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用聚氯乙烯树脂标准20140424

合集下载

PVC糊树脂的选择及配方工艺要点

PVC糊树脂的选择及配方工艺要点

PVC糊树脂的选择及配方工艺要点[ 2009-11-17 16:11:49]s中国塑料改性技术1、糊树脂的选择首先要根据所要加工产品的机械性能选择合适的糊树脂类型。

聚合度高的PVC产品机械强度比较高,凝胶化温度及塑化温度也较高,产品的价格也高,适合于做耐磨层、抗拉力层、硬面层和消光层等。

聚合度低的PVC产品,凝胶化温度较低,塑化温度低,价格低,但机械强度较低。

其次要根据糊树脂的用途、类型和加工形式选择合适的糊树脂牌号。

糊树脂产品的粘度是一个重要的选择指标,如高发泡的制品选择粘度相对大一点和凝胶化温度较低的糊树脂产品,以利于控制良好的发泡性能和大小均匀的泡孔分布;而其它制品一般要求糊粘度不要太高,以利于加工。

糊制品层较厚的,选择粘度相对高一些的树脂对制品的表观性能影响不很明显;而糊制品层较薄的,如选择的糊树脂粘度较大,不仅会影响制品的均匀度和表面的平滑性,涂层也容易脱落,而且会增大原料的用量。

对于使用浸渍方法生产糊制品,如选用粘度大的树脂则其外表易起皱,都会影响制品质量。

同时考虑糊树脂时,特别是对涂刮工艺,须考虑增塑糊的流形,应选择增塑糊能很好保持或接近牛顿型流体的糊树脂产品,有利于加工条件的控制。

另外,要考虑增塑糊的稳定性和脱气性能,只有稳定性良好的增塑糊,才能在稳定性优化的工艺条件下加工出好的糊制品;而对于需要真空脱泡的PVC糊料,则要求有较好的脱气性,等等。

对于大多数糊制品来说,应选择通用型糊树脂,其具有生产批量大,适用范围广,产品质量可靠稳定,树脂的性能比较容易掌握,价格相对较低,且加工技术也较为成熟,工艺优化调整比较简单。

但对于制品有特殊要求时,可选择专门用途的糊树脂产品牌号,这些树脂适用范围尽管不广,价格也相对可能高一点,但在用于其指定的用途时,其效果一般比通用效果好,制品的性能质量特征更能满足特殊要求。

目前国内的专用糊树脂品种主要有光亮型、发泡型、消光型等几大类。

2、糊树脂加工配方的控制糊树脂的配方对产品的用途、质量、加工的效率和生产成本等都有重要的影响。

现行聚氯乙烯制品国家标准目录

现行聚氯乙烯制品国家标准目录
67
GB/T 3401-2007
用毛细管黏度计测定聚氯乙烯树脂稀溶液的黏度
68
GB/T 3807-1994
聚氯乙烯微孔塑料拖鞋
69
GB/T 3830-2008
软聚氯乙烯压延薄膜和片材
70
GB/T 4085-2005
半硬质聚氯乙烯块状地板
71
GB/T 4219.1-2008
工业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道系统 第1部分:管材
53
GB/T 21989-2008
塑料聚氯乙烯糊用Severs流变仪测定表观黏度
54
GB/T 21990-2008
聚氯乙烯(PVC)糊刮板细度的测定
55
GB/T 21991-2008
塑料试验用聚氯乙烯(PVC)糊的制备行星混合器法
56
GB/T 21992-2008
糊用聚氯乙烯树脂杂质与外来粒子数的测定
塑料试验用聚氯乙烯(PVC)糊的制备分散器法
35
GB/T 16800-2008
排水用芯层发泡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
36
GB/T 17688-1999
土工合成材料聚氯乙烯土工膜
37
GB/T 18014-2008
电雷管引爆用聚氯乙烯绝缘电线
38
GB/T 18477.1-2007
埋地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结构壁管道系统 第1部分:双壁波纹管材
76
GB/T 5023.1-2008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第1部分:一般要求
77
GB/T 5023.2-2008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第2部分:试验方法
78
GB/T 5023.3-2008

PVC糊树脂的简介(1)

PVC糊树脂的简介(1)

