解读53课程内容:选修课程——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思想政治解读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1 解读05(3) 课程内容:选修课程
基于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延展的需要,确定选择性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的关系。
选修课程设置“财经与生活”
“法官与律师”“历史上的哲学家”三个模块,是对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相关课程的进一步拓展。
选修课程是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包括国家设置的拓展、提高性课程和校本课程,涉及个人生活、职业体验、大学先修等方面的内容,可根据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和当地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特点开设。
如何选课取决于学生的志趣。
财经与生活 提供本课程模块,目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后。
帮助学生更好地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了解经济生活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升学生正确理解和积极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帮助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财富观与人生观,坚持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践行敬业、诚信的价值准则。
本模块为《财经与生活》,主要包括货币与市场、收入与支出、投资与理财、企业与就业四部分内容,此模块与旧课标中经济生活第一、二单元内容基本一致。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是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的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制定的。
该标准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事业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的主要内容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强调思
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等;强调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法治观念,提高他们的法治素养和法治意识;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
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
同时,学校也应该为思想政治课程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如配备优秀的教师队伍、丰富的教学资源等,以保障课程的顺利开展。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的实施,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
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才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性,加强对教师队伍
的培训和引导,不断完善课程标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
《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
《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中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深刻影响;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使中国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这对中国公民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为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依据中央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关文件,依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决定》,落实《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制定本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思想政治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弘扬民族精神,扩展国际视野,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人文、社会学习领域其他科目的教学相互支撑,与学校其他各项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教育与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相统一本课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采用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体现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显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
(二)注重尽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学生成长阶段的特点相结合本课程要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力求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解读(2017年版)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解读(2017年版)1.社会各界对修订普通高中课程十分关注,请介绍一下修订的背景和意义?答: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这些要求必须全面落实到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之中。
二是解决高中课改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的需要。
2003年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导了十余年的高中课程改革实践,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面对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生的巨大变化,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更高要求,还有一些不相适应和亟待改进之处,需要进行修订完善。
三是推进与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的需要。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对高中课程和高考改革进行统筹谋划,做好衔接。
2.为确保课程修订达到预期目标,修订工作遵循了哪些基本原则?答: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坚持了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基本立场,充分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落实中央有关教育要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源头上把好意识形态安全关。
二是坚持科学论证。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充分反映学生的成长需求。
加强调查研究和测试论证,广泛听取不同领域人员的意见,重大问题向权威机构、权威人士咨询,求真务实,严谨认真,确保课程内容科学,表述规范。
三是坚持反映时代要求。
反映先进教育思想和理念,高度关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变革,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根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科学技术进步新成果,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话语体系,努力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新成就。
四是坚持继承发展。
对十余年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进行系统梳理,总结提炼并继承已有经验和成功做法,确保课程改革的连续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程性质
高中思想政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紧密结合社会实践,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引导学生经历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进程,培育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基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具有学科内容的综合性、学校德育工作的引领性和课程实施的实践性等特征,它与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等课程相互衔接,与时事政治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其他学科教学和相关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任务。
(二)基本理念
面对当前社会变革和实践创新中的新挑战、新问题,要用历史的眼光、国情的眼光、辩证的眼光、文化的眼光和国际的眼光,引领学生通过观察、辨析、反思和实践,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把握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
学科%网
2.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
本课程力求构建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知识与生活关切相结合的活动型学科课程。
学科内容采取思维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呈现,即通过一系列活动及其结构化设计,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
本课程关注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着眼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长远发展,使理论观点与生活经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历练中、在自主辨析的思考中感悟真理的力量,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改进教学方式
本课程针对高中学生思想活动和行为方式的多样性、可塑性,着力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在课程
1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