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七大题材

合集下载

古诗词题材分类

古诗词题材分类

古诗词题材分类
古诗词题材分类是按照诗词的内容和主题来划分的。

以下是常见的古诗词题材分类:
1. 山水田园诗:以自然风光、山水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表达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2. 边塞征战诗:以边塞生活、战争景象和民族矛盾为题材,表达诗人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3. 羁旅思乡诗:以游子异乡的孤独、漂泊和思乡之情为题材,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归乡之情的渴望。

4. 咏史怀古诗:以历史事件、人物和古迹为题材,表达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命运的感叹。

5. 送别怀人诗:以离别、别后思念和友情为题材,表达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6. 闺怨爱情诗:以女性情感、婚姻和爱情为题材,表达诗人对爱情的赞美和对女性命运的关注。

7. 哲理思辨诗:以人生哲理、道德修养和处世之道为题材,表达诗人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和探索。

8. 写景抒情诗:以自然景色、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为题材,表达诗人对自然美和人情美的赞美。

这些是常见的古诗词题材分类,不同的分类标准也有不同的划分方法。

通过了解古诗词的题材分类,可以更好地理解诗词的主题和内涵,感受古人的情感世界和文化底蕴。

古代诗歌七大题材整合-课件-(共57张PPT)

古代诗歌七大题材整合-课件-(共57张PPT)

题材3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边塞征战诗
题材建模
题材特征
思想情感
常用技法
内 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 涵 诗。
标 志
①标题常含“塞”“征”“军”“塞 上”“塞下”“征人”“从军”“戍”等 与军旅有关的字词。 ②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 漠、孤城、边关、雨雪、风沙等),地理区 域类(塞外、雁门、玉门关、黄 河、阴山、楼兰、蓟北等),战事器具类(金 鼓、旌旗、烽火、羌笛、琵琶、战马等), 乐曲类(《梅花落》《折杨 柳》《关山月》《阳关三叠》《渭城
(2)请简要赏析“快吹尽陵峰暮霭,等麻姑空翠飞来”两句的妙处。(6分)
解析:“赏析”可从内容、结构、手法、语言等角度考虑,这四个角度可结合起来 谈;“妙处”应重点谈效果和作用。 答案:①作者运用用典、想象等表现手法,酣畅淋漓地抒发了对暮霭散去、空翠飞来 的期待之情,有力地深化了诗歌的主旨。②两句气势磅礴,奇伟瑰丽;上承“江山吟 断”,下启“渺渺予怀”,使结构更为完整缜密。
古代诗歌七大题材整合突破
题材1 历览古今通得失,观景知人论兴衰——咏史怀古诗
题材建模
题材特征
思想情感
常用技法
内 涵
标 志
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①感慨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面
历史陈迹等为题材,借 对古人功业的流逝,抒发时光不
咏叹史实、描写古迹来 再,年华易老,而自己功业无成
抒发诗人的兴衰之感, 的感慨。 以寄托哀思,借古讽今。 ②感慨国运衰微、盛衰无常,感
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4分)
解析: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建立在对诗歌形象、语言、表达 技巧的赏析之上的。为此,考生平时应注重积累,多阅读一些古诗词名作,多研读一些关 于古诗词赏析的文章,增强感悟能力,提高分析、评价水平。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 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 限性。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内容、主题的评价,二是思想感情的评价,三是 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这个考点,在高考古诗词鉴赏题中,出现的频率很高。

古代诗歌七大题材分类

古代诗歌七大题材分类

古代诗歌七大题材分类
古代诗歌七大题材分类包括: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咏物抒怀诗、咏史怀古诗、赠友送别诗、羁旅思乡诗以及即事抒怀诗。

1. 山水田园诗:这类诗歌多以自然风光和农村景物、田园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的喜爱和向往,或者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讴歌。

2. 边塞征战诗:这类诗歌主要描写边塞军旅生活或边塞苦寒的生活环境,以及边塞的壮丽风光,表达出作者对边塞将士的敬仰和赞颂。

3. 咏物抒怀诗:这类诗歌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4. 咏史怀古诗:这类诗歌以历史人物、事件、陈迹为题材,来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

5. 赠友送别诗:这类诗歌通常表达出作者对朋友或亲人的离别之情,以及对友谊或亲情的珍视和怀念。

6. 羁旅思乡诗:这类诗歌主要描写作者在外漂泊、思念家乡的情感,表达出作者对家乡的眷恋和怀念。

7. 即事抒怀诗:这类诗歌通常以眼前的事物或事件为题材,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这些分类只是对古代诗歌的一种概括和总结,实际上古代诗歌的题材非常广泛,形式也多种多样。

