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饮食宜忌与健康》有感众所周知,中国人无所不吃,无所不敢吃,中华民族的广大民众在漫长的历史性贫苦生活中顽强的求生欲望和可歌可泣的探索精神:“于是造就了中国祖先特异的嘴巴和牙齿。凭着这一张嘴巴和牙齿,我们中国人便从树上吃到陆地,从植物吃到动物,从蚂蚁吃到大象,吃遍了整个生物界。”中国人爱吃、能吃、也会吃。早先时期,食物的功用在于维系生命,让人得以生存。而今,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幅提升,人们的追求不仅停留在食求饱这一层面上了,人们更多的是追求养生之道,越来越注重食物的营养价值。
在上古时代,食物与药物没有明显的界限,人们在处于一种以觅食为生的最原始的生活方式,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有些食物对治疗某种疾病有特殊的功效,但不宜作为食物充饥,就作为了治疗疾病的“药”;有的食物虽然有一定治疗疾病的功效,但更适合作为充饥之用,便作为了食物;还有既具备较强的治疗功效又特别适宜充饥的药食兼用之品,沿用至今,这就是“食药同源”的说法。
除此之外,前人们早在远古时代就已树立科学、健康的饮食观念。总结出了许多饮食原则、宜忌及方法,饮食宜忌,是通过几千年来人民群众经历了无数次的亲身生活实践和历代养生家、美食家、医学家长期的生活、医疗实践逐渐总结、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也是饮食文化与传统医学理论的高度融合和结晶。
《饮食宜忌与健康》主要讲述了食物的性质和功能,介绍了生命所需的食物中的三大营养素,食物的搭配应用等。分别从食物的名称、概述、成分、性味、功效、作用、宜忌和应用等方面对五谷杂粮泪儿、蔬菜类、瓜果类、菌类、肉类、水产品类、蛋奶类、饮品、酒水、调味品、中草药类等食物的宜忌进行了详尽的介绍,还介绍了前人经验和现代研究成果及应用实例。让读者查之有根,引之有据,学之有例证,用之则见效。还对常见病症的病因、饮食原则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运用辩证医理,明确指出了该病所有可以吃的宜食食物和不可以吃的忌食食物。
书中对每一类别中的食物,或是调料都作了详尽的阐述,引用了前人的许多经验。无论你是想要追求健康还是美丽,还是想要两者兼备,读完这本书,都将受益匪浅。书中知识常识都很多,耐人寻味,需要慢慢研究、理解。
看完这本书,虽然只是通读了一遍,并未对此作深入研究,但是仍然学习到了一些简单的病症宜忌,如糖尿病人需要忌的东西太多,许多
甘甜的食物,甚至是水果都要忌食或是少吃,所以为了健康,在生活上需要多多注意细节。就是我们大家都熟知的咳嗽也不容小觑,小小的咳嗽也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外感和内伤还可以细分为很多类别,引起它们的病因和表现出来的病症都各不相同。因此,咳嗽期间的饮食宜忌要求也自然不一样了。即使是感冒发烧、头疼、磕伤碰伤也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跟饮食关系最密切的当要数胃了,所以,由于饮食不当引起的肠胃炎、各种胃病也是预料之中的事了。
每一种食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我们能做的就是充分利用好每一种食物,力争让它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但也没必要太讲究饮食的搭配,毕竟忌讳混合在一起的只是少数。
有这样一句古话,叫“祸从口出,病从口入。”想要从容的拥有健康并不难,只需要爱护好我们的胃,养成健康、合理、科学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但不随意胡乱的吃东西,少吃生冷的、刺激性强的食物。
学习了中国饮食文化这门课程,虽然没有学会怎么烹饪出好吃的菜肴,但是了解到了,中国人做菜时有境界的,讲究的是心境、是随意,菜品、调料不适宜用量来衡量,还知道了八大菜系有哪些,了解到许多地方名菜。看完《饮食宜忌与健康》这本书,了解到了,不光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光是知道各大菜系,就只是纸上谈兵,还得学以致用,动手做一些家常小菜和一些简单的地方名菜。懂得食物搭配的宜忌,更加注重养胃护胃,养好我们及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