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合集下载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管理办法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管理办法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规范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执业行为,保障公众健康,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取得相关资格证书,并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第三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在规定的场所和时间内提供服务,不得擅自超范围、超时提供服务。

第四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应当保护患者隐私信息,严禁泄露患者个人隐私,不得将患者信息用于违法活动。

第五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当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参加相关的继续教育培训,保持领域内的最新知识和技能。

第六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当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服从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第七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关注患者的意见和反馈,积极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第八条对于违反本办法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将根据情节轻重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警告、罚款、暂停执业资格或吊销执业资格等。

第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正式执行,如有需要修改,应由卫生部门制定,并经相关部门批准后生效。

以上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管理办法,各相关人员应严格遵守,如有违反,后果自负。

附件列表:1.相关资格证书复印件2.执业机构许可证复印件3.继续教育培训证明复印件4.患者意见和反馈记录法律名词解释:1.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指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医生、护士、药师等相关职业人员。

2.执业资格证书:指国家或地方政府部门颁发的标明持有人具备从事相应卫生专业技术工作资格的证书。

3.职业道德: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从事执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包括尊重患者隐私、保护患者权益等方面的内容。

违约行为及认定:1.超范围、超时提供服务: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执业过程中擅自超出自己的职责范围或超出规定时间提供服务的行为。

认定标准为有证据证明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行为超出了其职责范围或超时提供服务。

2.泄露患者隐私: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执业过程中未经合法授权擅自披露患者个人隐私信息的行为。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资质认定管理办法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资质认定管理办法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医院是一个专业技术人员密集的单位,不同层次的专业人员承担着与其专业层次密切相关的任务,有严格的分工和相应的责任,资质认定工作就是对其水平和能力的客观评价。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资质认定包括专业技术资格及执业注册(执业医师、护士),其聘用按照评聘分开的思路,在合理确定结构比例的前提下,医院根据有关规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用制。

现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如下办法:一、资质认定(一)类别、级别卫生专业技术资格分医、技、药、护四类;有高级(正、副高)、中级和初级(师、士)三个级别。

(二)认定负责部门人力资源部:负责所有卫生专业技术资格类别和级别的认定。

医教部: 负责医类初级(执业医师、助理医师)资格的组织报考和执业医师注册。

护理部:负责执业护士注册。

(三)认定时间初、中级资格:符合文件报名条件,在文件规定时间内报名考试。

高级资格:符合文件申报条件,竞聘取得申报资格,进行申报评审,一年一次。

(四)认定条件卫生专业技术各级别任职资格(医学类初级除外)的报考,需符合下列条件,详细政策以报考当年下发的文件为准。

1、初级①初级士;取得相应专业中专、大专学历,专业工作满 1 年。

②初级师:取得相应专业中专学历,受聘担任初级士职务满 5 年;取得相应专业大专学历,受聘担任初级士职务满 3 年;取得相应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业工作满 1 年。

2、中级取得相应专业中专学历,受聘担任初级师职务满 7 年;取得相应专业大专学历,受聘担任初级师工作满 6 年;取得相应专业本科学历,受聘担任初级师工作满 4 年;取得相应专业硕士学历,受聘担任初级师工作满 2 年;取得相应专业博士学位。

3、高级(正、副高)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的评审按照审高评办的文件精神,必须符合相应的全国职称计算机、职称外语等级、水平能力测试合格证、学分等条件,其他有关政策以评审当年下发的文件精神为准。

正常晋升条件如下:一、申报正高级任职资格条件1、申报主任医师任职资格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博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医师执业活动(《执业医师法》实施前医疗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工作年限减去一年后可视同医师执业活动时间,下同)六年以上,取得副主任医师职称资格,并从事副主任医师工作五年以上;(2)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医师执业活动十二年以上,取得副主任医师任职资格,并从事副主任医师工作五年以上;(3)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医师执业活动十四年以上,取得副主任医师任职资格,并从事副主任医师工作五年以上;(4)参加工作后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上述相同学历,从事医师执业活动达到上述规定的相应年限,取得副主任医师任职资格,并在职后取得达标学历后从事副主任医师工作五年以上。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职称级别: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设初级、中级、高级,每个级别又分设不同的子级别。

初级分为医士和师级,中级分为医师和主管医师级,高级则进一步分为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

