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120个文言实词用法巧记 (考前强化记忆)【12页】

合集下载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快速巧记,下载吧!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快速巧记,下载吧!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快速巧记下载吧!一、爱爱的本义是“吝啬、舍不得”,因为吝啬,舍不得,自然就“喜爱、宠爱”,因为喜爱、宠爱就“爱护、爱惜”,进而引申为珍惜。

爱莫能助爱屋及乌节用爱民爱不释手爱毛反裘1.爱(1)名词,恩惠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译: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

”(2)动词①给人恩惠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史记·陈涉世家》)译: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韩愈《师说》)译: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左传·子鱼论战》)译: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译: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⑤通“薆”,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邶风·静女》)译: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译: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二、安安,娴静。

字形采用“宀、女”会义,表示屋下有女。

屋下有女就“安家、安居”,安家、安居就“安定、安稳”,安定、安稳就“安全、安逸”。

巧记安字,还可以用组词法,例如安置、安抚、平安、安全、安家、安居、安稳、安逸等。

居安思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既来之,则安之安之若素安然无恙安土重迁安居乐业安身立命2.安(1)形容词①安全,平安谢庄遂安。

(《冯婉贞》)译: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译: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译: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2)动词①安身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巧记

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巧记

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巧记1、爱:吝惜、吝啬、舍不得2、安:哪里,如何,使安,奉养,安抚3、被:覆盖,遭受,穿(通“披”)4、倍:反,背向、背着、违背(通“背”)5、本:基础、本原、根;农业;推究6、鄙:边邑,鄙陋,轻视,自谦“鄙人”7、兵:士兵、军队、军事、战争、侵略、战略、战术8、病:缺点,毛病;困苦、担心、忧虑9、察:看清楚、了解、理解、清楚、明白10、朝:朝见、朝廷、朝代、使朝见11、曾:隔两代的亲属;通“增”;乃、竟12、乘:驾驭;登、升;掩袭、追逐;凭借;兵车;“四”的代称13、诚:实在、的确;果真;真实的14、除:台阶;授官;流逝15、辞:口供;拒绝、推辞;言辞;借口;口实;文辞16、从:归顺;参与;追赶;随从;堂房亲属;通“纵”17、殆:危险;懈怠;大概;接近18、当:判定、适合、适当;阻挡;主持,执掌;承担;抵敌;值19、道:引导;途径、方法;正当手段;思想、学说;想,料;规律;治理20、得:能够;正确;得当、合适;应该;通“德”,感激21、度:计算;推测,揣度;尺度,法度,制度;器量,胸襟22、非:认为不对;责怪;反对;通“诽”,诽谤23、复:免除徭役;告,回答;又,再;报复;恢复24、负:承担,依仗、凭借;失败;对不起;亏欠,拖欠;享有;赔偿25、盖:遮蔽、掩盖;压倒,胜过;通“盍”,何不;何;通“阖”,门扇26、故:所以;故意,特意;旧的;衰老;故人;死亡;事;仍旧;原因27、顾:回头看;只,只是;拜访;反而,却;顾惜,照顾28、固:坚持;本来、原来、当然;乃、岂,表反问;坚决,一定;确定29、归:女子出嫁;归附,归属;通“馈”,赠送。

投案自首30、国:地方;国都,京城;侯王的封地31、过:拜访;责备;探望;过失,错误32、何:什么,怎么;为什么;多么33、恨:遗憾,懊悔;怨;仇视,仇恨34、胡:为什么;胡须35、患:忧虑;担心;厌恶;祸害,灾难;害(病),病36、或:如果;有的;有人;也许,可能;或者;通“惑”,迷惑37、疾:病,痛苦,疾苦;弊病,缺点;厌恶,憎恨;通“嫉”,妒忌,急速,猛烈38、及:至,到;趁;够得上,比得上;追上;等到,涉及,连带39、即:走近,靠近,登上;就,立即;如果;当,就在40、既:已经,已然;用尽,完尽;食尽;失掉;不久之后;既……又……41、假:借,用,凭借,借助;如果,假如;给予,给;代理;宽容;虚伪42、间:一会儿,顷刻;缝隙,空隙;隔开;参与;近来;离间43、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同“现”,出现;放在动词前,表对自己怎么样44、解:消除,缓和;解除,解脱;解开;解剖,解释;理解;押送,通“懈”45、就:接近,靠近;成功,完成;走向,趋向,往……去;成就,登上,担任,从事46、举:发动、举兵;推荐;成功;全,都;尽;考取;攻占,攻取。

巧记120个常用文言实词的方法(上课用)

巧记120个常用文言实词的方法(上课用)
关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时节、季节----节日) 单于壮其节(气节、节操) 钿头银蓖击节碎(节拍)
3、 了解词义引申的联想方法
(即词义之间的联想方法,可以参考教材中实词积累 中的“推导提示”)
(1)类似联想/相似类比
采用类似的事物来比喻,形成一词多义。 形貌相似:节:竹节---关节、时节 功能相似:关:门闩---关卡(控制出入)
词义引申的方式:
(1)连锁式引申(单向引申,即本义和引申义环环相扣, 逐步延伸开来。)
例如:寒 本义为冷(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寒 冷的季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贫寒(大庇天下寒士 俱欢颜)----恐惧、害怕(大渡桥横铁索寒)
朝:早晨---早上省视父母、君主------朝见、朝拜----朝 廷---朝代
方法八:语境记忆法
总原则是: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根据上下文,动态记忆。
解释、解答 5、归:女子出嫁 /归来、回来/归还、退回 /归附、归顺/归宿 6、过:走过、经过/过去/胜过、超过/过分、太甚/过失、过错/
过问、拜访、探望 7、间:中间、期间/间隙、空隙/间隔、间断/间或、偶尔/离间 8、望:远望/希望、期望/瞻望、仰望、景仰/声望、名望 9、质:人质/资质、质地/质朴、朴实/本质、实质/质询、质问
懂得一词多义演变时不同的联想方法,我们可以从看似孤 立的各个义项之间找到一定的联系,形成一张义项网,以便 根据上下文意,选出正确义项。
4、了解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
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
例: 骄:马高大健壮的样子----人自满自高自大 析:劈木头---剖开---分析、辨析 驰:使劲赶马---车马疾行---泛指疾行 道:路---途径---道理---主张、思想 弛:放松弓弦----放松、松懈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个实词的用法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个实词的用法

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整理目录爱 (6)安 (6)被 (7)倍 (7)本 (8)鄙 (8)兵 (9)病 (9)察 (10)朝cháo (10)曾 (11)乘chéng (11)诚 (12)除 (12)辞 (13)从 (13)殆 (14)当 (14)道 (15)得 (15)度 (16)非 (17)复 (17)负 (18)盖 (18)故 (19)固 (19)顾 (20)国 (21)过 (21)何 (21)恨 (22)胡 (22)患 (23)及 (24)即 (25)既 (25)假 (26)间 (26)见 (27)就 (28)举 (28)绝 (29)堪 (30)克 (30)类 (31)怜 (31)弥 (31)莫 (32)乃 (32)内 (32)期 (33)奇 (33)迁 (33)请 (34)穷 (34)去 (34)劝 (35)却 (35)如 (36)若 (36)善 (37)少 (37)涉 (37)胜 (38)识 (38)使 (39)书 (40)孰 (41)属 (41)数 (42)率 (42)说 (43)私 (43)素 (43)汤 (44)涕 (44)徒 (44)亡 (45)王 (45)望 (46)恶 (46)微 (47)悉 (47)相 (48)谢 (48)信 (49)兴 (50)行 (50)幸 (51)修 (51)徐 (52)许 (52)阳 (52)要 (52)宜 (53)遗 (54)贻 (54)易 (55)阴 (55)造 (56)知 (56)致 (57)质 (57)治 (58)诸 (58)贼 (59)族 (59)卒 (59)走 (60)左 (60)左右 (60)坐 (61)爱1.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师说》)2.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阿房宫赋》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3.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快速背会120个文言实词

快速背会120个文言实词

引申出“乘船”之义;“乘车”必先“登”车;人上 ,人便有了“凭借”。凭借车子是要追逐做名词时指 “兵车”“马车.’

