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石油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导师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石油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导师简介
西安石油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导师简介
朱林,男,1958年9月出生,重庆人。

工学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1982年7月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制造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8年4月毕业于中北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德国勃兰登堡工业大学做访问学者半年。

1982年9月开始在西北光学仪器厂工作。

1988年4月至今在西安石油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作,现任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教授、硕士导师。

长期从事先进制造技术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承担《数控加工及编程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现代切削理论基础》、《孔加工技术》、《金属切削原理》等10门课程的教学,是西安石油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级特色专业负责人,陕西省“机电工程”教学团队负责人,主持承担省部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曾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承担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偏心径向刃及偏心折线刃钻头”和重大横向科技项目等30余项,共计经费
1400万元。

其中“偏心径向刃及偏心折线刃钻头”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发明专利1项;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 收录10篇;参编出版专著2部,第一作者出版教材2部,其中主编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教材获陕西省优秀教材二等奖。

兼任中国机械工业金属切削刀具技术协会切削先进技术研究分会理事、全国高校制造技术及机床研究会理事、《石油矿场机械》编委。

1997年入选陕西省“三五人才”;1998年被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确定为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

彭勇,男,1961年1月出生,湖南长沙人。

工学硕士,教授、博士生兼职导师。

1982年7月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矿场机械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8年6月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天然气机械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1982年月8月开始在西安石油学院机械系工作。

1993年4月晋升副教授,1998年12月晋升为教授。

1991年11月任机械系机械研究室主任;1993
年3月任西安石油学院院办公室副主任;1994年4月任西安石油学院科研处长;1997年3月任机械系主任;2000年任机电与材料工程学院院长;2004年任机械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

长期从事石油机械工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承担《机械原理》、《机械信号测试技术》、《矿场机械》、《有限元理论》、《机械工程前沿技术》《人工举升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无损检测技术》、《模式识别理论》、《测试与传感技术》、《旋转导向钻井技术》、《机械振动理论》等10余门本科生与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担任近40名硕士生、博士生的指导教师,曾获陕西省教学成果奖1项。

现任中省共建“石油装备智能化与工况监测”实验室主任、陕西省重点学科“机械电子工程”(西安石油大学)负责人、陕西省“石油钻采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与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共建),兼任“石油机械研究所”所长、“导向钻井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石油钻采管柱与井下工具设计制造技术研究所”副所长。

主持或参加完成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委托等科技项目40余项,共计经费超过800万元,
目前承担着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项目7项,科研经费达400多万元。

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EI、ISTP收录近20篇;出版专著、教材3部。

兼任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西安石油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被聘为《石油机械》、《石油矿场机械》、《西安石油大学学报》杂志的编委。

樊玉光,男,1964年1月出生,教授,硕士生导师。

第三届陕西省教学名师。

学校化工过程机械学科带头人,兼任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

1979至1983年太原理工大学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本科,1983年在山西省吕梁地区化肥厂任助理工程师。

1987年大连理工大学化工过程机械研究生毕业,开始在西安石油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任教,一直从事过程装备与控制本科、化工过程机械和流体机械与工程硕士教学与科研工作。

担任公益性社会工作有:陕西省化工学会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压力容器分会理事、秘书长;陕西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西安纳米科技学会理事。

《石油化工设备》编委。

讲授过《化工容器设计》、《化工设备设计》、《压力容器安全技木》、《化工设备制造工艺学》、《化工设备与机械》、《油罐及管道强度设计》、《锅炉压力容器安全》、《腐蚀与防护》、《流体密封技术》、《化工设备基础》、《环境保护过程与管理》、《过程设备制造工艺》、《过程装备成套技术》等13门本科课程,讲授《高等流体密封技术》、《化工过程机械技术》、《摩擦与磨损》、《热物理测试技术》等4门硕士生课程。

主编、参编了《过程设备基础》、《化工设备制造工艺学》、《石化装备密封技术》教材。

主持的“化工容器设计课程建设与教学”项目获陕西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持的“过程设备制造工艺学课程建设与教学”项目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以第一发明人获得三项国家发明专利:“常减压塔顶系统露点控制防腐蚀装置”、“带消能器降液管的塔盘”、“金属管道内线状电化学防腐蚀装置”。

发表科研论文72篇(E1收录7篇)。

主要有:Study on magnetic field and free boundary of magnetic fluid seal(E1);用回归正交设计法
建立磁极结构参数与磁性流体密封压差的经验公式(EI);热处理对化学镀N1—P镀层耐蚀性的影响(EI);花-格管线腐蚀穿孔失效模型分析(EI);加氢装置空冷器管束变形分析及防止(EI)。