PVC糊树脂的生产简介聚氯乙烯(PVC)树脂是重要的通用塑料之一,目前我国的年总生产能力已经超过1500万吨,成为氯碱工业生产中平衡氯气主要的产品之一。

聚氯乙烯糊是聚氯乙烯树脂的品种之一。

其是指未加工状态下PVC树脂的一种独特形式,粒度范围一般在0.1~2μm(悬浮法树脂粒度分布一股在20~2009m)。

其成型加工工艺与悬浮树脂相比,具有加工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模具简单便宜,发泡容易,制品受热次数少,可生产一些特别的制品,如塑胶制品、泡沫人造革、微孔塑料、钢板塑层,汽车用装饰材料、电器材料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人造革、装饰材料、地板革、墙擘纸、工业用输送带、运动场地、涂料、粘合剂、玩具、医用一次性手套、日用装饰材料、电器仪表和电工工具等诸多材料和制品领域。

随着加工制品的不断开拓,PVC糊状树脂的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国际市场上对其需求量正在不断增加,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一、PVC糊树脂的生产目前,工业上聚氯乙烯糊树脂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乳液种子聚合法、混合微悬浮法和微悬浮聚合法等1.1乳液种子聚合法乳液聚合是氯乙烯(VCM)和水在水溶性引发剂(常用过硫酸盐)和乳化剂作用下得到聚氯乙烯糊树脂。

一般情况下,乳液聚合得到的乳胶粒径小于0.2I.tm,为了达到增大乳胶粒径的目的,开发了乳液种子聚合法,使乳胶粒径增大到1.Opm左右。

在乳液聚合中,如果有已生成的高聚合物乳胶存在,控制物料配比和条件,原则上VCM仅在已生成的乳胶粒子上聚合,而不再形成新的粒子,这种已生成的高聚物乳胶就好像晶种,因此称为“乳液种子聚合”。

但只有合理的粒径还不够,必须具有适当的粒径分布,才能得到性能优良的PVC糊树脂。

乳液聚合中乳化剂很重要,所用数量决定了引发剂的粒子数,且对最终的胶乳粒子的大小起了主要作用。

特别在进行种子生成时,采用高引发速率和低浓度乳化剂进行生产,能使胶乳微粒尺寸分布变窄。

胶乳粒径及其分布是乳液法生产PVC 糊状树脂的关键所在。

MSDS-PVC聚氯乙烯糊用树脂

MSDS-PVC聚氯乙烯糊用树脂

聚氯乙烯糊用树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聚氯乙烯(高分子量)化学品英文名称:polyvinyl chloride英文名称2:PVC技术说明书编码:1310CAS No.:9002-86-2分子式:[C2H3Cl]n分子量:62.5n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聚氯乙烯(高分子量) 9002-86-2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不详侵入途径:接触,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可有粉尘和单体氯乙烯。

吸入氯乙烯单体气体可发生麻醉症状,严重者可致死。

长期吸入氯乙烯,可出现神经衰弱征候群,消化系统症状,肝脾肿大,皮肤出现硬皮样改变,肢端溶骨症。

长期吸入高浓度氯乙烯,可发生肝脏血管肉瘤。

长期吸入聚氯乙烯粉尘,可引起肺功能改变。

环境危害:在土壤中不能分解。

燃爆危险:本品可部分燃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危险特性: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

台塑pvc糊树脂企业标准

台塑pvc糊树脂企业标准

台塑PVC糊树脂企业标准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台塑PVC糊树脂的产品分类、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以及质量保证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台塑PVC糊树脂的生产、检验和使用。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三、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 PVC糊树脂:以聚氯乙烯(PVC)为主要成分的糊状树脂,具有优良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

2. 增塑剂吸收率:PVC糊树脂在一定条件下与增塑剂混合后的吸收程度。

3. 黏度:PVC糊树脂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出的一定流动性的量度。

4. 挥发份:PVC糊树脂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后失去的质量分数。

5. 热稳定性:PVC糊树脂在一定温度下保持稳定的能力。

6. 电绝缘性:PVC糊树脂在电场作用下抵抗电流的能力。

7. 透明性:PVC糊树脂对可见光的透过程度。

四、产品分类与标记台塑PVC糊树脂按照其增塑剂吸收率、黏度、挥发份、热稳定性、电绝缘性、透明性等性能指标分为不同的型号,并在型号后面加上相应的企业标准号以示区别。