1帝感其诚 真心真意
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 数万 4诚如是,则霸业可成, 汉室可兴矣。
确实,的确
果真,如果
推导提示:13诚“诚”本义是指“真心,不诡诈 诚实”,故引申出“ 真实的 ”;进一步虚化为副 词 “ 实在,的确 ” “果真”等义。
乘chéng
1乘犊车,从吏卒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3自京师乘风雪 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5乘鄂渚而反顾兮,欸 秋冬之绪风《涉江》 6、吏士喜,大呼乘之 驾车,坐车,骑马 趁着,凭借 冒着 shèng量词,古时一车 四马为一乘 登上 追逐
5译文:在鄂渚登岸,回头遥望国都,对着秋冬的寒风 推导提示:12.乘“乘”本义是“驾车、乘车”;由 叹息。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通“背”, 背叛,违背 越发、更加
每逢佳节倍思亲
推导提示:4.倍“加倍”是后起常用义, “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 着”,故而又可引申为“违背”,这一 义项意义与“背”同。

草本的根或茎干 1.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大凡种植 树木的天性,它的根部想要舒展 2.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 下之大残也。 《论积贮疏》) 现指农业 在背离农业而趋向工商业,白吃 饭不种地的人很多,这是天下的 大害 推导提示:5.本“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比喻 推究本源、考查 3抑本其成败之迹 “基础、根本、本原”之义;人们生活的基础根本 “农业”,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 “推究”;“本原”虚化而为“本来、原来”之义。 还有“本钱”,“臣子给皇帝的奏章”之意
要更加严重。 《扁鹊见蔡桓公》

【12】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用法巧记第113-120个

【12】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用法巧记第113-120个
成语助记:旁门左道 左右逢源
一二○、坐 推导提示:“坐”的本义是人在席
子上的跪跽之形,即“两膝着席,臀 部压在脚跟上”。既是“坐”自然就 有“座位”,“坐”是不动的,故又 有“止息,停留”义。
成语助记:坐以待毙 坐吃山空 坐怀 不乱 坐井观天 如坐针毡 正襟危坐
一一六、族 推导提示:“族”的本义是“同性亲
属”。作动词是“灭族”。亲属都是 同一“种类”(同姓直系亲属)。物 以类聚,所以又引申出“聚结”之义, 进一步引申出“众,一般”之义。
成语助记:非我族类 名门望族 折而
族之
一一七、卒 推导提示:“卒”的本义是肚子上
的创伤。(甲骨文字型是外部是一 “衣”字表示肚子。内里是交叉文饰, 乃是肚子上的花纹,这是指狩猎或战 争中搏杀后的伤口。)由于古代医疗 技术差,肚子受伤意味着“死亡”, 因而“卒”有“死亡”之义;这一意 义后来写作“猝”表示突然死去,故 后“卒”亦有“突然,匆忙”的意义。 “死”就是生命“完毕”,由此进一 步虚化为副词“终于”。
成语助记:兰质蕙心 文质彬彬 玉质 金相 天生丽质 质而不俚
一一三、治 推导提示:“治”的本义是“治水”。
引申出一般“处理,进行某项工作”, 处理国家大事是“治理”;处理病人是 “治疗”;处理坏人是“惩治”。其它 情况依此法译之。还引申出“治理好 的”,特指国家太平。
成语助记:长治久安 治国安邦 垂拱而 治 励精图治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 身 不治之症 无为而治
成语助记:丢卒保车 身先 士卒 优游卒岁 过河卒 子 不忍卒读
一一八、走推导提示:“走” 的本义是“跑,逃跑”。 (古代的走叫“行”)引申 出“奔向”。
成语助记:走马观花 走投 无路 走为上计 奔走相告 笔 走龙蛇 不胫而走

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用法成语巧记

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用法成语巧记

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用法成语巧记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用法巧记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实词为120个。

实词的义项比较多,记忆起来比较困难。

推导大都从词的本义或古代最常见的意义出发,其它的义项则说明它与本义的关系,这样实词的义项就形成了一个网络,很方便记忆,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失为学习实词的好方法。

一、爱推导提示:“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喽。

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成语助记:爱莫能助爱屋及乌节用爱民爱不释手爱毛反裘二、安推导提示:“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成语助记:居安思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既来之,则安之安之若素安然无恙安土重迁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三、被推导提示:“被”的本义就是“被子”。

“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由“覆盖”义引申出“遭受”等义,“穿”不也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成语助记:被坚执锐泽被后世被发左衽被褐怀珠被甲枕戈扇枕温被四、倍推导提示:“加倍”是后起常用义,“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着”,故而又可引申为“违背”,这一义项意义与“背”同。

成语助记:事半功倍乡利倍义倍道而行五、本推导提示:“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今有词语“根本”)比喻为“基础、本原”之义;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本原”虚化而为“本来、原来”之义。

成语助记:追本溯源舍本逐末本性难移变本加厉英雄本色无本之木六、鄙推导提示:“鄙”原义为“边邑”,边境自然环境“鄙陋”,故有“鄙陋”之义,“鄙陋”自然会受到“轻视”;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词,如“鄙人”。

成语助记:肉食者鄙卑鄙龌龊贵远鄙近七、兵推导提示:“兵”的本义为“兵器、武器”。

引申为“持兵器的人,士兵、军队”“军事、战争”当然跟兵器武器有关。

巧记120个文言实词(完整整理)

巧记120个文言实词(完整整理)