高考语文必备之古诗七大题材

高考语文必备之古诗七大题材

熟悉古诗七大题材,快速把握诗歌内容情感不能出现乱套用术语、分析不对位或不分析的情况一、整体感知二、具体把握(一)山水田园诗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之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之先河,发展到唐代,有了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1.常见意象: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庙、五柳、明月、渔歌等。

2.常用手法:远近结合、高低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结合、白描、反衬(乐景哀情)、景与情的关系(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色彩词、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修辞手法(拟人、比喻、夸张、对比等)3.内容感情:①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②闲适自得,向往田园,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③歌颂劳动生活以及与农民的深情厚谊;④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⑤对现实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

(二)边塞军旅诗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晋升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人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寄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1.形式标志:题目中多出现“塞”、“征”、“军”“戍”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

2.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漠、孤城、边关、雨雪、风沙、烽火等)、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关、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蓟北、楼台、龟兹、夜郎、安西、胡羌等)。

3. 常用手法:修辞手法(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描写手法(正面、侧面描写,铺垫、烘托,细节描写,虚实结合等)4. 内容情感:①建立功业、保家卫国的的壮志豪情;②奋勇杀敌、英勇无畏恶英雄气概;③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④山河沦丧的痛苦;⑤久居边关的乡愁;⑥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⑦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⑧对统治者穷兵黩武和将军贪功启衅的不满;⑨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向往。

古诗的题材

古诗的题材

古诗的题材
1、写景抒情诗
通常作者不会直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通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乐景寄哀情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自己各种情感。

2、即事感怀诗
通过刚刚经历过、观察到的事情,抒发自己或他人的处境及对某件事物遭遇的同情等。

3、咏物言志诗
吟诵特定的事物表达它所具备的某种高贵的品格,比如梅花的不畏严寒、竹子的高风亮节,借此表达自己同样如此,或者讽刺奸佞小人等。

4、怀古咏史诗
登临古迹,祭奠古人,通过表达对古人的钦佩和尊重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郁郁不得志的心情等。

5、边塞征战诗
通过描述边塞生活,表达爱国和报效国家的志向等。

6、惜别送别诗
描写与朋友分别、离别情景,表达依依不舍、珍惜友情等。

7、思乡怀远诗
通常是表达身在异乡的无奈和对家乡无比思念等情感。

8、山水田园诗
描述自在舒适的山水田园景象,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大好河山的热爱、对归隐生活的渴望等思想感情。

古代诗歌常考的七大题材

古代诗歌常考的七大题材

古代诗歌常考的七大题材(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田园乐(其六)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这首诗绘形绘色,诗中有画,画中含情,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孤桐王安石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①思解愠②,愿斫五弦琴③。

【注】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②愠:疾苦、怨愤。

③五弦琴: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

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与诸子登岘首①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②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①岘首:即岘山,又称岘首山,在湖北襄阳南。

②羊公碑:据《晋书·羊祜传》,羊祜在襄阳很有政绩,死后,襄阳百姓于岘山建碑立庙纪念。

这首诗的首联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内容?尾联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古诗词七大题材--诗歌鉴赏

