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水 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科学《地球上的水》教案
小学三年级科学《地球上的水》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情况,认识水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实验的能力,提高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他们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情况,认识水的重要性。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实验的能力,提高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实验材料:水、玻璃杯、滴管、石头、沙子、泥土等3.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向学生展示地球图片,提问:地球上的蓝色部分是什么?2.学生回答:水。
3.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情况。
(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水的重要性。
(三)课堂实验1.实验一:观察水的性质(1)将水倒入玻璃杯,让学生观察水的颜色、气味、味道等。
2.实验二:水的三态变化(1)向学生介绍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2)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冰块融化、水沸腾、水蒸气凝结等现象。
3.实验三:水的过滤(1)将石头、沙子、泥土等混合物放入玻璃杯,加入水。
(2)学生用滴管将混合物中的水滴入另一个玻璃杯,观察过滤效果。
(四)课堂讨论1.让学生讨论:为什么我们要保护水资源?(五)课后作业1.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水龙头、马桶等用水设施,了解水的使用情况。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课堂实验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了地球上水的分布情况,认识到了水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能力。
同时,通过课后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重难点补充:重点:通过互动和实验让学生理解水的重要性。
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我们每天喝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其实地球上的水有很多种形式,我们今天就要学习这些水是如何分布的。
”2.教学课件展示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图,教师讲解:“蓝色代表的是水,大家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水是如此之多,但大部分是咸水,我们能直接使用的淡水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第三单元地球上的水(单元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2.设计一份关于水循环过程的手抄报,要求内容全面、图文并茂,涵盖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影响因素等。
要求:手抄报需具备一定的创意和美观性,能够直观展示水循环过程,提高学生对水循环的认识。
3.针对本地区的水资源问题,如干旱、洪涝、水污染等,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分析其可行性。
4.地理信息系统(GIS)操作题:让学生运用GIS软件分析水资源分布和变化趋势,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阶段,教师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知识回顾: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水资源知识,巩固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掌握。
2.能力提升:强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水资源问题。
2.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关注身边的水资源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策略:结合时事热点,设计相关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水资源保护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3.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教学策略:设置不同难度的任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注重个性化辅导,关注学生的成长。
2.图片展示:展示地球上的各种。
3.实例引入:通过讲解我国某地区的水资源问题,如干旱、洪涝等,使学生认识到水资源问题的严重性,从而引出本章节的学习内容。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阶段,教师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教学:
1.概述地球上的水体分类、分布、特性,引导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基本情况。
a.水资源在我国的重要性及其对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影响;
b.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影响,以及如何减轻这些影响;
c.从个人角度出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地球上的水教案(通用5篇)
地球上的水教案(通用5篇)地球上的水教案 1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知道淡水资源十分缺乏。
2、知道什么是“水污染”,了解污染水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造成的灾害。
3、学生意识到节水的重要性,并知道常用的节水措施。
4、能够从适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5、能够向大家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淡水资源的缺乏和水污染现象。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数据,形象的比喻以及学生的动手行动来深刻理解体会地球上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的缺乏。
四、教学准备1、相关课件2、学生活动材料:杯子、小勺、滴管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出所提出的问题教师提问:1、老师很爱旅游,课前老师和几位同学也聊了聊,发现他们也很爱旅游,而且去过很多地方。
省内的、省外的,国内的、国外的。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我们都没有去过的地方,哪里呢?地球外,你们去过吗?2、但是我们国家的宇航员杨利伟却去过,这是他在“神舟五号”上为地球拍摄的照片,从太空看地球,你们发现了什么?(播放课件)教师小结:你们对地球上的水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来研究这个话题“地球上的水”。
(二)认识水在地球上的分布教师提问:1、既然地球上有这么多的水,那它们都在哪里呢?学生回答:海洋、河、湖泊、小溪、冰川、高山积雪……(教师帮着整理、并板书)2、空气中有水吗?对,水蒸气是水的气态形式。
3、那谁来总结一下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哪里呢?那我们来认识一下这几种不同地方的水。
(播放课件)4、可见地球上的水分布确实很广,它分布在祖国及世界的各个地方。
根据这个特征,你们能给地球起个更加形象美丽的名字吗?(水的星球)教师讲述:1、这个名字非常美!还有吗?(水球)2、好,这个名字非常形象!我们生活的地球不愧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水球。
(三)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的缺乏。
教师提问:1、既然地球是个大水球,那么地球上所有的水都能被人利用,为人们服务吗?哪些水我们不能用呢?为什么?(海洋中的水不能用,因为那里的水是咸水。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3.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可能存在分工不均、讨论效率低下等问题。教师需引导学生学会有效沟通,提高合作能力。
4.学生的环保意识参差不齐,需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形式,激发学生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
4.学会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分析水资源分布、利用和保护状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地球水循环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水循环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和保护状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了解水体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水污染防治工作。
3.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全球视野,了解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关注全球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问题。
4.通过学习水资源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
二、学情分析
1.地球上的水是如何分布的?
