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课件
合集下载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课件(共72张PPT)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课件(共7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00ad669c850ad02de8041ca.png)
晚上好, 畅畅
纽约 北京
同一时刻,互致问候时 为什么会有时间差异?
(1)、时差的产生
地球的自转
同一纬线上东边 总是先看到日出, 先到达正午
地方时
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地方时产生的原因: 地球自转 地方时的变化规律:
东边的时刻总是比西边早(来到) 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示意图
夏至
北半球
秋分 春分 春分
北回归线
南半球
冬至
南回归线
北半球昼 最长夜最 短,北极 圈以内出 现极昼
北半球 昼渐长 夜渐短
全球昼夜 平分
北半球 昼渐长 夜渐短
北半球昼渐 短夜渐长
全球昼夜 平分 北半球昼渐 短夜渐长
北半球昼 最短夜最 长,北极 圈以内出 现极夜
夜① 长二 短分 变二 化至 日 与 昼
南纬23.5度 南纬66.5度
地球五带的划分
65.5°N
23.5°N
0°赤道
23.5°S
65.5°S
热 带,欧洲大部分 练习1、在地球的五带中,非洲大部分位于 ____ 北温 带,七大洲中主要位于南寒带的是_____ 南极 洲。 位于____
2、在地球上的五带中,你居住的地方属于哪个带?哪里 有太阳直射吗?哪个季节昼长夜短?
四季 变化
北半球的春、夏、秋、冬分别是哪几个月? 南半球呢?
春
北 3、4、5 半 月 球 南 9、10、 半 11月 球
夏
秋
冬
6、7、8月 9、10、11 12月和次年的1、 月 2月 12月和次 年的1、2 月 3、4、5月 6、7、8月
人们根据地面的受热状况的差别来划 分五带。
七年级地理上册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课件(新版)湘教
![七年级地理上册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课件(新版)湘教](https://img.taocdn.com/s3/m/5125b165312b3169a551a42b.png)
极
昼
极
热带
夜
南回归线
南温带
23.50S
南极圈 66.50S
南寒带
有极昼极夜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围绕中心
自转
地轴
方向
自西向东
周期 产生现象
一天 昼夜交替
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五带的划分
由于地球的公转,同一个地点在不同的
日子白天的长度 黑夜的长度也
, 。 不同
不同
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关系
220
A
200
1800 1750 分析内容 纬度 经度
属于低纬、中纬、高纬 属于南、北半球 属于东、西半球
属于五带中的哪一带 有无阳光直射现象 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66.50
B
700
00 150 A地 22°N 175°W 低纬 北半球 西半球 热带 有 无
B地 66.5°S 15° E 高纬 南半球 东半球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候现象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 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表的起伏 等因素通过影响太阳辐射,从而影响气温和降水,导 致气候的变化
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一日当中,太阳东升西落。什么时候太阳辐射最强?
中午
我们把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 叫做太阳高度角
南寒带 无 有
三、海陆分布与气候
对气温的影响(同 纬度地区)
夏季:陆地气温_高_; 海洋气温_低_; 冬季:陆地气温_低_; 海洋气温_高_; 沿海地区温差_小_; 内陆地区温差_大_;
沿海地区降水_多_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4.3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课件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4.3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7bb6aab011ca300a7c39049.png)
(2)哪一天北极圈内全部出现极昼现象?
(3)在你居住的地区,每年5月1日、10月1日的昼夜长短情况如何?
(4)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地球上的五带”图,填写。
五带名称
范围
太阳直射情况 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
无极昼极夜
南、北温带
无太阳直射
南、北寒带
(5)将地球上的五带与其气候特征用直线连接起来。
A、B、C三地的太阳高度是相同的。
大
气
层
A BC
何处得到太阳光热最多?何处最少?
A
太
B
C
阳
D 光
由于地球是个球体,太阳高度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使太阳辐射强度也
E 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从而导致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逐渐降低。
(1)读右图,A、B两处中哪一处的太阳 高度大?哪一处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光热 多?