巧记120个文言实词一、[爱]★"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喽.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用作动词:〔1〕爱护,体贴.如: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2〕珍惜,爱惜.如:倘使三国各爱其地……〔《六国论》〕〔3〕喜爱.如:予独爱莲之出于淤泥而不染.〔《爱莲说》〕〔4〕吝啬,舍不得.如:百姓皆以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爱莫能助爱屋与乌节用爱民爱不释手爱毛反裘二、[安]★"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1〕用作形容词,意为"安全""安定""安稳".如: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意为"安身""养生".如: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1〕用作疑问副词.出现在疑问句中,置于动词之前,作状语.相当于"怎么""怎样".如:A.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B.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用作疑问代词.用在疑问句中作宾语,置于动词之前.相当于"什么""哪里".如:A.沛公安在?〔《鸿门宴》〕B.君谓计将安出?〔《隆中对》〕■居安思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既来之,则安之安之若素安然无恙安土重迁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三、[被]★"被"的本义就是"被子"."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由"覆盖"义引申出"遭受"等义,"穿"不也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本义指一种睡衣.〔1〕用作动词,意为"蒙受""遭受""受到".如:A.忠而见疑,信而被谤.〔《屈原列传》〕B.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C.如被冰雪.〔《促织》〕〔2〕通"披",意为"披着""佩戴""穿戴".如:A.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B.被明月兮珮宝璐.〔《涉江》〕C.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被坚执锐泽被后世被发左衽被褐怀珠被甲枕戈扇枕温被四、[倍]★本义是按原数增加,与现代汉语表"多少倍"的"倍"相同.用作动词,通"背",意为"背弃""违背""背叛".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用作副词.意为"加倍""更加""愈加".如: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兄弟》〕■事半功倍乡利倍义倍道而行五、[本]★"本",本义为树的干、根,与"末"相对.〔1〕用作名词,意为"根本〔的东西〕""基础〔的东西〕","根源""来源".如:A.本末倒置.〔成语,原意为"树根",这里引申为"根本的""主要的".〕B.今背本而趋末.〔《论积储疏》,"本"在这里引申为"农业","末"在这里引申为"工商业".〕C.人穷则反本.〔《屈原列传》,根源.〕〔2〕用作量词,或相当于现代汉语作量词的"本",或可根据实际情况译为"册""份"等.如:A.别具本章.〔《狱中杂记》,本、份.〕,则极为神速.〔沈括《活板》,册.〕副词,意为"原本""本来".如:A.用芽者自从本说……〔《采草药》,原本."本说"指"原来的说法"〕B.本图宦达,不矜名节.〔《陈情表》,本来.〕■追本溯源舍本逐末本性难移变本加厉英雄本色无本之木六、[鄙]★"鄙"本义是边疆、边陲、边远的地方,名词.如:A.蜀之鄙有二僧.〔《为学》〕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鄙"在此活用为意动词,意为"以……为边境","以鄙远"意即"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东部的边境".〕〔1〕用作形容词,意为"庸俗""浅陋""地位低下".如:人贱物亦鄙.〔《孔雀东南飞》〕〔2〕用作动词,意为"看不起""轻视".如"鄙视","鄙薄".■肉食者鄙卑鄙龌龊贵远鄙近七、[兵]★"兵"的本义是双手拿着武器.用作名词:〔1〕兵器,武器.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六国论》〕〔2〕士兵,军队.如:A.可汗大点兵.〔《木兰诗》,士兵.〕B.秦发兵击之.〔《屈原列传》,军队.〕〔3〕战争,军事.如:A.兵旱相乘……〔《论积储疏》,战争.〕B.纸上谈兵.〔成语,军事.〕■短兵相接兵不血刃兵不厌诈兵强马壮兵出无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兵临城下兵戎相见哀兵必胜按兵不动厉兵秣马八、[病]★"病"本义是重病.〔1〕用作名词.意为"疾病""病残".如:A.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B.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病梅馆记》〕〔2〕用作动词:①怕,担心,忧虑.如: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君子担心的是自己没有才能,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②疲劳,困苦不堪.如: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赤壁之战》〕③名词活用为使动词,意为"使……成为病态".如: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病梅馆记》〕■病入膏肓蚌病成珠贫病交攻无病呻吟同病相怜愁潘病沈九、[察]★"察"本义为仔细看、观察.〔1〕用作动词①仔细看、观察.如:徐而察之.〔《石钟山记》〕②考察、调查.如:向察众人之议……〔《赤壁之战》〕③看清楚、了解明白.如成语"明察秋毫"的"察",又如: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察今》〕④推荐、选拔.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三国志•吴主传》〕〔2〕双音词"察察",原意为看得清清楚楚,引申为洁白,形容词.如: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察颜观色明察秋毫习焉不察静观默察十、[朝]★"朝"本义为"早晨",与"暮〔夕〕"相对.〔1〕读zhāo,名词,意为"早晨".如成语"朝三暮四""朝气蓬勃",又如:A.朝闻道,夕可死矣.〔《论语•里仁》〕B.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2〕读cháo,主要有两个用法:①动词.意为"朝见""朝拜"〔专指臣见君〕,"拜见""拜访"〔泛指下对上或平级之间〕.如:A.弱国入朝.〔《过秦论》,朝见.〕B.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朝"在这里活用为使动词,"使〔让〕……朝见〔朝拜〕"之意.〕C.临邛县缪为恭敬,日往朝相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拜见,拜访.〕②名词.意为"朝廷","朝代".如: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朝廷.〕■朝三暮四改朝换代朝秦暮楚朝野上下朝不保夕朝成夕毁朝闻夕死朝歌夜弦朝发夕至朝令夕改六朝金粉只争朝夕班师回朝枵腹终朝十一、[曾]★隔两代的亲属叫"曾";后借为"增"义.虚化为"曾经"〔念céng〕.本义是增加,为"增"的假借字.〔1〕读zēng,名词.指与自己相隔两代的家属.如曾祖、曾孙.〔2〕通"层",意为"重叠".如:荡胸生曾云,决眥入归鸟.〔杜甫《望岳》〕副词,起加强或延缓语气作用.有两种情况:〔1〕表过去发生过,可译为"曾经".如:A.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B.……人道寄奴曾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表出乎意料,或已达到某种极限,可译为"竟〔然〕""还"等.如:A.曾不若霜妻弱子.〔《愚公移山》〕B.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似曾相识曾经沧海曾几何时曾母投杼曾参杀人十二、[乘]★"乘"本义是登高.如:乘鄂渚而反顾兮……〔《涉江》〕〔1〕用作动词①乘坐〔船、车〕,驾〔车〕.如:A.独与迈乘小舟……〔《石钟山记》〕B.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赤壁之战》〕②趁着,凭借.如成语"乘虚而入".〔2〕用作名词,读shèng,指兵车.如:公与之乘.〔《曹刿论战》〕〔3〕用作量词,读shèng,辆.如:然而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过秦论》,"万乘"原指"一万辆〔兵车〕",后在文言中常用来比喻天子的地位和权势.〕〔4〕用作数词,意为"四"〔古代一辆兵车配备四匹马,因以引申为"四".〕如:以乘韦〔四张牛皮〕先牛十二犒师.〔《左传•崤之战》,乘韦,四张牛皮.〕■乘人之危乘坚策肥乘龙快婿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衣轻乘肥因利乘便有机可乘十三、[诚]★"诚"本义指说话诚实、不虚伪.词义扩大,引申为"诚实""真诚",形容词.如:帝感其诚.〔《愚公移山》〕副词.有两种情况:〔1〕表确凿语气,可译为"确实""的确""实在"等.如: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2〕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果真""如果确实"等.如: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曹必矣.〔《赤壁之战》〕■诚惶诚恐开诚布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心悦诚服十四、[除]★"除"本义为"台阶".又特指"宫殿上的台阶";"任命、授职、不正是在"宫殿上的台阶"下进行的吗?"台阶"要经常打扫,故又引申出"清除、去掉"之义;岁月"去掉",则是岁月"流逝、过去".用作动词:〔1〕拜官,授职,任命.如:除臣洗〔xián〕马.〔《陈情表》〕〔2〕消除,除掉.如: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3〕整治,整理.如: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除旧布新斩草除根兴利除弊清宫除道安良除暴十五、[辞]★"辞"本义是诉讼的供词、口供.〔1〕用作名词①言词、词句、语言.如:其辞微……〔《屈原列传》〕②托辞、借口.如:动以朝廷为辞.〔《赤壁之战》〕③命令.如: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④古代一种诗体,与"赋"同类.如:楚辞,《归去来兮辞》.〔2〕用作动词①推托,推辞,不接受.如"不辞辛劳".又如: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②告别、告辞、辞别、离开,如:A.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告辞.〕B.我从去年辞帝京……〔《琵琶行》,离开.〕■不辞而别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辞不达意辞微旨远卑辞厚币一辞莫赞假人辞色大放厥辞万死不辞一面之辞义不容辞以文害辞溢美之辞十六、[从]★从"的本义是"跟随",〔1〕动词①跟随,跟着,跟从.如:A.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于境上.〔《廉颇蔺相如列传》〕B.赢粮而景从.〔《过秦论》〕C.乘牛车,从吏卒.〔《赤壁之战》,这里是使动用法,意为"使……跟从""〔后面〕跟着".〕②顺从、听从.如:臣从其计.〔《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傍着、挨着.如:樊哙从良坐.〔《鸿门宴》〕④参加、参与.如"从政".〔2〕通"纵",特指"合纵",战国时指南北六国联合抗秦.如:A.于是从散约解,争割地而赂秦.〔《过秦论》,作名词,合纵的盟约.〕,作动词,结盟.〕用作介词.表方向、地点、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译为"由""自从""在"等.如:问所从来.〔《桃花源记》〕■从壁上观从长计议从善如流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从一而终过从甚密合从连横三从四德力不从心弃笔从戎何去何从择善而从十七、[殆]★殆"本义是"危险",它与"精神疲倦"、"懈怠"的意义有着因果关系,它们之间是一种因果引申.后又虚化为表猜测的副词.本义是危险,形容词.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谋攻》副词,有两种情况:①表推测或不肯定,可译为"大概""也许""恐怕"等.如:A.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轩记》〕B.殆与余同.〔《石钟山记》〕②表接近,相差很少,可译为"将近""几乎""差不多"等.如:A.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B.进退不由,殆例送死.〔《〈指难录〉后序》〕■百战不殆殆无孑遗车殆马烦知止不殆殆无虚日十八、[当]★当"本义是〔两者〕相抵.〔1〕读dàng,动词.①抵、相抵.如:以一仪而当汉中地……〔《屈原列传》〕②当作,算是.如成语"安步当车".〔2〕读dāng,动词.①抵挡、抵御、阻挡.如:A.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赤壁之战》〕B.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②占着、立着.如:有大石当中流.〔《石钟山记》,立着.〕③应当、应该.如: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廉颇蔺相如列传》〕④掌管,主持.如:当室者死,三年释其征.〔《勾践灭吴》〕——家中嫡长子死了,免除他家中的征税三年.〔3〕读dàng,形容词,意为"恰当""适合".如:惴惴恐不当意.〔《促织》〕附虚词用法:读dāng,用作虚词,有两种情况:〔1〕介词,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方位,可译为"在""对""向着"等,如: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望》〕B.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鸿门宴》,译为"在".〕〔2〕副词,表肯定或推断,可译为"就""必定""大概"等,如:A.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孔雀东南飞》,就.〕B.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出师表》,必定.〕C.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石钟山记》,大概.〕■门当户对锐不可当当仁不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独当一面当机立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务之急当之无愧老当益壮首当其冲安步当车长歌当哭对酒当歌豺狼当道快意当前螳臂当车一马当先旗鼓相当万夫不当十九、[道]★"道"本义是"大路".