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解剖生理学: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
口腔解剖生理学—牙体解剖生理
口腔解剖生理学——第一章牙体解剖生理一、牙体解剖生理---牙齿的演化特点:1.形态:单---同形牙---异形牙2.数量:多---少3.替换:多牙列----双牙列4.牙根:无----有5.附着:端生---侧生---槽生6.部位:分散---集中一、牙体解剖生理---概论分类功能应用名词及表面标志组成牙位记录发育牙齿的分类牙齿的组成与功能牙位记录牙体应用术语牙体长轴:沿冠根方向,通过牙体中心的假想线。
线角:两个面相交。
点角:三个面相交。
外形高点:牙体轴面上。
接触区: 牙与牙在邻面互相接触的区域称接触区或邻接处。
牙冠表面解剖标志---突出牙尖:锥体形舌隆突:半月形(前牙舌面近颈缘)结节:小突起(牙冠上釉质过度钙化)嵴:细长形(牙冠表面)切嵴边缘嵴牙尖嵴三角嵴轴嵴颈嵴斜嵴横嵴牙冠表面解剖标志---凹陷窝:不规则凹陷沟:细长形凹陷--发育沟:两生长叶(牙发育的钙化中心)相融合;--副沟:发育沟以外的沟。
点隙:3条或3条以上发育沟交汇处或某些发育沟末端形成的点状凹陷。
裂:钙化不完全。
斜面:组成牙尖各面牙齿的发育萌出:牙冠出龈到咬合接触。
萌出顺序:乳牙,I---II---IV---III---V 下I最早,上V最晚。
恒牙,上颌61243578或61245378下颌61234578或61243578下6萌出最早,发育最早,上8或上7最晚。
萌出规律:1.明确的时间和顺序2.左右对称同时萌出3.下颌早于上颌同名牙4.女孩略早于男一、牙体解剖生理---牙体形态外部形态(1)各牙齿代表的外形(2)上下同名恒牙对比(3)乳牙特点及与恒牙对比(4)牙体应用解剖(5)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牙髓形态(1)髓腔的解剖标志(2)根管系统(3)髓腔的增龄变化及病理变化(4)恒牙髓腔的特点及应用解剖(5)乳牙髓腔的特点及应用解剖牙齿的解剖形态---上颌中切牙形态:近中缘、切缘---直---似直角远中缘、颈缘---突---略圆钝解剖结构:唇面---发育沟:2个,切1/3明显---外形高点:颈1/3,颈嵴舌面---舌窝、切嵴、边缘嵴、舌隆突邻面---切嵴在牙体长轴唇侧,接触区切1/3离切角稍远切端---唇侧为缘、舌侧为嵴牙根---圆三角形牙齿的解剖形态---上颌尖牙形态:圆五边形,近中斜缘短,远中斜缘较长---90°远中缘、颈缘---突---略圆钝解剖结构:唇面---唇轴嵴、发育沟明显---外形高点:中1/3与颈1/3交界舌面---五嵴一突二窝(远中舌窝大)切端---四嵴、四斜面牙根---卵圆三角形,根最长,冠根1:2牙齿的解剖形态---上颌第一前磨牙形态:唇-五边形,近中>远中斜缘----颊尖略偏远中,舌尖偏近中(牙合)面-窄长,颊舌径>近远中径,较直或偏颊侧解剖结构:颊面---颊轴嵴、发育沟明显---外形高点:颈1/3,颈嵴舌面---外形高点:中1/3邻面---近中沟,近中颈部凹陷,接触区近(牙合)缘偏颊侧(牙合)面---两尖,两点隙,三条沟牙根---多有分叉牙齿的解剖形态---下颌第一前磨牙形态:(牙合)面-卵圆形,颊舌径≈近远中径,偏向舌侧唇侧-近中<远中斜缘----颊尖略偏近中,解剖结构:颊面---颊轴嵴---外形高点:颈1/3,颈嵴新月形舌面---舌尖特小,短而圆钝,仅为颊侧1/2---外形高点:中1/3邻面---颊尖顶位于牙体长轴上(牙合)面---横嵴,近中窝小、远中窝大牙根---扁单根牙齿的解剖形态---上颌第一磨牙形态(冠):斜方形,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解剖结构:颊面---两尖,近中尖略宽---颊轴嵴,近中明显---颊沟(中1/3)---外形高点:颈1/3舌面---三尖,近中宽大,卡式尖---舌轴嵴不明显---远舌沟---外形高点:中1/3(牙合)面:牙齿的解剖形态---下颌第一磨牙形态(冠)---长方形,近远中径>颊舌径,偏向舌侧颊面---2.5尖,近中颊最宽,远中尖最窄---颊轴嵴,远中不明显---颊沟(中1/3),远颊沟---外形高点:颈1/3舌面---两尖,大小相近---舌轴嵴不明显---舌沟---外形高点:中1/3(牙合)面:外形---复杂长方形,4点角---5尖,颊尖低圆,舌尖高锐,近中颊尖最大,远中尖最小---4边缘嵴---5三角嵴,远中颊尖最长,远中尖最短---窝沟点隙---中央窝,近中窝(小)---3点隙---5条发育沟(4条起源于中央点隙)(颊沟、舌沟、近中沟、远中沟)、远中颊沟下7---田字形---C型根下6---尖嵴窝沟斜面最多下5---三尖型,两尖(H/U),畸形中央尖最多见下4---前磨牙中体积最小的,横嵴下3---近远中斜缘交角>90°下1---全口牙体积最小,舌窝及边缘嵴不明显,形态最对称,切嵴靠近牙体长轴上123---解剖特征--舌隆突上3---近远中斜缘交角≈90°,颈嵴颈中1/3上4---前磨牙中体积最大的,牙尖远中斜,近中沟牙齿的解剖形态---乳牙解剖特点1.体积小,牙冠短小,乳白色2.颈嵴突出,冠根分明3.乳磨牙干根短,根分叉明显4.上III牙尖偏远中5.下颌乳前牙舌面边缘嵴和颈嵴均较恒前牙明显6.下IV四不像7.下V颊侧三尖等大,尖窝不清晰8.乳中切牙宽冠宽根9.6>7>8(恒牙),IV<V(乳牙)牙体应用解剖(一)切牙上颌--邻面接触区和2舌窝顶端为龋病的好发部位;--1牙根较圆且直,拔除时可用旋转力;--2牙根常有弯曲;--2外形常有变异或先天缺失。
口腔解剖生理学0201
①可使骀面接触面积最大,有利于咀嚼;
②可使 力分散,避免个别牙齿负担过重;
③纵有个别牙齿缺失,也不致使对颌的同名牙完全失去咬合与咀嚼功能,因而在短时间内不致发生移位现象。
2.上下颌牙弓间存在着覆盖与覆 关系由于上颌牙弓较下颌牙弓为大,因而在牙尖交错 时呈现覆盖与覆 关系。
