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英语中的性别差异及其文化内涵

合集下载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文化内涵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文化内涵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文化内涵性别歧视是指一种基于性别的不公平待遇或偏见,这种现象在世界各地都存在,也在英语语言中有所体现。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代词使用:在英语中,有一些代词是具有性别的,如he(他)和she(她),这种用法暗示了男性在某些场合或属性上的优越性,而女性则处于从属地位。

这种语言上的区分反映了社会中对男性和女性角色的认知和期待。

3. 夸张的男性标准:在英语语言中,一些词汇和短语经常用来描述男性特质,如strong(强壮的)、brave(勇敢的)、tough(坚强的)等。

这些词汇传递出一种对于男性刻板形象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女性在这些特质上的不足。

这些性别歧视现象的存在反映了英语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在英语语言中,男性通常被认为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更多的权力,而女性则处于从属地位。

这种文化内涵凸显出男性主导和女性从属的性别角色定位,使得性别歧视现象在英语语言中得以存在和流传。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性别歧视的存在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并且开始努力消除这种现象。

在英语语言中,也出现了一些反性别歧视的倡议和变革。

有些人开始使用gender-neutral(中性)代词,如they(他们)替代he或she,以求达到性别中立的表达。

也有人提倡使用gender-inclusive(包容性别)的职位称谓,如actor代替actor和actress,以避免性别差异。

英语语言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反映了该语言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同时也需要我们的关注和反思。

通过倡导性别平等和消除歧视,我们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公正,使每个人都能够受到平等对待和尊重。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模板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模板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论文关键词]性别歧视词汇文化[论文摘要]语言在社会生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的使用从一个侧面反映社会思想,态度和文化。

着重论述了存在于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以及产生原因,同时又对如何消除性别歧视作了简要的论述。

语言性别歧视是指偏袒或凸显一性别、损害或无视另一性别的一种语言现象。

在这个以男性为中心的人类社会里,性别歧视几乎存在于所有的语言当中,英语也不例外。

本文拟对英语中常见性别歧视语的表现形式以及导致性别歧视的原因进行探讨和解析。

一、英语中性别歧视的表现(一)从词汇方面反映出的性别歧视“语言的词汇就像一面镜子, 社会上各种不平等现象, 包括性别歧视, 必然反映在词汇上。

”英语作为性别歧视性的语言, 其本身就带有明显性别歧视标记的因素, 其中在词汇方面的反映尤为如此。

1.构词上的不平等现象英语中除了极少数的,如bride (新娘) - bridegroom(新郎) 外,都是阳性名词为构词主体,加后缀构成阴性名词,这种现象体现了一种所属关系。