路的作用是"引导"人到某地,故有"引导"之义〔后写作"导"〕;抽象意义即"途径、方法";又特指"正当手段"〔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途径和方法往往是一种"道理、规律";道理和规律需要"述说",而后成为"思想、学说".〔1〕用作名词①道理、真理、规律.如: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论》,道理.〕②主张、学说、思想、道德、道义.如:A.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思想、道德.〕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道义、王道、正确的政治措施.〕③方法〔策略〕.如:此其为餍足之道也.〔《齐人有一妻一妾》〕〔2〕用作动词①赶路.如: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赤壁之战》〕②取道、经过.如: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③说、讲、谈论.如:A.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念奴骄•赤壁怀古》〕B.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无道:没有谈论过.〕■道听途说康庄大道道不拾遗道不同,不相为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志同道合道路以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东道主分道扬镳安贫乐道问道于盲师道尊严旁门左道朝闻道,夕死可矣指名道姓筑室道谋津津乐道里经叛道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文以载道头头是道坐而论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二十、[得]★"得"本义为"得到"."得到"就有"收获",也说明"能做到""实现"目标,此外还可表达"事情做对了,正确"的意思.由"正确"的意义引申出"得当、合适";进一步虚化为"应该".〔1〕动词①找到,抓到.如:逐而得之.〔《促织》〕②能够,可以,应该.如:A.予自度不得脱.〔《〈指南录〉后序》,能够.〕B.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应该.〕〔2〕名词.意为"收获".如:冀有万一之得.〔《促织》〕〔3〕形容词①对、正确、适合,如成语"相得益彰",又如:此言得之.〔《六国论》〕②得意.如成语"洋洋自得".附虚词用法:语气助词,起凑足音节作用,无义.如: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孔雀东南飞》〕■得过且过得不偿失怡然自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寸进尺得不偿失得陇望蜀得其三昧得心应手得天独厚得鱼忘筌楚得楚弓患得患失难得糊涂相得益彰志得意满傲睨得志情非得已人人得而诛之探骊得珠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百思不得其解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取法乎上,仅得乎中一无所得智者千虑,必有一得二一、[度]★"度"本义是量长短的标准.〔1〕读dù.①用作名词,意为"限度",如成语"荒淫无度""挥霍无度".②用作动词,意为"考虑"和"度过""越过".如:A.置之度外〔成语,意为"考虑".〕B.一夜飞度镜湖月〔《梦游天姥吟留别》,越过.〕③用作量词,表次数.〔2〕读dúo,动词.①量长短.如:与陈涉度长絜大.〔《过秦论》,"度"与"絜"互训.〕②推测,估计.如: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廉颇蔺相如列传》〕■审时度势置之度外度日如年风度翩翩普度众生金针度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宽宏大度挥霍无度度长絜大暗度陈仓二二、[非]★"非"本义为"不对的,不合理的".作动词时即"认为不对".词义是否定的,故而虚化为否定副词.〔1〕动词①不是,没,没有.如:非仲尼、墨翟之贤.〔《过秦论》〕②非难,反对,指责.如成语"无可非议"、"无可厚非".〔2〕形容词,意为"错误""不对".如成语"是非分明".■大是大非非亲非故非我族类今非昔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文过饰非物是人非为非作歹习非成是泥古非今面目全非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二三、[复]★"复"的本义是"回来""返回".故又引申"回复"〔话回来〕"报复"〔行为的回来〕"还原"〔返回不就是回到原处?〕.虚化为副词即为"再、又".〔1〕动词①回答.如: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②恢复.如: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师说》〕〔2〕形容词,意为"繁复""重复".如: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村》〕〔3〕通"覆",动词.①遮盖,掩蔽.如:复之以掌,虚若无物.〔《促织》〕②翻过来.如:樊哙复其盾于地.〔《鸿门宴》〕副词,表动作行为的重复或持续,可译为"又""再""更""还""重新"等.如:能复饮乎?〔《鸿门宴》〕■周而复始髀肉复生故态复萌无以复加无往不复万劫不复二四、[负]★"负"本义是依仗、靠着,动词.如成语"负隅顽抗".又如:负其强.〔《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多个动词引申义:〔1〕承担.如成语"忍辱负重".又如:宁许以负其曲.〔《廉颇蔺相如列传》〕〔2〕背〔着〕.如成语"负荆请罪".又如:悉使羸兵负草填之.〔《赤壁之战》〕〔3〕背弃,违背.如成语"忘恩负义".如:誓天不相负.〔《孔雀东南飞》〕〔4〕与"胜"相对,意为"失败",此义与现代汉语同.如;胜负之数,或未易量.〔《过秦论》〕■忘恩负义忍辱负重负荆请罪负屈含冤负隅顽抗久负盛名披裘负薪皇天不负有心人决一胜负负弩前驱不负众望二五、[盖]★盖,原为茅草编织物,用来盖屋或遮蔽身体,引申出一般的器物的盖子和车盖.作动词时即为"遮蔽、掩盖"之义.把别人"盖"住自然就是"胜过、超过"别人喽.用作动词:①遮盖,掩盖.如成语"欲盖弥彰"..〔《过秦论》〕〔1〕副词.用在句首,表下边的话带有推测性的断定,相当于"大概""推想"的意思.如:盖其又深,则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2〕连词.连接上文,起说明原因的作用,也含有不十分确定的意思.可译为"〔大概是〕因为"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游褒禅山记》〕■盖世奇功盖棺论定官盖如云欲盖弥彰二六、[故]★"故"有两个基本义:一为"缘故";一为"旧的".由"缘故"虚化引申出"所以"和"故意、特意"〔反向引申,故意即是无缘无故〕等义.由"旧的"引申出"衰老"和"故人〔有时特指前夫或前妻〕、老友"等义.由"衰老"进一步引申出"死亡"之义.〔1〕名词①原因,缘故.如:何故而至此?〔《屈原列传》,"何故"即"什么原因"〕②朋友,交情.如成语"非亲非故",又如:A.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B.故人具鸡黍.〔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即"朋友".〕〔2〕形容词.与"新"相对,意为"旧".如:A.而从六国灭亡之故事.〔《六国论》,"故事"即"旧例".〕B.故国神游……〔《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国"即"旧地".〕.〔《论语•为政》,这里活用为名词,意为"旧的知识".〕〔1〕连词.表因果关系,可译为"所以""因此".有时用复音词"是故""以故"来表达.如:A.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B.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2〕副词.有三种情况,一是表原先就是那样,可译为"本来""原来""从前".二是表情况和原先一样,可译为"仍旧""仍然".三是表有意这样去做,用在动词的前面,可译为"故意""特意""特地"等意思.如:A.此物故非西产.〔《促织》,本来,原来.〕B.累官故不失州郡也.〔《赤壁之战》,仍旧.〕C.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孔雀东南飞》,仍旧.〕D.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信陵君窃符救赵》〕■一见如故明知故犯故步自封故弄玄虚革故鼎新欲擒故纵不经世故非亲非故平白无故二七、[顾]本义是环视.用作动词:〔1〕回头看.如成语"瞻前顾后".又如:赢得仓皇北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回来,与"返"同义.如:顾反,谏怀王.〔《屈原列传》〕〔3〕看,望见.如:顾野有麦场.〔《狼》〕〔4〕探望,拜访.如成语"三顾茅庐",顾虑,关心.如: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诗经•硕鼠》〕〔1〕副词.有两种情况:一表违反常情或出乎意料或加强反诘语气,可译为"不过""反而""难道"等;二表范围,可译为"只""仅仅""只不过"等.如:A.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反而,难道.〕B.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促织》,只是,只不过.〕〔2〕连词.表转折,可译为"但""但是"等.如: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廉颇蔺相如列传》〕二八、[固]★"固"本义指"城墙坚固".城墙坚固自然就能"坚持"不败,进一步引申出"顽固"之义.坚固有难以改变一直这样的内涵,故又虚化成副词"本来、原来、当然"等义.〔1〕用作形容词,意为"固执""顽固".如: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2〕用作动词,意为"坚持""坚守",如成语"固执己见".又如: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廉用作副词,有几种情况:〔1〕表本来如此或理应如此,可译为"本来""原来""一向""确实"等.如:A.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本来.〕B.斯固百世之遇也.〔《五人墓碑记》〕〔2〕表态度坚决,可译为"一定""坚决"等.如:蔺相如固止之.〔《廉颇蔺相如列传》〕〔3〕表追根寻底,可译为"究竟"等.如: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4〕用作连词.同"故",表结果,可译为"所以""因此"等.如: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固若金汤君子固穷根深蒂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二九、[归]★"归"的基本义是"女子出嫁".出嫁就是成年女子回到另一个家,故有"回家""回国"之义,也即"归附、附属"于夫家了.出嫁含有把女儿送给别人之义,故又借作"馈"字而有"赠送"之义.〔1〕回家〔国〕,回到,回来.如:A.相如既归……〔《廉颇蔺相如列传》〕B.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2〕返回,退回,送回.如:臣请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3〕归附,归属.如:A.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赤壁之战》〕B.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4〕聚集,汇集.如:众士仰慕,若水之归东海.〔《赤壁之战》〕■之子于归归心似箭反璞归真殊途同归物归原主解甲归田完璧归赵宾至如归铩羽而归众望所归三十、[国]★古代的"国"本义是"国都、首都"的意思."国都"是一个国家的代表,所以又引申出"国家"的意义,并成为后来的主要意义.用作名词:〔1〕国都,京城.如:A.去国怀乡.〔《岳阳楼记》〕B.国破山河在……〔《望岳》〕〔2〕泛指"地方""地域".如:逝将去女,适彼乐国.〔《诗经•硕鼠》〕■安邦定国国破家亡国泰民安经国之才倾国倾城共商国是三一[过]★本义:走过.〔1〕V.①经过.如: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②超过.如成语"过犹不与"③拜访,探望.如:可别过之.〔《赤壁之战》〕④责备.如: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2〕用作名词.意为"过错""过失".如:A.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B.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触龙说赵太后》〕三二[何]〔1〕副词.有两种情况:①用在句首或动词之前,常表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等.如:A.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B.徐公何能与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②用在形容词前,表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等.如: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2〕代词.表询问或反问,有几种情况:①单独作谓语,表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等,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等.如: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东西〕"等.如:A.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B.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何"作"操"的宾语,这里前置.〕③作定语,用在名词或名词短语之前,常用来表询问,可译为"什么""哪".如:A.何陋之有?〔《陋室铭》〕B.其间旦暮闻何物……〔《琵琶行》〕〔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若何""奈何"的用法:①"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如: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②"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如:何以战?〔《曹刿论战》〕③"若何〔何若、若……何〕"和"奈何〔何奈、奈之何〕"用法相同,表询问怎么处置,可译为"怎么""怎么样""对……怎么样""把……怎么样"等.如:A.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殽之战》〕B.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三三[恨]★本义是怨恨.〔1〕动词,意为"怨恨".如:如:恨晨光之熹微〔《归去来兮辞》〕〔2〕名词,意为"悔恨的事".如: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三四[胡]★本义:牛下巴颏垂吊着的肉,也指兽类下巴颏垂下的肉.被假借为其它用法和意义:〔1〕名词,泛称我国古代西北方各个少数民族,即"匈奴".如;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过秦论》〕"胡言乱语".。