1.纵 曲线
(1)下颌牙列的纵 曲线:又名Spee曲线。它是连接下颌切牙的切嵴、尖牙的牙尖以及前磨牙、磨牙的颊尖所形成的一条凹向上的曲线。该曲线在切牙段较平,自尖牙起向后则逐渐降低,于第一磨牙远颊尖处为最低点,而后第二、第三磨牙又逐渐升高。它表明下颌牙弓的 ,面不是一个平面,而是一个有规律的凹面;表示在同一下颌牙列中,各牙的上下位置不在一个平面。
(3)覆盖、覆 的生理意义:
①因上牙弓大于下牙弓,便于下颌进行咀嚼运动时,保持 接触关系,从而有利于提高咀嚼效能;
②因上牙弓的切缘与颊尖覆盖着下牙弓的切缘与颊尖,使唇、颊侧软组织得到保护,而不致咬伤。同时在牙弓的舌侧,由于下颌牙的舌尖反覆盖着上颌牙的舌尖,这样又可保护舌的边缘不被咬伤。
(2)牙体唇(颊)舌向的倾斜规律:口内所有牙齿在这个方向的倾斜度有三种情况:①牙体长轴的冠部向唇、颊侧倾斜;②向舌侧倾斜;③较正。上、下颌切牙的切端均向唇侧,其倾斜度与颌骨前端牙槽突的倾斜度是一致,下颌切牙的倾斜度较上颌切牙小。上、下颌尖牙及上颌前磨牙较正,上颌磨牙略向颊侧倾斜;下颌前磨牙及下颌磨牙则略向舌侧倾斜。
自然牙列对刃 的特点是,当前牙切缘相对时,后牙无接触。但是有些个体由于牙列的生理性磨耗,可以由早期的对刃 后牙无接触,逐渐变为对刃 后牙有接触(无早接触),形成平衡 。
2.侧 下颌向一侧运动,该侧(工作侧)上下牙外侧才尖相接触,对侧牙不接触为侧 。正常的自然牙列工作侧咬合接触有两种类型:尖牙保护 和组牙功能 。年轻人多为尖牙保护 ,而组牙功能 多见于年长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牙的磨耗,尖牙保护 可以变为组牙功能 。
执业医师考试口腔解剖生理学考点梳理-第一单元 牙体解剖生理
第一单元牙体解剖生理一、牙体解剖的一般概念(一)牙的组成、分类及功能1.牙的组成从外部观察,牙体由三部分组成:(1)牙冠:有解剖牙冠和临床牙冠之分。
解剖牙冠指牙体外层由牙釉质覆盖的部分,也是发挥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
临床牙冠为牙体暴露于口腔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龈缘为界。
(2)牙根:有解剖牙根和临床牙根之分。
解剖牙根指牙体外层由牙骨质覆盖的部分,也是牙体的支持部分。
临床牙根为牙体在口腔内不能看见的部分,以龈缘为界。
(3)牙颈(颈线、颈缘、颈曲线):指解剖牙冠与牙根交界处的弧形曲线。
牙的组成从纵剖面观察,牙体的组织包括:(1)牙釉质:构成牙冠表层的、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组织。
(2)牙骨质:构成牙根表层的硬组织。
(3)牙本质:构成牙体的主要物质,位于牙釉质和牙骨质内层,其中央有一空腔,称为髓腔。
(4)牙髓:充满于髓腔中的结缔组织,含有血管、神经和淋巴管。
2.牙的分类(1)根据牙的形态和功能分类1)切牙:位于口腔前部,上、下、左、右共8个。
邻面观牙冠呈楔形,颈部厚而切缘薄,功能是切割食物。
牙根为单根。
2)尖牙:位于侧切牙远中,上、下、左、右共4个。
牙冠较厚,在切缘上有一长大牙尖,功能是穿刺、撕裂食物。
牙根为单根。
3)前磨牙(双尖牙):位于尖牙与磨牙之间,上、下、左、右共8个。
牙冠呈立方体,(牙合)面一般有两个牙尖,主要是协助尖牙和磨牙行使功能。
牙根为单根或双根。
4)磨牙:位于前磨牙的远中。
上、下、左、右共12个。
牙体由第一磨牙至第三磨牙依次渐小。
牙冠大,(牙合)面大,有4~5个牙尖,结构比较复杂,功能是捣碎、磨细食物。
牙根一般2~3个根。
(2)根据牙在口腔内存在的时间分类1)乳牙:出生后6~8个月开始陆续萌出,到两岁半左右全部萌出,共20个。
自6~7岁至12~13岁,乳牙逐渐脱落,被恒牙所代替。
2)恒牙:一般在6岁左右开始萌出和替换,逐步替代乳牙,成人一般有恒牙28~32个。
近代人第三磨牙有退化的趋势。
(3)根据牙在口腔内的位置分类1)前牙:位于牙弓的前部(口角之前),包括切牙和尖牙。
2013年口腔助理医师《口腔解剖生理学》考试大纲
3.颌位
(1)牙尖交错位
(2)中关系与后退接触位
(3)下颌姿势位
(4)三种基本颌位的关系
(5)前伸(牙合)颌位和侧(牙合)位的特征
三、口腔功能
1.下颌运动
下颌运动的形式范围及意义
2.咀嚼运动
(1)咀嚼运动的过程和类型
(2)咀嚼周期及咀嚼效率
(3)咀嚼运动的生物力
(4)咀嚼时牙的动度及磨耗
2013年口腔助理医师《口腔解剖生理学》考试大纲:
单元
细目
要点
一、牙体解剖
1.牙体解剖的一般概念
(1)牙的组成、分类及功能
(2)牙位记录
(3)牙的萌出及乳恒牙更替
(4)牙体解剖的应用术语及解剖标志
2.牙体外形及生理意义
(1)恒牙外形及临床应用解剖
(2)乳牙外形及临床应用解剖
(3)乳牙与恒牙的鉴别
(4)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
3.髓腔形态
(1)髓腔各部名称
(2)髓腔的增龄性变化及临床意义
(3)恒牙髓腔解剖特点及临床意义
(4)乳牙髓腔的解剖特点及临床意义
二、牙列、(牙合)及颌位
1.牙列
(1)牙列分类
(2)牙排列特点和生理意义
(2)(牙合)曲线
2.(牙合)
(1)(牙合)的发育阶段及影响因素
(2)牙尖交错(牙合)及其特点
(3)前伸(牙合)和侧方的特点
(2)腮腺咬肌区的解剖特点
(3)面侧深区的解剖特点
3.颈部局部解剖
(1)颈部的境界、分区及解剖特点
(2)颈筋膜的层次结构
(3)下颌下三角的境界及解剖结构特点
(4)气管颈段的解剖特点
(5)颈动脉三角的解剖结构特点
口腔医学专业《口腔解剖习题集-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
