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经济》读书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村经济》读书报告
一、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年11月2日--2005年4月24日),祖籍江苏吴江。
费老,曾就读于清华大学、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师从世界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并在导师马林诺夫斯基的指导下完成题为《江村经济》的博士论文,该书成为欧洲一些学院人类学学生的必读参考书,费孝通也因此在1981年获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授予的人类学界的最高奖──赫胥黎奖。
由书也即奠定其学术地位。
费老一生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学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是享有世界名誉的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此外,费老是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
费老一生心无旁骛,致力于他所认定的学术道路,为中国社会学的重建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晚年的他依然在为中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而四处奔走忙碌。
二、著作介绍:
《江村经济》是中国社会调查方面的经典学术著作,是费老一生行行重行行,
实地调查和考察总结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模式。
全书计16章,分为前言、调查区域、家、财产与继承、亲属关系、户与村、
生活、职业分化、劳作日程、农业、土地的占有、蚕丝业、养羊与贩卖、贸易、资金、中国的土地问题。
另有人类学家B·K·马林诺夫斯基作的序及附录“关于中
国亲属称谓的一点说明”。
作者详尽地描述了江村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以及与所在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
该书详尽的资料和客观系统的描述,为国际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及其他读者了解中国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出版后受到了人类学界和社会学界的重视。
三、主要内容:
费老在《江村经济》以生动手法、简朴通俗的语言,在平淡之中又不乏深刻地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位于太湖边的传统中国农村在社会变迁时的全貌,正如费老所言“这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书,是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
它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坏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
筒大多数中国农村一样,这个村庄正经历着一个巨大的变迁过程。
因此,本书将说明这个变化着的乡村经济的动力与问题”。
读此书,可以看到作为社区的中国乡村经济在社会变迁时其相关因素是如何反应的。
从费老这本书中主要看到如下个方面:
一是,运用“微型研究”方法。
在进行相对宏观的研究时显得尤为重要,每当在讨论到一些社会现象的深层原因(常常上升到整个社会转型或文化积淀)或涉及宏观研究时,往往由于经费或时间等种种原因显得捉襟见肘。
其实,费老“微型研究”的方法就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指明了一条捷径。
选取一个或几个熟悉的“典型”,对它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寻找出整个社会的共性,将结论推演到整个社会,这不正是让我们在探讨偏宏观问题时得以将其付诸实践的一种方法吗?与单纯的思辩研究相比,它更有说服力、更客观;与文献分析相比,研究者得以拿到一手资料,有真实的主观认知;与全面调查相比,它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与金钱,且结论有相当的代表性:可谓一举三得。
不过,在佩服之余,我不得不说这种微型研究方法是一把双刃剑,它对研究者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这一点特别值得我们在仿效费老开展“微型研究”时注意。
固然,对自己熟悉地区进行的调查在语言、获得对方信赖乃至前期准备工作上是有一定优势的,但它要求研究者必须拥有一颗清醒的头脑与敏锐的眼光,能够在融入当地人生活的基础上保持客观的公正性并毫无隐晦的揭示出问题的所在。
最为困难的还在于研究者在进行研究时无法保证所在地居民免受观察者自身影响。
微观研究作为一
种定性研究方法,这一要求的合理性与重要性显而易见。
此外,再典型的个别也不能完全代表整体,因此我们在进行此类研究,尤其是从个体推演整体时应当慎而又慎,注意到其中的差别。
幸运的是,费老集齐了天时地利人和,他以当地人的身份
利用养伤过程中的空闲进行的这次调查并未引起居民的注意而改变行为方式,而良好的专业训练和个人能力帮助他著就了这一巨作。
二是,功能主义的烙印。
费老作为功能主义大师马林诺夫斯基的得意门生,深受其师影响,将功能论、系统论的思想丰富地运用于研究之中。
费老把江村的社会生活看成一个整体,细致的考察了其经济生活与其他社会结构的相互关系并无时无刻不体现着需要功能论“需要便存在”的观点。
第十二章《蚕丝业》是为功能主义的最佳典范。
江村传统的蚕丝业受到了外来的技术变革冲击,其收入无法满足各家庭的需要,因而当地的乡民在纺织学校的帮助下进行了改革,而这种技术层面的变革引发了社会组织和社会原则的变革,进而影响到社会结构的其它部分,如亲戚关系等。
尽管这些功能论、系统论思想给我们带来了相当大的启示,但众所周知,功能主义学派在应对相对静止的社会时足以游刃有余,但缺少对社会变迁的把握,而《江村经济》所描绘下的中国农村正经历着几千年来未有之大变革,如果费老只考虑功能论、系统论思想未免捉襟见肘。
费老是伟大的,他在这部书中不仅对马氏理论进行了合理的应用,更是对其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费老在书中描绘出了这样一种静态均衡下的演化历程:结构、权力的均衡───利益最大化───对获利的投入───结构的变化───另一均衡,从而对现实中的开弦弓村作了动态的文化变迁的分析。
在传统的中国农村,纵然存在剥削,存在不平等,但农村中各行各业,不论是农民、商人,还是船夫,都有条不紊地生活着,各子系统都正常地发挥着自己的功能。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这个江南水乡无法保持自身的宁静了,先是传统家庭手工业的破产,既而生活紧张,入不敷出,为获资金而被迫转让土地所有权,最终影响到家庭结构乃至农村方方面面,原有结构不能满足需要,人民开始寻求改变以获取利益,以纺织业为代表的工业下乡开始。
