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_挑战“两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北师大初中历史九下《第13课 挑战“两极”》word教案 (4)

北师大初中历史九下《第13课 挑战“两极”》word教案 (4)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实验中学九年级历史下册 挑战“两极”教案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知道欧洲联盟。

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

二、教学重难点:日本推动经济恢复和高速发展的措施,欧盟形成的过程以及日本和西欧快速崛起的道路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借鉴作用。

三、教学过程:(多媒体课型)1.导入:两极格局的主要国家导入。

3.出示:本课学习目标4.检测:学生预习目标达成检测5.补充:利用本课图片、材料对预习内容简单的解释说明,加深学生的印象。

6.小结:结合预习内容概括构建本课知识结构(创始会员国:法国、意大利、联邦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

7.方法:总结介绍学习目标的记忆方法(板书归纳记忆)8.巩固:学生把知识点背诵3分钟(多媒体展示)挑战“两极” 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 欧共体的形成 欧洲联盟 : 年成立,1999年 诞生 原因:维护自己的安全,发展经济(主要) 目的:经济政治一体化 1952年成立 , 1957年成立 作用: 1967年成立欧共体 过程: 原因: 表现: 70年代成为 。

形成资本主义世界 , , 三足鼎立的局面 目前: 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启示:坚持 不动摇,重视教育,尊重人才,引进发展高科技。

外因:美国的扶植 内因: ①引进世界先进的科技 ②重视教育人才 ③注重国家对经济的干预④实行贸易立国战略,保持政局的稳定和政策的连续性。

9.探究:针对本课重点和难点,利用各类史料尽量把设计的问题简单化,对相关知识点的解释通俗易懂,语言精练,贯穿情感渗透。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的分裂所造成的影响是灾难性的。

20世纪前半期欧洲的两次分裂带来的只是生灵的涂炭、文明的衰退和地位的削弱。

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被誉为“世界工厂”和“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在欧洲第二次分裂后不得不依附于美国。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德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挑战“两极”教案 北师大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挑战“两极”教案 北师大版

第13课 挑战“两极”教学目标1.知道欧盟。

2.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的主要史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欧盟形成过程,日本推动经济恢复和高速发展的措施以及日本快速崛起对我国的借鉴作用。

难点:新的力量中心的形成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西欧、日本的战后废墟与战后重建问题:看了上面的图片,你有何感受?教师讲述:同学们,德国和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两大祸首,他们在发动战争的同时,本国也遭到灭顶之灾。

上面两幅图片,一幅是苏军攻克柏林,柏林到处是残砖断瓦;一幅是日本的广岛遭原子弹的轰炸,地面上所有建筑物毁于一旦。

有人站在德国首都柏林的街头,望着满目废墟的城市,哀叹即使清除这些瓦砾也要花上20年的时间,要想经济复兴真是比登天还难。

可是,西欧和日本不仅很快清除了战争的废墟,还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到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强国,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理念抛砖引玉,引入新课引导学生复习本单元第10课有关“两极”对峙的内容。

(边复习边板书出相关内容) 设问:当前的世界又呈现出了怎样的一种格局?(将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后板书在相应位置)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是哪些力量导致“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它们是怎样向强大的“两极”挑战的?(在肯定和鼓励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点到中国、西欧、日本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板书这四方力量)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一值得深思的问题来学习新的一课:第13课《挑战“两极”》。

回顾复习。

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并尝试回答。

倾听、思考。

倾听。

在温习中加深对“两极”格局的认识。

联系现实,理清学生思路。

设置悬念,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以收到“解题”的效果。

承上启下,简洁导入。

(板书课题)诱思引导,探求新知在导致世界局势向多极化发展的四大因素中,本课着重从欧洲和日本两方面来举例说明对“两极”的挑战。

(板书:欧洲和日本)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欧洲向两极格局的挑战之路。

九年级历史下册13挑战“两极”教案北师大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历史下册13挑战“两极”教案北师大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历史下册13 挑战“两极”教案北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历史下册13 挑战“两极”教案北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历史下册13 挑战“两极”教案北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挑战“两极”》本课主要讲述了二战后日本和西欧各国从沉重打击中迅速崛起的过程,并威胁到美苏的地位,起到了挑战两极的作用。

