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之循行:手阳明大肠经从食指桡侧端的商阳穴开始,沿着食指桡侧缘,经二间穴、三间穴,向上通过第一、二掌骨间的合谷穴,进入伸拇长肌腱和伸拇短肌腱中间的阳谿穴。
由阳谿穴而上,沿着前臂桡侧缘的偏历穴、温熘穴、下廉穴、上廉穴、手三里穴,到达肘关节外侧的曲池穴,然后再沿着上臂外侧前缘的肘穴、五里穴、臂臑穴,往上进入肩关节前上缘的肩腢穴。
由肩腢穴行经肩峰前缘,往后走到巨骨穴,再到达第七颈椎下的大椎穴(属督脉穴)。
从大椎穴向前下行到锁骨上窝,深入体腔,联络肺,向下穿过膈肌,归属于大肠。
另有一上行的支脉,从锁骨上窝往上行经颈部的天鼎穴、扶突穴,再往上贯穿面颊,进入下颚齿中。
从下颚齿再回出来,沿着口部两旁,往上相交于人中穴(属督脉穴),在人中穴左右交叉后,左边的经脉到右边,右边的经脉到左边,上行挟着鼻孔,经禾胶穴、迎香穴,最后交于足阳明胃经。
手阳明大肠经循行所经的部位,有二十个穴位(左右共四十个穴位):循大指次指之端商阳穴、二间穴、三间穴、合谷穴、阳谿穴,偏历穴、温熘穴、下廉穴、上廉穴、手三里穴,曲池穴、肘穴、五里穴、臂臑穴、肩腢穴、巨骨穴,天鼎穴、扶突穴、禾胶穴,迎香穴在鼻边。
《内经》云:「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大肠者,肺之腑。
大肠经多气多血。
手阳明大肠经本经有了异常就会表现为下列病症:牙齿痛、面颊部肿胀。
本经穴主治有关「津」方面所发生的病症:眼睛昏黄、口乾、鼻塞、流清涕或出血、喉咙痛。
肩前、上臂部痛,大指侧的次指(食指)痛而不好运用。
凡是属于气盛有馀的症状,则当经脉所过之处会有发热和肿胀;属于气虚不足的症状,则发冷、战慄而不易回暖。
手阳明大肠经脉循行从手走头的过程中,循颈、上颊、入下齿、交人中、上挟鼻孔,经气瀰散于头面、五官各部,手阳明经筋也上行面颊,结于颧部。
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
这就是经络循行所起的远治作用,根据经络的标本、根结的理论来了解。
标是指头身部,是经脉扩散的区域,本是指四肢部,是经气汇聚的重心。
手阳明大肠经
按摩手阳明大肠经的其他穴位
迎香穴: 位于鼻翼 两侧,具 有疏风解 表、通利 鼻窍的作 用。
合谷穴: 位于手背, 拇指和食 指的指骨 交汇处, 具有疏风 解表、清 热止痛的 作用。
曲池穴: 位于肘部, 具有清热 解表、祛 风除湿的 作用。
肩井穴: 位于肩部, 具有疏风 解表、通 利关节的 作用。
足三里穴: 位于小腿 外侧,具 有健脾和 胃、补中 益气的作 用。
颊车穴:位于下颌角前上方,咬肌隆起 处,张口有凹陷
手三里穴:位于前臂,肘横纹下2寸, 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
手阳明大肠经的其他穴位
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 点旁,鼻唇沟中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 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 中点处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 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 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肩髃穴:位于肩部,三角 肌上,肩峰与肱骨大结节 两骨间凹陷处
手阳明大肠经的组成
起于食指桡侧端,沿食指桡侧上行,经过手背,上臂外侧前缘,肩部,颈部,止于面部
经过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有: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 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
手阳明大肠经与肺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胆经、肝经、肾经、心包经、三 焦经、任脉、督脉等经络有联系
丰隆穴: 位于小腿 外侧,具 有祛痰化 湿、健脾 和胃的作 用。
手阳明大肠经的针灸疗法
针灸手阳明大肠经的主要穴位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 主治手臂疼痛、麻木、肩周 炎等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 2掌骨间,主治牙痛、头痛、 咽喉肿痛等