近年来主持和参加十多项科研项目,包括:中石油集团公司中青年创新基金“高强度管线钢屈强比对安全性影响研究”;教育厅“纳米磁性流体密封技术研究”、“在役油气管线的材质损伤与管道安全性评价技术研究”、“等几率填料塔应用机理研究”“常顶系统腐蚀信息融合技术研究”;长岭炼化总厂“高压泵出口管线腐蚀穿孔失效”;校基金“油气集输系统局部腐蚀穿孔的机理与防护”;兰州炼油化工总厂“波纹管材料组织与性能分析”;青海油田设计院“交互式分级参数化石油炼化静设备CAD技术”;兰州炼油化工总厂“化工容器制造工艺过程计算机辅助设计CAPP”项目;江南石化设备厂“3D塔盘测试分析”;独山子石化公司“独山子石化公司腐蚀数据管理及预测系统”、“独山子石化腐蚀数据管理系统的研究开发”等。

宝鸡钢管厂“X80高屈强比管线钢安全性分析与研究”“X80管线钢焊缝和热影
响区安全性分析与研究”。

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800kV GIS长母线管道机械强度计算及分析”、“ 550kV管道母线(GIL)支撑研制及计算”。

吴伟,男,中共党员,1962年10月出生,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西安石油大学教务处长,校学术和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石油学会会员。

1984.07西安石油学院化工机械专业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90.06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2003.06 西安交通大学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2009.10 西北工业大学博士后出站。

现从事的研究领域为智能控制与故障诊断、机械设计及理论等。

1984年至今在西安石油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先后担任西安石油学院机械系副主任、院办副主任兼院国际交流中心副主任,亚太分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西安石油大学研究生部主任等职。

曾获陕西高校优秀党支部书记、西安石油大学优秀教师、西安石油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西安石油大
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管理育人先进个人;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西安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一项,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一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总公司“教学成果三等奖”一项,获西安石油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获其他厅局级奖励4项;陕西省精品课程《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负责人。

主持过的项目有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CNPC中青年创新基金、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十一五”规划研究课题,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另还主持和参与了与其他企事业单位合作项目20余项,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目前在研项目经费130余万元,曾在《石油学报》、《系统仿真学报》、《控制工程》等杂志上公开发表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论文40余篇,其中7篇被EI 收录,参编教材4部。

刘振华,女,1962年11月出生,四川省资阳市人。

工学硕士,教授。

1982年8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8年6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计算力学专业,获硕士
学位。

1982年9月至1985年6月在西安石油大学机械系任教;1988年至今,在西安石油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承担教学和科研工作,2002年任教授。

长期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承担了《材料力学》、《工程力学》、《高层建筑结构》、《复合材料力学》和《振动理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参加了《材料力学》课程建设、《工程力学》精品课程建设及教学法研究工作,《工程力学》课程于2007年被评为陕西省精品课程。

曾获西安石油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优秀奖和二等奖各一项。

主要从事地球物理测井方法应用研究工作,主持及参加科研项目17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校级科研项目1项,横向课题11项。

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EI收录4篇。

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项,陕西省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奖二项,西安石油大学科技进步奖三项。

出版科研专著一部,教材一部。

2006年获”陕西省师德标兵”荣誉称号。

2009年获“西安石油大学教学名师”荣誉称号。

张瑞萍,女,1964年9月出生,山西太原人。

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1986年7月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固体火箭发动机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9年7月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弹药战斗部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3年8月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固体力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1993年11月至今先后在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和机械工程学院任教,主要从事力学和机械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多年来主讲《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弹性力学》等课程,参编出版《工程力学》教材一部。

主持和参加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国家863项目、国家重大专项课题、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风险创新研究项目和多项横向课题,参加并完成多项西安石油大学教学研究项目。

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刊物上公开发表教学研究和科研论文二十余篇。

曾荣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青年岗位能手称号、陕西省高教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及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称号。

曾获陕西省环保厅科学技
术一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陕西省教育厅现代教育技术成果二等奖、西安石油大学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西安石油大学“教学质量奖”一等奖。

窦益华,男,江苏仪征市人,生于1964年6月,博士,教授。

1984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石油机械专业,获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石油机械专业,获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固体力学专业,获博士学位;1987年至今在西安石油大学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致力于综合运用数学、力学、机械电子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与实验手段,解决石油工程特别是试油、完井工程中的力学与安全问题,近十年来,主持相关科研项目50余项,科研经费3000多万元;发表科研与教学论文50余篇。