古诗词七大题材--诗歌鉴赏

里,六师不发。阃外④何人, 迹毁塌湮没,勾勒出一幅苍凉的景色。
回首处、铁骑千群都灭。拜将 暗指英雄人物及他们的豪情业绩一去
台欹⑤,怀贤阁杳,空指冲冠 不复返,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追 发。阑干拍遍,独对中天明月。 思和对现实的无奈与失望之情。
二、咏物言志诗
对接教材:《咏柳》(贺知章)、《卜算子·咏梅》(陆游)、《石灰吟》(于谦) 《望岳》(杜甫)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两诗写鹤都采用了细节描写:前诗写鹤伫立、展翅的细小动 作,后诗写鹤嫌菱刺污香泉而不洗濯的细微心理。 B.两诗写鹤都采用了烘托手法:前诗以夕阳、沙滩、红蓼为背 景烘托,后诗以溪涧、蓝天为背景烘托。 C.两诗都采用了虚实结合手法:两首诗中鹤的颜色、动作为实 写;两首诗都着一“应”字表猜测,是虚写。 D.两诗都是托物言志的咏物诗:两诗吟咏鹤的形象,其实都融 入了诗人内心的观照,寄托了诗人的志趣。 E.两首诗的表达技巧有所不同:前诗运用夸张手法,动静结合; 后诗也用夸张手法,只有动态的描写。
概要
鉴赏诗歌时,我们总能发现有些诗歌题材相同。由于 题材相同,诗中的情感是相近的,手法是相似的。为此, 我们阅读诗歌,完全可以从题材入手,取得“读一首诗, 知一类诗”的效果。
根据题材分类,中国古诗大致有咏史怀古诗、咏物言 志诗、羁旅思乡诗、送别怀人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 园诗、爱情闺怨诗等几种类型。
②标题中有“咏
①针对历史人物 ①借景抒情(寓情于 或事件,发表自 景)②对比(眼前衰 己②达类的缅敬比观怀仰古点前或人或贤惋,看,惜 寄法表;托。败历③、史用荒上典凉的(的繁借景华典象兴故,盛寄与)托
史、怀古、登某 伤感或哀思。③ 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
古迹有怀、古迹、托古讽今,忧国 的讽喻)④衬托(以

古诗词七大题材

古诗词七大题材

下草,不解忆王孙?
之路,更觉愁苦。③被排挤(或
【注】 ①李之仪(约1035-1117), “政治不得志”“被贬谪”)的
北宋词人,宋徽宗初年,李之仪因得 郁闷:词人因触犯权贵编管太平
罪权贵蔡京被除去名籍,编管太平州 州,前途无望,旧恨新愁,异常
(今安徽当涂),本词应作于李之仪居 苦闷。④无人理解的落寞:词人
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 已是年来伤 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却应②台下草,不解忆王孙?
【注】 ①李之仪(约1035-1117),北宋词人,宋徽宗初年,李之仪因得罪权贵蔡京被除去名籍, 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本词应作于李之仪居太平期间的某年春天。②却应:即“岂应”,相当于 现代汉语“难道是……吗”。
当然,这些诗很难有清晰明确的界限。阅读时,既要把握 诗的大致题材,更要把工夫花在对诗词内容的准确把握和理 解上。
一、羁旅思乡诗——他乡村树似吾乡,愁煞天涯断肠人
教材:《登高》(杜甫)《次北固山下》(王湾)《秋思》(马致远)《夜雨寄北》(李商隐)《黄鹤楼》(崔颢)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内涵
诗人因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 或漂泊异地等,对所见所闻有所感,
抒怀,以悲景衬悲情。 (3)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忧国
忧民。
三、咏史怀古诗——历览古今通得失,观景知人论兴衰
酹江月 秋夕兴元使院作①,用东坡赤壁韵
胡世将 神州沉陆,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②。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塞马晨嘶,胡笳夕引,赢得头如雪。 三秦往事,只数汉家三杰③。 试看百二山河,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阃外④何人,回首处、铁骑千群都灭。 拜将台欹⑤,怀贤阁杳,空指冲冠发。阑干拍遍,独对中天明月。 【注】 ①兴元:地名,今陕西汉中市,南宋时为宋金对垒前线。作者曾任川陕宣抚使。②一范一韩人物: 指北宋抗击西夏、巩固西北边防的范仲淹与韩琦。③汉家三杰:指辅助刘邦夺取天下的张良、萧何、韩信。④阃 外:指统兵在外。阃,kǔn。⑤拜将台:传说刘邦在此拜韩信为将。下文中的怀贤阁是为纪念诸葛亮而建的。欹, qī,倾斜。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神州沉陆,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为国建功的名将已逐渐被人们淡忘。 B.“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写出现在缺少可以抵御外侮的名将,国家半壁江山已沦入敌手。 C.“试看百二山河,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词人对朝廷软弱避战、不积极保卫河山的做法表示痛惜。 D.作品写出了作者面对破碎的山河的万千思绪,自己身处战争后方无力扭转战局,心中充满失望与忧愤。 E.作品中“三秦往事,只数汉家三杰”两句,借古人之事,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古诗的题材类型

古诗的题材类型

古诗的题材类型
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时期的不断变迁和文化交融,古诗的题材类型也随之不断丰富和发展。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古诗题材类型:
1. 田园诗:描写田园自然景物、农民及其生活、爱情、友情、悲欢离合等内容,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民生活的关注和热爱。

