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高校为地方服务途径
论地方公立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
论地方公立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地方公立高校作为地方教育系统的一部分,除了教学科研之外,还承担着一定的社会服务职能。
这些社会服务职能包括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方文化建设、服务地方社会管理、服务地方民生保障等方面。
地方公立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能够有效地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地方文化软实力、提高地方人民的生活水平,对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方公立高校作为科研机构,具有较强的科研和技术人才优势,能够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支撑。
高校可以结合地方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需求,开展相关的科研项目和技术服务,为地方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服务。
通过合作研究、成果转化、技术培训等方式,帮助地方企业提升技术水平,提高产业竞争力,推动地方经济的升级和转型。
高校还能够通过文化建设来弘扬地方文化和传统文化,增强地方文化软实力。
地方公立高校可以开展各类文化传承和传播活动,组织地方特色文化节目和展览,举办地方历史文化讲座和研讨会等,激发和培养地方学生对地方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传统。
高校还可以通过开设地方文化相关课程和专业培养人才,为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地方公立高校还承担着服务地方社会管理的职能。
高校可以参与地方社会治理体系的建设,开展公共管理和社会治理相关研究,提出符合地方实际的治理方案和措施。
高校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地方公立高校还可通过提供各类服务来满足地方民生保障的需要。
高校可以开展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为地方居民提供健康、心理、法律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高校还可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困难群众提供帮助和带来温暖。
地方综合性大学服务地方的意义与途径——以南通大学为例
盾, 存在地 方产业 发展 实际 、 社会发 展特点 与学校传 统 办学模 式不协 调 的矛盾等 等 。如 何解决 这些 问题
与矛盾 , 如何立 足发展 , 以人 为本 、 筹协调 , 统 去实现 地方综 合性 大学 的跨越发 展 、和谐 发展和协 调发展
养观 , 保持不 断创 新的办学 思路 。我们 应该认识 到 ,
、
地方 综合性 大学必 须 以服 务地方 为使命
1 务地方是 地 方综合 性 大学科 学发展 的重要 . 服
环 节
高等教 育大众化 的时代 背景 下 ,地 方综合性 大 学作 为高等 教育重要 部分 ,面临着 高等 教育格局 的
21 0 0年 3月
南通 大 学 学 报 ( 育 科 学版 ) 教
J un l f a tn nv ri E u ainS i c sE i n o ra o no gU i sy(d ct ce e dt ) N e t o n i o
Ma . 0 r 1 2 0 Vo . 6 No 1 1 , . 2
般 都存在 师资短 缺 、 生 比例 失调 、 师 学科发 展不平
衡 的问题 ,存在学 生实践 能力 与社 会需 求之 间的矛
收 稿 日期 :O 9 1 — 0 2 0— 2 3
作 者 简 介 : 久富 ( 9 5 ) 男 , 万 16 一 , 江苏 如皋 人 , 通 大学 文学 院 教 授 , 通 大学 服 务 地 方 办公 室 副 主 任 , 士 。 南 南 博
真 正把 服务 地方 作为 提 升科学 研究 层次 的落脚 点 。
4服 务 地 方 是 地 方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 迫 切 需 求 .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途径
2 12 ) 70 1
[ 章 编 号 ] 10 文 0 9—12 (0 0 0 一 07— 1 12 2 1 ) l 0 8 0
为地 方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服 务 , 现 代 大 学 的 重 要 职 能 之 是
第
,
岱 宗 学 刊
Vo _ 4 N0. l l 1
Ma. r 2 0 0l
J 0URNAL 0F DAI 0NG Z
地 方 高校 服 务 地 方 经 济 与社 会 发 展 的途径
李 晓
( 山学院 生物科学与技 术 系, 泰 山东 泰安
二、 更新人 才培 养模式 和培 养方 法
首 先 , 新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和 培 养 方 法 , 力 培 养 高 素 更 努 质 、 应 地 方 经 济 建 设 和 社 会 发 展 的 应 用 型 高 级 专 门 人 适 才 。其 次 , 调 教 育 结 构 与 经 济 结 构 的 关 系 , 现 学 科 调 协 实 整与专业重构 。充 分研 究 和抓 住 市场 , 面向 市场 需求 办 学 、 向社会需求办学 。要依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目标和 面 产业结构调整 的实 际情况 , 时 改造 现有 传 统学 科 和专 及 业 , 新 现 有 的人 才 培 养 模 式 、 次 及 类 型 结 构 。关 注 和 更 层 研究地方经济发展 , 面向地方经济发展需要 。
三、 重视 实践教 学环 节
积极推动实践教学体 系 的创新建 设 。根据 人才 培养 目标 定 位 , 以实 践 教 学 为 基 础 , 专 业 实 训 实 习 为 主 线 , 以 以 学生社会实践 、 技能训 练和课 外科技 文化 活动等 为补充 , 努力构建具有学科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 , 力促 进学 着 生 实 践 应 用 能 力 的 提 升 。一 是 加 大 实 践 教 学 改 革 力 度 , 创
论地方公立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
论地方公立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地方公立高校是地方政府直接管理的高等教育机构。
作为地方政府的一部分,地方公立高校不仅承担着培养人才的使命,还应当承担着为地方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职责。
地方公立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是指其在教育教学以外,为地方社会提供各种类型的服务活动。
这些服务活动包括了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技术转移、社区服务等一系列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本文将就地方公立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进行详细的探讨。
地方公立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术研究,地方公立高校应当在学术研究领域发挥引领作用。
通过开展科学研究,促进科技创新,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智力支持。
高校作为科研机构,有着丰富的学术资源和人才优势,可以利用这些资源积极投入到地方的学术研究中,为解决当地的科技难题提供思路和解决方案。
高校还可以组织各种学术活动,邀请国内外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促进当地学术研究的发展。
人才培养,地方公立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渠道,其社会服务职能也体现在了人才的培养上。
高校的教学机构和师资力量都非常雄厚,可以通过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出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各类人才。
高校还可以开设各种职业技能培训班,为社会各层次的人才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进一步提高当地的人才储备和整体素质。
科技创新,地方公立高校还可以通过科技创新来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高校可以依托自身的科研优势,为地方企业和政府提供科技咨询和技术支持。