例如:台塑PVC糊树脂H-5000表示增塑剂吸收率≤50%,黏度适中的型号。

五、技术要求台塑PVC糊树脂应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

六、试验方法1. 增塑剂吸收率按附录A进行测定。

2. 黏度按附录B进行测定。

3. 挥发份按附录C进行测定。

4. 热稳定性按附录D进行测定。

5. 电绝缘性按附录E进行测定。

6. 透明性按附录F进行测定。

七、检验规则1. 台塑PVC糊树脂应按照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表1的技术要求。

2. 产品出厂前应由生产单位的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检验,并出具合格证明文件。

如有不合格项,允许加倍抽样复查,仍不合格则不能出厂。

PVC糊树脂透明性的研究

PVC糊树脂透明性的研究

PVC糊树脂透明性的研究刘洋【摘要】考察了PVC糊树脂热稳定性、塑化时间、塑化温度、真空脱泡时间、试样厚度等因素对试样透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VC糊树脂的热稳定性越好、增塑糊脱泡越完全、试样厚度越小,则透明性越好;在保证PVC糊树脂不降解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其塑化度可提高透明性.【期刊名称】《聚氯乙烯》【年(卷),期】2017(045)012【总页数】3页(P19-21)【关键词】PVC糊树脂;透明性;热稳定性;塑化度;脱泡【作者】刘洋【作者单位】唐山三友氯碱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唐山0633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25.3PVC糊树脂是PVC树脂的一种独特形式,粒径范围一般在0.1~2 μm。

与悬浮法PVC树脂相比,PVC糊树脂具有加工工艺及设备简单、易发泡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浸渍、涂布、发泡等行业,还可生产一些特殊的制品,如人造革、汽车内饰、电器绝缘保护层、医用一次性手套等。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PVC糊树脂应用开发的不断深入,下游加工厂家(特别是玩具、人造革等行业)对PVC糊树脂的透明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透光率是指透过试样的光通量与其入射光通量的百分比;透光率越高,则试样的透明性越好。

笔者通过检测透光率,研究了PVC糊树脂的热稳定性、塑化时间、塑化温度、脱泡效果、试样厚度等对透明性的影响。

1 试验部分1.1 主要仪器及设备WGT-S型透光率/雾度测定仪,上海仪电光学仪器有限公司;N50型搅拌器,美国霍巴特公司;CN320型全自动实验涂布机,厦门茂森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WGL-230B型电热鼓风干燥箱,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真空脱泡箱,天津工业实验室仪器有限公司。

1.2 主要原料PVC糊树脂,SP155、TPH-31,平均聚合度1 650,国产;增塑剂DOP,分析纯,天津致远试剂有限公司;钙锌稳定剂,市售。

1.3 试验流程将100份PVC糊树脂、65份增塑剂、2.5份稳定剂加入搅拌器中,经一档搅拌2 min、二档搅拌18 min制得增塑糊,真空脱泡后采用全自动实验涂布机将增塑糊制成厚度均匀的长方形试样,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中加热塑化,最后采用透光率/雾度测定仪测定试样的透光率。

MSDS-PVC聚氯乙烯糊用树脂汇总

MSDS-PVC聚氯乙烯糊用树脂汇总

聚氯乙烯糊用树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聚氯乙烯(高分子量化学品英文名称:polyvinyl chloride英文名称2:PVC技术说明书编码:1310CAS No.:9002-86-2分子式:[C2H3Cl]n分子量:62.5n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聚氯乙烯(高分子量 9002-86-2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不详侵入途径:接触,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可有粉尘和单体氯乙烯。

吸入氯乙烯单体气体可发生麻醉症状,严重者可致死。

长期吸入氯乙烯,可出现神经衰弱征候群,消化系统症状,肝脾肿大,皮肤出现硬皮样改变,肢端溶骨症。

长期吸入高浓度氯乙烯,可发生肝脏血管肉瘤。

长期吸入聚氯乙烯粉尘,可引起肺功能改变。

环境危害:在土壤中不能分解。

燃爆危险:本品可部分燃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

MSDS-PVC聚氯乙烯糊用树脂

MSDS-PVC聚氯乙烯糊用树脂

聚氯乙烯糊用树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聚氯乙烯(高分子量)化学品英文名称:polyvinyl chloride英文名称2:PVC技术说明书编码:1310CAS No.:9002-86-2分子式:[C2H3Cl]n分子量:62.5n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聚氯乙烯(高分子量) 9002-86-2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不详侵入途径:接触,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可有粉尘和单体氯乙烯。

