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工会优势,践行“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

合集下载

关于工会在职工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工会在职工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工会在职工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实践与思考加强职工技能培训、提升职工技能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工技能人才队伍,是各级工会组织履行职责、服务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近年来,某市总工会紧紧围绕市委人才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的作用,健全机制,创新载体,着力加强职工技能型人才的锻炼与培养,为促进我市企业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发挥工会在职工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大学校”作用一是建设职工实训基地。

依托设施完善、师资力量雄厚的职业教育学校,在理工学院、煤机高级技校、职教中心、钢厂技校,建立了工会职工培训基地的作用。

加强对培训基地的支持力度,2010年以来共投入资金76万多元为培训基地配置了教学设施。

积极争取政策支持,煤机高级技校被全总评为全国职工职业教育示范点。

二是开展职工技能培训。

结合我市技能人才需求,2010年以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86期,培训职工2800多人。

结合我市职工职业状况,举办了车工、钳工、焊工、铣工等工种的中级工、高级工专题培训班,选派了86名技术能手参加了全区车工、铣工、电焊工、维修电工等技能培训班。

三是建设职工书屋。

2008年以来,全市各级工会累计投资630多万元,建设“职工书屋”212家,藏书32万多册。

在广大职工中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连续五年举办了职工读书征文、读书演讲等活动,开展“书香班组”建设活动,职工学习技能进一步创造条件。

四是开展“名师带徒”活动。

中色东方、天地奔牛、星瀚集团等技术力量雄厚的大型企业,选择部分实际工作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的职工为师傅(他们中大多是劳动模范、金牌工人、首席技师或者是企业的高技能人才),与有一定专业基础和工作经验的年轻职工结对子,开展“选师认徒”、“名师认徒”活动,签订了带徒协议进行考核,对成效显著的师傅、徒弟分别进行奖励,有力地推动企业技术传承和技术革新,发挥技术能手的“传帮带”作用。

五是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大赛。

新时代国有企业工会如何做好青年职工人才培养的思考

新时代国有企业工会如何做好青年职工人才培养的思考

新时代国有企业工会如何做好青年职工人才培养的思考摘要:近年来,国有企业工会通过多项措施扩充人才队伍,例如增加用于青年职工培训的专项费用,提供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为丰富的培训机会等,在帮助青年职工提升业务能力,以及提升对国有企业工会的归属感和向心力等方面效果显著。

但是国有企业工会在青年人才培养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考核激励体系不完善等。

为了促进青年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国有企业工会必须要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思路,坚持以人为本,把青年人才的个人诉求和国有企业工会的改革发展结合起来,达到“双赢”效果。

关键词:国有企业工会;青年人才;个性化轮岗;继续教育1青年人才的基本特征1.1具有较好的接受和学习能力行业的发展和国有企业工会的改革,均要求青年职工必须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和环境适应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胜任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始终以较高的效率、较好的质量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各项任务。

因此,对新事物有较强接受能力,对新技术有较强学习能力,是新时期国有企业工会青年人才的基本特征。

例如,建设、运维和管理,需要一大批精通信息技术、互联网和大数据的青年职工。

国有企业工会只有培养、储备足够多的青年人才,才能紧跟时代发展,做到快速学习、快速应用,始终保持较强的岗位胜任力。

1.2具有较高的学历水平和文化素养近些年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这也让国有企业工会在人才招聘时有了更多的选择。

为了筛选出真正符合国有企业工会工作需要的人才,用人单位通常会设置较高的门槛和严格的指标。

这种情况下,新入职的青年职工往往具有较高的学历和较好的素养。

这些有着较高文化水平的青年职工,在工作上肯钻研,具有不怕吃苦、迎难而上的韧劲,这对于攻克技术难题和加快技术创新有积极帮助;在业余时间,他们能保持求学期间养成的自学自律习惯,自觉地为自己“充电”,实现了个人知识技能的更新。

1.3具有较强的工作积极性相比之下,青年人才由于入职时间较短,加上时间和精力比较充沛,能够一心扑在事业上,因此工作积极性更强。

高校二级学院党委“五纳入”教师思政教育模式探析

高校二级学院党委“五纳入”教师思政教育模式探析

高校二级学院党委“五纳入”教师思政教育模式探析作者:张雅妮王雪洁佟巍来源:《北京教育·高教版》2023年第11期摘要:强教必先强师,加强教师思想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紧密围绕“以党建引领业务、依托业务抓党建”的核心理念,凝练出“五纳入”这一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在高校教师群体内有效转化为实践成果,实现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进而以高质量党建推进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五纳入”教师思政教育模式的提出1.提出背景。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党委紧密围绕“以党建引领业务、依托业务抓党建”的核心理念,始终努力推进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社会实践和文化建设的交叉互促,力争通过党建工作有效提升学院党委的组织力和党员队伍的战斗力,更好地发挥学科优势,推动党建引领事业发展。