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 旁,主治鼻塞、流涕、头痛 等
手三里穴:位于前臂,肘横 纹下2寸,主治手臂疼痛、
手阳明大肠经
用拇指指尖点按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位,如合谷、曲池等,每次约1-3分钟。
推按
用拇指指腹从上到下推按手阳明大肠经,每次约5-10分钟。
手阳明大肠经的针灸方法
毫针刺法
用毫针刺入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如合谷、曲池等,深度以得气为度,每次 留针约20-30分钟。
艾灸法
用艾条灸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如合谷、曲池等,距离皮肤约2-3厘米,每次 灸治时间约15-20分钟。
3
经络在人体内的分布广泛,从头到脚,贯穿全 身。
经络系统
01
手阳明大肠经属于十二经脉之一,是大肠经的循行路线。
02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末端,沿食指桡侧缘上行至腕横纹桡侧端,沿前臂外侧 向上至肘部外侧,经大肠俞入腰夹脊,沿脊旁过膈,属于大肠。
03
手阳明大肠经与肺、胃、大肠等脏腑有密切关系。
经络的分布和作用
背部穴位
大椎
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针灸此穴主治热病、咳嗽、气喘。
风门
在背部,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针灸此穴主治咳嗽、气喘、感冒。
上肢穴位
曲池
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处,针灸此穴主治高血压 、头痛、头晕。
合谷
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针灸此穴主治头痛、目赤肿痛、鼻衄。
手阳明大肠经的分支从锁骨上窝进入 胸腔,上达颈部,至下颌,回入口中 ,交会于对侧。
手阳明大肠经主要治疗头面、五官、 咽喉、外感热病等疾病,如头痛、目 赤肿痛、鼻衄、鼻渊、口眼歪斜、耳 聋、痄腮、齿痛、咽喉肿痛、高热神 昏等。
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相互络属 于肠胃,因此常配合使用治疗肠胃疾 病。
02
手阳明大肠经与大肠有直接联系,刺激该经上的穴位可促进肠道蠕动
手阳明大肠经医学课件
主治
03
头痛、目赤肿痛、鼻衄等。
阳溪穴
定位
在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起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 腱之间的凹陷中。
功效
清热解毒,舒经活络。
主治
头痛、目赤肿痛、耳聋等。
偏历穴
定位
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
功效
调理气血,舒缓胸闷。
主治
肩臂疼痛、手腕无力等。
温溜穴
1 2
定位
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 腕横纹上5寸。
功效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主治
3
头痛、面肿、咽喉肿痛等。
支正穴
定位
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前臂背面 桡侧骨头的后缘。
功效
安神利水,舒缓胸闷。
主治
头痛、目眩等。
下廉穴
定位
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4寸。
按摩曲池穴
用拇指指腹按摩曲池穴,可以缓解手臂疼痛、麻木等不适症状。
按摩合谷穴
用拇指指腹按摩合谷穴,可以缓解头痛、目赤肿痛、鼻衄等不适症状。
按摩阳溪穴
用拇指指腹按摩阳溪穴,可以缓解手腕疼痛、腕下垂等不适症状。
按摩手三里穴
用拇指指腹按摩手三里穴,可以缓解肘臂疼痛、上肢不遂等不适症状。
THANK YOU
治疗方法
针灸疗法
通过刺激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调节 气血流通,达到治疗目的。
推拿疗法
通过推拿手法,放松肌肉,促进气血 流通,缓解疼痛。
