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汇编-专题练习(一)

合集下载

2017浙江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7浙江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7浙江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有学者指出:“周代是中国第一次百分之一百肯定同姓不通婚,要和外姓结婚。

”下列的西周诸侯国贵族之间不能通婚的是 A .晋国和秦国B .燕国和宋国 C .鲁国和齐国D .鲁国和燕国2.“使蒙恬渡河取斑阙、陶(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

”这一事件最有可能记载于下列哪部历史文献A.《汉书•武帝纪》B.《春秋•召公》C.《战国策•秦》D.《史记•秦始皇本纪》 3.元朝的中央机构不包括 A.中书省B.门下省 C.枢密院D.宣政院4.读右图,下列诗句与之无关联的是 A.丝绸茶叶陶瓷萃,商贾僧人行旅偕。

B.朝野交流穿朔漠,中西融合越重洋。

C.羌笛魂断阳关路,南海船沉水晶宫。

D.辟航路欲往东土,至新陆不知何处。

5.汉武帝雄才大略,其在位期间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下列史实属于汉武帝时期的是 A .农业中一牛挽犁的推广B .设五经博士C .推广“蔡侯纸”D .水力鼓风冶铁装置的出现6.周山在《中国学术思潮史》中介绍先秦一位思想家,说他“对社会好坏的衡量标准是国家人民之利;他的仁爱,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

根据以上介绍和所学知识判断,这位思想家应该是A .荀子B .孟子C .韩非子D .墨子7.明清以来,一些文人学者认识到空疏的理学是于事无补之学,转而研求农政、刑名、河工、漕运、币制、战守、舆地等学。

下列著作不能体现这一治学风格的是 A.《四书集注》B.《日知录》C.《天下郡国利病书》D.《海国图志》 8.古代某一时期朝廷设立“军器监”,机构很大,有11个作坊,其中有火药作、火作、猛火油作等。

下列朝代最有可能设置该机构的是 A.东晋B.秦代 C.汉代D.宋代9.“南州千百人中,有王谢功名,兼擅陶朱事业,论文章、论经济、率才望勋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017年湖北省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题(一)含答案

2017年湖北省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题(一)含答案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2017年湖北省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题(一)第Ⅰ卷本卷共12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

《国语·晋语》说“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

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按照这个说法,黄、炎两族是从互通婚姻的少典氏和有蟜氏繁衍出来的。

下列与此相关的是()A。

井田制B。

宗法关系C。

分封制 D. 郡县制25. 明初工匠单立为匠户,世代不得脱籍;明朝中叶工匠可以纳银代役.清朝完全废除匠籍,官营手工业劳动者皆出自官府雇募.这一变化过程的影响是()A.官营手工业的发展走向市场化B。

直接导致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C。

手工业生产格局出现重大变化 D.手工业专业化生产水平提高26. 1840年11月18日,迫于形势,负责在广东交涉的琦善在致英国代表义律的照会中同意,此后英国写给中方的信函不再使用“谕”“察"等字样。

这表明()中国主权的丧失B.天朝体制逐步崩塌C.中西方地位平等 D. 西方凌驾于清政府之上27.1958 年1 月9 日,我国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户籍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确立了一套较完善的户口管理制度。

这个条例以法律形式严格限制农民进入城市,限制城市间人口流动。

出现这种状况的背景是( )A。

三大改造的完成 B.国民经济的恢复C。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28。

“神学当然还有根深蒂固的威力,但是十七世纪的神学却有了‘双重性格';除了继续充当上帝存在的卫护士之外,它还需要论证上帝的存在与自然秩序的一致性.”这说明( )A.科学思维影响社会进步B.封建神学受到严重冲击C.“理性王国”成为共识D.教会支持自然科学发展29.“十二铜表法”明文公示、按律量刑,并且在第九表第二条:“对剥夺一人的生命、自由和国籍的判决,是专属百人团大会(Comitia Cenuriata)的权力.。

2017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学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01+Word版含答案

2017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学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01+Word版含答案