通过产学研合作,将高校的科技研究成果转化为具体的产品和技术,从而促进当地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高校还可以与政府和企业合作开展科技项目,共同攻克关键技术难题,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社区服务,地方公立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还包括了社区服务。
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参与到地方社区建设和社会管理中。
浅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的有效途径——以贺州学院为例
随着经济社会 的发展 ,我 国高等教育越来越 呈现 出区域化 的发展趋势 ,高等教 育与地方经济社会 的关 系越来越 紧密 。贺州学 院是在 梧州师范高等专科 学校 基础上升格建立 的广西 一所新建地方本科 院校 ,贺州 学 院建立5 年多来 ,在之前 6 多年发展积 累的基 础上 , 0 加强学校 发展建设 , 不断推进改革创新 , 学校得 到 了长 足发展 。目前 , 学校 占地面积7 1 , 8 亩 校舍 面积2 万平方 2 米 ,教学仪 器设 备总值4 0 多万元 ,图书资料 7 多万 00 O 册 。在职教职员工80 8 多人 , 中教授5人 ( 其 5 含聘任 )副 、 教授 13 , 2 人 博士2 人 ( 5 含在 读 )硕 士 11 , 、 8 人 有外籍 教 师5 。设有 1 系1 1 人 0 部 中心 , 开办本 、 专科 专业 5 个( 9 含 方 向) 。目前有全 日制在校生 133 , 0 1人 留学生 1人。学 8 校先后被评 为“ 国家级语 言文字规范化示 范学校” “ 、全 国高校节 能管理 先进院校” 自治 区级 “ 色大学” “ , 绿 、安 全文 明校 园”“ 明单位” “ 明卫生学校” 。 、文 、文 等 作为一 所新建地 方本科 院校 , 面对新形势下 的压力 和挑战 , 贺 州学 院找准 自己的位置 ,始终把贺州作 为 自己的主 战 场 和用武之地 。 坚持立足贺州 , 以办贺州人民需要 的大 学、 办贺州人 民满 意的大学为 己任 , 积极探 索服务地方 的有效途径 , 在服务地方 中走 出了 自己一片天地 。 面 向地 方培养应 用型人才 , 为地 方社 会经济文 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贺州学 院根据 贺州经济 社会文 化发展 实 际需 要 , 调 整了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方案 ,努力 为贺州各行业 培养急用 、 好用 的人才 。 重点推进 了工学 、 经济学 、 文学
论地方公立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
论地方公立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地方公立高校作为服务地方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社会服务职能。
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和教育改革的挑战,地方公立高校不仅仅是教育机构,更是社会服务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就地方公立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展开探讨,从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地方公立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地方公立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体现在其教育功能上。
地方公立高校作为教育机构,其最基本的社会服务职能就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高校应当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紧密联系产业和经济发展,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与此高校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服务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培养的人才真正服务于社会,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地方公立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还体现在科研科技创新方面。
地方公立高校作为科研机构,在科技创新领域为地方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高校承担着科研任务,开展科学研究,推动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和科学素质。
地方公立高校的科研成果不仅可以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还可以解决地方社会的实际问题,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地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地方公立高校的科研职能是地方社会服务的重要一环,也是其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
地方公立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还表现在其社会服务方面。
地方公立高校应当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满足地方社会需求,促进地方社会的发展。
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地方社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高校还可以与地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开展合作,共同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地方社会提供各种服务。
通过这些社会服务活动,高校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增强地方社会的发展活力,为地方社会的繁荣做出贡献。
论地方公立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
论地方公立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地方公立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服务职能。
地方公立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人才培养地方公立高校通过开展各类培训班、继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形式,为社会提供各类专业技能人才。
高校可以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同成立职业培训学院或技术学院,培养适应当地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工人。
高校还可以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开设专业职称培训班,帮助员工提升专业素质。
二、科研服务地方公立高校作为科研机构,具备丰富的科研力量和技术资源。
高校可以积极开展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技术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支持。
高校可以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技术咨询和技术支持,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科研成果。
高校还可以开展技术合作与转让,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结合。
三、社会实践与实习地方公立高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社会实践和实习机会,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社会经验积累。
高校可以与当地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合作,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现实和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高校还可以与企事业单位合作,为在校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四、文化传承与推广地方公立高校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推广现代文化。