口腔解剖生理学牙体、牙根形态的生理意义1一、选择题1.下述牙冠轴面突度生理意义中哪一项不正确?A.轴面突度使食物滑下时对牙龈起按摩作用B.适当成轴面突度能提高咀嚼效能C.唇〔颊〕舌面突度过小时牙龈会受到食物过度冲击创伤D.唇〔颊〕舌面突度过大时牙龈会因失去食物按摩而萎缩E.邻面的突度有防止食物嵌塞的作用2.牙龈因失去食物按摩废用萎缩是由于A.牙冠轴面凸度过大B.牙冠轴面凸度过小C.牙冠轴面无凸度D.牙冠牙合外展隙不明显E.牙冠牙合面副沟排溢道不明显3.以下哪个对外展隙的生理意义阐述是错误的A.保护牙槽骨和邻面B.咀嚼时排溢食物C.食物通过时摩擦牙面D.自洁作用E.扩展龈缘4.可将食物局限于牙合面窝的结构是A.三角嵴B.横嵴C.斜嵴D.切嵴E.边缘嵴二、问答题1.简述切端及牙合面形态的生理意义。
2.简述牙冠唇、颊、舌面突度的生理意义。
3.简述牙冠邻面突度的生理意义。
4.简述牙根形态的生理意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二、问答题1.简述切端及牙合面形态的生理意义。
切牙的切嵴具有切割食物的功能。
尖牙的牙尖具有穿透和撕裂食物的作用。
前磨牙和磨牙牙合面有凸形结构:牙尖、三角嵴、斜面和边缘嵴;并有凹形结构;窝及发育沟。
咀嚼时.上下颌后牙牙合面凸形态结构与凸形结构接触可压碎食物;凸形结构与凹形结构接触可磨细食物。
上下颌后牙牙合面牙尖与窝接触,可保持上下颌牙牙合关系稳定。
牙合面组成三角嵴的两斜面,咀嚼时既可磨细食物,还可在上下颌牙接触时,下颌牙沿上颌牙尖的斜面运动,以便进入牙尖交错位。
边缘嵴的作用是将食物局限在牙合面窝内,以便对颌牙尖进行捣碎和磨细,发育沟如舌沟或颊沟是磨细食物溢向固有口腔或口腔前庭的通道。
2.简述牙冠唇、颊、舌面突度的生理意义。
前牙唇舌面及后牙颊面的突度均在颈l/3,后牙舌面的突度那么在中1/3。
咀嚼时,牙冠的正常突度,可使局部咀嚼过的食物擦过牙龈外表,起着按摩作用,促进血液循环。
有利于牙龈的健康。
执业医师口腔解剖生理学第一章 牙体解剖生理习题讲解
➢ 习题
7、上颌尖牙牙冠唇面形态中哪一点是错误的 A.圆五边形 B.两牙尖嵴相交成90° C.牙尖偏近中 D.外形高点在颈1/3与中1/3交接处 E.发育沟不明显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颌尖牙牙冠唇面 似圆五边形,其五边由近
中缘、近中斜缘、远中斜缘、远中缘和颈缘组成。其中近 中斜缘短,与近中缘相连形成近中切角;远中斜缘长,与 远中缘相连形成远中切角。初萌出的尖牙,近、远中斜缘 在牙尖顶处相交约成90°角。唇面中部有突起的唇轴嵴, 由牙尖顶伸至颈1/3,将唇面分为近唇斜面和远唇斜面。 唇轴嵴两侧各有一条发育沟。外形高点在中1/3与颈1/3交 界处的唇轴嵴上。
口腔解剖生理学习题
第一章 牙体解剖生理
日期:2020年3月27日
考点
1
➢ 考点
单元
一、牙பைடு நூலகம்解剖生 理
细目
1.牙的演化
2.牙体解剖的一般概 念
3.牙体外形及生理意 义
4.髓腔形态及应用解 剖
要点
各类动物牙的演化特点
(1)牙的组成、分类及功能 (2)牙位记录方法
(3)牙的萌出及乳恒牙更替 (4)牙体解剖的应用名词及解剖标志
➢ 习题
4、下颌第一双尖牙形态中哪一点是错误的 A.可见近中面沟 B.唇面五边形 C.颊尖明显大于舌尖 D.可见横嵴 E.牙冠舌倾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近中沟为上颌第一前磨牙的特有解剖标志。
➢ 习题
5、上颌第一双尖牙形态中哪一点是错误的 A.可见近中面沟 B.唇面五边形 C.颊尖偏近中 D.颊侧宽于舌侧 E.(牙合)面六边形
➢ 习题
3、上颌侧切牙与上颌中切牙的区别中哪一点是错误的 A.上颌侧切牙唇面较窄小、圆突 B.上颌侧切牙舌窝窄而深 C.上颌侧切牙切缘向远中舌侧的倾斜度较中切牙大 D.上颌侧切牙近中切角似锐角 E.上颌侧切牙根长与冠长相近
口腔解剖生理学-问答
【1牙的分类】1.根据牙在口腔内存在时间的久暂分类1)乳牙:6〜8个月至两岁半→萌出;6〜7岁至12〜13岁→脱落。
2)恒牙:6岁→萌出和替换,替代乳牙。
2.根据牙的形态特点和功能特性分类(3.根据牙在口腔内的位置分类:前牙、后牙)classification 切牙(incisor)尖牙(canine)前磨牙(premolor)磨牙(molor)Location口腔前部侧切牙远中尖磨牙间前磨牙远中Mount84812Function切割穿刺、撕裂协助尖、磨牙捣碎、磨细Root111~22~3【2牙的功能】咀嚼、发音和言语、保持面部的协调美观【3牙萌出规律】①在一定时间内,按照一定的顺序,左右成对萌出;②下颌牙萌出早于上颌同名牙;③女性同名牙萌出早于男性。
【4萌出顺序】乳牙:1→2→4→3→5恒牙:(注:最晚萌出的恒牙是上颌第三磨牙)上颌:6→1→2→4→3→5→7或6→1→2→4→5→3→7下颌:6→1→2→3→4→5→7或6→1→2→4→3→5→7●上颌乳中切牙:胚胎第14周开始钙化,1.5月牙冠完成,10月萌出,1.5岁牙根完成。
【5X牙X面的解剖特点+图示】【6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1.切端及牙合面牙冠形态切牙切嵴尖牙牙尖后牙三角嵴后牙牙合面窝后牙边缘嵴发育沟萌出早期,点-线接触磨耗后,小斜面接触生理意义切割食物穿透和撕裂食物磨细食物容纳食物局限食物于牙合面窝内,以便捣碎磨细食物溢向固有口腔或口腔前庭的通道单位面积咀嚼力大;有利于建立合适的咬合关系咀嚼效率高;有利于咬合关系稳定2.1唇颊舌面突度前牙唇舌面及后牙颊面的突度均在颈1/3,后牙舌面的突度则在中1/3。
①正常的突度,可使食物对牙龈起按摩作用,促进血液循环,有利牙龈健康。
突度过小或无突度,牙龈将受食物直接撞击而受伤;反之,若牙冠突度过大,牙龈失去食物的按摩作用,可能产生失用性萎缩。
②牙冠颈1/3的突度,还可扩展龈缘,使其紧张有力。