热带
既无太阳直射 又无极昼极夜
现象 66.50S
有极昼极夜现象
南极 圈
南温带
南寒带
900S
气候特征
终年严寒 四季分明
终年炎热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极昼现象:极地地区出现一天之中太阳总在地平面以上的现象。 极夜现象:极地地区出现一天之中总是看不到太阳的现象。
(1)对照“地球公转示意”图,说出太阳光线分别直射在赤道、北回归线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回归线上的日期。
不会一样。左图阳光 直射沙土,获得光热多, 温度高,右图阳光斜射, 温度低。
假如这是一束阳光,哪里更热?
斜射
太阳高 度
更热 直射
直射:照射面积小 →光束集中 →太阳辐射强 斜射:照射面积大 →光束分散 →太阳辐射弱
(3)在你居住的地区,每年5月1日、10月1日的昼夜长短情况如何?
(4)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地球上的五带”图,填写。
五带名称
范围
太阳直射情况 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
无极昼极夜
南、北温带
无太阳直射
南、北寒带
(5)将地球上的五带与其气候特征用直线连接起来。
A、B、C三地的太阳高度是相同的。
大
气
层
A BC
何处得到太阳光热最多?何处最少?
A
太
B
C
阳
D 光
由于地球是个球体,太阳高度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使太阳辐射强度也
E 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从而导致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逐渐降低。
(1)读右图,A、B两处中哪一处的太阳 高度大?哪一处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光热 多?
热带
既无太阳直射 又无极昼极夜
现象 66.50S
有极昼极夜现象
南极 圈
南温带
南寒带
900S
气候特征
终年严寒 四季分明
终年炎热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极昼现象:极地地区出现一天之中太阳总在地平面以上的现象。 极夜现象:极地地区出现一天之中总是看不到太阳的现象。
(1)对照“地球公转示意”图,说出太阳光线分别直射在赤道、北回归线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回归线上的日期。
不会一样。左图阳光 直射沙土,获得光热多, 温度高,右图阳光斜射, 温度低。
假如这是一束阳光,哪里更热?
斜射
太阳高 度
更热 直射
直射:照射面积小 →光束集中 →太阳辐射强 斜射:照射面积大 →光束分散 →太阳辐射弱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课件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课件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f742ba13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d7.png)
内陆地区降水_少_
P71活动1、2
四、地形地势与气候 阳坡_较__暖__
地形对气 阴坡_较__冷__ 候的影响 迎风坡_降_水__多_
背风坡_降_1_0_0_米__,_气__温__下__降__0_.6_℃___
P72活动1、2
五、人类活动与气候 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 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
春分 3月21日
赤道
夏至 6月22日
北回归线
秋分 冬至
9月23日 12月22日
赤道 南回归线
昼夜长短情况 (北半球)
昼夜平分
昼最长,北极圈内极昼 昼夜平分 夜最长,北极圈内极夜
地球 自转
地球 公转
地球 自转
地球 公转
太
阳
黄
直
赤
射
交
点
角
南
北
移
动
太
阳
黄
直
赤
射
交
点
角
南
北
移
动
同一地点 昼夜长短 有变化
同一地点 正午太阳 高度变化
同一时间 昼夜长短 变化
同一时间 正午太阳 高度变化
四季更替 产生五带
四季的划分
北半球四季
春季:3、4、5月 夏季:6、7、8月 秋季:9、10、11月 冬季:12、1、2月
南半球四季
春季:9、10、11月 夏季:12、1、2月 秋季:3、4、5月 冬季:6、7、8月
五带的划分
无阳光直射
有阳光直射
无阳光直射
北寒带
北极圈
北温带
北回归线
热带
南回归线
南温带
南极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课件(共30张PPT)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课件(共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7b507436137ee06eef9183a.png)
第四章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
学习目标
❖ 1.扎实掌握太阳高度含义、地球自转与公转产生的 现象,提高读图、析图分析地理数据的能力。
❖ 2.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运用图文结合、模拟 演示的方法探究昼夜更替现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极昼和极夜现象、四季更替、五带的形成规律。
❖ 3.培养辨证思维和认真分析问题的习惯;全力以赴, 享受学习。
北极天使
逆时针
南极天使
顺时针
观察与思考
一个地方的黑夜和白昼为什么会交替出现?