高校可以举办文化艺术节、学术讲座、文化论坛等活动,邀请知名学者、艺术家等人士来校演讲和交流,丰富师生的文化生活。
高校还可以开设人文科学课程、艺术类课程等,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艺术素养。
五、社会公益活动地方公立高校可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承担社会责任,回报社会。
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残疾人等,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
高校还可以联合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开展扶贫攻坚、环保行动等公益活动,推动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路径优化探究
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路径优化探究社会服务是我国高校四大职能之一。
文章在现有的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研究基础上,以高校社会服务概念为理论基础,根据社会需求,从政企校三个方面优化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路径,提出合理配置政企校资源,调整高校社会服务战略,使其更具有客观性、精准性、发展性。
标签:高校社会服务路径优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是我国新时期高等院校的四大职能。
地方高校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着力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作为现代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是满足社会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具体体现。
一、问题的提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
”通常而言,“广义的高校社会服务职能是高等学校从国家设学目标和自身定位出发,根据自身所具备的能力、特色和资源,在办学实践中主动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
狭义的高校社会服务职能是指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并列,并借助于它们直接为社会具体需求服务的职能”。
本文研究侧重于狭义的社会服务职能。
目前,我国地方高校对社会服务职能的认知有所提高,能主动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调整服务战略,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事实上,了解社会对高校服务的需求,根据需求调整高校社会服务战略,建立健全高校社会服务机制,是优化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必经之路。
二、高校社会服务职能路径研究现状通过对参考文献的归纳总结,有关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路径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在理论层面,从社会需求和高校发展等方面了解构建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路径的现实意义。
段雪辉阐述了地方高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
黄刚提出高校不但要关心社会发展、解决社会发展难题,而且要引领社会发展潮流。
董莉荣觉得地方高校服务社会不仅有利于实现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提高地方高校的社会认可度,而且有利于提高地方社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论地方公立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
论地方公立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地方公立高校作为地方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教学科研之外,还承担着一项重要的社会服务职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地方公立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本文将围绕地方公立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展开论述,探讨其在社会服务领域中的作用与意义。
地方公立高校作为地方教育资源的集中地,其社会服务职能主要包括教学科研服务、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方面。
作为教学科研的主要场所,地方公立高校在提供教学服务的也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地方公立高校还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要责任,通过教学实践和实习实训等方式,为地方培养输送各类专业人才。
地方公立高校还开展各类社会服务项目,如技术咨询、科技成果转化、人才交流等,助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地方公立高校还不断丰富和发展校园文化,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传统,丰富地方文化生活,促进地方社会和谐稳定。
地方公立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地方公立高校通过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可以更好地与地方经济社会融合,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为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地方公立高校通过社会服务活动,可以为地方社会培养输送各类专业人才,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实现人才与地方经济社会的精准对接。
地方公立高校通过丰富校园文化和传承地方文化,可以为地方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推动地方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地方公立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由于一些地方公立高校在办学条件、教学资源和科研水平等方面与国内一流高校仍存在一定差距,其对地方社会服务质量和水平的影响有所限制。
地方公立高校在开展社会服务活动时,也面临着一些难题,如融资难、人才引进难等,使得其社会服务活动受到一定的制约。
地方公立高校在开展社会服务活动方面,也需要更多地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地方高校社会服务事业的深入发展。
为了更好地发挥地方公立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和推进。
浅谈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举措——以厦门理工学院为例
浅谈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举措——以厦门理工学院为例作者:唐红波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2期唐红波(厦门理工学院,福建厦门361024)摘要: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国家和各地方政府迫切需要高校在推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积极作用。
高校只有凝聚共识,主动对接地方产业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开展应用型科研,搭建合作平台,建立政产学研多方联动机制,才能真正实现在增强服务地方能力的同时提升办学实力。
