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渠道演变历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利汽车渠道演变历程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企业,吉利集团1996年成立,1997年正式进军汽车行业,总部设在杭州,在浙江临海、宁波、路桥和上海、兰州、湘潭、济南、成都等地建有汽车整车和动力总成制造基地,拥有员工18,000余人。

吉利集团现有帝豪、全球鹰、英伦等三大品牌10多款整车产品,并远销独联体、中东、非洲、东南亚、中南美洲海外市场。

截止2011年底,吉利汽车累计中国社会保有量超过220万辆。

吉利汽车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1997年~2001年):1997年,吉利开始正式进入汽车领域,成为中国第一家民营汽车企业;1998年,吉利第一辆豪情汽车在浙江临海市下线。

2001年吉利汽车正式获得国家汽车许可。

成长阶段(2002年~2007年):2002年,吉利汽车开始真正意义上的量产,同年收购杰士达公司,随后改名为上海华普汽车;2003年3月,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开始开拓海外市场。

同年美人豹跑车销售网络开始建立;2004年,吉利计划上市,并于2005年5月成功在香港上市。

2006年,吉利集团、上海华普汽车与英国锰铜公司三方合资成立上海英伦帝华有限公司,将伦敦黑色出租车项目引入中国。

高速发展阶段(2008年~今):2008年,吉利推出全球鹰品牌;同年,金融海啸席卷全球,美国福特汽车子公司——沃尔沃等品牌遭受重创,吉利就收购沃尔沃轿车(Volvo Cars)一案与福特汽车开始谈判。

2010年3月28日,福特正式以18亿美元的价格,将沃尔沃轿车出售给了吉利汽车集团,吉利汽车集团成功收购了沃尔沃汽车100%的股权及相关资产。

吉利收购沃尔沃轿车成为了迄今为止涉及金额最大的中国车企海外收购案;2009年,美人豹因销售业绩不佳停产;同年,吉利推出帝豪品牌;2010年,吉利推出英伦品牌,并逐渐替代上海华普。

渠道演变历程
吉利汽车集团销售渠道演变共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时间都相对较短:
第一阶段(1997年~2002年):吉利汽车在销售上采用“捆绑式”销售法,在全国各地以区域经营的形式,由经销商买断产品,吉利开始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

2002年,吉利收购杰士达公司(上海华普汽车),但实行独立经营。

第二阶段(2003年~2006年):随着产品的不断丰富,吉利开始尝试渠道分网。

2003年前后,吉利开始组建吉利汽车和美人豹跑车两个销售网络。

美人豹网络除了销售跑车之外,也销售SUV、SRV等个性化车型。

吉利金刚与金刚两厢也曾分成过两个销售渠道。

2004年年底,渠道出现了严重冲突,此后,吉利汽车按照分销模式建立了专卖店(整车销售、售后服务、零部件供应、信息反馈四位一体的4S 店),吉利汽车的专卖店分为三种形式:“四位一体”的4S 店、销售功能3S 店、售后服务1S店。

第三阶段(2007年~今):2007年5月,吉利正式进行战略转型,并推行渠道分网结合品牌专营制。

2008年,首先推出全球鹰品牌;2009年推出帝豪品牌;2010年推出英伦品牌。

并为三大品牌进行品牌定位和品牌区隔,三个品牌分别成立了品牌事业部,分品牌建立了三套独立的营销体系,设计了三套VI、SI标准。

吉利原有徽标成为吉利汽车企业标志,不再作为产品的标志使用。

2009年,美人豹全面停产。

2010年,上海英伦逐渐替代上海华普。

同年,吉利收购沃尔沃轿车,两品牌实行各自独立运营。

吉利三个品牌没有高中低之分,不像大众和奥迪的关系,也不像丰田和雷克萨斯的关系,三个品牌是按照市场上存在的不同消费群划分的,每个消费群都有自己的消费特征、喜好和性格特点。

全球鹰定位在“活力、突破、精彩”,主攻年轻消费市场;帝豪品牌定位在“卓越、稳健、尊崇”,主攻中高端公商务用车及家庭用车市场;而英伦品牌定位为“底蕴、信赖、
关爱”,专注经典复古的贵族风格。