2.2邻面突度前牙及后牙邻面突度分别在切1/3和牙合处。
口腔解剖生理学~简答25页
口腔解剖生理学简答题1.牙冠唇、颊、舌面突度的生理意义?(1)前牙唇舌面及后牙颊面的突度均在颈1/3,后牙舌面的突度则在中1/3。
咀嚼时,牙冠的正常突度,可使部分咀嚼过的食物擦过牙龈表面,起着按摩作用,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牙龈的健康。
若牙冠突度过小或平直,食物经过该处将给牙龈过大的压力;反之,若牙冠突度过大,食物经过该处则不能触及牙龈,均不利于龈组织的健康。
(2)牙冠颈1/3的突度,还可扩展龈缘,使其紧张有力。
2.上颌第一前磨牙解剖?(1)上颌第一前磨牙合面的窝、沟、点隙及邻面都是龋的好发部位,充填或修复时要注意恢复其正常解剖形态以及邻面接触区形态和位置,以免造成食物嵌塞。
(2)由于上颌第一前磨牙牙根较扁或为双根,拔牙时不可使用旋转力,主要使用摇力。
(3)上颌第一前磨牙与上颌窦接近,根尖感染可波及上颌窦,取断根时应避免使用推力,以免断根进入上颌窦内。
(4)上颌第一前磨牙可发生错位、易位或多生牙。
3.上颌中切牙与上颌侧切牙(21与22)的异同?共同点:(1)结构共同特点:牙冠均由4个轴面、1个切嵴构成,唇舌面呈梯形,长大于宽;邻面呈楔形,颈1/3 最宽;牙根均为单根、较直,根尖偏远中。
(2)功能共同特点:均具有切割、摄食、发音及面部容貌等功能。
不同点:上颌中切牙:牙冠宽大,唇面较平坦,发育沟明显,近中切角近似直角,远中切角圆钝。
牙根根长>冠长,少数根长≤冠长;粗而直;根尖略偏远中及唇侧。
上颌侧切牙:牙冠窄小、圆突且短,唇面不平坦,发育沟不明显,近远中方向圆突,远中切角更圆钝。
根长>冠长,根扁,根尖偏远中,舌窝窄而深,舌隆突较中切牙为突.3.上颌切牙与下颌切牙?(1)上颌中切牙牙冠较宽大,发育沟明显;下颌中切牙牙冠窄小,唇面光滑,发育沟不明显。
(2)上颌切牙舌窝深,舌面边缘嵴明显;下颌切牙舌窝窄浅,舌面边缘嵴不明显。
(3)邻面观察,上颌切牙的切嵴位于牙体长轴唇侧;下颌切牙的切嵴靠近牙体长轴或略偏舌侧。
口腔解剖生理学: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
3. 楔状隙(embrasures) 又称外展隙 概念:(接触区周围)
唇,颊楔状隙 舌楔状隙 切,牙合 楔状隙 邻间隙
Embrasures
V-shape flare surrounding contact areas
– Incisal/occlusal – Cervical (gingival) – Buccal (labial) – Lingual
Location of contact areas:
More incisal in anterior teeth Becomes more cervical from anterior to
posterior
Contact areas:
Contacts centered F-L in anteriors Contacts are buccal to the midline in
中老年牙龈退缩
Facial and Lingual Heights of Contour
Height of contour (HOC) = greatest extent of curvature of a crown surface
Some general rules regarding height of contour:
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牙冠形态的生理意义牙冠形态的生理意义牙尖功能尖非功能尖牙尖牙窝牙尖边缘嵴牙尖三角嵴形态
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
牙冠形态的生理意义
(一) 切缘和牙合面 切嵴 牙合 面各结构的生理意义
1 牙尖 功能尖 非功能尖 牙尖—牙窝、牙尖—边缘嵴
2 牙合 面窝 3 边缘嵴 4 发育沟 颊舌沟 牙合面发育沟 5 牙尖三角嵴
口腔解剖生理学1牙体解剖
牙体解剖的一般概念
1、牙的组成
牙冠:解剖牙冠、临床牙冠 外部观察 牙颈
牙根:解剖牙根、临床牙根
牙釉质
剖面观察 牙骨质 牙本质 牙髓
#
牙冠
解剖牙冠:牙釉质覆盖的部分 临床牙冠:牙体露于口腔的部分 注:青年时,临床牙冠<解剖牙冠;
老年或牙周炎时,临床牙冠>解剖牙冠。
牙根
解剖牙根:牙骨质覆盖的部分 临床牙根:在口腔内不能见到
③四周围凸起的嵴:近中边缘嵴、远中边缘嵴、切嵴、舌面隆突
④外形高点在颈1/3
#
(3)邻面:似三角形,近中面较大而平,接触区在切1/3近切角; 远中面稍短而圆突,接触区在切1/3远切角 (4)切嵴:唇侧较平成切缘,舌侧圆突成嵴为切嵴。侧面观,切 嵴在牙长轴的唇侧 (5)牙根: ①单根,粗壮较直②唇侧宽于舌侧③根长:冠长≈1:1④颈部横切 面为圆三角形⑤根尖较直或偏远中
口腔解剖生理学
牙的演化
演化特点:①牙型:同形→异形 ②牙数:多→少 ③牙列数:多牙列→双牙列 ④牙根:无→有; ⑤分布:广泛→集中 ⑥附着方式:端生→侧生→槽生
例如:1 鱼类:同形牙 多牙列 无根牙 端生牙 2 两栖类:同上 3 爬行类:同形牙 多牙列 侧生牙或槽生牙 4 哺乳类与人类:异形牙 双牙列 槽生牙
#
4、牙位记录方法
1)部位记录法:目前我国常用的记录法
6 34 Ⅳ
#
2)palmer 记录系统 恒牙记录 同部位记录法 乳牙记录 英文字母A ~ E表示乳中切牙到第二乳磨牙 3)通用编号系统
#15:左上第二磨牙 A:右上第二乳磨牙
#
4)国际牙科联合会系统 采用二位数,十位数表示象限;个位数表示各牙与中
#
二、上颌侧切牙 切牙中唇面最突、舌窝最深、远中切角最为圆钝者 与中切牙相比: ①牙体窄长,发育沟不明显, ②近中切角似钝角,远中切角成圆弧形 ③边缘嵴显著,舌窝窄而深 畸形舌侧窝/沟,好发龋病 ④近远中接触区均在切1/3远切角 ⑤根长>冠长,颈横切面为卵圆形 ⑥变异较多,如呈锥形、先天缺失、畸形舌面窝、牙中牙