吸入氯乙烯单体气体可发生麻醉症状,严重者可致死。

长期吸入氯乙烯,可出现神经衰弱征候群,消化系统症状,肝脾肿大,皮肤出现硬皮样改变,肢端溶骨症。

长期吸入高浓度氯乙烯,可发生肝脏血管肉瘤。

长期吸入聚氯乙烯粉尘,可引起肺功能改变。

环境危害:在土壤中不能分解。

燃爆危险:本品可部分燃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危险特性: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

中泰化学混合出PVC糊树脂试生产取得阶段性成果

中泰化学混合出PVC糊树脂试生产取得阶段性成果

国内外简讯聚氯乙烯2019年(2)适当延长电网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将电网企业固定资产平均折旧率降低0.5百分点;增值税税率和固定资产平均折旧率降低后,重新核定的跨省跨区专项工程输电价格具体见相关文件,专项工程降价形成的降价空间在送电省、受电省之间按照1:1比例分配(与送电省没有任何物理连接的点对网工程降价形成的降价空间由受电省使用)。

上述措施形成的降价空间全部用于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

(3)因增值税税率降低到13%,省内水电企业非市场化交易电量、跨省跨区外来水电和核电企业(三代核电机组除外)非市场化交易电量形成的降价空间,全部用于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

其中,之前由发改委发文明确上网电价的大型水电站和核电站,其上网电价由受电省省级价格主管部门考虑增值税税率降低因素测算,报发改委(价格司)备案后公布执行。

(4)积极扩大一般工商业用户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的规模,通过市场机制进一步降低用电成本。

湖北宜化试产高热稔定性PVC树脂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青岛阿莫斯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聚合过程中应用了NEWPAK环保助剂,成功开发出了高热稳定性PVC树脂,其屈服强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体积电阻率、阻燃性能等都优于普通PVC树脂。

在湖北省某大型管材企业进行了高热稳定性PVC树脂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这种PVC树脂可在加工过程中减少20%以上的复合热稳定剂用量,且PVC制品的性能检测结果符合国家标准。

若按热稳定剂用量减少15%〜30%进行估算,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获得100-260元/t 的经济效益。

神马氣碱发展立足“三个三”提质又增效2019年以来,河南神马氯碱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深入开展“质量效益是中心”竞赛活动,立足“三个三”(保安全、保环保、保稳定,精心组织、精细管理、精准调度,抠产能、抠成本、抠优化运行),保证了企业高质量发展。

想提高效益,既要降成本又要增产能。

为此,该公司大力进行技术改造,将电石粉尘、电石渣浆、电石贮斗及废水中的乙烘气脱吸出来,处理后送聚合厂使用,全年可节约电石成本900余万元。

EPVC糊树脂标准糊黏度测定时分析条件的选择

EPVC糊树脂标准糊黏度测定时分析条件的选择

EPVC糊树脂标准糊黏度测定时分析条件的选择马玉芳【摘要】EPVC糊树脂的标准糊黏度对EPVC质量特性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参数,它的大小及准确性严重影响到下游使用厂家增塑剂的加入量,因增塑剂的价格很高,严重影响使用厂家的经济成本,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标准糊黏度.通过实验,在使用Brookfirld黏度计时,在RV量程内,按行星混合器中的配比、转速、混合时间制糊,在符合条件的状态下于(23±1)℃恒温2 h,确定仪器水平,用6#转子在20 r/min下读取90 s时仪器实时数据作为标准糊黏度的结果,是比较稳定且准确的.【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7(045)019【总页数】2页(P118-119)【关键词】EPVC糊树脂;标准糊黏度;分析条件的选择【作者】马玉芳【作者单位】青海盐湖海纳化工有限公司, 青海西宁 811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25EPVC糊树脂的标准糊黏度对EPVC质量特性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参数,它的大小及准确性严重影响到下游使用厂家增塑剂的加入量,因增塑剂的价格很高,严重影响使用厂家的经济成本,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标准糊黏度[1]。

在GB15592-2008聚氯乙烯糊用树脂的质量标准中规定,标准糊黏度的测定采用GB/T12004.4-2003聚氯乙烯增塑糊表观黏度的测定 Brookfirld试验法。