代表作品有《桃花扇》、《将进酒》等。

2. 战争诗:描写战争的残酷与烽火连天,抒发忧患与赞美战斗精神,体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代表作品有《出塞》、《前出塞》等。

3. 爱情诗:描写爱情的美好与悲哀,表达诗人的思念和爱意,情真意切,让读者产生共鸣。

代表作品有《长恨歌》、《离思五首》等。

4. 思乡诗:描写离乡别土的情感,表达对故土深深的思念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代表作品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浪淘沙》等。

5. 历史诗:描写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或伟大人物,传达历史感和情怀,代表作品有《木兰诗》、《拟古决绝词》等。

6. 宗教诗:表达对神灵的信仰和虔诚,体现人类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和敬畏之情,代表作品有《道德经》、《庐山谣》等。

7. 山水诗:描绘山水自然风光的美好,表达诗人对自然的赞美
和敬畏之情,代表作品有《江南逢李龟年》、《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8. 其他主题诗:比如描写历史题材的《八阵图》、描述植物、
动物等自然题材的《菩萨蛮》、道德题材的《七哀诗》等。

以上是古诗的一些主要题材类型,每一类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
代表作,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中国文学的发展和演变。

古诗词七大题材课件

古诗词七大题材课件
内容 借此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 和人生感叹、漂泊愁苦。
借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 感所叹,表达思亲怀乡之情。主题有 潦倒意,漂泊哀伤,思念亲人等。
(1)借景抒情(或叫“寓 情于景”),情景交融。 (2)乐景衬哀情(乐景写 哀)。
(1)标题中多含有“客舍”“登高
(1)天涯漂泊羁旅愁。叙写客居他乡的 (3)侧面落笔。诗人在
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 已是年来伤感甚, 那堪旧恨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却应②台下草,不解忆王孙?
【注】 ①李之仪(约1035-1117),北宋词人,宋徽宗初年,李之仪因得罪权贵蔡京被除去名籍,编 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本词应作于李之仪居太平期间的某年春天。②却应:即“岂应”,相当于现代汉 语“难道是……吗”。
杜鹃、猿啼、沙鸥、孤雁、浮云、
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 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
梧桐叶落、西楼、高楼、危楼、危
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 (4)因梦寄情,虚实结
栏梦觉作 唐·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这首诗的末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独特之处,试加 以赏析
羁旅思乡诗——他乡村树似吾乡,愁煞天涯断肠人
BC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起句照应诗题,“偶向”二字透露出词人平日幽居、极少出门的境况,“望”字领起 下文,引出对登台所见之景的描写。 B.“春光已过三分”紧承首句,写登台远望的整体印象,既点明时令已是暮春,又在平 淡的叙述中寄托着强烈的情感。 C.飞花、坠絮本是自然之物,但在词人眼中,飞花姿态优美,坠絮落地无痕,二者一有 情一无情,可谓不着一字,褒贬分明。 D.“那堪”与“已是”呼应,语意上更进一层,写旧恨新愁相继,让人难以承受,突出 了忧愁之深重绵长。 E.“清愁满眼”把抽象的愁写得具体可感,仿佛愁绪弥漫空际,触目所见,无不含愁, 但又不言因何而愁,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古代诗歌的常见七大题材鉴赏

