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介绍

合集下载

中国疾控中心

中国疾控中心

中国疾控中⼼根据中编办有关规定,作为国家卫健委下属的事业单位,中国疾控中⼼的职责包括“参与国家公共卫⽣应急准备和应对”、“开展重⼤公共卫⽣问题的调查与危害风险评估”、“指导地⽅突发公共卫⽣事件调查”等等。

从历史来看,中国疾控中⼼的前⾝是1983年12⽉23⽇卫⽣部报请国务院批准成⽴的“中国预防医学中⼼”;1986年1⽉19⽇更名为“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2002年1⽉23⽇再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卫⽣部⼯业卫⽣实验所、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中国农村改⽔技术中⼼组建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

根据中编办相关规定,中国疾控中⼼的职责包括:开展传染病、突发公共卫⽣事件监测与评价,开展重⼤公共卫⽣问题的调查与危害风险评估;研究制定重⼤公共卫⽣问题的⼲预措施和国家免疫规划并组织实施。

承担疾控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及⼤数据应⽤服务技术⽀持。

同时,中国疾控中⼼的职责还包括参与国家公共卫⽣应急准备和应对。

指导地⽅突发公共卫⽣事件调查、处置和应急能⼒建设。

开展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事件应急、公众健康关键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推⼴疾病预防控制新理论、新技术、新⽅法,推进公共卫⽣科技创新发展。

北京才良律师事务所律师王令对《财经》记者表⽰,对于传染病的防控,中国疾控中⼼具备事前预防指导、事中防控的职责。

但作为⼀个事业单位,⽽不是党政机关,其权⼒更多来源于卫健委的授权。

更⼤程度上,中国疾控中⼼的⾓⾊是⼀个专业机构,⽽不是具有决策权的⾏政机构,主要职责是提供技术⽀撑和咨询意见。

但决定某地是否为疫区,以及是否开展“封城”等控制性措施,都不是中国疾控中⼼能够决定的。

根据2013年6⽉29⽇通过修订的《传染病访治法》第四⼗三条规定,甲类、⼄类传染病暴发、流⾏时,县级以上地⽅⼈民政府报经上⼀级⼈民政府决定,可以宣布本⾏政区域部分或者全部为疫区;国务院可以决定并宣布跨省、⾃治区、直辖市的疫区。

省、⾃治区、直辖市⼈民政府可以决定对本⾏政区域内的甲类传染病疫区实施封锁;但是,封锁⼤、中城市的疫区或者封锁跨省、⾃治区、直辖市的疫区,以及封锁疫区导致中断⼲线交通或者封锁国境的,由国务院决定。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602961
中心机关
105300
公共业
315
78
71
非全日制
非定向


23
宋杨
10486930
5023889
中心机关
105300
公共业
307
79
70
非全日制
非定向


24
汤德铭
10558958
0121014
中心机关
105300
公共业
305
79
70
非全日制
非定向


25
李文玉
10286964
中心机关
免疫学
345
75
72
全日制
非定向


62
李宾
84501941
3700272
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100102
免疫学
311
65
64
全日制
非定向


63
朱禹静
84501937
0700225
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100103
病原生物学
339
86
77
全日制
非定向


64
张然
84501914
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73
孟馳
84501923
1800141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
制中心
100401
流行病与锂统
计学
348
81
75
全日制
非定向
74
王非雪
8450192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介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介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介绍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以下简称传染病所)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领导下的国家级传染病预防控制专业机构,是全国传染病预防控制业务技术指导中心。

主要职能:为拟订有关传染病预防控制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预案及规划、策略等提供科学依据,开展防制策略和措施的研究。

为国家生物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实施法定传染病的监测、疫情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上报等。

