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博物馆导游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字博物馆导游词
【篇一:文字博物馆解说词完整版本】
中国文字博物馆讲解词完整版本
中国文字博物馆语音导览讲解词
(1)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您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

中国文字博物馆立足于甲骨文的故乡——安阳,是一座面向国内、
国际开放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

您现在走进的是前厅,这是入馆参
观的过渡空间。

你一定会注意到我们的馆名。

这是前国家主席江泽
民同志为中国文字博物馆题写。

背景上的文字随机选自《康熙字典》,体现汉字的博大精深。

()接下来请您走进序厅。

序厅共有四面浮雕。

北面表现中国文字
载体发展史。

最上面的是史前陶文。

往下依次是甲骨文、金文、石
鼓文,最下方是书写在纸张上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反映了汉
字从陶器刻画、甲骨契镂、到铸于铜、勒于石,最终发展到纸张书
写的历程。

东面浮雕表现汉字字体演变的一个轮廓,某种意义上也
是中国书法史的缩影。

南面浮雕表现的是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最
早的成体系的文字。

我们安阳是甲骨文的故乡。

西面浮雕集中表现
各少数民族文字,选择的是主要少数民族的比较典型的吉祥话语。

有蒙文、藏文、维文、壮文。

还有一些现在不再使用的少数民族文字。

四块浮雕的内容浓缩了中国文字的概况,表现了中国文字的丰
富多彩和源远流长。

浮雕旁边的天然石材有竖向的凹槽,远远看去,好似古代的竹简。

黑白灰的颜色搭配也象征着中国的水墨书法。


顶上的苍穹代表了天空,周围的灯饰象征着天空中闪烁的星星。

接下来,请您走进专题展厅《一片甲骨惊天下》
专题展厅:一片甲骨惊天下()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埃及
的象形文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古印度河流域的原始文字和中
国的甲骨文共同形成了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

唯有中国的甲骨文穿
越时空,至今仍在使用并且充满活力。

安阳殷墟是中国历史上有文
献记载并最早被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

这里迄今为止已
经发现了约13万片刻辞甲骨,记录了商王朝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天文、地理、军事、政治科学等多方面的信息,为研究商代
社会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

甲骨文记录了这个王朝许多早已
被时间湮没的故事,已经成为古今安阳的符号。

甲骨文究竟是怎么被发现的呢?早在清朝末年,安阳殷墟小屯还是一片农田,小屯村民在这里耕种的时侯,经常能从泥土中刨出一些骨片,被人们当作中药“龙骨”卖到药店里。

1899年,著名的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时,发现中药“龙骨”上有些奇怪的刻划符号。

经过仔细的研究,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这些刻划符号是商王朝的文字。

他的发现后来得到学术界确认。

由于这些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因而被称为甲骨文。

王懿荣先生因此被为“甲骨文之父”。

甲骨文的发现,可谓是“一片甲骨惊天下”。

1908年,学术界获知刻有文字的甲骨出自安阳小屯。

消息付出,很多人纷纷来到小屯收购甲骨,私人挖掘成风,因此大量的甲骨片流散到了海外,社会上的有识之士呼吁科学发掘小屯。

()1928年——1937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先后对殷墟进行了大规模科学发掘。

此后,考古工作者先后在小屯村北地、南地和花园庄东地发掘了
大量的刻辞甲骨,为全面深入的解读殷商社会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信息。