例如: host - hostess , manager manageress,princeprincess,hero - heroine等。

这些与阳性名词相对应的特指女性的词,即标记女性词汇,往往有它特定的含义。

第一,标记女性词后缀的使用说明该词指女性(如heroine) 或指某人的妻子(如duchess)。

第二,非标记男性词汇可指男性或全人类,而标记女性词汇却只能指女性(如author - authoress) 。

第三,标记女性词后缀具有附加涵义。

以manageress 一词为例,这个词暗示着较为次要或低下的地位。

2.词义内涵反映性别歧视英语中的woman, female 是通常用来指代成年女性的名词。

它们有各自的词义内涵和使用范围, 但相同的是, 这些词都被社会赋予了对妇女歧视的负面意义。

以下从语义和词源的角度各自作以说明。

Woman 本是“妇女”、“女人”的泛称, 但被社会赋予了很多贬损、歧视的意义, 在很多习语中都得到体现。

从词汇角度看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文化

从词汇角度看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文化

从词汇角度看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文化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长江师范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任敏!摘要"语言中的性别差异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不仅蕴含着语言使用者的文化心理$价值取向%而且反映出人类社会的各个侧面#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文化是社会语言学这一新兴的边缘学科着重研究的内容之一#本文以词汇为视角%探究了存在于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文化#!关键词"英语词汇性别文化一$引言语言是人类进行社会活动的重要工具#而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产物%与这种文化所借助的语言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互为依存#男性与女性是社会活动的主体%性别角色&’()*+(,,-.(/的社会化必然导致不同性别在应用语言时存在差异%对不同性别所应用的语言也将存在差异%因此%性别的差异与语言的应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社会语言学对语言与性别关系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十年代#而英语作为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语言%早已被认为是0语言中最男性化的语言1&2(34(,3-)5 6789/%其应用与性别的差异之间更是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将从词汇角度分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文化#二$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文化分析&一/$男性词泛化在英语中%男性词泛化主要体现在一些代词和名词的使用上%而最能代表男性至上思想的代词莫过于:(;:<=;:<3的泛指性了#在英语句法中%性的标记只限于代词%虽然:(;:<=;:<3在语法上只表阳性%但在实际应用中已成了中性词%兼指女性#有些表示男性的词也可以用来兼指男女两性%如=>)%其含义并不像-=>)那样单纯%除了指代成年男子%在泛指包括女性在内的0人们1$0某人1时%也可用=>)来表达#又如@在英语中%0人类1被称为=>)A<)+而非?-=>)A<)+#英语词汇中带有此类痕迹的词比比皆是%如@B-,(B>C:(,%=>)4-?(,%D-,43*=>)等%这些词所涉及的主要是户外活动$社会活动和政治活动等#英语中有许多表示不同性别的成对词语%一般来说表示男性的阳性词多是无标记的%而表示女性的阴性词则多在男性词之后加粘着词素构成%例如@阳性词阴性词主持人;主人:-3C:-3C(33服务员><C(,?><C,(33英雄:(,-:(,-<)(演员>D C-,>D C,(33无论何时或在何种场合提到一位著名女性%总要在其姓名后加上0女性1这两个字来表明其性别%这种情况对男性是不存在的#同样人们常使用-=>)%.>+E和B(=>.(同职业或行为者一起表明所指是女性#我们有女医生&-=>)+-D C-,/%女律师&.>+E.>?E(,/%女服务员&B(=>.(>C C()+>)C/和女记者&’<,.,(*4-,C(,/等#甚至连雌雄动物的名称也不例外%如@.<-);6<-)(33%C<’(,;C<’,(33%.(-4>,+;.(-4>,+(33#反之%在表示女性的阴性词之后加上词缀来表示男性的词%除了<+-?&寡妇/%?<+-?(,&鳏夫/FG,<+(&新娘/%G,<+(’,--=&新郎/之外%几乎很难找到其他的例子这些词带有特定的文化信息即所谓的文化内涵词它告诉我们%女性是男性的派生物%女性来源于男性%并且反映出女性的不独立性#这与H圣经I旧约J创世纪中描述的耶和华用世界上第一个男人亚当之肋骨创造了第一个女人夏娃的说法恰好吻合#女性往往被看作是男性的附属#&二/$同一词汇因性别不同则含义不同值得注意的是%英语中同一个词%描写男性时为褒义$中性或略带贬义%描写女性时就增添了浓烈的贬义内涵&K D:L.M67N O/#为了取得某种程度的修辞效果%-=>)有时也用来指称阳性%但?-=>)的这种用法多为贬义%如@P(<3>)-.+Q-=>)5 &他是一个婆婆妈妈的人#/又如@4,-B(33<-)>.%当该词被用作修饰一男性时%意思是0从事专门职业的1%但当该词被用作修饰一女性时则指0妓女1#再如@(>3E%当该词被用作修饰一男性时%意思是0容易相处的1%但当其被用作修饰一女性时则指0不整洁的1$0不修边幅1的女人%0娼妓1$0淫妇1#而0C,>=41一词%当用于指男性时指0流浪者1%但当其用于指女性时则是0妓女1之意#类似的情况还有0.--3(1%0D-.+1%0B>3C1等词%下面的例句充分体现了这些词用于不同性别时的不同含义@R..>)<3.--3( &艾伦自由散漫/#R.<D<><3.--3(&阿丽西亚生性放荡/#S<A(<3 D-.+&迈克沉着冷静/#T(C C E<3D-.+&蓓蒂性情冷僻/#R)C-)E <3B>3C&安东尼做事麻利/#R))><3B>3C&安娜容易上手/# &三/$两性间对等词的含义不对等从内涵意义上看%两性间有些对等词的含义是不对等的#男性名词的意义多是肯定和积极的%而女性名词多含有否定及地位低下之意%其外延和内涵相距甚远#<M>,+指0男巫1$0术士1%另外含有0有能力的人1$0奇才1的意思#而?<C D:%除了0巫婆1的意思外%意为0妖妇1$0丑姑娘1#G>D:(.-,和34<)3C(,都指未婚者&L)=>,,<(+=>)和L)U=>,,<(+?-=>)/%可两者的内涵意义完全不同@G>D:(.-,不带有任何的贬义%甚至还暗示有不少的有利条件%有0学士$青年骑士1的意思#但34<)3C(,就不同了%给人一种0冷漠$怪僻$不近人情1的感觉%与-.+=><+一样%常含有嫁不出去的0老处女1之意#又如指一精明的男性用3>’(&圣人/%而同一意义的女性却用<C D:&原意0巫婆1/或=<+?<B(&原意0接生婆1/来表示#用来修饰同样性格特征的形容词也男女有别%并且带有明显的褒贬色彩#强有力的男人是D:>,<3=>C<D&具有超凡魅力的/%而强有力的女人是+-=<)((,<)’&盛气凌人的/F对幽默$诙谐的男人用?<C C E&聪明$机智的/来修饰%对女人则用3>,D>3C<D &尖刻$好挖苦的/F男人勃然人怒称为-L C,>’(+&义喷填膺的/%女人却称作:E3C(,<D>.&歇斯底里的/F称好奇的男人为D L,<-L3 &有求知欲望的/%对女人则称)-3E&多管闲事的/#在英语中还常出现对女性带有歧视性的描述或称谓某些词专用于某种性别!以下这些词只能用在男性身上"#$%&’$()$*!$+,-(./,0$!-1--2!-0.*!*.*$3而下列词专用在女性身上"4/,()51*65-’1*$7!06+462!8/,()9,71,!176%+,1*$%!:$%.-;/207,’!476,*!(#1()!*,+$!*6//!;6<=>四?@颜色词汇和感情色彩词汇的使用各异美国社会语言学家A,)6;;>B C D E?的研究表明"英语中某些表示颜色的词汇限于女性使用!如"+,.F$!4$1G$!,H.,+,I71%$!/,F$%*$7!+,G$%0,等J她认为"女性比男性对颜色的辨别更精确!掌握的词汇更丰富!这是社会对女性的期待和要求J 为什么会有这种要求呢K人们习惯认为!辨别颜色这类小事>071F1,/?不属于男性关心的范围!理应推给女性J男性关心的是诸如政治@经济@宗教@体育等方面的事!女性关心的是操持家务@照料小孩@洗衣做饭等JL$2>B C C M?经过调查后发现"除颜色词外!女性常被发现过多地使用一些带有自夸意味的形容词或副词来表达感情和加强语气J如形容词",*67,4/$!(.0$!*1F1%$!*7$,+2!G67G$6.-!#$,F$%/23副词,5;.//2!’7$002!0$7714/2!F,-0/2!%1($!H.10$!-6等!女性常说N05,--61%0$7$-01%G=或N#,*-.(# ;.%=而男性则常用F$72!.00$7/2!7$,//2来加强语气J 此外!女性在交际过程中频繁的使用赞美词及亲密词J在交际中!女性为了使交际得以顺利地进行!她们常使用-6G66*! -.(#;.%!$<H.1-10$!/6F$/2!*1F1%$!’7$(16.-!,*67,4/$!(#,7+I 1%G!;,%0,-01(!-5$$0这类表示赞美的词!并经常使用一些表示亲密的词!如"*,7/1%G!4,42!4,4$或用昵称称呼对方J这些表示赞美及亲密之意的词常被女性作为交际的润滑剂!是女性情绪易于外显的表现J男性的性别原型自然表现为镇定@自信!说话时如果使用这些词难免有娘娘腔之嫌J>五?@哩语@脏话及禁语的使用有别词汇性别差异的另一方面是哩语@脏话及禁语的使用J和女性相比!男性更多地使用哩语@诅咒语和禁忌语>O6,0-!B C P M?J 通常人们解释这是团结的象征J至于脏话则被认为是男性的领域!女性是绝对禁止使用的J同样!女性很少使用禁语!究其原因!这一现象同女性的社会角色有关!社会要求每位女性象淑女一样讲话J显然!哩语和脏话对淑女来说是不合适的J女性总是Q本能地回避粗俗和污秽的语言!而喜好使用精炼@含蓄@间接的表达R>S$-’$7-$%B C T T?J在词汇方面!女性还喜欢使用委婉语和情态动词J男性广泛使用诅咒语或感叹词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这些诅咒词包括那些与亵渎性@侮辱性及猥劣性有关的词!尤其是那些与性有关的Q;6.7&/$00$7&567*-R如"-#10!*,+%!’1--!;.()等J这与男性粗犷@直率@好胜心强的性格有关J在感叹词方而!男性常使用/67*!G66*/67*!G66*#$,F$%-!4/$--+2-6./!#$//等3而女性作为弱势群体!如果要表达强烈感情!常常使用程度弱一些的诅咒语或感叹语!如"6#*$,7!+2G66*%$--!*$,7+$等来表示!而避免使用男性常用的较粗俗的语言J如女性说"U#*$,7!26.V F$’.00#$’$,%.04.00$71%0#$7$;71G$7,067,G,1%=而男性却说"W#10!26.V F$’.00#$’$,%.04.00$71%0#$ 7$;71G$7,067,G,1%=三@结束语英语语言中所反映出的这种性别文化特征突出地表现为两性之间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同角色划分J社会赋予两性的文化含义更多的是对比与差别!具体地表现为"男性总是与正面意义的形象相联系!而女性则往往与反面意义的形象相联系3男性总是与重要的事物相联系!而女性则与不重要的事物相联系3男性往往与强势的成功者形象相联系!而女性则与弱势的失败者形象相联系J尽管英语语言中存在的性别差异由来己久!但这些差异并非一成不变J社会在变化!语言也在变化J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美国家男性在战争中的伤亡导致固有的社会结构的变化!一些妇女开始涉足到以前她们从来不曾参与过的行业或担任一些以前只由男性担任的职务!社会分工逐渐产生变化!语言也随之发生变化J随着T X世纪D X年代西方妇女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要求男女平等和消除歧视女性的呼声日益高涨!一些与性别有关的英语词汇从以男性为主变化为中性词>%$.7,/567*-?!如" (#,17+,%Y(#,17’$7-6%!-,/$-+,%Y-,/$-(/$7)!’6/1($+,%Y’6I /1($6;;1($7等3或男女两性的词同时使用!如句子中的泛指人称由原来只用#$!变为现在的#$67-#$J英语语言与文化中存在的性别歧视将在语言的实际应用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中逐步改观J妇女也将用自己的言语@行动和努力证明自身的社会价值!改变社会歧视女性的陈腐观念!并为女性争取平等的社会权利J 但语言的意义由文化@社会等因素决定!人不能离开更不能超越其所属的文化和社会!男女平等主义者的努力只能立足于现实社会和文化的土壤J因而!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决非简单的语言现象!而是社会及文化@种族@宗教等综合因素影响的产物!歧视现象的消除是一大社会系统工程!语言学者的努力仅是其中之一J参考文献Z B[O6,0-!S=B C P M=\6+$%!9$%,%*A,%G.,G$=]$5 ^67)!=A6%G+,%N%(=_,-6/*!‘=T X X X=a#$W6(16/1%G.1-01(-6;A,%G.,G$=E7*= $*==_67$1G%A,%G.,G$a$,(#1%G,%*‘$,(#b7$--c8/,()5$// b.4/1-#$7-A0*=Z T[S$-’$7-$%!U=B C T T=A,%G.,G$!N0V-],0.7$!d$F$/6’I +$%0,%*U71G1%=]$5^67)"\=\=]6706%=Z E[S$-’$7-6%!U=B C T E A,%G.,G$,%*W6(1$02=O,+471*G$" O O b!Z e[L$2!9=‘=B C C M=9,/$Y_$+,/$A,%G.,G$=T%*= $*=A6%*6%"a#$W(,7$(765b7$--!N%(=Z f[A,)6;;!‘=B C D E=A,%G.,G$,%*\6+$%V-b/,($= A,%G.,G$1%W6(1$02=T"e f&P X=Z M[W(#./g!9=‘=B C D f=h65-$716.-1--$<41,-1%/,%I G.,G$S$%1;$7O6,0$->$*=?\6+$%+$%,%*/,%G.,G$",-6(1I 6/1%G.1-01(,((6.%06;-$<*1;;$7$%($-1%/,%G.,G$=A6%*6%" A6%+,%=Z D[胡文仲=B C C f=i英美文化辞典j=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Z P[田瑾=T X X f=i从英语语言角度分析英美性别文化j=西北大学学报=E"B f f&B f P。

