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程设置的研究过程
新闻报道中的议程设置与议题选择研究
新闻报道中的议程设置与议题选择研究新闻报道中的议程设置与议题选择研究引言:新闻报道是传媒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报道各种议题和事件,为公众提供信息和观点。
然而,新闻报道的议程设置与议题选择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着公众对于事件的认知和理解。
本文将探讨新闻报道中的议程设置与议题选择的重要性,并分析其对公众舆论的影响。
一、议程设置的重要性1. 新闻报道的议程设置决定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媒体可以通过选择报道的议题来引导公众的关注,从而影响公众对于事件的关注程度和认知。
例如,当媒体选择报道某个事件时,公众会相应地关注并讨论该事件,而其他未被报道的事件则可能被忽视。
2. 良好的议程设置可以提高新闻报道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媒体应该根据事件的重要性和公众的需求来设置议程,而不是被其他利益方或政治力量所左右。
只有通过公正和客观的报道,媒体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
3. 议程设置对于社会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媒体可以通过设置议程来引导公众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并推动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行动。
例如,当媒体将环境问题作为议程设置时,公众会更加关注环境保护,从而促使政府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
二、议题选择的原则1. 公共利益原则。
议题选择应该以公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关注公众最关心的问题。
媒体应该通过报道那些对公众生活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议题,为公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观点。
2. 多样性原则。
议题选择应该具有多样性,涵盖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
媒体应该对各个议题进行平衡报道,避免过度关注某些议题而忽视其他重要议题。
3. 时效性原则。
议题选择应该具有时效性,及时报道当下的热点事件和社会问题。
媒体应该关注并及时报道那些对公众生活具有直接影响的事件,以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
4. 公正客观原则。
议题选择应该坚持公正和客观的原则,避免偏颇和片面的报道。
媒体应该尽量提供全面的信息和观点,让公众能够全面了解事件的各个方面。
三、议程设置与议题选择的影响1. 影响公众的认知和理解。
议程设置
3、夏洛特研究
麦库姆斯和肖有关议程设置的最初研究遗留 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媒介议程和公众议程的 因果顺序问题。
麦库姆斯和肖于1972年对这一问题展开了研 究,专门考察1972年的总统大选。为议程设 置的因果关系提供了一些数据:那就是,媒介 在影响公众议程方面确有其效果,而不是公 众议程影响媒介议程。
3、劫匪议程设置在剧中的表现
处于话语弱势的劫匪并不甘于沉默。借助网络 ,他们进行了反击,把手机拍到的关于警方行动受 挫的一系列照片在网上曝光并发送给各家媒体, 这就像一枚重磅炮弹,把警方苦心经营的议题炸 得支零破碎。紧接着,劫匪也加入了设置议程的 行列:善待人质的照片在网上传播,使警方陷入 尴尬。
从电影《大事件》看—— 媒介议程设置理论
主 要 内 容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概念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是有关大众传播媒介 影响社会大众关注焦点的理论,“议程设置”也 称“议题设置”,理论认为大众媒介往往有意无 意地通过对所报道重心的选择,从而构建公共讨 论与关注的轻重缓急众媒介所设置的 轻重秩序来理解事件。
6、谁来设置媒介议程
芬克豪泽和朱克的研究表明,新闻媒介的报道并不能与真实 生活很好的对应,那么是谁来决定媒介的议程呢?韦斯特利 认为:在某些情况下,压力团体或特殊利益集团可以将一个 议题纳入媒介议程。 休梅克和瑞斯在吸收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5种 影响媒介内容的类别:
来自媒介工作者个人的影响。
2、警方的议程设置在剧中的表现
警方策划了一起媒介事件,主动与媒体合作,将捉 拿劫匪的行动策划成电视直播,为议题埋下伏笔。 同时警方牢牢垄断了消息源,从中挑选最突出警察 神勇办案的片段进行剪辑,完成把关,然后提供给媒体, 从而产生议程,左右舆论。
新闻传播中的公共议程设置与媒介议程设置研究
新闻传播中的公共议程设置与媒介议程设置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新闻传播在塑造公众思想观念和公共议程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公共议程设置与媒介议程设置作为新闻传播研究的重要领域,借助媒体平台,通过精心挑选和呈现信息,对社会公众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理论的角度探讨公共议程设置与媒介议程设置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公共议程设置是指通过新闻媒体,将社会话题置于公众视野的过程。
它涉及到政策议题、社会事件议题等各个方面,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评论、专题等形式,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某些议题上。