先后发掘15 次,共得甲骨约二万五千片。

()有关甲骨的最重要的一次发现,发生在1936年。

您现在看到的照片是1936年考古工作者对殷墟进行第十三次发掘时发现的一个甲骨坑。

这个坑是一个甲骨窖穴,编号为yh127。

这是殷墟考古至今出土甲骨最多的一坑,共出土甲骨17096片。

在第62届国际图联大会上,被专家
誉为“世界最早的图书馆”、“中国最早的档案库”。

考虑到安全性,当时的发掘者决定将整坑甲骨搬到室内清理。

但这坑甲骨过重,如何搬运就成了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问题。

经过研究,考古工作者们将整坑甲骨切割成一个灰土柱,然后让工人连夜赶制一个特制的大木箱套在上面,加底封盖,然后用绳索沿着简易的马道拖到地面。

当时没有起重设备,大家采取了当年为袁世凯抬灵柩的做法,用众多共同抬棚杠,以锣为号,经过两天两夜,终于将甲骨坑抬到火车站,最后由火车运往南京。

抗日战争期间,这坑甲骨又被辗转运到昆明。

此后,胡厚宣、高去寻对其进行清理、编号。

整理工作历时半年之久。

()您现在看到的是yh127甲骨窖穴复原的原貌,它再现了这坑甲骨出土的情景。

这坑甲骨基本上都是龟甲,形状规整,集中堆放,并且有大块的小块的,正面的反面的,有字的无字的,大字的小字的,腹甲的背甲的,彼此叠压,相互枕籍。

()从1950年起,中国科学院(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在小屯村设立了工作站,先后举行30多次重要发掘。

其中甲骨方面有两次重大发现:一次是1973年发现的小屯南地甲骨,出土刻辞卜骨的13650片,这是建国以来发现甲骨最多的一次。

您现在看到的这片
甲骨正是出土于小屯南地。

它可能是迄今为止知名度最大的甲骨片
之一。

它的图像经常作为教科书彩图甚至封面出现。

我国还曾用它
作为邮票图案。

()另外一次重要甲骨发现是1991年发掘的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坑。

这坑甲骨共发现1583片。

这一发现被评为1991年全国考古十
大发现之一。

出土甲骨的内容主要是商代的“非王卜辞”,即不是由
商代国王自己占卜的甲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甲骨文有占卜性刻辞和记事性刻辞,其中大部分为占卜性刻辞记录,主要是“问”,所记事情未必都要发生。

这些都已经是残片了,不能
整句的释读,我们也只能理解其中的个别单字。

比如占卜下雨的情况,占卜关于妇人分娩的情况。

他们的占卜很频繁。

还有少部分是
记事刻辞,所记事情是已经发生的。

主要是一些有关卜用甲骨贡纳、征取、整治和收存手续的记录。

()百年甲骨史,国内外研究甲骨的专家达到3000多人,发表著
作万种以上。

不同阶段都有为甲骨学研究作出突出成绩的学者,首
屈一指的当属“四堂一宣”。

所谓“四堂一宣”是指五位甲骨学家。

1.罗振玉
罗振玉(1866~1940),号雪堂,早期重要的甲骨收藏者和研究者。

罗振玉将甲骨文的出土地考订为河南安阳小屯村,并确定小屯村即
为商代晚期都城。

这是他对甲骨学和殷商考古研究的重大贡献之一。

仅其个人破译的甲骨文字就有561个。

他以一人之力共征集甲骨30000余片,先后编印出《殷虚书契》等多种著录书,为甲骨文的
搜集、拓印、流传和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2.王国维
王国维(1877-1927 ),号观堂。

近代中国国学大师。

他用甲骨文
材料研究商代历史和典章制度,不仅考释文字,更重要的是考证商
代历史。

他最重要的贡献是从甲骨文中辑出了商王朝的王位世系。

3.董作宾
董作宾(1895-1963),字彦堂,董作宾先生是甲骨文科学发掘的
倡导者和多次发掘的主持者。

他写过一篇《甲骨断代研究例》,对
出土于安阳殷墟二百余
【篇二:历史博物馆导游词】
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志愿者博物院解说词
河南是中国第一文物大省:河南博物院馆藏文物140多万件;国保
单位97处,省保666处,市县保2300多处;20世纪中国百项重大
考古发现,河南占17项。

河南,只有河南的文物,才能构成一个完
整序列,见证华夏文明八千年绵亘不断的历史华章。

河南博物院的中心建筑的外形呈覆斗金字塔状,其建筑灵感来源于
河南登封的观星台外形,内部分为三层。

我们现在所在的一楼大厅,可以看一下正中间的这个巨型雕塑,它就是我们河南省的简称“豫”
的来历,大家都知道,“豫”字是由“予”和“象”呈左右结构组成,“予”就是人。