中药治疗
使用中药汤剂或中成药,调理肠胃功 能,改善症状。
饮食调理
指导患者调整饮食结构,多吃富含纤 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中医经络之手阳明大肠经
中医经络之手阳明大肠经一、手阳明大肠经的概述手阳明大肠经是人体手臂上的一条经络,起点在食指末端,向上沿着手臂内侧前行至肘部,再向下到达肩部,最后在鼻孔上方结束。
手阳明大肠经与脚阳明大肠经构成了人体的阳明之脉,其中手阳明大肠经是阴阳之气交汇的地方,被视为人体经络系统中的重要经脉。
中医经络理论认为,手阳明大肠经是与人体大肠相连通的,两者互为表里。
手阳明大肠经的气血畅通,可以促进人体经络系统的正常运作,维护人体健康。
二、手阳明大肠经的主要作用手阳明大肠经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运输功能手阳明大肠经主要负责运输手臂和肩部的气血,使它们得以协调运作。
这不仅可以促进手臂和肩部的活动,还可以维护它们的健康。
2.防御功能手阳明大肠经可以增强人体的防御力,预防感冒、咳嗽、口腔溃疡等疾病。
同时,手阳明大肠经的气血流通也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毒素,维护人体的健康。
3.神经调节功能手阳明大肠经与人体神经系统有密切联系,可以调节神经,缓解压力和情绪的不良影响,进而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此外,手阳明大肠经还可以调节人体的荷尔蒙水平,维护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运作。
三、手阳明大肠经的保健方法为了保持手阳明大肠经的畅通,维护人体健康,有以下几个方法:1.饮食调理手阳明大肠经是与人体大肠相连通的,因此,饮食调理就成为手阳明大肠经保健的重要方法。
建议平时多食用含有膳食纤维的水果和蔬菜,如苹果、香蕉、芹菜、白菜等,以增加肠胃蠕动,防止便秘。
此外,饮食要注意不要过度油腻,不要吃过撑或暴饮暴食。
2.运动锻炼手臂的运动可以刺激手阳明大肠经和人体其他经脉的气血流通,增强身体的代谢能力,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建议平时多做适量的体育锻炼,如延伸手臂、运动手指、手腕等活动,进行一些手部放松动作,如揉、捏、推等。
3.中医按摩中医按摩是利用手法、针灸等方法促进手阳明大肠经和其他经络的气血流通,从而改善人体的健康状态。
按摩可以通过刺激经络上的穴位,使气血得到畅通,达到调理身体的作用。
《手阳明大肠经教学》课件
手阳明大肠经与其他经络的关系
手阳明大肠经的配合经络
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是相互配合的经络。
手阳明大肠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相互作用
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等经络相互作用。
总结
手阳明大肠经的重要性
手阳明大肠经在人体经络系统中起到重要的调节和平 衡作用。
如何正确理解手阳明大肠经
正确理解手阳明大肠经需要结合其路径和功能,及其 与其他经络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
肠经的概述
肠经的流经部位
手阳明大肠经起始于食指,在手臂上流经肩膀,最后 结束于鼻孔。
肠经的主要功能
肠经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肠胃的消化吸收,排泄废物, 以及调节水分平衡。
手阳明大肠经的路径
手阳明大肠经的起始 点
手阳明大肠经起始于食指的末端。
手阳明大肠经的流经 部位
手阳明大肠经通过手臂内侧、肩 膀外侧,最后进入面部。
手阳明大肠经的结束 点
手阳明大肠经结束于鼻孔的两侧。
手阳明大肠经的特点
1 手阳明大肠经的主要
病症
2 手阳明大肠经的治疗
方法
3 手阳明大肠经的常见
疾病
手阳明大肠经常受到失调导 致的消化问题、便秘等症状。
通过按摩、针灸和中药等方 法可以调节手阳明大肠经的 功能。
手阳明大肠经常与痔疮、便 秘、胃病等相关。
《手阳明大肠经教学》 PPT课件
这份PPT课件将带你了解手阳明大肠经的教学内容,让你深入理解这一经络系 统的重要性和作用。
手阳明大肠经的简介
什么是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是人体经络系统中的一条主要经络,负责肠胃的功能。
为什么要学习手阳明大肠经?