教材分为两个子目:第一子目“欧洲的联合"介绍了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第二子目“走向经济大国之路”讲述了日本在20世40年代末至70年代末经济发展的概况.【知识与能力目标】1。

了解欧盟的形成原因及过程,分析“联合”对于欧洲崛起的重大意义。

知道欧盟的地理范围,提高识图能力。

2。

简述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经济的主要措施,了解日本经济实力增强以后在政治上的要求及表现.分析日本经济发展对我国的借鉴之处及其意义,增强“学习历史为现实服务”的意识.【过程与方法目标】1。

运用邮票、表格、历史地图、历史流程图等形式归纳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直观地表现历史知识。

通过阅读教材内外的资料,多角度地认识、解释历史事件,进一步提高阅读史料、归纳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一些重大问题和对比性的问题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解放思想、互相交流、取长补短的意识,同时意识到保持自己独立的思想观念的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欧盟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史实,认识当代社会发展是时代主流之一,我国应当继续保持既定方针,把经济建设作为长期坚持的工作重心.【教学重点】日本推动经济恢复和高速发展的措施、欧盟的形成过程以及日本和西欧◆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 教材分析崛起的道路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借鉴作用.【教学难点】新的力量中心的形成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挑战“两极”(第3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挑战“两极”(第3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

第13课《挑战“两极”》一、说教材1、教学目标:①知识与能力:了解欧盟形成过程,分析“联合”对于欧洲崛起的重大意义;简述日本在二战后经济发展的因素及主要表现,分析日本经济发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增强“以史为鉴”意识。

(依据:课标要求以及“学以致用”能力的要求。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应用归纳法、识图法,直观地表现历史基础知识,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进一步提高史料的归纳能力,对比能力,提高学生适应中考开卷考的能力。

(依据:课程标准“能够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能阅读、理解和处理历史信息”)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制度不同并不意味敌视和隔阂,我们应解放思想,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并把“发展”当作重心。

(依据:历史新课标“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多样性”)2、教学重、难点:重点:欧盟形成的过程;日本推动经济恢复和高速发展的因素,以及日本快速崛起对我国的借鉴作用。

(依据: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知识结构和“以史为鉴”的要求)难点:新的力量中心形成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依据:初中生的思维正处于以感性为主并逐步向理性思维过渡的阶段,对这个问题学生难以全面理解,难度较大)二、说学法①指导预习:了解本单元的前言,预习课文并收集二战后的相关资料。

②心理调节的方法指导:根据我校学情和课时安排的实际,让讨论、分析、探究与交流落到实处,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老师要适当点拨,鼓励学生多发言并做好课堂笔记。

③知识构建的方法指导:教师通过问题导读法,对课本的教材、练习与学生生活的体验,进行知识构建;指导学生通过归纳法、图表法、分析对比法等来加强对教材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体验历史、感受历史,增强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的情感。

三、说教法1、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和“六环节”教学法(依据:多媒体容量大、形象、直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六环节”环环相扣,具有条理性,同样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结合时事政治、地理,进行多学科渗透,体现新课改理念;通过反馈训练,进行课外延伸,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

北师大初中历史九下《挑战“两极”》教案_9

北师大初中历史九下《挑战“两极”》教案_9

辽宁省丹东七中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挑战“两极”教案北师大版对比分析法归纳总结法教学一教学方法讲解法、讲叙法、对比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1、1951年,法国等六个国家签署;1952年,成立国际性的煤钢垄断组织塑造了欧洲共同体的雏形。

2、1967年,西欧六国决定合并、、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欧洲共同体。

二战中,西欧诸国和日本的经济都遭到严重破坏,战后,西欧和日本通过不同的道路一、学习导航:(一)预习检测:(每格1分,共10分)3、1991年,12个欧共体成员国在马斯特里赫特签定,规定要通过建设、建立、发行单一货币来实现经济的高度一体化。

年欧盟成立。

4、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号经济大国,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90年代后,提出改造的想法,要求成为常任理事国。