在此背景下,对于教师思政教育这一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学院党委一直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与方法,在结合学科发展、推动业务交叉、保障决策协商、统一学习与实践以及指引业务与制度等方面不断创新和发力,最终凝练出“五纳入”这一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

2.目标与原则。

实施“五纳入”教师思政教育模式的具体目标为:强化教师思政教育的规范性,增强思政教育对高校教师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道德修养、爱国情怀以及职业精神。

核心目标是: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在高校教师群体内有效转化为实践成果,实现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以党建“软实力”筑牢发展“硬支撑”,进而以高质量党建推进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五纳入”模式的具体实施原则基于学院党委的“1553”工作理念,即始终坚持“1条主线”:党建引领促事业发展;强化“5个引领”:思想引领、组织引领、政治引领、服务引领、文化引领;实现“5个提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提升队伍建设活力、提升服务社会能力、提升文化育人效能;推进“3个转化”: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

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 助推培育高技能人才

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 助推培育高技能人才

2021.3(上)第7期 总第550期165人力资源MODERN ENTERPRISECULTURE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 助推培育高技能人才韩芳 陕西建工第十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摘 要 高技能人才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是企业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来说,是源头活水,是企业一线生产中最直接的生产者,高技能人才不仅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体现之一,更是推动企业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强有力支撑。

所以,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培育高技能人才,是企业发展势在必行的举措。

关键词 工会组织 培育 高技能人才中图分类号:D4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1)07-165-02一、高技能人才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工会组织当今,科技的发展要求人类提供更高的技能。

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也就是说社会的进步和技能人才相得益彰。

只有不断提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社会才能获得更大的进步。

虽然说技能人才工作现取得明显成就,但仍然还是存在各种问题,特别是在建筑领域中,高技能人才的短缺、结构失衡、培训机制不健全等已经成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瓶颈,这直接影响着一个企业乃至国家的整体发展,所以重视并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是一项极其重要的艰巨任务。

从事建筑行业的企业必须依靠精益求精的高技能人才,它是一种积累,更是一种智慧,关系着我们安全生产的所有问题。

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职工的技能水平,当然只有职工整体提高技能素质,企业整体才能获得发展。

那么,作为企业的工会组织,要为职工搭建舞台,培养职工技能,发挥他们的技术水平,围绕企业中心工作,促进企业发展。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作为工会组织,其根本立场是为职工谋福利,而作为企业,其利益是与职工利益相统一的,换言之,企业靠员工发展,员工靠企业生存。

由此看来,培养高技能人才离不开强有力的工会组织,它不仅是党连接企业与职工群众的纽带,更是代表与维护员工合法权益的保障,企业工会组织只有让员工积极主动地将个人职业发展和企业战略目标结合在一起,通过有效合理的方式不断增强企业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助推高技能人才发展,帮助企业打响品牌,拓宽市场,推动企业发展。

工会助力人才培养工作总结

工会助力人才培养工作总结

工会助力人才培养工作总结
人才是每个行业发展的关键,而人才培养更是一个国家和企业发展的基础。


这个过程中,工会作为员工权益的维护者和促进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工会的助力,人才培养工作得到了更好的推动和发展。

首先,工会为员工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

通过组织各种培训课程、讲
座和学习活动,工会帮助员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这不仅有助于员工在工作中更加胜任,也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工会通过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了人才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工会组织各种
专业技能竞赛、学术交流会和经验分享会,让员工们可以互相学习、交流自己的经验和见解。

这不仅促进了人才之间的共同成长,也为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动力。

此外,工会还通过制定各种激励政策和奖励机制,激发了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和
创新能力。

通过评选年度优秀员工、设立各种奖学金和提供职业发展指导,工会为员工提供了更多的成长机会和发展空间。

这不仅激励了员工不断提升自己,也为企业培养了更多的人才储备。

总的来说,工会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支持,为员工的学习、交流和成长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和机会。

相信在工会的助力下,企业的人才队伍将会更加强大,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动力。

基于专业核心岗位能力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基于专业核心岗位能力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基于专业核心岗位能力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作者:吴志强来源:《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2015年第11期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担负起向建筑生产一线输送懂技术、懂管理、懂经济、懂管理的高端技术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专门人才的任务。

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设置、整合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构建基于专业核心岗位能力模块化课程体系。

高职核心岗位能力模块化课程体系近年来,我校依托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实训基地及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成立了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组及试点班,深入开展基于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加大课程整合力度,优化课程设置,完善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构建四大教学模块1.岗位(群)及岗位要求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就业岗位主要有施工员、资料员、质检员、安全员等,拓展的岗位有监理员、造价员、项目经理等。