巧记120个常用文言实词的方法(上课用)

巧记120个常用文言实词的方法(上课用)

词义引申的方式:
(1)连锁式引申(单向引申,即本义和引申义环环相扣, 逐步延伸开来。)
例如:寒 本义为冷(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寒 冷的季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贫寒(大庇天下寒士 俱欢颜)----恐惧、害怕(大渡桥横铁索寒)
朝:早晨---早上省视父母、君主------朝见、朝拜----朝 廷---朝代
牢:畜圈---监狱(约束) 权:秤锤—权势、权力 (决断轻重) 方式情态相似:引:开弓—延引—牵引—引导
断:砍断—决断、果断 奋(奮):鸟类展翅---举起、扬起----发扬
(2)接近联想/相关借代
采用接近的事物来代替,形成一词多义。例: 齿:门牙,牙齿。(牙齿生长情况标志年少壮老),故引申 为“年龄、岁数”;(又因牙齿排列的特点),引申为“并 列、排列”。如“君子 不齿”。 兵:兵器---军队---士兵---军事、战争 官:官府办公的地方----官职、官位----官员、官吏 宗:祖庙、宗庙---祖宗、祖先---宗族
方法五:成语记忆法
(详见120个文言实词与成语的结合记忆)
例:
当:门当户对(对着、面对) 锐不可当(抵挡) 一夫当关(把守、占着) 老当益壮(应当) 长歌当哭(当作)
负:忘恩负义(辜负) 忍辱负重(担负) 决一胜负(失败)
负荆请罪(背着) 负隅顽抗(依仗)
度:暗度陈仓(度过)
风度翩翩(气度、风采)
满足
信:虚义:实在、确实 /随意、随便(副词)
实义:诚信的,真实的/信用/相信、信任/信
物、凭证/
音信
微:虚义:稍微/暗间地、隐约地(副词)
实义:细微、微小/(如果)没有/卑微、低微
/衰微、衰败/微妙、精妙
方法四:记少不记多

高考文言文:120个文言实词(成语助记)

高考文言文:120个文言实词(成语助记)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与成语结合记忆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

——董卿《中国诗词大会》你在学习上花的任何努力,都会在高考时刻给你回报。

----寄同学们声明:部分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1.安安分守己: 安:安守。

安守本分,规矩老实。

安土重迁: 安:安心,习惯,安于。

在一个地方住习惯了,不愿轻易搬迁。

形容留恋故乡。

安居乐业: 安:安于。

比喻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形容管理者把社会治理得很好。

安贫乐道: 安贫:安于贫困;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为人生的理想、信念、准则。

处境虽很贫困,仍乐于坚守信仰。

形容人为了自己信仰或理想的实现,宁愿处于贫困恶劣的环境。

安闲自得: 安:安闲。

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安堵如故: 安:安稳。

指相安无事没有改变或十分安定。

相安无事: 安:安稳。

指彼此相处平安和睦,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

安身立命: 安身:容身,在某处安下身来;立命:精神有所寄托。

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计将安出: 安:怎么,怎样。

如何制定计谋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2.爱爱不释手: 爱:喜爱。

喜爱得舍不得放手。

节用爱民: 爱:爱护。

节省开支,爱护百姓。

爱惜羽毛: 爱:爱惜,珍惜。

羽毛:比喻人的声望。

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行事十分谨慎。

爱才若渴: 爱:爱慕。

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像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爱财如命: 爱:吝惜;舍不得。

吝惜钱财如同吝惜自己的生命一样。

形容对钱财的贪婪、吝啬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3.被泽被后世: 被:覆盖。

恩惠遍及到后代的人民。

被褐怀玉: 被:通“披”,穿。

褐,泛指粗布衣服。

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

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被坚执锐: 被:通“披”,穿。

穿坚固甲胄,握锐利武器。

指上阵战斗或做好战斗准备。

被发佯狂: 被,通“披”,披散。

披散头发,装作疯狂。

聪明反被聪明误: 被:表被动。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坑害。

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用法巧记(推导和成语助记)

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用法巧记(推导和成语助记)

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用法巧记推导助记和成语助记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实词为120个。