公共议程设置的核心在于选择性报道,选择性播放和选择性强调,通过媒体的选择和呈现,将某些议题置于受众的注意范围内,并引导公众对这些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
媒介议程设置指的是媒体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决定哪些议题是重要的、值得关注的,并通过选择和强调来塑造读者、观众对特定议题的认知和态度。
媒介议程设置并不是简单地反映社会现象,而是通过媒体的选择和重视度,引导公众对某些议题产生关注和思考。
媒介议程设置的目的是将媒体关注的焦点进行聚焦和扩大,改变公众对议题的优先顺序和受关注程度。
公共议程设置与媒介议程设置有着内在的联系。
公共议程设置是通过媒介议程设置来实现的,即媒体选择和强调某些议题,从而引导公众对这些议题进行关注和讨论。
媒介在选择议题的过程中,会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会对公共议程的设置产生影响,因此,公共议程设置与媒介议程设置密切相关。
在研究公共议程设置与媒介议程设置时,学者们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实证研究。
他们可以通过媒体内容分析,分析媒体报道中涉及的主题和特点,了解媒介议程设置的特点和变化。
此外,学者们也可以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公众对媒体报道议题的知情度和关注度,从而评估公共议程设置的效果。
然而,公共议程设置与媒介议程设置的研究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现代传媒的多样性和碎片化特点,如何确立研究的范围和对象成为一个问题。
议程设置理论研究综述
议程设置理论研究综述字数:4251 字号:大中小摘要:本文从理论渊源、发展历程、取得的突出成果、研究新领域等方面,对议程设置理论的研究概况作了简要梳理。
按麦库姆斯的观点,议程设置研究已经进入第二个层次属性议程设置,即由研究议题显著度从媒介议程向公众议程的传播转向检验属性显著度的传播。
议程设置理论已经不仅仅是在传播学领域中得以运用,目前的研究已经扩展到了社会其他相关领域。
关键词:议程设置导向的需求议程设置理论是传播学媒体效果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模式,自20世纪70年代由麦库姆斯和肖(McCombs测& Shaw)首次提出以来,备受国内外传播学界的关注,在麦库姆斯和肖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产生了大量有价值的学术著作,从纵向上将议程设置理论推向第二层研究,横向上扩展到了其他相关领域。
在新媒体时代,议程设置已然成了一个永恒的话题。
“每个社会制度如果要确定其面临的问题哪些该优先处理的话,就必须有一个议程,以便它能够决定从何处着手工作。
”①议程设置不仅在传播学领域里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同时议程设置描述了舆论如何在民主制度中通过媒介发挥作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本文试图梳理和理清议程设置的理论渊源和研究范式,并对议程设置理论的新兴研究领域作简要概述。
议程设置(Agenda-Setting)的理论渊源议程设置过程是不同议题的倡导者为获取媒体专业人员、公众和政策制定精英的关注而不断展开的竞争。
媒介的议程设置常常表现为通过重复性新闻报道来提高某议题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性。
李普曼和议程设置。
李普曼(Walter Lippmann)在其著作《公众舆论》(Public Opinion)一书中提到“虚拟环境”和“真实环境”的概念,他认为“在社会生活的层面上,人对环境的调适是通过‘虚拟’这一媒介进行的”②。
外部世界是通过媒介呈现在我们每个人面前,因此媒介如何选择和报道事件将影响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看法。
李普曼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议程设置的概念,但他被认为开创了议程设置的早期思想。
议程设置理论与研究50年溯源演进前景
议程设置理论与研究50年溯源演进前景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回顾和梳理议程设置理论自其诞生至今的五十余年发展历程,深入探讨该理论的源头、演进过程以及未来前景。
议程设置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初由美国传播学者麦克姆斯和肖提出以来,已成为传播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
本文将按照时间顺序,逐一分析议程设置理论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理论贡献,同时评估其在媒介研究、社会科学和公共政策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本文还将对议程设置理论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特别是在数字化、社交媒体和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该理论如何适应新的传播环境和受众需求。
通过梳理议程设置理论的演进脉络,本文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和参考指南,以促进该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二、议程设置理论的溯源议程设置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学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美国。
其最初的提出者,美国传播学者麦库姆斯(Maxwell E. McCombs)和肖(Donald L. Shaw),在他们的经典研究《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中,首次明确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