2017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学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01+Word版含答案绝密★启用前|试题命制中心2017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01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中国农业源远流长,耕作技术先后经历了“刀耕火种”、“牛耕铁犁”等阶段。

下列选项中属于“牛耕铁犁”阶段的耕作技术或工具是①骨镰②翻车③水排④曲辕犁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2.“凡子受怙恃之命,必籍记而佩之,时省而速之……若以怙恃之命为非,而直行己志,虽所执皆是,犹为不顺之子。

”对此阐发正确的是A.表现了宗法干系中长尊幼卑B.表现了宗法制度强调血缘纽带C.体现了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D.此做法有利于凝聚宗族3.书法家XXX认为,中国书法的至善境界是风行水上,天然成文。

通常人工刻意造作、雕痕明显的书法,即是实用性、装饰性工艺,而不是心之画,更谈不上书法艺术。

据此推断,真正意义上的书法艺术是A.小篆B.隶书C.草书D.楷书4.从某种程度上看,文学作品是映照社会的一面镜子,不同程度上折射社会的面貌。

在中国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有一部文学作品被评价为剖析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该作品应是ABCD5.宋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文科综合(一)历史试题含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文科综合(一)历史试题含解析

绝密★ 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一)历史试题本试题卷共24页,46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2017哈尔滨六中)《大清会典事例》规定:“嗣后凡遇凶恶不法之人,经官惩治,怙恶不悛,为合族之所共恶者,准族人鸣之于官,或将伊流徙远方,以除宗族之害.或以家法处治,至于身死,免其抵罪。

"该规定表明A.宗族成为基层行政机构B.宗法制是清朝政治制度的基石C.君主专制制度走向衰落D.宗族具有维系地方稳定的作用【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宗族在维护地方治安方面,起到了政府和法律的补充、辅助作用,故D项表述正确,答案为D项.宗族作为民间组织,没有成为基层行政机构,排除A项;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赖以建立和长期存在的深厚而坚实的基础,B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C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C项。

【答案】D25.(2017衡水中学)论述“民水君舟"的荀子曾在《王制》篇中说:“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

……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

”这反映出荀子A.成为儒法思想的集大成者B.从民本角度论述尊君思想C.认为君民关系本质上相通D.对君主专制反民本的批判【解析】依据“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得出君与民的关系如同舟与水的关系,认为君民关系本质上相通,故C正确;荀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不是儒法思想的集大成者,故A错误;材料并不是从民本角度论述尊君思想,而是从尊君角度论述民本思想,排除B项;此时君主专制还没有建立,故D错误.【答案】C26.(2017海南文昌中学)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代表中央以监察各州,到了东汉末年汉灵帝改为州牧,州牧集所在州行政权、军权、财权于一身。

由此可见东汉末年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得到加强B。

2017高考历史模拟试卷试题及答案

2017高考历史模拟试卷试题及答案

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温馨提示:考试用时150分钟。

本试卷包括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综合题)两部分,共100分。

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I卷注意事项: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

1.公元前9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时代”,古希腊和古中国均在思想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国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在“轴心时代”两者的文化却有相通的地方。

这是指A. 摆脱原始宗教的束缚B.用哲学的思维、道德的视角认识世界C.奠定各自文化形态的基础D. 肯定人的价值、树立人的尊严2.李贽说“商贾亦何鄙之有?挟数万之资,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官吏,忍诟于市易,辛苦万状,所挟者重,所得者末。

”明代蒲州商人王文显训诫其子说:“夫商与士异数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时顾虽利而不污。

”上述主张A.体现了“工商立国”的思想B.反映了当时社会主流思想的变化C.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D.肯定了商人的作用3.从1700年至1820年,中国的GDP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占世界的比重也由22.3%增长到32.9%,创有史以来单一经济体占世界GDP的最大比重。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业革命推动B.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进一步发展C.国家疆域辽阔和社会相对稳定D.对外贸易顺差和商品经济发展4.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中说:“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