实施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不明原因性紧急疫情及突发应急事件的处理。

对省级相关业务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实施技术指导。

开展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相关研究及技术更新,推广研究成果。

培训专业技术人员。

所长:徐建国副所长:边志强、卢金星、张建中、阚飙党委书记:孟繁逊职能部门所办公室人事处财务处科教开发处党群工作办公室后勤服务中心业务部门腹泻病室(卫生部微生物重点实验室)负责由痢疾菌、沙门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李斯特菌、空肠弯曲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引起的各种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呼吸道传染病(细菌性)室负责流脑、军团病、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支原体、猩红热等疾病的预防与控制人兽共患病室负责鼠疫、钩体病、莱姆病、布病、炭疽、立克次体病,包括斑疹伤寒、恙虫病、 Q 热、埃立克体链球菌、鼻疽和类鼻疽等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消毒室(卫生部消毒检验中心)从事消毒、耐药性监测、医院内感染等工作结核病室从事结核病原菌研究、耐药性监测、控制措施研究、菌苗研制等工作。

国家碘缺乏病参比实验室疾病监测和疫情分析室媒介生物室从事医学昆虫、防鼠、灭鼠等工作传染病诊断实验室图书编辑室包括图书情报的收集、整理、使用和专业刊物的编辑、出版、发行。

人过四十,已然不惑。

我们听过别人的歌,也唱过自己的曲,但谁也逃不过岁月的审视,逃不过现实的残酷。

如若,把心中的杂念抛开,苟且的日子里,其实也能无比诗意。

借一些时光,寻一处宁静,听听花开,看看花落,翻一本爱读的书,悟一段哲人的赠言,原来,日升月落,一切还是那么美。

如何应对人才流失?—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疾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张建中

如何应对人才流失?—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疾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张建中
( 编辑 : 李云海)
( 上接第 1 7页)
『 理的精 神和物 质奖 励。中 国独立 J 釉培养和锻炼。
很 人 自 的 人 没 什 于 业 上 科 其 是 立『 三、以正 多 对 己 收 并 有 么 企 之 的 研, 实 孤 确的心 态应对
小1山之间, 两 交通十分不便。 1不进人才的。 作 许多企事业单位缺少 上 、工作上 的不便 等 问题 ,这 些在
为 一 十2 纪5 年代 建所 的 老 J这样 的环境 , 们既要人 才 为我所 帆} 0 他 多, 工待遇低 , 职 住房 问题较 大 ,


定程 度 上 制 约 和 限 制 了 人 才 的
其前身为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 I 展。2 缺乏团结、 、 和谐、 平等的环 得 不到 培 养。就传 染病所 而言 , 还
流行 病学微 生物 学研 究所 ( 流 『 。 境 一个竞争向上 , 富台凝聚力, 关 存在 地理 位置 比较偏僻 、 研经费 科
研所)地处北京 市昌平县城和 J 员工生 活需求的单位是 不愁 引 不足等 现 象 , 员工带 来许 多生活 , 注 给
王 宝 臣教 授 一 生 以 读 书 为 乐 。
公认的知识 全面 的学 科带头 人 ,人
作 用 。 每 每 提 出指 导 性 的 意 见 , 他 都 他 喜 欢 诗 词 歌 赋 ,尤 为 喜 欢 唐 诗 宋 们 尊 称 他 为 “ 字 典 ” ,他 无 愧 于 活
会令人E 目一新 。 工作 中, 在 既保证 词 名 句 , 在 闲 暇 之 余 细 细 品 味 。 常 然 当今 国 内学 术 界 “ 德高望 重 的一 了学 术质 量 , 又促 进 了学 术 界 的团 而 浩 瀚 的 医 学 之 海 中 ,耶 许 多新 的 代 宗 师 。

阚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阚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招生导师简介一、个人简介阚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副所长,博士生导师。

1992年本科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卫生系,毕业后至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加工作,1999年毕业于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2002年在德国Max-Plank Institute for Infection Biology做访问学者。

主要从事传染病预防控制、疫情及灾害卫生应急、传染病防控相关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工作,获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发展贡献奖、全国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等称号,曾三次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获政府特殊津贴。