施工员的岗位要求是具备熟悉制图标准、阅读建筑、结构、设备施工图、正确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正确选择施工机械、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技术管理的能力。

资料员的岗位要求是具备熟悉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熟悉建设工程资料归档规范;填写、收集、整理、组卷、归档各类工程资料的能力。

监理员的岗位要求具备娴熟的施工图识图、工程质量检查、检验、常用建筑材料及制品的见证取样、检查、试验、选用、保管、监理报表填写、整理、归档的能力。

质检员的岗位要求是具备熟练的施工图识图;正确使用各种常用工程质量检测工具;能对质量要求进行交底;能协助项目部及监理单位进行工程验收的能力。

造价员的岗位要求是具备娴熟的施工图识图、熟练运用工程软件进行建筑工程造价计量计价及编制工程招、投标标书的能力。

安全员的岗位要求是具备编制和实施安全技术方案;进行安全生产交底、安全考核;能进行安全知识培训;能检查现场安全的能力。

项目经理的岗位要求是具备组织施工项目管理规划的编制、制定成本、质量、安全和进度控制目标及措施、描述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具备组织协调好各方面工作、做好合同管理的工作的能力;2.知识能力结构及模块划分以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为出发点,明确学生适应就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将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分解为四大能力,即:建筑识图与制图能力、工程施工技术能力、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工程计量计价能力。

浅析企业工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

浅析企业工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

□冀东砂石骨料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张路熙近年来,伴随着一些支柱型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和改革创新,工会作为新时期工人自发性组织,正在职工维权、排忧解难、人才培养、融合凝聚等领域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

以人才领先推动技术领先,变人才优势为发展优势,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是国有企业对工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期望。

牢固树立“两个观念”牢固树立人才资本观念和价值共同体观念。

人才作为资本,与其他资本形式相比较,是具有创造价值的资本。

国有企业经营者应当清楚地认识到,人才水平就是企业应对市场的水平乃至助推产业发展的水平。

所谓价值共同体观念,就是要纠正人事管理只讲绝对服从、适应工作的做法,确立职工价值与企业价值目标相结合的价值共同体,以谋求职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沟通,使人心情愉快;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有助于凝聚人心,培育团队精神和力量。

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就是企业内涵的体现。

尊重职工、相信职工、依靠职工、听政职工、服务职工,承认他们的劳动贡献,构建企业上下良好的沟通系统,让人才了解和参与企业的决策与管理,增强他们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忠诚度,勤业敬业,努力奉献,这才是抓住企业文化建设的“本”,从根本上稳定人心、留住人才。

如果企业没有一种属于自己的文化氛围,职工群众中不具备“企业是我家”的理念,就无法将人才凝聚在一起。

大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要加大职工培训工作力度,努力打造“学习型”企业,促进职工队伍素质整体提升。

一是岗位培训。

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重点抓浅析企业工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交流实践中来32{坚持选才要“德才并重,内外兼容”;育才要“舍得投入,舍得时间”;用才要“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职称,不唯年龄,不唯身份”;留才要“靠制度,靠真情,靠环境,靠事业”等全新理念。

好选题预测、过程管理、效果反馈三个环节,形成全员学技术、行行赛技术的良好氛围。

二是言传身教。

发挥各类专业技术骨干作用,结“一帮一”包教保学技术对子。

以“互联网+“创新国企工会工作的措施葛岩

以“互联网+“创新国企工会工作的措施葛岩

以"互联网+"创新国企工会工作的措施葛岩发布时间:2022-01-17T01:47:25.375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9期作者:葛岩[导读]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时代逐步来临。

在“互联网+”时代下,我国国有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竞争力,实现进一步发展,首先应该从内部工会工作入手,合理运用互联网技术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三采油厂第七作业区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000摘要: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时代逐步来临。

在“互联网+”时代下,我国国有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竞争力,实现进一步发展,首先应该从内部工会工作入手,合理运用互联网技术,对传统工会服务模式进行创新,全方位加强工会管理。

因此,本文以“互联网+”时代为背景,深入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国企工会工作;服务体系;网络信息平台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转变,对我国国企工会也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在国企工会工作中合理融入互联网技术,能在很大程度上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加快信息传播效率,推动国企工会工作的信息化发展。

同时,在国企工会工作中运用互联网技术,还能充分拉近工会和广大职工的距离,为日常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从而为国有企业的长久发展注入活力。

一、“互联网+”国企工会工作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繁荣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等方面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带动了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

但互联网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导致了一些新兴行业的无序发展、盲目扩张,让许多创业者被“暂时的繁荣”蒙蔽双眼[1]。