所研究的项目紧贴生产实际、紧跟国内外发展动态,以安全试油、完井为目标进行理论研究、实验研究、设备研制和工程实践,已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有稳定的生产需求——针对高温、高压、高产、高地应力、高井斜、高含砂、高酸性(含
硫化氢、二氧化碳)、高井口压力、长裸眼、大跨距、高生产压差、低渗透、深井(统称高难度复杂井)试油、完井这一世界级难度的石油工程中出现的井筒漏失、套管挤毁、封隔器失封、管柱断脱、井口失控、油嘴与管汇刺漏、电缆断裂、施工失败等难题与事故,将地层、井筒、套管、井下工具、井下管柱、井口、地面管汇、油嘴、容器(分离器)作为一个(有流体流动的过程)系统,综合运用数学、力学、材料学、机械学、电子学、石油工程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实验手段,基本搞清了替液、坐封、射孔、压裂、酸化、排液、开井、关井、压井等试油、完井过程中,地层、井筒、套管、井下工具、下井管柱及地面管汇与设备在流体密度、液面高度、压力、温度、产量变化的动态情况下的力学性能、材料性能与安全性能,为试油、完井设计及施工参数控制提供了依据与控制手段,避免了安全事故。

在解决高难度复杂井试油、完井油套管柱力学分析与系统安全问题的过程中,还结合项目需要创新研制了兼具钻杆、油管优点的“钻油管”,创新研制了试油井下管柱载荷测试器、井下管柱振动测试器、井下管柱工况监测仪、井下射孔压力
与冲击测试器、液压管钳扭矩标定仪、试油完井设备内窥检测仪,改进了裸眼中测封隔器胶筒等工具与设备,研制了三相分离器自动化计量系统。

自2000年开始,以井下工具力学分析、井下管柱力学分析、井下套管力学分析技术为基础,集成为“试油、完井井下工具及油套管柱力学分析”技术进行单井技术服务,为克拉2气田(最高单井日产460万方,折日产4000吨原油)、迪那2气田、大北2气田、塔深1井(井深8400米)、莫深1井、霍10井(泥浆密度高达2.65g/cm3)、龙岗1井、徐深2井、长深1井、歧深1井等我国陆上几乎所有高难度复杂井试油、完井提供了技术支持,按照该技术指导施工的井没有一口发生管柱事故。

李臻,男,1963年6月出生,陕西蒲城人。

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1985年7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5年7月至1987年9月在陕西理工学院(原陕西工学院)任教;1990年12月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原西安冶金建
筑学院)冶金系金属材料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4年6月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1994年6月开始在西安石油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作,任西安石油大学教授、硕士导师。

校级院(系)聘硕士点学科带头人,机械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石油装备的环境损伤、断裂与安全寿命评价教学与研究工作。

承担本科生《过程工程建设与管理》、《流体密封技术》、《化工设备基础》,研究生《现代工程材料》、《压力容器与管道完整性评价技术》、《化工机械的可靠性分析》等课程的教学,合作承担“《化工容器设计》课程与教改实践”项目,曾获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先后完成了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企业横向科研项目8项。

发表科研论文15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2篇。

李军强,男,1964年3月出生,陕西礼泉人。

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1985年7月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力学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0年4月毕业于西北工业大
学工程力学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0年4月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工程力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1年9月-2004年7月在西安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工作。

1985年7月-1987年8月在西安理工大学任教,1990年4月至今在西安石油大学任教,2006年12月评为教授。

现为西安石油大学校级“工程力学”重要基础课程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是振动理论及应用,石油管柱力学等。

多年来一直在教学第一线从事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参编的教材有《理论力学》、《工程力学》、《材料力学》等三部,发表教学论文6篇,参加教改项目5项。

主讲过《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材料力学与弹性力学基础》、《弹性力学》、《机械振动》、《工程结构抗震》、《高等固体力学》等多门本科和研究生课程。

2004年9月获西安石油大学第三届“教学质量奖”一等奖;2001年9月获西安石油学院2000/2001学年课堂教学优秀教师奖。

参加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工程上两类
典型演变随机响应问题的统一解法”、“含阻尼合金材料构件的机构系统动态设计理论与实验研究”、“复杂条件下钻井技术基础研究”的子课题-旋转导向钻井理论及井下系统优化方案研究, 863重点项目“旋转导向钻井系统整体方案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十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渤海大油田勘探开发关键技术”重大专项前瞻性项目“旋转导向钻井系统整体方案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十五”重大科技项目“井下调制式旋转导向钻井工具开发”,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项目“旋转导向钻井工具工程样机研制”等科研项目。