作为主要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

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63等研究课题。

在国际期刊以责任作者和第一作者发表文章60余篇,另作为参与作者发表40余篇。

任中国微生物学会分析微生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传染病防控专家委员会分委会委员、国家卫生标准委员会传染病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生物制品分会委员、北京市微生物学会理事等职。

二、主要研究方向从事病原生物学和传染病防控技术研究,开展肠道致病菌的微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基因组学研究,主要包括霍乱弧菌和沙门菌的基因组变异和微进化、分子分型、环境适应机制、毒力基因调控、以及霍乱弧菌噬菌体基因组及其感染受体识别等。

三、代表性科研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课题:传染病实验室监测核心技术和技术体系研究(十二五期间);病原体网络化监测技术研究(十一五期间)。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课题:重要病原细菌关键生物学特性适应性进化机制的研究;致病性弧菌微进化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霍乱弧菌致病基因的表达调控及其环境生存机制的研究。

疾控体系建设

疾控体系建设

疾控体系建设疾控体系建设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疾病预防与控制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疾控体系建设也逐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二、概念解析1. 疾控体系疾控体系是指在国家层面建立起来的一套卫生健康保障系统,包括公共卫生、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慢性病防治等方面。

2. 疾控中心疾控中心是指国家、省、市级别的卫生健康管理机构中负责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机构。

三、我国现有状况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疾控体系,包括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两个部分。

其中,国家层面主要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等机构组成;地方层面则由各省市级别的CDC组成。

四、疾控体系建设的必要性1. 社会需求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疾病预防和控制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建立完善的疾控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已经成为了必要。

2. 预防为主预防为主是我国卫生健康工作的基本方针。

建立完善的疾控体系,可以提高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3. 应对突发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需要有一套完整、高效、灵活的应急机制来应对。

建立完善的疾控体系可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

五、建设方向与重点1. 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现代化管理手段之一。

在建立完善的疾控体系中,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数据共享、信息交流等方面的效率。

2. 专业化人才培养专业化人才是建立完善疾控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需要通过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专业技能等方面来提高疾控工作的能力。

3. 设备更新设备更新是建立完善疾控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需要通过设备更新、技术改进等方面来提高疾控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六、结论建立完善的疾控体系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要。

未来,我们需要在信息化建设、专业化人才培养、设备更新等方面不断加强,提高疾控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解说词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解说词

解说词各位领导:欢迎大家莅临循化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视察《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贯彻落实情况。

首先,我简要介绍一下单位基本情况。

循化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在原卫生防疫站的基础上,为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按照卫生部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的文件精神于2001年11月组建而成。

承担全县传染病预防控制、慢性非传染病预防控制、地方病和寄生虫病预防控制、职业与环境危害监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与应急处理以及对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进行业务技术指导、培训、公共卫生信息的收集处理等工作职责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中心现设五个职能科室,即:传染病预防控制与规划免疫科、慢性非传染病预防控制与健康教育科、地方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监测科、检验科及办公室。

单位核定编制**名,现有职工**名,在编人员**名。

其中高级职称*人,中级职称**名。

我们的工作理念是“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们将此理念高高书写在单位院内,时刻警醒自己。

下面让我们一起到应急库房看看。

应急准备在处理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们时刻牢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积极储备应急物资,时刻做好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准备。

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疫苗储备库。

疫苗储备库储藏全县一个季度的预防接种所用的疫苗,保证疫苗储存质量对儿童预防接种安全和防范疫苗针对性传染病起到关键作用。

为保证疫苗质量,我们实行双电路和温度监控报警装置。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控基层接种单位的冷链温度,省级监控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冷链温度。

一旦温度出现异常,及时报警及时处置,确保疫苗储存质量。

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办公环境和传染病监测网络。

传染病监测实行的是网络监管模式,由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编制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网络。

每一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县级综合医院及民营医院都有一个传染病报告账号,一旦发现可疑传染病患者及时上报到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由县、市、省和国家级逐级审核,能够及时发现聚集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事件。

