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国学经典,培养文化气质
弘扬国学经典800字优秀作文
弘扬国学经典800字优秀作文诵读国学,品悟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造就具有中华气韵和民族气质的现代中国人,是我们共同的使命。
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弘扬国学经典800字作文,欢迎阅读弘扬国学经典800字作文篇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和心灵的家园。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诵读国学经典,品悟中华文化。
传承民族精神,涵养民族修为,承继民族智慧,造就具有中华气韵和民族气质的现代中国人,是现代教育和社会的神圣使命。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大力弘扬中华文化”以进一步弘扬民族正气,振兴民族文化,促进全社会的知识增长,人格发育和精神成长,培养“知行合一、知书识礼、刚毅果断、忠恕任事”的具有现代品格和现代意识的成都人。
并以此为契机,重建灾后精神家园,提升市民的文明品位和城市文化内涵,实现文明城市的深化和城市精神的凝练。
经典诵读通过活动化,生活化和实践化原则,立足在社会,面向我们努力实现传统经典文化的当代转换。
使之成为今天重建成都人文精神,塑造现代成都一代新人的现实力量。
我相信通过经典国学的诵读,一系列估算的浸润,一次次行动体验。
在知识的习得,精神的养成,人格的培育等方面,一定会受益匪浅,同时也可以了解丰富多彩的人文成都以及浓郁的民风民俗。
国学经典如同专为欧美配制的精神食粮。
当然,由于对国学和经典的理解不尽相同,这份“食粮”也许不符合各类“营养师”的膳食标准,也不一定适合各类人群。
搭配也许可以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改善,但只要细心咀嚼,不断吸取,便能强身健体,益智养心。
人生犹如一次漫长的旅行,只有那些精神丰盈,精力充沛的人,才可能拾阶而上,登临人生巅峰,领略无限的人生风光。
但中小学是人生之旅的起点,培育精神,积蓄力量的黄金时期。
在这段时间内,诵读国学经典至关重要。
传承国学经典,基础在我们,重点在教育。
愿在学习国学经典中积聚精神力量,在诵读活动中收获人生智慧,在日积月累的实践中历练自己的修为,为将来踏上更绚丽多姿的人生之旅,做好充分的文化与精神的准备。
中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心得体会5篇
中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心得体会5篇国学经典诵读心得体会1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假如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分散力和生命力。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进展和富强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国学,只有持续国学薪火,才能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省分行组织开展“学国学经典,育道德员工”系列活动,使我受益匪浅,感受良多。
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闲逛,可以在经典国学的长河里凌波;可以在国学经典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我工作中的座右铭,可以专心中的最美的画笔描绘一幅幅山青水绿欢声笑语的画卷;可以用凝重的深情,唱出我心中最美的赞歌——‘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国学经典自有一方天地,让思想自由驰骋;国学思想使人漂亮,成就清爽的高尚人生。
把国学精髓运用到工作、生活实际,指导其人生观、价值观,发挥修身养性之功效。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著作中,《论语》始终闪烁着特殊的光线。
人们面对着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压力,竞争越是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调试与他人的关系。
《论语》中娓娓道来,轻轻拂去你心灵的尘土,教会你做人的道理。
究竟,这不是一个人的世界,不管多聪慧能干的人,离开他人的关心,是难有建树作为的。
一个人只是一叶“舟”,而众人才是既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水。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学问,只有用学问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
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抱负,再美妙的准备,在没有实现之前,肯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
学问能够让你更懂得如何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进一步完善。
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是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惹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简单的实现目标。
国学经典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珍贵精神财宝。
5分钟国学经典诵读
5分钟国学经典诵读国学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诵读国学,品悟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涵养民族修为,承继民族智慧,造就具有中华气韵和民族气质的现代中国人,是我们共同的使命。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国学经典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学经典读后感1《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
”可见论语在历代的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统治中国近年。
《论语》当然也就稳坐了年的宝座。
直至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提出“孔家店”的口号,《论语》的地位才开始动遥时期深刻的“批林批孔”,更进一步瓦解了儒家思想对人们的束缚,《论语》从此埋没人间。
《论语》究竟是什么内容?为什么他被古人视为经典,而后又成为所谓“封建统治者的工具”呢?怀着这些疑问,我漫步于《论语》的花园,尝试着去感受其中的奥秘。