古代诗歌的常见七大题材鉴赏
别后,我仍然会伫立江边眺望,不忍离去。见柳枝随风飘起,有些凉意,残暑渐消。夜幕降临,银河横亘高空 ,疏星淡月,断云缓缓飘动。万里江山,不知君今夜流落到何处?回忆过去与君对床夜语,畅谈心事,情投意合, 这情景已不可再得了。俗话说雁断衡阳,君去的地方连大雁也飞不到,写成了书信又有谁可以托付?我辈都是胸襟 广阔,高瞻远瞩之人,我们告别时,看的是整个天下,关注的是古今大事,岂肯像小儿女那样只对彼此的恩恩怨怨 关心?让我们举起酒杯来,听我唱一支《金缕曲》,送君上路!
此诗一开头就写进入深山的情景。“道由白云尽”,是说通向别墅的路是从白云尽处开始的,可见这里地势相当 高峻。这样开头,便已藏过前面爬山一大段文字,省掉了许多拖沓。同时,它暗示诗人已是走在通向别墅的路上, 离别墅并不太远了。
“春与青溪长”,伴随山路有一道曲折的溪水,其时正当春暖花开,山路悠长,溪水也悠长,而一路的春色又与 溪水同其悠长。为什么春色也会“悠长”呢?因为沿着青溪一路走,一路上都看到繁花盛草,真是无尽春色源源而来 。青溪行不尽,春色也就看不尽,似乎春色也是悠长的了。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绍兴八年因反对“和议”、请斩秦桧等三人而贬为福州签判的胡铃,在这 年再次遭遣,除名编管新州(今广东新兴),亲友都不敢去送他,张元干却写这首《贺新郎》词送他。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辈梦魂经常萦绕着未光复的祖国中原之路。在萧瑟的秋风中,一方面,金兵营垒相连,军号凄厉;另方面, 故都汴京的皇宫宝殿已成废墟,禾黍充斥,一片荒凉,真是令人惆怅呵!为什么黄河之源昆仑山的天柱和黄河的中 流砥柱都崩溃了,黄河流域各地泛滥成灾?如今,中原人民国破家亡,流离失所。人口密聚的万落千村都变成了狐 兔盘踞横行之地。杜甫句云:“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J从来是天高难问其意。如今我与君都老了,也容易产生悲 情,我们的悲情能向谁倾诉呢?我只能默默地相送到南浦。送君远去!

古诗七大题材

古诗七大题材

古诗七大题材
古诗,那可是咱中华文化里的璀璨明珠啊!七大题材,就像七道各具风味的佳肴,让人沉醉其中。

先说山水田园诗,那简直就是一幅宁静致远的乡村画卷。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不就像你在繁忙生活中,突然找到了一片宁静的角落,能让心灵彻底放松吗?想象一下,你置身于那片田园,清风拂面,花香四溢,是不是美极了?
边塞诗呢,则是充满了金戈铁马的豪情壮志。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难道不像战士们在战场上的生死宣言吗?那种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精神,能不让人热血沸腾?
咏史诗就像是一位智慧的长者,在讲述着过去的故事。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不是让你仿佛穿越回了三国时代,亲眼目睹了那惊心动魄的历史瞬间?
咏物诗,把世间万物都赋予了情感和灵魂。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落花难道不像无私奉献的人,即便凋零也依然有着伟大的价值?
思乡诗,是游子心灵的寄托。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当你独自一人在异乡,望着那轮明月,难道不会思念远方的亲人吗?
送别诗,饱含着深情厚谊。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朋友分别时,这一句难道不让人感到温暖和鼓舞?
闺怨诗,是女子内心的倾诉。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女子的懊悔,难道不让你心生怜惜?
我觉得啊,古诗的七大题材,就像七色彩虹,各自绚丽,共同构成
了中华诗词那无比绚烂的天空!。

唐诗题材内容 诗派

唐诗题材内容 诗派

唐诗的题材和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政治、社会、自然、人生、友谊等各个方面,几乎涵盖了当时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唐诗的题材和内容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山水田园诗: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以山水风光和闲适生活为题材,充满诗情画意和生活情趣。

2. 边塞诗: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为代表,描写戍边守战部队的艰苦环境以及报国思乡的情
绪,有的情绪高昂,有的气势悲壮,有的哀怨动人。

3. 送别诗:以表达对离别之人的思念和情感,以及离别时的感慨和感慨。

4. 爱情诗:以表达对爱情的赞美和渴望,以及对失恋的痛苦和惋惜。

5. 咏史诗:以刘禹锡、李商隐为代表,通过描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来抒发对历史和社会现实的感慨和
思考。

在诗派方面,唐诗有很多流派和风格,包括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新乐府运动、韩孟派等。

这些流派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其中,山水田园诗派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注重表现自然美和闲适的生活情趣;边塞诗派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描写边塞战争和边塞士兵的生活;新乐府运动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提倡关注社会现实,注重诗歌的思想性和人民性;韩孟派以韩愈、孟郊为代表,注重诗歌的文字技巧和形式美。

古诗词常见题材归类

古诗词常见题材归类

古诗词常见题材归类
1. 自然景物:古诗词常以山水、花草、日月等自然景物为题材,描绘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并寄托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思考。