关键词:亲近产业;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200-02作者简介:唐红波(1982-),男,湖南邵阳人,硕士,助理研究员,厦门理工学院校办秘书,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媒介传播。
自19世纪以来,美国“威斯康星思想”及其成功经验成为世界各地高校学习模仿的对象。
在我国,尽管许多高校决策层认识到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之间存在着互动共生关系,但从实施层面来看,高校服务社会还存在一系列突出的问题,诸如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程度不高、服务意识不强、政产学研沟通不畅、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等。
[1]厦门理工学院始终将亲近产业,服务地方作为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主动呼应国家和地方重大发展战略,对内凝聚共识,优化结构布局;对外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和闽台教育合作,不断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学校首先从解决教师思想认识问题入手,把“以生为本,服务产业”作为核心办学理念,从决策层、管理层到每位教师,切实把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看成是关注学校存亡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提出“以服务求支持,在贡献中发展”,主动呼应国家和地方重大发展战略,对内凝聚共识,优化结构布局;对外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和闽台教育合作,不断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一、对接产业优化结构布局,提高育人质量高校开展以知识传播与创造为核心的活动需要以区域经济社会为落脚点,因为区域经济社会可以为高校的知识活动提供方便和现实的舞台。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方式研究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方式研究地方高校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参与者,其服务地方经济的方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高校作为科研、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力量,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本文将围绕地方高校如何服务地方经济,探讨其方式与路径,为进一步推动高校与地方经济的深度融合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一、加强与地方产业融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地方高校作为科研与人才培养机构,积累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和高层次人才。
如何将这些资源与地方产业融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高校可以通过与地方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加速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过程。
还可以通过引进企业技术需求,开展产学研合作,将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具体的生产力,从而促进地方产业的发展。
二、加强技术创新服务,助推地方产业升级地方高校在科研实力方面往往拥有着丰富的资源和优势,可以为地方产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高校可以通过设立科技服务机构或技术转移中心,将科研成果向地方企业输出,为其解决生产和技术难题,助推产业技术升级。
高校可以通过组织技术咨询、人才培训等形式,传授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地方企业的竞争力。
三、加强人才培养,注入地方经济发展活力地方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培养了大批技术和管理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了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
高校可以通过与地方企业合作办学、开展产学研结合项目等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地方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
高校还可以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四、加强社会服务,推动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除了科研成果转化、技术创新服务和人才培养外,地方高校还可以通过加强社会服务,推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可以积极参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政策研究,为地方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和政策建议。
还可以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为地方提供科技咨询和技术支持,推动地方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于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服务作用
关于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服务作用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高等教育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地方高校也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在高校与地方经济之间搭建了桥梁。
因此,本文将围绕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服务作用,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标题1. 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关系2. 地方高校积极促进科技创新,推动地方产业升级3. 地方高校扶持本地区中小微企业,缓解就业压力4. 地方高校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5. 地方高校与社会各界合作提高地方综合发展水平三、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关系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这有利于使地方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发展。
地方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地方,人才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地方高校通过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机制,扩大人才培养规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储备。
同时,地方高校在人才引进、科技创新、产业服务、产学研合作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地方经济发展也为地方高校提供了广阔的思想和技术创新空间。
地方高校在发挥服务经济的作用的同时,也积极促进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并不断拓展办学层次和领域,着力推动学科优势和特色优势转化为经济竞争优势。
地方高校还能依托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条件,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地方经济发展发掘更多的优秀人才。
四、地方高校积极促进科技创新,推动地方产业升级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地方高校不断探索科学技术创新,提升科技技术水平。