同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划分为医疗、药学、护理、技术四个专业类别。

2.职称名称:医疗类各级别职称名称分别为:医士、医师、主治(主管)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药学类各级别职称名称分别为:药士、药师、主管药师、副主任药师、主任药师;护理类各级别职称名称分别为: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主任护师;技术类各级别职称名称分别为:技士、技师、主管技师、副主任技师、主任技师。

3.评价标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标准因专业类别和职称级别而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评价标准包括医德医风、专业能力、学术地位和业绩贡献等多方面。

4.评审流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一般需经过个人申报、单位推荐、评审委员会评审等环节。

在评审过程中,还会结合实际工作表现、专业成果和学术成就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5.职业资格与卫生职称对应关系:职业资格与卫生职称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例如,执业医师考试通过后可获得医师资格,而不同级别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也需要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才能申报相应级别的职称。

总体而言,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旨在规范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基本标准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基本标准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基本标准左右(一)申报者资历和条件1、职业资格条件1.1 国家承认的卫生技术职业资格和职业资历;1.2 在卫生部门工作满3年(含3年)以上并表现出色,具有经济管理、技术医药、检验(实验)放射医学、营养、统计学方面的知识和必备技能,能够胜任职务;2、参评者本人要求2.1 积极有主见,遵守法律法规;2.2 能够认真完成评定过程中的答辩等要求;2.3 显示出实现卫生专业技术考核职称评定的职业觉悟和责任感;2.4 积累足够多的专业技术工作经历,具有必要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针对复杂疑难病例提出合理解决方案。

(二)基本技术考核职称核心内容1、临床职称评定1.1 具有一定的病例诊治水平,胜任本岗位工作;1.2 具有独立诊治能力,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本岗位的技术资源;1.3 能够准确、有效地从多方面诊治不同种类的病例;1.4 医疗保健技术能力强,具有一定的临床观念;1.5 熟练掌握诊断、治疗、宣教等各个方面知识;2.1 了解当地医疗卫生管理政策、法律法规;2.2 能够熟练运用管理操作工具和流程;2.3 具有较强的执行力和分析能力,能够科学管理本单位、本科室的技术运行;2.4 熟悉知识产权的管理,能够解决逢凶化吉的问题;2.5 具有了解行政法规的能力,能够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做出正确的处理。

(三)考核职称评定标准1、学历层次- 临床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具有本科学历或同等学历;2、工作经历- 参评者的工作经历不低于4年(含4年);3、个人能力- 具有前瞻思维能力;- 胜任工作的自主性能力;- 具有启发性思维、独创性思维和定量分析能力;- 具有较高的把握领导批示和领导指挥综合性能力;4、教育培训- 参评者须参加有关卫生专业技术领域的课程或培训;- 具有国际最新诊治水平的了解;5、专业技术能力- 具有较高的医学理论素养;- 具有较强的管理操作能力;- 具有较高的卫生技术推广熟练度;- 具有较强的疾病防治和职业卫生方面的解决能力。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资质管理制度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资质管理制度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资质管理制度为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院实际,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资质的认定、聘用、考核、评价管理、奖惩制定以下制度:一、专业技术人员资质的认定(一)上岗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学历,及具备相应的上岗证及其他资格证。

(二)医护人员必须具有医生(护士)执业证、注册证,并在兵团卫生行政注册备案,经考核试用合格后方可上岗。

二、专业技术人员的聘用(一)实行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制。

单位与职工定立聘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确定聘用关系。

1、聘用合同的期限一般为5年。

2、聘用合同采用书面形式,一式三份,当事人双方各执一份,另一份报师人事局备案。

3、聘用者在合同存续期内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聘用单位予以解除劳动合同:(1)聘用后发现聘用人员学历不符合报考条件者;(2)聘用后无法胜任工作或健康原因不适合继续工作者;(3)因聘用者工作责任心的原因导致严重医疗缺陷、影响较大的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的发生;(4)严重失职、渎职或违法乱纪,经教育无效,触犯法律法规,对聘用单位的利益造成损害的;(5)矿工或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含)15天,一年内累计超过(含)30天者;(6)患病或非因公(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经过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的,也不服从另行安排适当工作的。

(7)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8)不履行合同规定义务的;4、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聘用者也可与医院解除劳动合同(1)试用期内发现医院未履行相关职责和义务的;(2)依法应征入伍的;5、订立聘用合同的当事人双方均应认真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

任何一方违反合同规定,都应承担违约责任,付给对方违约金3万元。

造成经济损失的,还应按实际损失承担经济赔偿责任(含组织培养学习等费用)。

(一)聘用人员基本条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作风正派,服从分配,胜任工作;身体健康,无明显疾患;持有教委认可的中等及以上医学院校毕业证书,具有职业资格证书者予以优先。