了解手阳明大肠经可以帮助人们维护和改善肠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十二经脉之一。
《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概述大肠经共廿穴,原穴为合谷穴,络穴为手太阴肺经之列缺穴。
为阳气盛极的经络,主治阳症实症,也治发热病,与肺相表里引。
循行路径①从食指末端起始(商阳),沿食指桡侧缘(二间、三间)出第一、二掌骨间(合谷),②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阳溪),沿前臂桡侧(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③进入肘外侧(曲池、肘髎),经上臂外铡前边(手五里、臂臑),④上肩,出肩峰部前边(肩髃、巨骨,会秉风),向上交会颈部(会大椎),⑤下入缺盆(锁骨上窝),⑥散络肺,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上行的一支:⑦从锁骨上窝上行颈旁(天鼎、扶突),通过面颊,进入下齿槽,出来挟口旁(会地仓),交会人中部(会水沟)—左边的向右,右边的向左,上夹鼻孔旁(禾髎、迎香、接足阳明胃经)。
经中穴道起自手食指内侧末端指甲旁之商阳穴(井穴),经二、三间穴(输穴)至拇指、食指根虎口处之合谷穴(原穴),腕中凹窝为阳溪穴(经穴),沿腕后三寸为偏历穴(疗穴),再经温溜、下廉、上廉穴,至曲池穴前二寸手三里穴(疗穴),曲肘时肘边凸起高处是曲池穴(合穴)。
再经肘髎穴、五里,至手臂肘上七寸三角肌下为臂臑穴(疗穴),至肩峰前方举手凹窝处为肩髃穴(疗穴),再经肩锁关节凹陷处巨骨穴上行,于锁骨上窝中点上一寸许之天鼎穴,上经喉结正中旁三寸是扶突穴,上行至人中旁五分为禾髎穴,止于鼻翼旁五分之迎香穴(疗穴)。
十二经脉(1)手太阴肺经部分:手阳明大肠经起自手太阴肺经母指桡侧指甲角端后一分许之少商穴,其支者络入食指内侧端之商阳穴。
(2)手阳明大肠经部分:由食指内侧端之商阳穴,循食指而上,经二、三间穴,至两骨间之出合谷,上两筋间之阳溪穴,循手臂而上至偏历、手三里穴,入肘外廉之曲池穴,上臑外前至臂臑穴,上肩至肩髃穴,而巨骨穴。
手阳明大肠经及其作用
一、循行
一.起于食指桡侧甲角旁的商 阳穴
二.从手走头,沿食指 ○ 赤白肉线,经合谷走手 ○ 外侧前缘,
三.经缺盆、大椎,止 ○ 于鼻旁的迎香穴。
商阳(井穴)
作用:消炎止痛、开窍 醒神。
主治:慢性咽喉炎、目 赤、齿痛、中风、昏迷。
部位:歌诀:“食指尺 侧甲角旁。”
合谷穴(原穴)
作用:清热解表、熄风镇痛。
主治:一切痛症。歌诀:“口面合谷收”。特别以牙痛、
头痛、高血压、咽痛为好。
部位:歌诀:“合谷虎口岐骨当”。在手虎口第二掌骨中
点凹陷处取穴。
美容三穴:
2、翳风——提升面部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 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 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 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的内容到达这 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 内容的详尽固然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您的内容 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
1、合谷——润泽面部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 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 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 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的内容到达这 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 内容的详尽固然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您的内容 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
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在食指与手太阴肺经衔接,联系的脏腑器官有口、下齿、鼻,属大肠,络肺,在鼻旁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大肠经对淋巴系统由自然的保护作用,能够防止淋巴结核病的发生,故可称之为人体淋巴系统的保护神。
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s――手五里――臂――肩k――巨骨――天鼎――扶突――口禾s――迎香经穴歌诀二十大肠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阳溪偏历温溜济,下廉上廉三里长,曲池肘s五里近,臂肩k巨骨当,天鼎扶突禾s接,鼻旁五分迎香列。
商阳【位置】在手指,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旁开0.1寸。