疾控中心科室工作职责

疾控中心科室工作职责

疾控中心科室工作职责
疾控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负责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工作的政府机构,主要职责包括:
1. 传染病监测与预警:收集、分析和发布传染病疫情信息,对重大传染病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

2. 疫苗接种与免疫规划:制定和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组织疫苗接种工作,监测疫苗效果和安全性。

3. 健康教育与宣传:开展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卫生知识和健康素养。

4. 卫生应急响应:制定和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5. 卫生监督与执法:对公共场所、食品、饮用水等进行卫生监督和执法检查,确保公共卫生安全。

6. 病媒生物控制:开展病媒生物监测、防治和研究工作,降低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风险。

7. 环境卫生与职业卫生:监测和评价环境卫生状况,开展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和防护技术指导。

8. 慢性病防治:开展慢性病监测、预防和控制工作,推广健康生活方式。

9. 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开展妇幼保健服务,推广计划生育政策和技术。

10. 国际合作与交流:参与国际公共卫生合作项目,开展技术交流和人员培训。

疾控中心对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管理

疾控中心对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管理

疾控中心对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管理摘要:传染病是一种危险系数较高的疾病,不但会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对社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另外,引发传染病的原因有很多,并且传播方式呈多样化,因此,传染病的控制工作难度较大。

为了提升疾控中心对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本文对疾控中心对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1疾控中心疾控中心一词来自美国主管国家疾病预防控制的业务机构,现更名为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我国已建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且在各省、自治区、直辖设立了相应的分支机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由政府举办的实施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公益事业单位。

其使命是通过对疾病、残疾和伤害的预防控制,创造健康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安全,促进人民健康;其宗旨是以科研为依托、以人才为根本、以疾控为中心。

在卫生部领导下,发挥技术管理及技术服务职能,围绕国家疾病预防控制重点任务,加强对疾病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的研究,做好各类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划的组织实施;开展食品安全、职业安全、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放射卫生、环境卫生、妇女儿童保健等各项公共卫生业务管理工作,大力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加强对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技术指导、培训和质量控制,在防病、应急、公共卫生信息能力的建设等方面发挥国家队的作用。

2疾控中心对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管理措施2.1加强对业务人员的人才培训随着新的传染病的不断出现,疾控中心的人员也需要符合新形势下的管理。

疾控工作需要一支稳定、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疾控中心作为专业性较强的卫生防病机构离不开人才支撑。

因此要继续重视并加强对业务人员的人才培训,让专业人员的知识能与时俱进,具备面对新的困难能够迎刃而解的能力和提高探索精神,让人才真正发挥出该有的价值。

同样作为医学行业,同样五年制的本科,疾控中心人员的收入远远低于医院工作的同学,因此如果疾控中心能够将绩效形式推出台面,那么将会大大增加人员的积极性及竞争性,从而提高业务能力水平。

李振军-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李振军-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李振军一、个人简介李振军,男,医学博士,研究员,现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生物安全实验室主任、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安全组PI,科教外事处处长。

从事大肠杆菌O157:H7、痢疾杆菌的疾病控制、分子生物学、分子流行病学研究,16S rDNA序列用于未知病原检测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应用。

先后承担“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等多项课题,目前主持或参与“863”项目、卫生科研专项和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多项课题。

主要开展细菌性疾病病原学和致病机理、分子流行病学、疾病预警预测、生物安全等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针对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感染过程中,诺卡氏菌的感染率呈上升的趋势,有针对性开展了我国诺卡氏菌的诊断方法建立、流行病学分析以及分子分型工作,并为阐明相关致病机理奠定了基础。

参与编写国家标准3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中华预防医学奖二等奖1项,任职中华预防医学会生物安全和防护装备分会副主任委员。