浅析在英语词汇中性别歧视的表现和产生原因

浅析在英语词汇中性别歧视的表现和产生原因

1082019年04期总第444期ENGLISH ON CAMPUS浅析在英语词汇中性别歧视的表现和产生原因文/黄沁Wang,以及 host and hostess”都默认遵照了“man-first”的原则。

在一些谚语中也会出现利用动物暗示和映射女性贬义含义的现象,“She is a cat.”用猫表示暗藏祸心的女性,“pigs、dogs、cows”来形容年龄大的女性,等等这些具有侮辱内涵的词汇使用都体现了对女性的歧视。

三、英语词汇中性别歧视现象的产生原因1.历史文化因素。

西方国家相信“神创论”,认为世间万物皆有神创造,人类的起源就是亚当和夏娃,而夏娃是由亚当这第一个男人的肋骨形成的,因此在这个神话的文化背景下,就已经突显出了女性比男性地位的低下,古典历史文化都将女人当做男人的附属品,因此在这种文化氛围下,人们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逐渐积累与延续,在词汇的结构和表现上得以发挥。

2.劳动分工差异。

由于体制差异这种天生的客观性因素,导致女性在力量和肌肉上本就落后于男性,因此在进行劳动过程中,无法和男性一样承担一些负重和粗累的活动,这也就逐渐形成了在劳动分工上的区别,男性承担大部分的劳作,女性负责一些补充和轻便的工作,从而让男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分量越来越重要,女性的形象和比重越来越低,逐渐形成人们惯性思维,产生对女性的歧视。

3.社会地位影响。

中国的谚语中有一句“man ploughs andwoman weaves”-男耕女织,在西方也有相似的谚语“man for the field and woman for the hearth.”与之对应。

这就说明了不仅仅是英语词汇,而是在人类文明起源与发展的过程中,始终都存在着女性社会地位上的落后,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来源已久,受到女性政治地位、经济地位低下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四、小结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最早是在1870年左右由西方国家的一些先进女权主义者发现和提出的,主要是通过英语词汇的构词法、词义应用以及一些常用谚语的收纳整理中体现,这一现象直接展示了当时女性在西方国家的社会地位和人权上的偏重与不平等。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文化内涵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文化内涵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文化内涵英语作为国际语言,其使用具有广泛的社会和文化影响力,然而在英语语言的使用中,存在着性别歧视现象。