粗看《论语》,不过是一本语录,和《毛主席语录》没什么差别。
可细细品来,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理念等几乎都包含在语录的字里行间。
《论语》里最常见的词汇,无非是中庸、君子、礼仁云云。
中庸却是《论语》里最容易理解的而最难做到的。
中庸指的是“对人处事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衷的态度”。
这种思想体现了当今北京居民的“忍”文化。
对中庸的字面理解就是:惹不起躲得起、始终保持中立。
这固然是好的,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争端,但过度的“忍”却能使一个民族沉睡,古代中国的发展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
中庸是儒家的为人之道,体现了儒家学派的软弱性。
君子是一个意义深刻的词。
从小就听说什么“君子动口不动手”、“观棋不语真君子”等,感觉君子就像个呆呆的人似的。
事实上,君子就是孔子他们儒家学派的一种自称,是理想的“中庸”的人。
比如“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斗”,都体现了君子的优良品质。
与君子相对的当然就是小人了,小人并非是坏人,只是素质没有君子高罢了。
《论语》花了相当篇幅直截了当的阐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传承文化经典诗朗诵稿3篇
传承文化经典诗朗诵稿3篇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传承文化经典诗朗诵稿3篇传承文化经典诗朗诵稿篇1中华经典传承几千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魂与根。
寒假期间,我观看了山东省青少年经典诵读电视大赛《国学小名士》节目,让我真正领略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的心灵也受到了莫大的震撼与洗礼。
山东省青少年经典诵读电视大赛,如同让我们品尝了一道古代经典文化大餐,演绎出了国学经典的独特魅力,有代代传诵的唐诗宋词,有琅琅上口的传统蒙学读物《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有千年流韵的名篇雅言……。
通过观看比赛,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等奖获得者XXX同学的《孝满天下,让爱回家》的朗诵,它让我们认识了以XXX感人的XXX、XXX、XXX等,号召我们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个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人,不要给自己留下“树欲静而风不止,XXX而亲不待”的遗憾;而那些身着古装的国学小名士,他们扮演的小XXX、小XXX、XXX居易、小XXX、小XXX、小XXX更是让我忍俊不禁,发自内心的喜欢;那一个个脍炙人口的诗句,声声入耳,涤荡着我的心灵;那出自圣贤XXX之口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语句,让我懂得了应该以能者为师,学会从生活中寻找良师益友,虚心向别人请教。
要海纳百川,虚怀若谷,方能拥有高山般的情怀大海般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渊博的知识。
人生如同一条漫漫长路,有许多岔路,当我们迷茫不知如何选择的时候,需要一个智者的指引,那个人就是典范诗文;我们少年儿童如同一颗颗茁壮成长的幼苗,那么典范诗文就是我们所需要的阳光、雨露……“诵读经典,与圣贤对话;传承美德,让心灵成长。
”让我们开启心灵的大门,去吟诵去领悟,为传承祖国的文化传统美德而共同努力吧!传承文化经典诗朗诵稿篇2(男)天地变化,圣人效之;河出图,XXX出书,圣人则之。
阅读中华经典涵养美好心灵征文800字
阅读中华经典涵养美好心灵征文800字篇一阅读中华经典,涵养美好心灵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诵读经典,争做博学少年。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的文明家园。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
中华民族的思想美德,是民族经典文化的结晶,是建设文明社会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
作为后代的我们,都应当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
其中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如蔺相如的完璧归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情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国国学经典,文化蕴含丰厚,蕴藏着丰富的文明礼节和做人道理。
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
如《论语》中所记载的孔子的无数个循循善诱之言,至今仍被世人奉为至理;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体现了孟子的仁爱思想。
主要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有一颗仁爱的心,处理事情的时候既要有利于自己,又要有利于邻居,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的一首《游子吟》体现了母爱的伟大、无私。
母爱如空气,阳光和水,拥有她就拥有了世上的珍宝,什么也不能换取,她却让平凡的生活充满色彩。
但没有她,即使有世上的珍宝,也不过是一堆货物而已。
母爱神圣、淳朴,只求给予,不求回报。
但我们一次次的辜负她,只求索取,不求报答。
可是,我们却将母亲一声声甜蜜的问候当做一次次烦躁的唠叨,苍天无情,世间万物,母亲渐渐变老,待到后’“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如此孝顺的作为,一个只有四岁的小孩都知道孝悔之时,世间又和曾有过后悔药?顺和谦让,孝顺是一个人的品德,谦让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
如今,社会发展如此之快,但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素质越来越低,都遗失了自己的思想品德。
现在一个比孔融大三四倍的青少年也不一定会做到孝顺和谦让。
好听的话语谁都会说,但又有多少人可以去诚心诚意地做呢?语言在行动面前往往都是苍白的。
浅谈小学生开展经典诵读的目的和意义
浅谈小学生开展经典诵读的目的和意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和心灵家园。
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诵读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诵读经典、品悟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造就具有中华气韵和民族气质的现代中国人,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的神圣使命。