太 阳 光 线
探究
1、教材p68活动题“太阳高度与气温” (提示:太阳高度越高,获得热量越多) 2、观察居民楼顶上的太阳能热水器,想一想: 潍坊和广州安装时倾斜角度一样吗 ?
观察与思考
地球公转的轨道近似什么形状?方向怎样?周期呢?
假如这是一束阳光,哪里更热?
太阳高 度
更热
斜射
直射
何处得到太阳光热最多?何处最少?
A
太
B
C
阳
D 光
E
探索规律
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 ,太阳 辐射 最强 ,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 增高,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 降低 。
请你来判断
哪个自转方向正确?
√A
B
换个角度看地球——顺时针?逆时针?
点评组 2组 4组
6组
点展评示、要求拓:展、升华
①①点展评示答人题及规时范到、位答,案规正范误快、速是。否全面;进行答案的补充修正、 ②②其知运他识用小拓双组展色积、笔极规,思律言考方简、法意认的赅真总,倾结突听。出,重进点行。补充点评或拓展。
生活小体验
今天中 午真热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
学习目标
❖ 1.扎实掌握太阳高度含义、地球自转与公转产生的 现象,提高读图、析图分析地理数据的能力。
❖ 2.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运用图文结合、模拟 演示的方法探究昼夜更替现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极昼和极夜现象、四季更替、五带的形成规律。
❖ 3.培养辨证思维和认真分析问题的习惯;全力以赴, 享受学习。
北极天使
逆时针
南极天使
顺时针
观察与思考
一个地方的黑夜和白昼为什么会交替出现?
太 阳 光 线
探究
1、教材p68活动题“太阳高度与气温” (提示:太阳高度越高,获得热量越多) 2、观察居民楼顶上的太阳能热水器,想一想: 潍坊和广州安装时倾斜角度一样吗 ?
观察与思考
地球公转的轨道近似什么形状?方向怎样?周期呢?
假如这是一束阳光,哪里更热?
太阳高 度
更热
斜射
直射
何处得到太阳光热最多?何处最少?
A
太
B
C
阳
D 光
E
探索规律
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 ,太阳 辐射 最强 ,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 增高,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 降低 。
请你来判断
哪个自转方向正确?
√A
B
换个角度看地球——顺时针?逆时针?
点评组 2组 4组
6组
点展评示、要求拓:展、升华
①①点展评示答人题及规时范到、位答,案规正范误快、速是。否全面;进行答案的补充修正、 ②②其知运他识用小拓双组展色积、笔极规,思律言考方简、法意认的赅真总,倾结突听。出,重进点行。补充点评或拓展。
生活小体验
今天中 午真热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4.3影响气候的因素 课件共49页PPT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4.3影响气候的因素 课件共49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c7744069ba1aa8114531d902.png)
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观察与思考:各地昼夜长短相等吗?
66.5°NBiblioteka 北极圈66.5°S
南极圈
太阳直射点 赤道
北回归线
3月21日、9月23日 6月22日
南回归线 12月22日
昼夜日长期短
全球 昼夜平分
北半球 昼长夜短
北半球 昼短夜长
北极圈内 出现极昼
北极圈内 出现极夜
地球公转的轨道近似什么形状?方向 怎样?周期? 椭圆 一年
在地球上的五带中,非洲绝大部分位于哪一个带? 非 洲
在地球上的五带中,欧洲绝大部分位于哪一个带? 欧洲
七大洲中绝大部分位于南寒带的是哪个洲?
南极洲
潍坊属于五带中的哪一个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吗?
长 沙
• 热带 •
• 南、北温带 •
• 南、北寒带 • •
气候终年炎热 有太阳光线直射现象
气候终年寒冷 有极昼极夜现象
气候四季分明 既无太阳光线直射也无 极昼极夜现象
项目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返回
自转
公转
概念
绕地轴转
绕太阳转
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周期
约1天
约1年
昼夜更替,
四季更替,五带
产生的现 象
日月星辰的东升
的产生,昼夜长
西落
短的变化
地球的运动使地球表面产生正午太阳高度
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导致各地的光热不同,
气候不同,并在地球表面形成四季和“五
上的温度不同呢?
