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加强高校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姓名(学号):王雁(120307Z147)
院(系)、专业、年级、班级:外国语学院2010级商务英语
(职师)
指导老师:
提交日期:2012年11月25日
加强高校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意识、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从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不足、以及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阐述了加强高校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教育
一、传统文化的概念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外,还包括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二、当前我国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不足
首先,从层面来看,社会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一种文化往往是在长期的社会行为中形成的,中国的传统文化离不开几千年的沉积,对文化的传承需要有严肃客观的精神,才能保证以不偏不倚的态度真实准确地展现文化的内涵和魅力。一方面,许多影视、小说在利益驱动下,更关心的是票房收入,而不是社会效益,危害极大;另一方面,在举办历史文化知识讲座,开展文化宣传,保护文化遗址等方面,社会重视力度远远不够,除了一些专业的工作者以外,很少有人给予较多的热情和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大学生很难有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兴趣。
其次,从学校层面来看,一方面,日益商品经济化的今天,许多高校在培养学生素质方面,更注重的是快捷的实用性,忽视对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培养,致使许多大学生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识;另一方面,高校教师的教育模式存在着误区,有些高校虽然也设置了相应的课程,但大多是照本宣科,这使学生在课堂上很难发挥主动性,加之有些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理论水平不高,且没有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只是片面地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授,忽略对传统文化的内化,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再者,从学生个体层面来看,学生对待相关课程的态度不够端正。在社会大的影响下,中国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学生个人在学习取向上功利色彩过于浓厚,忽视对自身思想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的培养。很多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
他们的实际生活没有多大用处,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环境,学生们更关心的是抓紧时间去考五花八门的等级、技能证书,以求在未来的职业竞争中为自己增添砝码,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得他们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个人的道德文化修养。
三、加强我国高校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他们积极奋斗、建设祖国的热情。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山河壮美,有着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各个民族在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交流中,文化得到不断发展与进步,张骞出使西域、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进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篇章里都写下了不朽的一笔。学习传统文化,充分认识中国文化的魅力,大学生们会为自己是华夏炎黄子孙而骄傲,为自己的祖国是一个源远流长的文明古国而自豪,从而激励他们担负起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为祖国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思想文化素质。中国传统文化以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勇、让为主要内涵,包括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等内容,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的第一步即是修身,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使其知道“爱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从而提高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道德文化修养。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集体意识。悠悠历史,家国天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河里,有一大批为国、爱国、救国,甚至以身殉国的仁人志士,怀石投河的屈原、塞外牧羊的苏武、精忠报国的岳飞、禁烟的林则徐、与舰同沉的邓世昌······这一个个爱国志士,一份份爱国情怀,读来无不让人赞叹;从这些爱国主义精神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个人利益和国家民族利益是一致的,当这两者在某种程度上有冲突的时候,个人应该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首位,关心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树立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
第四,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可以陶冶大学生的情操、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精彩斑斓,从上古时代到明清末年,从《诗三百》的创作到《红楼梦》的问世,从炎黄大败蚩尤到清末爱国人士的抛头颅洒热血······这些无不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广博、形式多样、风格鲜明等特点,走进这座文化宝库,大学生们可以在其间恣意徜徉,充分地吸收经过历史沉淀后保留下来的文化精华,从而培养自己胸怀天下的远大志向、推己及人的博大胸怀以及自强
不息的时代精神。
四、加强我国高校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
鉴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高校大学生起到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以及当前我国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不足,加强高校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个人修养,使其担负起弘扬和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责任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纠正全社会轻视传统文化的普遍风气,抵制社会不良文化对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侵蚀。
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影响下,社会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越来越漠视,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人们越来越多地朝“钱”看,在加强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纠正人们功利性观念的同时,应该抵制、防范社会不良文化,并强化对其监管力度,通过社会治安地综合治理,努力为大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改革传统文化的授课形式,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营造一个优良的传统文化教育环境。
针对稍显陈旧的授课方式,在注重历史性和文化性的同时,教师可以以一种新的视角来阐释传统文化,从而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学校则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从课程设置、实践活动、校园文化等方面着手,借助多种途径,如电视、广播、网络、杂志、报刊等媒体,全面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同时,还可以举办一些讲座,营造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更新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
面对高速发展的商品经济化潮流,社会对“快餐文化”青睐有加,日益增大的就业压力也使得大学生更注重实用性、快捷性,相比于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许多大学生更喜欢参加培训机构,“一证在手,路更好走”是目前许多大学生的心态。针对大学生的这些盲目行为,学校和社会应该给与正面的指导,同时,将课堂上所教的传统文化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使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处事原则、社会礼仪等融入到大学生的社会生活中。
(四)加强教师传统文化素质,提高教学水平。
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目前,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不容乐观,某些拥有传统文化知识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