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现代化进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罗斯现代化进程学案
一、教材分析
1、脱亚入欧---向西方学习实现现代化道路
A、17世纪下半叶彼得一世改革-----把俄国拖入了现代化的大门
B、19世纪中期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继续向西方学习
C、1905年改革-----深入体制
器物----经济制度----政治制度
思考: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出现了矛盾和冲突?
1、经济上:农奴制残余与资本主义发展
2、政治上:民主与专制
3、军事上:扩张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的失败使固有矛盾激化。

俄国的现代化道路到底向哪里走?
2、俄国现代化道路另辟蹊径
A、二月革命
仍向西方学习,追求资产阶级民主
B、十月革命----现代化的新探索
从向西方学习到走社会主义道路
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发展为实践
(1):经济现代化的探索-----------------------新经济政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2):政治民主化的探索-----------------------苏俄、苏联--实行苏共一元化高度专制讨论:俄国现代化的新探索成功了吗?
成功之处:1、粉碎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巩固了政权。

2、经济恢复,成为工业国。

3、为第二次世界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留下隐患:1、实行个人专权,严重破坏了民主和法制。

2、忽视消费资料生产,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不满情绪日益增长3、美苏军备竞赛使苏联经济背上了沉重负担。

这种探索的失败导致了什么?
3、现代化道路的重新反思
A、政治现代化从“新思维”到总统制2、经济现代化从自由化、私有化到“有效经济”。

对历史的判断,必须用大尺度来衡量,社会变革的完成可能需要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

对一个伟大的民族而言,挫折意味着新的出发。

二、知识要点、知识线索:
1.俄罗斯帝国
彼得一世改革:原因:17世纪下半叶,俄国工商业有了一定发展,但在农奴制统治下,工
场缺乏自由劳动力,农奴缺乏劳动积极性,生产力低下,俄国的整个经济相当落后;1695 年,彼得一世率军进攻克里木,俄军损失惨重。

内容:1698年,彼得一世去西方考察回国,全面推行改革。

军事上:实行义务兵役制,开办各类军事学校,建立和扩大海军,聘请外国军事专家;经济上:鼓励开办工场,发展工商业;政治上:设立参政院和陆军、海军、外交、税务、司法等11个委员会,把教会置于政府管辖之下,重新划分全国省区,加强中央集权;社会文化上:推行学校教育,改变社会习俗,兴办报纸,创立科学院等。

影响:彼得一世的改革,虽然没有触动农奴制,但是经过学习西方,俄国的国力有了显着增强;俄国不仅战胜了土耳其,巩固了它在黑海的地位;而且战胜了瑞典,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由一个封闭的、落后的内陆国家开始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

农奴制改革:原因:19世纪中期,随着俄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农奴不堪忍受剥削和压迫,不断发动起义;俄国在1854-1856年与英法争夺克里木战争的失败,完全暴露了封建农奴制的落后和腐朽。

过程:1861年2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开始了自上而下的改革。

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享有财产、职业和选举等公民权利,地主再也不能把他们当作私有财产买卖、赠送和典押,不得干涉他们的生活。

农奴要获得自由和使用份地,必须交纳相当数量的赎金,赎金未付清以前,仍要为地主服役。

性质:1861 年改革是沙皇政府为了维护其封建专制统治而进行的一场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意义:这场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资金,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发展:20世纪初,俄国发展成为带有浓厚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国家。

1904年,沙皇冒险发动日俄战争,不料俄军一败涂地,加速了1905年革命的爆发。

在镇压了革命以后,沙皇尼古拉二世为缓和国内矛盾,于1905年10月签署宣言,给予人民言论、出版、集会等自由,以国家杜马为最高立法机关,俄国沙皇专制制度转变为君主立宪制度。

2.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十月革命:原因:1914年,俄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3月,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发动“二月革命”,推翻沙皇政府,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但临时政府并未按照人民的意愿,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1917年11月7日,在列宁的亲自组织和领导下,推翻了临时政府,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第二天,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宣布全部政权一律归苏维埃,并决定成立人民委员会作为中央政府机构。

此后,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新经济政策的原因:帝国主义发动武装干涉;国内白军叛乱。

新经济政策内容:规定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由农民自己处理;允许私人创办和租赁工厂。

作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决了工人的失业问题,使苏俄顺利恢复了遭到战争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并为实现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两极格局下的苏联:二战结束以后,形成了美苏两大阵营的“冷战”局面。

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领导人强调新的战争威胁,继续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发展模式,坚持首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方针。

斯大林利用在卫国战争中树立的个人威望,在党内实行个人专权,使党和国家的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赫鲁晓夫掌握最高权力后,对内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对外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在坚持计划经济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前提下,鼓励农民发展副业,扩大企业自主权,通过物质刺激提高职工生产积极性;外交上奉行霸权主义,致力于军备竞赛,对外侵略扩张。