卫生专业技术7级升6级技术要求

卫生专业技术7级升6级技术要求

卫生专业技术7级升6级技术要求1.引言1.1 概述概述:卫生专业技术是涵盖医疗卫生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其中包括卫生管理、卫生信息管理、卫生工程等多个领域。

卫生专业技术7级升6级是指在卫生专业领域中,从7级技术人员职位晋升到6级技术人员职位所需要具备的技能和能力。

卫生专业技术7级升6级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技术知识水平要求更高。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认识与掌握卫生领域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在卫生专业知识方面,要求7级技术人员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并对卫生科学和相关领域有深入的理解。

在技术应用方面,要求6级技术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卫生专业技术的各项操作和流程,并能够解决复杂问题。

其次,管理和组织能力要求更强。

在卫生专业技术工作中,6级技术人员需要具备更高的管理和组织能力。

他们不仅需要熟悉卫生专业的技术要求,还需要了解并掌握卫生领域的管理规定和流程。

在团队管理方面,6级技术人员需要具备带领和组织团队的能力,并能够有效地分配资源和协调工作。

此外,责任心和专业素养要求更高。

随着职务的晋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责任也会更加重大。

6级技术人员需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能够承担更多的工作压力和工作挑战。

他们应该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能够保持高度的热情和积极的工作态度。

综上所述,卫生专业技术7级升6级的要求主要包括技术知识水平的提升、管理和组织能力的增强,以及对责任心和专业素养的要求进一步加强。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能力,才能在卫生专业技术的道路上不断迈进,并为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是指对整篇文章的架构和组织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文中,文章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的作用是引起读者的兴趣,提供背景信息,并明确文章的目的。

通过引言,读者可以对所要讨论的主题有一个初步了解,并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有所期待。

初级、中级、高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聘用考评标准

初级、中级、高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聘用考评标准

初级、中级、高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聘用考评标准《初级、中级、高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聘用考评标准》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卫生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卫生事业的日益重视,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聘用和考评标准也越发重要。

在卫生行业中,初级、中级、高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不同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他们的标准也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制定。

本文将就此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对初级、中级、高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聘用考评标准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

二、初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聘用考评标准1. 专业技能:初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医学基础知识、临床技术、科研能力等方面的能力。

对于初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聘用,应该着重考察其在专业技能方面的表现。

2. 综合素质:除了专业技能以外,初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还应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责任心等。

3. 个人发展:初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自我提升意识和个人发展规划,包括在职教育、进修学习、专业认证等方面的积极表现。

三、中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聘用考评标准1. 专业水平:中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在专业水平上有一定的提升,包括具备较高的临床技能、科研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领导能力:相比于初级人员,中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在团队管理、项目协调等方面有一定的领导能力。

3. 职业道德:中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该具备更高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能够在面对各种诱惑和挑战时,保持良好的职业素养。

四、高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聘用考评标准1. 专业创新:高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该在专业技能和科研创新方面有突出表现,能够在某一特定领域有重要的学术贡献。

2. 团队管理:高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在团队管理和组织协调方面有较高的水平,能够有效地带领团队完成重大项目。

3. 学术影响力:高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该在学术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能够成为业内的专家和权威。

五、总结和展望通过对初级、中级、高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聘用考评标准的评估,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级别的人员需要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也在逐步提高。

卫生技术人员等级工资标准

卫生技术人员等级工资标准

卫生技术人员等级工资标准卫生技术人员是医疗卫生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负责医疗设备的维护、医疗技术的支持以及卫生环境的保障。

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对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对于卫生技术人员的薪酬标准,合理的工资水平既能激励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又可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提高工作稳定性和工作质量。

建立合理的卫生技术人员等级工资标准意义重大。

一、卫生技术人员等级划分卫生技术人员通常根据其工作经验、技术水平以及专业能力进行等级划分,一般包括初级技术人员、中级技术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

初级技术人员主要从事基础的医疗设备维护、日常检修和卫生环境监测工作;中级技术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能够承担一定的医疗设备维护、维修以及技术支持工作;高级技术人员则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负责医疗设备的维护管理、技术指导以及相关领域的技术研究。