二、主要研究方向1、诺卡氏菌分子流行病学及致病机理研究2、生物安全污染控制及风险评估机制课题研究3、细菌性传染病监测预警技术研究三、代表性科研项目1.实验室感染性材料溯源和生物风险溯源关键技术和产品研究,863项目,2014.1-2016.122.基于多元信息的传染病实时监测预测预警体系的建立及应用,传染病重大专项,2013.1-2015.123.新时期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重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重大专项,卫生行业专项,2013.6-2016.12四、代表性论文、成果(2011年以来)1.Diversity of Pathogens Responsible for Acute Diarrheal Disease in China,Clin Infect Dis ,2013 Dec;57(12):1788-90,IF 9.374,共同第一2.Short-Term Effect of El Nin ˜o-Southern Oscillation on Pediatric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Shenzhen,China,Plos One,2013 Jul ;23;8(7):e65585,IF3.730,通讯作者3.Dynamics of fecal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children with diarrhea of unknown etiology and genomic analysis of associated Streptococcus lutetiensis,BMC Microbiol,2013 Jun 19;13:141,IF2.796,共同第一作者4.Multidrug-resistant atypical variants of Shigella flexneri in China. Emerg Infect Dis,2013 Jul;19(7):1147-50,IF6.312,共同第一作者5.Higher isolation of NDM-1 producing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from the sewage of the hospitals in Beijing. PLoS One,2013 Jun 3;8(6),IF3.73,共同第一作者6.Occupational distribution and prevalence of influenza, china, 2008-2012. Clin Infect Dis,2013 Sep;57(5):776-8,IF9.374,共同第一作者7.Molecular typing of Brucella suis collected from 1960s to 2010s in China by mlva and pfge,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3 June;26(6):504-508,IF1.154,第一作者8.Identifying high-risk areas of bacillary dysentery and associated meteorologicalfactors in Wuhan, China ,Scientific Reports,2013 Nov 21;3:3239,IF2.927,第一作者9.An outbreak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caused by a macrolide-resistant isolate in a nursery school in China,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12 Jul;56(7):3748-52,IF4.841,共同通讯作者10.A new treatment for neurogenic inflammation caused by EV71 with CR2-targeted complement inhibitor. Virol J. 2012 Nov 23;9(1):285 ,IF2.343 ,共同通讯作者。

传染病防治在疾控中心的角色与职责

传染病防治在疾控中心的角色与职责

传染病防治在疾控中心的角色与职责疾病的传播,特别是传染病的传播,是人类面临的持续威胁之一。

为了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各国纷纷设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文将探讨传染病防治在疾控中心中的角色与职责。

一、背景介绍传染病是指通过传播途径,如飞沫、接触和环境等,从一个人传播到另一个人的疾病。

传播途径复杂,传染病多样,对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稳定产生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疫情防控的中心枢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运而生。

二、角色与职责1. 疫情监测与预警疾控中心的首要职责是及时、准确地监测疫情,并预测疫情的走势。

通过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疾控中心可以收集、整理和分析各类与疫情相关的数据,包括病例数量、分布、传播途径等信息,从而准确评估爆发疫情的风险,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 疫苗研发与生产疫情爆发后,为了控制疫情的蔓延,疾控中心承担了疫苗的研发与生产任务。

根据疫情特点,疾控中心会与科研机构合作,研发有效的疫苗,并组织专业团队进行批量生产。

这不仅有助于提供充足的疫苗供应,还可以保障疫苗的质量和安全性,为疫情的控制提供有力支持。

3. 疫情防控策略制定与指导疾控中心负责制定疫情防控的整体策略,根据传染病的特点、传播途径和群体特点,设计并发布相应的防控措施。

这包括建议人们采取的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勤洗手等,以及对公共场所和机构的防控指导,如义务消毒、减少聚集等。

4. 疾病研究与评估为了更好地了解疾病的特点和传播规律,疾控中心开展疫情的研究与评估工作。

通过对疫情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可以更好地掌握疫情发展趋势,为疫情的预测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5. 健康宣教与培训疾控中心不仅负责研发、生产和防控工作,还承担着健康宣教与培训的责任。