口腔解剖生理学第三章
一、牙尖交错牙合的咬合接触特征
牙尖交错牙合(ICO)是指上、下颌牙尖交错,达到最广泛、 最紧密接触时的一种咬合关系。
(一)牙尖交错牙合接触的垂直及唇(颊)舌向关系
1.覆牙合
牙尖交错牙合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唇(颊)面的垂直距离。 正常时为2-4mm。
前伸牙合是指下颌向前运动,至上下颌切牙切端对刃时的 咬合接触关系。 1、用切牙咬断细丝、薄纸等; 2、非进食时,下颌有意前伸至上下切牙切端对刃; 3、人发怒时,咬牙切齿。 特点:切牙对刃,后牙无接触。 切道:指在咀嚼运动过程中,下颌前伸到上下颌切牙切缘 相对后再返回到牙尖交错牙合的过程中,下颌切牙的切缘 所运行的轨道。
一、牙冠形态的生理意义
(一) 切缘及合面形态的生理意义
三、髓腔解剖的生理意义
髓腔的形态随年龄的增长会不断发生改变。髓腔变小。 青少年的髓腔表现为髓室大、髓角高、根管粗、根尖孔大。 病理状况下,牙本质细胞受损,修复性牙本质形成。
第二节 牙 列※
一、牙列分型
(一)按照构成牙的类别分型 1.恒牙列 28-32颗
第四节 颌位※
即下颌骨的位置,是指下颌骨相对于上颌骨或颅骨的关系。
一、牙尖交错位 ICP 牙尖交错牙合时下颌骨相对于上颌骨或颅骨的位置。
定义:牙尖交错牙合时下颌骨相对于上颌骨或颅骨的位置 ,称为牙尖交错位,它是以牙尖交错牙合为前提,并随牙 尖交错牙合的变化而变化的下颌位置。无论牙尖交错牙合 为何种形态,它所确定的颌位就是牙尖交错位,故又称为 牙位。与牙尖交错牙合类似,牙尖交错位曾被称为正中牙 合位,现已将正中牙合位一词改为牙尖交错位。
③咀嚼肌:首先需要有正常的咬合垂直高度,在 正常垂直高度状态下,上、下牙牙尖交错,接触 广泛而紧密,具有正常的牙尖斜面引导作用,即 当下颌自然闭口至上、下牙尖接触时,由于牙周 膜本体感受器的反馈调节作用,咀嚼肌作相应的 收缩,下颌牙沿着上颌牙牙尖斜面的引导,很自 然而且稳定地进入牙尖交错位。
2012口腔解剖生理学考试大纲
《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考试大纲一、编写目的本考试大纲的编写目的在于通过提出主要知识点,考核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对口腔解剖生理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结合知识点进行分析和运用的能力情况。
二、考试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定义和目的:第二章、牙体解剖生理第一节、牙的演化特点1.各类动物牙的演化特点:动物进化过程中牙的演化特点,第二节牙的分类、功能及临床牙位记录1.牙的分类:根据牙在口腔内存在时间的久暂分类;根据牙的形态特点和功能特性分类;2.牙的功能:咀嚼;发音和言语;保持面部的协调美观;3.临床牙位记录:部位记录法;第三节、牙的组成部分1.外部观察:牙冠;牙根;牙颈;2.剖面观察:牙釉质;牙骨质;牙本质;牙髓;第四节、牙体一般应用名词及表面解剖标志1.一般应用名词:线角与点角,牙体三等分;唇面,舌面,近中面与远中面,牙合面和切嵴,2.牙冠表面解剖标志:牙冠的突起部分:牙尖;切缘结节;舌面隆突;嵴及分类;牙冠的凹陷部分:发育沟及分类;点隙;窝;斜面:第五节、牙体外部形态1.恒牙外形:各切牙的外形特点:各尖牙的外形特点:各前磨牙的外形特点:近中沟;横嵴;中央尖;各磨牙的外形特点:六龄牙;第五牙尖,斜嵴;2.乳牙外形:乳切牙组的特点;乳尖牙组的特点;乳磨牙组的特点;3.乳牙及恒牙的萌出和更替:牙的发育过程:三阶段,出龈,萌出,萌出的生理特点;乳牙的萌出时间及萌出顺序:恒牙的萌出时间:替牙牙合期,恒牙牙合期,乳、恒牙更替的关系,恒牙的萌出顺序;4.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牙冠形态的生理意义:切端及牙合面形态的生理意义;牙冠轴面突度的生理意义;牙冠邻面突度的生理意义;牙根形态的生理意义;第六节、牙髓腔解剖1.髓腔各部名称:髓室:髓室顶,髓室壁,髓角,根管:根管系统的组成;根管的形态分型;2.髓腔的增龄变化及病理变化3.恒牙髓腔形态:切牙的髓腔形态特点:尖牙的髓腔形态特点:前磨牙的髓腔形态特点:磨牙的髓腔形态特点;C形根;4.乳牙髓腔形态:乳牙髓腔形态的特点;第三章、牙列、牙合与颌位第一节、牙列1.牙列分类:按构成牙列的牙的类别分类:乳牙列;恒牙列;混合牙列;按牙列形态特征分型:尖圆型;方圆型;椭圆型;按牙列中牙的排列情况分类:正常牙列;异常牙列;2.牙正常排列的倾斜规律:近远中向的倾斜:倾斜情况及倾斜大小的表示;唇(颊)舌向的倾斜:倾斜大小的表示;垂直向关系:牙合平面,解剖学牙合平面,3.牙列牙合面形态特征:纵牙颌曲线:下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Spee曲线;上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补偿曲线;横牙合曲线:Wilson曲线,第二节、牙尖交错牙合1.牙尖交错牙合的名称及定义:2.牙尖交错牙合的咬合接触特征::近远中向关系:牙合关键;唇(颊)舌向关系:覆牙合及分类;覆盖及分类;前牙覆牙合、覆盖关系分类;后牙覆牙合、覆盖关系分类;3.牙尖交错牙合的正常标志:4.异常牙尖交错牙合:安氏Ⅰ类错牙合;安氏Ⅱ类错牙合;安氏Ⅲ类错牙合;第三节、颌位1.牙尖交错位:定义;正常的标志;特点;意义;2.后退接触位:定义;形成机制;意义;获取方法;3.下颌姿势位:定义;特点;息止牙合间隙;垂直距离;形成机制;意义;4.三个基本颌位的关系:后退接触位与牙尖交错位的关系,长正中;下颌姿势位与牙尖交错位的关系;三个基本颌位的相互关系;5.