同时互联网自身巨大的开放性也对人们的信息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为部分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在“互联网+”时代下,我国国企工会工作也存在如下问题:(一)“互联网+”在国企工会中的发展还不成熟目前,部分国企工会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互联网技术的重要性,也没有积极融合互联网做出科学长远的工作规划,不愿意增加工作量。

发挥工会组织优势 投身企业经济建设

发挥工会组织优势  投身企业经济建设

发挥工会组织优势投身企业经济建设工会是全面负责企业职工利益的群团组织,是保护职工权益、维护劳动平等、促进企业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

工会在企业经济建设中具有以下优势:1. 维护劳动权益,促进员工稳定工作:工会通过议定劳动合同、参与薪资调整、落实福利待遇等方式,保障了员工的基本劳动权益,提升了员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这有利于改善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减少员工流失,增加员工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2. 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提升企业的生产力:工会作为员工与企业管理层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能够及时沟通员工的意见和需求,反映员工的关切和反对意见,帮助解决劳动纠纷和矛盾,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和谐的劳动关系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员工的潜力,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3. 加强员工培训和职业发展,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素质:工会通过组织各种培训和讲座活动,提升员工的技能和知识水平,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

这有助于员工在企业中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进而提高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益。

4. 参与企业决策,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工会代表职工的利益参与企业重大决策的讨论和制定过程,向企业管理层提供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这有助于企业管理层更加全面地了解员工的实际需求和利益诉求,避免因决策和政策的不合理而引发的员工不满和抵触情绪,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决策效果。

5. 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凝聚企业凝心聚力:工会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推动者,通过组织各种文体活动、开展工会文化建设等方式,增强员工之间的沟通和团结,培养企业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这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凝聚力,增强企业的战斗力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工会在企业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优势和作用。

它不仅能够维护员工的劳动权益,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还能够促进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的提升,推动企业文化的建设,为企业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因此,企业应该充分重视工会组织,积极发挥其优势作用,与工会密切合作,共同推动企业经济建设取得更大的发展。

总工会人才工作发言稿范文

总工会人才工作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代表总工会,就人才工作发表一番讲话。

在此,我要感谢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朋友们对我们人才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总工会人才工作进行简要汇报。

一、高度重视,强化人才工作组织领导近年来,总工会始终把人才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将其作为推动工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我们成立专门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人才工作,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确保人才工作有序推进。

二、优化结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1.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

通过开展人才招聘、学术交流等活动,引进一批具有较高素质和丰富经验的高层次人才,为工会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加强现有人才培训。

开展各类培训班、研讨班,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3.实施人才梯队建设。

建立健全人才梯队,注重培养后备力量,确保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三、创新机制,激发人才活力1.完善人才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注重业绩考核,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2.落实人才待遇政策。

提高人才薪酬待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3.搭建人才成长平台。

为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鼓励人才参与重大课题研究、项目实施,发挥人才在工会事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四、加强协作,形成人才工作合力1.加强与政府、企业、高校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人才工作合力。

2.发挥工会组织优势,搭建人才交流平台,促进人才资源优化配置。

3.加强与各类人才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的联系,共同推动人才工作发展。

总之,总工会将继续坚持以人才工作为抓手,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工会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在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进一步提高对人才工作的认识,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人才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工会人才。

4.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最后,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实现我国工会事业的繁荣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谢谢大家!。

2024年工会人才工作总结(三篇)

2024年工会人才工作总结(三篇)

2024年工会人才工作总结____年工会人才工作总结一、背景介绍____年,是我国工会人才工作发展的关键一年。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会人才的需求日益突出。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需求,我单位深入研究工会人才培养、选拔、使用和管理的问题,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推动工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工会人才培养1. 完善培训机制今年,我们成立了工会人才培训中心,建立了一套全面、系统的培训体系。

通过开展各类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不断提升工会人才的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工会人才。

2. 推进学历提升我们积极引导和支持工会干部继续学习深造,鼓励他们通过自主择优、选派推荐等方式提升自身的学历水平。

今年,有30名工会干部成功考取了本科及以上学历,为工会人才队伍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工会人才选拔与使用1. 建立合理的选拔机制今年,我们制定了一系列合理、科学的工会人才选拔办法,包括严格的选拔程序、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拔原则等。

通过实施这些措施,确保了工会人才的选拔工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2. 合理配置工会人才资源我们注重发挥工会干部的特长和优势,根据不同岗位的要求,合理配置工会干部。