这里中间的这个人和两边的象,也正是“豫”字的象形
写法,一人从中间推开二象,如开门状,就好像是开启“华豫之门” ,迎接天下宾客的寓意。

在这个巨型雕塑的后面,是以中岳嵩山为背
景的,两侧还有开封的铁塔等河南历史遗迹的标志建筑。

大家再看
脚下的这个特殊的图案,说它特殊,其实我们并不陌生,它和我们
经常见到的道家阴阳鱼的图案的非常相似,这个就是道家阴阳鱼图
案的前身——浑圆太极图,这个图案,浑圆一体,呈向四周辐射状,也暗示了的中原者的天下的含义。

黄河流域是人类较早出现的地区之一,河南境内的旧石器时代遗址
就有二十余处,出土的遗物及人类化石表明:距今几十万年前,这
里已经有人类活动,他们以洞穴为家、打制石器、采集、狩猎、懂
得用火,创造原始的文化。

在这里我们展出的有旧石器时代的一些
工具,有用于削刮的削刮器,用于砍伐砍砸器和用于雕刻的尖装器等,还有一颗出土于南阳南召的类人猿牙齿。

距今已有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中原大地已经产生了原始的
锄耕农业。

伴随着农业的出现,制陶、纺织等手工业相继产生,先
民的开拓奠定了中国农业文明的基础。

人类从打制石器也逐渐的向
磨制石器是转变,磨制石器更加锋利,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这也表
明了人类有旧石器时代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在这里我们展出了石斧、石镰和石铲,还有石磨盘和石磨棒。

石斧、石镰和石铲的作用与我
们今天的几乎是一样的,石磨盘长 68cm,石磨棒长 58cm,主要用于稻谷的脱壳, 1978 年出土于新郑裴李岗。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一
个陶鼎,叫做乳钉纹红陶鼎,1977 年出土于新郑裴李岗,它表面的
这种纹饰叫乳钉纹,在以后很多的陶器和青铜器上都有应用。

鼎的
作用类似于我们今天的锅,这个鼎通高 22cm,口径 23cm,是手
工制作的,首先搓泥成条,盘制成胎,烧制而成。

接下来我们将要看到一件“骨笛” ,这件文物 1978 年出土于漯河舞阳贾湖遗址。

它是用仙鹤的尺骨制作而成,长 23.1cm,它的两端粗
细不一,这样就导致了音调的难以调节,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在它的
大孔旁边还有小孔,以调节音阶。

它可以吹奏出六个音阶,甚至有
可能是七个音阶。

这件展品叫做双连壶,是仰韶文化的代表,1972 年出土于河南郑州
市大河村,通高 20cm,以泥质红陶作成两壶并联,连腹处有一圆孔
相通,两壶体近似于橄榄型,通体施红衣,绘黑彩平行线条纹。


一种饮酒器皿,使用时两人共执此壶,同时饮用。

这种饮酒习俗在
现在的少数民族中仍有沿用,它是友好、团结、联合及爱情的象征。

紧接着我们看到的都是仰韶文化时期的文物,多为彩陶,器物身上
的花纹各不相同有鱼图腾、鸟图腾、植物崇拜、动物崇拜、生殖崇
拜和天文崇拜。

从这些图腾崇拜中我们不难看出,仰韶彩陶不仅在
艺术上达到了一定水平,其绘制出的图案,有许多带有神秘的宗教
色彩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的宗教信仰与社会生活。

这是 1987 年河南省濮阳县县城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蚌壳龙
虎图案” 的仿制品,我们把它称为”中华第一龙” ,出土地濮阳也因
此称为“龙乡” 。