他们通过对1968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选民对媒介报道内容及其重要性的认知与选民投票意向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发现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之间存在一种高度对应关系,即媒介议程显著影响公众议程。
这一发现奠定了议程设置理论的基础。
议程设置理论的提出,源于学者们对传播效果研究的深入探索。
在此之前,传播效果研究主要关注传播内容对受众的直接影响,而议程设置理论则将研究的焦点转向了媒介议程对公众议程的塑造作用。
这一转变,不仅丰富了传播效果研究的内涵,也为后续的传播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随着研究的深入,议程设置理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麦库姆斯和肖在后续的研究中,进一步探讨了媒介议程、公众议程和政策议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的三个层次:媒介议程影响公众议程,公众议程影响政策议程,政策议程反过来又影响媒介议程。
“议程设置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
给我们有 时快 ,有 时 慢。但 是 ,我们 总 现实生活 中,媒介议程设置虽然可 以通 受众能够进行体验或有机会进行体验 ,
是把 我们 自己认 为是真实 的情况 当作现 过 内容 的叙述和编排来有效改变人们对 如失业 ,那么这些问题上就不容易产生 实环境 永身。” 李 普曼没有 提过 “ 议 事件 的关注度及关注顺序 ,但是该功能 议程设 置效果。在这个阶段 ,研究者通 程设 置”的概念 ,但是他认 为,我们所 还 不 能决定 改 变人 们对 某些 事件 的看 过强制性和非强制性的研究对 媒介议程 生活的现实环境实 际上是拟态环境 ,而 法 。这一 阶段 ,议程设置 主要集 中在报 设置进行了尝试性的使用 。而这种尝试 这种 拟态 环境是 由媒介设置 而形成 的 , 这是议程设置理论 的思想发端。 道 事件 与事 件 在公 众 心 中重要 度 的关 性 的控制首先要取决于议 程设 置者的确
新闻与传播研 究
“ 议程 设 置理 论 ”发 展 的三个 阶段
口 刘 苏
“ 程 设置 功 能 ”作 为一 种理 论 议
上个 世 纪6 年 代末 , “ 程设 置 的 增 加 ,这 种 确 证 只 是 证 明 了 议 程 设 置 0 议 通过研究发现 了议程设置功能 的存在及 地 利 用 议 程 设 置 ,以 及 由谁来 设 置 议程
的 思 维 深 入 人 心 。 到 今 天 为 止 ,媒 介 媒 介 突 出强 调 的各 类 选 举 问题 和 选 民对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电 视 同 样 也 是 适 用 议 程 “ 程 设 置 理 论 ”经 过 了三 个 阶段 :媒 各类选举 问题之显著性与重要性的判定 设 置 理 论 ,议 程 设 置 的 效 果 是 否 产 生 , 议 介 议 程 决 定 公 众 议 程 阶段 、议 程 构 造 阶 两者之间 ,存在着显著的关系 。这种显 议题的强制性接触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因
新媒介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研究新进路的分析
新媒介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研究新进路的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介如社交媒体、自媒体等逐渐崛起,对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
新媒介环境下的议程设置不仅涉及到媒体对议程的设置,还涉及到公众对议程的参与与互动。
因此,研究新媒介环境下的议程设置理论对于理解当代社会的舆论引导与信息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二、议程设置理论概述1、议程设置理论的起源与发展议程设置理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传播学者麦库姆斯和肖提出。
该理论主张,大众传媒通过选择性地报道和强调某些议题,能够影响公众对这些议题的关注和重视程度,进而塑造公众对这些议题的看法和态度。
换言之,大众传媒不仅能够告诉人们“怎么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想什么”。
自提出以来,议程设置理论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随着新媒介环境的出现,尤其是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的崛起,议程设置理论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主要关注的是大众传媒对公众议程的影响,而在新媒介环境下,公众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收者,而是成为了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和接收者。
这种角色的转变使得议程设置的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元。
在新媒介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新特点:议程设置的主体不再局限于大众传媒,而是扩展到了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意见领袖等在内的多元主体;议程设置的方式也从单一的信息传递转变为互动式的、多渠道的传播;议程设置的效果也从简单的议程转移转变为对公众认知、态度和行为的多层次影响。