地方高校能从基础科学研究到应用技术研发,进一步深入应用实践中,不断促进产业创新,推动地方产业升级。
地方高校在科技创新方面具备较强的科研力量、前沿技术和研究平台,主要表现在学科方向、科技团队、创新中心等方面的建设。
地方高校积极发挥科学技术人员的职能作用,打破学科领域的界限,加强跨学科研究。
论地方公立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
论地方公立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地方公立高校是地方政府举办的高等教育机构,其社会服务职能是指以自身在地方经济、社会、文化中的资源和专业优势为依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职能。
地方公立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既是地方高校的社会责任所在,也是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产业、社会各方面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文着重探讨地方公立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实施的意义、影响因素以及发展路径。
地方公立高校作为地方政府举办的高等教育机构,其目标不仅仅是培养人才,更重要的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地方公立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1、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地方公立高校拥有丰富的师资力量和科研资源,可以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地方公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社会的深度融合,有助于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引导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促进地方经济产业的优化升级。
3、提升地方公立高校的影响力和社会声誉通过积极履行社会服务职能,地方公立高校可以提升自身在地方社会中的影响力和社会声誉,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和学生,增加社会支持和资源投入。
4、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地方公立高校通过与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深度合作,可以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使高校在竞争激烈的教育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影响地方公立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实施的因素地方公立高校要实施社会服务职能,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包括政策、资源、人才等方面的因素。
1、政策导向因素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导向对地方公立高校实施社会服务职能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政府对高校的社会服务进行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支持,是实施社会服务职能的前提和保障。
2、资源优势因素地方公立高校的资源优势主要包括师资力量、科研设施、实验室、图书馆等硬件设施。
资源的充分利用是高校实施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条件。
地方高校拓展服务地方经济 社会发展途径的实证分析——以南通大学为例
紧密结合 的组织 架构 与合作体 系,加 强统筹 协调 ,拓展服 务地方 的途径和 内容 ,融入 区域创新体 系,在开
放 交流 中寻 求 可持 续 发展 的 资 源 支持 。 关键 词 : 地 方 高校 ; 服 务地 方 ; 拓展 ; 途 径
从 近 代 大学 在 欧 洲诞 生 至 今 ,
级 城 市 地 区 ,经 费 的 支 撑 主 要 来 源
扩 展 到 人 才 培 养 、科 学 研 究 、服 务 于 所 在 地 的地 方 政 府 财 政 拨 款 或者 社 会 三 大 功 能 ,这 是 经 济 社 会 不 断 地 方 民 间 资 本 ,招 生 的 生 源 主 要 来 发 展 的必 然 结 果 ,是 和 高 等 教 育 所 源 于 本 地 区 , 大 多 数 学 生 毕 业 后 也
面 的资 源 优 势 ,建 立 与 社 会 紧 密 结 新 、 引 领 地 方 文 明建 设 始 终 是 学 校
6 2 l 十 固 耕 技意 章 2 0 1 3 . 1 0
r 理论探讨 T h e o  ̄ t i c a l D i s c u s s i o n I
发 展 的 重 要 目标 ; 不 断提 升 为 地 方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服 务 的 能 力 ,应 成 为 学 校 的 自觉 行 动 。只有 牢 固树 立 “ 工 作 联 动 、 资 源 共 享 、优 势 互 补 、 共 同 发 展 ” 的 服 务 理 念 , 把 服 务 地 方 发 展 与 推 动 自身 发 展 有 机 结 合 起 来 , 才 能 把 服务 地 方 的途 径 不 断拓 展 ,
制 。地 方 高 校 大 多 处于 地 方 省 ( 市)
合 的 组 织 架 构 与 合 作 体 系 ,拓 展 服 务地 方 的 途 径 ,融 入 区 域 创 新 体 系 , 在 开 放 交 流 中 寻 求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资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探索
目前 , 我国一些地方高等学校出现 办学理念错位 , 思路不 清。 办学方向 、 位 、 定 功能 不明确 等现 象 , 目争办 “ 合性 、 盲 综 研究型 ” 学。这是一 种不顾 学校 的实际 , 目攀 高求全 。 大 盲 扩 招求大 , 新一轮行 政导 向的学 术 “ 跃进 ” 学科建 设和 学 搞 大 , 术发展不按照学术 自身 的逻辑渐进 地积 累发 展 , 学改革 不 教 注重办学特色和办学质量。不同层次的高校人 才培养 的目标 没有太大的差异 , 乏特 色, 缺 办学 类型趋 同化 , 缺乏层 次性和 多样性 , 干校一面 , 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 目标已经不能适 应当 地经济发展的要求 , 重点大学和普通大学培养的人才雷同 。 就 业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这是我国地方高等教 育必须下大 力 气认 真解决的问题。 ( ) 二 融入地 方经 济社 会 并为其提 供前 瞻性研 究和 有效 服务 的能力有待提 高 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 的历史来看 , 一所 高校办得 是否成
样 化 发 展 的 必然 结 果 。
功, 主要看 其是否真正融 入社会并 为经济社会 发展提供 有效 服务 。地方高校是依 托地方经 济社会发 展而产生 的 , 所 当 理 然应成为服务地方经 济社会发展 的主力军和驱动器。从国外 来看 , 高等教育 的地方化 是一种 国际性趋 势。美国高等 教育 从1 9世纪的州立大学发展 到 2 0世纪 的社区 学院 , 的就是 走 地方化道路 。l 正如 美国 著名高 等教 育家 、 原威 斯康 星大 学 校长范海斯所指 出 的那样 : 教学 、 研 、 “ 科 服务都 是 大学 的主 要职能。更为重要的是 , 作为一所 州立大学 , 他必须考虑每一 项社会 职能 的实际价 值。换句话说 , 的教学 、 它 科研 、 务都 服 应当考 虑到 州的实际 需要。大学 为社 会服 务,1立大学要 为 JI J 、 州的经 济社会发展服务” 甚至“ , 服务 应该 成为大学 的唯 一理 想 。 2从西方发达 国家 和战后新 兴工业化 国家发 展的实践 ”【 来看 , 高等教育融人地方 经济社会 发展并 为其提供 前瞻性研 究和有效服务既是地方经 济社 会发展 的客观 要求 , 也是推动 地方高等教 育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 。 但长期以来 , 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 我国地方高校 没有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学校 的办 学理 念 , 学校 没 有办学 自主权 , 学校在专业设置与调整 、 教学计划的制定与修 订、 课程结构与 教学 内容 的确定 , 括从 知识 的量 到知 识 的 包 质、 从知识活动的设计安排到知识成果 的评价等 , 都是根据教 育主管部门的统一要求来进行 。改革开放 以后 , 些方面 尽 这