性别歧视指的是对于性别不平等的现象和态度,这种现象常常是由于社会和文化结构的限制造成的。

在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体现在以下方面:1. 性别代词的使用:在英语语言中,男性代词 "he" 和 "him" 往往被用来泛指男性和女性,尤其是在以前的时代,这种用法更为普遍。

这种用法忽视了女性的存在和权益,是一种明显的性别歧视。

2. 职业称呼的不平等:在英语语言中,很多职业称呼都存在性别不平等的现象。

例如,"policemen"、"firemen" 等职业名称中均以男性为代表,忽视了女性在这些职业中的存在和贡献。

3. 词汇清单的差异:在英语语言中,对于男性和女性常常有不同的词汇清单。

例如,"girly"、 "bitch" 等词语常常被用来指代女性,而这些词语却不适用于男性,这种现象体现出了对女性的歧视。

以上仅是英语语言中某些性别歧视的体现方式,还有很多其他的例子。

这些现象的存在反映出了一个广泛的文化问题,即对于性别不平等的认知和态度。

性别歧视不仅局限于语言使用中,也存在于社会结构与机制,它在某些方面限制了女性的发展与权益,对于社会整体的发展与进步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需要大力宣传和推广女权主义理念,倡导公平、平等、包容的价值观念,培养人们对性别平等的意识。

此外,还需要推广性别中立的语言规范,并倡导人们尊重和关注他人的感受。

只有全面推进性别平等,才能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状与文化内涵探讨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状与文化内涵探讨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状与文化内涵探讨【摘要】Sexist language is a prevalent issue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reflecting cultural norms and value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gender discrimination present in English language and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s. Analyzing the current state of gender bias in language and its impact on society, as well as how cultural implications reinforce sexist language. Strategies to combat gender discrimination in language are also discussed. In conclusion, the article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gender bias, looks ahead to future developments, and offers recommendations for promoting gender equality in language usage. By addressing these issues, we can work towards a more inclusive and equitable society.【关键词】英语语言性别歧视、文化内涵、现状分析、影响、消除、总结、展望、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英语作为世界上流行的语言之一,自然也承载着社会文化中的各种因素,包括性别问题。

在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问题一直存在,并且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产生深远影响。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文化内涵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文化内涵

)(-)&.-)&# 的泛指性了 " 英语句法中性的标记只限于代
词 !而现代英语中没有一个代词可兼顾阳性和阴性 " 但 事实并非如此 " 虽然 )(-)&.-)&# 在语法上只表阳性 ! 但 在实际应用中已成了中性词 ! 兼指女性 " 其实 ! 早 在
V( &. 4% "5, !"#4%Q$他是一个婆婆妈妈的人 " %
在创造了一些新词来代替这些词汇 ! 但也从一个角度 反映了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 % 社会分工不同也反映在文化上 % 在英汉文化中 !人 们普遍认为从事崇高 ) 受人尊敬的工作的人一般是男 人 !而 !这 是 男 权 社 会 男 性 的 骄 傲 % 所 以 ! 总 统 U&’$"*O$+2X ) 议 员 UF(+6’$""! 15+X ) 医生 UO(F2(’X) 教 授 U&’(W$""(’X 等 这 些 高 尚 的 职 业 理 所当然是男人的领域 % 但现在 ! 随着社会的变迁 ! 越来 越多的女人干起所谓的 # 男人的活 $! 这时 ! 就必须在这 些词前面加上 .(15+L W$15-$L -5O> 作为 女 性 标 志 ! 如
15’’*$O .(15+ (! 可此二者的内涵意义完全不同 % P5F8! $-(’ 不 带有 任 何 的 贬 义 ! 甚 至 还 暗 示 有 不 少 的 有 利 条 件 % 但 "&*+"2$’ 就不同了 !给人一种 & 冷漠 ) 怪僻 ) 不近人 情 $的感觉 ! 与 (-O 15*O 一样 ! 常含有嫁不出去的 & 老处 女 $ 之 意 % 为 此 ! 许 多 人 用 委 婉 语 Q5F8$-(’ 6*’- 来 代 替 "&*+"2$’ ! 因 为 既 然 Q5F8$-(’ 具 有 积 极 的 内 涵 ! 那 么 Q5F8$-(’ 6*’- 也会赋予未婚女性积极的含义 %

英语谚语中的性别歧视

英语谚语中的性别歧视

英语谚语中的性别歧视性别歧视是一种广泛存在的问题,不仅在招聘过程中存在,也在职位晋升中存在。

这种歧视不仅不公平,而且会对个人的职业发展和整个组织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职位晋升中的性别歧视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在许多组织中,由于性别歧视的存在,女性往往比男性更难获得晋升机会。

即使女性员工在工作中表现出色,也往往会被忽略或被歧视。

这种歧视现象不仅存在于私营企业,也存在于公共机构。

性别刻板印象:许多组织都存在性别刻板印象,认为男性比女性更适合担任领导职务。

这种观念会影响组织对女性的看法,并阻碍女性获得晋升机会。

偏见和歧视:由于性别刻板印象的存在,许多组织对女性存在偏见和歧视。

即使女性表现出色,也往往会被忽略或被歧视。

缺乏机会:由于历史和文化原因,女性往往比男性更难获得晋升机会。

这种机会不平等导致女性在职场上受到歧视。

培训和教育:组织应该开展培训和教育活动,帮助员工认识到性别歧视的危害和不平等现象的根源。

组织还应该鼓励员工参与反性别歧视的行动。

反歧视政策:组织应该制定反性别歧视政策,明确规定不得因性别原因而拒绝晋升机会。

组织还应该建立监督机制,确保政策得到有效执行。

多样性和包容性:组织应该注重多样性和包容性,积极推动女性员工参与领导职务。

组织还应该鼓励男性员工支持女性员工的职业发展。

提供机会:组织应该为女性员工提供更多的机会,例如实习、培训和项目等。

这些机会可以帮助女性员工提高技能和知识水平,并为她们未来的晋升做好准备。

职位晋升中的性别歧视是一种不公平的现象,会对个人和整个组织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组织应该采取措施,如培训和教育、反歧视政策、多样性和包容性以及提供机会等。

这些措施不仅可以提高女性的职业发展机会,还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利用其人才资源并提高整体绩效。