三品牌车型主要以微型、紧凑型和小型车为主,车型有交叉有重叠。

全球鹰偏重于微型、小型和紧凑型车,英伦偏重于小型和紧凑型车,帝豪偏重于紧凑型和中型车。

三品牌价格区间主要集中在3至15万之间,帝豪整体价格相对其他两品牌较高。

根据三个品牌的品牌定位,从研发到营销方面都会为其量订造。

品牌成立事业部运作在自主品牌发展史上还是首次,每个事业部都有主管老总,网络部、企划部、渠道管理部等职能部门也下沉至事业部为市场一线服务。

渠道模式创新
1、千店千县计划
渠道之战是车企互搏的关键,比拼的是渠道的广度和深度。

在实行多品牌战略后,渠道建设方面吉利提出“千店千县计划”,简称为“三下乡”,即渠道下乡、产品下乡和服务下乡,鼓励现有的4S店到县级行政区域建立两家以上的直营店,形成遍布全国县级市场的“小型迷你4S店”。

为了配合“千店千县计划”,吉利将4S店分为了A1、A2、B1、B2、C1、C2不同的级别,还有D级专营店。

通过对4S店级别的细化和灵活务实的政策补贴,吉利高效、快速地完成了渠道下沉工作,例如河南、湖南等一些薄弱地区,增加了很多高水平、高素质的经销商,有力地支撑了吉利多品牌独立运作。

经过初期老经销商整合和后续的招募,各个品牌都形成300多个网点的营销网络,到2011年下半年网络总量达到1000家,吉利汽车的战略转型和多品牌战略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2007年,转型后经过一年的磨合,吉利汽车在2009年和2010年销量分别达到32万和41万,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分网渠道策略的实施,使得吉利汽车渠道系统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由于分网渠道的成功,吉利汽车具备了在同一地区选择不同销售平台机会的能力,扩大了授权经销商的销售范围,同时还有利于吉利汽车的品牌战略的有效实施。

2、汽车城渠道计划
2007 年初,作为对分网渠道模式的补充,吉利汽车推出了另一创新的渠道模式,提出了建立超级4S 店集群的“扩能竞赛”计划。

这是在中国首次出现的单品牌汽车城,吉利汽车计划于2016年在全国共规划20个汽车城。

2006年吉利汽车第一个中国汽车城在慈溪开业,2009年台州、兰州的两个汽车城相继开业,随后其他的汽车城将陆续建立起来。

2011年吉利成立“手拉手国际汽车城”分公司,单独运作汽车城项目,除全球鹰、帝豪、英伦三个品牌外,2010年并购的沃尔沃也会入驻。

汽车经销商只要有独立营业执照、独立经营4S 店、独立的组织机构、独立且封闭的运营资金就可以具备申报吉利汽车城的资格,并且汽车城不受一个企业只能代理一个事业部产品的政策影响,设置成若干个经销吉利汽车不同产品的销售大厅,配备统一的服务及配套设施,成为“品”字布局的吉利汽车城。

吉利汽车城的功能还在4S 店功能外继续向外延伸,为顾客提供保险、上牌、客户联谊等“一站式”的附加服务。

3、营销渠道整合
在三品牌事业部同时运作两年以后,2012年6月,吉利开始新一轮营销体系的大变革,对营销架构进行重大调整,将原来全球鹰、帝豪、英伦三条垂直的纵向事业部营销结构调整为营销总部带领下的北部、中部、南部三个区域营销事业部结构。

营销架构调整的出发点是为了进一步下沉营销网络,整合内部资源挖掘区域市场的消费潜力,对区域市场集中资源做精做细。

营销事业部的权利更加集中,三品牌更加弱化。

由大区统一进行渠道规划,统一进行广宣,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分网情况下资源的浪费,更大地发挥三品牌的协同效应。

三大品牌实现了渠道上的分网,营销上的并网。

在管理架构调整后,吉利销售公司的人事布局并没有大变化,原全球鹰事业部总经理则负责南区的相关工作,原帝豪事业部总经理将接手北区,
而原英伦事业部总经理则统管中区。

全球鹰、帝豪品牌现有4S网络均在200家左右,其中全球鹰约182家,帝豪约203家,英伦现有4S网络约163家。

三品牌网络布局密集省份均包含山东、河南、河北和江苏,4S店数量均在10家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