(二)质疑问难:二、探究交流:在美、苏两极对峙的格局下迅速崛起,成为挑战“两极”的两个重要“极点”。

他们崛起的原因是什么呢?活动探究之一:走进欧盟材料一: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

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不惜使用最强大的武力统一欧洲,但都失败了。

二战后至今,欧洲一体化进程发展迅速,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说一说:材料一中,二战前后欧洲人为“谋求欧洲统一”采取的方式分别是什么?二战后欧洲一体化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演变过程?●想一想:欧洲的联合标志性的事件是什么?●议一议:今天欧盟已拥有27个成员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它反映了欧洲怎样的发展趋势?它对世界格局发展产生什么积极影响?活动探究之二:日本的再次崛起20世纪50—70年代,世界科技迅速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而同一时期的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却出现了重大失误。

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比一比:根据下表指出,20世纪50—70年代,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资本主义国家是哪个国家?其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忆一忆:同一时期的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重大失误?给国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简表材料三:随着经济地位的提升,近年来,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军事大国的地位,不断增加军事投入,且频繁向海外派兵已引起亚洲邻国的严重关注。

北师大初中历史九下《第13课 挑战“两极”》word教案 (11)

北师大初中历史九下《第13课 挑战“两极”》word教案 (11)

第13课《挑战“两极”》【课程标准】知道欧洲联盟。

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

【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欧盟的形成过程和原因,分析“联合”对于欧洲崛起的重大意义。

2、知道欧盟的地理范围,提高识图能力。

3、简述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经济的主要措施,了解日本经济实力增强以后在政治上的要求及表现。

4、分析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其对我国的借鉴之处,增强“学习历史,为现实服务”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述了二战后日本和西欧各国从沉重打击中迅速崛起的过程,并威胁到美苏的地位,起到了挑战两极的作用。

教材分为两个子目:第一子目“欧洲的联合”介绍了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第二子目“走向经济大国之路”讲述了日本在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末经济发展的概况。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日本推动经济恢复和高速发展的措施、欧盟的形成过程以及日本和西欧崛起的道路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借鉴作用。

难点:新的力量中心的形成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即理解本课课题——挑战“两极”。

四、过程与方法1、运用表格归纳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直观地表现基础知识。

2、通过阅读教材内外的资料,多角度地认识、解释历史事件,进一步提高阅读史料、归纳信息的能力。

3、通过对一些重大问题和对比性的问题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2、通过学习欧盟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史实,认识当代社会发展是时代主流之一。

【教学过程】导入:引导学生复习本单元第11课有关“两极”对峙的内容。

设问:二战后世界呈现出怎样的一种格局?(学生回顾复习)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题目:受到哪些力量的挑战?它们是怎样向强大的两极挑战?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一值得深思的问题学习新的一课(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思考并尝试回答)诱思引导,探求新知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欧洲的挑战之路。

一、联合的欧洲提问:二战后。

北师大初中历史九下《挑战“两极”》教案_4

北师大初中历史九下《挑战“两极”》教案_4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十三课挑战“两极”一、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知道欧洲联盟;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要求,明确课本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1、了解欧盟形成的过程,分析“联合”对于欧洲崛起的重大意义。

2、知道欧盟的地理范围,提高试图能力。

3、简述日本在二战后发展经济的主要措施,了解日本经济实力,增强以后在政治上的要求及表现。

4、分析日本经济发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增强学习“历史为现实服务”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1、欧洲联盟的形成有其深刻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在自主阅读教材、掌握史实的基础上,探究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欧洲煤钢联营、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联营、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以及欧洲联盟的出现与发展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可以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世界和平、抗衡霸权等方面加以分析和归纳)。

2、采用对比学习法,用表格的形式将美国的经济发展与日本相比较,分析日本战后迅速崛起的原因(战后日本政府实行经济民主化改革;利用美国的援助;在朝鲜、越南战争中成为美国的军事物资供应地;经济持续高速增长;重视教育事业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的重要性。