实词的义项比较多,记忆起来比较困难。

推导大都从词的本义或古代最常见的意义出发,其它的义项则说明它与本义的关系,这样实词的义项就形成了一个网络,很方便记忆,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失为学习实词的好方法。

(推导提示★成语助记■)一、爱★“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喽。

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爱莫能助爱屋及乌节用爱民爱不释手爱毛反裘二、安★“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居安思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既来之,则安之安之若素安然无恙安土重迁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三、被★“被”的本义就是“被子”。

“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由“覆盖”义引申出“遭受”等义,“穿”不也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被坚执锐泽被后世被发左衽被褐怀珠被甲枕戈扇枕温被四、倍★“加倍”是后起常用义,“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着”,故而又可引申为“违背”,这一义项意义与“背”同。

■事半功倍乡利倍义倍道而行五、本★“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今有词语“根本”)比喻为“基础、本原”之义;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本原”虚化而为“本来、原来”之义。

■追本溯源舍本逐末本性难移变本加厉英雄本色无本之木六、鄙★“鄙”原义为“边邑”,边境自然环境“鄙陋”,故有“鄙陋”之义,“鄙陋”自然会受到“轻视”;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词,如“鄙人”。

■肉食者鄙卑鄙龌龊贵远鄙近七、兵★“兵”的本义为“兵器、武器”。

引申为“持兵器的人,士兵、军队”“军事、战争”当然跟兵器武器有关。

由“战争、军事”义引申出“侵略”“战略,战术”等义。

■短兵相接兵不血刃兵不厌诈兵强马壮兵出无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兵临城下兵戎相见哀兵必胜按兵不动厉兵秣马八、病★“病”原义为“重病”,取其比喻义为“缺点、毛病”;得了重病就会感到“困苦”并为之“担心、忧虑”。

高中文言文120个实词巧记

高中文言文120个实词巧记

高中文言文120个实词巧记1.爱:楚人爱(宠爱)其子,虽爱(吝惜)钱财,于其子之求而无不应。

其子成人,有陶氏之风独爱(喜爱)菊,众人爱(爱慕)其高洁,称之。

约其茶亭见之,爱(隐藏)而不见。

2.安:战国间,诸侯欲觅安(安全)闲之地,得旦夕安(安逸)寝,常与邻国相安(平安),以为无患。

时有寇盗相侵,而能安(安稳)如泰山,所求衣食所安(养),于是去险要之远地安(安置)军,败矣。

逝者如斯,而今安(哪里)在哉?3.被:屈原忠而被(表被动)谤,既黜,其思忧且幽。

被(披散)发被(通“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氅行吟泽畔。

虽大雪被(覆盖)衣,身被(遭受)十余创,尤不为苦也。

4.倍:苏武陷匈奴,不倍(通“背”,背离)节义。

乡情于游子过百倍(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

十年间,每逢佳节,犹倍(更加)思亲。

5.本:柳宗元本(本来)求宦达,而谪柳州;近自然,植木本(草木的根),反其本(根本)也;多有所得。

后人将其所述辑成多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即今日所见本(版本),以本(推究)其当日心境。

6.鄙:晋之鄙(边疆)有二人,临秦地则曰:“鄙(身份低微)贱之人,当其求谅。

”居久,则鄙(轻视)秦人曰:“秦人亦不过如此,皆如蛮夷之鄙(浅陋无知)人。

”7.兵:陈涉初起之时,用兵(兵法)之道不及秦国之谋士,而能削木为兵(兵器),以疲惫之兵(军队),遂灭秦。

得天下后,其幼时之友触其颜面,左右欲兵(伤害)其友,勿劝。

8.病:桓公身有疾,左右病(担心)之,求扁鹊治,而不治,病(疾病)入内脏,遂死。

后人以为此事非大臣之过也,乃桓公之病〔缺点)。

今人常以此相诟病(责备)。

9.察:郡守察〔观察)李密孝德之事,告于帝,左右以为不能察(明察),然帝以为李密品之察察(洁净的样子),乃众人之范,于是令其郡守察(推举)孝廉,足见帝之察(明智)。

10、朝:邹忌旦日朝(早晨)服衣冠,于朝(朝廷)谏齐王。

齐王纳其谏。

其后,齐国日盛,弱国来朝(朝见),经数年之久。

高考文言文120个实词+18个虚词小故事助记(教师版)(学生版)

高考文言文120个实词+18个虚词小故事助记(教师版)(学生版)

高考文言文120个实词+18个虚词小故事助记(教师版)(学生版)高考120个文言实词小故事助记文言实词小故事+一词多义解释+挖空训练助记【既可以有效记忆词语,又可以作为写作素材积累】第一组1-40个文言实词挖空助记1、爱楚人爱(宠爱)其子,虽爱(吝惜)钱财,于其子之求而无不应。

其子成人,有陶氏之风独爱(喜爱)菊,众人爱(爱慕)其高洁,称之。

约其茶亭见之,爱(隐藏)而不见。

2、安战国间,诸侯欲觅安(安全)闲之地,得旦夕安(安逸)寝,常与邻国相安(安抚),以为无患。

时有寇盗相侵,而能安(安稳)如泰山,所求衣食所安(养),于是去险要之远地安(安置)军,败矣。

逝者如斯,而今安(哪里)在哉?3、被屈原忠而被(表被动)谤,既黜,其思忧且幽。

被(披散)发被(通“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氅行吟泽畔。

虽大雪被(覆盖)衣,身被(遭受)十余创,尤不为苦也。

4、倍苏武陷匈奴,不倍(通“背”,背离)节义。

乡情于游子过百倍(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

十年间,每逢佳节,犹倍(更加)思亲。

5、本柳宗元本(本来)求宦达,而谪柳州;近自然,植木本(草木的根),反其本(根本)也;多有所得。

后人将其所述辑成多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即今日所见本(版本),以本(推究)其当日心境。

6、鄙晋之鄙(边疆)有二人,临秦地则曰:“鄙贱之人,当其求谅。

"居久,则鄙(轻视)秦人曰:“秦人亦不过如此,皆如蛮夷之鄙〔浅陋无知)人。

7、兵陈涉初起之时,用兵(兵法)之道不及秦国之谋士,而能削木为兵(兵器),以疲惫之兵(军队),遂灭秦。

得天下后,其幼时之友触其颜面,左右欲兵(伤害)其友,勿劝。

8、病桓公身有疾.左右病(担心)之,求扁鹊治,而不治,病(疾病)入内脏,遂死。

后人以为此事非大臣之过也,乃桓公之病〔缺点)。

今人常以此相诟病(责备)。

9、察郡守察〔观察)李密孝德之事,告于帝,左右以为不能察(明察),然帝以为李密品之察察(洁净的样子),乃众人之范,于是令其郡守察(推举)孝廉,足见帝之察(明智)。

【01】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用法巧记第1-12个

【01】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用法巧记第1-12个
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 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 养”“安抚、安慰”等义。
■居安思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既来之, 则安之 安之若素 安然无恙 安土重迁 安居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业 安身立命
•三、被 ★“被”的本义就是“被子”。
“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 暖的吗?由“覆盖”义引申出“遭 受”等义,“穿”不也是把衣服 “覆盖”在身上吗?
兵、军队”“军事、战争”当然跟兵器武器有关。由“战争、军 事”义引申出“侵略”“战略,战术”等义。
■短兵相接 兵不血刃 兵不厌诈 兵强马壮 兵出无名 兵来将挡, 水来土掩 兵临城下 兵戎相见 哀兵必胜 按兵不动 厉兵秣马
•八、病 ★“病”原义为“重病”,取其
比喻义为“缺点、毛病”;得了 重病就会感到“困苦”并为之 “担心、忧虑”。
■朝三暮四 改朝换代 朝秦暮楚 朝野上下 朝不 保夕 朝成夕毁 朝闻夕死 朝歌夜弦 朝发夕至 朝令 夕改 六朝金粉 只争朝夕 班师回朝 枵腹终朝
•十一、曾 ★隔两代的亲属叫“曾”;后借为
“增”义。虚化为“曾经”(念 céng)。
■似曾相识 曾经沧海 曾几何时 曾母 投杼 曾参杀人
•十二、乘 ★“乘”本义是“驾车、乘车”;由
■病入膏肓 蚌病成珠 贫病交 攻 无病呻吟 同病相怜 愁潘病沈
•九、察 ★“察”本义为“观察、仔细观
看”,这样便能“看清楚”; “看清楚”便能“了解、理解” 事物,使事物变得“清楚、明 白”。
■察言观色 明察秋毫 习焉不 察 静观默察
• 十、朝 ★“朝”本义为“早晨”,读zhāo;古代臣在
早晨需拜见君主,故有“朝见”之义;由“朝见” 而有“朝廷、朝代”之义;“朝见”其使动义即 为“使朝见”。