在日语中,性别歧视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

这些词语和表达方式在表面上可能不具有明显的歧视含义,但在实际使用中却会带来性别歧视的负面影响。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文化内涵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文化内涵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文化内涵英语语言中存在性别歧视现象的问题早已引起社会关注。

性别歧视指一种人们基于性别而在分配资源、权利、责任、三级岗位和机会上的不平等待遇。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表现主要体现在使用一些与性别相关的词汇中。

但是这些词汇背后的文化内涵是让人们难以忽视的。

首先,英语中使用的一些专业术语对于男性和女性的使用是不同的。

比如,医学术语中的“male nurse”和“female nurse”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传统上,护理是一项女性专业,因此“female nurse”常用,但是如今男性也可以成为护士,但是他们却被称为“male nurse”,这种表述方式隐含着护理工作不适合男性,给人一种男性在该领域中不常见的印象。

其次,英语中的一些词汇具有性别定型的含义。

例如,“fireman”和“stewardess”,这两个词语都暗示了火灾和飞行事件仅限于男性或女性。

这些词汇的影响可以被视为一种不良的社会角色刻板印象,这些刻板印象影响着人们对于男性和女性在不同领域中的认识和评价。

再者,英语中存在着许多男性化或女性化的词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于性别角色的看法。

例如,“manly”这个词常被用来描述某些感觉、行为或任务是与男性角色特质相一致的。

这种表述方式强调了男性应该具备某种特征,而这种特征通常与女性被排斥在该领域中相关。

相反,“girly”被用来描述与女性角色特质相一致的感觉、行为和任务,这种描述被认为是轻蔑的,并且与男性角色不相吻合。

在总体上,英语中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性别歧视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于性别角色的看法。

为了打破这种刻板印象,我们需要努力提高公众对于性别歧视现象的关注,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和平等。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文化内涵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文化内涵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文化内涵【摘要】英语语言性别歧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其根源可以追溯到语言中的性别刻板印象。

本文通过分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刻板印象、性别歧视现象以及性别中性化、无关性别的语言现象,探讨语言如何反映文化中的性别不平等。

文章也探讨了语言对性别的影响以及改变性别歧视的必要性。

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也成为了本文的重要研究对象。

通过深入研究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文化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语言对性别的影响,提高公众的性别意识,促进性别平等的实现。

【关键词】英语语言, 性别歧视, 刻板印象, 文化内涵, 反映文化, 性别不平等, 性别中性化, 性别无关语言, 影响, 改变性别歧视, 关键词1. 引言1.1 英语语言对性别的刻板印象英语语言对性别的刻板印象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中存在的性别偏见和不平等现象。

这种刻板印象可以体现在词汇、语法结构、和语言使用方式中。

在英语中,一些词汇被普遍认为是与男性或女性相关的,比如"nurse"通常被认为是女性职业,而"engineer"则被认为是男性职业。

这种性别刻板印象不仅体现在单词的选择上,也可以通过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来体现。

在一些短语或俗语中,男性被描述为强壮、理性和冷酷,而女性被描述为温柔、敏感和柔弱。

这种刻板印象不仅影响着人们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方式,也深刻影响着人们对性别角色和身份的认知和看法。

我们需要审视英语语言中存在的性别刻板印象,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以促进社会对性别平等的认识和尊重。

1.2 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closely intertwined, with language often reflecting and shaping cultural norms and values. In the context of gender, language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perpetuating or challenging stereotypes and inequalities between men and women.2. 正文2.1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刻板印象Overall, the prevalence of gender stereotype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reflects and perpetuates cultural beliefs about gender roles and expectations. By challenging these stereotypes and promoting gender-neutral language, we can work towards creating a more inclusive and equal society for all individuals, regardless of their gender.2.2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一种常见的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是对男性和女性使用不同的称谓。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语言现象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论文关键词]性别歧视词汇文化[论文摘要]语言在社会生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的使用从一个侧面反映社会思想,态度和文化。

着重论述了存在于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以及产生原因,同时又对如何消除性别歧视作了简要的论述。

语言性别歧视是指偏袒或凸显一性别、损害或无视另一性别的一种语言现象。

在这个以男性为中心的人类社会里,性别歧视几乎存在于所有的语言当中,英语也不例外。

本文拟对英语中常见性别歧视语的表现形式以及导致性别歧视的原因进行探讨和解析。

一、英语中性别歧视的表现(一)从词汇方面反映出的性别歧视“语言的词汇就像一面镜子, 社会上各种不平等现象, 包括性别歧视, 必然反映在词汇上。

”英语作为性别歧视性的语言, 其本身就带有明显性别歧视标记的因素, 其中在词汇方面的反映尤为如此。

1.构词上的不平等现象英语中除了极少数的,如bride (新娘) - bridegroom(新郎) 外,都是阳性名词为构词主体,加后缀构成阴性名词,这种现象体现了一种所属关系。

例如: host - hostess , manager manageress,princeprincess,hero - heroine等。

这些与阳性名词相对应的特指女性的词,即标记女性词汇,往往有它特定的含义。

第一,标记女性词后缀的使用说明该词指女性(如heroine) 或指某人的妻子(如duchess)。

第二,非标记男性词汇可指男性或全人类,而标记女性词汇却只能指女性(如author - authoress) 。

第三,标记女性词后缀具有附加涵义。

以manageress 一词为例,这个词暗示着较为次要或低下的地位。

2.词义内涵反映性别歧视英语中的woman, female 是通常用来指代成年女性的名词。

它们有各自的词义内涵和使用范围, 但相同的是, 这些词都被社会赋予了对妇女歧视的负面意义。

以下从语义和词源的角度各自作以说明。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文化内涵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文化内涵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文化内涵摘要:英语语言与其他语言相同,不仅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反映该国家社会的镜子。

英语语言中的很多词法和词义都映射出了西方社会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社会现象,有关英语语言性别歧视这一问题被广泛关注,语言学家、社会学家以及心理学家分析出了英语日常交际中的性别差异,同时也在寻求存在的成因。

本文对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与其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并阐述要消除英语语言性别歧视语的对策。

关键词: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文化内涵语言属于思想的载体,是人们交流的重要工具,社会文化与交流都离不开语言,语言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语言能够真实反映现实社会中的多种不同现象,例如人们的思维方式以及人们对社会的认同感与价值观等。