疾控中心通过多种渠道,如媒体、社区和学校等,向公众传达有关疫情防控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公众的科学卫生素养和防护意识。

6. 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传染病防治已成为国际共同面临的挑战。

MLST方法原理、数据处理及应用介绍

MLST方法原理、数据处理及应用介绍

MLVA:VNTR位点滑链突变 MLST:管家基因的点突变
ICDC, China CDC
MLST基本原理
abcZ 测序结果 1 2 3 222 222 222
细菌染色体
菌株编号 NM201101
abcZ adk aroE fumC gdh pdhC pgm MLST型 1 1 2 1 3 2 19 ST-7
• 全国范围的、长期的流行情况调查
所有菌株进行PFGE,挑选代表菌株进行MLST分型。
肺炎克雷伯菌院内感染鉴别
ST-11
流脑暴发调查
健康携 带本底 菌株 流脑菌株总携 带率:28.3%
暴 发 相 关 菌 株
暴发相关菌株 携带率:15.7%
健康携 带本底 菌株
谢 谢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
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 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 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MLVA)
较好
一般 较好 较好
较好
好 较好 较好

好 较好 较好
中等
好 较好 较好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两天
>两天 两天 一天
中等
大 小 大
中等
高 中等 低
ICDC, China CDC
分子分型主要的三种实验数据形式
/ 流感嗜血杆菌MLST数据库
http://mlst.ucc.ie/ 沙门氏菌MLST数据库
/ legionella/legionella_sbt/php/ sbt_homepage.php 嗜肺军团菌SBT(MLST)分型数据库
DNA提取
(1)已分离到细菌:细菌培养,提取DNA。用试剂盒或者水煮法提取均
可以。 (2)未分离到细菌的标本(脑脊液、血液、咽拭子、肺泡灌洗液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责职能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责职能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责职能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CDC)是我国政府负责防控传染病和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构,其职责职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传染病监测与预警:建立传染病监测和预警制度,监测和收集各类传染病疫情信息,及时发出预警,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鉴定,评估疫情形势和风险,提出预防控制对策,动态跟踪疫情进展,制定应对措施,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联合相关部门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并及时组织、协调、实施应急响应措施,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三、疫苗储备与接种管理:负责疫苗的储备、管理和使用,推进疫苗生产质量管理、疫苗接种技术管理,制定疫苗接种计划,并进行有效宣传和推动疫苗接种工作。

组织开展疫苗的临床试验和相关研究,提高疫苗的质量和安全性。

四、环境卫生监管: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开展食品安全、饮用水卫生、职业病、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监管和评估工作,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工作,提升人民群众的环境卫生意识,保护公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五、学术研究和技术支持:开展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制定技术规范,掌握防控传染病所需的技术,组建专业技术团队和专家咨询委员会,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培训,定期组织传染病预防控制领域的学术交流、讲座和研讨会,推动科技创新和示范工程的建设。

六、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传染病防控合作,与世界卫生组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国际机构开展合作,加强与外国专家、学者的交流合作,推动我国防控传染病的技术、经验和理念的国际推广和传播,为国际社会的防疫工作做出贡献。

总之,CDC职责职能繁多,旨在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升防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助力保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疾控传染病所的实习报告

疾控传染病所的实习报告

一、实习单位简介实习单位: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实习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实习岗位:传染病预防控制二、实习目的与意义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在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的实践,深入了解我国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学习传染病防控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同时,通过实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为今后从事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内容(1)了解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基本原理和策略;(2)学习传染病监测、报告、调查和处置等相关知识;(3)参与传染病预防控制项目的实施和评估;(4)协助开展传染病健康教育与宣传;(5)学习实验室检测技术,如病原体分离、培养、鉴定等。