通过适当的岗位调整和经验交流,提高了工会人才的配置质量和水平。

四、工会人才管理1. 完善人才管理制度我们完善了工会人才的档案管理制度,建立了人才库。

对不同层级的工会干部建立了不同的考核评价标准,提高了工会干部的管理效能。

2. 加强对工会人才的关心和激励今年,我们加大了对优秀工会干部的关心和激励力度。

通过表彰先进、提供晋升机会、给予奖励等方式,激励工会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五、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 工会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由于历史原因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我们的工会人才队伍结构存在不均衡的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采取措施引进更多的专业化人才,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2. 工会人才培养机制尚不完善尽管我们已经建立了工会人才培训中心,但仍存在培养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

深度融合“互联网+”创新建设“职工之家”

深度融合“互联网+”创新建设“职工之家”

深度融合“互联网+” 创新建设“职工之家”发布时间:2022-08-04T07:21:50.331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56卷第6期作者:付静[导读] 自2019年底开始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内疫情不断出现局部反弹,国外疫情形势持续严峻,对我国的经济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付静宜宾天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644000作者简介:付静(1984.4.20),女,汉族,重庆市开县人,大学本科,政工师。

研究方向:企业党建、企业文化建设自2019年底开始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内疫情不断出现局部反弹,国外疫情形势持续严峻,对我国的经济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广大职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企业工会作为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如何协助党政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同时做好工会日常工作、服务好职工群众,是当前工会工作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

新时期,企业工会工作须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职工群众个性化、多样化服务需求,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工会服务平台,形成网上网下深度融合、互联互动的工会工作新格局,把工会建设成为“职工之家”。

一、提高认识,强化“互联网+”工会思想建设工会作为联系职工的纽带,要注重通过服务联系职工、凝聚职工,要清晰地定位工会和职工的关系,把建设“职工之家”作为工会工作的落脚点。

一方面工会对职工具有引领作用,另一方面对职工也是服务关系,服务是为了实现引领,而引领又要依靠服务来实现。

疫情背景下,为了加大社交距离的需求,广大职工对于网络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各种讯息或多或少对其工作、生活、学习带来了一定影响。

深度融合“互联网+”、建设“职工之家”发展过程中,广大工会工作者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深刻认识工会工作始终与党和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紧密联系,促进互联网和工会工作融合发展,才能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正确认识推进“互联网+工会”建设是服务职工群众的重要助力,切实提高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意识,以互联网为载体正确引导职工,通过抓阵地、抓队伍、抓内容、抓活动,把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贯彻到群众中去,有效发挥工会组织的引导力和影响力。

提升企业工会活力,发挥企业工会作用

提升企业工会活力,发挥企业工会作用

提升企业工会活力,发挥企业工会作用发布时间:2021-08-10T10:53:55.393Z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1年4月作者:丛楠[导读]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职工的共同努力,职工素质的高低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工会组织是企业及其员工之间的桥梁,因此应该主动承担历史使命,在对职工的利益、权益进行维护的同时,还应该积极主动地为企业分忧,并能够把对职工教育工作的加强当成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马鞍山当涂发电有限公司丛楠安徽省马鞍山市 232000摘要: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职工的共同努力,职工素质的高低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工会组织是企业及其员工之间的桥梁,因此应该主动承担历史使命,在对职工的利益、权益进行维护的同时,还应该积极主动地为企业分忧,并能够把对职工教育工作的加强当成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还可以使企业与职工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

关键词:企业;工会引言企业领导和职工之间联系的重要桥梁就是企业工会,企业工会在展示企业发展活力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当前,企业发展创新的要求正在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变得越来越高。

员工在企业创新的实现中有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如果一个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或者是创新的导向偏失,可能是由于员工与企业缺乏有效的密切联系,也可能是由于员工的思想觉悟水平不够高,所以在企业的发展中不能发挥出有效的作用,进而帮助企业发展。

1在企业中工会的重要性1.1推动企业发展很多企业,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建筑企业,发挥工会的作用是企业发展和进步的保障。

在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定位、人文发展与员工的意识形态建设密切相关。

只有遵守“以人为本”的理念,彻底实施人才兴企发展战略,通过培养员工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健全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员工的根本利益,进一步增强员工的积极能动性,充分发挥员工在施工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有效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1.2统一员工思想另一方面,加强工会工作的人文关怀力度,更多地倾听员工的声音和合理的建议,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提高企业的价值。

2024年工会人才工作总结

2024年工会人才工作总结

2024年工会人才工作总结
在2024年,工会人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展。

以下是我对2024年工会人才工作的总结:
一、加强工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2024年,工会注重培养和引进具有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人才。