搞定120个文言实词 高考语文实词巧记方法

搞定120个文言实词 高考语文实词巧记方法

搞定120个文言实词 高考语文实词巧记方法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实词为120个。

实词的义项比较多,记忆起来比较困难。

推导大都从词的本义或古代最常见的意义出发,其它的义项则说明它与本义的关系,这样实词的义项就形成了一个网络,很方便记忆,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失为学习实词的好方法。

(推导提示★ 成语助记■) 一、爱 ★“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 以“爱护”喽。

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 ■爱莫能助 爱屋及乌 节用爱民 爱不释手 爱毛反裘 二、安 ★“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居安思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既来之,则安之 安之若素 安然无恙 安土重迁 安居乐业 安身立命 三、被 ★“被”的本义就是“被子”。

“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由“覆盖”义引申出“遭受”等义,“穿”不也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 ■被坚执锐 泽被后世 被发左衽 被褐怀珠 被甲枕戈 扇枕温被 四、倍 ★“加倍”是后起常用义, “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着”,故而又可 引申为“违背”,这一义项意义与“背”同。

■事半功倍 乡利倍义 倍道而行 五、本 ★“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今有词语“根本”)比喻为“基础、本原”之 义;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本原”虚化而为“本 来、原来”之义。

■追本溯源 舍本逐末 本性难移 变本加厉 英雄本色 无本之木 六、鄙 ★“鄙”原义为“边邑”,边境自然环境“鄙陋”,故有“鄙陋”之义,“鄙陋”自然会受到“轻视”;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词,如“鄙人”。

■肉食者鄙 卑鄙龌龊 贵远鄙近 七、兵 ★“兵”的本义为“兵器、武器”。

引申为“持兵器的人,士兵、军队”“军事、战争”当然跟兵器武器有关。

由“战争、军事”义引申出“侵略”“战略,战术”等义。

过目不忘巧记高考120个文言实词,值得下载

过目不忘巧记高考120个文言实词,值得下载

过目不忘巧记高考120个文言实词一、爱爱的本义是“吝啬、舍不得”,因为吝啬,舍不得,自然就“喜爱、宠爱”,因为喜爱、宠爱就“爱护、爱惜”,进而引申为珍惜。

爱莫能助爱屋及乌节用爱民爱不释手爱毛反裘二、安安,娴静。

字形采用“宀、女”会义,表示屋下有女。

屋下有女就“安家、安居”,安家、安居就“安定、安稳”,安定、安稳就“安全、安逸”。

巧记安字,还可以用组词法,例如安置、安抚、平安、安全、安家、安居、安稳、安逸等。

居安思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既来之,则安之安之若素安然无恙安土重迁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三、被被的本义是“被子”,被子是用来“覆盖”的,覆盖在身上就引申为“穿、披”和“遭受”。

被坚执锐泽被后世被发左衽被褐怀珠被甲枕戈扇枕温被四、倍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着”,故而引申为“违背”,倍又有“更加、倍加”的意思,加倍了就成“倍数”。

事半功倍乡利倍义倍道而行五、本本,本义是“草木之根”,根是草木的“根本”,“农业”也是根本,根本又引申为“本源”,弄清事物的本源,需要“推究”。

有草木的根,引申为“底本,版本”。

“本原”虚而为“本来、原来”之义。

追本溯源舍本逐末本性难移变本加厉英雄本色无本之木六、鄙鄙的本义是“边境、边远的地方”,边远地方的人“见识鄙陋”,因为鄙陋受人“轻视、鄙视”。

肉食者鄙卑鄙龌龊贵远,鄙近七、兵兵的本义是“兵器”,拿着兵器的人是“士兵”,士兵组成“军队”,军队发动“战争”,战争要讲究“战略战术”,即“兵法”。

短兵相接兵不血刃兵不厌诈兵强马壮兵出无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兵临城下兵戎相见哀兵必胜按兵不动厉兵秣马八、病病的本意是“重病、生病”,生了病就感到“痛苦、困苦”,因为痛苦,所以“担心、忧虑”。

生了病,身上就有“毛病、弊病、缺点”,就受人“责备”。

病入膏肓蚌病成珠贫病交攻无病呻吟同病相怜愁潘病沈九、察察本义为“观察、仔细观看”,这样便能“看清楚”,“看清楚”便能“了解、理解”,了解了某人,某人有能力,就“推荐去做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120个文言实词用法巧记(考前强化记忆)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实词为120个。

实词的义项比较多,记忆起来比较困难。

推导大都从词的本义或古代最常见的意义出发,其它的义项则说明它与本义的关系,这样实词的义项就形成了一个网络,很方便记忆,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失为学习实词的好方法。

(推导提示★成语助记■)一、爱★“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喽。

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爱莫能助爱屋及乌节用爱民爱不释手爱毛反裘二、安★“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居安思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既来之,则安之安之若素安然无恙安土重迁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三、被★“被”的本义就是“被子”。

“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由“覆盖”义引申出“遭受”等义,“穿”不也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被坚执锐泽被后世被发左衽被褐怀珠被甲枕戈扇枕温被四、倍★“加倍”是后起常用义,“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着”,故而又可引申为“违背”,这一义项意义与“背”同。

■事半功倍乡利倍义倍道而行五、本★“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今有词语“根本”)比喻为“基础、本原”之义;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本原”虚化而为“本来、原来”之义。

■追本溯源舍本逐末本性难移变本加厉英雄本色无本之木六、鄙★“鄙”原义为“边邑”,边境自然环境“鄙陋”,故有“鄙陋”之义,“鄙陋”自然会受到“轻视”;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词,如“鄙人”。

■肉食者鄙卑鄙龌龊贵远鄙近七、兵★“兵”的本义为“兵器、武器”。

引申为“持兵器的人,士兵、军队”“军事、战争”当然跟兵器武器有关。

由“战争、军事”义引申出“侵略”“战略,战术”等义。

■短兵相接兵不血刃兵不厌诈兵强马壮兵出无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兵临城下兵戎相见哀兵必胜按兵不动厉兵秣马八、病★“病”原义为“重病”,取其比喻义为“缺点、毛病”;得了重病就会感到“困苦”并为之“担心、忧虑”。

■病入膏肓蚌病成珠贫病交攻无病呻吟同病相怜愁潘病沈九、察★“察”本义为“观察、仔细观看”,这样便能“看清楚”;“看清楚”便能“了解、理解”事物,使事物变得“清楚、明白”。

■察言观色明察秋毫习焉不察静观默察十、朝★“朝”本义为“早晨”,读zhāo;古代臣在早晨需拜见君主,故有“朝见”之义;由“朝见”而有“朝廷、朝代”之义;“朝见”其使动义即为“使朝见”。

■朝三暮四改朝换代朝秦暮楚朝野上下朝不保夕朝成夕毁朝闻夕死朝歌夜弦朝发夕至朝令夕改六朝金粉只争朝夕班师回朝枵腹终朝十一、曾★隔两代的亲属叫“曾”;后借为“增”义。

虚化为“曾经”(念céng)。

■似曾相识曾经沧海曾几何时曾母投杼曾参杀人十二、乘★“乘”本义是“驾车、乘车”;由这一意义引申出“乘船”之义;“乘车”必先“登”车,故有此义;上了车,人与车相接,故有“连接”义;人上了车,人便有了“凭借”。

做名词时指“兵车”,后又作量词以计算车马,一“乘”计有一车四马,故又有“四”之义。

■乘人之危乘坚策肥乘龙快婿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衣轻乘肥因利乘便有机可乘十三、诚★“诚”本义是指“真心,不诡诈”,故引申出“真实的”;进一步虚化为副词“实在,的确”“果真”等义。