二、工资标准制定原则制定卫生技术人员等级工资标准应当遵循公平合理、与工作业绩挂钩、符合市场行情等原则。

具体来说,工资标准应根据卫生技术人员的工作经验、职称、技能等级确定相应的基本工资水平,并根据其在工作中的表现、业务能力、学历等情况,通过绩效考核等方式给予相应的岗位绩效工资和个人能力工资,激励技术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业务水平,提高整体工作质量和效率,为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保障提供有力支持。

三、具体工资标准的制定具体来说,初级卫生技术人员的基本工资水平应该能够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同时要考虑到市场行情和地区差异,保证其工资水平与其他同类岗位相当。

中级卫生技术人员则需要考虑到其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给予相应的岗位绩效工资和个人能力工资,以激励其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

高级卫生技术人员的工资水平则要更具有竞争力,同时需要结合其管理和技术水平,给予更高的薪酬激励,以保障其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的发挥。

四、加强相关政策的配套措施制定合理的卫生技术人员等级工资标准需要政府、医疗机构以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认定、聘用、管理、考核、奖惩制度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认定、聘用、管理、考核、奖惩制度
添加副标题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认定、聘 用、管理、考核、奖惩制度
汇报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认定
03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聘用
04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管理
05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考核
06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奖惩制度
添加章节标题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认定
认定标准
认定范围:明确哪些 人员属于卫生专业技 术人员,包括医生、 护士、药剂师等
惩罚制度
违反职业道德:警告、记过、开除等处罚 违反法律法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违反规章制度:警告、记过、降级等处罚 医疗事故:依法追究医疗事故责任
奖惩程序
奖励程序:由本人申请或单位推荐,经专家评审、公示等环节,确定奖励对象和等级
惩罚程序:由相关部门调查取证,根据违规情节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培训管理
培训目标:提高卫 生专业技术人员的 技术水平和综合素 质
培训内容:包括专 业技能、法律法规、 职业道德等方面的 培训
培训方式:采用线上 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包括课堂教学、实践 操作、在线学习等
培训考核:对参加 培训的人员进行考 核,确保培训效果 和质量
继续教育管理
继续教育目的:提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水平和能力 继续教育内容:医学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等 继续教育方式:培训班、学术会议、网络教育等 继续教育考核与奖惩:对参加继续教育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考核和奖惩,激励其不断学习和进步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奖惩 制度
奖励制度
奖励原则:公平、 公正、公开,以 精神奖励为主, 物质奖励为辅
奖励条件:在卫 生工作中做出突 出贡献,取得显 著成绩的卫生专 业技术人员

卫生技术人员

卫生技术人员
2020年2月22日,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全面落实进一步保护关心爱 护医务人员若干措施的通知》。
职务职责
职务职责
医士 在上级卫生技术人员指导下,完成本专业一般技术工作. 医师 独立处理本专业常见病或常用专业技术问题 主治医师 1.处理较复杂的专业技术问题. 2.指导初级卫生技术人员. 3.完成上级医师交给的任务. 副主任医师 1.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问题. 2.指导和组织本专业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
2020年,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2.90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3.34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2.90人,每万 人口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6.56人。
2023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初步核算, 2022年末全国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155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40万人,注册护士520万人。
相关规定
相关规定
1986年3月15日,中央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发布《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
关于全面落实进一步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若干措施的通知(9张)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了 《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暂行规定》,自2004年7月1日起实施。以规范农村基层卫生人员培训工作的管理, 适应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农民医疗卫生保健需求不断提高的需要。
任职条件
任职条件
1.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 2.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3.具备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认可的相应学历,学位; 5.身体健康,能正常工作; 一、医士 1.大学专科,中专毕业,一年见习期满; 2.了解本专业基础理论,具有一定的技术操作能力;在上级卫生技术人员指导下,能胜任本专业一般技术工 作; 3.取得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初级证书。 二、医师 1.大学本科毕业或获得硕士学位,一年见习期满;大学专科毕业,担任医(药,护,技)士职务2年以上,或 中专毕业,担任医(药,护,技)士职务5年以上。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个人总结(共13篇汇总)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个人总结(共13篇汇总)

第1篇专业技术人员个人总结技术人员个人总结***,男,26岁,技术员。

本人2003年9月至2006年6月期间在*****学院******专业学习,学习了土力学、水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水利概论、水利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利施工技术、水利工程概预算、工程项目管理等工程方面专业课程,掌握了水利工程方面专业理论知识,为日后掌握水利工程专业技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人从事工作多年来,从各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努力钻研业务,使本人的政治思想及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回顾过去的工作情况,感到没有辜负党和人民对我的培养和关怀,把我从一名刚出校门的学生,锻炼成为一名水利专业技术人才。