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

”以下解释中,最贴近材料的是A.前者主张建立松散的邦联以保护个人权利并反对暴政B.后者主张建立紧密的联邦以保护个人权利并反对暴政C.革命派与联邦派都笃信启蒙思想并主张保护个人权利D.革命派与联邦派在保护个人权利问题上是截然相反的5.“一方面对自私伪善、金钱至上的人和社会深恶痛绝,另一方面又经常受金钱、权力和荣誉的诱惑,不时地以伪善的手段对待伪善的环境,“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广东省湛江市2017年高考模拟历史试题一 含答案 精品

广东省湛江市2017年高考模拟历史试题一 含答案 精品

湛江市2017年高考模拟试题历史试卷(一)分值:100分时间:50分钟第I卷一、选择题(每题4分,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计48分)1. 有学者认为,战国至西汉初,农民的桑麻纺织业、家畜饲养和园艺种植等多种经营的收入,可占农家生产总收入的40%以上。

这种观点A.推翻了对古代抑商政策的固有认识B.否定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C.深化了对古代中国自然经济的理解D.肯定了战国至汉初私营纺织业的发达2.武则天当皇帝时,有人诬告宰相刘祎之受贿,武则天很生气,下令刘祎之停职审查。

办案人员奉命向刘祎之出示了皇帝签发的敕书(命令)。

结果刘祎之很愤怒也很不屑地说了一句:“不经凤阁鸾台(即中书省和门下省),何得为敕?”武则天大怒,干脆下令刘祎之“即家赐死”。

对上述事件认识正确的是A.体现了君主权力至高无上 B.三省体制导致宰相专权C.中书门下执掌最高决策权 D.三省六部体制名存实亡3.朱熹说:“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

”他在这里强调A.教育应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B.要继承和发展太学的传统C.仁者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D.须全面贯彻孔子的教育理念4. 雍正二年(1772) 对民间消费行为规定:“庶民妇女,有僭用冠帔、补服、大轿者禁,违者罪坐夫男。

”该规定()A.有助于澄清吏治以稳定社会B.利于禁绝当时奢侈消费行为C.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等级制度D.切合了当时经济发展的水平5.据记载,因感到“辱国病民,莫此为甚”,广州地区及粤省士子,参加“群众的政治运动”,并因而“蒙昧启辟”、“渐知天下大局之事”,从此滥觞。

这一现象发生于()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C.清末新政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6. 银两是明清以来我国通行的货币单位,近代,银元广泛流通,形成银两、银元并行流通的局面。

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推行“废两改元”,废除了银两,确立了银元本位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随后,又于1935年实行了“法币政策”,规定自1935年11月4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的钞票为法币。

【湖南师大附中】2017届高三高考模拟卷(一)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湖南师大附中】2017届高三高考模拟卷(一)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湖南师大附中2017届高三高考模拟卷(一)文科综合历史试卷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有学者认为:春秋时期,县直属于国君,其任命的长官可以世袭。

秦国设郡,最初地位低于县。

战国时期,县的数量逐渐增多,需要建立起更高一级的管理机构,于是形成了郡县两级管理体制。

该学者认为()A.郡县制形成具有社会转型特征B.战国开始加强对地方的管理C.郡县制度的正式建立始于秦朝D.郡县制强化西周的集权统治25.明代中叶以后,土地押租制流行。

而佃农的佃权,即土地经营权,既是有偿取得,遂可以有偿转佃和出典。

这反映了()A.小农经济的制度困境B.土地经营权的商品化C.租佃土地制度的兴起D.传统经济政策的动摇26.岳麓书院御书楼前楹联撰有“训诂笺注,六经周易犹专,探羲文周孔之精,汉宋诸儒齐退听;节义文章,终身以道为准,继濂洛关闽而起,元明两代一先生。

”在此颂扬的是()A.朱熹B.黄宗羲C.王夫之D.曾国藩27.汪康年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参加乡试,因在“日月星辰系焉”(出自《四书--中庸》)一题中,能“以吸力解‘系’字,罗列最新天文家言”,被主考官认为是“新旧学均有根柢”,因此想把他列为第一名。