2. 季节变化:古诗词经常以春夏秋冬的变化为题材,表达诗人
对季节的感慨和观察,并将季节的变化与人生相类比。

3. 爱情思念:爱情是古诗词中常见的题材之一,诗人通过描写
爱人之间的情感和思念,表达对爱情的渴望和感悟。

4. 忧国忧民:古诗词中有很多描写忧国忧民的题材,诗人借助
诗词的艺术形式,表达对国家政局和民众疾苦的关切和思考。

5. 思乡怀远:古人常常在远离家乡之时,怀念故土,表达对家
乡的思念和乡愁之情。

6. 人生哲理:古诗词常以人生哲理为题材,通过对生活和命运
的思考,来表达对人生的思索和理解。

7. 宴会娱乐:古人对宴会和娱乐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爱,因此在古诗词中,常常有描写宴会和娱乐的题材。

8. 古代战争:在古诗词中,有很多关于古代战争的描写,诗人用诗词的语言,表达对战争的哀叹和对战士的赞美。

这些是古诗词中常见的题材归类,每一种题材都有自己独特的意义和表达方式,体现了古代文人的丰富想象力和深邃思考。

诗歌鉴赏常考七大题材

诗歌鉴赏常考七大题材

折柳相送,吟诗赠别,表达
相别,有亲人情人送别。 ②烘托:不直接写人的
依依不舍之情。
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
眼中物有伤感之意来烘
①标题中往往有 “送”“别”“赠”“酬”。
①依依惜别的不舍和伤感。 托人的伤离之深。 ②离别后的思念和牵挂。 ③以乐景衬哀情。
②常见意象:柳、酒、月、
③对友人的安慰和勉励。 ④想象(虚拟或虚实结
④因梦寄情,虚实结 合。
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
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四、送别怀人诗
——多情自古伤离别,一种分别多样情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古人常常因事不得不与家人、
内 情人或亲朋好友离别,送别 内 送别诗涉及的范围极广,有 ①寓情于景,以景衬情,
涵 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 容 君臣官场赠别,有市井朋友 情景交融
②乐景衬哀情
③侧面落笔。诗人在
①天涯漂泊羁旅愁。叙写客 表现怀远、思归之情
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无 时,不是直接抒发思
定的孤苦。
念之情,而是从对方
②望尽天涯怀人愁。感念亲 着笔,想象对方思念
情 感
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自己之深,借以烘托 ③羁旅他乡的幽怨之情。或 诗人的苦恨离情。
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 逝的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
②衬托(正衬、反
涵 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 容 ②以妇女角度写的闺怨诗,它包括 衬)。(寒月孤灯、
别相思之苦。
宫怨诗、离妇诗、弃妇诗、别离相 冷衾泪枕、月落星稀、
思诗。
凄风苦雨、漏声雁影
①诗题中多含“怨、怀、 ①表现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深厚情 等凄苦之景往往衬托
思、别、忆、妇叹、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古代诗歌七大题材整理

古代诗歌七大题材整理

古代诗歌七大题材整理古代诗歌可谓是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简直就像是大自然的调色盘,七大题材更是让人眼花缭乱。

先说说“山水”,哎呀,这真是个老话题!诗人们总是爱在山川秀丽中寻幽探胜,时不时写上一两句,感觉山就像是个老朋友,水则是流动的诗意。

想象一下,站在高山之巅,俯瞰千山万水,那种豪情壮志,简直让人热血沸腾。

李白那句“我欲乘风归去”,真是想飞翔的心情,谁不想在美丽的山水间撒欢呢?再说“咏物”,这可是个有趣的题材。

诗人们把身边的事物看得透透彻彻,甚至连一片落叶、一朵花都能写得生动。

想想杜甫的“白日依山尽”,那种壮阔感,真是让人想立马去山顶看看日落。

而苏轼的“明月几时有”,哎,这明月就像个调皮的孩子,总是在夜空中挂着,仿佛在和我们玩捉迷藏。

身边的小物件,真能勾起无数情感,感觉生活中每个角落都有诗意呢!再聊聊“抒怀”,这可是一种感情的宣泄,诗人们常常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李白喝酒的时候,肆意高歌,简直就是个诗歌的“老司机”。

而王维呢,他的诗更像是小清新的感觉,融入自然,心境悠然。

抒怀诗就是要让我们感同身受,仿佛置身于那种情境之中。

心情好时,写下的都是阳光,心情不好时,哎,那就是小雨滴落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事,诗歌成了最好的倾诉对象。