因此小学生开展经典诵读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在经典诵读中修养德行,学会做人。
诵读经典不仅丰富了几代人的知识,提高了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教会大家怎样做人,它像丝雨一样润物细无声地滋润的大家的心灵,使大家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育品质也自然形成,同时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小学生开展经典诵读的意义有以下几点:
第一,国学经典诵读能够传承我们中华名族的优秀文化,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源远流长的名族精神,特别是那些经典的篇目能够让孩子的智慧得以提升。
第二,国学经典诵读能够陶冶孩子的品德和情操,在朗诵当中还能够提升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培养自己的爱国热情。
让孩子的性情得到开朗,培养他们的自信。
第三,国学经典诵读也是一种素质教育,能够让孩子的心智得到开发,使得孩子的道德、文化、智力等方面都得到全方面的提升。
国学诵读班级实施方案
国学诵读班级实施方案一、背景与意义。
国学诵读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道德品质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而班级作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开展国学诵读活动具有重要的实施意义。
二、实施目标。
1. 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和理解能力;2. 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诵水平;3.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三、实施内容。
1. 选取经典诵读材料。
在国学诵读班级实施过程中,应选取经典的国学诵读材料,如《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以及一些古诗词和经典散文,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 制定诵读计划。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诵读计划,每周安排固定的诵读时间,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国学诵读。
3. 组织诵读活动。
定期组织诵读比赛、朗诵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他们的诵读水平和表达能力。
四、实施方法。
1. 教师示范。
教师应该成为国学诵读的示范者,通过自身的诵读表现,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激励。
2. 分层指导。
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层次上进行国学诵读学习,避免出现学习压力过大或者学习内容过于简单的情况。
3. 多媒体辅助。
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国学诵读的辅助教学,让学生通过音频、视频等形式更好地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
五、实施保障。
1. 学校支持。
学校应该给予国学诵读班级充分的支持,提供必要的场地、设备和经费支持,同时也应该加强对国学诵读活动的宣传和推广。
2. 家长配合。
学校应当积极引导家长的参与和支持,让家长能够在家庭教育中与学校形成良好的互动,共同关注学生的国学诵读学习情况。
3. 教师培训。
学校应该加强对国学诵读班级教师的培训,提升他们的国学诵读水平和教学能力,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国学诵读学习。
六、实施效果评估。
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国学诵读班级实施效果评估机制,通过学生的诵读表现、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国学诵读班级的实施方案,确保其能够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
《国学经典》学习心得体会15篇
《国学经典》学习心得体会15篇《国学经典》学习心得体会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炎黄子孙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和心灵家园。
国学经典则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中国人的文化根基,是中华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
诵读国学经典,品悟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涵养民族修为,承继民族智慧,造就具有中华气韵和民族气质的现代中国人,是我们共同的使命。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
这是儒家最经典的一句话,告诉我们:学习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
人,只有不断地学习,自己才会完善。
在社会不断进步、竞争一天比一天激烈的今天,你不好好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必然会被社会淘汰。
“学”要学的精,“学”要学老,学到底。
只有坚持到底才会得到胜利;只有学以致用,为我所用,才算是真正的学。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
师德是师业之魂——教师一定要修好社会公德,坚守职业道德,科学严谨、认真求实;为人坦荡、光明正大、诚实守信,先人后己;廉洁奉公,端庄稳重,平易近人;知识丰富、语言生动、仪表整齐、举止文明,以实际行动感召、带动和影响广大学生,要以大爱之心关爱每一位学生。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迫别人干;不能把学生当做自己的私有财产,更不能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出气筒。
因而,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树立师表形象。
师德是师才之本——“师德养人,师才育人;德才兼备方为社会栋梁。
”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怎样处事,怎样做人。