探索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路径
探索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路径目录一、内容概要 (2)二、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3)三、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与挑战 (4)四、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探索 (5)4.1 建立与区域发展的对接机制 (7)4.2 加强产学研合作与协同创新 (8)4.3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区域需求 (9)4.4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以支撑区域产业发展 (9)4.5 加强社会服务与文化建设 (11)五、案例分析 (12)5.1 地方高校与区域产业合作的案例 (13)5.2 地方高校参与区域科技创新的案例 (15)5.3 地方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践案例 (16)六、优化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路径的建议 (17)6.1 强化政策引导与激励机制建设 (19)6.2 提升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 (20)6.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引进 (20)6.4 完善合作平台和机制建设 (22)七、结论与展望 (22)一、内容概要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地方高校作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角色与定位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探讨地方高校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明确服务理念、优化服务机制、创新服务模式,实现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
文章首先分析了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与意义,指出在当前形势下,地方高校必须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
文章从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路径。
在人才培养方面,地方高校应注重培养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在科技创新方面,应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地方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动力;在社会服务方面,应主动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在文化传承方面,应弘扬地方特色文化,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
文章强调地方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不断优化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实现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论地方公立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
论地方公立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地方公立高校作为地方大学,除了承担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外,还肩负着承担社会服务职能的使命。
地方公立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更是为了回馈社会、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地方公立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分析其特点和重要意义。
地方公立高校在社会服务职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地方公立高校位于城市或者乡村,与当地社会密切相关,其办学目标就是培养服务当地需要的人才,因此具有天然的地方服务属性。
地方公立高校凭借自身的师资力量、科研实力和教学资源,可以为社会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如技术咨询、科研成果转化、创新创业培训等。
通过这些社会服务,地方公立高校可以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地方公立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地方公立高校通过服务地方企业和政府,对当地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高校可以与当地企业、政府合作开展科技研究、技术转移和创新培训,帮助提升当地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高校还可以为地方政府提供政策咨询、智力支持和人才培养等服务,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
通过这些服务,地方公立高校可以增强与地方经济的互动与融合,推动地方经济的升级和转型。
地方公立高校在服务社会民生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方公立高校依托自身的教育和科研资源,可以为当地社会提供教育培训、健康保健、文化传播等多方面的服务。
高校可以开设社会公益课程、义工服务项目,支持扶贫攻坚、乡村振兴和环境保护等社会公益活动。
地方公立高校还可以通过科研成果转化、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为社会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提升社会力量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地方公立高校在服务地方文化建设方面也具有独特优势。
地方公立高校作为地方教育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创新能力,可以为地方文化传承和创新提供坚实支撑。
高校可以开展文化类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培养文化艺术人才,支持本地文化产业的发展。
论地方公立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
论地方公立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从本质上来说,地方公立高校是地方社会的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和社会责任感的提升和履行,一方面面向社会提供人才培养和教育服务,另一方面也应发挥自身的社会服务职能,为社区、企业和民众提供各种普及性和专业性的服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因此,论述地方公立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是高校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也是其服务地方社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首先,地方公立高校应加强普及性服务。
高校既是社会知识资源的积累和传播者,又是社会公共知识的参与者和服务者。
高校的普及性服务,不仅包括校外网站、校内网站、媒体和社会资源的普及推广,还包括专业知识、技术和文化普及。
例如,地方公立高校可以向社区、企业和民众无偿提供各种科普课程、文化活动、公共语言培训、实用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服务。
这些服务旨在为社会的各个方面不断增长知识的基础,促进全民素质的提高。
其次,地方公立高校应加强社会服务与技术创新。
高校的社会服务也需深入调查和研究,以满足社会需求、推进创新和促进落实。
例如,地方公立高校可以为农村和城市建立与科技有关的咨询和培训服务,为农村和城市发展提供知识、技能和技术的支持;可以为企业开放实验室、技术研究和科技咨询,提供技术创新和发展的支持;可以向社会提供法律、会计、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知识交流和培训,促进社会治理和企业经营。