此标准测定的原理是试料在一适当的温度下放置一定时间,用黏度计测定表观黏度。

测定步骤为按GB/T 12004.2规定制备试料后,在测定前在(23±1) ℃下恒温2 h。

将适宜的转子以近45°插入试料中,然后取出与黏度计连接。

在不带入气泡的条件下,将转子浸人试料达到浸渍标志并处于容器的中心。

在最低转速档开启黏度计,运转到2 min时记录此时的读数。

在不停止运转下切换至下一较高转速档,依次记录由最低档到最高档各自旋转2 min时的读数或仪器自动显示稳定值时的读数。

糊用聚氯乙烯树脂标准20140424

糊用聚氯乙烯树脂标准20140424

4.6 筛 余物 的测 定
4.6.1 仪器 设备
a)标准 筛:孔 径 0.15mm,材质铜镍 合金;
b) 搅 拌 机 : 转 速 4000r/min, 叶 轮 径 约 50mm;
c)烘箱 :精度 1℃;
d)天平:感量 0.1g;
e)分析天平:感 量 0.1mg;
f) 塑料桶: 5L;
g) 板 刷 : 33mm
1100~ 1200
3500~ 4500 65/100
PSM-31H
1230~ 1430
175 3000~ 6000 65/100
PSM-70
1230~ 1430 0.70
3500~ 18400 100/100
PSL-10 PSL-31
880~ 1080
800~ 1080
0.50
——
1000~ 2500

1)


外观
聚合度 P
树 挥发份,% 堆积密度,g/cm3
1580~ 1780

1580~ 1780
2200~ 2800
1630~ 1830
1600~ 1800
0.50
白色细微粉末
1230~ 1530
1230~ 1430
0.20~0.45
脂 筛余物,mg/kg

10.0
(筛孔径,0.15mm)
热分解温度,℃ ≥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914
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挥发物(包括水)的测定
GB/T 4615
聚氯乙烯树脂中残留氯乙烯单体含量测定方法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8170

糊树脂企业标准

糊树脂企业标准

安徽氯碱化工集团Q/ALH糊用聚氯乙烯树脂(食品级)PVC Paste Resin (Food Grade)安徽氯碱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前言本标准是在Q/ HTS001-2003《糊用聚氯乙烯树脂(食品级)》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修订要点如下:——在编写格式上以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为依据,编制本企业标准。

——将出厂检验项目、型式检验项目及相关内容明确化。

——将续表3中序号10布氏粘度20.0~50.0修订成50.0~100.0;60.0~100.0修订成60.0~150.0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Q/HTS001-2003,本次修订为首次修订。

本标准由安徽氯碱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出并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郝祥忠、张兵、罗守元、王爱华、陈莉。

聚氯乙烯糊树脂(食品级)PVC Paste Resin (Food Grade)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糊用聚氯乙烯树脂(食品级)的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等。

本标准适用于乳液法、微悬浮种子法生产的氯乙烯均聚、共聚糊树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914 聚氯乙烯挥发物(包括水)测定方法GB/T3401 聚氯乙烯树脂稀溶液粘数的测定GB/T3402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命名GB/T4615 聚氯乙烯树脂中残留氯乙烯单体含量测定方法GB4803 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GB5761 悬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GB/T6679 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12004.2 聚氯乙烯增塑糊的制备方法GB/T12004.3 聚氯乙烯增塑糊表观粘度的测定方法GB/T12004.4 聚氯乙烯增塑糊Brookfield粘度测定方法GB/T12004.5 聚氯乙烯增塑糊刮板细度的测定GB/T13453.1 氯乙烯均聚物和共聚物树脂水中筛析方法GB/T15592-1995 糊用聚氯乙烯树脂3产品型号和牌号3.1产品型号产品型号由表示产品名称、聚合方法、用途、粘数标称值及标准糊类型等项符号组成,并在型号的最后一项标出糊粘度值(修约到整数);可表示为:Pa·s)糊用MS表示微悬浮法)其中:粘数标称值和标准糊配比在GB3402基础上调整如下(见表1、表2)表2 标准糊配比(质量份数)3.2 产品牌号 产品牌号表示为:无标记表示通用型,有标记表示专用型 分类号 粘数近似值生产方法(A 表示共聚法、B 表示微悬浮法、E 表示乳液法) 糊树脂4 要求4.1 外观:白色粉末4.2 糊用聚氯乙烯树脂(食品级)应符合表3要求。