陆地:受热快、放热快
升温快、降温快
夏天——气温偏高、冬季——气温偏低
海洋:受热慢、放热慢
升温慢、降温慢
夏天——气温偏低、冬季——气温偏高
观察与思考:各地昼夜长短相等吗?
66.5°NBiblioteka 北极圈66.5°S
南极圈
太阳直射点 赤道
北回归线
3月21日、9月23日 6月22日
南回归线 12月22日
昼夜日长期短
全球 昼夜平分
北半球 昼长夜短
北半球 昼短夜长
北极圈内 出现极昼
北极圈内 出现极夜
地球公转的轨道近似什么形状?方向 怎样?周期? 椭圆 一年
在地球上的五带中,非洲绝大部分位于哪一个带? 非 洲
在地球上的五带中,欧洲绝大部分位于哪一个带? 欧洲
七大洲中绝大部分位于南寒带的是哪个洲?
南极洲
潍坊属于五带中的哪一个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吗?
长 沙
• 热带 •
• 南、北温带 •
• 南、北寒带 • •
气候终年炎热 有太阳光线直射现象
气候终年寒冷 有极昼极夜现象
气候四季分明 既无太阳光线直射也无 极昼极夜现象
项目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返回
自转
公转
概念
绕地轴转
绕太阳转
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周期
约1天
约1年
昼夜更替,
四季更替,五带
产生的现 象
日月星辰的东升
的产生,昼夜长
西落
短的变化
地球的运动使地球表面产生正午太阳高度
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导致各地的光热不同,
气候不同,并在地球表面形成四季和“五
上的温度不同呢?
陆地:受热快、放热快
升温快、降温快
夏天——气温偏高、冬季——气温偏低
海洋:受热慢、放热慢
升温慢、降温慢
夏天——气温偏低、冬季——气温偏高
湘教版地理教学课件(七年级上册)-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I
![湘教版地理教学课件(七年级上册)-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I](https://img.taocdn.com/s3/m/8ca3ca56e45c3b3567ec8bed.png)
7月
渤海
青岛
黄海
学以致用:青岛为什么有“秋老虎” 之说?
2015年新疆乌鲁木齐气温曲线图
学以致用:青岛为什么有“秋老虎” 之说?
2015年青岛气温曲线图
因为青岛沿海,受海洋影响,夏季增温较慢。当陆地7月达到 最高气温时,海洋还在增温中,于8月气温达到最高。
海陆的降水差异
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
C
新 疆
北渤 京海
6.图中虚线是哪一条回归线?
10℃
20℃
北回归线
7. 非洲撒哈拉西海岸 降水少。这是为什么呢?
这些地区虽然靠近海洋, 但当地的盛行风是从大陆吹向 海洋,海洋水汽很少进入陆地, 降水少。
8.图6中,A、B、C、D四处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B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米
C
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甲图直射,乙图斜射,同时在阳光照射30 分钟。两个温度计的显示的温度会一样吗?为 什么?
3. 不一样。 甲图:阳光直射,获
得热量多,温度高 乙图:阳光斜射,获 得的热量少,温度低。
甲
乙
【小结】不同纬度,太阳高度、太阳辐射和气温 的关系
线太 阳 光
由于地球是个球体,太阳高度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 区递减,使太阳辐射强度也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 ,从而导致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逐渐降低,使地球两头冷 ,中间热。
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1.读右图,如果地球是一 个平面,A、B、C三地的 太阳高度会有不同吗?