这反映了()A.科举考试的内容变化顺应了时代潮流B.科举取士标准随时代发展而有所不同C.中国向西方的学习逐步转向思想领域D.戊戌变法的开展推动科举制度的变革28.1923年中共三大上,马林、陈独秀提出“一切工作归国民党”的口号。

张国焘等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发展共产党的唯一途径是独立行动,而不是在国民党内活动。

”大会最终决定实行党内合作。

1926年后,陈独秀正式提议两党由党内合作改为党外联盟。

而共产国际“坚决谴责退出国民党倾向”。

这说明()A.共产国际在国共两党中动摇B.中共对国共合作持审慎态度C.国民党已经背叛了国民革命D.国共合作的道路艰难曲折29.在改革开放初期,广东有一个说法:遇到绿灯往前走,看到黄灯赶紧走,碰上红灯绕着走。

【江西省】2017届高三年级下学期高考仿真考试历史试卷

【江西省】2017届高三年级下学期高考仿真考试历史试卷

江西省2017届高三年级下学期高考仿真考试历史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祖先崇拜从远古时代起就一直是中国宗教独有的重要特征,对一个人的姓十分重视与这一点有密切的联系。

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名字之后。

中国人的祖先崇拜()A.推动了原始宗教产生B.调和了贵族在爵位继承上的矛盾C.是宗法制的必然结果D.强化了家庭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2.汉代中医著作《汤液经法》把方剂命名为大小青龙汤、白虎汤,玄武汤、朱雀汤等,宋代官方主编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出现了藿香正气散、四君子汤等新的方剂名。

这反映了中医()A.理念发生变化B.主要关注人的品行C.具有迷信色彩D.深受主流思想影响3.北宋中期出现“宰枢互兼”和“宰枢同议”,即宰相兼任枢密院长官;南宋时期,宰相兼任枢密使、参知政事兼任枢密副使渐成定制。

这种变化有助于()A.崇文抑武防范军事将领B.集体决策维护中央权威C.提高效率适应现实需要D.分化事权防止权力集中4.永乐年间,内阁只是一个特命人值的朝臣辅佐皇帝办理机务的处所,六部等部院的政事都直接呈送皇帝。

但到宣德年间,明宣宗让阁臣兼任六部尚书并“票拟”皇帝谕旨,经由皇帝“批红”后再经内阁下达部院。

材料表明宣德年间()A.内阁成为法定的行政机构B.六部不再直接听命于皇帝C.六部权力较明初大为下降D.君主权力受到内阁的制约5.根据下图数据判断,该图统计的是1895—1911年间中国()A.对外贸易顺差值(单位:千万两)B.新建的洋务企业(单位:家)C.新建的政治社团(单位:个)D.对外赔款的数额(单位:千万两)6.武昌起义爆发后,清廷欲起用袁世凯,袁世凯提出六项条件:“明年即开国会;组织内阁;宽容与于此次事变的人;解除党禁;须委以指挥水陆各军及关干军队编制的全权;须与以十分充足的军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高考历史专题练习(一)模拟试题汇编一、选择题1.(2017届四川省南充市一模3)《后汉书·左雄传》记载:“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

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

”材料反映东汉时期()A.规定察举年龄必须在四十岁以上B.确立以考试来甄别人才的制度C.改变了单凭以德选拔人才的标准D.人才选拔任用制度已趋于成熟2.(2017届四川省南充市一模4)隋文帝时,“朝之众务,总归于台阁,尚书省事无不总”。

唐中宗任命尚书省左右仆射时,只给其中一人加上同中书省门下衔,形成“专拜仆射者,不复为宰相”的局面。

唐中宗此措施()A.巩固了宰相集体负责制B.提高了尚书省的行政效率C.平衡了左右仆射的职权D.使中书省职权超越尚书省3.(2017届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上)期末1)陈旭麓说“自从有了民主政治的理想之后,官僚政治就一直成为人们憎恶的抨击的对象。