因此,语言在日常使用中能够反映一定程度的歧视,尤其是在英语语言中。

英语语言歧视主要为性别歧视,主要为一类性别人员对另一类性别人员的歧视,即为男性对女性。

一、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1、英语谚语中的性别歧视谚语属于语言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印证,是记录民族发展的活化石。

通过对全球语言研究发展,各种语言发展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性别歧视现象,男性在其中占领主导地位。

在英语语言中,很多谚语都可以看出这一现象。

例如A man of straw is worth a woman of gold(稻草男抵得上金玉女),说明女性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十分低廉。

2、英语词法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从英语构词的角度分析,男性名词通常都没有标志,而女性名词通常由添加的词素构成,大部分女性名词都由男性化中性词加上-ess,-ette,-rix,-e,-ine等粘贴词素组成,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属而存在,例如waiter(服务员)-waitress (女服务员),steward(乘务员)-Stewardess(女乘务员)等。

另外,复合词的构成通常也是由男性词为主词干,进一步反映了女性为依附品。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文化内涵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文化内涵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文化内涵【摘要】英语语言中存在着许多性别歧视现象,社会语言对性别有着刻板印象,而英语中也存在着许多性别歧视词汇。

文化传统影响着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导致女性在语言中形象被动。

性别平等在英语语言中面临挑战,但性别平等意识的提升将有助于改变这种现状。

语言使用者有责任和规范,需要注意避免性别歧视的言语。

性别平等教育的重要性也凸显出来,有助于人们重视性别平等问题。

通过文章探讨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文化内涵,可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促进性别平等意识的普及和提升。

【关键词】英语语言性别歧视、文化内涵、社会语言、刻板印象、性别歧视词汇、文化传统、被动形象、性别平等、挑战、意识提升、责任与规范、教育重要性。

1. 引言1.1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文化内涵英语语言性别歧视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现象,它在语言中体现出来,不仅仅是对女性的歧视,也包括对男性的刻板印象。

这种性别歧视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文化内涵的体现。

从社会语言对性别的刻板印象,到英语中存在的性别歧视词汇,再到文化传统对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的影响,这些都构成了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的一部分。

女性在英语语言中通常被描绘成被动、柔弱的形象,这种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也反映在语言中。

面对这些现象,我们需要意识到性别平等在英语语言中的挑战,努力提升性别平等意识,规范语言使用,加强性别平等教育,以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促进社会的性别平等。

性别平等意识的提升、语言使用的责任与规范、性别平等教育的重要性,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行动的方向。

通过对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文化内涵的深入研究和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促进社会的性别平等和文化的多样性。

2. 正文2.1 社会语言对性别的刻板印象社会语言对性别的刻板印象在英语语言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广告语言到日常口语,都存在着对男性和女性特定角色的固定化描述。

男性往往被描述为强壮、果断、有权威,而女性则被描绘为温柔、体贴、依赖他人。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文化内涵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文化内涵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文化内涵1. 引言1.1 背景介绍Throughout history, language has often reflected and reinforced existing power dynamics and inequalities between genders. This phenomenon is particularly prevalent in languages that have grammatical gender, where nouns are categorized as masculine, feminine, or neuter. In these languages, the gender of nouns often extends to other parts of speech, leading to the use of gender-specific pronouns, adjectives, and verb forms.1.2 研究目的Overall, the research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ontribute to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how language reflects and perpetuates gender discrimination, and to identify ways in which education and media can be utilized to challenge these discriminatory practices and promote gender equality.2. 正文2.1 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Language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shaping our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towards gender. The use of language can reflect andperpetuate deep-seated gender biases and stereotype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ways in which gender discrimination manifests in language is through the use of gender-specific pronouns. In many languages, including English, there is a default tendency to use male pronouns (such as "he" or "his") when referring to a person of unspecified gender. This not only reinforces the idea that maleness is the norm or default gender, but also marginalizes and erases the experiences of non-binary or gender nonconforming individuals.2.2 文化内涵对语言性别歧视的影响文化内涵对语言性别歧视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话题。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文化内涵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文化内涵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文化内涵引言:语言是人类沟通的重要方式,它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人们思维、认知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语言的使用中存在着一些性别偏见和歧视观念,即人们在语言表达中对男性和女性的不公平对待。

这种性别歧视现象存在于许多语言中,包括英语。

本文将就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展开讨论,并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一、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1. 使用委婉语言:英语中存在一些通过使用委婉语言来描述女性的习惯,这表现出一种道德或文化的偏见。

男性通常被称为“先生”(mister),而女性通常被称为“夫人”(madam)或“小姐”(miss)。

这种称谓的使用可能暗示女性的婚姻状况或者对她们的不同程度的尊重。

3. 谓词和形容词的使用:在英语中,谓词和形容词的使用也存在一些性别歧视。

通常认为,“男性”或“男人”是默认的普遍类别,而女性只是一个特殊的类别。

“他是医生”(he is a doctor)和“她是女医生”(she is a female doctor)之间的语言表达差异就显示了男性职业的普遍化和女性职业的特殊性。

二、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的文化内涵1. 社会角色分工和性别身份认同:英语语言的性别歧视现象反映了社会角色分工和性别身份认同的文化观念。

在许多文化中,男性被赋予了更多的权力和特权,被视为更加独立和有决策权的角色,而女性则更多地被赋予传统的照顾和家庭角色。

这种文化观念在语言中得到了体现,造成了对女性的歧视。

2. 男性为中心的性别意识形态: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还归因于男性为中心的性别意识形态。

这种意识形态认为男性在社会、政治和经济层面上具有更高的地位和权力,而女性则处于被支配和被动的地位。

男性的词汇和语法更容易成为普遍及中性词汇和语法。

3. 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英语语言的性别歧视也与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有关。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男性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女性则被限制在家庭和私人生活中。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语言现象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论文关键词]性别歧视词汇文化[论文摘要]语言在社会生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的使用从一个侧面反映社会思想,态度和文化。

着重论述了存在于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以及产生原因,同时又对如何消除性别歧视作了简要的论述。

语言性别歧视是指偏袒或凸显一性别、损害或无视另一性别的一种语言现象。

在这个以男性为中心的人类社会里,性别歧视几乎存在于所有的语言当中,英语也不例外。

本文拟对英语中常见性别歧视语的表现形式以及导致性别歧视的原因进行探讨和解析。

一、英语中性别歧视的表现(一)从词汇方面反映出的性别歧视“语言的词汇就像一面镜子,社会上各种不平等现象,包括性别歧视,必然反映在词汇上。

”英语作为性别歧视性的语言,其本身就带有明显性别歧视标记的因素,其中在词汇方面的反映尤为如此。

1.构词上的不平等现象英语中除了极少数的,如bride(新娘) - bridegroom(新郎)外,都是阳性名词为构词主体,加后缀构成阴性名词,这种现象体现了一种所属关系。