2. 实习过程(1)实习初期,在导师的指导下,熟悉传染病所的工作环境和人员构成,了解各个科室的职能和任务;(2)参加传染病预防控制培训,学习传染病监测、报告、调查和处置等相关知识;(3)跟随导师参与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和调查工作,了解疫情发展趋势和防控措施;(4)协助开展传染病健康教育与宣传,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5)在实验室学习病原体分离、培养、鉴定等检测技术,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1. 收获(1)掌握了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基本原理和策略;(2)熟悉了传染病监测、报告、调查和处置等相关知识;(3)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4)了解了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实际操作流程。

2. 体会(1)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性。

传染病预防控制是保障人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提高防控意识;(2)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涉及多个学科,我们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3)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需要多部门、多学科协作,我们要学会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五、实习总结通过在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的实习,我对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郝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郝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郝琴一、个人简介郝琴,女,41岁,研究员,博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莱姆病室副主任。

主要从事莱姆病的预防控制和科研工作。

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基金编号:31100105),并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和主要完成人参与并完成了多项国家级课题,在莱姆病相关领域发表署名文章50余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文章20余篇,包括SCI 论文10余篇。

参与对吉林、内蒙古自治区的莱姆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基因分型研究获省级三等奖三项(分别为第三,第五完成人)。

对LAMP 方法在莱姆病螺旋体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获发明专利一项(ZL201210157254.5,第一完成人)。

二、主要研究方向(1)莱姆病的流行病学、病原学、诊断技术及疫苗研究。

(2)回归热的流行病学及诊断技术研究。

三、代表性科研项目1.重组多价亚单位莱姆病疫苗研究(2016ZX10004001-004),2016.1-2020.12,子课题负责,主持本项目的研究。

2.中国伯氏疏螺旋体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31100105),2012.1-2014.12,项目负责人,主持本项目的研究。

3.重要病媒生物监测和传播相关病原体检测技术研究(2012ZX10004219-007),2012.1-2015.12,子课题负责,负责本项目中莱姆病的相关研究工作。

4. 传染病实验室监测核心技术和技术体系研究(2012ZX10004-215),2012.1-2015.12,主要参与,负责本项目中莱姆病的相关研究工作。

5. 基于细菌基因组序列的分型技术(2013ZX10004221),2013.1-2015.12,主要参与,负责本项目中莱姆病的相关研究工作。

四、代表性论文、成果(2011年以来)1. 成果(1)“吉林省伯氏疏螺旋体基因分型的研究”。

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1J30139)。

(2)获得发明专利一项:用于检测莱姆病螺旋体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法ZL201210157254.5。

第五章 卫生组织体系

第五章 卫生组织体系

20
• (8)监督管理传染病防治和食品、职业、环境、放射、学校工作, 组织制订食品、化妆品质量管理规范并负责认证工作。 • (9)制订国家卫生人才发展规划和卫生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拟定卫 生机构编制标准、卫生技术人员资格认定标准并组织实施。 • (10)组织指导医学卫生方面的政府与民间的多边、双边合作交流的 卫生援外工作,组织参与国际组织倡导的重大卫生活动。组织协调我 国与世界卫生组织及其他国际组织在医学卫生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 (11)贯彻中西医并重的方针,推进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实现中医 药现代化。 • (12)承担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 (13)负责中央保健委员会确定的保健对象的医疗保健工作,按照规 定管理中央各部门有关干部的医疗工作。 • (14)组织调度全国的卫生技术力量,协助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 对重大突发疫情、病情实施紧急处置,防止和控制疫情、疫病的发生、 蔓延。 • (15)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 (16)根据国务院规定,管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4
(4)卫生政策法规司 • 设综合处(WHO相关事务办公室)、法规 处、政策研究一处、政策研究二处。 • 主要职能:组织研究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宏 观政策、综合性卫生体制改革方案;承担 重要会议文件起草;制订全国性卫生法制 建设规划;协调、组织卫生法律法规的起 草、报批工作,指导地方卫生法制建设; 组织卫生标准的制定及管理工作;负责 WHO办公室工作;负责卫生行政复议及行 政应诉工作。
14
• 根据政府组织法规定,我国卫生行政组织机构按行政区域 设立。我国各级人民政府均设有卫生行政组织机构,如下 生部
劳动和社会 保障部
人口和计划 生育委员会
技术监督 检验检疫局
地(市)政府
卫生厅( 局)