现对本人工作四年多以来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如下一、政治思想方面坚决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以及胡锦涛主席关于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的文件精神。

并且把这些思想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添砖加瓦,为响应胡锦涛主席关于建设节能型社会的号召,努力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力争在水利行业里做出突出贡献。

同时在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向党组织靠拢。

坚决同一切反对党,反对人民的势力做斗争。

工作中,扎扎实实,任劳任怨,积极肯干,做到廉洁奉公,对用户做到热情服务,决不吃、拿、卡、要,遵守职业道德,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维护和树立了我院的良好形象。

关心政治关心国家大事认真读书看报,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

为更好的对社会作出贡献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学习能力本人工作过程中不断为自己加油充电,参加了监理员的培训。

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专业技术知识,能将理论同实践紧密联系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总结工作经验,以此来丰富自己的理论水平,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工作业绩方面本人在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工作业务上尽心尽力完成了各项工作,特别是经过四年的项目实践锻炼,自己业务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在项目监理过程中,狠抓工程质量管理,积极参与项目的安全管理及监理资料的收集管理。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公共卫生类专业高级职称评审条件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公共卫生类专业高级职称评审条件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公共卫生类专业高级职称评审条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公共卫生类专业高级职称评审条件合同或协议书本合同或协议书由(以下称为“甲方”)与(以下称为“乙方”)共同订立,旨在明确公共卫生类专业高级职称评审条件。

一、评审条件1.甲方要求乙方具备以下条件方可进行公共卫生类专业高级职称评审:–拥有卫生专业背景,包括相关学士学位或以上学历;–具备从事公共卫生类工作的实际经验,拥有相关工作经历不少于五年;–在公共卫生类专业领域有杰出的学术成就,包括发表学术论文、获得专利等。

–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无不良记录;–集体评审和个人答辩均通过。

二、申请流程1.乙方在满足评审条件后,应向甲方提交申请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个人简历;–学历证明和相关学术资格证书复印件;–工作经历证明;–学术成果清单;–推荐信及证明信件。

2.甲方将根据乙方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初步评审,并通知乙方是否符合高级职称评审的要求。

3.如符合评审要求,乙方需参加评审机构组织的面试和答辩。

面试和答辩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乙方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和职业道德。

4.面试和答辩结果由评审机构根据一定的评分规则进行评分,并由评委会进行综合评定。

三、评审结果1.评审结果将由评审机构书面通知乙方,并抄送甲方。

2.如评审结果为通过,乙方将被授予公共卫生类专业高级职称,并获得相应职业荣誉。

3.如评审结果为未通过,乙方将被告知未通过的原因,并有权向评审机构提出申诉。

四、保密条款1.甲方和乙方应对本合同涉及的信息及资料进行保密,不得向第三方披露。

2.甲方和乙方只能在双方达成一致的情况下,才能以书面形式披露合同内容、签署变更协议等。

五、争议解决1.本合同的解释和争议解决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2.甲方和乙方如发生争议,应协商解决。

如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六、其他条款1.本合同自双方签署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评审结果通知日起三年。

2.本合同一式两份,甲方和乙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管理办法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管理办法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管理办法一、引言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管理办法是为了规范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执业行为,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确保公众的身体健康。

本办法旨在明确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执业条件、执业范围、职业道德要求等,以保障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规范执业和为公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二、执业资格要求1. 学历要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须具备与其所从事的具体职业相应的学历背景。

如医生需具备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2. 专业技能要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须具备与其从事的具体职业相关的专业技能,并通过相关考核或评估合格方可获得执业资格。

3. 健康状况要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须身体健康,无不适宜从事医疗工作的疾病或残疾,并获得相关医疗机构的体检合格证明。

4. 执业经验要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须具备一定年限的实践经验,并能够证明其在执业中的专业能力和成果。

三、执业范围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执业范围根据其所从事的具体职业进行区分,如医生、护士、药师等。

在执业过程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在执业范围内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

四、职业道德要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应遵循以下职业道德要求:1. 尊重患者权益: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个人权益,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2. 公正公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在执业过程中保持公正公平的原则,不偏袒任何一方。

3. 保密安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妥善保管患者的个人信息,并采取合理的安全措施确保信息不被泄露。

4. 提供优质服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尽力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关心患者的身心健康。

五、执业注册与管理1. 执业注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需在相关卫生管理部门注册,获得执业资格证书方可从事相关职业。

