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代科举对文人文学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一项选官制度。梁启超对科举评价道:“科举,法之最善者也。古者世卿,《春秋》讥之。讥世卿,所以立科举也。世卿之子,不必读书,不必知学,虽呆愚淫佚,亦循例入政,则求读书求知学者必少,如是故上无才。齐民之裔,虽复知学,而格于品第,未从得官,则求读书求知学者亦少,如是故下无才。上下无才,国之大患也。科举立,斯二弊革矣。故世卿为据乱世之政,科举为升平世之政。”[1]可以说,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相应地也影响了明代文学。

明代科举文化极大地影响了文人的心态和文学创作。科举使明代文人饱尝了成功的喜悦和鼓舞,也感受到了科场失利时的迷惘、痛苦和辛酸。科举文化对明代文学的内容和形式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一、明代的科举特点

科举制度存在于历史已有千余年之久。科举制度是中国隋代时开始萌芽,科举两字也是从隋代“分科举人”这一概念产生而来的。唐代时确立,唐代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国力不断强盛,国家需要大量的人才和官吏,科举制度也逐步受到重视,并不断得到完善。到了宋代,统治者崇文抑武,重视文官,大开科考,招募人才。宋代的科举规模很大,为此,朝廷设置了大量文官官职。元代的科举发展缓慢,身为少数民族的元代统治者不谙中原文化,对科举并不热心,元代一共才举行十六次科举,录取进士也只有一千一百三十五人。许多文人儒士在元代被

迫放弃了举业。

明代科举制度逐渐发展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明朝开国不久,即于洪武二年(1370)年诏令开科举,洪武四年二月正式举行会试。明代的科举不同于以往其他朝代,在考试内容、方式、文体上都进行了较大的改革。

明初科举考试沿用唐宋旧制。据《太祖实录》:“洪武三年八月,京师及各行省开乡试。初场四书疑,问本经义及四书义各一道”,“明洪武初,定科举法,亦兼用经疑。后乃专用经义,其大旨以阐发理道为宗。”[2]后来,明代科举考试内容“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史记》五经命题,诚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3]就是说,“经百余年的演变和发展,在成化年间形成程式较严格的八股体式,到万历年间最后定型。”[4]“明代科举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进行。考试程序极为严格: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又称乡闱,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的地点在南、北京府和各地布政司驻地。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统一考试,又称礼闱。乡试的第二年,在京城举行。参加会试者必须为乡试考中的举人。殿试是最高一级的考试,由于考场设在皇宫内的奉天殿和文华殿,所以又称为‘殿试’。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因是‘天子亲策于廷’,所以又称为廷试。”[5]在洪武三年,明太祖诏:“中外文臣皆以科举进,非科举毋得官。”[6]这提升了科举的社会地位和影响,

论明代科举对文人文学的影响

林红柳克

摘要:科举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它不仅影响社会政治领域,也深深地影响着文学

的发展。科举给明代文人带来人生的期盼,带来至高的荣耀和显赫的社会地位,也带来白

首场屋的遗憾,带来追求而不得的苦恼和焦虑,以至影响到文人心态和文学创作。才子佳

人小说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体现着科举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科举情结文人心态创作影响

・中华文化・

35

・・

也使科举成为个人发展的唯一途径。

二、明代科举对文人的影响

(一)明代文人极力渴求科举成功

由于封建国家制度对科举的直接干预,使科举不仅是一种教育和考试制度,客观上也是一种社会政治荣耀,是一种社会身份的象征,也是士人取得事业成功的唯一手段,是士人社会存在的主要意义和个人价值实现的终极目标。

举业对当时的文人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其一,金榜题名可以脱贫。因为科举及第不仅可以让一个人彻底改变贫穷困顿的命运,而且能使其获得丰厚的经济利益和显赫的社会地位。袁宏道在《袁宏道集》卷五中曾描述道:“目极世间之色,耳极世间之声,身极世间之鲜,口极世间之谭。”在明代,秀才见了知县可以不必下跪,官府亦不能随便对他们动用刑罚。文人们科举高中后,昨日的穷酸书生变成今日的富贵文人;昨日还是受贵族歧视的布衣,今日就翻身为身价百倍的名人。其二,光宗耀祖。中国人的门第观念极强,一些稍有天资的子弟,从小就被家族寄予了厚望。举子们为了光大门楣,必须要天天“六经勤向窗前读”。第三,跻身上流社会,成为贵族。一旦科举成名,“春风得意马蹄急,一夜看尽长安花”,从此就可以步入仕途,拥有辉煌的人生。于是举子们为了自己的信念无不殚精竭虑,奋战科场,以搏第一。