2.水在地球上有何作用?
3.水资源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何影响?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讲解地球水循环的基本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水流等环节,并解释这些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
2.介绍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特点,重点讲解淡水资源的稀缺性和分布不均衡性,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4.对于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教学源自想如下:-安排GIS软件操作的基本培训,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使用方法。
-设计实际操作任务,如利用GIS分析当地水资源分布,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重点是理解水循环的基本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难点是分析水资源分布、利用和保护的问题,以及提出合理的水资源管理策略。
-对于水循环过程的理解,学生需要掌握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环节的相互联系,以及大气、土壤、植被等因素对水循环的影响。
4.案例分析:选取一个国内外水资源问题的典型案例,分析其原因、影响及解决方案,撰写一篇案例分析报告。
5.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以下问题并撰写一篇小论文:
-如何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水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平衡?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水资源?
作业要求:
1.学生需认真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
2.提交作业时,要求字迹清晰,图表规范,论述严谨。
3.作业中要充分体现本章所学知识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案例分析报告和小论文要有自己的观点,切勿照搬照抄。
作业提交时间:请学生在下周三之前将作业提交至教师邮箱。
3.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如组织实地考察、模拟决策等,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增强学习的实践性。
-实地考察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水资源的现状,增强学习的现实意义。
-模拟决策等活动可以让学生体验决策者的角色,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和责任感。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通过展示地球上的水体图片,如湖泊、河流、冰川等,引发学生对地球水资源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3.通过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水资源的珍贵,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4.引导学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技术手段,分析水资源数据,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和实际操作能力。
大班科学《地球上的水》课件教案
大班科学《地球上的水》课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地球上水的存在和分布,知道水对人类和动植物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地球上的水分布及作用。
2. 培养幼儿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1. 地球上的水分布及作用的理解。
2. 幼儿如何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地球上的水分布图、水的作用图片等。
2. 教具:水杯、水壶等。
3.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学习氛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课件,展示地球上的水分布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水的存在形式。
2. 讲解:教师讲解水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以及水对人类和动植物的重要性。
3. 互动: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水的知识。
4. 实践: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节约用水的实践活动,如关紧水龙头、用淘米水浇花等。
5.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6. 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找更多关于水的知识,并尝试运用到生活中。
7.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幼儿是否掌握了所学内容。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名称:地球上的水分布图2. 活动目标:让幼儿认识地球上的水分布,了解各种水体的重要性。
3. 活动准备:地球仪、水分布图、各类水体图片等。
4. 活动过程:a. 教师展示地球仪,引导幼儿观察地球上的水分布。
b. 教师讲解各种水体(如海洋、湖泊、河流、冰川等)的特点和作用。
c.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对各类水体的了解。
d.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水对地球生态的重要性。
七、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名称:水的重要性2. 活动目标:让幼儿了解水对人类和动植物的重要性,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3. 活动准备:课件、图片、实物等。
4. 活动过程:a. 教师播放课件,展示水对人类和动植物的重要性。
《地球上的水》教案
《地球上的水》教案《地球上的水》教案《地球上的水》教案教学目的:(一)科学探究目标:1、查阅资料,了解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和分布。
2、能用图表形式表示地球上咸、淡水分配比例信息。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欣赏自然界美丽的水体和与水有关的.自然景观。
2、意识到水对于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水的无比珍贵。
3、将“珍惜每一滴水”化为学生每天的实际行动,养成节约用水、一水多用的好习惯。
(三)科学知识目标: 1、了解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和分布。
2、知道生命离不开水。
3、了解自然界淡水资源的缺乏。
教学重点:意识到水对于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水的无比珍贵教学难点:知道生命离不开水教学准备: CAI 、榨汁设备、蔬菜、水果、彩笔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十一周二】教学导入提问:我们周围哪里有水?冰和雪是不是水?水还有哪些状态?地球上还有哪些地方有水?教学新课一、多媒体播放。
地球上的水的形态和分布有关的图片和资料。
(让学生欣赏美丽的自然水域和风景,了解水在地球上的分布、水资源信息等。
)二、感受生命体内也存在水。
榨水果或蔬菜汁活动。
三、生命离不开水。
1、学生举出人类和动植物都离不开水的事例。
2、假如没有水,我们的地球会是什么样子?3、将自己的观点写或画在纸上。