PVC标准

PVC标准

聚氯乙烯试验方法国家标准目录聚氯乙烯试验方法国家标准目录GB/T 2914-1999 塑料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挥发物(包括水)的测定GB/T 2915-1999 聚氯乙烯树脂水萃取物电导率的测定GB/T 2916-1997 塑料--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用空气喷射筛装置的筛分析GB/T 2917.1-2002 以氯乙烯均聚和共聚物为主的共混物及制品在高温时放出氯化氢和任何其它酸性产物的测定刚果红法GB/T 3400-2002 塑料通用型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室温下增塑剂吸收量的测定GB/T 3401-1999 聚氯乙烯树脂稀溶液粘数的测定GB/T 3402.1-2005 塑料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第1部分:命名体系和规范基础GB/T 4611-1993 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鱼眼测试方法GB/T 4615-1984 聚氯乙烯树脂中残留氯乙烯单体含量测定方法GB 4803 -1994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GB 5023.2-1997 额定电压450/750V 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2部分: 试验方法GB 5023.2-1997 额定电压450/750V 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2部分: 试验方法GB/T 5761-1993 悬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GB/T 7139-2002 塑料氯乙烯均聚物和共聚物氯含量的测定GB/T 8801-1988 硬聚氯乙烯 (PVC-U) 管件坠落试验方法GB/T 8802-2001 热塑性塑料管材、管件维卡软化温度的测定GB/T 8803-2001 注射成型硬质聚氯乙烯(PVC-U)、氯化聚氯乙烯(PVC-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和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盐三元共聚物(ASA)管件热烘箱试验方法GB/T 8804.1-2003 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测定第1部分: 试验方法总则GB/T 8804.2-2003 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测定第2部分: 硬聚氯乙烯(PVC-U)、氯化聚氯乙烯(PV C-C)和高抗冲聚氯乙烯(PVC-HI)管材GB/T 8804.3-2003 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测定第3部分: 聚烯烃管材GB/T 8815-2002 电线电缆用软聚氯乙烯塑料GB/T 9347-1988 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中乙酸乙烯酯的测定方法GB/T 9348-1988 聚氯乙烯树脂的杂质与外来物粒子数的测定方法GB/T 9349-2002 聚氯乙烯、相关含氯均聚物和共聚物及其共混物热稳定性的测定变色法GB/T 9350-2003 塑料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GB 9644-1988 硬聚氯乙烯(PVC-U) 饮水管材和管件铅、锡、镉、汞的萃取方法及允许值GB/T 9645-1988 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吸水性试验方法GB/T 9646-1988 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耐丙酮性试验方法GB/T 9647-2003 热塑性塑料管材环刚度的测定GB 11658-1989 聚氯乙烯树脂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T 12001.3-1989 未增塑聚氯乙烯窗用模塑料第三部分: 性能试验方法GB/T 12004.1-1989 聚氯乙烯糊树脂中杂质粒子数测定方法GB/T 12004.2-1989 聚氯乙烯糊树脂糊的制备GB/T 12004.3-1989 聚氯乙烯增塑糊表观粘度测定方法GB/T 12004.4-2003 聚氯乙烯增塑糊表观粘度的测定 Brookfield试验法GB/T 12004.5-1992 聚氯乙烯增塑糊刮板细度的测定GB/T 12588-2003 塑料涂覆织物聚氯乙烯涂覆层融合程度快速检验法GB/T 13020-1991 硬聚氯乙烯(PVC-U) 管材—外径和壁厚极限偏差GB/T 13453.1-1992 氯乙烯均聚物和共聚物树脂水中筛析方法GB/T 13453.2-1992 聚氯乙烯树脂甲醇或乙醇萃取物含量的测定方法GB/T 13453.3-1992 聚氯乙烯灰分和硫酸化灰分的测定GB/T 13526-1992 硬聚氯乙烯(PVC-U) 管材二氯甲烷浸渍试验方法GB/T 14152-2001 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外冲击性能试验方法时针旋转法GB 14944-1994 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瓶盖垫片及粒料卫生标准GB 15592-1995 糊用聚氯乙烯树脂GB 15593-1995 输血(液)器具用软聚氯乙烯塑料GB 15595-1995 聚氯乙烯树脂热稳定性试验方法白度法GB/T 19471.1-2004 塑料管道系统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弹性密封圈式承口接头偏角密封试验方法GB/T 19471.2-2004 塑料管道系统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弹性密封圈式承口接头负压密封试验方法GB/T 20022-2005塑料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表观密度的测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914
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挥发物(包括水)的测定
GB/T 4615
聚氯乙烯树脂中残留氯乙烯单体含量测定方法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23956
化工产品使用说明书编写规定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Q/SHG·007003 3 要求
糊用聚氯乙烯树脂热分解温度的测定
糊用聚氯乙烯树脂(含混合物)性能应符合表 1 要求。
2
Q/SHG 1—2014 3
表 1 糊用聚氯乙烯树脂(含混合物)的性能要求
1)