前伸牙合颌位与侧牙合颌位:前伸牙合颌位:定义,对刃颌位及其咬合接触特点,最大前伸位,侧牙合颌位:定义,工作侧,非工作侧,尖对尖颌位,尖牙保护牙合,组牙功能牙合,第四章颌面部骨面部的境界及分部,第一节上颌骨1.外形:上颌体:前外面:眶下孔、尖牙窝的位置及意义;后面:牙槽孔、上颌结节的位置及意义;上面:眶下沟、眶下管的位置及意义;内面:翼腭沟、翼腭管的位置及意义;额突:颧突:腭突:切牙孔、腭沟的位置及意义;牙槽突:牙槽窝,牙槽嵴,牙槽间隔,牙根间隔,腭大孔的位置及意义,2.结构特点:支柱及支架结构:尖牙支柱、颧突支柱、翼突支柱的位置及意义;第二节下颌骨1.外形:下颌体:外面;内面;下缘;下颌支:喙突;髁突;内面;外面;第五节腭骨水平部;垂直部;3个突起,眶突,蝶突,锥突;第六节蝶骨1.蝶骨体:2.大翼:颞面;颞下面;眶面;3.翼突:外侧板;内侧板;第七节颞骨1.颞鳞:外面;内面;2.乳突:乳突切迹,3.岩部:三叉神经压迹,面神经管,茎乳孔,第八节舌骨第五章颞下颌关节第一节颞下颌关节的构成1.颞下颌关节窝及关节结节:颞下颌关节的位置,形态,毗邻;关节结节的位置,形态;2.髁突:髁突的形态,3.关节盘:关节盘的形态结构,分部;关节盘的附着;关节盘在牙尖交错位时的对位关系;关节盘的功能;4.关节囊和关节腔:关节囊的位置及结构,关节腔的分部,5. 颞下颌关节囊外韧带:颞下颌韧带的位置及作用;蝶下颌韧带的位置及作用;茎突下颌韧带的位置及作用;第四节颞下颌关节的毗邻及其临床意义颞下颌关节的毗邻及其临床意义,第五节颞下颌关节的运动1.两侧髁突同时转动:两侧髁突同时在关节窝内转动的情况;两侧髁突同时在关节结节下方或前下方转动的情况;2.两侧髁突同时转动和滑动:两侧髁突在大开口运动时沿冠状轴同时转动和滑动的情况;两侧髁突在下颌前后运动时同时转动和滑动的情况;3.一侧髁突转动,另一侧髁突滑动:在下颌侧方运动时,一侧髁突转动,另一侧髁突滑动的情况;在后牙咬碎大块食物过程中,一侧髁突转动,另一侧髁突滑动的情况;第六章口腔颅面颈部肌第一节表情肌1.口周围肌:口周围肌上组各肌的名称及作用;口周围肌下组各肌的名称及作用;口轮匝肌的组成及作用;颊肌的作用;第二节咀嚼肌1.咬肌:位置、形态及作用,2.颞肌:位置、形态及作用,3.翼内肌:位置、形态及作用,4.翼外肌:位置、形态及作用,第三节腭部肌1.腭舌肌:位置及作用,2.腭咽肌:位置及作用,3.腭垂肌:位置及作用,4.腭帆张肌:位置及作用,5.腭帆提肌:位置及作用,第四节咽部肌1.咽缩肌:咽上缩肌的位置及作用;咽中缩肌的位置及作用;咽下缩肌的位置及作用;2.咽提肌:茎突咽肌的位置及作用;第六节颈部肌1.颈浅肌群:颈阔肌的位置及作用;胸锁乳突肌的位置及作用;2.颈中肌群:舌骨上肌群各肌的名称、位置及作用;舌骨下肌群各肌的名称、位置;第七节口颌系统肌链及其临床意义1.水平肌链:组成及意义,2.垂直肌链:组成及意义,3.姿态肌链:组成及意义,第七章唾液腺第一节腮腺1.腮腺的形态、位置和毗邻:外面,上面,前内侧面,后内侧面;分叶及分叶标志;2.腮腺鞘:浅层、深层的结构特点及意义;3.腮腺管:位置,上下毗邻结构,意义,4.腮腺的血管分布、淋巴回流及神经支配:血管分布;腮腺淋巴结;神经支配;第二节下颌下腺1.下颌下腺的形态、位置和毗邻:浅部:外侧面,下面,内侧面各面的毗邻结构;深部:2.下颌下腺鞘:浅层,深层,3.下颌下腺管:位置,意义,4.下颌下腺的血管分布、淋巴回流及神经支配:血管分布;下颌下淋巴结;神经支配;第三节舌下腺1.舌下腺的形态、位置和毗邻:外侧面,内侧面,前端,后端,2.舌下腺管:位置,意义,3.舌下腺的血管分布、淋巴回流及神经支配:神经支配;第八章面颈部血管第一节动脉1.颈总动脉:位置;颈动脉窦,颈动脉体;2.颈外动脉:位置;甲状腺上动脉的走行、分支及意义;舌动脉走行、分段、分支及意义;面动脉走行、分支及意义;上颌动脉走行、分段、分支及意义;第二节静脉1.口腔颌面部浅静脉:面静脉走行、意义;2.口腔颌面部深静脉:翼丛的位置及其与颅内、外静脉的交通及意义;下颌后静脉;面总静脉;第九章面颈部淋巴结和淋巴管第一节环形组淋巴结1.腮腺淋巴结:浅淋巴结的位置及分群;深淋巴结;2.下颌下淋巴结:位置及分群,3.颏下淋巴结:位置及分群,第二节纵形组淋巴结1.颈外侧群:颈浅淋巴结;颈深淋巴结的分群及意义;第十章口腔颌面颈部神经第一节三叉神经1.纤维成分:2.分支:眼神经;上颌神经分段、分支及意义;下颌神经分支及意义;第二节面神经1.纤维成分:2.分支:面神经管段的分支及作用;面神经主干的位置,进入腮腺前发出的分支,在腮腺内的分支及其临床应用;3.与面神经相联系的副交感神经节:翼腭神经节的位置及作用;下颌下神经节的位置及作用;4.面瘫及面神经损伤的定位:面神经损伤的定位诊断,第三节舌咽神经1.纤维成分:2.分支:鼓室神经的作用;舌支的作用;3.与舌咽神经相联系的副交感神经节:耳神经节的位置及作用,4.舌咽神经损伤:损伤的表现及诊断;第四节迷走神经1.纤维成分:2.分支:咽支;喉上神经;喉返神经;3.迷走神经损伤:损伤的表现;第六节舌下神经1.纤维成分:2.舌下神经襻:组成及作用:3.舌下神经损伤:损伤的表现及诊断,第十一章口腔局部解剖1.口腔的境界和分部:境界,分部,2.口腔前庭及其表面解剖标志:口腔前庭沟;上下唇系带;颊系带;腮腺管乳头;磨牙后区;翼下颌皱襞;颊垫尖;3.唇:境界,表面解剖标志;层次及各层次意义;血液供应、淋巴回流及神经支配;4.颊:境界;层次及各层次的特点及意义;5.牙龈:结构及意义,6.腭:硬腭表面解剖标志及意义,硬腭的层次及结构特点;软腭的表面解剖标志及意义,软腭的层次及意义;腭的血液供应、淋巴回流及神经支配;7.舌下区:境界;表面解剖标志;内容及其排列;8.舌区:上面:分部,四种舌乳头;下面:舌系带、伞襞及两者间排列的血管、神经;肌层:舌内肌,舌外肌;舌的血液供应、淋巴回流及神经支配;第十二章面颈部局部解剖第一节面部局部解剖面部的境界,分部1.