师德是师风之根——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笑一颦、一喜一怒都无声无息地影响着学生。
良好的师德会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一种良好的习惯,是保证我们教育百年树人最重要的根。
《国学经典》学习心得体会2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沃土灿若晨星的瑰宝。
弘扬国学经典品味中华文化征文优秀
弘扬国学经典品味中华文化征文优秀弘扬国学经典品味中华文化征文优秀范文范文一:弘扬国学经典品味中华文化征文诗词文赋,曲调令书,笔墨书历史,素纸绎年华。
这是对历史的诠释,也是一场文学的盛宴。
汉唐宋元明清,千年的沉淀,为后人展现了经辞之美,古典文学的光芒持年熠熠然。
且一展中华古诗的画卷:诗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辞曰"青云农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唐言"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宋道"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君可曾见凭栏雨歇?可曾见月之圆缺?可曾叹天凉秋好?可曾闻花落啼鸟。
如今信息技术发达,互联网联通大江南北,人们酒乐于网络人云亦云不明所以的新鲜词汇,却忽略了经辞文史的学习。
"国学小名士"这一节目的到来唤醒了五千年文化掩埋的深根,使人们渐渐抽离于虚幻的网络世界,开始关注这些被时代遗忘的珍贵古文化。
选手们丰富的文化底蕴,临场应变的敏捷能力,在仅供一字的情况下,以极短的时间唤醒脑中跃动的诗词,临危不乱,对答如流,也令一向自诩长于古典文学的我自叹不如。
在被规则层层捆绑的世界,这个被网络和信息束缚的时代,阅读经典总能求得当下没有的自由,暂时忘记世俗,试着体味内心的声音,感受古文化之精华一点点地融入到了脑髓里,似乎从骨子里有了一个质的升华。
这份逃脱于时空外的悠然未必不是难能美事。
选手们的年龄之于我们所差无几,却能做到"无我之境,以物观我,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境界,在比赛的过程中努力克服紧张,忘记输赢,全身心地感受中国文化经典的魅力,完全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角逐,什么都打压不了经过纯然文化经典洗涤后的一颗平静的心灵。
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多么宝贵的经典文化,我们不应闭锁学习文史之心。
我们如今能够做的不多,只是把这些光耀中华多年的经典传承下去,让它们继续照明我们的子孙。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十篇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十篇1.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篇一为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提高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结合今年的全国第XX届推普周和河北省的“双推月”活动,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引导学生增进热爱祖国的情感,我镇组织全镇师生进行了以“诵中华经典美文,让书香浸润校园”为主题的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
通过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全体师生深刻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促进了同学们更加积极的背诵经典。
教师在经典诵读声中,变得更加的善解人意,心灵更加阳光,工作更有精神;同学们在经典诵读声中,变得更加遵纪守则,有礼有节,而这将为同学们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必将进一步提高我镇的经典诵读水平。
本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校是后泥河小学、任各庄小学、新庄子小学。
诵读首先要注意朗诵内容的选择,要选择那些感情比较激烈的,不论是表达悲伤还是兴奋,要能够让人一眼从语句中感受到,这样也好表达些。
其次是个人形象和礼仪问题,衣着要整齐,举止要规范(比方说上下台鞠躬或敬礼),另外,既然是经典朗诵,必然要配上一些人物动作,在做这些动作时一定要注意和文本内容搭的上,而且尽量做得有韵味。
而且在诵读文本之前,是要先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来增加对文字的深透性了解,之后按照文本在韵,情感,轻重,节奏,语气等等诸方面化的诵读出作者的原意,达到文与情内在的和谐统一。
最后是语言表达要能够和文本节奏共起伏,要让人在听不清你讲什么的情况下能感觉到你有情绪的变化,从而以你的这种情绪变化带动听者,其实,坐在下面的观众大多是不知道你具体在讲什么的,只是靠着情绪的起伏在聆听。
用普通话讲,这已成了惯例。
能脱稿尽量脱稿,熟读成诵嘛,另外这样你才好做动作。
2.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篇二为了推动我校的读经诵典的水平的提高以及活跃校园文化,为了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让全校师生深入体味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而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
经典诵读实践活动总结
经典诵读实践活动总结经典诵读实践活动总结1一.国学经典诵读促进了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优化。
国学经典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千百年年传唱不衰。
诵读它,可以修身养心,增加智慧,开启成功之门;诵读它,可以让人认识美、领略美、欣赏美,享受快乐人生。
教育专家认为,“道德”“情操”“品性”“气质”等人文素养,很难教成。
靠的是“陶冶”“熏习”“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培养出来。
因此,在国学经典诵读,让学生熟诵于口,濡染于心,能改变德育以说教为主的方式。
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共生共处之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个人与社会健康互动之道;“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的创生之道,以及“民吾同胞,物吾与生”的人文关怀,等等。
通过这些经典熏陶,可以帮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准则和方法,从中得到做人的乐趣,不断提升精神境界,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优化。