因此,新媒介环境下的议程设置理论研究需要关注这些新的变化和挑战,探索议程设置理论在新环境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也需要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和规律,深入研究新媒介环境下议程设置的过程、机制和影响因素,为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新媒介环境下的信息传播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传统议程设置理论的核心观点传统议程设置理论,自1972年麦库姆斯和肖在其论文《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中首次提出以来,一直是传播学领域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新传理论18:议程设置
(3)提供了一个具有统摄性的框架,能够将客体与属性进行整合性分析。 网络议程设置背景下,客体和要素能够同时 描绘在同一个认知网络上,更加准确反映了公众的认知结构。
新媒体时代的“议程设置理论”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传统大众媒体设置议程的能力开始下降,单一而普遍的公众议程正在减少,影响议程设置过程的中 介因素正在增多,变得更加复杂。实际上人际传播与群体传播一直执行着大众传播效果的过滤和中介作用,新媒体给这 一过程提供了更多便利,比如线上的虚拟社群。因此仅从传播者的角度孤立研究议程设置是不够的,还需要从受众的角 度,并结合整个社会环境来考察议程设置的中介因素。 从拉斯韦尔的 5W 理论视角看来,新媒体时代“议程设置理论”有了新的变化: ( 1) 议 程 设 置 者 : 从 少 数 到 多 数
网络议程设置信息源的开放,使参与新闻生产和扩散的群体迅速扩大,从原先的少数群体变成广大用户。 ( 2) 议 题 设 置 : 从 有 限 到 海 量
1963 年,美国政治学 家伯纳德·科恩在《报业与外交 政策》中指出 :“很多时候,媒介 也许在告诉人 们‘如何想’方 面不太成功,但是在告诉读者去‘想什么’方面却惊人地成功。”这一论断得到广泛传播,成为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中 心思想,对后来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972 年 ,美 国 学者 麦 库姆 斯 和肖 在《 舆 论季 刊 》上的《 大众 传 媒的 议程 设 置功 能 》中 ,发 表了 于 1968 年美 国 总统 选 举 期 间 ,在 北 卡 罗 来 纳 州 的 查 珀 尔 希 尔 就 传 媒 的 选 举 报 道 对 选 民 的 影 响 做 的 调 查 研 究 结 果 ,提 出 了“ 议 程 设 置 ”理 论 假 说 。
属性议程设置的过程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媒体议程设置:一种特殊新闻问题之报道的相关数量由大众媒体把关者、重大新闻事件的影响、受众的兴趣所决定。 ②公众议程设置:公众决定哪些问题相对来说最重要。 ③政策议程设置:政府体系或被选出官员的问题议程得以确定,以法律的通过或基金的调拨为标志。 这是一个线性过程:媒介议程→受众议程→政策议程 此外,第二层议程设置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媒介对其报道议题的“框架”实现的,由此引发了对于“框架”效果的研究。
网络时代议程设置理念发展研究
网络时代议程设置理念发展研究王溪(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00)摘 要:美国的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肖在其进行查普尔希尔研究时,针对调查研究的结果发表论文《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提出了“议程设置”的概念,在之后的几十年里,许多学者从各个学科的角度和媒介环境出发,对“议程设置”理论进行了研究与创新,随着媒介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议程设置”理论在现实的应用中也表现出了新的内涵和特点。
关键词:议程设置;网络时代;新特点一、议程设置的理论框架(一)议程设置理论的起源美国著名的新闻评论家和作家李普曼在他的著作《公众舆论》中提到,我们生活在一个由传播媒介选择、加工信息并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拟态环境中,拟态环境是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1]。
这被称为是最早的关于“议程设置”的思想描述。
1988年,美国学者麦克斯威尔·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在进行查普尔希尔研究时发现,媒介突出强调的选举议题对公众判断选举议题重要性时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麦库姆斯和肖将这种现象称为“议程设置”理论。
媒介突出强调的事情也会作为大事反映到公众的心智中,媒介给予事件的关注度越高,那么公众也会越重视。
“议程设置”理论最核心的观点时媒介对公众的态和世界观发生作用。
(二)议程设置的三个层次议程设置理论经历了从传统议程设置到属性议程设置再到网络议程设置三个层次的理论发展。
在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中,媒体是议程设置的主体,拥有绝对的权力,新闻媒体是连接现实环境和公众认知的桥梁,媒体设置的议题直接影响了公众对周围事件重要性的判断,大众媒体虽然不能决定公众怎么想,但可以决定人们想什么事情。
该理论着眼于认知层面的效果,媒介通过突出报道某件事或者忽略某件事来改变公众对于事件重要性的认知。
从这个角度看,大众媒体充当着把关人的角色,将众多信息进行归纳、筛选,对于那些符合媒体自身价值标准的信息会通过整合后传达给公众,并且通过增加报道频率和曝光度的方式来改变公众对周围大事的判断。
议程设置毕业论文
议程设置毕业论文在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前,必须有一个清晰的议程设置,以确保论文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达到高质量的要求。
以下是一份论文议程设置,包含了主要的任务和时间安排。
1. 确定研究问题和目标 (1-2周)在这一阶段,需要确认研究问题、目标和研究方法。