出土的时候,墓主人为一老年男性,头南足北,身
长 1.84 米,在其左右两侧,有用蚌壳精心摆塑的龙虎图案。

左侧为
龙图案,身长 1.78 米,高 0.67 米,昂首、弓身、长尾,前爪扒、
后爪蹬,状腾飞。

右侧为虎图案,身长 1.39 米,高 0.63 米。

虎头
微低,圜目圆睁,张口露齿,虎尾下摆,四肢交替,如行走状,形
如下山猛虎。

在其脚的下方,还有用蚌壳摆放的北斗七星的图案,
这一组展品的摆放位置正好与我们常说的“左青龙,右白虎”相吻合,这也正体现了古老的星象和方位意识。

此后我们看到一件很是不起眼的文物,可它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块儿铜渣,这块铜渣出土于周口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城址,长 1.3 厘米,断面近正方形,铜绿色。

证明在四千三百年前人们已经初步
掌握了冶铜技术,这是人类物质文化由石器向青铜转变的物证。

这两节陶制管道,这就是当时的排水管道,和今天的排水管的外形
和相似,每节长 35—45 厘米不等,直筒状,一端有榫可以套接。

出土时成北高南低状,易于向外排水。

如果说铜渣的出现划开了陶
器时代与青铜时代,那么这两节排水管道的出现就意味着人类将有
穴居生活走向了城邦生活。

人们便告别洞穴生活,建立起最早的村落。

从半地穴式房子到原始城邦,居住条件的改变不仅意味着建筑
水平的提高,也反映了人类社会婚姻及组织结构的发展。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的宫殿
模型,原址出土于洛阳偃师二里头,占地一万平方米,四周有长廊
相接,形似我们现代的四合院。

在二里头的遗址当中,还出土了大
量的灰陶,其中也有一部分青铜器,也体现了青铜工艺的逐渐成熟。

商朝历经公元前十六世纪到公元前十一世纪四百余年,由于受到政治、战争和自然灾害的影响频繁迁都,多在河南境内,郑州也是当
时的重要建都之地,现在还可以在商城遗址上看到当时的土城墙,
也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在郑州的二里岗出土了大量的灰陶器和青铜器,因为商朝饮酒成风,这些文物也多为酒器。

瓷器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物质象征,早在商代就已经产生。

中原地
区出土的瓷器花纹繁缛,形制美观,用高岭土烧制的白陶,以及火
候较高、质地坚硬施有青釉的瓷器,为我们找寻瓷器之渊源提供了
线索。

这件文物叫做原始瓷尊,1955 年出土于郑州商代墓葬中,它
是用高岭土烧制,烧结温度高达摄氏一千度以上,表面施青色薄釉,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瓷器。

商周时期,河南是当时中国政治、
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不仅有了瓷器的发端,青铜器作为这一时
期文明物质象征,在祭祀、战争、宴飨等重大国事活动中也得到了
大量使用,不仅有威严凝重的庙堂祭器,而且还有纷繁多样的兵器
和生产工具等。

其冶铸技术、造型工艺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下面我们看到的就是国之重器——鼎。

相传夏铸九鼎,三代奉
为传国之宝,作为国家政权象征的青铜礼器在中原的最早出现,证
明中原地区率先跨入了青铜时代的大门。

商代和西周时期,随着礼
乐制度的完善,代表这一制度的成套青铜礼器也走向鼎盛,它以瑰
异庄严的形象和繁多的品类,显示了商周贵族对上天和先祖的敬畏,对自身权势,财富的肯定和炫耀。

这个方鼎——乳钉兽面纹方鼎出
土于郑州商城遗址,这种商代前期的大型王族重器,提供了置帝都于中原的史实依据。

此鼎深腹四足,沉稳优雅,简洁有力的阴线,
在器物的上腹与四足刻画出兽面纹,这是中国最早的大型青铜方鼎
之一。

商朝后来建都于殷,也就是今天的安阳地区,在安阳地区发现了大
面积的商王朝宫殿遗址,同时在安阳的小屯村也发现了中国历史上
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

甲骨文,顾名思义,就是刻在龟甲和兽
骨上的文字。

当时的人们无法理解自然现象的无穷变化,就迷信于
占卜,首先在龟甲或兽骨上钻孔,把要占卜的内容刻写在上面,然
后放在火上烧,根据骨表面烧裂的裂纹走向以断定事情的吉凶,最
后把推测的结果也记录下来,这就是甲骨文中记录的内容的形式。