2、知道发展才是当今世界的主流之一,我们国家只有不断的发展,才能顺应世界潮流。

3、理解全球化经济。

二、教材分析稳定、开放、联合、协作及科技进步是发展的动力所在。

本课主要讲述了在二战中日本和西欧诸国的经济都遭到严重破坏的背景下,日本和西欧诸国通过不同的发展道路在美苏两极格局下迅速崛起,成为当代世界“一超多极”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两个重要“极点”的史实。

三、学情分析初三学生是在已掌握二战后,美苏两极对峙局面形成、美苏政治、经济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来学习这部分内容的,那么对于挑战两极的“欧盟”和“日本”的形成发展过程想必会有一定的兴趣;而对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及其异同,以及带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求学生深入理解的。

四、教学理念及设计思路1、要采用“学生阅读教材、提出问题、在教师引导下讨论解决问题”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领作用。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挑战“两极”》导学案分析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挑战“两极”》导学案分析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挑战“两极”》导学案分析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挑战“两极”》导学案分析学习目标1、了解欧盟形成的过程,分析“联合”对于欧洲崛起的重大意义。

2、简述日本在二战后发展经济的主要措施,了解日本经济实力,增强以后在政治上的要求及表现,分析日本战后迅速崛起的原因。

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的重要性。

是当今世界的主流之一,我们国家只有不断的发展,才能顺应世界潮流。

理解全球化经济。

学习重点:日本推动经济恢复和高速发展的措施、欧盟。

学习难点:新的力量中心的形成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课堂预习1、欧洲联合的过程:建立:20世纪50年代,西欧六国成立了三个组织“_______________”文本框:欧共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67年,三个组织合并,成立“__________________”。

壮大:20世纪七八十年代,_____国等六国加入。

欧共体各成员国之间逐步取消_________,对外尽量“用_____________讲话”。

文本框:欧盟建立:1991年,12个成员国在荷兰通过《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____________(EU)成立。

壮大:1999年,欧洲单一货币—___________正式启用。

2004年,欧盟成员国达到_______个。

2、日本崛起原因:成为美国军事物资的主要供应地,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表现:20世纪初,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政治要求:日本积极谋求的地位。

20世纪90年代以后,提出了想法,要求成为课堂导学1、挑战“两极”的是和2、20世纪70年代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是我们得到什么启示3、1993年欧洲走向联合在基础上成立其成员国使用的单一货币是,表明欧洲正朝着目标迈进4、日本在政治上的要求中国应对措施课堂检测1、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挑战“两极”教案北师大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挑战“两极”教案北师大版

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老师读,学生读,加深理解。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挑战两极教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挑战两极教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第13课挑战“两极”一、教学要求基本要求:欧盟的形成与日本的崛起。

提升要求:欧洲走向联合与日本的崛起原因。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难点:欧洲走向联合与日本的崛起原因。

三、教学设计【情境导入】【自主学习】1.挑战两极中的“两极”是指______ ___ 。

对“两极”进行挑战的是和。

2._____年“”建立,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年)三个组织合并成立的,其中塑造了未来欧洲共同体雏形的是____年成立的_____ 。

欧共体建立的作用是。

3._____年,12个欧共体成员在荷兰签订《》,后来“马约”生效,在欧共体的基础上,年,____________成立,简称________。

1999年,欧洲单一货币________启用。

2004年,欧盟成员国达到个,欧盟建立的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4.二战后的20世纪50——70年代,在资本主义国家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是,其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①②③____________________,其经济增长的主要表现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在政治上积极谋求,20世纪90年代其要求成为_________________ 。

5.从日本经济发展中我们得到的启示:【合作探究】分析欧洲走向联合与日本的崛起原因。

四、课堂小结五、目标检测题:【基本要求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外部条件主要是()A.实行民主化改革B.重视发展科技和教育C.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D.美国的大力援助和扶持2.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二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文中的“挑战”是指()A.苏联的威胁B.美国的经济滞涨C.中国的崛起D.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崛起3.“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通过实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的个性。

挑战两极教案、反思

挑战两极教案、反思

挑战两极教案、反思《挑战“两极”》教案兴化市安丰初级中学李文高教学目标: 1.了解欧盟形成过程,分析“联合“对于欧洲崛起的重大意义2.知道日本在二战后经济发展的因素及主要表现3.分析日本经济发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增强”以史为鉴“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欧盟形成的过程;日本推动经济恢复和高速发展的因素,以及日本快速崛起对我国的借鉴作用。