这个阶段通常需要一到两周的时间,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确认研究的问题和目标,为研究提供明确的方向。
- 确定研究的范围和限制,防止研究范围过大或过小,或是研究过程中出现困难。
- 确定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以确定研究的可行性。
2. 研究文献,收集数据 (2-4周)在这一阶段,需要搜索、收集、整理和阅读相关文献,寻找支持研究的背景资料和理论支撑,同时进行必要的数据收集和整理。
这个阶段可能需要两到四周的时间,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找到相关文献并进行深度阅读,理解研究的背景、问题和解决方案。
- 收集必要的数据,包括实地调查、问卷调查、采访和分析公开数据等。
- 整理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以获得实证证据和支持研究结论。
3. 约定论文结构和大纲 (1周)在这一阶段,需要确定论文的结构和大纲,并进行初步的内容分类和布局。
这个阶段通常只需要不到一周的时间,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制定论文结构,并根据研究问题和数据设计适当的组合。
- 确定每个章节的大致内容和重点,防止重复、冲突或遗漏。
- 设计论文的主要段落、表格、图形和章节标题,建立较为完整的草稿。
4. 撰写和修改论文草稿 (6-8周)在这一阶段,需要根据论文大纲完成第一稿,并进行反复修改和完善。
这个阶段需要六到八周的时间,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按照论文大纲和笔记进行撰写论文第一稿,确保论文的主题和思路正确。
- 进行反复修改和完善,根据指导老师的反馈意见进行修改,防止出现纰漏和语言错误。
- 确认论文的格式和引用规范,防止格式和引用规范错误。
5. 完成论文细节和最终审查 (1-2周)在这一阶段,需要对论文进行最后的检查和审查,确保细节完备,并且符合学校和引用规范。
议程设置理论的相关研究
议程设置理论从最早的简单假设--新闻报道影响人们对每天发生的重大事件的感知开始,逐步延伸到整个公共舆论的范围进行研究。
作为一个具有深层含义的理论,议程设置的研究领域已经超越了事件议程的范围而扩展到很多新的问题。
从最早的麦库姆斯和肖的查普希尔类型的研究--媒介议程和公共议程的比较开始,总的来说,实证研究主要分为四种类型。
类型1,媒介对主要事件的新闻报道和集合的公共议程之间的比较研究。
除了最早的查普希尔研究,芬克豪泽(Funkhouser,1973)以及帕姆格林(Palmgreen)和克拉克(Clarke,1997)的研究也属于这一类型。
类型2,同样是对媒介议程的研究,但是公共议程的分析单元从全体社会成员转换到个体成员,也就是说,事件议程的排列顺序是由个体决定的。
麦克雷奥德(Mcleod)、班克尔(Becker)和比恩斯(Byrnes)的研究就属于此类型。
类型3,对于同一事件,一段时间内媒介报道和舆论倾向的关系研究。
代表人物是温特(Winter)和伊欧(Eyal)的研究。
类型4,对于同一事件,媒体报道和个体议程中该事件相应的相应的显著性之间的匹配研究。
这种类型的研究引入了实验法作为现场调查研究的补充。
艾英格(Iyengar)和金德(Kinder,1987)的研究就在实验室里证明了议程设置的影响。
实证研究:美国学者芬克豪泽对新闻报道与公众对事件重要程度的感知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就验证了议程设置理论的部分假设。
他分析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公众舆论和媒介内容之间,以及媒介内容和实际生活的关系。
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社会异常活跃的十年,重大事件层出不穷。
为了判定受众心目中这十年里的最重要的一些事件,芬克豪斯采用了盖洛普民意测验的结果,向公众提出了“美国面临的最重大的问题”。
同时他还统计了十年中三家主流周刊(《时代》、《美国周刊》、《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上每一年出现的各种事件的次数,以此作为媒介内容方面的依据,然后根据美国官方出版的《美国统计摘要》以及其它信息来源,得出一个事件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程度。
政策议程设置的民主过程类型、效应与优化机制
政策议程设置的民主过程:类型、效应与优化机制汪家焰赵晖内容提要过程分析是公共政策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
公共政策过程通常围绕决策者如何选择社会问题作为政策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予以回应而展开,这亦是政策议程设置过程。
政策议程设置的民主过程有利于推进决策民主化。
政策议程设置的民主程度取决于N民互动程度和公众参与程度两个关键变量,基于 此,当下政策实践中比较典型的议程设置民主过程可概括为“精英式议程设置”“回应式议程设置”和“动员式议程设置”三种类型。
三类议程设置民主过程既可发挥积极效应,也存在一定的消极效应。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情境下,高N民互动和高公众参与的“协商式议程设置”将成为中国政策议程设置民主过程的目标类型。
为此,需要在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体系下,完善政策议程设置的协商利益表达机制,提升政策议程设置的民主程度。
关键词政策议程设置民主过程民主效应类型学协商式议程设置问题的提出过程分析是公共政策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所谓“过程”(process),是指事物发展所经过的阶段或程序,在政治决策中,即是指从利益需求输入政治系统再到输出公共政策的整个行为动态,是观察决策者及利益相关者围绕资源配置和权力运行而进行相互博弈的重要窗口。
从公共政策分析的角度来说,“人们需要观察行动主体是如何发挥主动性、结构是如何发挥功能,绝不能只关心政策文本一观察真实的过程才能获取贴近真实状态的结构”①。
从逻辑上讲,公共政策过程通常围绕着决策者如何选择某些社会问题作为政策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予以回应而展开。