还有“咏史”,这可是个很有深度的题材。

古代诗人喜欢通过历史人物和事件来抒发感慨,真是让人觉得这不是单单写诗,而是在和历史对话。

想象一下,李白提到的“将进酒,杯莫停”,这是对豪情的渴望,也是对历史的思考。

写到英雄,写到悲剧,那些故事都在诗中活灵活现,仿佛时光倒流,能让人触摸到历史的脉搏。

历史人物的悲欢离合,让人感叹不已,仿佛我们也成为了那其中的一员。

接下来是“田园”,哎呀,这个题材简直是大自然的味道,带着乡村的淳朴与宁静。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那种悠然自得的心境,简直让人想要放下都市的喧嚣,去找个小院子过清闲日子。

田园诗带着大自然的气息,清新的空气、缤纷的花草,诗人们在这儿描绘出的生活,真是让人心向往之。

古诗七大题材

古诗七大题材

古诗七大题材山水田园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类型,主要手法是借景抒情。

情感术语包括热爱自然、向往自由、闲适淡泊、悠然自得、超然物外、厌恶官场等。

与边塞军旅诗相比,山水田园诗更加恬静淡雅,常用手法有远近结合、高低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结合、白描、反衬等。

常见意象包括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庙、五柳、明月、渔歌等。

边塞军旅诗则以边塞、战争为题材,常用词汇包括“塞”、“征”、“军”、“戍”等。

代表人物有高适、XXX、XXX等。

常见意象包括黄沙、XXX、大漠、孤城、边关、雨雪、风沙、烽火等。

边塞军旅诗形式鲜明,常用乐府旧题,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

总的来说,山水田园诗和边塞军旅诗都是中国古典诗歌中重要的类型,它们通过不同的手法和意象,表达了不同的情感和思想。

4.内容特点:这种诗歌常常通过描写物品来表达作者的志向、抱负、品质,或者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事的评价。

它也可以通过托物讽世,表达作者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和不满。

5.分析角度:这种诗歌的重点是物品和人之间的相似之处,即物我合一的结合点。

在欣赏时,需要重点关注以下两点:一是所描写的物品是什么,有什么象征意义;二是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的什么志向。

送别怀人诗》古代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朋好友之间往往分别数载难以相见。

因此,古人非常看重离别。

离别之际,人们通常设宴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

因此,离情别绪成为古代文人永恒的主题。

由于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所以送别诗的具体内容和思想倾向也各不相同。

有些人直接抒发离别之情,有些人借此吐露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些人侧重写离愁别恨,有些人则侧重劝勉、鼓励和安慰,还有些人兼而有之。

这种诗歌的形式标志是标题中常包含“送”“别”“赠”“酬”等字眼。

常见的意象有柳树、酒、月亮、水、长亭、短亭、劳劳亭、灞桥、阳关和舟。

常用的手法包括借景抒情、想象、虚实相生、衬托和烘托。

这种诗歌的内容情感包括依依不舍的留恋、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和对友人的思念。

熟知古诗“7大题材”

熟知古诗“7大题材”

本诗的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1、用典,借庾信思归的典故,庾信枉费了思归之心,如今的“旧帝畿”已经 破败不堪了,没有什么值得留恋之处了。
2、双关,明写庾信思念江陵,暗喻诗人牵挂长安。表达诗人对宋齐梁陈几 个朝代的灭亡的惋惜
3、南国昔盛今衰的感慨,和革新政治的抱负不得施展的悲愤,更表达了诗 人对唐王朝的岌岌可危的政治局势的忧虑。
A.首联主要写边疆的环境:北方凛冽,白草凋敝,胡人的战马跑得快。
B.颔联着力刻画边将的形象,表现了其夜间巡逻时赏月的愉悦心情。
C.尾联是诗人从边将的形象中自然引发出的感叹,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
D.全诗表现了残酷战争给边塞将士带来的苦难,寄寓了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2、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边将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
(D)联想错误,是诗人自己目送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友人自己孤独寂寞。
A、首句“老莱衣”运用典故,诗人感叹古代老莱子彩衣娱亲的天伦之乐,在这干戈遍
地的乱世,已很难得到。
B、“万事非”三字、包容着巨大的世上沧桑,概括了辛酸的人间悲剧,表现出诗人深
厚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
(2)诗歌第三联使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简要赏析其妙处。
答:五、六两句,描写分手时诗人的遐想和怅惘。诗人伫立白马江头。目 送着韩十四登船解缆,扬帆而去,逐渐消失在水光山影之间了,他还在 凝想入神。韩十四走的主要是长江水路,宜昌西面的黄牛峡是必经之路。 这时诗人的耳际似乎响起了峡下黄牛滩的流水声,其中白马江头的景色 乃是实景,而黄牛峡则是作者想象之中的虚景,虚实相生,包含了作者 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1)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戴词以朴素的记叙入题,自然轻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之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之先河,发展到唐代,有了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1.常见意象: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庙、五柳、明月、渔歌等。