大
气
层
A
B C
A、B、C三地的太阳高度是相同的。
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2.读右图,A、B两处中 哪一处的太阳高度大? A 哪一处单位面积获得的 A 太阳光热多?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第三节 影响气候主要因素(共44张PPT)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第三节 影响气候主要因素(共4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f1a0f6ec77da26924c5b0aa.png)
由于地球是个不规则的_球__体__,各地获得的 __太__阳__辐__射___不同。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黑夜
白昼
晨昏线:晨线---黑夜向白天过渡;昏线—白天向黑夜过渡。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地球的自转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
2、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一天
;
3、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 逆时针方向; 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成 顺时针 方向;
二.地球的运动 与气候 2、地球的公转
①地球公转时是直着身子,还是斜着身子转? 地球公转时斜着身子转。 ②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是多少? 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是66.50。
二分二至日
学习注意点:
1、节气名称:二分 二至? 2、日期/时间 3、直射纬线 4、昼夜情况描述 5、如何判断
由于地球是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使得太阳有时直射南半球,有时直 射北半球,有时直射赤道。总的来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移动。
4、地球自转产生 昼夜交替现、象太。阳东升西落、时差
地球自转
概念
旋转中心 方向 周期
产生的现象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 地轴
自西向东 一天 产生昼夜更替、时差等
探究:如何在自转的侧视图、俯视图中分清方向,画出自转自转方向。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1、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对气候的影响:产生_昼__夜__交__替__现象,影响 一个地方太阳辐射的强度,导致天气的变化。
第1课时 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地球的自传对气候的影响 地球的公转对气候的影响
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简称太阳高度)。 太阳光线垂直(90°)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 辐射最强;太阳斜射的地方,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弱。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黑夜
白昼
晨昏线:晨线---黑夜向白天过渡;昏线—白天向黑夜过渡。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地球的自转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
2、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一天
;
3、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 逆时针方向; 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成 顺时针 方向;
二.地球的运动 与气候 2、地球的公转
①地球公转时是直着身子,还是斜着身子转? 地球公转时斜着身子转。 ②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是多少? 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是66.50。
二分二至日
学习注意点:
1、节气名称:二分 二至? 2、日期/时间 3、直射纬线 4、昼夜情况描述 5、如何判断
由于地球是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使得太阳有时直射南半球,有时直 射北半球,有时直射赤道。总的来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移动。
4、地球自转产生 昼夜交替现、象太。阳东升西落、时差
地球自转
概念
旋转中心 方向 周期
产生的现象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 地轴
自西向东 一天 产生昼夜更替、时差等
探究:如何在自转的侧视图、俯视图中分清方向,画出自转自转方向。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1、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对气候的影响:产生_昼__夜__交__替__现象,影响 一个地方太阳辐射的强度,导致天气的变化。
第1课时 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地球的自传对气候的影响 地球的公转对气候的影响
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简称太阳高度)。 太阳光线垂直(90°)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 辐射最强;太阳斜射的地方,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弱。
5.3 影响气候的因素(课件42张)-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ppt
![5.3 影响气候的因素(课件42张)-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ppt](https://img.taocdn.com/s3/m/ca0db03e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2f.png)
在人口密度大、工业集中的城市,中心城区的气温往往比 郊区高风速比郊区小,上升气流显著,雾和低云增多,形成城 市热岛效应。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因素
近几十年来,人类在生产、生 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 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 涝等灾害频繁。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因素
排放出的氯氟化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 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的健康。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因素 二、海陆分布与气候
热 带 雨 林
热 带 草 原
热
热
带
带
沙
季
漠
雨
林
观察以上图片,请你说出这些景观有什么差异?想一想,为什么会 有这些差异?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因素
探究海陆温度变化的差异
实验材料及工具:
室内
清水,干沙土,型号相同的烧杯2个,温度计2支。
实验步骤:
第一步:一个烧杯盛入3/4杯水,另一个烧杯放入同质量的干沙土,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因素
教材P99活动
如图5-26,某一山地,山麓B处与山顶A处的相 对高度为5000米。如果B处的气温为20℃,那 么A处的气温大约是多少? 20-(5000÷1000)×6=-10℃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因素
分析下表各种气候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填写表格。
气候现象 天津的年降水量比乌鲁木齐多 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充沛,而东侧降水稀少
无太阳直射
有极昼极夜 现象
终年寒冷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因素 在地球上的五带中,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哪一个温度带?欧洲大部分地 区位于哪一个温度带?在七大洲中,绝大部分位于南寒带的是哪一个洲?