詹姆斯•E.安德森指出:“在人们向政府提出的成千上万个要求中,只有其中的一小部分得到了公共决策者的深切关注。
那些被决策者选中或决策者感到必须对之采取行动的要求构成了政策日程。
”②因为社会中存在的潜在公共问题有些往往超出决策者的处理能力,这些问题要得到解决,就必须在政府的决策议程上争得一个稀缺的位置,而“社会公众的各种需求转化为一些事项并争夺公共官员 认真关注的过程,就是政策议程设置”③。
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
第五阶段:议程设置的后果
• 议程设置的显著后果主要有: 铺垫舆论,即媒介对人们关注的客体及其属
性进行议程设置,从而引导人们对于客体的判断。 影响行为,即媒介议程影响我们的态度与意
综合应用这两种方法,为媒介效果研究建立了一
个标准化的过程,特别是议程设置的效果研究。
•
后来的议程设置研究者又引入了很多其他的
研究方法,如实验室中的控制实验法、从四个角
度研究议程设置的阿卡普尔科模型、研究议题在
公共议程上盛衰的纵向研究方法。
给我们的启示
1、对身边的问题多做深入思考; 2、搜集的理论依据要尽量的全面; 3、学会从多个角度进行问题研究。
许多证据证明人们从大众媒介获取信息,这使得
他们心中也存有疑问,认为重大的媒介效果并非
没有,只是有待发掘。此时,媒介效果研究进入
了范式转换的时机已经成熟。
二、查普希尔调查
麦库姆斯和肖在1968年总统竞选期间在北卡罗 莱纳州的查普希尔作了一个小规模的调查。其中 心假设是大众媒介通过影响议题在选民中的重要 性来为政治竞选活动设置议程。研究人员抽样得 到犹豫未决的100位选民,并对他们认为的最重要 问题进行调查。同时对几家大众媒介作了内容分 析,分析的有5家报纸、2家新闻杂志以及2家电视 网的晚间新闻报道。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但是公众的注意 力只是集中在少数议题当中,那么是谁决定了将哪 些话题带入公众关注的视野呢?
主要内容
一、议程设置理论的提出 二、议程设置发展的五个阶段 三、议程设置的研究方法及启示
议程设置的提出
议程设置的研究历程
议程设置的研究历程议程设置是指决策者或组织者在会议、活动或政治过程中确定要讨论的议题和安排的顺序。
议程设置的研究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议程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范围逐渐扩大,现在已经包括了商业会议、团队会议、学术研讨会等各种场景。
本文将详细介绍议程设置的研究历程。
20世纪初至二战期间,议程设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议程领域。
1922年,美国政治学家查尔斯·E·梅里里尔(Charles E. Merriam)是第一个提出“议程设置”的概念的学者。
他认为,政治议程是经过筛选和安排的政治问题的集合,决策者通过将一些议题提升到议程中,然后再决定是否采取行动来影响公众对一些问题的认知。
20世纪50年代,决策分析学开始逐渐兴起,议程设置的研究也开始引入了决策理论的相关概念。
赫伯特·西蒙(Herbert A. Simon)是决策分析学的先驱之一,他提出了“有限理性”概念,即决策者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往往只能做出有限的理性选择。
他还提出了“限制性在意性”理论,认为人类在处理信息时往往存在局限性,容易受到先入为主的观念和偏见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规模数据的普及,议程设置的研究开始注重研究议程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尤金·金夫曼(Eugene J. Kingsman)是议程设置领域的重要学者之一,他提出了议程构建理论,认为议程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他还强调了媒体在议程设置中的作用,认为媒体对于选择和强化一些议题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网络媒体和社交媒体的兴起,议程设置的研究开始关注新媒体对议程设置的影响。
约翰·金贝尔(John M. Jones)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学者之一,他提出了“媒体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体通过选择报道的内容和方式来影响公众对一些议题的关注和评价。
议程设置理论研究一
网络媒体议程设置的现状和问题
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大量矛盾和问题在网络空间中可 能得到延伸和扩展,有时甚至会因为网络的出现更 加激化或者变得更加难以控制。随着网络与人们生 活联系越来越紧密,网络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与引 导社会舆论导向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 无疑还存在很多问题: 1)有价值议题的流失。互联网被誉为“数字图书 馆”,其信息资源的丰富性是任何传统媒体也无法 比拟的。互联 网上的信息比传统媒体多很多,但是 不等于有价值的信息也多很多,更不意味着所有发 布在网上的消息都会成为议题。许多网络媒体对同 一事件的报道都是雷同的,网络言论也太散漫。
《新闻学大辞典》将议程设置理论解释为:
“由马尔科姆·麦肯姆斯和唐纳德·肖于1972 年提出。„„核心观点是:大众传播媒介在一 定阶段内对某个事件和社会问题的突出报道会 引起公众的普遍关心和重视,进而成为社会舆 论讨论的中心议题。” 美国学者沃纳·塞佛 林和小詹姆斯·坦卡德在其《传播理论:起源、 方法与应用》一书中,对议程设置理论提出了 较为理性的认识,认为“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 就是指媒介的这样一种能力:通过反复播出某 类新闻报道,强化该话题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 程度。此外,麦克姆斯和肖究外交、财政等15 个项目的问题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
此外还有一些初步结论:受众对各种议题的