通过与高校合作,开展人才培养项目,为工会基层干部和骨干培养和引进更多的专业人才。

此外,我们还通过与企业合作,引进一些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人才,提升工会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完善工会人才激励机制
2024年,工会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通过评优奖励、职称晋升、岗位晋升等方式,激励工会干部和骨干积极投身于工会工作,提高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此外,我们还注重对优秀工会人才的培养和发展,通过提供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和晋升空间,激励他们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加强工会人才队伍建设
2024年,工会注重加强工会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培训和学习交流等方式,提高工会干部和骨干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我们组织了各类培训班和学习交流活动,使工会人才能够及时获取最新的工会政策和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此外,我们还注重建立和健全工会人才的激励机制,通过岗位晋升和职称评定等方式,激励工会干部和骨干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总之,2024年工会人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展。

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工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完善激励机制,加强工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工会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同时,我们也将不断总结和分享工作经验,为工会人才工作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五维”协同推进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五维”协同推进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五维”协同推进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作者:张琼叶文忠颜丽芳来源:《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24年第04期摘要:产业园区作为资源禀赋、要素流动、产业集聚的重要空间载体,担负着培育创新主体、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城镇化等系列重要使命。

我国产业园区发展虽然在企业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协同发展、对外开放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出现了分工协作欠合理、技术支撑较薄弱、功能配套不齐全、产业生态待优化等共性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园区高质量发展。

推进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应从特色园区建设、产业链群锻造、技术协同创新、产业功能配套、产业生态培育“五维”联动发力,破除发展桎梏。

关键词: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新型工业化;新质生产力中图分类号:F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605(2024)04-0085-08产业园区作为资源禀赋、要素流动、产业集聚的重要空间载体,担负培育创新主体、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城镇化、保障改善民生等重要使命[1]。

推进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和考察苏州工业园区重要讲话精神的关键举措,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

对于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亦具有深远意义。

一、产业园区发展的核心要义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加快推进产业链现代化建设、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园区协同发展、数智赋能是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引领产业园区向纵深发展的核心要义。

深刻把握产业园区发展的内涵要义,有助于推进产业空间延伸、产业能级跃升,为新时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强劲动力、蓄积强大势能。

产业链现代化建设是产业园区发展的重要基础。

产业链现代化建设,既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又是产业基础能力增强、供应链安全保障和价值链提升的重要环节[2]。

基于产业聚集理论、产业关联理论,产业园区积极引导产业关联链条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和先进产业组织方式提升传统产业、巩固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有效推进了产业合理布局、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工会工作总结:切实解决职工关切,为园区发展注入新动力

工会工作总结:切实解决职工关切,为园区发展注入新动力

工会工作总结:切实解决职工关切,为园区发展注入新动力为园区发展注入新动力近年来,我们工会一直积极探索,努力服务职工群众,为园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回顾过去一年,我们极开展各项活动,为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得到了广大职工的肯定和支持。

一、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源,企业发展离不开职工的不断进步。

为了提高职工的素质,我们工会联合企业领导为职工制定了一系列培训计划,包括技能培训、业务培训、心理辅导等。

通过提高职工的技能水平和创造力,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产业水平,为园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关心职工生活,照顾职工利益我们工会一直关注职工的生活和利益,为职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例如,为缓解职工的生活压力,我们开展了各种有意义的文娱活动,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游泳比赛等。

为了积极应对疫情,我们还向疫情严重地区捐赠了物资和资金。

此外,我们还积极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为职工提供法律援助和服务。

三、加强职工参与,营造和谐发展氛围我们认为,职工是企业的根本力量,职工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鼓励职工积极参与企业决策和管理,提出对企业建设和发展的进建议。

我们还组织职工代表走出园区,参加各种展览会、讲座等活动,使职工更好地了解国内外市场动态和经济发展方向。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工会与企业领导和职工之间的沟通,促进了企业和谐发展的氛围。

四、注重职工安全,提高职工的生产安全意识在工作中,职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工会不断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切实保障职工的人身安全和生命安全。

同时,我们还积极组织职工参加各种安全技能培训,提高职工的应急处理和安全意识,切实提高职工的工作安全环境。

我们要感谢广大职工的支持和信任,感谢工会各部门的团结协作。

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服务职工群众,为园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为职工谋求更多福利和权益。

我们相信,园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发展得更加繁荣昌盛。

论加强基层工会建设对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意义

论加强基层工会建设对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意义

政工视点MODERN ENTERPRISECULTURE492021.9(下)第27期 总第570期论加强基层工会建设对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意义张鹤 中交天健(深圳)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企业的发展也日新月异。

基层工会工作是促使企业稳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它能够为企业提供正确的价值理念、良好的环境以及文化条件,构建职工思想根基,是构建和谐企业的主要环节。

因此,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维护好职工合法权益,增强凝聚力,对构建和谐企业意义重大。

文章以自身企业为例,论述了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意义,通过检视自身问题,进而提出了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方法。

关键词 基层工会 建设 和谐企业中图分类号:D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1)27-049-03新时期下,企业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竞争也日益激烈。