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最古老的成体系的文字,其中保存了商代政治、经济、军事和科学文化资料。

甲骨文是较成熟的文字,基本反
映了我国古文字的造字规则——“六书” ,即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和假借。

还有大量的商代青铜器出土于安阳殷墟妇好墓,
下面我们看到
的这几件青铜器就是出土这里。

妇好是商王朝第二十三代帝王武丁
的妻子,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将军,并且参与国事,受到武丁
得荣宠,在其死后,予以厚葬,其墓穴中出土的青铜文物就有 468
件之多,可见她的地位之显赫。

这里还有一件和妇好有关的文物,
它的造型非常的别致,名叫“妇好枭尊” ,妇好枭尊是当时的盛酒器具,此尊的外形取一只昂首“” 目的鸮鸟,双爪与下垂的尾翼形成
三足支撑,器身各种繁缛勾连的纹饰达八种之多,鸮被商人视为神禽,商代青铜器纹饰中多有此类形象出现。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件展品的名字叫“玉柄铁剑” ,在出土的已经断为
两截。

玉柄铁剑 1990 年出土于三门峡虢国墓中,长 20 厘米,径长
13 厘米,剑柄是玉质,剑刃是铁质,剑柄和剑刃的连接处是绿松石,从这件文物上可以考证,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有了冶铁技术,因为
它的年代之早,所以它又被叫做“中华第一铁剑” 。

在铁剑旁边的是
和“中华第一铁剑” 一起出土的是“金腰带饰” ,它是纯金质地,含金
纯度大百分之九十八,其自身价值及历史价值都是不可低估的。


玉覆面出土于三门峡市虢国墓,是西周文物,它是用玉片串缀起来
覆盖于死者的脸上,以企图达到防腐的目的,这就是我们后面将要
看到的金缕玉衣的前身。

莲鹤方壶是春秋中期(约公元前 550 年)文物,1923 年出土与新
郑市李家楼村,同样的有两个。

造型和花纹装饰及大小几乎完全一样。

其中一个藏于故宫博物院,通高 125.7 厘米,口径横长 31.8 厘米,纵长 26 厘米;另一个藏于河南博物院,通高 126.5 厘米,口径
横长31 厘米,容酒器。

为扁方体,修颈斜肩,腹垂鼓,双耳,圆足,
有盖,盖沿铸镂空莲瓣纹两层,盖中心有一块与——吻合的钢板,
上铸一只亭亭玉立的仙鹤,双翼展开,引颈欲鸣,盖边饰窃曲纹,
两兽尾部相连,连接处插——壶腹边饰蟠龙纹,龙角竖立,回首反顾,塌腰卷尾,身雕鳞纹,壶腹四隅各有一神兽,兽脚弯曲,顶端
分叉,肩生双翼。

长尾上卷,圆足下两只做吐舌状的伏虎支撑壶体。

器身上龙与鹤采用分铸法铸造。

莲鹤方壶之所以闻名天下,主要是
因为它造型巧异精妙,铸造亦很工致。

壶上物象众多,杂而不乱。

神龙怪虎。

神态各具。

最具特色的是壶盖上之莲鹤:莲花肥硕盛开,仙鹤站立花蕊,一大一小,一静一动,一花一鸟,搭配巧妙。

青铜
艺匠对鹤对鹤的雕塑尤为成功,它型神俱佳,栩栩如生,似乎若有
人猛喝一声,它就会振翅欲飞。

接下来我们将要认识一个古城遗址,它叫“郑韩故城” 。

郑韩故城位
于河南新郑市城关,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都城,郑、韩两国先
后在这里建都长达五百三十年之久。

城内发现多处贵族墓地及铸铜、铸铁和刻骨作坊遗址。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一组展品就是出土于此,
这是一组鼎和簋的组合,一共是九鼎八簋,大家知道,“九鼎八簋”
这个规格只有天子才能使用,而在这里,经专家考证,出土该组鼎
簋的遗址是一个诸侯的墓葬,这是对天子的一种不敬,可见此时“礼
崩国乱” ,是战国时期天下大乱的一种表现。