【主治】咽喉肿痛,昏厥,中风昏迷,热病但汗不出。
二间【位置】在手指,第二掌指关节桡侧远端赤白肉际处。
【主治】咽喉肿痛。
三间【位置】在手背,第二掌指关节桡侧近端凹陷处。
【主治】咽喉肿痛,身热胸痛。
合谷【位置】在手背,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主治】热病无汗,头晕目眩,鼻塞,鼻渊,咳嗽,目赤肿痛,牙痛,龋肿,咽喉肿痛,口疮,口眼歪斜,腹痛,痛经等。
阳溪【边线】在腕区,腕背侧远端横纹桡侧,桡骨茎胫远端,解剖学的鼻烟沟突起中。
【主治】热病烦躁,目赤肿痛。
偏历【边线】在前臂,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
【主治】咳嗽,鼻出血,肠鸣,腹痛等。
温溜【边线】在前臂,腕横纹上5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
【主治】五脏头痛,面赤浮肿,口舌苦等。
下廉【边线】在前臂,肘横纹之下4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
【主治】腹痛,消化不良,上肢而止,手肘肩无力等。
上廉【边线】在前臂,肘横纹之下3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
【主治】腹痛消化不良,可治,肠鸣,上肢肿痛而止等。
手三里【边线】在前臂,肘横纹之下2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
【主治】腹痛,手臂红肿,上肢而止。
曲池【边线】在肘区,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处为。
【主治】咽喉肿痛,咳嗽,气喘,热病,腹痛吐泻,痢疾,便秘,头痛,手臂肿痛,上肢不遂,手肘肩无力。
手阳明大肠经医学课件
02
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 介绍
主要穴位定位
01
02
03
合谷穴
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 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 处。
阳溪穴
在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 向上翘起时,当拇短伸肌 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 陷中。
偏历穴
屈肘,在阳溪穴与曲池穴 的连线上,阳溪穴上3寸 处。
穴位功能主治
合谷穴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鼻衄、齿 痛、牙关紧闭、口眼歪斜、耳聋 、痄腮、咽喉肿痛、热病无汗、 多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
针刺方法
采用适当的针刺深度和刺激强度,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状况进行个 性化调整,以达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的目的。
治疗时机
根据病情和病程,选择合适的针灸治疗时机,一般可在病情发作期 或缓解期进行针对性治疗。
推拿按摩手法
1 2 3
按摩部位
沿着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路径,重点按摩合谷、 曲池、手三里等穴位,以及周边肌肉和软组织。
THAN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增强体 质和免疫力。
心理健康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学会减压放松,以减轻肠道负担 和症状。
05
手阳明大肠经医学案 例分析
案例一:手阳明大肠经与消化系统疾病
临床表现
患者出现腹痛、腹泻、便秘等 消化系统症状。
治疗方案
采用针灸、中药等方法调理手 阳明大肠经,以恢复肠道功能 。
手阳明大肠经医学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手阳明大肠经概述 • 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介绍 • 手阳明大肠经的病理变化与诊断 • 手阳明大肠经的治疗与保健 • 手阳明大肠经医学案例分析
01
手阳明大肠经概述
经络定义与功能
《手阳明大肠经》课件
目录
• 大肠经的简介 • 大肠经的穴位 • 大肠经的经络调理 • 大肠经的日常保健 • 大肠经的常见病症及治疗
01
大肠经的简介
大肠经的起源和历史
起源
手阳明大肠经起源于古代中医经 络学说,是十二正经之一。
历史
中医经络学说起源于春秋战国时 期,经过历代医家的研究和发展 ,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用指腹或手掌按压穴位,力度 适中,时间可持续数分钟。
揉法
用指腹或手掌在穴位上做环形 揉动,力度适中,时间可持续
数分钟。
推法
用指腹或手掌在穴位上做直线 推动,力度适中,时间可持续
数分钟。
拿法
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穴位周围的 皮肤,轻轻提起并放松,力度 适中,时间可持续数分钟。