企业工会是困难员工的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助人,作为密切联系职工的基层组织,内部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建设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加强工会基层建设对构建和谐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有企业加强工会基层建设的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关心、高度重视工会工作。

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对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各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对基层工会建设作出批示:“基层工会离职工最近,联系职工最直接,服务职工最具体,是工会工作的基础和关键。

要从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高度出发,始终坚持正确方向,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代表性,着力强化服务意识、提高维权能力,着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保障水平,切实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

”总书记对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批示的“三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是加强新时代职工之家建设的主线,是新形势下做好基层工会工作的根本指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做出了重要部署。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在国际形势“大变局”及国内形势“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提出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的大背景下,深入宣传“十三五”辉煌成就和抗疫重大战略成果,引导职工增强信心、凝聚力量,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是每一个工会干部的政治责任。

2024年工会人才工作总结

2024年工会人才工作总结

2024年工会人才工作总结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工会人才工作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作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发展的组织,工会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增进劳动者福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2024年,我所在的工会经过一年来的努力,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以下是我对2024年工会人才工作的总结。

一、工会人才队伍建设在2024年,我们注重工会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加强培训和选拔工会人才,不断提高工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培训班、讲座和学习交流活动,帮助工会人员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我们还积极开展工会干部选拔工作,充分发挥年轻干部和女干部的作用,为工会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二、工会工作创新2024年,我们注重工会工作创新,尝试了一些新的方式和方法来开展工会工作。

我们组织了线上线下结合的工会活动,利用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开展宣传和交流,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工会工作。

我们还加大了对职工权益保护的力度,积极开展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提高了职工的满意度和对工会的认同感。

三、工会与企业合作2024年,我们注重加强工会与企业的合作,促进劳资双方的良好关系。

我们建立了工会与企业的联络机制,定期组织双方进行座谈会和磋商,解决劳动关系中的问题,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我们还积极推动企业建立员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员工参与企业决策的能力,促进职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四、工会服务职工2024年,我们注重改善工会服务职工的方式和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我们加强了对职工生活和工作的调研,了解职工的需求和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我们还建立了职工之家,为职工提供各类咨询和帮助,提高职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然而,在2024年的工会人才工作中,我们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工会人才队伍建设尚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在一线工会工作者的培养和发展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吉林省蛟河市总发挥工会优势激发职工智慧 借助“瓦联网+”驶入电商“快车道”

吉林省蛟河市总发挥工会优势激发职工智慧 借助“瓦联网+”驶入电商“快车道”

吉林省蛟河市总发挥工会优势激发职工智慧借助“瓦联网+”
驶入电商“快车道”
王敦富;郑吉胜
【期刊名称】《中国工人》
【年(卷),期】2017(000)004
【摘要】近年来,为积极助推民营经济发展,吉林省蛟河市总工会针对本市民营
企业、特别是电子商务经济发展的实际,结合工会组织自身特点与优势,开展技能培训、技术创新、劳动竞赛等活动。