难点:新的力量中心形成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复习思考(约10分钟)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结束,世界并没有呈现人们所期望的和平景象,而是陷入了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冷战”中。

(请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1)将学生分为男女两队——自主复习,加强记忆(约5分钟)2)分别请一名女同学和一名男同学总结冷战的基本知识点。

(指导学生从背景、开始的标志、冷战的表现、影响进行总结)3)教师总结: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从而使美苏间的“冷战”带有明显的军事对抗色彩,也标志着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两极格局是不是稳固的?不是,它也受到了强有力的挑战,由此导入新课。

第二部分:新课分析(约25分钟)阅读探究(一)1、设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内容先找出问题答案(带着问题阅读课本避免了盲目性)目标:了解欧盟的形成背景及过程,分析“联合”对于欧洲崛起的重大意义。

2、学生总结:请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总结本课重要的历史事件和知识点1)请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刚才的阅读,分析出欧洲走向联合的背景及原因。

2)请学生介绍一下欧洲走向联合及欧盟建立的过程。

假如你是一名德国人,请你描述一下欧盟成立后你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设置一定情景,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3、教师归纳: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总结这节课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还需教师的系统总结,以帮学生完善本节课的知识体系,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点1)通过《欧盟成员国示意图》的展示,体现欧洲走向联合的重要性,总结出从“欧洲煤钢共同体”——“欧共体”——“欧盟”:从“经济合作”——“加强政治合作”——“经济政治一体化”的发展过程。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两极下的竞争第13课挑战两极教案北师大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两极下的竞争第13课挑战两极教案北师大版
- 分组讨论:两极竞争对国际局势的影响及其历史意义。
-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3. 总结与反思
-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两极竞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 反思冷战时期两极竞争的历史教训。
【作业布置】
1. 复习本节课内容,准备下一节课的提问。
2. 完成课后练习:分析两极竞争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
【课程评价】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两极下的竞争 第13课 挑战两极教案 北师大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名称: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两极下的竞争 第13课 挑战两极
2. 教学年级和班级:九年级
3. 授课时间:第13周,星期三,第1-2节(共90分钟)
4. 教学时数:2课时(90分钟)
强调两极竞争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两极竞争的知识。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两极竞争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六、学生学习效果
1. 知识掌握:
-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冷战时期两极竞争的定义、内在原因和外部表现。
- 学生掌握了美苏两极竞争在政治、经济、科技、军备等方面的具体案例和影响。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关于冷战时期两极竞争的内容,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有一些反思和体会。
首先,我发现学生对冷战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概念的理解程度还有待提高。在导入新课环节,虽然我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了冷战的紧张氛围,但在讲解两极竞争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时,我发现学生对此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因此,我需要寻找更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 学生撰写关于两极竞争的短文或报告,提高了写作能力和对知识的总结归纳能力。

教案《第13课 挑战“两极”》

教案《第13课 挑战“两极”》

第13课挑战“两极”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当今世界的主流之一是发展。

稳定、开放、联合,全球协作及科技是发展的动力所在。

《挑战“两极”》是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的第13课,它主要讲述了二战中西欧诸国和日本的经济都遭到严重破坏的背景下,在二战后通过不同的发展道路,在美苏两极格局下迅速崛起,成为当今世界“一超多极”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两个重要“极点“的史实。

这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2、教学目标⑴知识与能力:了解欧盟形成过程,分析“联合“对于欧洲崛起的重大意义;知道欧盟的地理范围,提高识图能力;简述日本在二战后经济发展的因素及主要表现,分析日本经济发展对我果的借鉴意义,增强”以史为鉴“意识。

(依据:“课标”要求“知道欧盟;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的主要史实”以及“学以致用”的要求。

)⑵过程与方法:能力归纳法、识图法,直观地表现历史基础知识。

依中考要求,对于教材内外的资料进行对角度认识,结实历史事件,进一步提高史料的归纳能力,对比能力,来提高学生对开卷考的应试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意识,教育学生努力学习科技文化知识,才能成为国家有用之人。