4、对比认识:生命离不开水。
我们要节约用水。
四、珍惜每一滴水1、要求学生用彩色笔将咸水、淡水、可利用的淡水分别占有的份数在教材上的方格坐标图上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出来。
(让学生感受水资源的缺乏,要节约用水。
)2、提问: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现象?关于节约用水我们应该怎样做?你有哪些建议?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拓展延伸课后可将自己好的建议写成书面报告,寄给水资源管理局。
板书设计:5 地球上的水一.地球上水的分布二.生命体内也有水,生命离不开水三.珍惜每一滴水教学后记:知道地球上水资源的缺少,进行了节约教育。
人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地球上的水》教学设计
人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地球上的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地球上的水》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水循环的过程以及水的重要性。
内容主要包括:地球上的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水循环的三个过程:蒸发、降水、径流;水对人类和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对自然现象有好奇心,但水的循环过程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和图片来帮助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水循环的过程以及水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水循环的过程。
2.难点:水循环的三个过程:蒸发、降水、径流。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
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水循环的过程。
3.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PPT、实验器材(如水、杯子、加热器等)。
2.学具:笔记本、彩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地球上的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2.呈现(10分钟)介绍水循环的三个过程:蒸发、降水、径流。
通过PPT展示水循环的动画,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水循环的过程。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蒸发、降水、径流的过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水循环的过程,以及水对人类和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分享一些节约用水的实例,如:淘米水浇花、洗澡水冲厕所等。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水循环的过程和水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绘制一幅水循环的流程图,列举三种节约用水的方法,并说明原因。
《地球上的水》教案一等奖
《地球上的水》教案一等奖《《地球上的水》教案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地球上的水》教案一等奖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知道淡水资源十分缺乏,知道常用的节水措施。
2、能从适当的情景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向大家表达自已的发现和感受。
3、意识到水资源的缺乏,我们应该保护它,体验缺水的痛苦和节水的好处,养成节水的行为习惯。
教学准备:1、教材配套录相资料、各种美丽水体的图片;烧杯、小勺、滴管。
2、学生查找水的分布资料,调查学校、家庭浪费水的现象,收集节水的有关措施。
教学活动建议:这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水在地球上的分布,知道我国淡水资源的匮乏,提高学生的节水意识。
课前教师可布置学生收集资料,课上通过让学生阅读资料中的数据,使其了解地球上淡水资源的匮乏,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保护水资源的渴望,然后教师可通过图片、多媒体等手段结合学生自己家乡的水资源情况让学生了解人类的一些行为对水资源造成污染,使学生进一步产生危机感、紧迫感,接着引导学生了解净化水、淡化水的方法,让学生懂得人类为获取可用淡水进行的技术方面的努力。
最后,教师结合生活实际,引发学生更多的关注学校、家庭、社会用水现象,使学生自觉节水、护水。
教学过程:引入:上节课我们认识水的神奇功能,它会向上爬、会团结、会喷射、会托举,还可以溶解许多物质,水对我们人类真是太重要了。
那么地球上的水主要在哪里呢?我们厦门市是一个海岛,四面都是大海,我们的水资源真的是多到用不完吗?今天我们来学习第4课《地球上的水》。
一、欣赏自然界美丽的水体。
(1)教师导入:同学们,当你打开世界地图或面对地球仪时,呈现在眼前的大部分面积是什么颜色?你知道,那是什么吗?那就是地球表面数量最多的水。
它覆盖了地球的大部分表面。
前面几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水在生命活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其实,水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也有重要作用。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2.水体类型及其特征的认识是另一个重点,学生需要能够区分并描述不同水体的特点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理解水体特征,并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设想:利用图像、图表和模型,配合实际观测,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提高辨识和运用能力。
-学生能够阐述河流、湖泊、冰川、地下水等水体的特点及作用。
-学生能够分析地球淡水资源稀缺的原因及其分布规律。
3.理解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能够分析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策略。
-学生能够列举不同地区水资源利用的类型及存在的问题。
-学生能够探讨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的有效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图表、模型等教学工具,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地球水循环过程。
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是本章的实践重点,要求学生能够分析水资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形成综合分析能力。
-设想:通过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参与到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实际项目中,培养其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1.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动画、图表等,将抽象的水循环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克服理解上的难点。
-通过动态演示模型,帮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水循环的各个环节。
-通过分析图表数据,训练学生从实际案例中抽象出地理规律。