无数个像开弦弓村一样的传统的中国乡村就以这样的方式在外来冲击之下开始了自己艰难的现代化之路。
三是,乡村建设蓝图。
费老在《江村经济》中就隐约为我们描绘出一副工农结合的现代化乡村图画,虽然因为种种原因,它没在江村实现,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发展乡村工业的道路正是我们进行新农村建设的捷径。
农村人多地少是长期阻碍中国农村发展的一大问题,目前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农民工的形式进入城市,但由此
也引发了不少问题。
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在农村兴办一系列类似开弦弓村中那样的企业,既安排了富余劳动力又提高了农民收入,还促进了农产品的销售,可谓一举三得,这反映了费老的“离土不离乡”的思想。
费老在书中也要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启示,像江村那样的企业是需要来自各方面的支持,尤其是政府的,如政府在金融方向上的足够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在中国典型的城乡二元制背景下,乡土社会里的农民的力量是非常的薄弱的,依然在“靠天吃饭”。
农民的“离土不离乡”,农民的积极性和灵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效率与公平有机的统一在了一起。
总之,以政府为牵头,龙头企业为先导,以相关行业组织为纽带,充分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力量解决好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和保障农民基本权益,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是,土地与人的关系。
乡村经济的发展说到底是农业的发展,而农业的发展自然离不开土地。
土地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基本要素,在中国变现的尤为明显。
正如书中所言“这村有2/3以上的农户主要从事农业。
一年中有8个月用来种地。
农民的食物依赖自己田地的产品。
”这可以足够说明土地的重要性。
在江村许多农民只有田面使用权,而无田地所有权,这种不平等性当时不仅体现在此村,在更大的中国随处可见,正如书中“他们有属于的劳动力,但没有足够的土地”。
同时,土地的经营离不开人,而人口的多少直接关系着土地的承受力。
费老所调查的开弦弓村,可以发现人口与土地的紧张关系,人口众多而土地资源稀缺,尽管延续“香火”在一定程度上是非常重要的,正如费老自己所言“尽管村中的人认识到后
代的重要性,但现实还存在必须限制人口的因素。
儿童的劳动能对家庭经济做出贡献,这是事实,但必须要有足够的劳动对象来利用这些劳动力,由于拥有土地的面积有限,能养多少蚕也有限度,家中多余的成员,成了沉重的负担。
”在一定供需平衡下,人口无节制的增多,有可能会出现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直接导致就业机会减少。
虽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可能会增加一些就业机会,但考虑到科技创新等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很好的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相反还有可能的带来许多社会问题与更大的环境压力。
四、停笔深思:
费老这本书被英国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誉为“人类学实地调研和理论
工作发展中的里程碑”,是符合当时国际学术界发展趋势的,费老在《江村经济·附录二<留英记>》所言“从人类学本身来说,当时正在酝酿一个趋势,要扩大它的范围,从简单与落后的部落突入所谓的‘文明社区’,就是要用深入和亲密的观察方法来研究农村、市镇,甚至都市的生活”,这种创新,为人类学研究打开了新局面,同时也为社区研究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费老以一个小小的开弦弓村为对象,并深入田野以期获得第一手调查资料的研究方法,被人们称为“微型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当时具有开创性,取得了非常的效果;但也引起了学术界的质疑,他们认为这种从个别社区甚至可以说这个社区是非常小的入手,进而来得出整个大社区基本情况的方法是否科学。
尽管这种微型研究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正如费老所言“以江村来说,他果然不能代表中国所有的农村,但是许多中国的农村由于所处条件的相同,在结构和所具有的文化方式上和江村是基本相同的,所以江村固然不是中国全部农村的‘典型’,但不失为许多中国农村所共同的‘类型’和‘模型’,是我进一步摆脱了利奇的责难。
我认为有可能用微型社会学的方法去收集中国各地农村的‘类型’和‘模型’,而达到接近中国农村社会文化的全面认识。
”,相信每一个读过《江村经济》的人,都可发现,费老笔下所描述的村庄是那么多熟悉、是那么的相似,所以不得不佩服费老的开创性,以足可见其在人类学与社会学上具有地位。
现在距费老调查并写成这本书已过74年了,中国乡村的情况依然未改变多
少。
固然,经过30余年的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综合国力极大地提高,但是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地区差距非常明显以及面临巨大的环境压力,再加上农业生产力的相对落后,就是连农民外出务工的一些基本权益有时也得不到保障等这些仍是今天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尤其是中国乡村经济的发展后劲与活力不足,显得非常令人担忧。
尽管政府针对“三农”问题,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措施,比如:新农村建设和科学发展观,足见政府下的决心,但对于庞大的乡村地区来说,这是一条漫长曲折的道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实现。
作为社会学准毕业生,看到了他们身处分崩离析的旧中国,不惮风雨,不畏险阻,远赴重洋,求取真知,他们为中国社会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读了这本之前就很想看的名著,看了费老为研究中国乡村经济奔波于田野之中,感受颇多;加深了对中国社会更深层次的认识,对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殷切期望,并真正体会社会学研究的乐趣!如今他们中的大部分已经溘然长逝,作为后来者的我们惟有沿着这些先贤的脚步谨然前行,不负前者在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