实践证明,“润物无声”的经典诵读是提升学生品性和修养的有效途径。
在国学经典的浸染下,学生的性情变得平和了,审美情趣更浓了,想象创作能力更强了,胸怀更为广阔,富有个性,人格健全。
经典作品,为孩子的内心世界涂下亮丽的底色。
二.国学经典诵读发展了学生记忆力。
人类有两大学习能力,记忆力和理解力。
理解力个记忆力在人生成长过程中的发展曲线是不同的。
一个人的记忆力发展是自0岁开始的6-13岁则为一生中发展的黄金时期,至13岁则为一生中发展的高峰。
我们开展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是根据儿童的记忆特点来安排的。
反复诵读,是儿童的自然喜好。
背书,是他的拿手好戏。
指导孩子背诵过大量经典诗文的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孩子对经典诗文的背诵一旦突破一两百篇(首),接下来的背诵就变得非常容易。
这是因为在背诵的过程中,孩子的记忆力得到的很好的开发和锻炼。
从各班教师提供的诵读阶段性总结中可以看出,学生的记忆力大大提高。
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记录
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记录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记录一、活动介绍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是一项旨在让幼儿们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情感、语言、思维能力的活动。
为了更好地推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学校决定开展这一活动,并将其纳入学校周常活动之中。
二、活动流程1. 活动策划为了确保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我们提前准备了活动策划。
首先,我们选定了一些经典的国学书籍,如《三字经》、《弟子规》、《千家诗》等作为活动课程内容。
接着,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水平,我们设计了诵读内容和方式。
最后,在确保安全和舒适的条件下安排了活动时间地点。
2. 活动推广为了让更多的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我们在学校内外进行了活动推广。
我们在班级里介绍了活动的内容和意义,向家长宣传活动的意义和流程,还在学校公告栏和社交媒体上发布了相关信息。
3. 活动实施活动正式开始前,我们对每个班级的幼儿进行了简单的诵读介绍,让他们理解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然后,我们从第一个课程开始,按照预定的内容和方式进行诵读。
在诵读过程中,我们注意了幼儿的表现,并对于一些理解以及难度较大的词汇进行了解释。
4. 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我们对幼儿的表现进行了总结,并向家长和学校汇报了活动结果。
同时,我们还收集了幼儿的反馈意见,以期在后续的活动中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三、活动结果1. 提高了幼儿的国学经典知识水平。
通过阅读和诵读国学经典,幼儿们进一步了解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
2. 建立了幼儿的情感基础。
通过诵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幼儿们更深地感受到了国学经典所蕴含的情感,并对于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喜爱。
3. 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能力。
幼儿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学习了丰富的汉语词汇和语法,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 提高了幼儿的基本素养。
通过诵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培养了幼儿的气质、品德、思维、智慧等基本素养,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人格魅力。
四、反思与建议1. 反思:在活动中,有些幼儿对于诵读经典的内容和语言难度还不够理解。
班级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精选5篇)
班级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精选5篇)班级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和心灵家园。
国学经典诵读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诵读国学经典,品悟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涵养民族修为,承继民族智慧,造就具有中华气韵和民族气质的现代中国人,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的神圣使命。
我们深知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其目的是不仅让孩子记住一些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寻根,寻民族精神之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寻学校育人思想之根……在熟读国学经典过程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孩子的人文底蕴。
我们学校把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积极地开展。
我们转变观念,让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回归教育本质,以育人和提高师生修养、提升改造社会能力为宗旨。
我们把国学经典诵读作为学科建设、文化培育的重要途径和抓手,作为提高学生道德情操、文明习惯的重要工程,做了一些具体的工作,总结如下:一、统一思想我们成立了“国学经典诵读,创建书香校园”活动工作的领导小组,在方案中,既有学校的总目标,又有各年级的分目标。
对于各年级经典诵读的内容,我们依据上级的总体要求,根据我校的实际,作了相应的规定。
制定相应的措施:保证每一个语文教师积极参与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引领学生开展诵读活动;保证每一个班有专用的国学诵读时间;保证保证每一个学生有诵读读本;保证每学期开展一至二次国学经典诵读展示活动。
学校对各班级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给予督促、评估,并列入学期考核。