面部分区及表面解剖:面部分区;唇区;颊区;腮腺咬肌区;面侧深区;面部表面标志:唇面沟;口裂;口角;唇红;唇红缘;人中;人中嵴;颏唇沟;面部常用测量点及体表投影:颏上点;颏前点;颏下点;眶下孔;颏孔;面部比例及其他关系:面部水平比例:大三停;小三停;侧三停;面部垂直比例:五眼,2.腮腺咬肌区:境界、表面标志及体表投影:境界,各结构体表投影及意义,层次及内容:皮肤;皮下组织;腮腺咬肌筋膜的分层、结构特点及其意义;腮腺的形态、毗邻、分叶,腮腺管的位置及意义;腮腺与血管神经的关系:面神经分段,穿经腮腺的主要血管、神经,腮腺浅叶上缘、前缘、下端血管神经的排列,腮腺深叶深面的血管神经;显露面神经主干的标志:乳突前缘标志,显露面神经分支的标志:3.面侧深区:境界:层次及内容:翼丛的位置及意义;上颌动脉的位置及分支;下颌神经的位置及分支;4.面部和口腔蜂窝组织间隙及其连通:颊间隙及其连通;咬肌间隙及其连通;翼颌间隙及其连通;腮腺间隙及其连通;翼腭间隙及其连通;舌下间隙及其连通;第二节颈部局部解剖1.概述:颈部的境界和分区:颈前区的境界及分部;颈侧区的境界及分部;颈部的外形及体表标志:舌骨;甲状软骨;环状软骨;气管颈段;胸锁乳突肌;颈部主要血管、神经干和胸膜顶的体表投影:颈总动脉;颈筋膜:颈浅筋膜,颈深筋膜浅层,颈深筋膜中层,颈脏器筋膜,椎前筋膜;颈部筋膜间隙及其交通:下颌下间隙;颏下间隙;内脏周围间隙2.颏下三角:境界及内容,3.下颌下三角:境界:层次:内容及毗邻:下颌下腺;下颌下淋巴结;面静脉;面动脉;舌神经、下颌下腺管、舌下神经的排列及识别;4.颈动脉三角:境界:层次:内容及毗邻:颈总动脉的位置及意义;颈内、外动脉的鉴别;舌下神经的位置;第十五章口腔功能第一节下颌运动1.下颌运动的神经传导路径:传入路径;传出路径;2.下颌运动的制约因素:关节;牙合力;神经肌肉结构;3.下颌运动的形式及运动范围:运动形式三种;运动范围三种;第二节咀嚼功能1.咀嚼的神经控制:咀嚼的发动;周期性咀嚼运动的神经控制;2.咀嚼运动过程及其生物力学杠杆作用:切割运动及其生物力学杠杆作用;捣碎磨细及其生物力学杠杆作用;3.咀嚼周期:4.咀嚼运动的类型:三、考试标淮采用闭卷考试的方法。
口腔解剖生理学牙体解剖名词解释
口腔解剖生理学牙体解剖名词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口腔解剖生理学是研究人类口腔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学科,它主要关注口腔内各种组织、器官以及其间的相互关系。
牙体解剖是口腔解剖生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牙齿的形态、结构以及其在咀嚼和发音等功能方面的作用。
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于人类口腔健康的维护和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口腔内各种组织的解剖、生理特点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口腔的正常功能和疾病发生的机制,从而为口腔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牙体解剖是口腔解剖生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主要研究牙齿的结构和形态。
牙齿是口腔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们不仅用于咀嚼食物,还对人的外貌、发音产生着重要影响。
牙体解剖的研究包括牙冠和牙根两个方面,其中牙冠是牙齿可见部分,包括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髓腔等组织;牙根则是藏在牙槽骨内的部分,连接着牙冠和支持牙齿的牙槽骨。
本文将围绕口腔解剖生理学和牙体解剖展开详细的解释和描述,介绍它们的基本概念、重要内容和应用领域。
通过深入的研究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口腔内部的结构和功能,为保持口腔健康和预防口腔疾病提供有力支持。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整篇文章的组织框架,它对于文章的逻辑性和可读性都至关重要。
本文的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 概述部分可以对口腔解剖生理学和牙体解剖进行简要介绍,为读者提供一个对这两个领域的整体了解。
- 文章结构部分即本节所述,它可以提供一个清晰的蓝图,告诉读者接下来会讲解哪些内容,使读者对接下来的阅读过程有一个清晰的预期。
- 目的部分可以明确阐述本文的写作目的和意义,为读者解释为什么要进行这个研究或写作这篇文章。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核心,包括口腔解剖生理学和牙体解剖两个部分。
- 口腔解剖生理学部分可以详细介绍与口腔相关的解剖结构,如口腔黏膜、舌头、牙龈等,还可以探讨其生理功能和相互关系,为读者提供对口腔整体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口腔中级第三十讲0789
C
口腔解剖生理学
牙附着的形式 1.端生牙:此类牙无根,借纤维膜附着于颌骨的边缘,容易脱落。大部分硬骨鱼类为
端生牙。 2.侧生牙:牙体有基部与颌骨附着,一侧的基部伸入颌骨内,此类牙虽无完善的牙根,
但比端生牙牢固,如某些两栖类、爬行类动物的牙。 3.槽生牙:有完善的牙根,固定在颌骨内,有血管和神经末梢从根触区周围呈“V”字形的空隙,在唇(颊)、舌侧和切、合 方作为食物的溢出道。在排溢过程中食物摩擦牙的邻面,使牙冠邻面保持清洁,防止龋病 和龈炎。在龈方者称为邻间隙,被牙龈乳突充填,可保护牙槽骨,不使食物残渣存积。