2. 执业管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执业行为应受相关卫生管理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包括执业纪律、职业培训等方面。

六、执业违规处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如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职业道德,涉及执业不当行为,将受到相应的执业违规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暂停执业资格甚至终止执业等。

2024年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专业技术人员考试

2024年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专业技术人员考试

一、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属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基本职责?A.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B.职业病诊断与治疗C.职业病防护设施效果评估D.职业病防治技术咨询2.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物理因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高温B.噪声C.苯系物D.电磁辐射3.在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时,以下哪项不是必须遵循的原则?A.客观公正B.保密性C.科学性D.依法依规4.下列哪种措施是控制生产性粉尘危害的最有效手段?A.佩戴防尘口罩B.实行湿式作业C.加强通风换气D.局部密闭隔离5.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的频率应依据什么来确定?A.劳动者个人意愿B.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浓度C.企业的经济效益D.政府部门的规定6.下列哪项不属于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内容?A.劳动者职业史B.职业病危害接触史C.劳动者家庭情况D.职业病诊疗资料7.职业病诊断应当由哪个机构承担?A.综合性医院B.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卫生机构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D.职业病防治研究所8.下列哪项不属于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中的责任?A.提供符合职业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B.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C.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全部费用D.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9.在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时,以下哪个阶段最为关键?A.可行性研究阶段B.初步设计阶段C.施工图设计阶段D.竣工验收阶段10.下列关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说法,错误的是?A.必须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B.不得出具虚假或者失实的检测报告C.可以同时从事职业病诊断与治疗D.应当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基本标准2023年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基本标准2023年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基本标准2023年随着医疗技术和医学理论不断更新和进步,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价标准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

2023年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基本标准将会有哪些变化呢?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一、学历要求1.1 本科学历:申报中级职称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本科学历,且所学专业与从事工作相关。

1.2 硕士学历:申报高级职称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具备硕士学历,并且在相关领域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影响力。

二、专业技术能力要求2.1 临床技术能力:对于临床岗位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临床技术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常见病症的诊断和治疗工作。

2.2 科研能力:对于科研岗位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科研能力,有一定的科研成果和发表论文的能力。

2.3 管理能力:对于管理岗位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团队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三、职业道德要求3.1 遵守职业操守: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需要遵守职业操守,维护医疗秩序,尊重患者的隐私和权益。

3.2 热爱岗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需要热爱自己的岗位,勤勉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四、继续教育要求4.1 参加相关培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定期参加相关的学术培训和技术培训,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4.2 科研成果和技术创新: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需要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提出技术创新,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

五、绩效考核要求5.1 根据岗位特点进行考核:对于不同岗位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的内容和评定标准会有所不同。

5.2 绩效奖励和惩罚:根据绩效考核结果,给予相应的奖励或者惩罚,激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提高工作水平。

通过以上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基本标准2023年的详细介绍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新的标准将更加注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这将有助于提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水平,更好地为社会公众的健康服务。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证书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证书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证书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证书是一项对从事卫生专业技术工作人员的资历认定。

持有该证书的人员通常是接受过专业培训和考试,并取得相应资格的专业人士。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证书的发放有利于规范行业内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升整个行业的水平和形象。

首先,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证书的申请要求通常包括相关专业的学历和培训要求,以及通过相应的考试。

申请人需要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并严格参加资格认证考试。

这些要求确保了持证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相关卫生工作。

其次,持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证书的人员通常都需要定期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并参加相关的职业考核。

这有助于确保持证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始终保持在行业的前沿水平,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

另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证书的持有者通常会受到行业内的重视和认可。

在就业、晋升和薪资待遇等方面,持证人员往往会更具竞争力。

雇主更倾向于选择持有资格证书的人员,因为他们被认为具备更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总的来说,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证书是卫生行业内一个重要的资格认证,它不仅代表着持证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也为行业内的规范化发展和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持有该证书的人员要时刻保持学习和进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级职称需具备的条件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级职称需具备的条件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级职称需具备的条件第一条:目的和背景本合同旨在明确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申请中级职称所需的条件和要求,以确保评选工作的公正、公平和科学。

第二条:申请人资格要求1.申请人必须具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资格,并且在卫生领域从事相关工作满X年。

2.申请人需持有有效的从事卫生工作的职业资格证书。

3.申请人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无不良行为记录。

第三条:教育背景要求1.申请人应具备相应的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取得相关专业学士学位。

2.学历不符合要求的申请人,如具备卓越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实践经验,可以通过特殊途径申请。