二、课程渗透为了让经典真正植入孩子们的生命,成为影响孩子一生的文化血脉,我校把经典文化作为学校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主要通过德育课程和语文课程进行文化浸润。
在德育课程中,主要通过朝会、德育课对学生进行养成(礼仪)教育、环境教育和心理教育,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环境,通过德育课程、班级个性化评价、主题班队会等途径,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氛围,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
国学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国学诵读活动实施方案一、活动背景。
国学诵读是一项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通过诵读经典,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升国民素质,增强文化自信。
当前,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国学诵读活动已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更好地推动国学诵读活动的开展,制定并实施本方案。
二、活动目标。
1. 提升学生国学素养,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2. 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修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 打造校园国学文化氛围,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4. 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三、活动内容。
1. 组织国学诵读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比赛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 开展国学诵读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为学生讲解国学经典,引导学生深入理解;3. 举办国学诵读展示活动,让学生在展示中展现自己的国学功底,增强自信心;4. 组织国学诵读社团,定期举行国学诵读活动,提供学生诵读交流的平台。
四、活动实施步骤。
1. 确定活动时间和地点,制定活动计划,明确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安排;2. 开展宣传工作,通过校园广播、海报、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向师生宣传国学诵读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3. 组织学生参与国学诵读活动,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诵读材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国学诵读水平,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新能力;5. 进行活动总结和成果展示,对活动进行总结评估,展示学生的成果和收获,激励更多学生参与国学诵读活动。
五、活动保障。
1. 学校领导重视,提供必要的场地和物资支持;2. 设立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3. 加强家校合作,鼓励家长参与和支持学生的国学诵读活动;4. 健全激励机制,对参与国学诵读活动的学生和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表彰。
六、活动效果评估。
通过学生的参与情况、学校的国学氛围、师生的互动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活动方案,提高活动的实效性和持续性。
学习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和方法
学习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和方法什么是国学经典? 经典,是指古今中外重大知识领域的原创性著作,国学经典是民族文化的根本,是中华文化的根基。
国学经典有哪些书籍呢?如何学习国学经典?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关于国学经典的重要性的相关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古诗文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炼,魅力无穷。
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
同时,语文教材中所选入的古诗文均为凝聚精华,脍炙人口,世代流传的,有着不可磨灭的生命力和不可抗拒的魅力的经典诗词篇章,它们是文化精神及为深刻、极有特征、极其精美的聚光点,它们的深层蕴藏着人们的思想行为的价值观、道德理想、人生追求以及对世界感知的方式和审美情趣。
那么,怎样在古诗文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附加的任务。
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显然,在语文教学中,培育人文素质的基本途径是“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基本方法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自从接触经典诵读以来,我校师生甚至家长们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一说开展经典诵读带给我们的喜悦:一、诵读千古美文,做君子远小人。
我们中华文化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忠恕之道;有“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共生共处之道;有“自强不息”,“厚得载物”的个人与社会的健康互动之道;还有“天地之大德曰生”,“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的创业尊生、与时俱进之道。
这都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念。
社会实践证明,经得起时间考验而对品德教育起到深远意义的,就是传统价值教育。
国学诵读方案范文
国学诵读方案范文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
为了能够更好地学习和传承国学,我们需要制定一个国学诵读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国学诵读的目的。