最后,地方公立高校应加强社区和企业发展的服务。
高校应充分发挥其优势和资源,积极为地方社区和企业提供服务。
例如,地方公立高校应为企业提供财经管理、法律服务等方面的服务;与社区或城市合作,提供商业咨询、市场研究等方面的服务,促进城市和社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和社区经济的推动。
在实际工作中,地方公立高校应根据本身的特点和社会需求,加强社会服务策略的规划和实施。
广泛借助社区资源和政府资助,拓展社会服务渠道,通过社会服务的不断推进,不断提升社会声誉和贡献度,满足广大社会需求,推动地方公共的发展和完善。
浅议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对地方发展的意义与实施途径
结合 , 的科研 创新 能力和 社会 实践能 力有 待进一 步提 高 。有效 学生 发挥 地方 高校各 学科 的社会 服务 职能 , 于解 决当地 面 临的有 关现 对 实 问题 、 改善人们 的 生存环 境生 活质量 及经 济发展 等有 着现 实作 用
和长 远意 义。
二、 充分发 挥地 方高 校社会 服务职 能是 推进对 地方 实施 科技 振 1 地 方社会 经济发展 中的 现 实 问题缺 少 高校 具 体 有 效的 科研 兴和 科技 创新 战略 的重要 手段 、 参与 1 对 于解 决地方 环境 污染 、 品安 全及 企业转 型发展 等现 实 问 、 食
、
目前地 方高校 社会 服务存 在 的问题
粗 放 式经济 发展带 来最 大副作 用就 是环境 污染 , 济参 考报 题 有 现 实 和 长 远 意 义 据经 高校 化学 工作者 广泛 关注 当地社 会 、 济和人 们生 活密切 相 关 经 使 进 染 , 江三 角的城 市连 片农 田 受多 种 重金 属 污染 , 使 百 分之 十 的 的化 学实 际问题 , 高校化 学 学科 真 正参 与 到 社会 发展 中去 , 行 长 致 土壤 基本丧 失生 产力 成为毒 土 ,08年 以采 , 国 已发 生 百余 起重 社会 发展 需要 的实 际 问题 的研 究 , 着 重 大 的现 实意 义 和 长 远 意 20 全 有 大污 染事 故 , 一个 就是食 品 安 全问 题 , 三 , 是 能 源危 机 , 些 义 。例如 , 另 其 就 这 通过 关注 当地农 业生 产 , 帮助 农 民分析 土壤成 分 , 提供 科 都对 每个人 的生 命健康 、 活质 量 及 经济 发 展带 来 了 严重 威 胁 , 生 产 技 指导 , 使农 民科学 使用化 肥 , 少 由于 对 化肥 盲 目使 用 导 致土 壤 减 生这 样 的结果 , 缺少在 前 期对 源 头 的有 效监 控 , 是 企业 生 产 酸 化 、 化等 情况发 生 。据 新 闻 媒体 报 道 , 一是 二 硬 有着 国 家粮 仓 之称 的 黑 技术 存在 的缺 陷 , 现在 要做 的 管好 源 头和 周 围环 境 的 监控 , 污 染 龙 江省 , 地面积 大量 减少 , 田肥 力下 降 , 物产 量也 出现 下 对 黑土 农 农作 而且 硬 的彻底 治理 , 染土 壤中 改 良还 存 在时 间 长 及技 术难 度 , 乏有 滑 , 全国其他 产粮 省份 土 壤 酸化 、 化 以及 工业 污 染导 致 农 田 对污 缺 效的 治理 方法 。再就是 面 临中 国经 济 由粗 放 式 高增 长 向环 境 友好 肥 力下降 甚至 完全失 去生 产 能 力的 耕 地已 经越 来 越 多 。地 方高 校 型转 变面 临的 问题 , 何实 现对 高污染 、 如 高能 耗企业 技术 升级 改 造 , 完全可以提供合理的施肥和土壤改良方案 , 帮助农民提毒农作物的 生产绿色健康食品, 促使当地农业早日现代化, 对有着 对废 旧物 品的有 效 回收利 用 、 开发 新 能源 , 何 扭 转粗 放 式经 济 发 品质和产量, 如 展 的惯性 , 朝着 绿色经 济方 向健康 发展 , 今后 如何 通过科 技进 步 、 科 世 界人 口大 国之称 的中 国来说 有着重 大 战咯意义 。 技创 新推 动地 方经济 发展 , 都 急需 地方 高 校 的积 极 主动 参 与 , 这 提 关 注地 方企 业 技术 需 求 , 对 企业 出现 的 技术 难题 、 产 品开 针 新 供 及时有 效 的理 论 和技术支 持 。 发 等技 术性 问题提 供帮助 , 内已有 不少这 方面 成功案 例 。湖南 工 国 2 地 方企 业发展 与 高校 合 作缺 乏互信 平 台 、 程 学院 就是 通过政 府 的牵头 搭桥与 欧林 雅纺织集 团 成功合 作 , 用 利 随 着知识经 济 日代 的到来 , 寸 社会发 展越 来越 依靠新 知识 和新 技 纺 织工 程学 院技术 优势 为该 企业 解 决 了原 来 生产 的竹 炭纤 维产 品 术 。尤其 是企业 对新 技术 需 求更 为 迫切 , 挥 高 校的 科研 优 势 , 发 促 纺 织技 术难题 , 企业摆 脱技 术 困 境 , 使 而且 借助 湖 南 工程 学 院 的科 进企 业 和当地经 济 的发展 已成 为世 界各国 的共识 。1 _高校与 企业 互 研 资源 , 不断 推出新 的 系歹产 品 , 成功 实现 企业转 型升 级 , 行业 不 在 信平 台 的缺失 , 使得 地方企 业 不 能得 到 高校 有 效 的科 研支 撑 , 难 景 气 的国际大 环境 下 , 业效 益稳步 增长 , 很 企 例如 , 陕西学 前师 范学 院 跟上 瞬 息万变 的市场 脚步 , 也 直接 影 响 了当 地经 济 的健 康 发 展 。 生物研 究所成 功 开发 当 地 丰 富 的天 然 农 作 物 资源 , 制 出杜 仲 饮 这 研 目前 , 土科技 进步 带来 的经 济发 展 还远 远 不 够 , 本 尤其 西 部省 份 这 品 、 石榴 酒等 一系 列产 品专利 , 并与 当地政 府和企 业成 功合 作 , 取得 方 面显 得比较 突 出 , 地方 企业还 没有 很好得 到高 校提供 持续 不 断的 了良好 的经济 效 益和社 会效 果。这样 的成 功实例 , 明高校 和 企业 说 技术 服务 , 两者 之间 的互信 度 不 够 , 缺少 实 现 实质 性合 作 的 良好 基 资源 的有效 互补 , 共 同发 展 。 实现 础 。随着 经济发 展对 新知 识新 技术依 赖和 需求越 来越 强 , 方 高校 地 我国教 育发 展规划 中也 明确 提 出 把提 高 社会 服 务 能力 作 为 高 还 没有 真正成 为当 地新 知识和 新技 术的 孵化器 , 在当 地经济 发 展中 校 的发 展任 务之 一 , 高 校 要牢 固树 立 主动 为 社 会 服务 的意 识 , “ 全 的影响 力不足 , 高校 科技 成果 的 转化 不 … 畅 , 页 缺乏 地 方高 校 和 当地 方位 开展服 务 。如 果 地 方 高校 都 能 结合 自己 的 特 点 , 动 承担 起 ” 主 社 会企 业等 资源互 补和 良性 互动平 台 , 现状 制约 了当地 企 业及 社会 现实 问题的 研究 , 发挥 其 社会 服 务 职 能 , 能 便 高校 真 正 这种 充分 才 地 方经 济快 速发展 的可 持续性 。 成为 技术研 发和 创新 中心 , 地方 经济 发展和 环境 改善等 方面 起 到 对 3 地 方 高校 相 对封 闭式 的 管理 体制 制 约 了地 方 高校 的 发展 和 有 力推 动作 用。 中国有 数干 所 高校 , 校 生逾 千 万 , 分利 用 地方 、 在 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地方高校为地方服务的途径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如何找到服务的有效途径是关键。
贺州学院通过人才培养、科技服务、服务基础教育、文化引领等途径,在为地方服务中成效显著。
地方高校服务社会服务途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越来越呈现出区域化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同时,由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中央政府也将一些学校的管理权下放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也在积极以发展高等教育的方式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因此,近年来地方高校迅猛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在当前我国1900多所普通高校中占据了70%。
但是,在当前新形势下,这些地方高校如何为地方服务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贺州学院作为广西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积极探索服务地方的有效途径,在服务地方中走出了自己一片天地。
贺州学院前身是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其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创建于1943年的广西省立平乐师范学校,之后更名或改建为贺县师范学校、八步师范学校、梧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梧州地区教育学院、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2006年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贺州学院。
校址位于桂、湘、粤三省(区)交界的美丽的贺州市。