例如:host - hostess,manager manageress,princeprincess,hero - heroine等。

这些与阳性名词相对应的特指女性的词,即标记女性词汇,往往有它特定的含义。

第一,标记女性词后缀的使用说明该词指女性(如heroine)或指某人的妻子(如duchess)。

第二,非标记男性词汇可指男性或全人类,而标记女性词汇却只能指女性(如author - authoress)。

第三,标记女性词后缀具有附加涵义。

以manageress一词为例,这个词暗示着较为次要或低下的地位。

2.词义内涵反映性别歧视英语中的woman,female是通常用来指代成年女性的名词。

它们有各自的词义内涵和使用范围,但相同的是,这些词都被社会赋予了对妇女歧视的负面意义。

以下从语义和词源的角度各自作以说明。

Woman本是“妇女”、“女人”的泛称,但被社会赋予了很多贬损、歧视的意义,在很多习语中都得到体现。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状与文化内涵探讨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状与文化内涵探讨

现代农业研究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往往反映了一个地区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

几千年以来性别歧视一直是人类社会的无法根除的现象,即便是在“自由”、“平等”的英美发达国家中,男女不平等的现象英语语言中也是得到了体现。

性别歧视语言大多是指对于妇女的歧视语言,虽在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一名丹麦语言家指出了语言的性别差异,20世纪60年代学者才将目光投向了语言的性别差异,后来的十年中Dimmer-man (齐默曼)、West (韦斯特)、Henley (亨利)等这些知名的学者致力于研究差异的根源,直到20世界80年代学者Bringer (博林格)才将其定义为“性别歧视现象”。

1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状的文化内涵英语语言性别歧视是反映了特定社会下的风俗现象和价值观念。

语言本身是不存在歧视的,是使用者根据自己的观念为其填色,而性别歧视所折射的社会现象更多是轻视和侮辱妇女的现象,本文通过三个方面探讨英语语言性别歧视根源。

1.1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在西方国家中大多数人类是信仰宗教的,宗教对于人的影响力是有目共睹的。

以《圣经•创世纪》为例,其中讲述了这样的神话,上帝创造的第一个人类就是男人Adam,在男人需要帮助的时机,才从亚当的体内取出一条肋骨创造了第一个女人Eve,从一开始就表现出男性居于首位,女性是男性的所有品及附属品。

中国文化中的三从四德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在西方文化中也有体现,若先生叫White,那他的妻子会被称为Mrs.White。

,女儿则被称为Miss White,女性要通过“Mrs”和“Miss ”反映出她的婚姻状态,男性的称呼则不需要。

1.2受到社会心理的影响从西方国家的历史角度看,男尊女卑的思想一直存在,女性在言谈举止中都有一定的规定,女性的讲话要注意语言的优雅和愉悦,得到别人的认可。

长此以往,优雅、保守、服从成为女性的特有语言。

以国外的晚会为例,女性常常会被问及“What does your husband do?”但是没有人会问男性“what does your wife do?”,女性是男性附属品的思想是不变的社会现象。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文化内涵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文化内涵

国际跳棋教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国际跳棋的基本规则和术语,如棋盘布局、棋子的走法、吃子规则等。

2. 学生能够了解国际跳棋的历史起源和国际比赛中的基本策略。

3. 学生能够认识和运用基本的棋局分析方法,如棋型判断、威胁与保护等。

技能目标:4.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局国际跳棋的对弈,并展示正确的棋子移动和策略运用。

5. 学生能够在对弈中灵活运用所学战术,如双跳、长跳等,提高自己的棋局掌控能力。

6. 学生通过参与小组讨论和实战演练,提升问题解决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7. 学生培养对国际跳棋的兴趣,增进对智力运动的认识和热爱。

8. 学生在对弈过程中学会尊重对手,培养良好的竞技精神和公平竞争意识。

9. 学生通过国际跳棋的学习,锻炼逻辑思维,提高专注力和决策能力,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课程设计将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注意力集中时长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需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提供个性化指导,确保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全面提升。

教学过程中,注重目标分解,通过具体学习成果的评估,持续优化教学策略。

二、教学内容1. 国际跳棋基本规则与术语:棋盘结构、棋子的种类及走法、吃子规则、胜负判定。

- 教材章节:第一章《国际跳棋入门》2. 国际跳棋基本策略:开局策略、中局战术、残局技巧。

- 教材章节:第二章《国际跳棋基本战术》3. 棋局分析方法:棋型分析、威胁与保护、棋局形势判断。

- 教材章节:第三章《国际跳棋棋局分析》4. 实战演练与战术应用:双跳、长跳等战术的应用,实战对弈中的策略调整。

- 教材章节:第四章《国际跳棋实战技巧》5. 国际跳棋历史与文化:国际跳棋的起源、发展历程、国际比赛及知名棋手介绍。

- 教材章节:第五章《国际跳棋历史与文化》教学安排与进度:- 第一周:国际跳棋基本规则与术语学习,进行简单的对弈练习。

英语中的性别差异及其文化内涵

英语中的性别差异及其文化内涵

( 9 9 在 底 特 律 做 过 关 于 性 别 语 言 特 征 差 异 的 调 16 ) 查 , 果 发 现 男 性 有 6 . % 的 时 间 把 后 鼻 音/r 发 结 22 i/ j
i/, 女 性 只有 2 . % 。又 如 , 洲 英 语 常 被 认 n 而 89 澳 为不 够 标 准 , 带 澳 洲 英 语 口音 的 女 性 要 比 男 性 少 而
维普资讯
第2 0卷 第 2期 ( 0 2年 第 2期 ) 20
J un lo b iI si t o t n lt s o r a fHu e n tt e frNai ai e u o i
湖 北 民族 学 院学报 ( 学社 会 科 学版 ) 哲
出 的机 会 大 于 男 性 。 在 语 调 方 面 , 性 的 变 化 很 大 , 女
比男 性 更 富 有 表 现 力 。女 性 使 用 升 降 升 或 降 升 调 式 的 频 率 比男 性 高 。 如 :
Hus nd:W he l n r b e d ba n wildi ne e r a y?