2.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促进学生主动探索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通过案例,让学生思考水资源短缺和污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1.针对学生对水循环理解不深的问题,通过生动的案例、图表和实地考察,帮助学生建立起水循环过程的整体认识,强调观察、分析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地球上的水初中教案
地球上的水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和重要性。
2. 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 地球上水的分布和重要性。
2.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难点:1. 地球上水的分布和重要性。
2.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教材或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上有什么资源是生命不可或缺的?2. 学生回答后,总结: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所有生命都离不开水。
二、地球上水的分布(10分钟)1. 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水分布情况,包括海洋、湖泊、河流、地下水、冰川等。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海洋占地球表面的大部分?3. 学生回答后,总结:海洋占地球表面的大部分,是因为地球是一个“水球”。
三、水的重要性(10分钟)1. 让学生了解水对生命的重要性,包括人类、动植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2. 引导学生思考:水对人类的生活有哪些作用?3. 学生回答后,总结:水对人类的生活至关重要,包括饮用、洗涤、灌溉、工业用途等。
四、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10分钟)1. 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利用,包括农业、工业、城市供水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3. 学生回答后,总结:合理利用水资源,需要科学规划、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等。
五、保护水资源(10分钟)1. 让学生了解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包括防治水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等。
2.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水资源?3. 学生回答后,总结:保护水资源,需要每个人都积极参与,从自身做起,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和重要性,以及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2. 强调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珍惜水资源,保护地球家园。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了地球上水的分布和重要性,以及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大班教案地球上的水
大班教案地球上的水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和作用,知道水对人类和动植物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学会节约用水。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关爱地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2. 了解水对人类和动植物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 水的循环过程。
2. 节约用水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地球上的水图片、视频等。
2. 教具:水杯、水壶、盆栽等。
3. 活动材料:画纸、彩笔、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周围的水源,如饮水机、水龙头等,引导幼儿关注地球上的水。
2. 基本环节:(1)介绍地球上的水:展示课件,让幼儿了解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如海水、湖水、河水等。
(2)了解水的作用:通过实例讲解水对人类、动植物的重要性。
(3)水的循环:讲解水的三态变化,让幼儿了解水的循环过程。
3. 实践环节:(1)节约用水: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节水方法,如关闭水龙头、一水多用等。
(2)手工制作:让幼儿用画纸、彩笔等材料制作节水标志,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
4. 总结环节:让幼儿谈谈对地球上的水的认识,引导幼儿关爱地球、珍惜资源。
5. 作业: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调查家庭节水方法,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内容:1. 学习水资源的基本知识,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2. 探讨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七、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展示、视频播放、故事讲解等多种教学方法,生动形象地展示水资源的相关知识。
2. 通过小组讨论、问答等形式,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和表达。
八、教学步骤:1. 导入:以一个关于水的故事开篇,引发幼儿对水资源的兴趣。
2. 基本环节:(1)展示水资源图片,让幼儿认识各种水资源。
(2)讲解水的三态变化,让幼儿了解水在不同状态下的特点。
(3)探讨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引导幼儿关注水资源保护。
九、教学活动:1. 组织一次水资源保护主题活动,如:制作节水宣传海报、签订节水承诺等。
1.1地球上的水教学设计(五篇材料)
1.1地球上的水教学设计(五篇材料)第一篇:1.1地球上的水教学设计§1.1 地球上的水【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介绍的是学生最熟悉的物质——水。
教材通过分析地球上水的存在,围绕水为中心,介绍了地球上的水以不同形式分布于不同的空间位置,水的互相转化和循环,以及揭示了水对生命的重要性。
从而树立保护水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学情分析】从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上看,八年级的学生已熟悉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学习方法,通过七年级的学习训练,已具备初步的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十五岁左右的他们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其有意注意和责任感意识有所增强,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能积极思考,主动寻找答案,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培养他们学会利用图、表等数量关系获得知识信息的能力,认识分类这种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分布和名称,并能描述水体间联系的途径。
2、概述水体运动的基本特点。
3、认识到水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学会利用图表来获得信息的科学方法。
2、通过对水体的分类,认识到分类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树立学好科学的信心。