与此组文物同时出土
的还有一对“龙耳双壶” ,也是分外显眼。

这些都是诸侯权势与地位
的象征。

看了这些青铜器中的大物件,我们再看一下这件造型别致
的生活用具——跽坐人铜灯。

跽坐人铜灯为战国时期文物,出土于
三门峡虢国墓,是青铜质地,它的下部分是一个奴仆跪俑,看上去
非常的温顺,把对主人的那种恭敬的表情显示了出来;中间是支撑
部分,最上端是托盘,这三部分可以拆分开,以便于清洗。

由此我
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器物有了组合的形式,在使用、挪动或清洗时
都方便了许多。

青铜兵器在青铜文化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商周时期,“国之
大事,在祀与戎” 锐利的兵器为疆域的开拓,,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开辟了道路。

这里首先为我们展出的是“国之利器” ,其兵器的种类
有铜戈、铜钺、铜剑和铜镟等。

商周时期,人们在青铜器铸造的过程中,在青铜中按照一定比例掺
入了锡、铅、锌等金属,总结出不同的合金比例铸造不同的器物,
同时,失蜡、模印、嵌错、刻划等工艺也相继出现,使青铜器的
工艺水平达到了顶峰。

下面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巨型壁画“四神云气图” ,1987 年出土于商丘永城芒砀山柿园汉墓,墓主人是梁王长子刘曼,为西汉(公元前206——公元 25 年)文物,长 550 厘米,宽 350 厘米,画中有青龙、白虎、朱雀以及蛇形怪兽,其排列没有一定的规则,但是其错
落有致,布局得当,看上去气势磅礴,色形鲜艳,是我国目前发现
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壁画。

古人以为,玉能防腐,于是就把玉片用金丝穿连起来,做成“盔甲”状,穿在死去的人的身上,但愿能够起到防腐的作用,此外还有用
银丝或者铜丝穿连的,我们统称之为“金缕玉衣” ,只是用的材料
不一样,表明死者的身份和地位的高低不同。

这件文物的原件出土
于商丘永城芒砀山柿院汉墓,出土的时候只有部分玉片散落在地,
金丝已经被盗墓的人抽去,这件是仿制品,用了 2008 块儿玉片,
铜丝穿制而成,长 180 厘米。

这是洛阳太学门前的一方石碑的碑拓。

太学是古代传授儒家经典的
国家最高学府,汉代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把儒家思
想奉为正统。

洛阳太学始建于东汉光武五年(公元 29 年),后来
几经修建,至顺帝永建六年(公元131 年),有240 房,1850 室,太学学生3 万余人,洛阳太学历经东汉、曹魏、西晋,约300 余年,规模之大,学生之多,在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都是罕见的。


块石碑就是晋朝龙舆皇帝之太子三次到太学巡视而立,上面详细记
录了当时太学的规模、学生人数,以及把儒学推崇至高的意义。


这块碑上我们还发现两个现代的名词:“博士”和“助教” ,可见在中
国古代就有了这样的称呼,只是我们现代的人赋予它们新的意义,
误以为是从西方传入的。

这里还有一个词语——“辟雍” ,这个词就
是古人对太学的称呼,其意义和我们现代拔最高学府称为“大学”相似。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处在剧烈的转变
过程中,传统儒学的德与礼,道学的天人观,以及初入国土之佛学
的轮回转生等,多元杂糅,构成了一个自由竞放的世界,思想在冲
突中升华,文化在交融中发展。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品题材丰富,设计新颖,造型优美
别致,许多珍品达到了实用与观赏、写实与夸张、造型与装饰的和
谐统一。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是我国书法艺术蓬勃发展的时期。

袁安碑为东汉永元四年(公元 92 年)文物,明代万历年间出土
于河南偃师县,残高 139 厘米,宽 73 厘米,厚 21 厘米。

碑中有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