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欧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 绝大部分位于南寒带的是南极洲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因素
近几十年来,人类在生产、生 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 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 涝等灾害频繁。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因素
排放出的氯氟化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 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的健康。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因素 二、海陆分布与气候
热 带 雨 林
热 带 草 原
热
热
带
带
沙
季
漠
雨
林
观察以上图片,请你说出这些景观有什么差异?想一想,为什么会 有这些差异?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因素
探究海陆温度变化的差异
实验材料及工具:
室内
清水,干沙土,型号相同的烧杯2个,温度计2支。
实验步骤:
第一步:一个烧杯盛入3/4杯水,另一个烧杯放入同质量的干沙土,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因素
教材P99活动
如图5-26,某一山地,山麓B处与山顶A处的相 对高度为5000米。如果B处的气温为20℃,那 么A处的气温大约是多少? 20-(5000÷1000)×6=-10℃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因素
分析下表各种气候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填写表格。
气候现象 天津的年降水量比乌鲁木齐多 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充沛,而东侧降水稀少
无太阳直射
有极昼极夜 现象
终年寒冷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因素 在地球上的五带中,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哪一个温度带?欧洲大部分地 区位于哪一个温度带?在七大洲中,绝大部分位于南寒带的是哪一个洲?
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欧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 绝大部分位于南寒带的是南极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公转对气候的影响: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 (赤道地区除外);使中纬度地区产生了明显 的四季更替。各地获得的太阳热量不同,形 成五带。
三.海陆分布与气候
讨论: 夏季,吐鲁番与秦皇岛比较,哪里气温 高?哪里气温低?
冬季,吐鲁番与秦皇岛比较,哪里气温 高?哪里气温低?
为什么?
性质
海陆性质差异
陆地
海洋
2我们居住的宣城市5月1日、10月1日的昼夜长短情况分别 是__昼__长__夜__短___、__昼__短__夜__长___。 3 __赤___道___地区昼夜平分。
北纬900
五 北纬66.50 带北纬23.50
北寒带
北极圈
北温带
北回归线
的
00
划南纬23.50
分
热带
赤道
南回归线
南温带
南纬66.50
气温 答案:
降水
我国江西庐山为什 么是夏季避暑胜地?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 C 地形因素 D 洋流因素
我国黑龙江省北部为什么 冬季漫长、多冰雪;海南岛南 部则终年如夏、降水较多?
✓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地形因素 D 洋流因素
英国伦敦位于50°N以北,冬季 海港不结冰;而俄罗斯的符拉迪沃 斯托克,位于40N°以北,冬季海 港却全封冻了。这是什么原因?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 ;
2、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一年 ; 3、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 66.50 4、地球的公转产生了 季节变化 现象;
的交角。
观察比较
1. 地球的运动状态有何不同? 2.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变化有何不同? 3. 你认为何种运动状态可以代表地球的真实状态?
B
A
由于地球是斜着身子绕日公转,使得太阳有时直射 南半球,有时直射北半球,有时直射赤道。
D.冬至:12 月 22 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23.50S)。
观察与思考:各地昼夜长短相等吗?
66.5°N
北极圈
66.5°S
南极圈
太阳直射点 赤道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日期 3月21日、9月23日 6月22日
昼夜长短 全球
昼夜平分
北半球 昼长夜短
12月22日
北半球 昼短夜长
A.春分:3月21日,太阳直射在赤道 , 北半球昼夜 等长或平分 ;
终年炎热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夏至日 B 6月22日
春分日 A 3月21日
冬至日 12月22日
D 秋分日 C 9月23日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概念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绕转的中心 地轴
太阳
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周期
24小时
一年
产生的现象 产生昼夜交替、时差 季节变化、五带
南极 圈
南寒带
南纬900
天文特征
900N
有极昼极夜现象
66.50N
既无太阳直射
又无极昼极夜
北寒带
北极 圈
北温带
现象
北回 归线
23.50N
有太阳直 射现象
00
赤道
热带
23.50S 南 回 归 线
既无太阳直射 又无极昼极夜
现象 66.50S 南极 圈
有极昼极夜现象
南温带 南寒带
900S
气候特征
终年严寒 四季分明
海洋 8月 2月
海洋最高气温月和最低气温月比陆 地出现得迟。
四.地形地势与气候
地形与气候
山地与附近平原气温日较差比较(˚C)
地点 1月 4月 7月 10月 年平均
泰山 5.9 济南 9.0
思考
6.5
5.8 6.5 6.2
10.8 10.4 9.9 10.0 ●泰山
为什么泰山年平均气温比济南低?