2、通过学习水与生命的关系,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一、重点:水的重要性及水循环的过程及特点二、难点:地球上水循环产生的原因【教学仪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谜语导入(2分钟)【提问】小溪中散步,池塘里睡觉,江河里奔跑,海洋里舞蹈。
打一物体。
【学生活动】猜出谜底是——水。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下地球上的水。
(板书标题)二、新课教学(35分钟)1、水的分布(10分钟)【提问】有人说我们居住的地球应当叫水球,你知道为什么吗?【教师】因为我们生活的地球有71%的表面积被水占着,从天空到地下,从陆地到海洋,到处都是水的世界,那大家想知道地球上水的分布到底是怎样的吗?请看大屏幕。
《地球上的水》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沪教版上海
《地球上的水》教学分析一、教材概述《地球上的水》是小学自然科学课程中的一本教材,主要介绍了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和珍爱等内容。
本教材以生动有趣的插图和简洁清晰的文字,引导学生认识水的重要性,了解水资源的利用和珍爱方法,培养学生珍爱环境的认识。
二、教材内容分析1. 水的重要性:教材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水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不可替代。
2. 水的分布:教材介绍了地球上水的分布情况,包括海洋、江河湖泊、地下水等。
通过插图和文字的配合,让学生了解不同水体的特点和分布情况。
3. 水的利用:教材详细介绍了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包括生活用水、农业灌溉、工业生产等。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水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 水的珍爱:教材强调了水资源的珍贵性,提出了珍爱水资源的方法和措施,包括减少浪费、防止污染、珍爱水源地等。
通过生动的插图和案例,引导学生关注环境珍爱问题。
三、教学建议1. 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实验观察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珍爱方法,激发学生进修兴趣。
2. 多媒体辅助: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视频、图片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进修效果。
3. 启发思考: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水资源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认识和批判思维能力。
4. 实践操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的环保活动,如清洁河流、勤俭用水等,让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环保认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以上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置信《地球上的水》这本教材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认识水资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认识,为未来的环境珍爱事业做出贡献。
希望教师们能够充分利用这本教材,开展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环境珍爱的热情,共同尽力建设美丽的故里。
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情况,认识水资源的重要性。
大班教案地球上的水
大班教案地球上的水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2. 知道水的重要性,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3. 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等方法了解水的特性和玩法。
二、教学内容1. 水的存在形式: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地下水等。
2. 水的作用:生物生存、农业灌溉、工业生产、人类生活等。
3. 水的特性:透明、无色、无味、流动性、表面张力等。
三、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地球图片、各种水体图片、水循环图等。
2. 实物素材:水、杯子、盆子、水枪等。
3. 教具:地球仪、水循环模型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地球上的蓝色部分,引发对水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存在形式和作用,讲解水的重要性。
3. 互动:邀请幼儿分享生活中节约用水的经验,鼓励大家一起爱护水资源。
4. 实验:进行水的特性实验,如透明度、流动性等,让幼儿亲身体验水的特性。
5. 游戏:组织水枪大战,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水的乐趣,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评价1. 幼儿对地球上水的基本认识和理解。
2. 幼儿对水的重要性的认识,以及节约用水的意识。
3. 幼儿在实验和游戏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水的特性的了解。
六、教学活动六:探索水的净化过程1. 教学目标:了解水净化的基本过程。
学习简单的水净化方法。
培养幼儿对干净水源的追求和保护意识。
2. 教学内容:水的原始状态。
物理净化:沉淀、过滤、吸附。
化学净化:消毒、软化。
3. 教学准备: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水质。
简单的过滤装置(如沙子、石子、活性炭等)。
消毒剂(如氯片、漂白粉)和安全使用知识。
4. 教学过程:展示不同水质的图片或实物,让幼儿感受水的不同状态。
演示简单的物理净化过程,如通过沙子过滤杂质。
讲解化学净化方法,如使用氯片进行消毒。
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水源,避免污染。
5. 教学评价:幼儿对水净化过程的理解程度。
幼儿对保护水源的认识和实际行动。
七、教学活动七: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1. 教学目标:认识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大班教案地球上的水
一、教案名称:大班教案地球上的水二、课时:1课时三、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和重要性。
2. 学会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四、教学重点:1. 地球水的分布和作用。
2.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1. 地球水的分布和作用的理解。
2.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方法的实践。
六、教学准备:1. 地球仪2. 水图片3. 节约用水视频4. 实践活动材料七、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地球仪,引导幼儿观察地球仪上的水分布。
2. 讲解:1. 讲解地球上的水分布:海洋、河流、湖泊、冰川等。
2. 讲解水的重要性:水是生命之源,动植物生存离不开水,人类生活也离不开水。
3. 观看节约用水视频:引导幼儿学习节约用水的方法。
4. 实践活动:1. 引导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节约用水的方法。
2. 每组选择一种方法进行实践,如:用盆洗脸、洗手,用节水龙头等。
回顾节约用水的方法,强调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八、作业: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节约用水方法,下周分享。
九、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地球仪、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了解了地球上的水分布和重要性,以及节约用水的方法。