在国内外各种公开发行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共发表论文50余篇,有8篇被EI摘录,有1篇被SCI摘录, 有1篇被 ISTP收录。

刘战锋,男,1962年8月出生,陕西乾县人。

学士学位,教授、硕士生导师。

1983年7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工艺设备及自动化专业,大学本科学历。

1983年7月开始在西安石油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作至今,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长期从事机械制造工艺及刀具、深孔加工技术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承担《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床夹具设计》、《孔加工技术》、《模具设计》、《现代制造技术》、《机械制造工程学》、《复合加工技术》《机械制造工程学》等课程的教学,是西安石油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省级特色专业和省级名牌专业负责人,西安石油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带头人。

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偏心径向刃及折线刃钻头”的研究,主持和参与了多项科研项目及成果转化工作,其中“偏心径向刃及折线刃钻头”获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利比亚国际工业博览会银牌奖,陕西省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西安石油学院优秀高教科研成果三等奖,西安石油学院实验技术成果优秀奖,西安石油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西安石油大学优秀教师。

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收录6篇;编写出版专著《孔加工技术》和《深孔加工技术》两部,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九·五”规划教材《机械制造工程学》1部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
彭海,男,1959年11月出生,湖南岳阳人,工学学士,教授,研究生导师。

1982年7月毕业于西安工业学院精密机械制造与工艺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2年8月至1986年6月在西安国营朝阳仪器厂工作,1986年7月起在西安石油大学工作。

长期以来主要从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在教学上承担了“数控原理与系统”、“数控加工与编程技术”、“自动化制造系统”、“深孔加工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机电产品的可靠性设计”等本科生课程以及研究生“先进制造技术”课程的讲授。

曾获学校优秀高教科研成果三等奖和实验技术成果优秀奖。

科研上承担和完成了多项科研项目,主持完成1项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参与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和推广,参与了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九五”重点项目的研究,取得国家专利5项。

科研成果获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陕西省专利奖银奖,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参与编写“孔加工技术”
及“深孔加工技术”两部专著,以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其中EI、ISTP收录8篇。

屈文涛,男,1970年10月出生,山东临邑人。

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1992年7月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5年4月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学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8年11月至今在西北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5年4月开始在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原067基地)负责预先研究与国际交流方面的技术管理工作。

1997年9月调到西安石油学院机械系工作,2003年12月被聘为工业设计专业副教授,专业带头人,2004年被遴选为硕士生导师,2009年被聘为机械工程学科教授。

长期从事石油矿场机械、流体机械及车辆人机工程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承担《产品开发设计》、《人机工程学》、《现代设计方法》、《机械系统动力学》等10余门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建设和
教学任务,是我校“产品开发设计”、“人机工程学”校级精品课程负责人;主持完成了省高教教改项目“校企结合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单螺杆式水力机械转子线型几何理论研究”等18项教改、科研项目,共计经费80余万元。

其中“螺杆泵采油技术在低渗透油田中的开发应用研究”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定向井螺杆泵举升工艺和闭环控制技术”获西安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EI收录2篇;撰写出版专著1部,主编出版教材2部。

兼任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工业设计分会理事,榆林学院教授,《石油钻探技术》和《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的期刊机械工程领域审稿专家。

王江萍,女,1959年11月出生,陕西西安人。

工学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1982年7月毕业于西安工业大学(原西安工业学院)精密机械制造及工艺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7年6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
专业,获工学硕士;1984年9月至1986年2月在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助教进修班学习;2004年1月至2004年7月在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做访问学者。

1982年8月开始在西安石油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作。

长期从事工程测试技术、机械故障诊断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承担本科生《机械设计制造专业英》、《机械故障诊断与分析》、《工程测试技术》(双语)和研究生的《智能传感器系统》和《机械故障诊断学》及《机械信号分析与处理》等6门课程的教学,指导本科毕业设计和指导研究生学习等工作。

近年来主持和参加的纵向课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油气储层损害的信息融合理论与方法研究,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项目“复杂钻井、完井过程中油气储层保护信息融合技术研究”和“钻井安全诊断及主动防范系统网络控制技术平台构建”,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石油钻井过程安全预警与多源信息融合智能监控技术研究”,以及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基于信息融合的钻井过程事故智能监控与预警技术”;横向协作课题“五柱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