济南●
A处
探索规律
小结
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 最大 ,太阳 辐射 最强 ,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 增高,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 降低 。
小结 由于地球是个不规则的_球__体__,纬度不 同地区获得的__太__阳__辐__射___不同。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黑夜
白昼
1、地球的自转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 ; 2、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一天(24小时) ; 3、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 逆时针 方向;
B.夏至:6月22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 (23.50N) ,北半球昼 长 夜 短 ;
C.秋分:9月23日,太阳直射在赤道, 北半球昼夜 等长或平分 ;
D.冬至:12月22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 (23.50S) ,北半球昼 短 夜长 。
1北极圈内全部出现极昼现象的这一天是___6月__2_2日。
思考? A风山为B地地坡脉什地坡降,的么处向水而背A安与风B少地地第气坡?降地斯。候水处山多安脉,第的斯迎
总结
同纬度地区比较,海拔越高,气温 越低。海拔越低,气温越高。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海拔每增加100米,气温降低0.6ºC 已知A地(山顶)与B地(山麓)的 垂直高差是5000米,B地的气温为20ºC 请问?A地的气温应该是多少摄氏度?
气候现象
主要因素
天津的年降水量比乌鲁木齐多 海陆因素
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 的地方 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充沛, 而东侧降水稀少 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极大 陆终年冰雪覆盖
地形因素 地形因素 纬度因素
五.人类活动与气候
讨论;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良恶性影响有哪些?
B 郊A区
市区
郊A区 B
反映各地气候特点的 气候要素是 和 。
方向 转动一周所需的时间
自西向东 24小时(一天)
产生的现象
产生昼夜更替、时差
2 地球 公转
①地球公转时是直着身子,还是斜着身子转?
地球公转时斜着身子转。
②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是多少?
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是66.50。
黄赤交角
观察与思考
地球公转的轨道近似什么形状?方向怎样?周期呢?
地球的公转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是重点又是难点
课程标准(考纲要点)
一、说出影响气候的纬度因素、海陆因 素和地形因素。
二、说明不同地区气候的差异及主要影 响因素。
三、结合实例说明气候对人类生存、生 活的影响。
气候的基本要素
气温 降水
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三.海陆分布与气候 四.地形地势与气候 五.人类活动与气候
返回
观察与发现
3月21日 春分
a
b 6月22日
夏至
900N
B AC
D
c
9月23日 秋分
23.5°N 北回归线
00
23.5°S 南回归线
d
12月22日 冬至
900S
①太阳直射点是在什么范围之间移动? (23.5°N——23.5°S:南北回归线之间)
A.春分: 3 月 21 日,太阳直射在 赤道(00) ; B.夏至:6 月 22 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23.50N); C.秋分: 9 月 23 日,太阳直射在 赤道(00);
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成 顺时针 方向; 4、地球自转产生 昼夜交替 现象。
面对赤道看地球自转方向 赤道00
面对北极看地 球自转方向
面对南极看地 球自转方向
小结:南顺北逆
一、读图填充
转动地球仪,用箭头分别在下列各图中标出地球 自转方向,并填空: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地球自转
概念
旋转中心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 地轴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 C 地形因素 D 洋流因素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降水多, 西部内陆地区降水少,影响降 水多少的因素是?
✓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地形因素 D 洋流因素
你看到了什么?
假如这是一束阳光,哪里更热?
更热
斜射
直射
何处得到太阳光热最多?何
D 光
E
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简称太阳高度)。
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 太阳辐射最强; 太阳斜射的地方,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弱。
思考:在等量的 太阳辐射下,A、 B两处太阳高度 角哪个大?哪处 获得热量多?
受热快 散热快 受热慢 散热慢
影 夏季 升温快,气温高 升温慢,气温偏低 响 冬季 降温快,气温低 降温慢,气温偏高
总结 纬度相同的地方
夏季 冬季
陆地 高 低
海洋 低 高
靠近海洋的地方温差小,受海洋的 影响,升温慢、降温慢;远离海洋 的地方,受海洋影响小,升温快, 降温快。
总结
中纬度地区 陆地 最高气温月 7月 最低气温月 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