在实践活动环节,幼儿积极参与,实际操作,进一步巩固了节约用水的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细节,加深对水分布和作用的理解。
十、家长沟通:通过作业环节,让家长参与进来,共同关注节约用水问题。
在下周的分享活动中,鼓励家长参与,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共同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六、教案名称:大班教案地球上的水七、课时:1课时八、教学目标:1. 认识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2. 了解水的循环过程。
九、教学重点:1. 水的三态的认识。
2. 水的循环过程的理解。
十、教学难点:1. 水的三态的特点和区别。
2. 水的循环过程的详细理解。
十一、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展示水的三态。
2. 视频或动画展示水的循环过程。
3. 实践活动材料。
十二、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水的三态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大班科学《地球上的水》课件教案
大班科学《地球上的水》课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和分布情况。
2.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思维能力。
3. 教育幼儿珍惜水资源,保护环境。
二、教学内容1. 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海水、河流、湖泊、冰川、地下水等。
2. 地球上水的分布情况:地球表面的70%被水覆盖。
三、教学准备1. 课件:地球图片、各种水体图片、水资源分布地图等。
2. 教具:地球模型、水杯、水滴模型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课件中的地球图片,引导幼儿发现地球上的蓝色部分,引发幼儿对水的关注。
2. 探究:(1)展示各种水体图片(海水、河流、湖泊等),让幼儿说出它们的名字,并简单了解它们的特点。
(2)通过地球模型和水滴模型,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和分布情况。
(3)引导幼儿观察水资源分布地图,了解世界各地水资源的丰富程度。
4. 延伸活动:组织幼儿进行“保护水资源”的绘画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水资源的珍惜和保护。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探究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和分布情况的认识。
2. 关注幼儿在延伸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
3. 搜集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提问和回答,分析他们的思维发展和认知水平。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和分布情况,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思维能力。
难点:让幼儿理解水对人类和地球生物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七、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课件、教具等直观展示地球上的水体,让幼儿直观地了解水的存在形式和分布情况。
2. 问题引导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讨论,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3. 操作活动法:组织幼儿进行绘画、制作等操作活动,巩固幼儿对水资源的认识。
八、教学步骤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课件中的地球图片,引导幼儿发现地球上的蓝色部分,引发幼儿对水的关注。
大班科学地球上的水教案
大班科学地球上的水教案目标:1. 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和重要性。
2. 认识水的不同形态及其特性。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探究精神。
准备材料:·地球仪·水的样本(如:冰块、液态水、水蒸气)·透明玻璃杯·镜子·灯泡·盐·砂糖·食用色素·塑料手套·围裙活动流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展示地球仪,询问孩子们:“你们知道地球上有哪些不同的水体吗?”2. 孩子们自由发言,教师简要介绍海洋、河流、湖泊、冰川等。
二、探索水的形态(10分钟)1. 教师将水样本分成三部分:冰块、液态水和水蒸气。
2. 孩子们分组观察每种形态的水,并记录在纸上。
3. 每组分享观察结果,教师补充讲解水的特性(如:固态、液态、气态)。
三、水的循环(10分钟)1. 教师使用地球仪和灯泡,向孩子们解释水的循环过程:太阳照射使水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升入天空形成云,云中的水滴聚集后降水回地面。
2. 孩子们用塑料手套模拟云,灯泡模拟太阳,玻璃杯模拟地面,观察水循环的过程。
四、水的特性实验(10分钟)1. 教师在透明玻璃杯中加入不同量的盐、砂糖和食用色素,分别搅拌成三种不同密度的水。
2. 孩子们观察三种水的透明度和流动性,讨论密度对水的影响。
五、总结与分享(5分钟)1. 教师总结今天学到的关于水的知识,强调水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2. 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
安全提示:·在进行水实验时,确保孩子们穿戴围裙和塑料手套,避免弄湿衣物。
·实验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应无毒无害,适合幼儿使用。
评估与反馈:·观察孩子们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互动情况,评估他们对水知识的理解和兴趣。
·通过孩子们的分享和作业,了解他们对水形态和循环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通过这节科学课,孩子们将能够全面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形态和循环过程,培养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幼儿园教案地球上的水
幼儿园教案:地球上的水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地球上水的存在及其重要性;2.让幼儿能够初步分辨身边的水源;3.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让他们知道如何爱护水资源;4.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鼓励他们在实践中发现、探索和解决问题。
二、教学准备1.地球仪或地球模型;2.水的样本(自来水、河水、雨水等);3.直观的图片资料(海洋、河流、湖泊等);4.一些再生材料(如废旧袜子等);5.电脑、投影仪。
三、教学流程1. 导入环节教师和孩子们聊聊水的重要性,引导孩子们思考水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及其用途。
同时,引导孩子们描述身边水源,这次课我们将要一起了解地球上的自来水、河水、雨水等。
2. 呈现环节教师拿出地球仪或地球模型,让孩子们逐渐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特别是蓝色的海洋和流动的河流,使孩子们更加形象地感受到水的存在。
同时,从自来水、河水、雨水等多方面呈现不同的水源,让孩子们可以分类、区分不同水源的特点。
3. 实践环节(1)再生材料漂浮实验教师向孩子们提出问题:为什么一般的塑料袋可以在水里漂起来,而废旧袜子等再生材料却沉下去呢?让孩子们先猜测,然后将废旧袜子放入容器中,观察它的浮沉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再引导孩子们思考:水等资源应该如何爱惜保护。
(2)制作雨水计将一个小瓶子上下倒置,用沙子、石子、棉花、干草、干叶子等多材料,在小瓶子上固放置一个纸杯,且纸杯的一端要露出小瓶口外。