学校以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坚持“立足贺州、服务广西、面向全国、奉献社会”的办学宗旨,全面推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60多年来共为社会培养大中专
毕业生60000多人。
贺州学院建立6年多来,在之前60多年发展积累的基础上,加强加大学校发展建设,不断推进改革创新,学校得到了长足发展。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781亩,校舍面积22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000多万元,图书资料70多万册。
在职教职员工880多人,其中教授55人(含聘任)、副教授123人,博士25人(含在读)、硕士181人,有外籍教师5人。
设有10系1部1中心,开办本、专科专业59个(含方向)。
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10313人,留学生18人。
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高校节能管理先进院校”,自治区级“绿色大学”、“安全文明校园”、“文明单位”、“文明卫生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作为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面对新形势下的压力和挑战,贺州学院找准自己的位置,始终把贺州作为自己的主战场和用武之地。
坚持立足贺州,以办贺州人民需要的大学、办贺州人民满意的大学为己任,在贺州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主战场上发挥人才库、思想库、科技库的作用,在为地方服务中生根开花,其主要服务途径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大力培养贺州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贺州学院根据贺州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实际需要,调整了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方案,努力为贺州各行业培养急用、好用的人才。
重点推进了工学、经济学、文学(文化艺术类)教育教学改革,新增
了新闻学、现代文秘、新闻编导、商务英语、旅游英语、旅游管理、工程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制药、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等一大批应用性专业,占学校总专业数的80%。
积极实行学院——企业结合、学院——中小学校合作等人才培养模式,在当地建立实习实训基地77个,努力培养贺州急需、实用的应用型人才。
学校2010年毕业生实现就业1704人中就有584人在贺州市就业。
二、以科技项目扶持与成果转化为突破口,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服务
贺州学院紧紧围绕贺州经济发展需要,着力抓好科技项目扶持与成果转化工作。
在马蹄深加工技术、重钙粉体生产技术、造纸白泥排污处理、大肉姜快速繁殖技术、山楂种植与深加工的研发以及蚕桑叶面肥和兔用预混料及专用药的研制等方面成果明显,积极为贺州及周边地区服务。
教师选育成功的“中田大山楂”已获广西农业厅农作物品种登记证书,建有母本园、苗木繁育基地30亩,示范基地3500亩,已在贺州市推广种植8000多亩,打造了贺州水果新品牌,增加了农民收入。
科研成果马蹄脱毒苗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已进入试种阶段,鲜切马蹄、马蹄皮抗氧化产品已进入企业中试阶段,这些研究成果对扩大马蹄种植规模、延长马蹄加工产业链、做强做大贺州马蹄特色产业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科研成果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饲料添加剂开始进入中试阶段,产品经有关单位使用表明,该添加剂有利于提高兔鸡猪肉的质量,饲料转化率高,具有良
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杆菌一号”和“杆菌特号”两个大肠杆菌高敏实验产品,对大肠杆菌的治愈率达98.3%,与8家大型养殖场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为群众解决养殖上的难题,在桂东地区有较大影响。
学校科技工作者还经常深入基层开展科技服务、科技攻关活动,近年来组织科技人员100多人次参加了送科技下乡活动和对农民工培训,科技人员挂职、派出科技特派员4人,在贺州市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基地20多个,结合地方产业、行业实际申报地厅级及以上科技攻关项目20多项,成为了贺州科技公关的主阵地和领头羊。
三、充分发挥师范教育传统优势,大力服务地方基础教育
贺州学院前身是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为桂东北地区唯一承担师范教育的高等院校,拥有60多年的师范教育历史,已为地方输送合格师资3万多人,累计培训教师(含学历提高)2.5万人次。
在教师教育方面,学校有着丰富的培养经验,教育学科特色得到彰显,教师教育专业不断拓展,具有一支学历、职称以及学缘结构合理有序的专业教师队伍,现有精品课程12门(其中自治区级5门),本科专业10个、专科专业2个,建有教育实习基地35个、“顶岗实习支教”学校18个和师范生义务支教点2个。
学校始终把教育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来建设,一直秉承教师教育的传统优势,努力为贺州市及周边地区基础教育服务。
与市、县(区)教育局合作开展了中小学顶岗实习和教师培训项目,2009~2010年参加顶岗实习支教167人,使贺州市20多个中小学校受益。
面向地方中小学,
积极开展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培训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2006年以来,共培训初中、小学校长和教导主任472人,初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15000多人次,培训小学英语教师20人。
2010年,面向贺州市三县两区大力开展“国培计划”——广西农村骨干教师乡村教学能手培训项目及“省培计划”项目的实施,国培计划”研修班60人、“省培计划”研修班30人参加了学习培训,还开展了“送教下乡”13场。
广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工作,五年来学校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194项(其中自治区新世纪教改工程44项,广西教育科学研究8项),为贺州市及周边地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
四、大力开展文化学术活动,引领地方文化事业发展
近年来,贺州学院大力开展文化、学术活动,为丰富贺州人民文化生活,繁荣贺州文化事业发挥积极作用。
学校开设的“桂东百家讲坛”先后邀请了中科院院士童庆禧等知名专家60多人开讲,香港中文大学首席讲座教授郎咸平在学院作“论道贺州”专题讲座,反响热烈。
广泛开展科技文化下乡活动,五年来学校共组织科技文化下乡活动20多场次。
创编客家风情舞蹈《嫁郎》荣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同时获2010年“红铜鼓”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展演广西赛舞蹈类高校组二等奖。
同时,学校教师围绕贺州市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广泛开展研究工作,如广西东部族群文化传承与开发研究、桂东民族地区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问题研究、广西东部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广西东部客家文化资源开发与利
用研究、贺州文化产业的发展支撑作用研究等等,编写出版了《富川九都话研究》、《钟山方言研究》、《贺州九都声研究》、《贺州客家研究》、《边缘的崛起——桂军当代女性文学的文化探析》等专著,《贺州文化大典》及《贺州语言研究丛书》也正在编写之中。
这些研究论文的发表、研究书籍的出版、研究成果的推广与运用,必将为宣传贺州、推介贺州,提高贺州的文化影响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新形势下地方高校通过有效途径积极服务地方至关重要,高校服务地方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地方高校要在充分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因势、因地、因校确立自己服务地方的有效途径。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0jgz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