社会制度不同并不意味敌视和隔阂,我们应解放思想,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并把“发展”当作重心。

3、教学重、难点:重点:欧盟形成的过程;日本推动经济恢复和高速发展的因素,以及日本快速崛起对我国的借鉴作用。

(依据:课标的要求和时代发展的要求)难点:新的力量中心形成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依据:初中生的思维正处于以感性为主并逐步向理性思维过渡的阶段,对这个问题学生难以理解,难度较大。

)4、资源的开发与整合:补充“欧洲复兴的原因”。

引入时事,深化教材,培养学生树立创新思维能力,体现在题目和解题的开放性。

(欧洲的复兴教材中没有涉及,适当补充,学生接受起来不会太突兀。

)二、说学法1、学情分析:尽管初三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但是对世界史,尤其是经济史方面比较陌生。

初中历史两极格局教案及反思

初中历史两极格局教案及反思

初中历史两极格局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初中历史两极格局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 了解并理解初中历史中的两极格局概念;2. 掌握两极格局的形成原因和特点;3. 分析两极格局对历史发展的影响;4.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两极格局的概念和特点;2. 分析两极格局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1. 掌握两极格局的形成原因;2.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历史教科书和参考书籍;3.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话题,介绍两极格局的概念和背景;2.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两极格局对历史发展有何影响?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两极格局的定义和特点;2. 分析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如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3. 结合具体历史事件和案例,说明两极格局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历史时期,探讨该时期是否存在两极格局;2. 分析该时期两极格局的形成原因和特点;3. 组内展示和讨论,分享各组的研究成果。

四、思考与总结(15分钟)1. 学生针对案例分析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2. 引导学生思考两极格局对历史发展的积极和消极影响;3. 学生进行小结,总结两极格局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五、反思与延伸(5分钟)1. 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2. 引导学生思考两极格局在当今社会是否存在,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3. 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历史事件和案例。

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是否理解两极格局的概念和特点;2.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3. 学生在案例分析和思考总结环节的表现如何,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思考;4. 后续教学中如何延伸和拓展,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两极格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备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和时间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学习主题】:挑战两级
【授课年级】:九年级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程标准】:1、知道欧洲联盟。

2、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欧盟的形成过程,分析“联合”对于欧洲崛起的重大意义。

2. 知道欧盟的地理位置,提高识图能力。

3.分析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因素。

4.分析日本和西欧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对我国经济建设提供的借鉴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阅读教材,说一说欧洲联盟成立的经过。

2.通过图片和音乐,展示欧盟形成的过程。

3.通过学生对一些重大问题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才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2、社会制度不同并不意味着敌视和隔阂,我们应该解放思想,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当然,要注意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尊严。

3、日本推动经济恢复和高速发展的措施、欧盟的形成过程以及日本和西欧快速崛起的道路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借鉴作用。

教学重点
日本推动经济恢复和高速发展的措施、欧盟的形成过程以及日本和西欧快速崛起的道路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借鉴作用。

教学难点
1.新的力量中心的形成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2.社会制度不同并不意味着敌视和隔阂,我们应该解放思想,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当然要注意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尊严。

教学实施:
导学设计意图:自主阅读——表格归纳分析、讨论——巩固小结教具准备《欧盟成员国示意图》图片。

一、导入新课:出示《欧盟成员国示意图》图片,激发兴趣,了解西欧。

自然地理概念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法国、摩纳哥。

国际政治概念上除苏联和东欧国家之外的24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

二、新课学习:指导学生阅读小字,了解欧联合的背景、目的,培养分析、归纳能力形成过程:指导学生自己用表格的形式归纳欧走向联合的各阶段,直观地表现基本知识,出示1991年底《欧洲联盟条约》主要内容的资料让学生知道1993年,欧盟成立。

想一想:如果你是欧盟主席你在促进欧洲一体化进程中会注意做好哪些事情?教师补充出示《欧盟成员国示意图》,结合教材,学生思考:到2004年欧盟成员国达到多少个?欧盟成立后这些国家人民生活将会发生哪些变化?出示《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简表》,指出: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组织讨论:二战后促进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探究知识的能力。