• (2)牙根形态的生理意义 • 牙根形态与牙的稳固性有关。多根牙较单根牙稳固,长根牙较短根牙稳固。粗根牙较细根
• (2)口腔颌面部深静脉
•
1)翼丛:又称翼静脉丛,位于颞下窝内,与颅内、外静脉有广泛的交通。
•
2)上颌静脉(颌内静脉):位于颞下窝内,起始于翼丛后端;
•
3)下颌后静脉(面后静脉):由颞浅静脉和上颌静脉(颌内静脉)合成,走行一段后又分
为前后两支,前支与面静脉(面前静脉)汇合成面总静脉,后支与耳后静脉汇合成颈外静脉。
B
根管系统术语 管间侧支:相邻根管间的交通支,多见于双根管型,多位于根中1/3。 根管侧支:发自根管的细小分支,常与根管呈垂直角度,穿过牙本质、牙骨质,通向
牙周膜。多位于根尖1/3。 根尖分歧:根管在根尖部发出的细小分支,根管仍存在,多见于前磨牙和磨牙。 根尖分叉:根管在根尖部分散成2个或2个以上的细小分支,根管不复存在。 副根管:为发自髓室底至根分叉处的管道,多见于磨牙。
牙龈因失去食物按摩失用性萎缩是由于 A.牙冠轴面突度过大 B.牙冠轴面突度过小 C.牙冠轴面无突度 D.牙冠雅外展隙不明显 牙冠邻间隙不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Stabilizes dental arch – Prevents food impaction – Aids in food flow pattern
Proximal contact area
Height of contour (HOC) = greatest extent of curvature of a crown surface
Some general rules regarding height of contour:
Facials all teeth - cervical third Lingual surfaces
Incisal (occlusal) embrasures increase in size from anterior to posterior
Cervical embrasures decrease in size from anterior to posterior
Labial & lingual embrasures are nearly equal in anteriors
Contact areas:
Distal contact more cervical than mesial
Location of contact areas:
More incisal in anterior teeth Becomes more cervical from anterior to
Lingual embrasures are larger than buccal embrasures in posteriors
Interproximal embrasures are symmetrical
Functions of embrasures:
Spill-way for food Aids in self-cleansing process Esthetics in anterior teeth
Embraact areas
– Incisal/occlusal – Cervical (gingival) – Buccal (labial) – Lingual
Some general rules regarding embrasure form:
2)牙移位
2.经功能性磨耗---小斜面接触 生理意义:1)咀嚼食物
2)稳定
(二) 轴面
1. 唇颊舌面的凸度
形态:前牙
后牙
生理意义:
1)正常凸度使排溢的食物
凸度过小—创伤牙龈
凸度过大—废用性牙龈萎缩
牙颈部龋
2)唇颊颈1/3凸度扩展牙龈
中老年牙龈退缩
Facial and Lingual Heights of Contour
posterior
Contact areas:
Contacts centered F-L in anteriors Contacts are buccal to the midline in
posteriors
3. 楔状隙(embrasures) 又称外展隙 概念:(接触区周围)
唇,颊楔状隙 舌楔状隙 切,牙合 楔状隙 邻间隙
二.牙根形态的生理意义
牙根的形态与牙的受力及功能相关 牙根的数目、粗细、长短、长形凹陷、分
叉度与位置
前牙:功能简单,单根 切牙(上,下颌) 尖牙
后牙: 前磨牙 磨牙
2.邻面的凸度 接触点—接触区 位置:
形态:前牙 切龈径>唇舌径,长椭圆形 后牙 颊舌径>牙合 龈径,扁椭圆形
生理意义:初萌邻牙间是点接触—接触点 磨耗后成为小面接触—接触区
接触不良:过紧 过松 位置不正确
Proximal Contact Areas
Where two adjacent teeth contact each other (mesial and distal height of contour)
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
牙冠形态的生理意义
(一) 切缘和牙合面 切嵴 牙合 面各结构的生理意义
1 牙尖 功能尖 非功能尖 牙尖—牙窝、牙尖—边缘嵴
2 牙合 面窝 3 边缘嵴 4 发育沟 颊舌沟 牙合面发育沟 5 牙尖三角嵴
形态: 1.初萌切缘与牙合 面是曲线、曲面--点线接触。 生理意义:1)咀嚼食物
– Anterior teeth – cervical third – Posterior teeth – middle third
Distal HOC more cervical than mesial HOC
Aids in protection and stimulation of gingi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