2.常用手法:远近结合、高低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结合、白描、反衬(乐景哀情)、景与情的关系(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色彩词、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修辞手法(拟人、比喻、夸张、对比等)
3.内容感情:①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②闲适自得,向往田园,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③歌颂劳动生活以及与农民的深情厚谊;④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⑤对现实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

(二)边塞军旅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晋升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人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寄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1.形式标志:
题目中多出现“塞”、“征”、“军”“戍”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

2.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漠、孤城、边关、雨雪、风沙、烽火等)、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关、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蓟北、楼台、龟兹、夜郎、安西、胡羌等)。

3. 常用手法:修辞手法(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描写手法(正面、侧面描写,铺垫、烘托,细节描写,虚实结合等)
4. 内容情感:①建立功业、保家卫国的的壮志豪情;②奋勇杀敌、英勇无畏恶英雄气概;③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④山河沦丧的痛苦;⑤久居边关的乡愁;⑥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⑦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⑧对统治者穷兵黩武
和将军贪功启衅的不满;⑨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向往。

(三)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人物和事迹的诗歌。

它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

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

1.形式标志:
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字样。

2.表达方式:怀古咏史(手段),抒怀讽今(目的),借景抒怀,对比,用典,衬托。

3.结构特点: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4.内容情感:
①缅怀前贤,表达惋惜或敬仰之情,想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
②借古讽今;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
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④类比古人,借古伤己,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四)咏物言志诗
1.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所选之“物”一定有思想内涵或精神品质等方面的象征意义,所以特别注意诗歌意象中有这方面特殊含义的意象)。

2. 标志:①直接以物象名为题;②“咏(题、赠、赞)+物象”;③“某物吟”。

3. 常用手法: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托物言志。

4.内容特点:①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抱负或寓高尚的节操、品质,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运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
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②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③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

5.分析角度: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合点)。

赏析时要重点把握:①写的什么物,有什么象征意义;②寄托作者的什么志向。

(五)送别怀人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

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

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别”“赠”“酬”等字眼。

2. 常见意象:柳、酒、月、水、长亭、短亭、劳劳亭、灞桥、阳关、舟。

3.常用手法: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想象(以己度人)、虚实相生(结合)、衬托、烘托。

4.内容情感:①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②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
③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④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态;⑤抒发某种人生的感慨。

或者:①依依不舍的留恋;②情深意长的勉励;③坦陈心志的告白;④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六)羁旅思乡诗
诗人因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等,对所见所闻而有所感,借此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和人生感慨、漂泊愁苦。

1、形式标志:题目中常有“客”“望”“忆”“寄”“行”“思”等词语以及元宵、中秋、重阳、除夕、冬至等节日名;
2、常见意象:月亮、秋风、秋霜、杜鹃(子规、布谷)、猿啼、沙鸥、孤雁、浮云、梧桐、落叶、西楼、高楼、危楼、危栏等。

3、常用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乐景哀情,侧面落笔(想象),因梦寄情、虚实结合,即事写景等。

4、内容情感:①羁旅孤凄之愁;②恋家怀人之思;③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怨;④年华易逝之悲;⑤厌战思亲之情。

(七)爱情闺怨诗
主要抒发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诗生活,或主要站在女子一方抒发离别之苦。

1、形式标志:题目中常有“怨”“怀”“思”“别”“忆”或直接以“无题”等字眼。

2、常见意象:眉锁、翠楼、碧紗、白发、秋风、夜雨、寒月、寒衣、残梦、雁声月明、红妆对镜、雨燕双飞、临笺泪长等。

3、常用手法:比兴、衬托、抑扬结合。

4、内容情感:①夫妻间相濡以沫的深厚情感;②孤苦幽寂的命运之悲;③思妇空闺渴望团聚的哀怨之情;④情梦难圆的遗憾与怅惘之情;⑤阴阳两隔的悼亡之情。

特别注意:有的诗歌表面上看像闺怨诗,实际上是借怨妇之口委婉诉说自己不被君王恩宠重用的怨怼之情。

所以还要注意写给谁和诗歌后面可能有的注释里对背景是介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