号 PSH-10 PSH-20 PSH-24 PSH-30 PSH-50 PSM-10 PSM-31 PSM-31A
按照 GB/T 2914 中方法 A 规定进行,其中烘 箱 温 度 控 制 在 105℃ ±2℃ , 加 热 时 间 1.5h。 4.5 堆 积密 度的 测定
4.5.1 仪器 设备 a)堆积密度测定 装置 :见图 2;
6
Q/SHG 1—2014
A
支持环
厚度100的不锈钢板制漏斗
Φ15.5
挡板引出口
4.6 筛 余物 的测 定
4.6.1 仪器 设备
a)标准 筛:孔 径 0.15mm,材质铜镍 合金;
b) 搅 拌 机 : 转 速 4000r/min, 叶 轮 径 约 50mm;
c)烘箱 :精度 1℃;
d)天平:感量 0.1g;
e)分析天平:感 量 0.1mg;
f) 塑料桶: 5L;
g) 板 刷 : 33mm
聚 合 度 P 与 比 粘 度 ηSP 的 关 系 见 表 2, 根 据 比 粘 度 值 在 表 2 中 可 查 出 聚 合 度 的 值 。
表 2 聚 合 度 P 与 比 粘 度 ηSP 的 关 系
η SP
P
η SP
P
η SP
P
η SP
P
0.150
320
0.290
740
0.430
1340
0.570
2160
7
Q/SHG 1—2014
r m2 m1 ······································································( 3) 100
式 中 : m1— — 受 器 的 质 量 , g; m2——装 入试样后受 器的质量, g; 100— — 受 器 的 容 积 , cm3。
1100~ 1200
3500~ 4500 65/100
PSM-31H
1230~ 1430
175 3000~ 6000 65/100
PSM-70
1230~ 1430 0.70
3500~ 18400 100/100
PSL-10 PSL-31
880~ 1080
800~ 1080
0.50
——
1000~ 2500
1
糊用聚氯乙烯树脂 (微悬浮法)
Q/SHG 1—2014
1 范围 本 标 准 规 定 了 糊 用 聚 氯 乙 烯 树 脂( 微 悬 浮 法 )的 要 求 ,试 验 方 法 ,检 验 规 则 、标
志、使用说明书及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电石为原料,采用微悬浮法生产的糊用聚氯乙烯树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a) 丙 酮 ; b) 硝 基 苯 ; c) 四 氢 呋 喃 。 4.3.2 仪器 设备 a)分析天平:感 量 0.1mg; b)恒温水槽:精 度 0.05℃; c) 水 浴 箱 : 0℃ ~100℃ ; d)烘箱:精度 1℃ ; e) 乌 氏 粘 度 计 : 见 图 1。 其 中 管 1 外 径 Φ 11mm, 管 2 外 径 Φ 7mm, 毛 细 管 的 内 径 Φ 0.52 mm± 0.04 mm ,毛 细 管 的 长 度 1 50 mm±5mm,球 部 B 的 容 积 1.3 mm3±0.2 mm3; f) 称 量 瓶 : Φ 50mm×30mm; g) 容 量 瓶 : 50mL; h) 移 液 管 : 20mL; i)干燥器 :内装变色 硅胶; j)秒表: 最小刻度为 0.2 s; k) 不 锈 钢 刮 铲 : 10mm×180mm。 4.3.3 测定 程序 a) 试 验 液 的 制 备 将 约 1g 的 树 脂 装 入 称 量 瓶 中 , 用 刮 铲 摊 开 后 , 置 于 105℃ 的 烘 箱 中 , 干 燥 5min 后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称取 0.2g 样品,精确 至 0.0005g,装入容量 瓶中。加入约 40mL 硝 基苯,将容量 瓶放入沸水浴中, 经 常摇动。3h 后取出, 冷却至室温。再将 其 放入 30℃的 恒温水槽 中保持 30min,加入 30℃的硝基苯至 50mL 标线,混合均匀后 作 为试验 液。
下 列 文 件 对 于 本 标 准 的 应 用 是 必 不 可 少 的 。凡 是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 ,仅 注 日 期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 标 准 。凡 是 不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 ,其 最 新 版 本( 包 括 所 有 的 修 改 单 )适
用于本标准。
GB/T 191
h) 定 性 滤 纸 。
4.6.2 测定 程序
称取树脂 500g,精确 至 0.1g,装入塑料桶 中,加入 2L 水,用玻 璃棒搅拌水浸泡
过 的 树 脂 ,用 搅 拌 机 在 600— 1000r/min 的 速 度 下 搅 拌 10min,使 之 分 散 ,再 用 标 准 筛
过 滤 ,过 滤 后 用 大 量 的 水 消 除 筛 上 残 留 的 气 泡 ,用 水 再 将 残 留 物 聚 集 到 筛 中 央 ,用 手