国学诵读的目的是通过诵读古代经典文献,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道德品质。
国学诵读不仅能够提升我们的修养,还能够培养我们的情操和思考能力。
其次,我们需要确定国学诵读的内容。
国学经典涵盖了诸多领域,如《论语》、《孟子》、《史记》、《左传》等。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相应的经典来诵读。
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阶段和主题,设置不同的诵读内容,如每周诵读一篇古诗词,每月诵读一篇经典散文等。
接下来,我们需要制定具体的诵读计划。
诵读计划可以包括每天诵读的时间和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
例如,每天早上或晚上安排15分钟的时间,诵读一篇经典文献或古诗词。
这样可以保证持续性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国学素养。
此外,为了更好地进行国学诵读,我们可以参加国学诵读班或加入国学学习小组。
通过与他人一起学习和讨论,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开拓自己的思维和视野。
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手机APP、网上课程等,进行在线学习和诵读。
最后,我们需要持之以恒地进行国学诵读。
国学诵读需要长期坚持,不能半途而废。
我们可以将国学诵读融入日常生活中,如在晨起、午休、晚寝时进行诵读,以此坚持下来。
同时,我们还可以与他人分享国学的乐趣,如朗诵经典诗词、合唱古曲等,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
总之,国学诵读是我们学习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需要我们制定合理的国学诵读方案,并坚持下去。
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我们能够增加自己的文化积淀,提升自己的品味和修养,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中华文化的独特之处。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_2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1一、指导思想为贯彻上级部门有关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落实我校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形成浓烈的国学经典诵读氛围,引导学生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走成功路。
组织开展“传统文化千人诵读”活动,弘扬传统文化精髓,增强人文素养,让诵读经典之风弥漫校园,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从经典之作中吸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陶冶情操。
二、活动主题: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走成功路,弘扬国学文化,打造书香校园。
三、活动目标1、传承国学文化,打造书香校园: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加深下一代对祖国五千年文化的知识、了解和吸收。
2、陶冶情操: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学生与圣贤为伍,与经典同行,潜移默化地养成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提高素养: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奠定语文基础。
4、推进素质教育: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美化学生心灵,汲取知识营养,开发学生心智,使学生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四、活动对象:全体师生。
五、活动步骤1、准备阶段(9月)(1)拟定开展“传统文化千人诵读”活动方案,并制定专人负责开展活动,召开相关工作人员会议。
(2)培训主持人,制作示范朗读音频、视频2、推广阶段(10月初)(1)学校召开班主任会议,对活动进行全面部署。
(2)以班级为单位,在传统文化课、早读课、班会课全面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营造人人能吟诵、班班读经典,让全校弥漫着浓浓的诵读国学经典之氛围。
3、试演阶段(10月中旬)地点:学校大操场4、演示阶段(10月-11月)地点:学校大操场六、活动要求1、各教师,尤其班主任要充分认识此次活动的意义、目的和要求,认真做好活动各项准备、安排和实施工作,确保活动有序有效开展。
2、各级传统文化老师、班主任、语文老师要认真指导学生了练习诵读,熟读成诵,确保“传统文化千人诵读”活动的顺利开展。
2023年小学国学经典诵读计划(7篇)
2023年小学国学经典诵读计划(7篇)2023年小学国学经典诵读计划(通用7篇)2023年小学国学经典诵读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工程,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文明,发扬中华文明,提高文化底蕴。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重点目标1、抓好诵读活动的经常化、正常化、规范化、课程化、校本化研究工作,全体师生都要参与诵读活动,经常、深入、有效地开展诵读活动,不断改革诵读活动的形式、成果的展示及诵读的评价。
2、诵读的应用特别是与课堂教学的结合上进行研究与探索,大胆地创新,并加强诵读的资料积累。
3、探索国学经典与写字教学相结合的校本化研究。
编写《国学经典习字本》,把国学经典与写字教学相结合,编写一套校本教材。
4、本学期将加强教师经典诗文的学习与探讨,教师与学生同背经典诗文,提升教师国学素养。
在原读书学习的基础上读1-2本国学经典书籍,背诵古诗不低于30首(50岁以上不低于20首),并记录国学经典学习笔记。
统一背诵内容为国学经典读本必背古诗,形式包含:经典诗文摘抄、经典阅读感悟等。
三、诵读时间1、早晨课前20分钟诵读;2、中午10分钟时间自由进行诵读;3、每周一节的阅读课;4、课内向课外延伸,校内向校外延伸,激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
四、诵读方法1、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
只要有热情,能读拼音,就能成为一个诵读老师。
2、小朋友,跟我念--诵读的六字真言。
带念一遍,再一遍,然后鼓励全班齐念;分组念、个别念、接龙念、默念,想方法多听多念。
并非完全不要理解,了解内容大概即可。
3、回家后,由家长带动诵读(亲子诵读)10分钟。
五、诵读内容1、诵记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篇目、中外美文等。