激发全市电子商务企业广大职工的智慧和创造力,为电子商务经济发展增添动力。

【总页数】1页(P48-48)
【作者】王敦富;郑吉胜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412.67
【相关文献】
1.发挥工会优势强化责任担当全力推进职工多元增收再上一个新台阶——在兵团工会贯彻落实兵团党委推进团场职工多元增收三年提升行动计划现场会上的讲话 [J], 宋浩
2.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努力开创工会女职工工作新局面[摘要]——在兵团工会女职工
委员会四届七次全会上的报告 [J], 李淑慧
3.发挥职工文化优势持续凝聚发展正能量--武钢工会创新职工文化建设纪实 [J], 叶少雄
4.发挥资源优势打造富民产业——荥阳市畜牧养殖业驶入健康发展快车道 [J], 李松龄;陈冠军;马许;赵林安
5.吉林市总工会以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为载体发挥工会组织优势打造“吉林工匠”品牌建设一支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工匠”队伍 [J], 王敦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学期,会计专业的学生学徒从企业回到学校,对今后所从事的会计工作各岗位所需欠缺的理论知识进行再学习,能完成基本的会计工作,加强职场抗压能力的培养和职场晋升能力的培养。
第六学期,学生再回到企业,企业对学生所从事的岗位所需要的技术技能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能基本独立完成会计各岗位的工作,能完成初级的会计管理工作。
因此,“双循环”是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校企双方深度合作,在充分调研和讨论的基础上,将课程体系有机分解为校内课程模块和校外课程模块,并采取“双导师”授课,“双标准”考核的机制,形成学校到企业、企业再到学校并最终再次回归工作岗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双主体”协同育人
校企合作理事会的主要成员为企业和校内专任教师。校企双方共同开发核心课程,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共同参与质量评价,形成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三、“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介绍
从“学生→准学徒→再学生,准学徒→再学生→准员工”的思路出发,整体教学过程实行工学交替的“双循环”,由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导师”共同完成人才培养,即实行“从学生到再学生、从准学徒到准员工”的“双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个循环:初期在学校学习;中期在企业实训。(采取1.5+0.5模式)
1989年,布朗(J. S. Brown)、柯林斯(A. Comns)和杜盖德(P. Duguid)三人联名发表的文章《情境认知与文化》(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中指出:“知识与活动是不可分的,活动不是学习与认知的辅助手段,而是学习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心理学视角说明了情境化活动在获得知识方面的重要性。1990年,莱夫(J. Lave)与温格(E. Wenger)出版了《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一书,用“合法的边缘性参与(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来描绘情境学习的过程,即在知识实际应用的真实情境中呈现知识,把学与用结合起来,让学习者像专家、师傅一样进行思考和实践,通过社会性互动和协作进行学习。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个体参与真实情境与实践,与他人及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培养参与实践活动能力、提高社会化水平的过程;是一种文化适应及获得特定“实践共同体”成员身份的过程(姚梅林,2002)。
(三)“双导师”教学模式
由于社会岗位对学生学徒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纯粹校内教学所不能及的,因此会计专业聘请财税领域具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一线专家来担任校外导师,引导学生从另外一个全新的视角审视和学习专业课程,将教学活动与工作岗位更紧密结合起来,构建一个集合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相得益彰的良好平台。通过引进校外导师,可以调动校内导师的积极作用,并且利用校外导师资源,从而实现高等院校与社会的零距离对接。
依托工会优势,践行“双循环”人才培17年第06期
【摘要】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会计专业依托广东省总工会干部学校的优势,开展校企协同育人,从“学生→准学徒→再学生,准学徒→再学生→准员工”的“双循环”过程,校企“双主体”共同育人,构建校内外“双模块”课程体系,实施“双导师”指导,制定“双标准”考核机制,最终实现“从学生到再学生、从准学徒到准员工”的“双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情境学习理论
传统的职业教育认为学习发生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中,按照预先设定好的步骤,接受、存储授课知识。职业院校一般将分门别类(课程分类)的内容传递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掌握相同的知识和技能。由于脱离了职业岗位的具体情境,知识和技能成为分离和孤立的状态,获取的知识无法被有效激活。
二、“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的演变过程
本专业实践教学最初的开展方式,与其他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基本相同。从最初增加校内课程的实践教学学时,开设独立的实践课程,通过“请进来”的模式邀请行业专家进校园,通过“走出去”的模式让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到开设特色订单班。虽然,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在逐步推进,但是始终以学校为主体进行育人,校企合作仍停留在浅层基础上,企业没有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尤其是教学过程的深度参与。因此,学生习得的会计知识与真实工作情境缺乏直接连接,难以达到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關键词】会计;工会;“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是广东省教育厅2013年度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30201092)、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高职教育重点专业建设项目、2014年广东省省级民办教育专项资金项目和广东省教育厅2014年度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培育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会计专业安排第一、第二和第三学期在校内完成文化课程和会计类专业基础的学习任务,掌握专业所需各项基本技能,具备高职学生所需的基本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能达到对会计工作有基本的了解,能胜任会计工作各岗位的基础性工作;第四学期在企业完成学生会计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初步对接,能完成基本的会计和税务处理。
第二个循环:中期完成企业实训后,学生再回到学校学习;最后期间学生再回到企业实训。(采取0.5+0.5模式)
初期在校内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入门教育,能达到对所从事的工作有基本的了解。从学生学徒今后所从事工作的岗位出发,逐步增加相关知识和理论的教学,能做岗位所需要的基础性工作。中期学生在企业学习,企业对学生进行实训教学,完成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岗位实践的初步对接,能完成岗位基本工作,并加强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证教育。
(二)“双模块”课程模式
校内和校外两大课程模块分别培养学生的职业通用基础能力、职业基础和核心能力、职业素质、岗位操作技能和拓展能力。校内课程模块进一步分解为职业通用能力课程、职业基础理论课程、职业基本能力课程、职业综合能力课程和职业能力拓展课程五个部分。校外课程模块进一步分解为职业基础实践模块和职业综合实践模块。
会计专业经过多年摸索和经验积累,高度认同情境学习理论的观点,即如果职业教育脱离真实岗位,会计知识将孤立存在并无法与能力相互转化;会计知识与实际顶岗操作将没有实现路径,校内习得的会计理论和知识将无法在具体工作情境或工作过程中被激活。因此,本专业在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并坚定认为,只有在真实环境中的岗位体验,才能实现学以致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