经验程度(经验越间接受媒介影响越大); 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接触量越大受媒介影响越 大;人际传播的频度对议程设置有抑制和强 化两种作用。
对于“议程设置功能”的观点
1) 大众媒介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 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是可以通过提供 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 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对议论的 先后顺序,新闻媒介提供给公众的是他们 的议程。 2) 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 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该理论强调: 受众会因媒介提供议题而改变对事物重要 性的认识,对媒介认为重要的事件首先采 取行动。
议程设置研究管理论文
议程设置研究管理论文议程设置研究管理论文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管理科学的研究也得到了不断的深入和创新。
其中议程设置研究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其在政府、企业管理和组织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议程设置研究旨在探究如何在特定背景下,通过适当的安排和协调,使得各方达成共识和利益平衡的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从研究问题、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研究问题议程设置研究中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不同的背景下,制定和执行一致的议程,并在过程中协调各方的利益。
议程设置的成功与否决定了参与者是否能够达成一致和共同的目标。
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议程设置研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比如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处理不同文化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以及如何在信息技术发展的环境下,利用数据和网络资源来进行议程设置。
二、理论框架议程设置研究的理论框架涉及多个领域,包括政治学、社会科学、经济学、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等。
其中,政治学主要研究政治议程设置和决策过程,社会科学研究公共议程设置和传播,经济学研究利益冲突和社会成本效益,心理学研究参与者的态度和行为,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内部的利益冲突和协调议程的方法。
此外,还有一些新兴的理论和方法,比如网络科学、复杂系统理论、博弈论和智能算法等,为议程设置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
三、研究方法议程设置研究的方法包括了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综述、深度访谈、案例分析等方法,通过个案的描写和解释,来识别议程设置的模式和规律,挖掘相关的因果关系和影响因素。
定量研究则采用问卷调查、实验设计、统计分析等方法,在大样本数据的基础上,构建模型和预测工具,分析因果关系和模拟决策结果。
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应根据具体的研究问题和目标,进行选择和运用。
四、研究成果议程设置研究已经在政府和组织管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也涌现出许多成功的实践案例和理论贡献。
必备冲刺名解25 议程设置、议程建构、议程融合、网络议程设置
必备冲刺名解25 | 议程设置、议程建构、议程融合、网络议程设置01.议程设置背景+内容+主要观点+特点议程设置(Agenda Setting)理论是M·E·麦库姆斯和D·L·肖在1972年《舆论季刊》上发表的论文《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中提出的。
他们发现,在选民对当前重要问题的判断与大众传媒反复报道和强调的问题之间,存在着一种高度的对应关系。
根据这种高度对应关系,他们得出了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背景)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公众注目的焦点和对社会环境的认知。
媒介议程设置过程,本质上来说是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势力对舆论进行操纵和控制的过程。
(内容)主要观点:❶大众媒介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议题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议题,以及先后顺序;❷大众传媒对议题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该理论强调受众会因媒介提供的议题而改变对议题重要性的认识,对媒介认为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❸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对议题重要性的认知不是简单的吻合,这与其媒介接触量有关,常接触大众传媒的人的个人议程和大众媒介的议程具有更多的一致性;❹不仅关注媒介强调哪些议题,而且关注这些议题是如何表达的,对受众的影响因素除了媒介所强调的议题外,还包括其他因素,这些影响包括对态度和行为的两种影响。