在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的综合国力大增,成为军事上与美国势均力敌的超级大国。

3.当代俄罗斯
苏联解体:原因:由于长期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忽视消费资料生产,国内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不满情绪日益增长;同时,美苏军备竞赛使苏联经济背上沉重包袱;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总书记,为摆脱内外交困的处境提出了改革的“新思维”,逐步取消了苏
联共产党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法定领导地位;戈尔巴乔夫推行“新思维”外交,鼓励和推动东欧各国进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引发了东欧剧变。

国内政局失控,要求脱离苏联的主权;西方势力的深入。

过程:1991年8月19日副总统亚纳耶夫宣布,由他行使苏联总统全权,并成立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以挽救苏联。

戈尔巴乔夫依靠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很快平息了事态。

8.19事件加速了苏联社会的演变和国家的崩溃。

12月,苏联正式解体。

休克疗法:目的:独立后的俄罗斯联邦,苏联时代留下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百孔千疮,国内经济困难重重。

为了迅速摆脱经济危机,1992年初,叶利钦总统决定采用总理盖达尔提出的激进经济改革方案——“休克疗法”进行经济改革。

措施:自由化:全面废除国家计划和国家计划管理机构,给企业充分的自由。

力求实现市场配置资源,尽可能快地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但因操之过急,结果出现物价暴涨,经济形势空前恶化。

私有化:政府采用廉价出卖的办法,不仅把中小企业,而且把大型国有企业都实现私有化,以实现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和建立竞争机制。

影响:俄罗斯建立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市场主体的多元化也逐渐形成;综合国力一度急剧下降,国际地位大大降低;其经济也长期负增长,人民普遍贫困;各种社会问题丛生,并出现了腐败和各种犯罪现象。

三、训练巩固
1、1693年的一天,沙皇彼得一世面对浩瀚的海洋心潮澎湃,立志要使俄国面向西方,成为海上强国。

之后,他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列宁称其改革“是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

”这里,“独特的尝试”是指()
A.使用野蛮手段推行资本主义制度 B.效法西方政治废除沙皇专制制度
C.引进西方资本主义成果摆脱封闭落后状态 D.废除农奴制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2、1854—1856年英法发动了旨在遏制俄国扩张的克里米亚战争,结果俄国战败。

其原因正如西欧派所总结的:“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止不前。

”导致俄国落后的根源是()
A.英法的封锁遏制 B.海外殖民地太少 C.农奴制的阻碍 D.资金严重不足3、直接刺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极其困难 B. 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
C.克里米亚战争战败使经济恶化 D. 农民运动风起云涌
4、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办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性政策。

这里的“改良主义”是指()
A.建立起巩固的工农联盟 B.适度利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C.修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壮大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成分
5、有人称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义”;有人说美国罗斯福新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这两种看法的共同缺陷中最根本的是()
A.只看到政策引起的直接的表面的变化
B.没有从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上看问题
C.没有从发展的辩证角度分析问题
D.没有看到政策仅在一定限度内的调整
6、苏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的相似之处表现在()
A.采用多种形式的国有化政策
B.利用国家政权力量直接干预经济
C.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
D.尽力保持“自由企业”制度
7、下表是20世纪80-90年代苏联国民经济生产增长统计表。

造成这一现象的内在根本原因是()
A.苏联长期执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美苏军备竞赛使苏联背上沉重经济包袱
C.苏联正在推行“休克疗法”,经济处于过渡期
D.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导致苏联社会动荡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英、俄两国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统计表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概括英、俄两国城市化程度的不同。

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英、俄差异巨大的原因。

9、如何处理传统和现代的关系,是后发国家都会面临的棘手的历史课题。

有评价认为:“彼得一世留下了一个空前强大,但在精神上却失去平衡的俄罗斯帝国”。

请从历史传统和现代关系的角度审视这场改革,认识上述论断。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容缓的基本任务。

……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战线上遭受了严重的失败。

引自列宁《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局的任务》全集33卷
材料二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引自列宁《论粮食税》
材料三改造小农,改造他们的整个心理和习惯,是需要经过几代的事情。

只有有了物质基础,只有有了技术,只有在农业中大规模地使用拖拉机和机器,只有大规模地实行电气化,才能解决这个关于小农的问题,才能使他们的可以说是全部心理健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根本地和非常迅速地改造小农。

引自列宁《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
回答:①材料一所说的“经济政策”指什么政策?从材料里看当时布尔会维克党把它做为在什么时期内实行的政策?反映的是什么指导思想?
②材料二列宁认为提高生产力和实现社会主义的主要障碍是什么?主张利用什么手段消除这一障碍?
③材料三列宁认为改造小农的基本条件是什么?由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列宁主张新经济政策的实行有何时间限度?
34. 下图是二战后美国、苏联国民生产总值变化趋势示意图,(图中实线为美国,虚线为苏联)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