交 际 英 语 中 的 性 别 差 异
Wi :O … ao n s O cokT? f e h ru d、i T , lc x 在 这 个 例 句 中 , 子 回答 时 运 用 了升 降 升 调 式 , 妻
暗含 着 s ’ o k,i ta ky uo o ge ? 这 i oc c f h t o ri yu a re x l o f
1 语 音 层 面 .
征 求 意 见 的 口 吻 , 映 了女 性 语 气 犹 豫 不 决 及 其 反
温顺 、 贴 的 性 格 。若 把 对 话 中的 角 色 进 行 交 换 , 体 男 士 可 能 以高 降 调 收 尾 , 气 坚 决 、 定 。 在 表 示 歉 意 语 肯

英语中的性别差异及其文化内涵

英语中的性别差异及其文化内涵

英语中的性别差异及其文化内涵
黄兵
【期刊名称】《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2(020)002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制约着语言.性别差异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语言中得到了一定的体现.从交际英语中的性别差异--语音、词汇、语法三个层面着手,分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性别词的发展趋势,可以了解英美文化,为成功的跨文化交际奠定基础.
【总页数】5页(P100-104)
【作者】黄兵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大外部,湖北,恩施,44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05
【相关文献】
1.从性别差异角度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男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J], 任懿;
2.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态度资源与性别差异 [J], 赵军强;史顺良
3.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态度资源与性别差异 [J], 赵军强;史顺良
4.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的性别差异调查——以渭南师范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为例[J], 孙莹
5.谈美国英语语用方面的性别差异及其文化内涵 [J], 韩晶;杨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1 论价值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
2 论杰伊·盖茨比的悲剧
3 金钱决定婚姻
4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及其作用
5 英汉社交称呼语礼貌规范和语用失误研究
6 克里斯加德纳的成功之路——电影《当幸福来敲门》评析
7 动物习语在英汉文化中的异同分析
8 《小镇畸人》中的空间形式分析
9 电影英文片名汉译的原则
10 科技英语长句的结构分析与翻译
11 《到灯塔去》中的“双性和谐”研究
12 从思维方式差异看英语复杂句汉译
13 Exploration of Improper Criticism in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14 卢梭的浪漫主义思想在《远大前程》中的反映
15 《格列佛游记》与《镜花缘》的比较
16 The Impl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17 浅析《老人与海》的主人公——圣地亚哥的人物形象分析
18 次贷危机对广东珠三角出口贸易的影响
19 怎样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阅读理解
20 交际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1 浅析好莱坞英雄主义中的传统英雄和反英雄形象
22 ―Terror of the Soul‖:On the Gothic Writing Features in Allan Poe’s The Black Cat
23
24
25 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沟通的文化差异性研究
26 汉语公示语的英译
27 外来词的翻译方法初探
28 影响二语习得的因素--案例研究
29 从《红楼梦》两个译本论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
30 On the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of Movie Titles
31 中西方空间观对比研究
32 《名利场》中女性命运对比
33 透过中西谚语的对比分析中西文化异同
34 非语言交际中体语的文化分析
35 论艾略特《荒原》中的宗教信仰与价值观
36 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中安娜的政治困惑分析
37 Whose Portrait Is This—Exploring Oscar Wilde’s Complex Personality
38 论《红字》中的清教主义思想
39 汉语中叠词的英译策略
40 不同的阅读任务对高中生英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
41 新闻中新兴词语的翻译原则及策略
42 继承与颠覆—解读《傲慢与偏见》中的“灰姑娘”模式
43 中美礼貌用语的跨文化对比分析
44 师生关系与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之关联性探析
45 从《印度之行》看福斯特的人文主义思想观
46 从文化角度分析《穿普拉达的恶魔》所反映的职业观
47 《夜色温柔》男主人公迪克的精神变化研究
48 关于英语课堂中教师体态语的研究
49 试析《宠儿》中的象征手法
50 Cultural Elements in Chinese Film Subtitles and Their Translation Strategies
51 初中英语读写技能综合教学模式研究
52 浅析罗斯福就职演说中的美国精神
53 从文化角度浅析中美两国幽默的特点
54 论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55 How to Make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Class Activities Actively
56 从《永别了,武器》与《老人与海》浅析海明威的战争观
57 浅谈文化差异对网络新词英译的影响
58 地理环境影响下的中英谚语差异
59 《可以吃的女人》女性主义解读
60 透过《马丁.伊登》看杰克伦敦对超人哲学的矛盾心态
61 对《红字》中丁梅斯代尔的心理分析
62 从成长小说角度解读《马丁.伊登》
63 Landscape Poems in Seven-character Quatrains and Sonnets
64 灰姑娘文学形象在西方文化中的发展和演变研究
65 Pragmatic Study on the Humor Effect in The Big Bang Theory
66 《永别了,武器》中的自然象征意义
67 《幸存者回忆录》中多丽丝.莱辛的生态观
68 模糊语言在商务英语沟通中的语用功能
69 从曼诺林角度研究圣地亚哥形象
70 《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中的幽默
71 自然观的演变——《自然》与《走出去思考》之对比分析
72 英语单词记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
73 从“他者”到“自我”的转变——从女性主义角度看《卖花女》
74 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爱情婚姻观
75 人性在《红字》中的体现
76 天使还是悲剧制造者——浅析安吉克莱尔对苔丝悲剧的影响
77 英汉恐惧隐喻对比研究
78 Cultural Impacts o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79 从《芒果街上的小屋》透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80 从美国电影中透视个人主义:以《当幸福来敲门》为例
81 Yellow Peril–the Image of Fu Manchu in the West
82 影响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因素的调查及分析—以x市高中学生为调查对象
83 《还乡》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84 Gender Difference in Daily English Conversation
85 试析中英婚姻生活差异及其原因
86 Pragmatic Differences of Politenes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87 论《喧哗与骚动》中凯蒂康普生的悲剧
88 A Study of Humor in Films and TV Series Subtitles and Its Translation
89 An Analysis of the Distorted Male and Female Relationships in Sons and Lovers
90 An Analysis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in Teaching Spoken English in China
91 How to Avoid Chinglish on English Writing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92 《喜福会》中的象征主义
93 交际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94 中英语言中动物词汇的文化含义对比
95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方法
96 现代英语演讲中的范式分析
97 词组词汇学习方法
98 从影视剧看英语俚语使用的性别差异
99 论美国梦破灭的社会因素—盖茨比和威力罗曼的比较
100 由英语外来词谈中英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