第四条:专业技术能力要求1.申请人应具备扎实的卫生知识和技能,熟悉卫生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2.申请人需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学术创新能力,能够发表相关领域的学术论文。

3.申请人需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能够独立承担和完成卫生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第五条:职称评审程序1.申请人根据相关通知,提交申请材料,包括个人简历、学位证书、职称证书等必要文件。

2.评审委员会按照统一的评审标准对申请人进行评审,包括针对申请人的资格、教育背景和专业技术能力等进行综合评定。

3.评审结果将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评审结果不可上诉,最终决定具有法律效力。

第六条:其他约定1.本合同的解释和适用遵循相关法律的规定。

2.合同双方应本着诚信原则履行各自的义务。

3.如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无法履行合同,双方应及时通知对方并采取合理措施,以减少损失。

4.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

第七条:合同修改和解除1.本合同的修改或解除须经双方协商一致后生效。

2.经过协商,可以通过书面形式对本合同进行修改。

第八条:争议解决合同双方因履行本合同发生争议时,应友好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可向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

第九条:合同生效和期限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X年,到期后如需继续合作,可协商延长合同期限。

合同双方确认无误后,签署人员签字验证。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管理办法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管理办法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管理办法在医疗卫生领域,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承担着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职责。

为了确保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和能力,规范其执业行为,保障公众的健康权益,制定一套科学合理、严谨有效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管理办法至关重要。

一、执业资格的分类与认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执业资格应当根据其从事的专业领域和工作性质进行分类。

常见的包括医师、护士、药师、技师等。

不同类别的执业资格应设定明确的认定标准和程序。

认定标准应综合考虑专业学历、培训经历、实践技能等方面。

例如,医师执业资格的认定,通常要求申请人具备医学相关专业的本科及以上学历,完成规定的临床实习,并通过国家统一的医师资格考试。

护士执业资格的认定,则可能需要完成护理专业的学习,取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并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对于特殊情况,如具有丰富临床经验但学历不达标者,可设置专门的评估机制,通过实践技能考核、专家评审等方式进行认定。

二、考试与考核执业资格的获取通常需要通过严格的考试。

考试内容应紧密围绕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涵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医学伦理等方面。

考试形式可以包括理论考试、实践操作考试、案例分析等,以全面评估申请人的专业水平。

除了考试,还应建立定期的考核制度。

考核可以分为年度考核和不定期的专项考核。

年度考核主要检查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过去一年中的工作表现、业务能力提升情况、职业道德遵守情况等。

专项考核则针对特定的专业领域或新的技术要求,对相关人员进行针对性的评估。

三、注册与登记获得执业资格的人员,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注册和登记。

注册登记的信息应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执业资格类别、执业范围、工作单位等。

注册登记机构应严格审核申请人提交的材料,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同时,应建立信息公开制度,方便公众查询和监督。

注册登记的有效期一般为一定年限,到期后需重新注册,以确保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持续符合执业要求。

四、执业范围与权利义务明确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执业范围是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条件
注解说明
报考级别
学历和资历条件
1、护理专业考生必须先考护士职业资格。
2、职业学校的学历只能考初级。且符合职业学校报考条件。
3、学历取得时间和从事本专业工作年限均截止2014年12月31日。
4、2002年10月以后的电大、自考、网络教育毕业证不能考初级士。