穴位治疗的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
孕妇在怀孕期间身体状 况特殊,不宜进行穴位
心理调理
保持心情愉悦
良好的心态有助于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改善 肠道功能。
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有助于维护肠道健康。
减轻压力
学会合理应对压力,避免因紧张、焦虑等情 绪影响肠道健康。
培养兴趣爱好
通过阅读、音乐、绘画等方式放松心情,缓 解压力,促进身心健康。
05
大肠经的常见病症及治疗
THANKS
感谢观看
按摩。
避开重要器官
在进行穴位按摩时,应 避开重要器官,如心脏
、肺部等。
注意力度和时间
在进行穴位按摩时,力 度和时间要适中,不要
过度刺激穴位。
观察身体反应
在进行穴位按摩后,应 观察身体反应,如有不
适及时停止并就医。
03
大肠经的经络调理
手阳明大肠经医学课件
手阳明大肠经的健康管理计划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手部检查,以及时发现并 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调整生活习惯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保证充足 的睡眠、减少熬夜等,以保持身体 健康。
增加锻炼
适当增加手部锻炼,如练习手指操 、进行手部运动等,有助于促进手 阳明大肠经的气血运行。
调整饮食
合理调整饮食,保持营养均衡,有 助于维护手阳明大肠经的通畅。
03
手阳明大肠经的疾病应用
便秘的治疗与手阳明大肠经的关系
总结词
手阳明大肠经与便秘的治疗密切相关,通过刺激手阳 明大肠经的相关穴位,可以调和气血,促进肠道蠕动 ,缓解便秘症状。
详细描述
手阳明大肠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与大肠的功能息 息相关。在中医理论中,大肠的主要功能是传化糟粕 ,即对食物残渣进行吸收、分泌和排泄。当手阳明大 肠经的功能异常时,可能导致肠道蠕动减缓,进而引 发便秘。通过刺激手阳明大肠经的相关穴位,如合谷 、曲池、手三里等,可以调和气血,促进肠道蠕动, 缓解便秘症状。
04
手阳明大肠经的保养与健康管理
手阳明大肠经的日常保养方法
保持手部清洁
按摩手部
经常洗手,保持手部清洁,避免病菌侵入。
定期按摩手部,促进手部血液循环,有助于 维护手阳明大肠经的通畅。
避免过度劳累
适当运动
减少手部劳作,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影响手 阳明大肠经的气血运行。
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以增强 身体免疫力。
其他肠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要点一
总结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手阳明大肠经在肠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手阳明大肠经相关穴位的刺激可以调节肠道功 能,促进疾病的康复。
手阳明大肠经课件
手阳明大肠经穴位按摩的功效和作用
01
总结词
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
02
详细描述
手阳明大肠经与肠道功能密切 相关,按摩相关穴位可促进肠 道蠕动,缓解便秘症状。通过 刺激手阳明大肠经上的合谷、 曲池等穴位,可以调和气血, 改善肠道功能。
03
总结词
缓解疼痛,舒缓肌肉紧张
04
详细描述
手阳明大肠经经过上肢和面部 ,因此按摩相关穴位对于缓解 上肢疼痛、肌肉紧张以及头痛 等具有一定的效果。通过按摩 手阳明大肠经上的肩髃、臂臑 等穴位,可以舒缓肌肉紧张, 缓解疼痛。
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也有着密切的联 系,二者相互影响,共同调节人体的气机。
手阳明大肠经还与其他经络如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等有着一定的联系和影响。
02
手阳明大肠经穴位
肩髃穴
位置
肩峰前下方,上臂外展平举时, 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其中较大的 凹陷即是该穴。
功效
主治肩臂疼痛、麻木、活动不利 等症,对上肢瘫痪、偏瘫有一定 的治疗作用。
三间穴
位置
微握拳,在手食指本节后,桡侧凹陷 处。
功效
主治手指麻木、屈伸不利、咽喉肿痛 等症,对目赤肿痛也有一定疗效。
பைடு நூலகம்
手三里穴
位置
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功效
主治手臂麻痛、肘挛不伸、腰疼不伸等症,对腹痛、腹泻也 有一定疗效。
天鼎穴
位置
在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后缘,喉结旁,扶突穴与缺盆连线中点。
适当进行运动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根据个人体质和喜好选择合适的运动。
适量运动
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十二经脉之一。