这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历史地看,官僚政治的出现也有过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下列历史现象符合以上观点的是()A.郡县制代替分封制B.九品中正制代替察举制C.内阁制代替丞相制D.土地私有制代替井田制4.(2017届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上)期末14)王斯德《大学世界史》中说,与东方早期的小国相比,蔚蓝色的地中海世界孕育出众多的希腊城邦,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个性。

这种“鲜明的个性”主要体现在()①从小国分立走向中央集权②保持着小国寡民的状态③商品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④城邦居民享有充分的政治权利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②④5.(2017届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上)期末15)学界认为:罗马法包含了习惯、平民会议决议、元老院决议、国王谕令、裁判官告示、法学家的学说、法律条文。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罗马法突出反映了贵族意志B.罗马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与灵活性C.罗马法很好维护了平民利益D.罗马法具有良好的传承性与发展6.(2017届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五次二轮检测26)秦代九卿中少府掌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官府手工业;而与此相应的唐代六部中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

这一变化体现了()A.血缘政治的削弱B.中央集权的强化C.政治制度的成熟D.行政效率的提高7.(2017届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五次二轮检测32)公元前6世纪,希腊军队由原来的骑兵部队发展为重装步兵,更多的公民有机会成为军人。

贫穷的步兵憎恨那些富人的极度奢侈和傲慢,从而导致了平民与贵族矛盾的加剧。

这反映了()A.贫富差距是希腊民主改革的重要原因B.频繁的战争推动了希腊民主改革进程C.由平民组成的军队主张进行民主改革D.军队构成的变化提高了希腊平民地位8.(2017届浙江省余姚中学高三上期中测试10)“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入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该内容最早出自()A.1956年刘少奇的中共八大政治报告B.1978年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C.1980年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D.1982年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9.(2017届浙江省余姚中学高三上期中测试14)英国学者阿德金斯在《探寻古希腊文明》中提到:古雅典500人议事会成员最初并无薪金,约从公元前5世纪中期起,他们领取生活费,后来还领有新金。

议事会成员经济待遇的获得始于()A.梭伦改革B.克利斯提尼改革C.伯利克里改革D.希波战争10.(2017届合肥市高三上第一次质检18)美国开国元勋汉密尔顿认为,要使行政部门强而有力,必须将行政权集于一人,“一人行事,在决断、灵活、保密、及时等方面,无不较之多人行事优越得多;而人数越多,这终好处就越少”。

由此可见汉密尔顿()A.强调国家权力的高度集中B.认为民主政治会降低效率C.反对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D.主张加强总统的行政权力11.(2017届辽宁省重点中学协作校高三上期末3)唐代招生限文武官员五品以上子孙,宋代招生可招庶民的俊异者。

这一变化有助于()A.皇权向社会基层扩展B.增强中央政府的向心力C.削弱地方官员的权力D.强化基层百姓的德行修养12.(2017届辽宁省重点中学协作校高三上期末19)自1789年《人权宣言》发表后,法国在近代一百多年的时间中,先后出台了11部宪法。

这些宪法大多寿命短暂,有的甚至“胎死腹中”。

唯独1875年的宪法得以贯穿第三共和国始终,施行长达65年。

这主要是因为()A.总统权力被有效限制B.民主共和观念渐入人心C.人权诉求的不断满足D.资产阶级革命较为彻底13.(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上期末考试2)贞观二年,唐太宗对大臣们说:“朕观《隋炀帝文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大臣魏征解释道:“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

”唐初即制定崇儒的基本国策,以儒家的礼、义、廉、耻、仁、爱来教育百姓。

此事反映了()A.个人修养影响君主政治作为B.唐朝恢复儒家思想正统地位C.大臣魏征左右基本国策制定D.贞观之治取决于崇儒的思想14.(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上期末考试15)英国法学史专家梅因说:“无论是为了罗马的意义或是为了罗马的安全,都不允许把外国人完全剥夺法律的保护……况且,在罗马史中从来未有一个时期忽略过对外贸易。