然后,倒一杯水在小瓶口的纸杯的口处,稍微等待一会儿,大家就能发现,在纸杯里水的数量在不断增加。
这时候,教师可以向孩子们解释,这是因为沙石等物质会过滤雨水,让雨水可以慢慢地进入地下水源。
然后,我们归纳总结一下:我们怎样才能更靠爱水、爱护水的发展呢?学生可以认真听讲老师逐个说出4个方法。
4个方法如下:第一、循环使用水,勿浪费;第二、筛选干净水资源(饮用水、用水);第三、不乱丢并分类处理废弃物;第四、不随意污染水资源。
4. 总结环节通过这节课,让孩子们对地球上的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知道了自来水、河水、雨水等的来源和用途。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地球上的水》含课件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地球上的水》含课件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2.通过观察、操作、探索,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准备1.课件:地球上的水2.实物:水、杯子、瓶子等3.工具:画笔、彩纸、胶水等4.环境:干净、整洁的活动室四、教学过程1.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课件中的地球,引导幼儿发现地球上的蓝色部分,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水)2.讲解:向幼儿讲解地球上的水存在的形式,如海洋、河流、湖泊、冰川等,并介绍水的作用,如滋养万物、维持生态平衡等。
3.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观察水的不同存在形式。
每组分配一杯清水、一张彩纸、一把胶水,让幼儿用彩纸制作水的不同存在形式,如河流、湖泊等,并将其贴在白板上。
4.探索:邀请幼儿观察不同存在形式的水,引导幼儿发现水的流动、渗透等特性。
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水的特性。
6.延伸:邀请幼儿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心中的水世界。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大家一起欣赏。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探索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但在讲解水的特性和作用时,部分幼儿注意力有所分散,今后需要加强引导,提高幼儿的专注力。
六、课后作业1.家长协助幼儿了解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培养幼儿的节约意识。
2.家长引导幼儿关注环境保护,让幼儿意识到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课件:地球上的水2.河流:地表水流,源源不断地为大地输送水源。
3.湖泊:地表水体,存在于陆地上的大型水体。
4.冰川: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分布在极地和高山地区。
5.地下水:地下岩石层中的水,是地表水的重要补充。
水的作用:1.滋养万物:水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品,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食物来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出疑问】那么,是不是这些都能被人所利用?
【展示图片】地球上淡水比例图
【讲解】目前人类仅能利用湖泊水、沼泽水和河流水。
【计算】通过竖式计算能利用淡水占全部淡水以及所有水的比例
【提出疑问】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节水小习惯】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来做到节约用水呢?
3、知识框架
海洋水
水的分类陆地水
大气水
地球上的水水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生物水
地球上的水循环
学情分析
学生虽没在课本中接触过水,但日常生活中时常见到、用到水,因此,对水并不陌生,并有丰富的经验体会,在此基础上去认识水是较容易、轻松的。
但是,就是因为学生对水太过熟悉,课堂上容易因缺乏好奇心和探究欲而不认真学习。因此,教师要采取积极的教学措施,吸引学生注意力。
初二的学生处于活泼好动,爱探究的年纪,并且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因此,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实验、讨论,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提升实验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生活经验能够举出至少三个例子证明自然界中水的存在。
2、聆听教师的讲解,知道根据水的来源把水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
板书设计
1.1地球上的水
水的分类: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1、海洋水:占地球总水量的96.5%冰川
淡水2.5%地下水
2、陆地水:占地球总水量的3.5%湖泊水
咸水1%
3、大气水:以水蒸气形式存在,仅占0.037%
【讲解】海水、溪水、雨水分别存在于海洋、陆地、大气中,而这三者共同构成了我们生存的环境
【讲述】所以,根据水的来源把水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
【板书】分类: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通过学生经常接触的生活现象,提出疑问,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归类,培养学生分类分析的意识
2.1
海洋水
【提问】同学们见过大海吗?你们眼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讲述】大气水非常少,仅占总水量的0.001%,但大气水却在成云致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板书】大气水:以水蒸气形式存在,仅占0.037%
【小结】
思考并回答:大气
回忆并回答:露珠;水面白雾;棒冰外水珠;饼干受潮
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细心的观察能力
环节三:
课堂作业
1.在地球上的水资源中,数量最多的水是( )
3、联系生活实际,能够简要述说人类对海洋水的利用状况。
4、读中国淡水资源分布图,了解水资源的缺乏,至少列出五条家庭节水措施。
过程与方法
1、在计算可利用淡水资源比例时,学会利用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自然界水的分布情况,知道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体会水的重要性。
2、通过聆听教师对自然界淡水资源紧缺性的讲解,树立起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材分析
1、与同一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
本课时是对水的初步认识,“水的三态变化”是水不同状态的转化,“水是常用的溶剂”是水的功能,“水的组成”是对水组成的剖析,“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是对水的保护。因此,本节内容对本章其他内容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
2、与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
水是地球上最为活跃的物质之一,水与空气、土壤、阳光共同构成了生命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水是支撑人类及其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生命的出现离不开水;水是生物分类的依据;是使地球与众不同的原因。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的生殖发育是以水为基础的。因此,本节内容在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铺垫和承接作用。
【提问】盐水的味道怎样?如果每天都喝这么咸的水,你愿意吗?
