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保障城乡差异的原因分析与负面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社会保障城乡差异的原因分析与负面影响

(一)中国社会保障城乡差异的原因分析

我国社会保障的城乡差异在当前已经表现得相当明显,城乡社会保障的差异在很多方面都已经显露无遗。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城乡差异巨大的现实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城乡二元体制束缚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社会必经的过渡阶段,是指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的城乡生产和组织的不对称性,也就是落后的传统农业部门和先进的现代经济部门并存、差距明显的一种社会经济状态。〔C建国以来,我国为了迅速走上工业化道路,政府用行政手段将城乡分开,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形成了一套城乡二元体制。国家主要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低价收购农产品,将农业剩余转化为工业利润,再通过严格控制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把工业利润转化为财政收入。此外,国家还通过农业税收入和农业储蓄等渠道获得大量资金积累,据统计,在1952年至1999年间,农业部门通过“剪刀差”为城市工业提供资金8707亿元,通过税收提供资金1527.8亿元,通过储蓄提供1404.8亿元,打!除同期国家对农业的各项投入,农村为城市上业化提供资金净额1万亿元脚。与此同时,国家把户籍分为城户籍和农村户籍,相应地建立起一套分割的社会保障体制,国家每年为城镇居民提供上千亿元的各类社会保障,而农民的生老病死伤残几乎没有任何保障,农民还要上交乡村统筹为五保户、烈军属提供补助救济。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陆续展开。与此同时,我国的城乡二元体制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在现实的强烈要求下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城乡二元体制在当前并没有根本性改变,“重工轻农”的政策本质仍然没有变化,导致城乡社会保障的差距越来越大。

2.各级政府不够重视

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对国家和民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政府必须担负起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政府是社会保障的最重要的责任主体,在社会保障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社会保障的发展与进步完全取决于政府的重视程度。在过去的五十多年中,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在城镇取得了较大成绩,在农村却进展缓慢。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城镇社会保障逐步改革,各项制度相继完善,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取得了重大成绩,但农村社会保障却仍原地踏步,基本没有大的进步,这与各级政府对城乡社会保障的重视程度不同、宏观指导不一有着重要关系。在我国宪法和相关法律中,在党和政府的相关文件中,虽然也多次提到要建设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要探索建立农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但是目前基本仍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很多政策都没有付诸实践。

3.对农民权利的漠视

社会保障是一种公共物品,是公民应得的一项基本权利,应该为社会个体成员所平等享有,政府应该无差别地提供这一公共物品。我国给城镇居民建立起了一系列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尊重了他们的权利,让他们可以享受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但是政府在农村却不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总是以财力有限、农民有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等借口一拖再拖。需要指出的是,几十年来政府对城镇社会保障投入了许多财力、物力都不见财力不足,但是一谈到农村社会保障就财力不足了。而且,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财政的承受能力不断增强,政府不能再以财力有限作为不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的理由。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农民日益面临多重风险的考验,传统的家庭保障、土地保障功能不断弱化,农民对社会保障的需求非常强烈。而国家对农村公共物品的提供极其有限。因而,在是否建设农村社会保障的问题上,制度缺失只是表面现象,对农民权利的漠视才是本质。

4.传统社会保障意识

由于中国历史的原因,农民受封建文化影响很深,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的生、老、病、死都应该由家庭来负责,他们主要依靠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家庭乃至家庭成员的和衷共济来抵御各种风险和灾害,实行家庭保障。直到现在,我国农村仍然处在家庭保障为主、社会保障为辅的阶段,家庭保障是农村保障的核心,发挥着骨干作用。邓大松、刘昌平等就指出:“当前老年人中有63.5%与子女生活在一起,60.6%的老年人依靠子女补贴生活”,“家庭养老仍然是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主要形式,并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处于主导地位”。‘卫虽然这种自我保障模式与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但由于长期的实践,再加上传统文化的影响,使人们无法跳出这种传统的保障模式,因而影响新的、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5.农民经济能力较弱

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的不断改革,农民有机会从事各种职业,许多农民都利用机会寻求致富之路,并目.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国农村现在有许多农民的经济条件都己经很好,甚至有的地区的农民已经达到了富裕阶段,许多农民都通过多种方式参加商业保险。如上海市2007年的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222元,恩格尔系数②为36.8%。‘厉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的农民整体经济能力较弱,农民都还不富裕,甚至有许多农民还生活在温饱线以下。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0元,同期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4761.0元,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比为3.32。从恩格尔系数来看,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为:37.90b,农村居民家庭为43.7%。④按照国际标准,城镇居民已经达到了富裕阶段,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处于刚刚解决温饱、开始向小康迈进的阶段,农民的经济能力与城镇居民还有一定的差距。而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筹资方式都是要农民出大部分资金,有的地区甚至不给农村社会保障任何补助,要求农民承担全部的社保资金。在农民还不富裕的情况下,政府又不给农村社会保障强有力的财政支持,农民就没有参加社会保障的经济能力,因此目前的一些社会保障在农村没有市场,农民不愿意参加,参保率低。

(二)中国社会保障城乡差异的负面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