启发学生,结合我国的国情。

引导学生看书:用经济和政治的辩证关系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在政治上产生的要求及表现
三、组织讨论:日本和西欧这两个新的力量中心的崛起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
四、教师小节:说一说欧联盟成立的经过
学情分析
本课的内容整体上讲不难,但要完整理解、掌握需涉及很多教材以外的知识。

因此教师可以提供有关新材料,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来学习,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效果分析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为避免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不能泯灭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创造力。

因此,本课教学中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入手动之以情,授之以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自主性学习等教学手段,形成了一个充满平等和谐、欢乐愉悦的教与学的良好氛围,快快乐乐,轻轻松松的参与到本课的学习中去。

总之,本课教学中,设计问题时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的角度出发,让学生有话可说,同时还注重了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学生敢说话,特别注重了设计问题的灵活性,多角度,多层面,使学生愿意回答问题,从而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挑战“两级”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了在二战中日本和西欧诸国的经济都遭到严重破坏的背景下,日本和西欧诸国通过不同的发展道路在美苏两极格局下迅速崛起,成为当代世界“一超多极”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两个重要“极点”的史实。

教材分为两个子目:第一子目“欧洲的联合”介绍了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第二子目“走向经济大国之路”讲述了日本在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末经济发展的概况。

教学重点
日本推动经济恢复和高速发展的措施、欧盟的形成过程以及日本和西欧快速崛起的道路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借鉴作用。

教学难点
1.新的力量中心的形成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2.社会制度不同并不意味着敌视和隔阂,我们应该解放思想,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当然要注意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尊严。

评测练习
1、选择题
(1)二战后初期,西欧各国面临的严重局面是
A.无产阶级革命再次掀起高潮 B.经济遭到战争的破坏,生产严重衰退
C.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冲突激烈 D.经济基础被摧毁,失去发展条件
(2)不属于欧共体创始国的是
A.英国 B.法国 C.比利时 D.联邦德国
(3)“用一个声音说话”指的是欧共体各成员国
A.只使用一种货币 B.之间商品、资本的自由交流
C.外交政策的协调一致 D.只使用一种语言
(4)20世纪70年代初,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第二经济大国是
A.日本 B.英国 C.法国 D.联邦德国
(5)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对日本的政策是
A.严厉的非军事化政策 B.削弱压制政策
C.扶植援助政策 D.放任自由政策
2、材料题:进入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何春超主编《国际关系史》问题:⑴根据材料一、二,谈谈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力量对比呈现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在政治上产生怎样的影响?
⑴变化:美国经济实力下降,西欧、日本经济力量不断增强,逐渐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格局。

影响:西欧、日本在政治上日益摆脱美国控制,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加强,严重动摇了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权地位,冲击了美苏为首的两极世界格局。

⑵上述变化说明了什么?
⑵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必将导致国际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课后反思
本节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方法灵活;好的课堂总是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思维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探索中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课堂设计精、结构巧,各教学环节相对完整、过程流畅、结构清晰;课堂容量适当,时间布局合理。

面向全体、注重差异,学生参与面广;突出学生主体性和教学互动性
不足之处:
1、问题设计应该有梯度,这样才能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所有学生各有所获。

2、在老师引导以后,尽量多留一些时间让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自主发言,先让学生之间相互解决,以便让学生的思维展开,深入思考,然后老师抓住学生“非常想知道答案”的这一时机在做讲解,效果会更好。

课标分析
日本推动经济恢复和高速发展的措施、欧盟的形成过程以及日本和西欧快速崛起的道路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借鉴作用。

难点: .新的力量中心的形成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解决措施:1、运用表格、历史地图、历史流程图等形式归纳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直观地表现历史知识。

2、通过阅读教材内外的资料,多角度地认识、解释历史事件,进一步提高阅读史料、归纳信息的能力。

通过对一些重大问题和对比性的问题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社会制度不同并不意味着敌视和隔阂,我们应该解放思想,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当然要注意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尊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