”因此,罗马帝国制定了()A.《十二铜表法》B.《公民法》C.《万民法》D.《民法大全》15.(2017届河南省三门峡市高三第一次大练习2)有学者认为,三省合一办公场所“政事堂”(后来改为“中书门下”)的出现明显与“三省制”之本意背道而驰。

主要是因为“政事堂”的出现()A.迎合了强化皇权的需要B.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C.提升了中书省法定地位D.存在相权集中并扩大的趋势16.(2017届河南省三门峡市高三第一次大练习16)雅典执政官克利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选区时,把全国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

他采取的这一措施()A.确立了依据财产多寡划分等级的参政制度B.打破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贵族专权局面C.废除了债务奴隶制以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进入到“黄金时代”17.(2016届广东肇庆市高三第三次统一检测文综历史试卷)元代以前中国主要根据山川地形来划分行政区,从元代开始则任意把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行政区。

这表明()A.元代地方势力强大B.民族文化影响制度C.君主专制得到加强D.中央强化地方管理18.(2016届安徽安庆一中三模文综历史26)明代内阁首辅张居正在政治上有很大的建树,但当时的清议并不讲他的好话,认为他是一个权臣,质疑他行使权力的正义性。

这种质疑是基于()A.中央集权程度加强B.内阁首辅越权理政C.内阁首辅的执政能力D.朝臣们的深深嫉妒19.(湖北孝感高中2016届高三9月调考)宋代曾规定,御史有“闻风弹人”之权,每月必须向上奏事一次,称“月课”;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罢黜为外官或受罚俸处分,名为“辱台钱”。

该规定()A.可能导致御史滥用职权B.使御史具备了类似唐朝中书省的职能C.标志皇权专制达到顶峰D.可能导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空前激化20.(2016届海淀零模13)史书记载,汉武帝初年“严助、朱买臣皆侍中,贵幸用事,始与闻朝政。

厥后,卫青、霍去病、霍光皆由侍中进,而权势出宰相右矣。

”这说明汉武帝时()A.内侍干政,威胁皇权B.崇尚黄老,清静无为C.倚重近臣,削弱相权D.分割相权,加强皇权21.(2016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3月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某一制度解释道:“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是统治阶级维护政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该制度是()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22.(2016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3月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贞观初,唐太宗下敕征兵年十八以下之体壮者,但门下给事中(掌驳正政令之事)魏征拒之,遂无果。

此事说明()A.兵部隶属门下省B.门下省独掌大权C.唐太宗大权旁落D.君权受相权制约23.(2016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下学期一模)武则天执政时,不经三省长官而自行任命官员,被当时的宰相刘帏之批评:“不经风阁鸾台,何名为敕!”“风阁鸾台”指的是()A.尚书省与中书省B.中书省与门下省C.门下省与尚书省D.尚书省与吏部24.(2015届广东佛山二模20)美国学者托马斯·班德认为:“在1776年美国革命乃至巴黎和约签订前的美国历史都是地方史或者单个州的历史,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美国史。

”真正开始改变这个局面的是()A.新航路开辟B.《人权宣言》发表C.《邦联条例》D.1787年宪法25.(2015届安徽合肥模拟20)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实际人口调查,应于合众国国会第一次会议后三年内举行,并于其后每十年举行一次。

”当年制定这一条款的目的是为了()A.确定选民人数及每个州在美国众议院中的席位B.统计共和党、民主党的党员人数C.掌握印第安人、黑人和海外移民的人口数量D.推行种族歧视政策26.(2015届山东潍坊二模6)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持续动荡……工业化进程缓慢。

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

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这说明作者主要()A.否定法国工业化的作用B.否定法国大规模的革命C.强调解决问题手段变化的重要性D.强调实行民主政治的重要性二、非选择题27.(2016届江苏溧水高级中学高三下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瓘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

与太尉亮等上疏曰:“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

……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询事考言,必得其善。

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

——[唐]房玄龄等《晋书·卫瓘传》材料二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

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

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

……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

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

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

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

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

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唐]房玄龄等《晋书·刘毅传》材料三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

……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