■诚惶诚恐开诚布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心悦诚服十四、除★“除”本义为“台阶”。

又特指“宫殿上的台阶”;“任命、授职、不正是在“宫殿上的台阶”下进行的吗?“台阶”要经常打扫,故又引申出“清除、去掉”之义;岁月“去掉”,则是岁月“流逝、过去”了。

■除旧布新斩草除根兴利除弊清宫除道安良除暴十五、辞★“辞”在古代有两种基本义(写法也不同):一是“口供”,一是“不受”。

由“口供”引申为一般的“话、言辞”。

既是“话”,一种可能成为“借口”,落下“口实”;一种则因为“言之成文”是富有文采的“文辞”,也就自然成为“一种文体”(如“楚辞”)■不辞而别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辞不达意辞微旨远卑辞厚币一辞莫赞假人辞色大放厥辞万死不辞一面之辞义不容辞以文害辞溢美之辞十六、从★从”的本义是“跟随”,引申出“归顺”、“参与”、“随从”等义。

“追赶”正是紧紧“跟随”敌人的形象。

“随从”乃是较亲密之人,引申出“次于最亲的人”也是顺理成章。

■从壁上观从长计议从善如流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从一而终过从甚密合从连横三从四德力不从心弃笔从戎何去何从择善而从十七、殆★殆”本义是“危险”,它与“精神疲倦”、“懈怠”的意义有着因果关系,它们之间是一种因果引申。

后又虚化为表猜测的副词。

■百战不殆殆无孑遗车殆马烦知止不殆殆无虚日十八、当★当”原义是“面对、对着”。

“阻挡”当然要“面对”,对着某个时候某个地方自然就是“处在某个地方和某个时候”。

由互相“面对”引申出势力“相当”。

由“相当”引申出“适合、适当”等义。

■门当户对锐不可当当仁不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独当一面当机立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务之急当之无愧老当益壮首当其冲安步当车长歌当哭对酒当歌豺狼当道快意当前螳臂当车一马当先旗鼓相当万夫不当十九、道★“道”本义是“大路”。

路的作用是“引导”人到某地,故有“引导”之义(后写作“导”);抽象意义即“途径、方法”;又特指“正当手段”(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途径和方法往往是一种“道理、规律”;道理和规律需要“述说”,而后成为“思想、学说”。

■道听途说康庄大道道不拾遗道不同,不相为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志同道合道路以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东道主分道扬镳安贫乐道问道于盲师道尊严旁门左道朝闻道,夕死可矣指名道姓筑室道谋津津乐道里经叛道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文以载道头头是道坐而论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二十、得★“得”本义为“得到”。

“得到”就有“收获”,也说明“能做到”“实现”目标,此外还可表达“事情做对了,正确”的意思。

由“正确”的意义引申出“得当、合适”;进一步虚化为“应该”。

■得过且过得不偿失怡然自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寸进尺得不偿失得陇望蜀得其三昧得心应手得天独厚得鱼忘筌楚得楚弓患得患失难得糊涂相得益彰志得意满傲睨得志情非得已人人得而诛之探骊得珠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百思不得其解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取法乎上,仅得乎中一无所得智者千虑,必有一得二一、度★“度”本义为“量长短”,引申出“计算”和“量长短的标准”之义。

心里“计算”表达为“推测,揣度”;由“标准”则引申出“尺度”,进一步又引申出“法度、制度”。

■审时度势置之度外度日如年风度翩翩普度众生金针度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宽宏大度挥霍无度度长絜大暗度陈仓二二、非★“非”本义为“不对的,不合理的”。

作动词时即“认为不对”。

词义是否定的,故而虚化为否定副词。

■大是大非非亲非故非我族类今非昔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文过饰非物是人非为非作歹习非成是泥古非今面目全非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二三、复★“复”的本义是“回来”“返回”。

故又引申“回复”(话回来)“报复”(行为的回来)“还原”(返回不就是回到原处?)。

虚化为副词即为“再、又”。

■周而复始髀肉复生故态复萌无以复加无往不复万劫不复二四、负★“负”的本义是“用背驮物”。

故有“背、载”之义。

抽象表达为“承担”(如“负债”);背上背物,即背上有所“靠”,再引申为“依仗、凭借”;古代“败”用“北”表示,而“北”即“背”字,故又有“败”义。

“失败”了当然“对不起”人(自己或他人)。

■忘恩负义忍辱负重负荆请罪负屈含冤负隅顽抗久负盛名披裘负薪皇天不负有心人决一胜负负弩前驱不负众望二五、盖★盖,原为茅草编织物,用来盖屋或遮蔽身体,引申出一般的器物的盖子和车盖。

作动词时即为“遮蔽、掩盖”之义。

把别人“盖”住自然就是“胜过、超过”别人喽。

■盖世奇功盖棺论定官盖如云欲盖弥彰二六、故★“故”有两个基本义:一为“缘故”;一为“旧的”。

由“缘故”虚化引申出“所以”和“故意、特意”(反向引申,故意即是无缘无故)等义。

由“旧的”引申出“衰老”和“故人(有时特指前夫或前妻)、老友”等义。

由“衰老”进一步引申出“死亡”之义。

■一见如故明知故犯故步自封故弄玄虚革故鼎新欲擒故纵不经世故非亲非故平白无故二七、顾推导提示:“顾”基本义:“照顾”。

由“照顾”可以引申出“顾念、顾惜”“回头看”等义。

“只”“只是”是作为副词用。

成语助记:顾此失彼顾名思义顾盼生姿顾全大局顾影自怜顾左右而言他二八、固★“固”本义指“城墙坚固”。

城墙坚固自然就能“坚持”不败,进一步引申出“顽固”之义。

坚固有难以改变一直这样的内涵,故又虚化成副词“本来、原来、当然”等义。

■固若金汤君子固穷根深蒂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二九、归★“归”的基本义是“女子出嫁”。

出嫁就是成年女子回到另一个家,故有“回家”“回国”之义,也即“归附、附属”于夫家了。

出嫁含有把女儿送给别人之义,故又借作“馈”字而有“赠送”之义。

■之子于归归心似箭反璞归真殊途同归物归原主解甲归田完璧归赵宾至如归铩羽而归众望所归三十、国★古代的“国”本义是“国都、首都”的意思。

“国都”是一个国家的代表,所以又引申出“国家”的意义,并成为后来的主要意义。

■安邦定国国破家亡国泰民安经国之才倾国倾城共商国是三一、过推导提示:“过”的本义是“走过、经过”。

“走过”别人自然就是“超过”了别人,做事“超过”太多会变成“过分”,物极必反,事情做得“过分”容易出现“过错”,出错当然就会被“责备”。

成语助记:过犹不及闻过则喜过江之鲫文过饰非白驹过隙雁过拔毛有过之而无不及矫枉过正瞒天过海秋风过耳闭门思过三二、何推导提示:“何”本义为“负戈而行”,故有“负荷”之义,是“荷”的初文。

古人看见荷戈而行的士兵,第一个念头就是“他们往何处去?去干什么?”所以又用作疑问代词“什么”,进一步引申出表示程度的副词“多么”之义。

成语助记:何去何从何罪之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何足挂齿出何典记相煎何急于心何忍相去几何三三、恨推导提示:恨的本义是“感到遗憾”,程度加深即可引申出“怨恨、怀恨”之义。

成语助记:相见恨晚吞声饮恨一失足成千古恨三四、胡推导提示:胡,原指“兽颈下垂的肉”,(月,即“肉”)匈奴等一带少数民族多吃兽肉,故又称匈奴、西北各民族为“胡”。

后又借为疑问代词“什么,为什么”。

成语助记:胡服骑射伊于胡底三五、患推导提示:患的本义是“担心、发愁”(患,由“串”和“心”组成,一串串的“心”,说明心事重重。

自然是有发愁的事。

)引申出“忧患、麻烦”。

成语助记:患得患失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内忧外患患难之交防患未然采薪之患肘腋之患三六、或推导提示:或有两个基本义:有人,有的人;或许,也许。

由“有的人”引申出表示只有一部分的“有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