手阳明大肠经的简称是大肠经。
人体主要经脉有14条,以各种脏腑为名的有12条,再加上督脉和任脉。
大肠经是其中的一条。
大肠经共廿穴,原穴为合谷穴,络穴为手太阴肺经之列缺穴。
为阳气盛极的经络,主治阳症实症,也治发热病,与肺相表里。
英文名称:Yangming Large Intestine Channel of Hand;Yangming Large Intestine Meridian of Hand定义:本经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经过手背行于上肢伸侧前缘,上肩,至肩关节前缘,向后与督脉在大椎穴处相会,再向前下行入锁骨上窝(缺盆),进入胸腔络肺,通过膈肌下行,入属大肠。
其分支从锁骨上窝上行,经颈部至面颊,入下齿中,回出夹口两旁,左右交叉于人中,至对侧鼻翼旁,经气于迎香穴处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所属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中医基础理论(二级学科);经络(三级学科)大肠经共廿穴,原穴为合谷穴,络穴为[url]手太阴肺经[/url]之列缺穴。
为阳气盛极的经络,主治阳症实症,也治发热病,与肺相表里引。
2历史记载《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语译手阳明大肠经:从食指末端起始(商阳),沿食指桡侧缘(二间、三间),出第一、二掌骨间(合谷)、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阳溪),沿前臂桡侧(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进入肘外侧(曲池、肘髎),经上臂外侧前边(手五里、臂臑),上肩,出肩峰部前边(肩髃、巨骨,会秉风),向上交会颈部(会大椎),下入缺盆(锁骨上窝),络于肺,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它的支脉:从锁骨上窝上行颈旁(天鼎、扶突),通过面颊,进入下齿槽,出来挟口旁(会地仓),交会人中部(会水沟)--左边的向右,右边的向左,上夹鼻孔旁(禾髎、迎香),接于足阳明胃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
本经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沿食指桡侧上行,经(合谷)进入两筋之间沿上肢外侧前缘,上行至肩关节前缘,向后与督脉在大椎穴处相会,再向前下行入锁骨上窝(缺盆),进入胸腔络肺,通过膈肌下行,入属大肠。
其分支从锁骨上窝上行,经颈部至面颊,入下齿中,复返出来夹口两旁,左右交叉于人中,至对侧鼻翼旁,经气于迎香穴处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穴位图: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
经络养生
手阳明大肠经卯时(5点到7点)旺。
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所以,赶紧起床,起床后喝杯温开水,然后奔进厕所把一天积攒下来的废物,都排出体外吧!不过上厕所不要太赶,很多老年人中风是因为这样引起的。
我们不如休息10-20分钟清醒清醒头脑再去。
建议饮食多选择:茄子、菠菜、香蕉、蘑菇、木耳、玉米、扁豆、豌豆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斜刺或平刺0.3-0.5寸;可 灸(不宜疤痕灸)
大肠经经脉循行小结
1、经脉走向 体表:起于食指桡侧端,沿
上肢外侧前缘经肩、颈上颜面, 止于对侧鼻翼旁。
体内:属大肠,络肺。联系 的器官有齿(入下齿中)、口、 鼻(还出夹口…上夹鼻孔)
大肠经主治概要
◼ 1、头面五官病变:头痛、眩晕、齿痛、面肿、口眼 歪斜、牙关紧闭、目赤肿痛、鼻渊、鼻衄、咽喉肿痛 、失音 耳聋、耳鸣、痄腮等
一、手阳明大肠经经脉
3.循行小结
◼ 止点:鼻孔旁(迎香穴)
◼ 属络表里关系:属大肠;络肺(阳经属腑络脏)
◼ 气血流注顺序: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 气血的多少:多血多气;旺于卯时(5:00~7:00 am)
◼ 外线(有穴通路):商阳→迎香(左右各20穴)
二.手阳明大肠经脉病候
◼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齿痛,颈肿。 ◼ 是主津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臑
清热消肿,清宣阳明。 【主治】
头痛、齿痛、目赤痛、耳鸣 耳聋、咽喉肿痛等头面五官病 证
手腕痛
【刺灸】
直刺或斜刺0.5~0.8寸。
4.偏历(LI6)(络穴) 5. 手三里(LI10) 6. 曲池(LI11)(合穴) 【作用】
共性: 泻阳明热、通络止痛、通
调腑气 特性:
偏历:通调水道 手三里:通络止痛 曲池:祛风泻热
共性: 泻阳明热、通络止痛
1.商阳(LII)(井穴) 【作用】
清热消肿,开窍启闭 【主治】
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疾患;
热病、昏迷等热证、急症。
手指麻木。 【刺法】
浅刺0.1寸,点刺出血。
2.合谷(LI4)(大肠之原穴) 【作用】