传染病预防组织机构及各项制度(4篇)

传染病预防组织机构及各项制度(4篇)

传染病预防组织机构及各项制度传染病预防的组织机构一般由政府部门、卫生机构和国际组织共同参与。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组织机构和制度:1. 健康部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或卫生部)负责国家层面的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包括制定政策、制定传染病预防标准、监测疫情、组织疫苗接种等。

2.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国通常设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协调和指导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包括疾病监测和报告、流行病学调查、病原体检测和分析等。

3. 世界卫生组织(WHO):作为一个国际组织,WHO负责全球范围内的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包括协助各国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技术支持、协调国际合作等。

4. 传染病预防法律法规:各国通常会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得以有效进行。

这些法律法规通常规定了有关传染病的报告制度、隔离措施、疫苗接种要求等。

5. 疫苗接种制度:为了预防传染病,各国通常会建立疫苗接种制度,明确疫苗接种的对象、时间和频率等。

疫苗接种制度有助于提高群体免疫水平,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6. 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监测和报告疫情是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重要环节。

各国通常会建立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明确疫情监测指标、报告流程和频率等。

7. 病原体检测和分析制度:对于一些致病的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等,各国通常会建立病原体检测和分析制度,以确保及时发现疫情并采取相应措施。

这些组织机构和制度的建立和运行目的是为了保护人民的健康和安全,预防传染病的传播和暴发。

传染病预防组织机构及各项制度(二)传染病预防组织机构可以是卫生部门、疾病控制中心、世界卫生组织等。

以下是传染病预防组织机构及各项制度的范本:传染病预防组织机构范本:1. 组织机构:传染病预防中心/部门/机构/委员会2. 负责人:传染病防控部门主任/主管/负责人/领导3. 部门职责:疫情监测、疫苗研发、疫情预警、疾病防治指导、卫生教育宣传等4. 人员构成:专业医生、流行病学家、疫苗研究人员、护士等传染病预防制度范本:1. 传染病报告制度:规定医疗机构、学校、工厂等单位在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例时必须及时报告给传染病预防机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
控制所介绍
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以下简称传染病所)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领导下的国家级传染病预防控制专业机构,是全国传染病预防控制业务技术指导中心。

主要职能:
为拟订有关传染病预防控制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预案及规划、策略等提供科学依据,开展防制策略和措施的研究。

为国家生物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实施法定传染病的监测、疫情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上报等。

实施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不明原因性紧急疫情及突发应急事件的处理。

对省级相关业务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实施技术指导。

开展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相关研究及技术更新,推广研究成果。

培训专业技术人员。

所长:徐建国副所长:边志强、卢金星、张建中、阚飙
党委书记:孟繁逊
职能部门
所办公室
人事处
财务处
科教开发处
党群工作办公室
后勤服务中心
业务部门
腹泻病室(卫生部微生物重点实验室)
负责由痢疾菌、沙门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李斯特菌、空肠弯曲菌、小
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引起的各种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呼吸道传染病(细菌性)室
负责流脑、军团病、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支原体、猩红热等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人兽共患病室
负责鼠疫、钩体病、莱姆病、布病、炭疽、立克次体病,包括斑疹伤寒、恙虫病、Q热、埃立克体
链球菌、鼻疽和类鼻疽等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消毒室(卫生部消毒检验中心)
从事消毒、耐药性监测、医院内感染等工作
结核病室
从事结核病原菌研究、耐药性监测、控制措施研究、菌苗研制等工作。

国家碘缺乏病参比实验室
疾病监测和疫情分析室
媒介生物室
从事医学昆虫、防鼠、灭鼠等工作
传染病诊断实验室
图书编辑室
包括图书情报的收集、整理、使用和专业刊物的编辑、出版、发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