1)


外观
聚合度 P
树 挥发份,% 堆积密度,g/cm3
1580~ 1780

1580~ 1780
2200~ 2800
1630~ 1830
1600~ 1800
0.50
白色细微粉末
1230~ 1530
1230~ 1430
0.20~0.45
脂 筛余物,mg/kg

10.0
(筛孔径,0.15mm)
热分解温度,℃ ≥
4
Q/SHG 1—2014
管1 管2 管3 管1
管2
管3
球部C 上部标线内径Ф3
球部B
球部A(内 径Ф18)
标线
(毛细管长)
外径Ф7,内径Ф4
球状部(毛细管的开口
部件上部开口部的曲率 上一致
图 1 乌氏粘度计 b) 测 定 程 序 用移液管将试验液装入粘度计的球部 A,使液面保持在球部 A 的两条标线之间。 乌氏粘度计要垂直 保 持在 30℃的 恒温水槽 中,球部 C 要浸入液 面下。当试验液的 温 度达到测定温度时,堵住管 3 并在管 2 上进行吸液,把试验液吸到球部 B 的上标线 以上,把管 2 和管 3 打开,测定试验液液面从球部 B 的上标线下降到下标线的时间。 同 一 样 品 测 定 3 次 ( 最 大 值 — 最 小 值 ≤ 0 .2s ), 求 出 平 均 值 作 为 下 落 时 间 。 同样方法测定硝基苯下落时间。 测定完成后,用四氢呋喃冲洗乌氏粘度计,再用丙酮冲洗 3 次备用。 4.3.4 分析 结果 的表述 a) 比 粘 度 的 计 算 :
Q/SHG
沈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HG 1—2014
代 替 Q/SHG 1— 2011
糊用聚氯乙烯树脂 (微悬浮法)
2014—05—30 发布
2014—06—13 实施
沈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
前言
Q/SHG 1—2014
本标准修改采用日本钟渊公司企业标准。 本 标 准 是 对 Q/SHG 1-2011 标 准 的 修 订 , 与 原 标 准 主 要 差 异 有 : — — 删 除 PSH-30G、 PSM-30 牌 号 及 其 相 应 技 术 指 标 ; — — 修 改 PSH-100 牌 号 聚 合 度 、 B 型 粘 度 指 标 要 求 , 牌 号 改 为 PSH-50; — — 修 改 PSH-30、PSM-31、PSM-31H、PSM-31A、PSL-31 牌 号 B 型 粘 度 指 标 要 求; — — 新 增 PSH-24 牌 号 及 其 相 应 技 术 指 标 ; ——修改刮痕粒度指标要求; ——修改“筛余物”指标检验类别。 本标准由沈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卓。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 — Q/SHG·J02·102-1989; Q/SHG·J02·102-1994; Q/SHG·J02·102-1999; Q/SHG·J02·102-2002; — — Q/SHG·002002-2005; — — Q/SHG 1-2006; Q/SHG 1-2007; Q/SHG 1-2010、 Q/SHG 1-2011 。
比 粘 度 ηSP 按 式 ( 1) 计 算 :
5
Q/SHG 1—2014
ηSP
t2 t1
1
·········································································( 1)
式中:t1——硝基 苯的 平均下落时间, s;
t2— —试验液的 平均下落时间, s。 b) 聚 合 度 的 计 算 :
——
残留氯乙烯单体2),mg/kg≤
混 B 型粘度,30℃ mPa·s
合 DOP:树脂(份)
物 刮痕粒度,μm

1000~ 25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