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习惯养成教育创建文明和谐校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习惯养成教育创建文明和谐校园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育人,而做人的真谛体现在每一件细小的事情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培养学生具备高尚道德情操、完美人格的基础,也是创建文明和谐校园的最基本保障。前期,在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方面,主要通过有效的培养和反复强化训练、制度引导等,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进一步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尚不能用行为规范自觉约束自己,自私、任性、依赖的心理问题较为普遍;不少学生在学校和在家庭、社会表现差异很大;不少学生应具备的许多意志品质欠健全等。有关学校教育和学生健康成长问题已成为全社会都在关注的话题,热度空前。面对当时的困境,我校把养成教育问题提到了学校发展的重要议程,积极探索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与人格发展的新观点和新途径。
一、养成教育须从点滴抓起持之以恒
不少学生对《守则》、《规范》倒背如流,却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纸屑;许多学生在校内学雷锋做好事,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儿童的行为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情感性和不稳定性,他们的行为随兴趣而转移,还不懂得所有的行为应遵循一定的规范和要求,更不懂得形成良好的习惯对于自己意味着什么。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加以引导,从学生点滴的养成教育抓起,唤起学生的习惯养成意识,使他们将自己的行为自觉地纳入到《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等要求上来,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心理习惯等。在工作过程中,我校坚持细化原则,把教育落实到一点一滴,乃至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之中。坚持一月一个主题,一周一个重点,把习惯养成分阶段分层次落实:首先抓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继而抓学习习惯,再抓品德习惯。注重选准切入点,培养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从最简单的不乱扔废纸开始,广泛开展“学校不见废纸片,干干净净每一天”活动。我们把学校的规章制度细化成一个个具体的口号和行动。如: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时,第一周:“校园不见废纸片,干干净净每一天”;第二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第三周:“尊敬国旗、唱好国歌,文明用语我会说,说做结合看表现”;第四周:“戴好红领巾,我会敬队礼”……注意让学生明确怎样做,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去做,使他们更清楚地知道什么对,什么不对。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是实实在在的素质基础。
二、强化行为习惯教育以活动促发展
遵循“以活动促发展”的思路,我校针对小学生各方面的特点,以“大处着眼重素质,小处着手抓养成”为指导思想开展了一系列活
动,强化行为习惯教育,营造文明校园。
1、开展“学规范、守规范”活动。以各年级段习惯养成教育内容为抓手,强化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教育。通过专题队会和主题活动,专项检查,完善了习惯教育评价方案,加强班级交流等措施,强化学生行为习惯教育。校规校纪是基础文明规范的要求和细则,与基础文明教育密切相关。我校深入开展了“学规范、守规范”活动,学校通过主题班会集中讲解,利用校园电视台、广播站、黑板报、画墙等方式广泛宣传,使学生对每一项规定,每一则条例都清楚明白,并利用班会及课余时间充分讨论,使学生真正理解,以此衡量自己的行为,使校规校纪真正成为规范学生行为的标尺。我校把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第一节课定为养成教育课,由班主任向学生宣读学校规范,提出新学期的新要求、新希望和新目标。并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班规。加强“红领巾执勤岗”的执勤力度,开展“文明中队”评比活动。精心策划红领巾广播站、校园电视台的播音内容。力争做到节目内容丰富多彩。各中队黑板报做到每月出一次,每月有活动主题结合学校规定的教育主题,各中队做到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展现了各班的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
2、开展创建优良校风,告别不文明行为活动。文明行为不仅涉及到学生在校日常生活、学习、交往中的最基本的言行举止,也涉及到学生在家庭、社会中的基本行为,所以我们在基础文明教育中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小学生守则》、《弟子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交通安全基础知识》,对照规范,反省自己,查找身边不文明行为;并以“学雷锋月”为契机,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学雷锋精神,做文明学生”活动,帮助同学们进一步提高讲文明、懂礼貌意识,从而真正做到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纠正、自我提高,共同维护和塑造北门大街小学学生的良好形象。为了规范学生行为举止,提高学生基础文明素养,学校发动广大学生找出学生中各种不文明行为,由大队部带领同学们集体创作成“不文明形象漫画”,并在校园内展出,以引起广大同学的重视,在校园内形成“文明待人,共爱北门”的良好风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
3、从小事做起,争当文明使者。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学校联合社区居委会开展了“从小事做起,争当文明使者”活动,成立了“小手拉大手文明小卫士劝导队”,设立文明监督岗,定期组织学生走上街头、走进社区、深入楼院,对市民随地吐痰、乱扔杂物、损坏花草树木、闯红灯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诫和监督,增强市民的文明卫生、爱绿环保意识。积极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卫生清理专项整治活动。各班级积极开展清扫活动,使校园及周边得到彻底净化。为创建文明城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是思想教育,更多的是行为教育与塑造,真正使学生把自己的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
三、抓好德育常规管理优化育人环境
我校虽人多地少,但校园环境精心设计,育人文化巧妙布局,处处彰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了保持校园环境的整洁优美,保持校园文化的先进性,我校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德育常规管理之上,注重抓实、创新,争创文明学校。
1、强化班级常规管理。加强了行政值周的力度,值周教师带领少先队大队委员对各班的纪律、文明、卫生等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常规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及时把检查结果反馈给班主任老师,限时整改,并且在每周的工作会议上进行总结,对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行政领导督促计划的落实情况,真正把年段、班级工作落到实处,班风班貌得到了美化和净化,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整体上呈现出和谐、洁美、有序的特点。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是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我们充分利用每一面墙壁,力争做到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我们积极倡导每一个班级,立足实际确定班级文化主题,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打造个性化班级。把特色文化搬到了教室里的每一堵墙上,让孩子们“看得见、摸得着、悟得到”。班级文化的打造,丰富了校园文化,彰显了各班特色,收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3、重视后进生的帮教,进一步完善帮教网络。后进生的帮教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难点,为此学校建立实施了全员育人导师制,引导全体教师重视帮教工作,通过建档、分析、疏导、跟踪等环节,把工作做细做实。对外加强学校与家长、社区的联系,聘请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共同参与了学生的帮教转化,使后进学生情况趋于稳定,种种举措杜绝了在校学生的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现象。
四、经典诵读与学生的德行教育相结合
近年来,我国许多专家学者及教育界的老前辈对于在青少年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一问题非常关注。他们提出,中华文明不仅要活在典籍、展品中,更应活在大众的精神生活中,要发掘中国历史上丰富的审美、道德资源,用民族文化的优秀经典教育下一代。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经典文化的学习与吟诵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我校立足实际,确定了“以诵读为基础、以育人为目标、以活动求深化”的工作思路,结合学校教育的这一直接有效的途径,用经典来充实、开发孩子们记忆力的黄金时期,以中国文化宝典开启儿童的纯洁心灵,加厚孩子的人文底蕴,并逐步外化为良好道德、丰富学识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