举业的魅力,使“功名心”和“富贵梦”深深的渗透在古代文人心中,从而构成了中国文人一种独特的深层心理结构,形成明代文人的“科举文化”心态。明代文人几乎无一不参加科举。就拿明代剧作家队伍来说,几乎都生活在科举圈子里。正如王骥德《曲律杂论》所说:“今则自缙绅,青襟,以迨山人墨客、粱翰为新声音,不可胜记。据统计,剧作家中中进士及第而做显官的共有33人,其中藩王3人,尚书兼大学士4人,尚书3人,侍郎1人,少卿2人,这里包括状元3人,榜眼2人。”[7]

明代文人对举业的执著追求甚至到了老死文场也无遗撼的地步。他们在经受一次次惨痛的打击之后,仍执著的追求拼搏,直至穷困潦倒,白发苍苍。明代著名小说《精世通言》第十八卷《老门生三世报恩》就记载了一则这样的故事:英宗正统年间,广西兴安县秀才鲜于同才思敏捷,学习勤奋,是一个八岁就以神童见称的人。可到天顺六年,他57岁了,还挤在后生的队伍中。想想他才大命薄,岁岁科场,均以落选而告终,实在可悲可叹。可见当时读书人对八股科举功名达到了痴狂的程度,鲜于同就是明代文人的一个缩影。《三言二拍》作者冯梦龙,其本身也醉心于功名,有志于蜣挟天下。他十分重视对“四书”、

“五经”研究。据有关资料记载冯梦龙30岁曾应邀去湖北麻城讲《春秋》,并著有《春秋衡库》、《春秋大全》、《四书指目》等书,为一朝科举及第真正下了一番苦工夫。而他辛苦所编撰的“三言”等通俗著作,却不以真名发表,是怕惹怒朝廷,从此断送仕途之路。最终,他在崇祯三年(1360)57岁时取得了贡生。

汤显祖作为一名与莎翁齐名的大剧作家,八岁就能对对联句,十岁学古文词,十四岁补为诸生,在世人眼中他的前途应该是一遍光明的,但他在全国的进士科考中屡考屡败,一再受挫,考了十多年。可想而知举业在文人心中的根深蒂固的程度。汤显祖在二十一岁时,就以排名第八的成绩中了举人,直到万历十一年(1583年)才以第三甲第211位的排名中了进士。由此可以推算,从他二十一岁算起到万历十一年,在这十二年中他追求举业的信念一直没有动摇过。在他的作品创作中也可以看到很多的科举及第后的飞黄腾达。这是依据其自身愿望和假想来推演出来的,也只有作者本人沉于其自身的主观感情、理想和抒情之中才能写出此作品。汤显祖一直坚信举业的成功可以带来仕途上的通达、婚姻上的幸福,这个信念在他辞官以后都未曾改变过。他对成功科举者的深情描绘,从本质上来说他是一个科举的奉行者、维护者。

明代读书人的正途是科举,所以文人在科举路上跌跌撞撞的辛酸故事比比皆是。《项脊轩志》的作者归有光,在仕途上所受的伤害更为明显。据说,归有光是位神童,九岁能文,十八岁写成的《项脊轩志》已成为千古不朽之作。但他却在科举场中屡屡碰壁。三十五岁时他以乡试第二名举人身份参加会试,一连考八次都名落孙山;直到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整整六十岁才中了三甲进士,被录用为长兴知县。在归有光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文人对功名的极度的渴望和执著的追求。

明代文人在科场上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他很早就进了淮安学府,可是在科场上却屡战屡败,直到50岁才被推荐为贡生到南京的国子监念书。而一个贡生要经过数年才能结业获得选官的机会,所以他到60岁才做一个小官。

整个明代的文人生活在一个弥漫着科举崇拜的

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36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