(主要观点)其特点:❶着眼于是传播效果形成过程中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它以告诉人们“想什么”的方式来把他们关心和注意力引导到特定的问题上;❷考察的不是某家媒介的某次报道活动所产生的短期效果,而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是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
这里着眼的是传播媒介日常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活动所产生的影响;❸议程设置暗示了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作业”的机构。
举例说明一种能研究议程设置的研究方法
举例说明一种能研究议程设置的研究方法说实话研究议程设置这事儿,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我试过好几种方法呢。
我觉得比较可行的一种方法是内容分析法。
就拿研究媒体对某个社会议题的议程设置来说吧。
首先呢,得确定研究的时间段,比如说我研究近一个月内某主流媒体对环保议题的议程设置。
那就要收集这一个月这个媒体关于环保方面的所有报道内容,像新闻报道、专题节目之类的。
这收集的过程就像是在大海里捞针,特别费劲。
我之前就是没确定好清楚的时间段,导致收集的资料乱七八糟的,有的时间跨度太长,有的又太短,最后分析起来特别麻烦。
收集完了之后呢,就是编码工作。
这个编码啊,就好比是给每个报道内容分类贴标签。
比如说报道是关于环保政策的,那就归为一类;如果是关于环保公益活动的,又归为一类。
我之前自己编这个码的时候,分类标准定得特别模糊,结果到后来分析的时候发现有些报道不知道该归到哪一类,那整个研究肯定就不准确了。
后来我就学聪明了,制定了特别详细的分类标准,而且还找了另一个人来检验我的编码是不是合理,只有两个人都认可的编码才通过,这就大大减少了错误率。
再往下呢,就是统计分析啦。
看看在这个时间段内,哪种类型的环保报道出现的次数最多,篇幅最长。
通过这些数据就能看出媒体在环保议题上想把哪些内容设置为重要议程。
比如经过分析发现关于环保政策解读的报道又多篇幅又长,那就说明媒体在这个时间段着重想让公众关心环保政策。
这个内容分析法我觉得用来研究议程设置还挺靠谱的,不过就是前期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特别多。
而且有时候也有局限性,比如说相关报道少的时候,分析出来的结果可能就不够有代表性。
但总的来说,只要认真去做,还是能够比较清楚地揭示议程设置的一些规律的。
还有啊,做这个的时候一定要细心,要不然一个小错误可能就会让整个结果大错特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程设置的研究过程
“议程设置功能”是在李普曼的“拟态环境”以及拉斯韦尔关于大众传播的“环境监视功能”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提出的一个理论假说。
这个假说提出后,引起了传播学界的广泛注目,许多学者纷纷对它进行探讨和验证。
较有体系的研究有美国学者D.H.韦伯在1976年的调查,日本学者竹下俊郎在1982年和1986年进行的调查等等。
1.确认媒介议程和受众议程之间的因果关系。
初期的研究只是显示了媒介议程和受众议程之间的高度相关,却没有证明两者之间的因果联系。
麦库姆斯和肖于1972年在夏洛特市的调查中,因此初步证实了“媒介报道在先,受众认知在后”的时间顺序。
1973年冯克豪瑟的研究对两者的因果关系做了更全面的检验。
2.“议程设置功能”的作用机制趋于明确化。
学者们主要从三个角度来考察大众传播“议程设置功能”的作用机制。
第一个角度称作“认知模式”,大众传媒报道或不报道某个“议题”,会影响到公众对该“议题”的感知。
第二个角度是“显著性模式”,媒介对少数“议题”的突出强调,会引起公众对这些议题的突出重视。
第三个角度是“优先顺序模式”,一般认为,传媒对一系列“议题”按照一定的优先顺序所给予的不同程度的报道,会影响公众对这些“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所做的判断。
大众传播主要是通过这三种机制来设置议程的。
从“感知”到“重视”再到为一系列议题按其重要程度排出“优先顺序”,这是一个影响和效果依次累积的过程,越往后效果越大,影响也越深刻。
(揭示的是长期效果)
3.对“议题”不同类型进行较深入的研究。
例如,美国学者韦伯根据1976年的调查结果提出,公众的“议题”在本质上是受到传媒“议题”的影响的,但公众的“议题”也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如“个人议题”、“谈话议题”、“公共议题”它们在传播过程中有融合为一体的可能性。
4.分析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不同特点。
麦库姆斯和肖在1968年和1972年两次调查中,都是把报刊、杂志、电视作为一个总体来考察的,其后的许多研究则将不同的媒介加以区别,对它们不同的功能特点加以比较。
5.对“属性议程设置”的概念的关注。
早期“议程设置”研究主要关注大众传媒从一系列议题中通过凸显某些议题使其成为公众议题的功能,后来的研究则发现,媒介的议程设置效果还不仅仅停止在“制约视野”的层面上,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影响。
“属性议程设置”------大众传媒报道的对象事物具有各种各样的属性;大众传媒对某些特定属性进行凸显和淡化处理,使对象事物的“主导属性传达给受众,也会影响到受众对事物性质的认识、判断和态度”。
6.一些研究从受众角度考察媒介议程设置效果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一般认为:
(1)受众个人与对象事物的关联度高,意味着导向需求低,不易接受传媒议程设置的影响;(2)对象事物的不确定性高,意味着受众的导向需求也高,传媒更容易发挥影响力;
(3)媒介使用越方便省力,也就越能适应受众的导向需求。
这三种要素的不同组合,可以说明受众个人接受媒介议程设置的人际差异和多样性。
7.一些研究还将“议程设置功能”与受众的不同属性结合起来加以考察,得出了一些初步结论。
其中包括:
(1)受众对各种议题的经验程度;
(2)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接触量;
(3)人际传播的频度;
(4)人口统计学上的属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