2、学校发的《弟子规》(循环使用,注意保持完好)。
六、具体要求1、一到六年级全体学生人人参加诵背活动,全体教师共同参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诵读国学经典,培养文化气质
《词源》对“经典”的解释为“典范的经书”,《现代汉语词典》上说:“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中流传下来最具权威、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
”它们是经过时间淘漉和历史沉淀的文化精品,是深入人心、永不贬值、千年不朽的文化精华。
诵读国学经典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小语大师孙双金也说:“要读就读经典,经典是具有种子的力量。
”在小学阶段激发孩子诵读经典的兴趣,培养其良好的诵读习惯,既能增加他们的国学涵养,又能提高其语文素养,把孩子培养成具有文化气质的人。
为此,在教育教学中,我始终以“感悟国学精神,培养学生的文化气质”为导向,结合丰富的实践活动,引领学生爱上国学,诵读经典。
一、掌握诵读技巧感受诵读乐趣
吟诵、熟读、背诵是传统语文教育最基本的读书方法。
诗词曲赋只有大声吟诵、熟读至背,才能更好地体会文本的内涵和音韵特色,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而形成语感。
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
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作家老舍先生说:“除了注意文字的意义外,还要注意文字的声音与音节。
”这就发挥了语言的音韵美。
因此在朗读训练中,我们首先要抓住语句的停顿、重音、语调的变化等技巧的培养,教会学生循序渐进地读出轻重、读出抑扬、读出舒缓、读出雅俗、读出凝重、读出情感、读出境界。
同时借助音节的变化来加强喜爱、宁静、深沉、悠长、绵延等语气的训练,引领学生掌握诵读技巧,让学生爱上诵读,感受诵读的乐趣。
二、搭建诵读平台,展示诵读成果
在学生喜?g诵读的基础上,教师也应组织不同形式的展示活动,为学生搭建诵读的平台,展示诵读的水平与风采,增强学生诵读的自信。
我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年龄特点开展了“读、诵、演”的系列活动。
“读”有不同的形式和表达,和老师一起一唱一和地对读,同学之间赏读,回家后对着镜子练读,在家长面前展示读,到学校大舞台上竞读等等;“诵”即在熟练读的基础之上成诵,要求要有一定的韵味,真正体验古文化的意境。
实现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对接和契合。
“演”即把经典篇目活化成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小学生乐于接受。
比如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把《笠翁对韵》排成舞台剧,把《百家姓》编排成拍手歌,把《三字经》变成跳皮筋时的童谣,把《弟子规》《千字文》创编成经典操
的节奏,学生边做操,边背诵,既锻炼了身体,又增长了知识。
三、插入国学典故,激发探究欲望
诵读好听又好说的韵文,不仅能让学生充分感受中华语言特有的韵律美,还能使学生因此爱上语文学习,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小学生的好奇心十分强烈,在诵读国学佳句的时候相机插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典故,就能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学习兴趣。
如读《赠汪伦》时插入“十里桃花,万家酒店”的故事;读《塞下曲》时插入李广将军射虎中石的故事;背《七步诗》时插入曹丕、曹植二人之间的故事;背《三字经》中的“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时讲孟母三迁的典故。
背“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时讲晋人孙敬悬梁苦读,战国苏秦用锥刺腿的勤学故事……这些典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诱导了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共振效应。
“像这样以精读文章作为出发点,向四面八方发展开来,那么精读了一篇文章就可以带读许多书,知解与领会的范围将扩张多大啊!”学生被其中的故事所吸引,不仅理解了其中的内涵,还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
四、领悟经典内涵,弘扬精神文化
青少年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成长的基石,可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游戏等所谓“流行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青年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
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
目前,传统的课堂教育多注重知识的传授,缺乏道德的引领,更加缺失对青少年的人文教育和传统文化的教育,以至于现在的“问题少年”越来越多,家校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大。
国学经典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是代代相传的民族文化精髓,如今也越来越被中国和世界重视起来。
经典中承载的“仁义忠恕孝悌礼信”的道德伦理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于青少年世界观的形成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通过学习,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孩子的心灵,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我们在组织学生诵读的基础上,应适当地引导学生的言行,并融合当下教育的要求,引导学生用国学经典中的礼仪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让传统文化走进他们的日常生活,走进他们的家庭,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指南针”,以此达到引导学生的文明习惯养成和提高人格修养的目的。
国学经典是代代相传的民族文化精髓,让我们怀着虔诚与敬仰,引领孩子们踏上读经之路,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以传承,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得以弘扬。
古诗芳香,韵味悠长,浓浓的经典文化萦绕在校园里,也将培养出一个个具有文化气质的中国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