【继续提问】海水既不能直接饮用,也不能用来浇灌庄稼。那我们该怎样做来利用这么多的海水呢?
【小组合作】海洋中有着丰富的资源。小组讨论我们该怎样做来利用这些资源以及大量的海洋水呢?
【小结】
回忆并回答:无边无际,蓝色,有很多生物,咸的,等等
品尝盐水
回答:很咸,不愿意
小组讨论
选取代表发言
其他成员认真聆听并补充不足
联系实际,形成科学来源于实际的价值观
通过一系列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再总结知识,增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
2.2
陆地水
【讲述】陆地水仅占地球上所有水量的3.5%,而其中约1%是咸水,只有2.5%是淡水。
【板书】陆地水:占地球总
学校:宁波大学
专业:科学教育
地球上的水
浙教版八年级上第一章第一节
课
型
事实性知识课
课时
第一课时
设计者
徐佳丹
设计理念
初中科学教程是以提高科学素养为宗旨,旨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并解决问题。
基于上述理念,教师应该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学习和探究新知识,和学生一起探究地球上的水。并能够联系实际,运用大量实例,形成“科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价值观。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知道水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树立淡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地球上水的分类及分布
2、地球上各种水存在的依据
教学方法
教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指导学习法
学法:观察法;合作学习法
教具学具
盐,矿泉水,天平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回答:水
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课程,潜移默化,学生易于接受新知识
通过提出一连串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水的思考
环节二:
地球上水的分类
【展示地球图片】
【讲述】地球表面的71%水被覆盖,因此,地球被称为“大水球”。
【提出问题】地球上有如此多的水,这些水都存在于哪里呢?
【连一连】播放三段音频,让学生仔细聆听,并与对应的图片相连线。
【提问】大家知道为什么海洋会有这些特征吗?
【讲解】针对学生归纳的海洋的特点,简要解释原因,从而归纳出海洋水量大、是生命的起源、海洋水中含有大量盐类等特点。
【板书】1.海洋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96.5%。
【提问】海水是咸的,那么,大家知道海水有多咸吗?
【小体验尝一尝】按照海水盐度配置相应盐水,让学生品尝。
A.海洋水B.湖泊水
C.河流水D.冰川水
2.地球上的水按空间分布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其中_____最多,约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_____。
3.谈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刚学习完知识后,通过练习对新知识进行巩固,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后作业
1.作业本上相应内容
2.预习下一节“地球上的水循环”的内容
【小结】
回答:冰川,湖泊,沼泽,河流,地下水
思考并回答:不是
分析对比数据,得出节约用水的结论
小组讨论,制定节水措施
通过数据计算形象地向学生呈现淡水资源缺乏的现象
通过学生自我制定节水措施,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习惯
2.3
大气水
【提出疑问】天上下来的雨,也是一种水,这水是来源于哪里的?
【提出问题】大气水主要以水蒸气的形式存在空气中,我们生活中哪些现象,可证明大气中存在水呢?
引入新课
【展示图片】打乱顺序的八大行星
【提出问题】在这八颗行星中,你们能指出哪一颗是地球吗?
【继续提问】为什么你们能一眼认出这是地球呢?
【继续提问】是什么使地球变成了一颗与众不同的蓝色星球呢?
【讲述】水对地球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就认识一下地球上的水。
【板书】1.1地球上的水
观察并回答:第四颗
回答:地球是蓝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