疏风清热、通关启闭、通络止痛、通调腑气、行气活血 【主治】 1.发热、恶寒、咳嗽等外感表证; 2.头痛、眩晕、面瘫、面肿、齿痛、牙关紧闭、目赤肿痛、鼻
特定穴 共性 特性
刺灸
偏历
手三里
曲池
络穴
合穴
1头面五官病:齿痛、颊肿、咽喉肿痛、目痛等 2外经病:手臂酸痛、无力、上肢不遂等 3脏腑病:腹胀、腹泻、腹痛等
1耳鸣耳聋; 2水肿
长于治疗腰痛 长于祛风泻热, (急性腰扭伤) 治疗皮肤病、
热病。
神志病:癫狂 痫。
高血压。
直刺或斜刺 0.5-0.8寸
直刺1-1.5寸 直刺1-1.5寸
➢ 腧穴特点 本经一侧20穴, 16穴分布于上肢外侧前缘 及手,2穴分布于颈部,2 穴分布于头面。特定穴8个, 起于商阳穴,止于迎香穴。
➢ 腧穴主治特点 本经腧穴 主要治疗大肠、肺,下齿、 口、鼻等相关脏腑器官的 病候,与外经病候,肩臂 疼痛等。
1.商阳(LII)(井穴) 2.合谷(LI4)(大肠之原穴) 3.阳溪(LI5)(经穴) 【作用】
◼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 入下齿中,还出挾口,交人中, 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一、手阳明大肠经经脉
2.手阳明大肠经经脉循行特点
◼ 体表路线
◼
食指(商阳)→合谷→肘外
↓
柱骨会上 ←肩隅
↓
属大肠←膈←络肺←缺盆→颈→颊→下齿
↓
(迎香)挟鼻←人中←口
◼ 联系
大肠、肺,下齿、口、鼻
一、手阳明大肠经经脉
上肢不遂宜向三角
肌方向斜刺
9.扶突(LI18)
【作用】
清咽利喉、理气化痰、宣肺平喘
【主治】 咽喉肿痛,暴暗; 瘿气,瘰疬; 咳嗽,气喘; 颈部手术针麻。
【刺灸】 直刺0.5~0.8寸。注意避开
颈动脉,不可深刺。一般不用电 针,以免引起迷走神经反应。
10.迎香(LI20) 【作用】
散风清热通络,通利鼻窍 【主治】 鼻疾:鼻塞、鼻衄、鼻渊、鼻鼽 面瘫、面肿、面痒、面肌瞤动、
腹痛,腹胀,泄泻,肠鸣。 《灵枢 经脉》:手阳明大肠经主“津所生病”。
三.手阳明大肠脉主治概要
✓ 经脉病:食指挛痛,上肢不遂,肩痛不举等。 ✓ 器官病:头面、五官、咽喉等疾病如齿痛、面瘫、
咽喉肿痛。 ✓ 脏腑病:腹胀、腹痛、肠鸣、泄泻等。 ✓ 热病、神志病:昏迷、眩晕、癫狂等。
四、手阳明大肠经腧穴
◼ 2、热病 ◼ 3、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病变:肩臂痛、上肢不遂、手
臂疼痛、无力等
大肠经穴位主治
商阳 合谷 阳溪 偏历 手三里 曲池
头面器官病,热病
高热、昏迷 汗证、滞产 腕痛 水肿、耳疾 上肢不遂 上肢不遂、热病、隐疹
臂臑 肩髃 扶突 迎香
局部病症
目疾 隐疹 肺疾 面疾、胆道蛔虫症
痛,大指次指痛不用。 ◼ 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 ◼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
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 胃同候,取巨虚上廉。
二.手阳明大肠经脉病候
1.经络病候: 上臂疼痛,中风偏瘫,口眼歪斜,咽喉疼痛,颈强
痛,牙痛,鼻衄,鼻渊。 2.脏腑病候:
3.循行小结 ◼ 起点:起于食指末端桡侧(商阳部); ◼ 循行走向:属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 分布规律:分布于上肢外侧前缘 ◼ 体内相联系的脏腑器官:大肠、肺,下齿、口、鼻 ◼ 体表主干:食指(商阳)→合谷→前臂外侧前缘→肘外→上
臂外侧前缘→肩峰→大椎→缺盆→颈→颊→下齿→口→人中 →左至右,右之左→鼻(迎香) ◼鼻衄、咽喉肿痛、耳聋、耳鸣等头面五官病证; 3.热病、多汗、无汗等津伤病证; 4.上肢痿痹、手指挛痛等经脉病证; 5.腹痛、便秘等胃肠病证; 6. 痛经,经闭,滞产,胎盘不下等妇科病证: 7. 牙拔除术、甲状腺手术等面口五官及颈部手术的针麻常用穴; 【刺法】
直刺0.5一1寸;孕妇禁针。
3.阳溪(LI5)(经穴) 【作用】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
手阳明大肠经与腧穴
The Large Intestine Meridian of Hand-yangming
一、手阳明大肠经经脉
1.经脉循行
◼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 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 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 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 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 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 下膈,属大肠。
7.臂臑(LI14) 8. 肩髃(LI15) 【作用】
共性: 通经活络,宣痹止痛 理气散结
特性: 臂臑:清热明目 肩髃:长于治疗肩部疾患。
共性 特性 刺灸
臂臑
肩髃
1外经病:肩臂痛、上肢不遂 2瘰疬
目疾
风热瘾疹,牙痛
直刺或向上斜刺0.8- 直刺或向下斜刺1-
1.5寸
1.5寸。肩周炎宜向
肩关节方向直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