士级
203
护理学
纸笔
204
中医护理学
人机对话
205
口腔医学技术
纸笔
206
放射医学技术
人机对话
207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纸笔
208
病理学技术
纸笔
209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
纸笔
210
营养
纸笔
211
理化检验技术
纸笔
212
微生物检验技术
纸笔
213
病案信息技术
纸笔
214
输血技术
纸笔
215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
人机对话
216
疾病控制
纸笔
362
公共卫生
纸笔
363
职业卫生
纸笔
364
妇幼保健
纸笔
365
健康教育
纸笔
366
药学
纸笔
367
中药学
人机对话
368
护理学
纸笔
369
内科护理
纸笔
370
外科护理
纸笔
371
妇产科护理
纸笔
372
儿科护理
纸笔
373
社区护理
纸笔
374
中医护理
人机对话
375
口腔医学技术
纸笔
376
放射医学技术
人机对话
377
3、取得相应专业本科学历,受聘担任医(药、护、技)师工作满4年;
4、取得相应专业硕士学位,受聘担任医(药、护、技)师工作满2年;
5、取得相应专业博士学位。
下列人员不得参加卫生专业技术资格报名
1、医疗事故责任者未满3年;
2、医疗差错责任者未满1年;
3、受到行政处分者在处分时期内;
4、伪造学历等相关材料或考试期间有违纪行为未满2年。
心理治疗
纸笔
三、中级考试专业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考试方式
301
全科医学
人机对话
302
全科医学(中医类)
人机对话
303
内科学
人机对话
304
心血管内科学
人机对话
305
呼吸内科学
人机对话
306
消化内科学
人机对话
307
肾内科学
人机对话
308
神经内科学
人机对话
309
内分泌学
人机对话
310
血液病学
人机对话
311
结核病学
人机对话
349
推拿(按摩)学
人机对话
350
中医针灸学
人机对话
351
病理学
人机对话
352
临床医学检验学
人机对话
353
口腔医学
人机对话
354
口腔内科学
人机对话
355
口腔颌面外科学
人机对话
356
口腔修复学
人机对话
357
口腔正畸学
人机对话
358
疼痛学
人机对话
359
重症医学
人机对话
360
计划生育
人机对话
361
纸笔
391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
人机对话
人机对话
312
传染病学
人机对话
313
风湿与临床免疫学
人机对话
314
职业病学
人机对话
315
中医内科学
人机对话316中西医源自合内科学人机对话317
普通外科学
人机对话
318
骨外科学
人机对话
319
胸心外科学
人机对话
320
神经外科学
人机对话
321
泌尿外科学
人机对话
322
小儿外科学
人机对话
323
烧伤外科学
人机对话
取得相应专业中专学历、大专学历。
师级
1、取得相应专业中专学历,受聘担任士级职务满5年;取得相应专业大专学历,受聘担任士级职务满2年;
2、取得相应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护理必须先考护士执业资格)。
中级资格
主治(管)医(药、护、技)师
1、取得相应专业中专学历,受聘担任医(药、护、技)师职务满7年;
2、取得相应大专学历,受聘担任医(药、护、技)师工作满6年;
102
中药学
人机对话
103
口腔医学技术
纸笔
104
放射医学技术
人机对话
105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纸笔
106
病理学技术
纸笔
107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
纸笔
108
营养
纸笔
109
理化检验技术
纸笔
110
微生物检验技术
纸笔
111
病案信息技术
纸笔
二、初级(师)考试专业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考试方式
201
药学
纸笔
202
中药学
人机对话
核医学技术
人机对话
378
超声波医学技术
人机对话
379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纸笔
380
病理学技术
纸笔
381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
纸笔
382
营养
纸笔
383
理化检验技术
纸笔
384
微生物检验技术
纸笔
385
消毒技术
纸笔
386
心理治疗
纸笔
387
心电学技术
人机对话
388
肿瘤放射治疗技术
纸笔
389
病案信息技术
纸笔
390
输血技术
耳鼻咽喉科学
人机对话
337
中医耳鼻喉科学
人机对话
338
皮肤与性病学
人机对话
339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
人机对话
340
精神病学
人机对话
341
肿瘤内科学
人机对话
342
肿瘤外科学
人机对话
343
肿瘤放射治疗学
人机对话
344
放射医学
人机对话
345
核医学
人机对话
346
超声波医学
人机对话
347
麻醉学
人机对话
348
康复医学
1月19日
市第二人民医院、彩虹医院、永寿县
1月20日
泾阳县、乾县、旬邑县、淳化县
1月21日
兴平市、三原县、长武县、渭城区
1月22日
礼泉县、彬县、武功县、秦都区
1月23日
市人才交流中心、其他有关单位
附件3:
2015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业目录
一、初级(士)考试专业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考试方式
101
药学
纸笔
附件2:
2015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咸阳考点现场确认时间安排
时间区分
现场确认单位
1月15日
市妇幼保健院、市中心血站、西藏民族学院附属医院、中铁一局医院、中铁七局医院、步长中医医院、省水电医院、朝阳医院、太和医院、肿瘤医院、雨茂医院、中医肿瘤医院、5702医院
1月16日
市第一人民医院、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核工业二一五医院、市疾控中心、市地防所
324
整形外科学
人机对话
325
中医外科学
人机对话
326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
人机对话
327
中医肛肠科学
人机对话
328
中医骨伤学
人机对话
329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
人机对话
330
妇产科学
人机对话
331
中医妇科学
人机对话
332
儿科学
人机对话
333
中医儿科学
人机对话
334
眼科学
人机对话
335
中医眼科学
人机对话
3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